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声-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同背景下的总理夫人    
            
    1974年4月1日,蓬皮杜总统不幸病逝,留下的最后遗言是“要把1958年开创的事业进行下去 ”。当时在场的内政部长希拉克悲痛欲绝,预感戴派(即共和国民主人士联盟)将四分五裂。 鉴于本党难以推出有竞争力的惟一总统人选,他转而支持独立共和党人、财政部长吉斯卡 尔 ·德斯坦竞选,认为这是“打败社会党人密特朗的惟一办法”。贝尔纳黛特尽管对戴派元 老 沙邦—戴尔马被淘汰表示同情,但也赞同丈夫做出的选择。结果德斯坦当选了,42岁的希拉 克被任命为新总理。    
            
    贝尔纳黛特对丈夫的成功甚为高兴,从此感到自己的责任更大了,要起“总理夫人”的作用 。她和丈夫离开十六区布瓦西埃尔街57号,住进总理府。她使用的是当年蓬皮杜夫人的办公 室,桌上放着希拉克的照片。她认真当好马提翁宫主妇,决不干政,只管分内工作,处理丈 夫无暇顾及的个人事务与家务,如回复日常来信、出访准备礼品和收拾行装之类的。    
            
    由于适应面大,她认真对待各种锻炼机会。凡总理活动需要她陪同,她必随叫随到,有分寸 地展示个人风格。她和爱丽舍宫调来的厨师长商定菜谱,使总理府午餐丰盛可口,特别是希 拉克爱吃的小牛头肉、下水、蔬菜牛肉浓汤和煎蛋卷等。她和蔼可亲,体贴下属,乐意向上 传递普通人的要求。    
            
    贝尔纳黛特向蓬皮杜夫人学习,一起听音乐会,出席晚会及其他社交活动。与德斯坦总统夫 人安娜—埃莫娜关系相当好,她们受过同样的教育,性格相似,都能全力支持丈夫从政,当 好贤内助。她们在穿着上略有不同,贝尔纳黛特喜欢皮尔·卡丹和居伊·拉洛什设计的服装 ,而安娜则偏爱让—路易·塞雷尔的手艺。后来尽管政治原因使他们的丈夫分道扬镳,而她 们私下仍有往来。    
        由于妻子的有效支持,希拉克得以集中精力抓好政府工作。同时,他竭尽全力使党内各 派弥 合分歧,加强团结,赢得多数信任,同年12月12日在全国大会上当选共和国民主人士联盟总 书记。不过,因政见、主张各异,他与新总统的冲突矛盾不断扩大。贝尔纳黛特预感丈夫与 德斯坦的“政治蜜月”长不了。果然,希拉克于1976年8月25日辞去总理职务。    
        贝尔纳黛特相信丈夫的雄心和能力,开始不再过平静的家庭生活,而是伴随丈夫展开一 场又 一场的征战。同年12月5日,希拉克将民主人士联盟更名为保卫共和联盟并出任主席,三个 多月后当选巴黎市长。1981年总统大选,他代表本党首次参加竞选,尽管失利,毕竟已独举 大旗。接着,再次当选连任巴黎市长和保盟主席。1986年3月,他统领保盟和民盟赢得立法 选举组阁。20日希拉克再次出任总理。然而,这是第五共和国首届“左右共治”政府,要与 密特朗共同执政。    
        希拉克第二次当总理并兼巴黎市长,贝尔纳黛特这回不搬进马提翁宫,仍住市政府宽敞 公房 。她起着特殊夫人双重作用。即经常陪同参加政府首脑的活动,又留守和加强首都基地,而 且要从事自己的许多社会活动。为迎接总统大选,她效仿南希伴随里根竞选美国总统,比密 特朗夫人达妮埃尔和巴尔夫人夏娃更活跃更主动。1988年2月9日在巴黎首次竞选会上,希拉 克发表演讲快结束时,坐在前排的贝尔纳黛特悄悄起身往外走去,5分钟后,她突然和丈夫 一起出现在广场上。这是一个精心安排,用于电视媒体,这是头年赴美学来的。    
        她曾劝说丈夫当心“共治”陷阱:“您不能相信密特朗,他会为您下台落井下石。”共 治两 年,双方分庭抗礼,冲突激化。1988年大选,密特朗击败希拉克连任。希拉克回到巴黎大本 营,暂与夫人过段平静生活,重整旗鼓,以图东山再起。    
        其中有趣的是同年6月,希拉克夫妇在巴黎市府为他们的“三女儿”范樱桃举行婚礼。 这是 他们两年前在机场领养的17岁越南难民姑娘。此女后来生一子,取名贝尔纳—雅克,以铭记 他们的养育之恩。    
            
