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间之黛玉嫁到-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这个,墨璟天前几天偷偷地来找过她一次,当然,是瞒不过林如海和贾敏的。

墨璟天跟她说过这个事情。

“你知道的,我没有当皇帝的命,就是有我也不干。

原本我是想着,咱们尽快的帮母后调理身体,让她再生一个弟子出来,这样就是咱们离开了,母后也有依靠,不至于太孤单。不过如今,太子之位哪有传给弟弟的?除非我是被废了的。或者再不行就是弄个意外。

只是如今,我有了些别的想法。暂且不便让你知道,以后你自然会明白。母后那一边咱们还是努力着。母后能多几个子女是最好的。

反正,总归是有好的解决办法的,你也不要多担心。

另外就是,母后以后可能还会常常召见你,到时候你也不必顾忌什么人,总归在宫里会有我和母后在。若是有人没事找事,你也不必手软。”

既然吃了一颗定心丸,黛玉便不再担心以后的事情。可惜她不能亲自见证墨璟天册封太子的场面,虽然可以用神识探到一切,可是到底不如亲临现场的感觉来的真实。

好不容易等到一系列的册封典礼举行完毕,新皇的一后二妃三嫔以及贵人、答应若干集体入住东西六宫,一切安定下来,已经到了八月初了。

就在前天,黛玉听到消息,说是宁国府小蓉大奶奶病了。

黛玉知道,这小蓉大奶奶的生命快要走到尽头了。

这一世,因着宁国府的脏乱,黛玉连荣国府都少去,自然也没去过宁国府,更没有见过那位三春口中极出挑,被老太太赞为孙媳中第一人的小蓉大奶奶了。前世却是见过的。

这小蓉大奶奶据说是被秦业从养生堂抱养回来的,认为女儿,后被宁国府贾珍亲去聘为儿媳妇。只是宁国府虽然是降爵承袭,传到贾蓉这一代也已经没有爵位了,可是以宁荣两府一向的表现来看,去聘一个五品官的养女为宗妇还真的是透着几分不同寻常。更奇怪的是,这小蓉大奶奶并没有与宁国府的蓉大爷住在一起,反而一个人住在会方园天香楼里。

而且,前世偶尔听宝玉说了一耳朵,据说这位蓉大奶奶的房里也很是不同寻常,什么杨贵妃睡过的纱帐,宋徽宗的画,还有些名贵之物,皆不是寻常人家能有的,据黛玉猜测,许多应是御赐之物,或者说大多数都是禁中之物。

这就更是匪夷所思了。黛玉几乎可以确定,那些物件绝对不是宁府自有的,那么便是秦可卿陪嫁带来的?可是她作为一个五品官员的养女,哪里来的那么多禁中之物?

黛玉前世就觉得奇怪,只是这种事情一般属于阴私,她也不好去问别人。而且她知道就算问了也多半是白问。何况前世她自顾尚且不暇,哪里来的闲工夫去琢磨别人的来历?

这一世,黛玉早早的就开始关注宁国府了,一方面满足自己前世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她直觉这个秦可卿背后一定有着另外一个不可告人的身份或者秘密,甚至有关当今圣上的。

其实她在前世就觉得,秦可卿前边刚没了,元春大姑娘后脚就加封为贤德妃,这两者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联系?还有一点,据说秦可卿的葬礼很盛大,盛大的远远超越了她的身份该有的规格,甚至四王八公都来设路祭。

这些事情她本是不知道的,当时正赶上家里爹爹病重,来了一封信要她回家,她匆匆忙忙的收拾了行李就被琏二哥哥护送着南下。然后就一直守在爹爹床前侍疾。等她再回到京城的时候都已经快要过年了。当时秦可卿早已发丧,而元春大姑娘也已经被加封贤德妃。贾府里在忙着修建省亲别墅了。

她还记得,当时在扬州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爹爹刚没了不到一月,可是因为贾府里催的急,让琏二哥哥赶快回来主持庶务,修建省亲别墅,于是不等自己在扬州为父亲守完重孝就急匆匆的又回到贾府。这些都是回到贾府之后听宝玉随口说的。

她当时一心沉浸在失去依靠的伤痛之中,根本没心情去想别的事情,或者思考这中间有什么不对。后来偶尔想起,却因为这个话题实在不好,也没再提。如今再想想,这其中的问题可大了。

黛玉就觉得,若是挖出了秦可卿的秘密,或许能帮到墨璟天。然后,还真让黛玉挖出了一些事情。

宁国府还在私下里与义忠亲王来往!这简直相当于造反了!

