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内心来说,云瑶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好,一家三口虽然生活的比较拮据,但是,亲人之间的亲情却是很真挚的,自己可以为了家人而艰苦奋斗,让家人生活幸福美满,自己也觉得很高兴。云瑶很珍惜现在的生活,觉得这种乡村生活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简单、朴实、原始、纯真,亲人互相关心爱护,邻里互相照料,多么和谐美好的生活啊!但是,爹爹刚刚所说的对于自己又有很大的触动,自己一时真的无法决定。况且,修仙这种事对于自己来说还是十分陌生的,一下子还是难以接受的,想从心里彻底认同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瑶儿,爹爹把《新空物语》传给你,你也不要有太大的负担,只把它当成是云家的传承之物,见证云家曾经存在过,并且辉煌过就行了,要不要修炼,还是你自己决定吧。而且,修仙需要看机缘,强求不得,不是人人都可以的。如果人人都可以的话,世间怎么还会有如此多的凡人呢?云家这么多代人,修炼成功的寥寥无几,至于到底有没有修炼成功的为父也不知道,毕竟已经过去成百上千年的事情了,云家都已经不复存在,族谱家谱也不知何时已经遗失了,可见能不能修炼还真是未知的。爹爹以前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努力,修炼也只刚刚入门,不能给你什么指导。毕竟云家离开修仙之路已经太久了。”
“爹爹,瑶儿知道了,也能够理解爹爹的意思,一定会好好考虑到底要怎么做的。想好后,瑶儿会告诉爹爹和娘亲的。”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了,天已经黑了。云瑶躺在小木板床上,脑子里始终想着爹爹今天所说的话。其实,自家现在的状况很不好,在这个落后的村子里,自己对于外面的世界不了解,也不知道世道是否太平,将来该怎样生活。但是,自己觉得无论在哪里,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不要过于依赖别人,因为别人始终是别人,总有靠不住的时候。最终,云瑶觉得还是先试着修炼《新空物语》,能不能成功还是未知的,自己只有尽力去做而已。
想着想着云瑶进入了梦乡。
此时,云天也在纠结着,把这些事告诉云瑶是否正确,云瑶毕竟是个女孩子,不知道能不能走上修仙之路。而且,修仙之路何等残酷凶险,自己当初险些丢了性命,瑶儿还是个小孩子,怎么去面对那些未知的凶险啊。但是,如果自己哪天不在了,留下瑶儿孤儿寡母的怎么在这乱世中求得一处安身之所啊。
秦雨把家里的杂活做完后,进屋准备睡觉时,就看到云天一个人半卧在床上,盯着一处地方愣愣的,不知道想什么想的这么出神,连自己进来都不曾发觉。
“天哥,在想什么呢?这么出神。”秦雨走到床边问道,顺便脱掉鞋子,爬到床上,坐到了云天的身旁,帮着云天把被子整好。
“也没什么,就是把《新空物语》给瑶儿到底对她是好是坏啊……”云天回过神来道。
秦雨接道:“现在想这么多做什么,瑶儿能不能修炼还不知道呢。你不是说,很少有人能炼成的么。以后再说吧,赶快睡吧。”
“也是,睡吧。”
第七章 卖药
第二天清晨,云瑶起床后把自家院子清扫了一遍后,觉得今天先不去进山采药了,先把昨天采到的草药处理一下并送往小镇上的药铺卖了。
自己可以先去小镇上了解一下市场行情,看看自己昨天一天的劳动成果怎么样,小镇上的药铺对于哪种药材的需求量比较大,哪种药材的收购价格比较高,这些都是自己目前需要了解的信息。
