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雁归红楼-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雁皱起眉头摆了摆手:“这般不知好歹,赶她出去就是。她薛宝钗有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儿,都跟我无关。”

小红在一旁笑道:“连你都不放在眼里,那是哪里来的婆子,架子这么大。我倒想见识见识。小姐把这差事赏我吧,我去赶她走。”

书澈拍手笑道:“好的很。云二嫂子肯出面,比我管用得多。”

雪雁点头让小红去了,过了会小红又转了回来,一脸的古怪神色。雪雁见状忙问她:“那婆子也与你拿乔?”

小红坐下叹了口气。张嘴欲言又止的,最后摇了摇头:“作孽啊,小姐好容易给她养好了,这会子都快嫁人了,又犯病了。”

雪雁一愣,好半天没明白过来。小红见她不明白,解释道:“小姐上回不是帮她治过一回病?那婆子说是她家姑娘旧病复发了,请小姐过去看看。她家姑娘就快嫁人了,就怕这病发作了。耽误出嫁呢。”

书澈冷哼一声讥讽道:“就这么点事儿,还要见小姐一面?她薛家也太拿自己当人看了吧!先不说她家姑娘求着小姐治病时是何等低声下气,就是薛家太太如今见到小姐也得毕恭毕敬的呢。那可是商家。咱们是什么人家,也是她想见就能见的?”

雪雁笑了起来,安慰她道:“你也别恼了,她那样的人家能调教出什么样的下人出来?你是没去过她家,当初我还没过明面时,去了她家一回。连薛太太的面都没见过呢。”

书澈一听忙问:“这样的人家,小姐做什么还帮她治病?”

雪雁无奈的摇了摇头:“我哪里是为了帮她。她有了把柄在我手里,日后也不敢对我再玩阴的。”

小红掩嘴笑道:“我知道,这病还是小姐勾搭得她害上的。其实哪里是病,是服了五石散成瘾了。那回就给她戒掉了,只怕又是她自个奈不住,又服上了。”

雪雁点头道:“只怕就是这样,研磨,我要写信。”

话音刚落,书澈就走到桌边开始研磨,雪雁上前给薛宝钗写了封信,里头也附上了一张药方。信封好之后,便交给了小红:“你要回京,就顺便帮我把这封信送到薛家去。送了就走,不必多留。”

小红接了信笑嘻嘻的应了,雪雁又给了她一个荷包的赏钱,留她吃过了午饭,就让小红先回城了。

小红走了没一会,吴均瑜打外头回来了,一进屋就一脸纳闷的问道:“哪里来的一个老妈子,在咱们庄子上四处打听呢。她不认得我,还跑来问我是不是这庄子上的管事,我以侍卫之名叫人把她关起来了。”

雪雁一听火都来了,信送都送到了,她也打发人回信去了,结果这薛家的人还没走?居然还敢在庄子上打听她的事儿,她不发火真当她是病猫了?

雪雁一拍桌子叫了书澈进来,怒气冲冲对她道:“去把那薛家的婆子押去送官,告她勾结山贼企图盗窃。敢在我这儿打听事儿,真真是活的不耐烦了!”

书澈出去传话,叫人押了那婆子去了衙门,又报上了林如海的名号,应天府府尹听说是林如海家的大小姐派人送来的,也不敢怠慢,立刻将那婆子收监看管。书澈又往府尹那塞了些“活动费”,又往牢里也塞了不少“辛苦费”,自此那婆子就待在牢里再没出来过,连消息都传不出去。

打这件事之后,又过了几日,薛宝钗亲自上门道谢。雪雁总不能把别人家的姑娘拒之门外,只得让吴均瑜躲了起来,自个接待这薛宝钗。

薛宝钗戒了五石散之后,身子又渐渐发福了起来,原来瘦成的瓜子脸,回去一段时间又回到了苹果脸。她这一心急,怕嫁衣穿不上,只得又服用了五石散。可眼看婚期将近,这五石散一服又渐渐有了毒瘾,她这才慌了起来,派人去找雪雁。

可雪雁的回信是送来了,但她派去的人却没回来。她这下就急了,这人可是东平王赏给她当做教养嬷嬷的。那教养嬷嬷平时是个心高气傲的,她怕是这嬷嬷到雪雁这儿得罪了人,被雪雁关起来了,所以亲自要人来了。

雪雁听了薛宝钗的来意,很是狡猾的笑了一下:“哟,你怎么不早说。她来时也没说自个的身份,我只当是哪里来的不懂规矩的山野村妇呢。只不过,我没见过她,只让人传了话,就让她回去了,还给了她一吊钱做赏钱呢。”

