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抱琴-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意别人打扰。

所以能见到七皇子机会最大的守夜工种,还是算了吧。

快到宫女见亲人的日子了,跟抱琴一个屋子的小宫女暖青这次排到了号牌,还在一会沮丧一会兴奋的交替中。

暖青上次见家人还是去年六月,考虑到这个因素,排号的太监给她了一个两百九十六的号码。顺利的话,是能见到家人的。

不过考虑到宫里最后一次“亲子日”是去年十月,这个号码就有点危险了,攒了半年的话,可不是太监催两次就能催出来的,再加上拉拉扯扯,抱头痛哭等等剧目,不谢幕谢个两三次是散不了场了。

所以暖青有点焦虑,从拿到号牌开始,坐立不安了好几天,抱琴很是体贴将她的班往后挪了挪,换来暖青一直到了四月二十四日的早上。

皇帝又晕了,宫里忙成一团,几大巨头都凑在乾清宫里。

虽然有点不厚道,但是绝大多数拿到号牌的宫女心里记挂的都是万一皇帝醒不来,她们就又见不到家人了。

中午消息传来,皇帝虽然没事了,但是“亲子日”暂停了。

关在牢里的三皇子和四皇子死了,对外的解释是病死的。

至于皇帝为什么晕了,就很值得玩味了。

皇帝这次生病,虽然没两天就好了,但是从他走路都得要人搀扶,说话也有点颤颤巍巍来看,皇帝怕是真的不好了。

这个时候,钦天监的日子选好了,皇帝让七皇子瑞诚出宫建府的正式旨意下来了,就在五月十二,也没几天了。

瑞诚有些焦虑,虽然他到了年纪,虽然他在宫外的府邸已经建好了,但是前太子谋反了啊,自那以后,父皇就隐隐约约将他作为下一任皇帝培养了。

他本来是想出宫的,毕竟出宫之后自由很多,能进行暗中培养自己的班底,拉拢朝廷大臣等等一系列不太和谐的活动了。

但是上述活动的前提是太子还在,而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太子拉下马,现在太子已经成了义忠亲王,瑞诚自然是觉得在宫里待到登基最好了。

三哥和四哥都成了死人了,二哥和六哥一点竞争力都没有,就剩下五哥和他自己了,难道父皇又看上五哥了?

但是他又一点办法没有,难道去乾清宫抱着皇帝的大腿哭着喊着说不要出宫么,于是瑞诚脸色忧郁得先去找了母妃陈氏,然后又去和自己门下的谋士商量了。

总而言之一个结论,不管他的皇帝老子想干嘛,他都得搬出宫,这种无力的感觉实在是太不好了。瑞诚又去后院找他的皇子妃淑兰交待事情去了,淑兰已经收到了离宫的旨意,不过按理来说,收拾东西还得七皇子吩咐一声才行。

不出意外,七皇子又在后院里闻到了散发着山药枣泥糕味道的抱琴。

某些人对某些气味的分辨力特别的高,比如七皇子对山药枣泥糕的执着,大概是属于只要有人吃了,一天之内他都能闻出味儿来。要是不小心蹭到衣服上了,呵呵,换衣服之前都能收到七皇子的关注了。

抱琴自从在皇后宫里见到七皇子头上顶着“最爱山药枣泥糕”之后,便暗暗开始打主意了。宫女一天是有一顿点心的,当班的时候则是两顿,虽然宫里没传出来关于五皇子不吃正常食物,或者七皇子最爱山药枣泥糕的传言,但是抱琴对自己的金手指是百分之百的相信。

从那天起,她就是遇到寻常点心只吃一两块,有时候还不动,遇到山药枣泥糕就会吃上两三块,虽然差别不大,但是有心还是能看出来的。

皇家对于吃饭的教育,是一盘菜不能夹两筷子,要是吃了第三口,这菜在未来三个月就绝迹了。换算成点心,那也是不能超过两块的,据说是怕被人找到弱点。

能找到什么弱点?拿着山药枣泥糕逼七皇子给她家里人放奴籍么,还是能拿着宣纸在五皇子面前说:“宣纸和皇位你只能选一个!”

