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语学习经验集萃-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际困难如实地写出来,而应该把它说得容易一些,这样读者才有信心来学”。我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因为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假。我要如实地把自学的困难说够,以便使读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而且实践证明,对困难估计得多一些比估计得少一些有利。对困难估计得多一些,就会脚踏实地,不会怠于求成。对困难估计不足就会企图在短期内速成,结果半途而废。为了学会英语,我下的功夫是很大的。下面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坚持每天听写A4的纸20页,不达目的绝不休止,晚上开会晚了也要补上。从1980年1月31日到1983年2月我调到北京为止,三年内写了一柜子的听写记录,用去了圆珠笔芯一把(当时我把用完了的笔芯插在笔筒里,要看看用了多少就能学会英语),听坏电子管录音机9部,半导体收录机3部,单放机4部,翻坏词典两本(因为我不断地在上面写和画)。所以我经常对别人说:“词词皆辛苦”。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话,并不是什么夸大之词。


四、刚起步时水平并不高
    有人认为我起步听写时的英语水平已经很高了,所以学会了。其实并不是这样,1980年1月31日我听写的第一条新闻记录稿如下(括弧内为听不懂的词):
    Iran’s foreign minister has condemned Canada for helping six American (diplomats ) escape from lran。 He said the action
violated international law and may lead to (worse) (treatment)
    for the fifty American (hostages) remaining in Tehran。 The foreign minister warned that Canada would have to pay for its action。 The six American (diplomats )(fled ) United States,embassy in Tehran when lranian (militants) (seized) the building on December 4th. The six (diplomats) hid in Canadian embassy for twelve weeks and left lran a few days ago by using Canadian passports, They return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n Wednesday。 In Washington, the state department (called again on) Iran to release the remaining American hostages in Tehran。 It said they must be freed before any effort can be made to (improve ) the(relations )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lran, The hostages have been held for eighty一eight days。
    一共只有10来行的记录中,属于生词就有:
    condemn、diplomat、violate、treatment、 hostage、 fled、embassy、militant、seize等九个。
   写出来认得但是听不出来的还有:
    worse、call on、improve、relation等四处。
    由此可见我刚起步时的英语水平是不高的,恐怕现在大部分中学和大学毕业的人都要比我当时的水平高多了。


五、见缝插针
    学习英语要花大量的时间,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时间呢?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用我们通常的口头语来说就是要“见缝插针”。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在各个不同情况下我是如何“见缝插针”,挤时间学习英语的。在沈阳工作时我是单身一人,没有家务负担,比较有利于学习。刚开始的起步阶段,必需“大剂量”地学,用很多时间。所以一般我都提前一个多小时起床,早饭前学两个小时左右,晚上再学三四个小时,这样每天至少可以学五六个小时。星期日照常提前起床,从五点半学到八点
半吃第一顿饭,学三个小时。饭后洗澡,九点半开始,一直学到下午四点半吃第二顿饭为止(北方单位节假日一般只吃两顿饭),晚饭
后活动一个多小时到七点左右,然后再学到十一点,这样总计可以学习十几小时;其他节假日放几天假就学几天。比方说春节,就一连学上四天或五天。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和想要达到的英语水平不同,并不一定非得每天学这么长时间不可。不过学习的收获与你付出的劳动成正比。尤其是在起步阶段,每天起码要学三个小时以上,以期尽快地登上一个台阶。在北京工作期间,我不住在工作单位,每天从家到办公室,单程需乘70分钟左右的公共汽车,来去约需三小时,业务工作又比在沈阳时忙多了,怎么办?我很快就“自适应”了,找到了学习英语的时间。首先是早晨五点二十分起床后,不论是洗漱、做早饭还是吃早饭,都听录音,上班路上还是听录音,提前一小时到办公室以后,立即查听不明白的词,并把听明白的内容输入电脑。这样从起床到上班的两个半小时内,一直没有离开过英语,起码可以顶一个小时吧!下班回来路上还是听录音,吃了晚饭以后从八点到十点半再学两个半小时,这样一天可以保证能学三个小时以上。星期天与节假日与在沈阳单身时一样,学十几个小时。