薛宝钗一听急忙问道:“真真回去了?可她好几日没家来,我当她还在这庄子上呢。”

雪雁一听噗呲乐了:“你这话说的,我以为她不过是二门上的一个婆子,连面都没见过,我留她下来做什么?再说了,我这庄子可是商业用途,日后是要用作当游览场所开放的,正经的客人都还没迎进来,我又怎么会让个来路不明的婆子在里头住着。你若不信,只管去我那别馆搜去。搜得出来,我跪下给你磕头道歉。”

薛宝钗尴尬极了,赶忙道歉:“我并不是这个意思,姐姐别多心。只是这人是东平王妃赏给我的,我怕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不好交代。”

雪雁不乐意了:“你这意思,是王妃赏的,我就得对她恭恭敬敬的了?没听说过王府的奴才到别人家就成了主子的道理,你把她当主子供着,我可不惯着你。到了我这儿,她就是个奴才。”

雪雁这一番胡搅蛮缠,把薛宝钗急的一头是汗,平日里那些闺阁千金们,可没有雪雁这般“流氓”气质。说上几句都是和和气气的,从不夹枪带棍。偏生薛宝钗好久没跟雪雁接触了,一下还习惯不上来。

书澈正巧进来倒茶,把两人的对话听了个清清楚楚,正一旁偷笑呢,遇上雪雁不想继续纠缠了,丢了个眼神过来。

书澈放下茶杯,端着托盘笑眯眯的看着宝钗问道:“薛姑娘说的,可是一个高颧骨,塌鼻梁,脸上长了不少斑的婆子?”

宝钗闻言马上追问:“正是这人,此人现在何处?”

书澈皮笑肉不笑的回道:“真真是不巧,这人我只在庄子外头见过,好像她到处打听咱们家的事儿呢。但这几日又没见着了,只怕是走了。要不姑娘再回去问问,说不定她回东平王府去了。咱们这儿小庙,哪里容得下大神。这东平王府出来的嬷嬷就是不一样,咱们家的嬷嬷可只负责教小姐规矩道理,那东平王府赏的嬷嬷,还附带着要打探消息呢。”

宝钗闻言满脸涨的通红,她哪里知道这嬷嬷会节外生枝到别人的庄子上四处打听,这传出去,也只会让人指责是她薛家心怀不轨,打别人庄子的主意。更何况这庄子虽是雪雁表哥的,但如今雪雁的表哥没了,这庄子就归雪雁所有了,雪雁的靠山又是林如海,可不是她这样的商贾之家得以抗衡的。

想到这儿,宝钗只觉得有些不妙,她得赶紧回去,找个机会去王府问问,看那嬷嬷是不是真的回去了。再有,这嬷嬷若是回去了,她也不敢要了,她就快要嫁人了,雪雁还掌握着她的秘密,若是这个时候惹恼了雪雁,那她可就真的吃不了兜着走了。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只是,去王府也问不出那嬷嬷的情况来。如今人还在大牢里押着呢,东平王府哪有这样的人在?薛宝钗登门造访了一次,回家之后心事忡忡愁眉不展。

得知自己赏去的人,到雪雁的庄子上翻乔找茬去了,东平王府的主子这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雪雁这姑娘绝对不是善茬,王妃亲自上门去见,她都敢大大方方躲出去不见,之后还称病不回,这可是摆明了告诉东平王“我俩虽是合谋,但我不是你那一派的”。

东平王也不敢太过嚣张,这个时期正是紧张的很,朝中上下不少人都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他的谋反大计提早暴露,现在害得他困坐家中,难伸手脚。况且,雪雁虽与他不是一派,但雪雁知道了太多关于他的事儿,还有许多他的人,都是林如海举荐进去的。他的谋反之计若是暴露了,林如海顶多一句“不知者无罪”就能轻轻略过,而他却得以欺君瞒上之罪打入天牢,说不定还会全家抄斩。

最后一干人等也只能作罢,少一个嬷嬷又不是什么大事儿,再说这嬷嬷也是作死,自个没主子的命令就上别人的庄子里四处打探,这不是落人口实,留人话柄么?管她是死是活也好,她得个教训,下次看她还敢不敢自作主张了。

宝钗得了王府那边的回信,说是不再追究这事儿,她其实心中也松了口气。雪雁握着她服用五石散的秘密。她若是拿一个嬷嬷跟雪雁纠缠不清,那可就是本末倒置了。是一个嬷嬷重要,还是她自个的前程重要。宝钗可是个明白人,绝对不会在这上头纠结。