然后黛玉更是发现,那秦可卿身边的侍女每隔一段日子就会出府一趟,有时是买些丝线,有时是买些首饰之类的,但是这些铺子无一例外都是义忠亲王手下的产业!

黛玉不禁有了一种猜测:或许秦可卿正是宁国府跟义忠亲王勾结的媒介,或者说是中间人。总之,秦可卿与义忠亲王有关系!

有了这个猜测,黛玉立刻通过暗中的渠道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墨璟天。墨璟天只有一句回复“这件事我会查,你不要再插手,免得惹祸上身。”

黛玉很听话的收手。

半个月后,墨璟天悄悄给黛玉传来一条消息:秦可卿是义忠亲王流落在外的私生女!这个事是贾元春告的密!

怪不得!黛玉心说:怪不得前世贾元春忽然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低等嫔御一跃而成四妃之一,还有了“贤德”这样一个奇怪的不论不类的封号,怪不得前世元春刚得封高位便让家里人去清虚观打平安樵。原来,竟是踏着秦可卿的血上位的,那便怪不得会心虚了。

黛玉暗自品味着前世册封贾元春为贤德妃的旨意:擢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居凤藻宫。实在是很有意思。

历来的晋封旨意都是第一句先册封高位,若有加封,一般都是要低于前面的品级或者地位。可是贾元春这道旨意,明显是反着来的。

先是册封为凤藻宫尚书,这是一个女官的名,似乎是三品的吧?可是后面的加封是贤德妃。这两个字拆开随便哪一个都是四大妃,是为从一品,可是要高于前面的凤藻宫尚书的,可是偏偏被放在后面,这是说贾元春依旧是三品吗?贤德妃只是一个名号而已,并不论品级,当然也不属于四妃?

黛玉心里思量着,皇帝这是什么意思?耍着贾府玩的吗?不然如何会弄出这样一个不论不类的封号和圣旨来?皇帝心中应该是有芥蒂的吧?如果秦可卿的身份属实,那就是皇家血脉,哪里容的你一个臣子家里随便去打杀?还踩着皇家人的尸体上位。义忠亲王再不堪,也是皇家亲族,容不得外人欺侮。何况皇帝与义忠亲王之间并没有什么解不开的深仇大恨,他也不想对兄弟们斩尽杀绝的。

还有一点就是,皇家人最是护短。他们自己可以内讧,但是不能容许外人欺侮。因此,贾府、贾元春是触了皇帝的逆鳞了。也就怪不得最后会落的那样一个结局了。贾府这步棋从一开始就走错了。

既然知道了这个内情,黛玉自然不能再看着贾府再次落的那样一个结局的。好不容易把大房捞了出来,可不能再沉进去了。要不然她可不能再救第二次。而且,到时候指不定还会牵扯到自己家。虽然自己家不会有事,但是也够麻烦的。

于是黛玉明明白白的跟着贾敏面前又仔仔细细的分析了一遍事情的始末,想要让贾敏找个合适的时机去跟外祖母提个醒,别被眼前的富贵迷了眼。只要外祖母不把大房扯进去,大房在洁身自好点,不管到时候二房怎么折腾,都牵扯不到大房去。

贾敏是聪明人,不会不明白这其中的紧要。果然,听着黛玉的分析,贾敏的脸色越来越凝重,最后眼中是浓浓的鄙夷,不用说,自然是对着王夫人还有她的好女儿贾元春的。

原本以为贾元春是个聪明的,没想到也是个目光短浅,看不清形势的,果然是王夫人生的女儿,跟她娘一个样子。再想想王夫人的另外两个孩子,贾宝玉是个天然呆,没法说,天真的没天理。倒是贾珠还好,不太像是王夫人生的。想来是王夫人烧了高香求来的,可惜王夫人不知道珍惜,给弄得英年早逝了。贾兰倒是继承了贾珠的灵秀,可惜被王夫人忽略个彻底,嫡长孙的待遇只能比照着不受宠的庶子。由此可见,王夫人简直就是个悲剧的源头。贾元春能知道这样的一个隐秘,想来也是王夫人告诉她的吧?