    巴黎市府十八年    
            
    巴黎是法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自大革命以来,巴黎的地位举足轻重,曾拥有独立权 利甚至可与王室和总统府分庭抗礼。而市政府大厦富丽堂皇的第二帝国气派,可以说不亚于 爱丽舍宫。希拉克当巴黎市长18年,不仅营造了一个影响越来越大的现代化大都市,而且使 之成为壮大和推进戴高乐事业的大本营。贝尔纳黛特也发挥了她特有的作用。他们非常难忘 在此度过的美好时光。    
        那是1977年3月全国市镇选举,按前年底议会通过的法案,巴黎首次普选市长。希拉克 以空 前活力与非凡魅力赢得首都选民青睐,击败德斯坦总统宠爱人选多尔纳诺,并于25日由新当 选议员投票而出任市长。希拉克搬进法国最豪华最宽敞的市长办公室。作为“超级市长”, 他行使特别的权利,拥有3万多名官员和70多亿法郎经费,可以自主开展首都建设项目,而 且享有“某些元首待遇”,可以会见来访的外国首脑。    
        巴黎市长夫人的作用,与总理或部长夫人的不同,更无明文规定,则由贝尔纳黛特自己 来创造和确立,最好的方式就是重塑自己,营造个人至关重要的空间。    
        首先把自己的办公室和住处布置得个性化。“我要我们特别喜欢的物品,如中国瓷器、 古旧 书籍。地毯挂毯,营造一种赏心悦目的环境。”她的小办公室在丈夫的楼下,之间有一个小 楼梯联系。据说在瓷器中,她最珍爱的是邓小平特地赠给她的一个唐三彩,还有她心爱的吉 祥物小乌龟等。另外,窗帘、地毯等全为蓝色,与白色沙发及其他家具相衬、并摆有鲜花。     
        其次,她发挥着“全能夫人”的作用,不仅是家庭主妇,而且充当丈夫的秘书和社会助 理 ,做了大量义务性工作。可以说是市政府“第二大忙人”。每天日程安排得很满。早晨7点 起床, 就得接收来自各方面的电话。10点钟后,处理大量民众来函,认真回复,解决市民困难问题 。然后接待重要来访,中午参加宴请,审定食谱和礼宾安排。下午出外办事或出席各类活动 。有时开着自己的雷诺304小红车视察医院、幼儿园、少年活动站、老年俱乐部等,或出席 展览、开工落成仪式。有时还定点与两个女儿约会。晚上经常观看演出、出席招待会。她说 :“我觉得自己与巴黎人的日常生活打交道是极为重要的。”    
        再者,经常陪同丈夫参加国事或首都重大活动,遇有外国首脑来访,到市府做客,她都 出来 接待,陪同参观、座谈。如美国总统里根和夫人南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夫人赖莎、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和夫人等。    
        正是在巴黎市府,贝尔纳黛特走向成熟,显示其才干与魅力,树立个人最真实的形象, 赢得 广泛的声誉。她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得尽善尽美,也是为了丈夫向国家最高权力进军。尽管竞 选大起大落,她始终以巴黎为依托和基地,伴随丈夫跑遍全国,经历失败、背叛,乃至家中 的不幸,这一切使她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出色。    
            
