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面我讲过,我不抽烟。注意,这不是一个优点,而是一个缺点。很多女孩子觉得,男人身上有点香烟味道,和有些香水味道(我也不洒香水),才叫做有“男人味儿”。
有一首歌,是一个女歌手唱的,“想着你的好,想着你的外套,想着你身上的淡淡香烟味道…”还记得看到一首情诗之类的,一个女孩子冒着雨走了很远,为心爱的男人买某个特定牌子的香烟,因为那个男人只抽那个牌子的香烟…
香烟,带给某些女孩子的幸福感太重要了。
不仅不会抽烟,我还不会玩。卡拉OK,弹吉他,跳舞,网球等等,我都不会。这还怎么约女孩子?不能总是吃饭、看电影吧?
最致命的原因,我缺乏自信和主动。这就等于丧失了参赛资格。程序员大部分是男性,接触女孩子的机会本来就微乎其微,如果连这点微小的机会把握不了,那就更没戏了。
以上,我把自身的弱点列出来,以警世人,尤其是同行的程序员单身汉们,千万要避开这些弱点。
上述这些,我都是以一个男人的角度来讲的。其实,我相信,女性也都有同样的情况。可能很多女孩子的心里都存着一丝“久在深山无人识”的哀怨。并不是缺少男人的追逐,而是缺少足够优秀的男人的足够热度的追求。
程序员职业的男性,遇到的首要障碍就是缺少和女性交往的机会。周围的同事大都是男人,自己又整天在电脑前面,没有时间去交游活动,真有了时间的时候,又突然发现自己无处可去,不知道如何打发孤独寂寞。机会是不能靠等的,必须要自己创造。比如,很多人借助网络寻找机会。
有了机会以后,还要能够把握机会。这里我提供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希望能有帮助。
不论男女,每个人都有自恋情结。我们经常想象自己的重要性,少了自己,会给他人带来莫大的损失和痛苦。小的时候,我们受了委屈之后,比如,挨了父母的打,都会幻想自己出了事故,或者失踪之后,亲友们痛不欲生的情景,想着想着,自己都会掉下泪来。
所以,要善于发现对方的独特之处,并真诚地指出来,让对方感到,你注意到了她(他)的与众不同,你对她(他)感兴趣。
男人应该了解:女孩子需要温馨,浪漫,情趣,新鲜;喜欢时尚,流行,希望有趣的人带她们出去玩,体验见识各种场面;喜欢结识名流,生活复杂丰富的人,比如,有的女孩子希望当记者,或者结识记者。
另外,千万不要陷入一种心理怪圈——“瓶子里的魔鬼”情结。
《一千零一夜》里面讲述了一个《渔夫和魔鬼》的故事。大意:
魔鬼被封锁在海底的瓶子里。
第一个五百年; 魔鬼发誓; 如果有人救我出来; 我就让他(她)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五百年过去了,无人搭救魔鬼。
第一千年; 魔鬼发誓; 如果有人救我出来; 我就让他(她)成为世界的君王。还是没有人来救助魔鬼逃出生天。
两千年的时候,禁闭了2000年的魔鬼终于勃然大怒; 发下毒誓; 如果有人救我出来;我就杀了他(她)。
有些人有这样的情结,年龄越大,择偶标准越高,进入一种心理怪圈。这种心态是于事无补的。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写了一本《男人这东西》,对男人的剖析挺深刻的。
我是落伍了。我仍秉持最省钱的娱乐方式——阅读,从文字中,我反思自省,感受人类共同的命运,共同的困境。当我感到孤独的时候,我知道,我不孤独,因为我的命运并不特殊。
《凡人歌》:“你我皆凡人,走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拥有梦寐以求的容颜,是否就拥有春天——”
电影《黑客帝国》(《Matrix》)里面有一段,“你是否经常感觉自己生活在梦里,经常从梦里醒来,却发现自己在另一个梦境里——”借用其意,将本文命名为《追忆似睡年华》。
同时,电影《黑客帝国》也揭示了这样的事实:很多情况下,我们最大的障碍是我们自身。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永远保持最后的一点信心,最终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第八篇 一个偏执狂的凤凰涅槃一个偏执狂的凤凰涅槃(1)