到了月底,终于等来了宝钗出嫁的日子。这一日,也是雪雁回京的日子,只是京城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右相郑继忠娶儿媳妇上头,完全没注意别家还有什么动向。所以雪雁回京之事。除了林家之外,再没人知道这事儿。

吴均瑜没跟着雪雁回来。他在山上住了下来,因整座山都被买下了,四周的地也都被买下来,倒没有什么农民来砍树了。因为人都搬走了,这一块倒也安全。雪雁留了江五下来,以保证吴均瑜的安全,至于她,只要她在家里不出门,没人能把她怎么样。再说家里还有其他的侍卫,只要雪雁回了家,一切都不是问题。

薛宝钗出嫁,雪雁只让人送了份贺礼过去。并不去送嫁,薛宝钗这样的人,就算你对她好。她也不会记得。黛玉也让人送了贺礼,借口说自个怀了身子不方便行动,也没去。

这薛宝钗嫁人时,好像只有薛宝琴去看了她一回。右相家娶儿媳妇,自然是全城都知道的,不少人回来看了都在说热闹。雪雁也听了些去。

听说这右相的小儿子,行礼时还闹了笑话。当着众人的面就把盖头给揭了。宝钗的面容被众人看了个清清楚楚,实在是失礼到家了。当即宝钗就哭了起来,后来还是右相的夫人出面,才慢慢止了哭,把礼都行完了,才送到洞房里去。

雪雁听到这事儿,摇头叹了口气。当初她把右相的儿子说的这么差,偏偏宝钗要嫁过去。虽说她也是故意为之,但宝钗若不是硬要跟她作对,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这还没过日子,就先没了脸面,日后她在右相家里,只怕是寸步难行了。

几日之后,宝钗回门,听说还在家里哭了好久,薛姨妈因这门亲事是宝钗自个寻来的,本来就颇不愉快。宝钗这一哭,她心里更加烦躁。加上宝钗赶在薛蟠之前出嫁,没少分走家里的财产,这事儿也让薛姨妈心中很不痛快。所以宝钗再怎么哭,薛姨妈也只叫她认命,日后好好在家里伺候公婆丈夫,莫要惹是生非。

薛宝钗心中冷到了极点,心如死灰一般回了右相府,从此守着智障丈夫过日子不提。这薛家在宝钗嫁了没多久之后,又开始张罗薛蟠的好事儿。

薛蟠的好日子是定在四月初十的,就这么巧,四月初三这日,贾政带着贾宝玉回来了。

这贾宝玉回来一看,园子里全空了,只剩了李纨还住在里头,而他几个姐姐妹妹,全嫁了人不说,就连宝姐姐也嫁给了一个傻子。他这一下哪里受的住,当天回来就病倒了。整个人发起烧来,嘴里迷迷糊糊讲着胡话。

贾政只当是宝玉路上太过劳累,回到家中便一起发作了,这才病倒了。于是到处请大夫请太医,力求把宝玉治好。忙里忙外的,连家里分家的这件事和探春出嫁之事都没时间去追究了。

只是无论请了多少大夫,宝玉就是不见好。这都过去三日了,还浑浑噩噩醒不过来,躺在床上尽说一些“这辈子”“下辈子”的胡话。

晴雯听的清楚,那宝玉嘴里叫着林妹妹和宝姐姐,她不禁暗自冷笑。不说林姑娘对宝玉一点心思都没有,就是那有心思的宝姑娘,也是那上不了台面的私心,压根就不是什么真心。

袭人只在一旁坐着抹泪,一句话都没有多讲。她此时早知道宝玉心中没有她了,只求能宝玉能好好活着,她也算日后有个靠山。可宝玉这身子时好时坏,动不动就要大病一场,这样的靠山,究竟也不牢靠。

太医没人治得好,贾家自然就想起雪雁来了,于是不出几日,王夫人求上门来,请雪雁过去帮忙看看。

雪雁回家的消息,王夫人并不知道,只对孟茶芳说让雪雁回京一趟帮忙看看宝玉的病。

孟茶芳倒是毫不客气的就驳了回去:“二太太这是拿我家姑娘当丫鬟使唤了?她以前是伺候玉儿没错,可她如今早就是我家过了明面的干女儿,二太太这样的作态,是瞧不起咱们了?”