------题外话------

王夫人又要出来蹦哒蹦哒了,大家欢不欢迎

☆、第九十四章 说服老母挽救娘家

贾敏自然是关心自己娘家的,既然知道了二房要自取灭亡,怎么会让整个贾府因为二房的自以为是全给搭了进去。

因此在听了黛玉的分析之后,第二天贾敏便急匆匆的回了娘家,母女两个关在房里密谈好久,说了什么没人知道,只知道贾敏出来的时候脸上有着一丝苦笑和如释重负。想来是比较紧要的事吧?

只有大房的人知道,在贾敏离开之后,老太太急匆匆的召集了全家人去商议,或者说是会谈。其实说白了也不是商议,而是直接命令,命令什么呢?命令全府上下不论主子奴才皆不准再与宁国府与贾政一房来往,更不许行事亲密,而是要明着划清界限。当然,惜春小姑娘还是在这边养着,大不了以后再认个女儿就是了。

大家都不知道这般是为什么,原因老太太没说。只知道一定与贾敏今天过府有关。

其实主要是这个原因太过于隐秘了,贾老太太也不敢跟大家说明白了。本来秦可卿的身世只有贾珍夫妻两个,还有老太太、二太太这几人知晓而已,当然现在也要加上一个贾元春。实在是关系重大,知道的人多了不是什么好事。其他人本来都不知道,若是如今说出来了才要引起轩然大波。既然如此,那还是瞒着好了。免得他们知道太多引来祸患。

因此,贾母只是勒令府内的主子奴才一律不许与东府来往,与二房也要划清界限,那一家子迟早要引来大祸,还是早点远着好了。

其实这样说来的话,贾敏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如释重负很好理解,但是苦笑又是怎么回事呢?

看贾敏这边。从贾府离开之后,贾敏让车夫转到去北静王府。一路上,贾敏回想着之前在娘家与母亲说话时候的情况,真是满腹愁思。

现在让我们回过来看看刚才的母女谈心。

贾敏本来就是因为心系娘家安危来的,面对的又是自己母亲,也就不用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的说了。

“母亲,我听说东府的蓉儿媳妇是营缮司郎中秦业的养女,还是从养生堂抱来的?”

“是这样。敏儿怎么想起来说这个?”贾母着实有些困惑,按说秦可卿的身份贾敏应该早就知道了才是啊,怎么现在忽然问起这个问题,莫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说起来容儿媳妇有几天没过来请安了,想到刚刚接到消息说是小蓉大奶奶这几日身体微恙,想来是因为这个?

“那母亲可知她的真实身份是废太子私生女,是皇家血脉?”贾敏急切地丢下一枚深水炸弹,炸的贾母是外焦里嫩。

贾母大惊,只觉得左心房那处,一颗心砰砰砰的跳个不停,缓都缓不下来。贾母此时心里惊疑不定,不明白这么隐秘的消息敏儿怎么会知道的?

要知道他们当初也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查到了这个事情,然后想要借由秦可卿搭上废太子那条线,好挣个从龙之功。谁想到太子被废,这颗棋子也废了。贾母当初见这颗棋子没用了,也就不再想秦可卿的事情。当然,也没有想着害死了秦可卿好讨好今上。

却万万没想到这个事情会传到外面去。既然贾敏知道了,那必然是从别的地方听到的,那就是还有别人知道了?这可不得了,圣上与废太子可是敌对的,而且废太子已经被囚禁了。他的家眷自然也免不了这一场劳苦。那秦可卿这个废太子血脉岂不成了钦犯?上面若是知道自己家窝藏侵犯,那还能有好了?一定得赶快除了这个祸患才行。

贾敏不知道,自己的母亲这时候已经起了杀心。当然不是对着贾敏这个女儿,而是那个可以算是钦犯的秦可卿。因为不知道,所以她在期待母亲还能有些理智。

可是贾母注定要让贾敏失望的。在脸色变换了几次之后,贾母终于再次开口:“敏儿从哪里听来的这些胡话?可别轻信了别人。废太子的女儿怎么会流落到养生堂呢?而且咱们家的身份地位,聘一些普通官员家的女孩儿还是可以的,可是对上皇家就不够看了。咱们家哪里有那种福气能娶得了皇家的女孩?还是废太子的女儿,若不是坏了事,那以后可是公主呢!又怎么回家到咱们这种门户?”

贾敏听了这些话有些庆幸自己母亲至少还有些自知之明,倒是不像王夫人那般自视甚高,觉得自己儿子便是连公主都是配得起的。但是同时却也失望于母亲连自己都不肯吐露实话,可见确实是打着秦可卿的主意的,而且这个事情已经筹谋了很久。

贾敏心里暗叫不好。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元春说的。是她向皇上举报的。母亲还觉得这是胡话吗?”