我自幼成长于纸张油墨铅字堆砌的印刷世家,童年喜欢异想天开,少年钟情三教九流,青年实践十数企业。28年一路走来苦乐其中,期间经历令人唏嘘回味。回想已经逝去的三分之一之百年人生,我彻彻底底就是一个特点彰显的矛盾统一体——个性鲜明又兼容并蓄,特立独行并不失亲和,另辟蹊径但尊重传统。本文我将最坦诚地告诉你一个无法拷贝的真实“另类”人生,讲述一
个正待涅槃的偏执狂的出格故事。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我怀抱着历史的厚重,现实的丰盛,未来的虔敬,感动着自己,写下这些语言,留下这段楔子——
望而立之年,
犹血气方刚,
有鸿鹄之志,
秉湘谋楚勇,
纳千川万壑,
喜快意恩仇,
结天下同志,
成纬文大业。
我出生在一个城市平民的家庭,自小就在父母长辈随手可得的“教材”中吸取点滴的知识:路旁店面招牌上的字,亲人团聚男女老少的人数成为文字和数学的课堂……1989年小学毕业时,我已是一个在同学中早熟的少年,并以全校第一名身份考入了湖南省重点中学邵阳市一中。在初中阶段,或者说是在人生心智形成的最重要的阶段,我逐渐形成后天足以影响我一生的自立自强、好学勤勉、达观自信、热忱率真的性格。那是一段十分美好的回忆。
我以优秀的表现保送进入高中部继续学业,开始了一段对人生定位的思考和最初的探索。然而自主而懵懂的少年,背叛了自己的所长,选择了文科,死记硬背的文科应试教育模式使高三的生活成为一场煎熬,在第一志愿落榜后,我进入了湘潭大学。出于对自己高考失利的惩罚,我找到了一个简单的目标,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三年后我成为湘潭大学校史上第一位提前毕业的学生。
大学匆匆离去,值得回忆的是率性的我和各类的好友,还有一份有花无果的爱情。
因为提前毕业没有先例,所以我必须提早忙于毕业论文准备和答辩。1998年7月,我拿到了沉甸甸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也第一次站在了择业的十字街头,择业良机错过了,似乎隐喻着我注定要做一番无休止的布朗运动。
1998年上半年,通过《大学生》杂志上一篇“诚聘英才”的小广告,我结识了一位笔友,他在大连有一家公司,信件和电话使我们彼此深深吸引,这位老兄鼎力相约我去一起创业。大连在我心中是个非常美丽和充满活力的城市,我燃起了冲动,奔赴那个我从来没有去过,一个人也不认识,三千公里以外的海滨城市,独闯关东,没有丝毫的胆怯。但到了这家公司后才知道,除了他以外就仅有一个技术工人加一个文员,办公的场地也都是“策划”得来的。这时候,我预感到了创业的艰辛,犹豫片刻,我开始了睡办公室的创业生涯。
既来之,则安之。我从这个叫做“探索者”的公司开始了职场的第一次探索,也从一个学生过渡到了管理者,管理着这则吸引过我的小广告所带来的百余名“英才”。单纯而充满战斗豪情的一大批不安分的大学生和我频繁地通过信件交流,我结交了数名意气相投的好友。
探索者的创始人是一个思维相当发散开阔的大哥,他也是一个有若干专利的发明家,总之,这是一个创造能力非凡的人,我们坐而论道,心中描绘我们那些比尔·盖茨般让人震撼的美好未来。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我们让大脑信马由缰,云游四海,那真是一种幸福。我们彻夜地交流探讨,梳理让人激动的新创意、新思维、新想法像雨点一样往下落。信手拈来一个例子,你可以管中窥豹,看到这些伟大的发明目标。