王夫人心道怕是自己讲的太生硬了,便放下身段软言相劝。说了几番,孟茶芳都不答应。可不是孟茶芳心软,雪雁回来之时,林如海就有交代,不可以让雪雁回来的消息暴露出去,更不可以答应任何让雪雁出府的事情。雪雁身边暂时没有侍卫,出府实在太过危险。更何况,如今形势这么紧张,不少人都在打雪雁的主意,只要抓了雪雁威胁他,他可就无计可施只能服从了。

孟茶芳怕耽误了林如海的正事,虽然她不知道老爷和箐丫头在搞什么鬼,但只要老爷一句话,她就是得罪完了所有人,也会帮忙挡着。

于是王夫人是抱着希望而来,失望透顶而去。倒是雪雁后来听说这事儿,给迎春去了个消息。

迎春跟家里婆婆说了一声,便回了趟贾府。此时也不能算回娘家了,因为她家已经分出去了,她只能算是走亲戚,所以必须当天来回。

贾宝玉的情形,确实不是大好。眼看着都五六天没进一点吃食了,好在水还能喂一点,但喂了也容易流出来,只是靠着一点参汤吊着命罢了。

迎春探望了宝玉一回,眼泪也流了下来,要说跟宝玉没感情是不可能的,虽说宝玉在家极其受宠,而她则是最不受宠的一个,可这也并不是说迎春对宝玉一点兄妹之情都没有。如今见二哥哥这么痛苦,她也动了恻隐之心。

王夫人听闻迎春来探病,急忙赶至怡红院来,两人见了,也不顾往日的旧怨,抱在一起痛哭起来。

哭了一会儿,迎春擦着泪,劝说道:“婶婶也不要太过神伤,我记得有人说过,二哥哥的命是贵人之命,还有通灵宝玉护身,想来以前也有那中邪魔怔的时候,可不都治好了?如今只有求求那通灵宝玉,让它早些治好二哥哥。”

迎春这番话,倒是让王夫人眼前一亮。是了,当初宝玉中了邪,不也是靠着通灵宝玉好起来的?她马上令人把通灵宝玉挂在床头,每日供上三炷香,乞求那通灵宝玉能再显灵一回。

迎春回去之后,不出三日,王夫人就派人送信来了,说是此招很是有效,宝玉渐渐醒过来了。

迎春在家直念阿弥陀佛,又写信给雪雁道谢,因为这法子还是雪雁提醒她的。若不是雪雁说上回中邪之事,她也记不起这通灵宝玉的作用。

雪雁得了信,也是啧啧称奇。若说这世间的神魔鬼怪,雪雁原本是不信的。但她都能穿越了,又经历过通灵宝玉治病的事儿,现在不信都不行了。她更加提醒自个,日后得多多行善积德,未免她罪孽深重,惹来天罚。

只是怪就怪在,这宝玉转醒之后,竟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但循规蹈矩知书达理,而且再也不排斥读书,每日除了养病,就是拿着书苦读,好似想通了一般。

这样的变化,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贾政和王夫人,愁的却是贾母。贾母自打宝玉回来,病就好了不少。可宝玉一病倒,她又再次病倒。直到宝玉好转,她这病又好转起来。但一见宝玉变了个人,她这又每日思虑过度,撑不住倒下了。

第三百七十七章

贾母这病说来也是蹊跷,王夫人也没怎么气她,对她也是恭恭敬敬,可偏偏贾母看到王夫人就来气,所以一病不起。而宝玉是她的心头肉,宝玉一回来,她这心里一高兴就好了起来。

可宝玉变了个人,贾母又不高兴了。凭着这点,贾政多少心中有点不喜。难不成自个的儿子非得整天碌碌无为,才能让母亲高兴起来?这不是毁了他家一辈子吗?要知道日后自个总有告老还乡的一日,若是儿子不喜读书,还每日这么游手好闲,那这一家靠谁来撑起来呢?

贾宝玉这般情形,袭人等人倒是真正欢喜了起来。自打宝玉变了人后,待底下的丫鬟也彬彬有礼起来,再不想往常那样,动不动就要吃人嘴上的胭脂,也不会一口一个姐姐妹妹的乱叫了。

几日过后,就是薛蟠娶妻的日子,贾宝玉作为亲戚,自然是要上门庆贺。贾政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欢天喜地的带着贾宝玉出门去了。

而这一日,右相家为了搏个好名声,怕人觉得薛家的姑娘可怜,特地由右相夫人带着宝钗回门祝贺,新娘子还没到时,众家太太夫人都在后院里说笑。偏巧宝钗因回了自个家,就自在了些,一时想去自个原先住的院子走走,谁知这一走,就走出了事儿来。

前头也说了,贾宝玉自打病了一场,与以前大不相同了。只是碰巧在宴席上有人打翻了杯子。撒了他一身的酒。薛蟠作为主人,自然是自责招呼不周,又马上叫人带贾宝玉下去换身衣裳。

薛家的宅子本与别人家不同。分的不是内外院,而是以东西南北各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