贾母一愣,“这,怎么会?元春他怎么会知……她是在向皇上投诚?对,是投诚。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好主意呢?好在元春聪明,应该可以凭着这次的忠心熬出头了……”

贾敏听着母亲的喃喃自语,越来越绝望,几乎说不出来接下来的话。母亲竟然也是这样想的!这个家还有什么希望?怪不得前世会落得那般一个惨淡收场,竟是自取灭亡了!只怕前世那个秦可卿的死也有母亲的手笔在里面吧?或者,母亲如今已经动了这个念头了?!

贾敏厉声打断贾母的喃喃自语:“母亲!”吓了贾母一跳,好在终于回过神来,然后日常的敏捷头脑又回来了,怀疑的看着贾敏:“既然是元儿向皇上举报的,说明并没有公开,可是你是怎么知道的?”

贾敏心里无限悲哀。自己这个出嫁女还能害了娘家不成?

“母亲忘了?我家老爷在圣上手底下做事,黛儿也很得皇后娘娘喜爱。这事确实没有在朝上公开,但是因为林家与贾府的关系,因为我和黛儿与贾府的关系,才格外开恩让我们知道的。就是想让我提醒你们一声,别做傻事。千万不能搀和进这件事里头,要不然早晚会大祸临头,到那时就悔之晚矣。”黛儿与墨璟天的事情暂时还不能公开,要不然麻烦大了。

贾母半信半疑。但是考虑到贾敏到底是自己女儿,不会害贾府,也就暂且相信。“可是元儿不是向皇上投诚了吗?这应该是有功的吧?元儿以后就能熬出头了,咱们家以后有元儿支撑着,也不会有什么大祸了。”

贾敏心里暗自摇头,母亲还是这样,把家族的兴衰完全寄托到家里的女孩身上。有这心情培养出一个个各有特色的出挑的女孩子,怎么不多用些心思在子孙教养上面。儿孙教育的好方是长久之道啊!

贾敏语重心长,苦口婆心。

“母亲可是忘了她的身份了?这个秦可卿可是皇家血脉,若是皇家不知道就罢了,如今既然知道了,就不可能丢在一边不管。母亲可知道,皇家人最是护短啊!既然知道了秦可卿是皇家血脉,即便是政敌的女儿,那也是不容臣下欺侮的,否则便是藐视皇家。

何况如今虽然投诚了,可是秦可卿已然是贾家媳妇了,她就是贾府暗地里向义忠亲王投诚的证据。这般朝三暮四的墙头草行为是当权者最不喜的。何况当今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即便一时因情势不得不给了贾府体面,可是心里有根刺,早晚是要拔出来的。到那时候,贾府又该怎么办?

……

母亲若是愿意听我的,就和东府和二房保持距离吧!总要以贾府的基业为重不是?二房早晚会有大祸,即便没有如今这件事。我不介意直言相告,杀子之仇不共戴天。这个仇我们林家早晚会报。母亲若是不怕被他们连累,尽管继续护着他们吧!”

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规劝,贾母终于明白了利害关系,答应听贾敏的,无论如何要保住大房。虽然这样就不会有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景,到底稳妥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吧。

因此,秦可卿,贾母决定不管了,让东府自己去折腾吧!不管是死是病还是好好的,都与荣国府,不,是将军府无关,到时候皇家就是治罪也没自家的事。而元春和二房,也不管了。怪只怪二太太太过心狠手辣,自食恶果。她不能为了那一点点的偏爱,把挣个贾府的基业都赔进去,到了地下都没脸去见列祖列宗。

自此,贾敏此行的目的算是完成了,虽然过程很曲折,但是结果还算喜人。贾敏也因为这件事彻底了解了贾母时而精明时而糊涂的头脑,觉得以后对娘家还真不能掉以轻心。

贾敏心里叹着气,晃晃悠悠的到了北静王府。有人去叫了门,不一会儿,王府内就有人前来迎接。

贾敏看着迎面走来的北静太妃,笑着说道:“我今天没下帖子突然来访,宁安姐姐不会怪我失礼吧?”

太妃笑骂道:“跟我还说这个,找打!”说着作势便要去捉着贾敏的手来拍打,被贾敏敏捷躲过。

“听说你是刚从贾府过来的?”提起这个贾敏就愁怨,“唉,快别提了!”

------题外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