这是个关于人体健康的发明理论说。其基本内容是: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人体的信息场——主要是生物电和人体经络全息紊乱造成的,因此,人要保持健康,最方便的做法就是把每个人在自身最健康时的身体状况通过信息记录成数据库,而在生病的时候,将病灶处所产生的紊乱的人体信息场对照健康状况,通过生物电的控制予以刺激校正,从而恢复人体最佳健康状况。那么从此人体就可以迅速而根本地远离病痛了。此老兄自豪地宣称他当时的研究离技术瓶颈的突破只差最后一步,如果技术突破,形成产业,那么医生们就都可以回家休息了。第一次听时我真的目瞪口呆,这不会像克隆那样带来社会伦理问题,从生物化学和中医理论上理解,似乎也是可能实现的。还有其他诸如此类关于发明的“奇谈怪论”,可以说其中任何一项能够成功,一经产业化,一定会产生像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这样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对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充满创造力的大学生进行了梳理,从中选出十名精英,这些人将成为“探索者”未来的发展命脉,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定于1998年10月1日,各地代表就探索者未来发展大计,召开“一大”。
公司需要现金流,虽然对于这种似乎有着宗教狂热信念的公司来说,金钱不是首要的因素。可这位老兄的一个“即将”产生巨大经济效应的发明一直悬而未决。我在公司一干就是三个月,一分钱都没有拿,矛盾凸现出来。同时我逐渐发现这位兄台过于理想主义,在项目的执行力上比我这个刚刚毕业的学生并没有强多少,过于发散的思维造成了条理混乱。我看到冰山下的危机。
我期待着“一大”,期待通过组织“黄埔一期”的十大金刚一起对“校长”逼宫,以免他沉湎于建设空中楼阁。
“十一”来了,大家好像是失散了多年的兄弟,谈得十分热烈投机,但当我把三个月的亲历和感悟告诉大家时,稚嫩的学生们无法有实际的行动。会议散去,我感到失落,大连变得陌生了,我很孤独,离开了梁山聚义似的创业和我职场的第一位领路人。
我从大连漂到了北京。何去何从?
在密密麻麻的求职人群中,我投了一份简历,和某知名广告公司的老板一见如故,我知道我将得到一份工作。这是一家以CI为主业的广告公司,老总是一个业务高手,也善于结交业内的优秀人物。在这里,我接触了若干CI设计界的顶尖大师,如靳代强、林盘耸、林正大、贺懋华等。我大学所学的专业和广告、CI比较接近,加上我快速的学习能力,很快我就担负起几个大项目的MI(理念识别)和BI(行为识别)的文案工作,甚至变成项目实际的联络人和组织者。为了给客户以增值服务,我给CI逐渐赋予了新的内涵,公司邀请了一批职业经理人参与项目,我也因此结识了几位让人尊敬的师友。
目前,他们的事业都已十分成功,使我感到成长的力量,也使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十年磨一剑,他们现在都已经是管理咨询界知名人物,如锡恩咨询的姜汝祥博士,佐佑顾问公司的罗青华和张志学。在战略咨询上,姜博士是近两年来最耀眼的人物之一,系列的文章脍炙人口;而罗张两位老师在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方面很有影响力。在对华北铝业和天津电建等企业的CI导入中,从他们身上,我对自己在管理咨询方面进行了启蒙,获得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和乐趣。他们作为优秀的青年学者和咨询师不仅仅是拥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的思维,更是对客户负责,对职业忠诚的典型人物。
第八篇 一个偏执狂的凤凰涅槃一个偏执狂的凤凰涅槃(2)
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生活,对于我这样一个单枪匹马初出茅庐前来闯荡的青年,在工作的压力之余,没有什么奢侈的娱乐。对家的思念,对爱的渴望,点滴的集聚化成内心中的一种焦灼。其实我就是无根的“北漂”大军中的普通一员。我渴望成功,可是我需要的是历练。