这样,在以后进山采药时,就可以有重点、有目标的采药,总好过自己一抹黑的到处乱转,既可以节省精力,又能赚到更多的钱财。现在,家里家徒四壁,温饱都是问题,还是先把赚钱放在首位比较好。
云瑶把降青草交给了云天,并极力劝说让云天嚼碎吞了。云天开始不同意,觉得降青草是灵草,是十分珍贵的修仙资源,现在自己就一凡人,虽然对自己的病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还是很大的浪费啊。
云瑶劝说云天把药吞了,说着降青草虽然珍贵,但与云天的病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物就是给人用的,没了还可以再找,而且,这灵草已经采回来了,自己和云天也不会处理,趁着药效还在得赶紧服用了,别等着药效过了就成一株真正的草了。
云天虽然觉得云瑶的说法有些强词夺理,但看在女儿一片孝心,最终还是被说服把降青草吞服了。云瑶看着云天把灵草嚼碎咽下去了,才放心地出去把要拿到小镇卖的草药收拾好。把山灵芝留下来给爹爹以后服用,剩下的普通草药都处理好后由秦雨带着去了小镇上。
云瑶是第一次踏出小山村,自从来这里后还没有踏出小山村一步,带着小小的兴奋,牵着娘亲的手,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看着路边的一切,走走跳跳,无法掩饰内心的喜悦。云瑶不时的左右张望,和秦雨时不时的说几句话。
大约一个时辰后,云瑶娘俩来到了距离小山村最近的小镇石头镇上,之所以要跟着秦雨来,是因为秦雨不放心一定要跟来,而且这是云瑶第一次出村,不知道这么走到石头镇,再者,云瑶还是一个六岁的小孩子,去卖药材药铺也不一定会买啊。考虑到以上的问题,云瑶同意了与秦雨一同前往石头镇。
家里已经穷的不剩一个铜板,所以娘俩还是决定先到药铺把药材卖了再去小镇的其它地方逛逛。石头镇不大,很快就找到了药铺。
药铺里只有一个老头子,看病抓药等均由老头一个人做。由于大夫的稀缺,这年头很多小镇的药铺都是这样的,加上来小镇药铺的都是一些贫穷人家,也拿不出多少诊金,能把药钱凑出来就很不错了。这样,就使一些药铺的收入非常有限,规模也就没有多大了。
严老头看着药铺里的小女孩和中年妇女,把手里正在切片的药材放下,起身问道:“这位娘子是来看病还是抓药?”
秦雨回道:“老大夫,是这样的,我不看病也不抓药,就想问一下,药铺里收药材吗?”
严老头走到柜台前,看着云瑶娘俩道“先把药材拿过来,我看看后再说收不收?”
云瑶忙上前把竹篓里的药材拿出来放到柜台上让严老头查看。严老头手里翻着一堆药材,时而拿起来细细查看,都是一些普通的药材,觉得药材处理的还不错,而且生长的年份都够了。自己的药铺虽然不大,但大多数药材还是需要收购的,当即决定以合理的价格收购。
“嗯,这些药材都不错,我可以收了。这细麻草一斤五个铜板,田七叶子三个铜板一斤……。收购价格就是这样,你们如果觉得合适咱就称量。”
云瑶娘俩也不知道市价怎么样,这里是石头镇上唯一的药铺,也没有其他药铺可以去问价参考。娘俩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在这儿卖了。
云瑶把竹篓里的药材都拿了出来,放在柜台上,分门别类地放整齐,看看严老头把每种药材一一称量,最终所有的药材一共卖了十五个铜板。
十五个铜板虽然不多,但对云瑶家来说已经很好了,毕竟家里现在一贫如洗,连一个铜板都拿不出来,十五个铜板无异于是一大笔钱了,可以买很多东西了。这年头,物价也不是很高,这些钱就可以换取很多生活用品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家里终于有了收入来源。
拿到钱后,云瑶和秦雨都很兴奋,激动无比,笼罩在云家的阴霾终于有散去的希望了,虽然目前只是散去阴霾其中的一丝,但是终于有希望了,不是吗!
临走时,云瑶问严老头:“老爷爷,以后我可以再来这里卖药材吗?”