    1990年单身在南京工作,又有了学习英语的大好条件,在近四年时间里,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用在自学和辅导别人学习英语上,既提高了英语水平,又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1994年初退休以后,学习英语的时间更多了,每天听(录)两个小时的英语广播,有听不懂的地方就逐词逐句地抠,不但提高了英语水平和开阔了眼界,也为退休生活增加了不少乐趣。
    “见缝插针”,就是要把一般人看不起限的无所事事的导碎时间都利用起来。例如等车、开会或等待某人到来前的几分钟十几分钟、排队购物等。根据记忆心理学的原理,对于外语等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内容,及时地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复习,效果是很好的。
   “见缝插针”还要能“自适应(adaptive)”,也就是要有使自己适合客观环境的能力。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水平的提高,英语学习也
就会慢慢地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就会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和享受,就会把学习英语的事时时挂在心上,一天不学就好像缺少点什么。有了这种心懦,就再也不会强调客观条件了,碰到再不利的客观条件,也不怒天尤人,而会积极地去适应它,利用它,使之成为找到新学习途径的催化剂,登上新水平的转折点。例如我1985年不幸遭遇严重车祸,右腿膜骨骨折,石膏一直打到大腿根,动弹不得,一天到晚在床上躺着,长达三个月左右。面对这种情况,是急燥埋怨呢?还是安心疗养并利用卧床不起的时间学习英语充实自己呢?我选择了后者。开始时只听不写,过了几天,觉得收获不大,要写又坐不起来。怎么办?我试着在床尾系一背包带,拉着它就能坐起来,垫上一本厚词典就可以写了。这样每天就能听写十几个小时,把每天两个多小时的英语广播全部听懂并写了出来。有听不懂的,就打电话请教翻译。结果英语水平又大大地提高了一步。痊愈后与外国人会谈时他们都惊奇地问我是不是在这三个月期间去外语学院进修过。车祸对我来说确实是一场灾难,但却又成了我学习英语的大好时机,所以我把这三个月的听写记录命名为“灾难的结果(The Outcome of a Disaster)”。痊愈后乘公共汽车时再不敢戴着耳机听录音学英语了,几天下来,又觉得每天在路上的三个来小时白白地过去太可惜了,一定要想办法把它利用起来,不久我又找到了新的学习英语的途径。公共汽车上其他乘客用小收音机听汉语新闻广播,我就试着把汉语的新闻逆译回英语去,碰到译不出来的词句,到家或办公室以后立即查汉英词典。这样做上一段时间,不但时间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而且还感到是一种有其独特效果的英语学习方法。
    出差往往是很多人中断自学的理由,对于我来说却又是自学英语的大好时机。首先是充分利用往返路上大量的乘车时间。出发之前,我就准备好足够的电池和录音带,供路上听,碰到听不懂的地方,车上不便于查词典,就记下磁带的大致位置,到目的地以后再听再查。如果是去开会的话,只要自己不是会议组织者,就一定比在单位时还要空,只要不沉溺于打扑克等一类活动,就一定会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英语。
    我们不要低估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学习产生的效果,积少成多,一天按两个小时计算,一年下来不就是六七百小时吗,不就相当于中学的全部英语教学时数的总和吗?几年下来,不就相当于上了大学了吗?
    “见缝插针”的另一种重要途径就是把英语学习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不拘一格,处处学,事事学。只要有了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
和浓厚兴起,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成为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通过这种方式学会的英语与一些特定的环境相联系,因而记得快,记得牢,效果特别好。以下是我英语学习第二课堂的一些实例。
    (1)工作中需要看参考资料时,只要有可能,我就强迫自己看英语的,不看汉语的,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英语熟练程度。
    (2)练习用英语写日记。为了学习英语,我从1981年开始练习用英语写日记,尽管写出来的日记如同小学生的日记一样,全是
流水帐,但从学习英语的角度看还是有收获的。在记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不少自己不会的英语单词和表达方式,通过查汉英词典或
请教别人得到解决,从而可以学会很多英语知识。
    (3)看China Daily是一条学习英语的很好途径,尤其是可以了解新的动态和学会一些新出现的英语单词。国际形势在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英语单词层出不穷,看老的词典和书都不能学到这些新的英语知识,而在china Daily上却都有及时报导。
    (4)向专职翻译学习。除了有问题向他们请教外,参加技术交:流时我很用心把他们的翻译与我自己的默译进行对比,看看他们
是怎样翻译的,并立即记在本子上。因为我没有系统地学过英语口语,说出来的话不是有错就是照着书本上背的,很不口语化。而翻译则不同,他们的用语规范,口语化,注意听他们翻译,可以学到很多口语表达方式。
    同样,与外国人进行技术交流时,不论自己是否充当翻译,只要有了听不懂的地方,就应请对方重复或讲解,以求能学到更多的英语,千万不要不懂装懂。
    (5)通过看电视学习英语。例如看新闻联播节目的国际新闻时经常可以在电视画面上见到一些英语单词和标语口号,要很好地注意学习,不明白立即查词典,一次看不清记不住,重播时再看再记;再没有把握,看English Service时再看再记,这样一定可以学到很多英语单词。
    (6)走在路上看到各种英语广告和标语,购物时带来的英语说明书等都要认真地看,看不懂就查词典。
    (7)即使辅导别人学英语,也可以从中学到不少英语知识。例如我辅导儿子学习初中英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此外还可以从初