    担任诸多社会职务    
            
    “很久以来,我非常关注巴黎医院基金会对住院儿童采取积极照顾的措施。您知道,我对病 人,尤其是患病儿童、残疾人和老年人十分关心,致力减轻他们的病痛,带给他们亲切安慰 。因此,当克洛德·格里塞尔教授和巴黎公共事业局局长阿兰·科迪埃请我担任巴黎医院基 金会主席,我懂得能以自己的经验和敏感性为基金会服务,从而向住院病人提供一个更热情 、更富有人情味的气氛。这正是我本着基金会的人道主义精神,为开放和革新而继续努力所 做的一切。”    
        1994年4月22日,贝尔纳黛特当选巴黎医院基金会主席,接替儿科专家格里塞尔。在总 结创 立五年来的经验基础上,决定向全国推广,将其更名为“巴黎医院—全法医院基金会”。并 设立无收入者“紧急救助金”,大力开展“捐生丁”运动。“给医院增添色彩”、“延年益 寿”等很有声势的活动,使基金会名望和作用大增。深受广大民众欢迎。    
        “捐生丁”运动旨在为每年的两百余万住院儿童福利募集基金。自1990年发起,全法少 年儿童 每年1月份都把自己平时攒下的法郎硬币捐出去,由基金会汇集起来为患病住院儿童的活动 与项目使用。自1997年以来,贝尔纳黛特主席特邀法国世界柔道冠军达维·杜耶主持这项全 国性活动,成果更加显著。仅2001年就募集6500万法郎硬币(约991万欧元),比前年增加4 8%,有人打比方,若把5亿枚硬币直线连接起来,可有巴黎至香港这么长的距离。而进入欧 元时代以后,今年1月14日至28日开展最长一次捐硬币的活动,号召儿童们把各种类型的硬 币捐出来。尤其安排“捐币高速火车”,在东西南北几大城市停车募集。全国有7万多个中 小学班级参加这项活动。    
        贝尔纳黛特向全国少年儿童号召说:“1月14日。像每年之初的传统做法那样,我和达 维· 杜耶一起宣布开展为住院儿童‘捐生丁’运动。2002年要捐各类的硬币创新纪录。我知道要 迎接这一挑战全靠你们了。”    
        据统计,基金会出资完成了三大方面的3300多个项目。为增进家庭与住院儿童的密切接 触, 兴建“母子间”、“家长亲友之家”、“兄弟姐妹接待站”、“温馨空间”等专用房间;改 善接待条件,增设候护室,开辟花园,装饰病房、过道,添置轮椅等;丰富娱乐活动,购置 玩具、电脑,增加学习中心设备,组织患儿郊游、爬山、海边沐浴等短期度假。其中有650 套止痛泵用于280家儿童医院;另外,计划明年在巴黎一批医院开设“少儿之家”。    
        贝尔纳黛特主持的基金会另一大使命是关爱和照顾住院老人。法国中短期或长期住院治 疗的 老人有50多万。1997年以来,尤其带领国家队夺得世界杯足球冠军的埃梅·雅凯主持“给医 院更多色彩”运动,改善老人住院条件和生活质量大见成效。    
        雅凯告诫大家:“遗弃老人,就是遗弃我们的根……维持各代人之间联系,不排斥任何 人,这是我们的基本义务。”    
        每年10月,基金会开展关爱老人运动,实行募捐和志愿服务活动。2001年共募集600万 法郎 ,约合915万欧元,比头年增加20%。至今已兴办或资助670多个项目,用于子女看护房, 改 善医院接待和舒适条件和开设娱乐活动三方面。其次从2000年起开展“延年益寿”活动,先 后增设456和872张轮椅。促进高龄病人加强运动和自理,以利长寿。    
        所有服务于住院老人和儿童的项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尤其募集的资金 投入 或补助具体项目设施均经严格程序审议和实施,立竿见影,故赢得信誉。基金会成为全法最 有活力、最有影响的社会福利机构,充分体现了贝尔纳黛特的能力和“国母”形象,也有利 于希拉克总统执政。    
        除了基金会重任,贝尔纳黛特还曾创建协会或担任民间机构负责人,既展示才华,又广 交朋友。    
        如1997年,她创建巴黎“市政厅艺术促进会”,组织音乐会、歌舞和戏剧演出,举办画 展和其他艺术与服装展览,或逢重大的节日组办盛宴舞会等,由她亲自到现场具体指导和检 查。她曾说,一次开爵士乐晚会,来宾上千,她亲自去看座位和出口及太平门,“重要客人 往往晚到,又要好位子,我不是领座礼仪小姐,”她笑着嘱咐人家把一切安排好。    
        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贝尔纳黛特成立“新桥协会”。新桥本是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上 一座 最古老的石桥,以此来命名她的协会,赋予传统与现代的新意,旨在致力推动法国与东欧国 家青年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会位于新桥街39号,仅在头三年,通过与有关机构或市民友好之 家,先后接待了来自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等国两千多名学生和文艺界进修生等。     
        她还创立冬季艺术节。在巴黎一批大教堂举办音乐与合唱演出,使一些有才华的艺术人 才与 策划人脱颖而出。同时曾担任巴黎国际舞蹈节主席,邀请俄罗斯等外国有名芭蕾舞团参加。 在香榭丽舍大街剧场和夏特莱剧院献艺。另外,她主持花节及扎花评委会,倡导园艺、美化 生活。她利用出国访问和迎来送往之机,积极参与向外介绍法兰西及其特色产品与文化。    
            