严老头的年龄大了,也不再亲自上山采药,都是收购别人采的药草,与其它人送来的药材相比,云瑶送来的已经算上等了。因为云瑶送来的都是经过处理的药材,别人都是采回来直接就送来了。这就让严老头省去了处理药材这一道工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严老头理所当然地同意了云瑶再来送药。
云瑶娘俩拿着卖药得来的十五个铜板喜滋滋的出了药铺,准备去其他地方逛逛,购置一些家里所需要的物品。
石头镇不大,云瑶跟着秦雨逛了一会就发现,镇上的人们并不富裕,到处都是土坯房,砖瓦房和木质房很少见,铺子并不多,也有一些小贩摆的小地摊。
大约半个时辰后,秦雨把十五个铜板充分利用,买了糠米和盐巴等生活必需品,没有浪费一个铜板。云瑶对于逛街不感兴趣。在秦雨把东西买好后就催着快些回去。
秦雨也没有逛的心思,还要回去给云天做饭。于是,娘俩带着购买的东西开始往回走。
和来时一样,走了约一个时辰就到家了。秦雨开始做饭,云瑶兴奋的把今天卖药的事情给云天说了。云天也很高兴,家里终于有个进项了。自己这样子,没办法给家里赚钱,还要花大量的钱财,给家里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看着女儿小小年纪就要为家里挣钱,既感到欣慰又觉得难受。
第八章 《新空物语》
一家三口吃完饭后,云瑶觉得自己没事可做,就把爹爹给的修仙功法《新空物语》拿出来开始看。
作为传家宝,这本功法的材质不知道是什么制成,传了无数代还保存的很好,看起来很新,还没有出现破损。从外观看这功法比普通书籍稍微大一些,主要是左侧装订线比普通书籍宽一点,其它都一样。
《新空物语》分为三篇:第一篇‘凝气篇’、第二篇‘混元篇’和第三篇‘新生篇’。
在《新空物语》的首页写了一段话:“此书所载修仙功法,遇有缘者可得,吾望汝能有所成,完成吾之愿。云之灏留”
看了这段话后,云瑶觉得这个云之灏应该就是这本功法的创始人了,也就是云家的先祖。但是,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这位云家的先祖并没有使这功法修炼至大成,而是寄希望与自己的后人来完成,而云家后人有没有人做到就不得而知了。毕竟云家到自己这一代已经相当落魄了,对于云家的历史也没有详细的记录。
接着看第一篇‘凝气篇’:盘膝坐卧,双手平放于膝上,渐入冥想,融自身于天地间,感天地间之灵气,溶其于自身……终形成自身之气。
总体来说,‘凝气篇’分为三层:第一层,冥想感悟;第二层,引气入体;第三层,气存于体。
云瑶看完了第一篇后,对于其中很多地方都不是很理解,毕竟是第一次接触这些东西,但大致怎么做还是知道的。
云瑶觉得以后自己可以白天进山采药,帮家里赚钱,晚上无所事事的时候可以进行练功,至于能不能成功谁都不知道,但是只要自己坚持去做就可以了,只求问心无愧就行。
云瑶只看了第一篇就不再细看后两篇了,凡事总是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向前走,不可能一步登天。云瑶觉得自己还是先认真的修炼第一篇,等修炼成功以后再看后面的比较好。至于第一篇能不能成功现在还是个未知数呢。
把《新空物语》收起来贴身放好,看着时间还早,云瑶起身拿起自己的竹篓和小锄头准备到村子附近的山上转转。
村子附近的山上以前虽然也去过,但也就是无聊的时候去转转。等自己学习了《草药基础篇》后就没有再去过了。去转转碰碰运气也好,反正在家也无事,修炼的事情也不能操之过急,只能慢慢来。
一边走路,一边想着刚刚看的‘凝气篇’,云瑶来到了靠近小山村东边的小山上。以前走一段山路,云瑶都会气喘吁吁,但是,现在的山路对于云瑶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挑战性了。
走了一年多的山路,云瑶早已经习惯了山路的崎岖,到处坑坑洼洼的,走的时候一脚深一脚浅,颠颠簸簸的感觉。
把修炼的事情暂且放在一边,云瑶开始认真查看小山上的环境,生长的植物种类,看看适合哪些草药生长,自己先根据所学判断一下有可能生长在这儿的草药有哪些。
然后,按照自己所想在适合草药生长的地方及其周围仔细寻找。这样,采到草药的机会比到处乱转时大多了。还可以让自己节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采到更多的草药。
云瑶先到一片低矮的灌木丛中,这样的环境适合一些中性的或者偏阳性的草药生长。云瑶不时地拿着一根树枝在草丛中来回拨弄,把一些杂草树木拨开,看有没有草药被挡着自己没有发现。