学者学习中碰到的难点和提出的问题中受到很多启发,我书中不少内容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例如“听写结果对吗”一节就是一位同事向我提出来的:“没有人指导,光靠自己一个人听写,不会听歪吗?”我觉得他的问题提得好,就不断地思考并写出了专门的一节。
    只要坚持不懈地这样去学,英语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有时可能会使别人感到惊讶:为什么自学竟能学到这个程度!例如一次与外国人进行技术谈判后他们起草了一个会议纪要给我看,我看后发现了一些拼写和语法上的差错,他们感到不可理解:为什么钟先生的英语水平这么高!我回答说我的英语水平并不高,只不过是学习过程中坚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罢了。随即我举了下面的例子:我在北京陪一个外国人游览长城,他非常熟悉长城的情况,长城的兴建和整修过程,多长多宽等等,说来头头是道,而作为中国人的我却不能准确他说出来。这种事看起来很奇怪,其实很正常。因为我从小就知道长城,没有把它当回事,而外国人在去游览之前,详细阅读了有关长城的各种小册子,所以就了如指掌。学习英语也是这样,没有机会进外语学校学习的人也是可以学会的。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坚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甚至还有可能精通某一点,这就是“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只要善于学习,善于用心罢了(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道理。


六、乐在英语中
    有时一天紧张工作过后,脑子昏昏沉沉,躺在床上很长时间不能入睡。但是如果临睡前能听上一段时间的英语录音后再休息,则可以很快入睡。此外,生活和工作中不免要碰到一些不愉快或苦恼的事,心中闷闷不乐或忿忿不平,想摆脱也摆脱不了。此时也可以用听写英语录音的办法去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英语上,从而摆脱苦恼的事。所有这些,都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我们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一些没有奋斗目标,一天到晚无所事事的人,过一天算一天,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甚至厌倦生活。相反,如果一个人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每时每刻都感到有干不完的事在等着,就会感到生活很充实,而且每干一件事情都能看到自己的劳
动成果,都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对自己和未来一定会充满信心。人的一生很像体育竞赛,创造出新的记录只是一瞬间的事,但在这一瞬间的后面都积蓄着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有的人认为我这样一天到晚苦学苦钻英语,生活也大单调和太枯燥无味了。学习英语,尤其是自学,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很单调和枯燥无味的,是一件“苦差事”和“负担”,很难说是一种乐趣和享受。但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坚持下去,付出一分努力,必然会有一分收获,英语水平就会有一分的提高。多一分英语水平,就会多一分用途,多一分用途就会多一分喜悦。从基本上听不懂开始,不断进步——通过听写可以基本听懂、只听不写也能听懂、一边干活一边听也能懂、脑子里从英语到汉语的翻译过程渐渐少了、能直接从英语听懂了、可以听懂各种特写节目了、可以听懂Standard English了、可以与外国人自由交谈了、可以承当口译任务了等等,每前进一步都有一层新的喜悦。如果说在起步阶段苦苦地听写录音时是你为英语服务,是负担和苦恼的话,那么当你掌握了英语并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英语时就是英语为你服务,是一种乐趣和享受了,它为你打开了一个新的了解世界的窗口,心里一定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过去的辛劳都没有白费,都有了报偿。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英语的用途是与熟练程度成正比的。比方说到了能如同看汉语资料一样地看英语资料的时候,你就能及时地、准确地了解国外的动态;到了能听能说的时候,你所得到的信息绝不是需要假口假耳于人才能与外国人交流思想的时候所能比拟的。下面以笔者在某设备引进过程中对遥测方案的改进为例来说明这一点。这个设备是某公司制造的,它的遥测系统只能监视1000公里左右,而我们要求能监视2000公里左右。为此,我们要求该公司专门研制一套新的遥测系统,研制费用为五万美元左右,并据此正式签订了合同。所有参加谈判的人都同意这样做,好像除此没有别的办法。但在合同生效后的一次技术会谈中,我兼任翻译,该公司的人员在讲解遥测系统时,无意中提到每一部机器上有一个每秒闪一次的信号。我问这个信号有什么用,他回答说,这个信号是本站告警用的,与遥测系统无关。但我心中产生了利用这个信号的念头,并抓住不放,提出用这个一秒一中断的信号去控制遥测信号,从而使原来只能监视1000公里左右的系统扩展成能监视2000公里。对方的技术人员一开始认为他们的设备已经在世界上安装了几万公里了,没有听说过可以这样做的。他们拿来了一大堆资料并找来了研究所所长和我讨论,最后被我说服,从合同中去掉了这笔研制费,一下子就为国家节省了五万多美元。从抓住对方说的机器上有一秒一中断的一个信号到双方一致同意从合同中取消这个研制项目,前后不到两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我的英语水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就技术本身而言,我提出来以后中方不少人马上就明白了。但是他们英语水平低,听不懂也说不了,无法得知有这个信号,更谈不上去利用它了。类似的问题通过不懂技术的翻译也是很难发现和解决的,因为对方是在无意中提到这个信号的,它确实与要讨论的遥测系统无关,一般翻译不一定抓得住。即使抓住了翻给懂技术的人听,技术人员再提出利用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