    入主爱丽舍宫艰苦之战    
            
    1995年5月7日,三次问鼎爱丽舍宫的雅克·希拉克终于如愿以偿,当选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 五位第 七任总统。次日一早,贝尔纳黛特高兴地拿起电话,首先向她母亲报喜:“昨天晚上,您在 他18岁时就认得的这个戴高乐主义者就要入主爱丽舍宫,将为国为民做更多的事情。这是一 个漂亮而卓著的胜利。但并非功成名就,而仅是服务效力的开始。”    
        希拉克入主爱丽舍宫的确来之不易。可以说是他在夫人的支持和陪伴下,14年乃至21年 经历 种种政坛风云,坚忍不拔地奋斗与拼搏的结果。贝尔纳黛特曾经说过:“自1974年以来,希 拉克的总统命运已与蓬皮杜总统的辞世紧密相连了。这一悲剧激起他决心有朝一日夺取爱丽 舍宫宝座。”    
        如果说贝尔纳黛特曾一度劝丈夫不要参加1981年总统大选以免德斯坦失利,那么1988年 和19 95年两次大选,她则全力支持丈夫参加角逐。可惜第二次遇到前总理巴尔同他两败俱伤,致 使密特朗连任。贝尔纳黛特失望地说道:“看来法国人不太喜欢我丈夫。”    
        又是一个更加艰难和奋勇拼搏的七年。尤其经受两大考验:一是挺住家中的不幸,二是 决战强劲对手。贝尔纳黛特和小女儿克洛德,全力助选,发挥了杰出作用。    
        1990年4月和1993年4月,两个悲剧相继向希拉克夫妇袭来。先是大女儿洛朗丝因病痛不 慎从 家中窗户摔下楼受伤,而媒体却渲染为“跳楼自尽”,他们甚为恼火,但拒绝辟谣。希拉克 表示“我无须证明自己女儿是否活着”,贝尔纳黛特曾反问:“简直不明白如此谣传是何用 意?”后是克洛德丈夫菲利普·阿贝尔意外猝死在自己家里,通讯社竟然报道称“开枪自杀 ”,而经法医鉴定属“正常死亡”。希拉克为失去这个“政治顾问”女婿而惋惜,贝尔纳黛 特马上去安慰女儿。面对双重打击,夫妇俩坚强挺住。贝尔纳黛特说道:“遇有不幸,决不 谈及个人苦楚,这是我们家庭的传统。”克洛德强忍悲痛,振作精神,她认定自己有一个使 命,就是要帮助父亲最终进入爱丽舍宫。    
        首先集中精力与强劲对手巴拉迪尔抗争。按党内战略,希拉克带领右翼赢得1993年立法 选举 组阁,委派党内要员巴拉迪尔出任总理,而集中准备下届总统大选。想不到这位“莫逆之交 ”不守君子协定,竟然凭借自己的一点政绩另拉“竞选大旗”,意欲取而代之,以至不少部 长和希拉克竞选班子个别骨干也一度倒戈。甚至有人认为只有这位总理才能与社会党拥推的 德洛尔抗衡。分裂派咄咄逼人,似有把希拉克压垮之势。面对这种严峻局面,希拉克于1994 年11月4日在戴高乐将军家乡北方重镇提前宣布参加下届总统大选。当时他曾向夫人许诺: “一旦失败,我不再竞选巴黎市长,就到科雷兹结束任期。我们便可去度假,到处旅游。” 贝尔纳黛特则认为:“他说这话是暂时的。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战士,不会轻易罢休,决不 会的。”25天以后,德洛尔正式拒绝竞选提名,帮了希拉克大忙,而巴拉迪尔不甘心,翌年 1月1日宣布参加竞选。对这位“挚友”的背叛及野心,贝尔纳黛特母女早有察觉,而且见其 民意指数居高不下越感担心,但他们竭尽全力阻止对方得手。    
        其次,全力塑造竞选“最佳形象”,克洛德以传播联络身份,切实重塑父母的形象。希 拉克 不再戴大框眼镜,改成戴隐形眼镜,改掉抽烟习惯,有时不西装革履,而穿运动衫或牛仔裤 。在电视摄像机前更潇洒自如,辩论激烈时注意女儿眼睛,注意缓和气氛。可以说,克洛德 是他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之一,他外出竞选,都由她陪同。贝尔纳黛特也采纳女儿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