在一根枯木桩上,云瑶发现长了一大片的木耳。由于阳光被上面的树枝遮挡着,这些木耳看起来还是很新鲜的,没有一丝干枯的迹象。
这可是云瑶找了好一会儿的劳动成果,虽然不能卖钱,但是可以摘回家自己家人吃啊。可以改善家里的伙食,营养丰富,口味新鲜,还节省了些买菜吃的钱,多划算啊。
在云瑶的意识里,只要是能吃的、能用的、能卖钱的她都不会放过的。凡是能用到的都要物尽其用,不要浪费任何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因而,云瑶上山是不可能仅仅只是采药的,遇到任何可以吃的东西也要带到家里去的。
把木耳采摘下来放在竹篓里,云瑶还绕着木桩转了一圈,看看自己有没有遗漏的木耳没有摘。结果,都摘干净了,只留下一些很小的木耳,云瑶把它们留下,是想让它们慢慢长大,到时候自己在来摘,要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嘛。
没有木耳可摘了,云瑶只能起身收拾好东西,继续前行。走走停停,左看右看,终于云瑶的眼中出现了一棵开着金黄色小花的植物了。
这是一株树枝细长,叶子呈小小的椭圆形,枝蔓并不繁茂的植株,上面开着一簇一簇的零星的花瓣细长的黄花,一簇花看起来就像鸡爪似的收拢在一起。
云瑶在看到这花时,大脑里就立马反应出来它的名字,-----鸡爪花,即可食用,又可入药,而且其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大。只要把花摘回去,放在太阳光下晾晒一段时间,让花看起来就像枯萎的样子,就可以食用或入药了。
如此有用的东西出现在云瑶面前,云瑶当然不会客气了,放下手里的树枝就开始采摘了。云瑶一边摘着花一边美滋滋地想着,又有一笔钱了。云瑶的干劲十足,就像手里摘的不是花而是一个个铜板一样,要多财迷有多财迷。
很快花就快摘完了,只剩下树梢处还有几朵没有摘。以云瑶的个性是不会放弃的,不可能眼看着钱就在自己眼前,而自己却无法捡起来的。
很快地云瑶就想到办法了,在周围找了一根前头带钩的树枝,自己握着没有钩的一边,把有钩的一头挂在还有花的枝上,自己用力往下拉树枝。眼看着一朵小黄花就在自己触手可及的范围了。
云瑶就伸出手去摘,马上就可以摘到了,突然,感到手腕处传来一阵刺痛,云瑶痛得立马松开了树枝,收缩了回来。
看着手腕上痛的地方并没有出现什么伤口,但是有一些小毛刺却扎在了皮肉里。这应该就是痛的来源了。
由于刺太细太小,根本无法拔出,云瑶只能强忍着,等着痛感的过去。一会儿,痛感有所减小,云瑶又把那根树枝拉到了眼前,准备寻找罪魁祸首。
很快就在一片树叶的背面找到了一只鲜绿色的毛毛虫。看到这只毛毛虫,云瑶恨不得把它立马处死,但又不敢直接用手去抓,只好把那片树叶摘了下来放在地上。
云瑶先是用小锄头在地上刨了一个小坑,然后把那片树叶放了进去,又用土埋了。最后还用脚用力的在上面踩了几脚,像是泄愤似的。
做完这一切,云瑶也不顾忌手腕上的疼痛了,又拿起了树枝开始自己的摘花大计了。
第九章 初次修炼
云瑶忍痛把鸡爪花全部摘完,看着竹篓里的花,其实还是很多的,但估计晾晒后也就能剩下半斤左右,不过已经很不错了,这可比上次采的草药值钱多了啊。
看着手腕上的伤,已经开始变红了,又痛又痒的,感觉像针扎一样。不过,罪魁祸首已经让自己埋了,而且收获也不错,云瑶还是觉得值得的。毕竟,想要得到就必须有所付出嘛。
休息了一会儿,云瑶觉得天色已经不早了,但还是决定再找一会儿后再回家,这儿离家也不远,一刻钟也就到家了。
云瑶起身后就四处转悠,不断地走走停停,左看右看,心里期盼着能给自己一个惊喜。但事实总是难以预料的,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结果云瑶只采到了一株细麻草和几个野山菇,虽然不是很满意,但总算没有空手而归。不过,加上今天采摘的鸡爪花和木耳,总的收获还是不错的。
夕阳西下,云瑶踩着轻快的步子,沿着山间小路往家的方向走去,小小的身子在夕阳下投出细长细长的影子,随着云瑶的步伐不停地变化着。
在村子口的小岔路上,云瑶碰到了同村的石头他娘。看到石头他娘拿着锄头,灰色的裤子上沾了些黄泥,应该是刚刚下地回来。云瑶走上前礼貌的打招呼:“大娘,下地去了啊!”
“是啊,瑶儿上山去采药了啊,真懂事啊!”石头他娘很热情的回道。
小山村也就十几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