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来了,潜意识中的压抑得到了一次井喷。那次,LG公司给我们打来电话,需要一批促销礼品,其实我们没有货源和任何既有的信息,并且对方还需要在礼品上打有标志,数量要求也不少。我一边承诺客户,一边以最快的速度选定了样品,通过电话找到了生产商和北京本地的仓库,当我带着样品赶到LG公司的时候,离客户下达要求仅仅用了不到半天。谈判比较顺利,问题集中在价格的些许差异。其实对方可以接受的价格比我方从厂家获得价格要高出几十元,利润空间已经很可观,我只是在玩一些技巧争取撇更多的奶油,想到一下子可以帮公司赚几万元,心里自然很高兴。
可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我的面前晃过,我一下子遭遇电击,还是1000伏的电压。
是她吗?这怎么可能?我努力把心从嗓子眼里放下来,降低我的脉搏速度。她的磁音,她的笑靥,她的举手投足,大学里那个我曾经百般呵护却有缘无分的女孩活生生就站在我面前。以前我不会相信小说中这些鬼话,可是奇迹就这般地出现了,出现在我渴望爱情的北京。当然不是她,心里的她是广东人,而眼前的她一口略带京腔的普通话。
谈判的时候我已是心猿意马,大学里那份对爱的执着和现实中对爱的压抑瞬间决堤了,像一份我不伸手去抓就会稍纵即逝的幸福。我借口去洗手间,跟着她,拐一个角落,我对她语无伦次地说:“你知道吗?你实在是太像太像我的一个朋友了!”女孩莞尔一笑,“是吗?”“的确,我怀疑你们是不是失散多年的孪生姐妹!”她也许觉得我还挺幽默的,继续笑着。“这是我的名片,希望我们也能够成为朋友。”“好啊。”我看到那压抑许久的爱情在招手,“那你叫什么?可以把你的联系方式告诉我吗?”女孩看出我似乎有诚意,给我留下了姓名和电话。谢天谢地!我又寒暄了几句说明了来LG的来意,她很礼貌地答应着。在一个大公司的办公室里,我居然就这样去追女孩子,如果我是一个旁观者,那么我又会怎么看这样一个为爱而抓狂的人呢?我匆匆话别,言犹未尽。这一切被和我谈判的经理都看在了眼里。于是结果可想而知!
赚钱的机会飞了。一个电话打到老总那里,我的丑事严重地影响了公司形象!回到办公室,我还沉湎在这不可思议的奇遇中,而等待我的却是一条炒熟了的鱿鱼。为了维护公司的制度,更为了要我对嘴边飞走的肥肉负责,我被fired。
这个女孩原来是北京工业大学的一名大二的学生,是LG公司请来的暑假勤工俭学的促销小姐,我们后来保持了一段时间的联系。
我的冲动使我失去了工作,可是那却是真情的爆发,我无怨无悔。但我再度面临着何去何从?
我很快就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得到了进入中国本土最知名的广告公司——北京未来广告公司的门票!这是中央电视台系统内的广告公司,代理着体育频道、电视剧频道、《东方时空》和《今日说法》等央视的媒体资源。塞翁失马,我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中央电视台不可替代的神圣性让我自豪。那个冬天,当我出出进进梅地亚中心的时候,中华世纪坛正在由图纸变成建筑,我开始了电视媒体新的一页。
我们卖的是“皇帝的女儿”,虽说是不愁嫁,但是寻常百姓家是娶不起的。我作为新人,虽说管理着北京本地的百余家广告公司的市场推广,可基本上全部是小户人家,甚至是不毛之地,我做得很努力,每天一百多个电话向客户推介着媒体,但两个月都没有大的斩获。做业务只有出业绩才是好的销售人员,这是一个基本的尺度,我感到了压力,终于在第三个月的坚持中,我签了一个完美的百万大单。与此同时,公司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东方时空》组就七周年改革搞了一个互动的征文,公司也希望通过内部征文集思广益,一改《东方时空》广告的销售颓势。
近一年在未来广告公司的从业经历,加之对国有企业体制的无奈,对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