所以七皇子忍的很是辛苦,没没看到心爱的糕点摆在面前,但是他只能一次吃一到两块,而且为了这一到两块的山药枣泥糕,他还得伪装去吃比如奶油糕等等完全不喜欢的点心,牺牲好大。

于是看到抱琴显而易见对山药枣泥糕的热爱,七皇子有种爱屋及乌的微妙感觉。

看,她能肆无忌惮的吃糕点~

要说七皇子对山药枣泥糕的热爱,大概要追溯到太子还是个青年的时候,七皇子小了太子二十一岁,按说在七皇子还小的时候,两人是不会有什么冲突的。

但是那天不知道太子哪根筋不对了,就像上回抽八弟那样,也冷着脸教训了七皇子一顿。

插一句,太子教训过他父皇所有的儿子,除了那个在他逼宫之夜出生的九皇子。

按说二十五六岁的大哥,跟自己只有五六岁的弟弟起冲突,事后挨训的总不会是幼弟吧。但是太子就是有这种天赋,在皇帝面前硬生生的将事情的真相扭转成幼弟不好好学习,在大字本子上乱画,他看不过去太傅的心血白流,这才不得已教训了弟弟。

七皇子不记得当时自己是怎么分辨的了,或者他已经吓的说不出话来了,那件事情在他的记忆里只剩下山药枣泥糕了

总之七皇子被关了禁闭,在太子哥哥专门的关照下,那间屋子里一点灯光也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陪伴他的只有一碗清水和四块山药枣泥糕。

自打那天起,七皇子就对这个不是很甜,但是陪着他度过苦难的糕点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好感。时光如水,十几年过去,这种兴趣分毫没有退减,反而在宫中有些变态的教育下愈演愈烈了。

对七皇子来说,爱吃山药枣泥糕的怎么可能是坏人呢,尤其是散发着山药枣泥糕味道的抱琴,闻到她心情就安定了。

七皇子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对于出宫也不是那么惶恐了,对淑兰道:“父皇准我出宫建府了,日子定在下月十二,你可以开始收拾东西了。”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回来了~~

谢谢扔雷的亲亲们,么么哒~

景星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9…23 21:41:43

颜依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9…24 19:29:27

阴九婴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9…25 08:46:01

账号又忘了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9…25 11:15:41

小攸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9…27 08:13:21

☆、第036章

出宫建府跟平常的搬家不太一样。

第一步就是由钦天监选个好日子;这一步跟瑞诚无关;不用他们操心。

下来就是收拾东西;这一步里瑞诚要操心的就只有他书房里的某些秘密文件,剩下的一股脑全丢给了淑兰。

最后就是离宫了,女眷从神武门出去;瑞诚从午门出去,最后在七皇子府汇合。

现在瑞诚的离宫进行到第二步;收拾东西。

所以说府邸小再加上没孩子也是有好处的;东西少;宫里的家具也不用搬的,新地方已经有内务府打好了新家具。两个侧妃一人就一间屋子,左右不过三五箱东西;淑兰只要时不时的催两句便成。

淑兰负责的就是她自己的东西;还有瑞诚在第二进院子的卧室。除此之外,还有搬了新地方各人都住在哪里。

后一项可是个大学问。

比如现在很是受瑞诚喜欢的,但是还没名没分的通房大宫女珍丽,把她安排在哪里就很让人头疼了。

她没名分,按规矩是不能住在单独的小院的,但是架不住瑞诚喜欢她,第二进一共六间侧殿,她就占了个整间,从居住条件上来讲跟侧妃都是一样的。

要是让淑兰做主给她分个小院,淑兰是不敢自作主张的,咱得按照规矩来。但是只给她分一间屋子又怕瑞诚不高兴,所以淑兰想了想,在瑞诚来后院的时候这么说了。

“我想着咱们有了大院子,地方也宽敞了,很是不必再像宫里住的这么拘束了。”这是第一句铺垫,瑞诚没什么可反对的,继续听下去。

“董侧妃和贾侧妃都是每人一个两进的院子,等去了之后再给每个人把宫女太监都补齐了。”瑞诚点了点头,按规矩就该如此。

淑兰抿嘴一笑,“下来就是通房的宫女了,虽然一时半会没名分,但是也不能委屈了她们,我专门给收拾了一个院子出来。”她嘴角上挑,脸上带着笑看了瑞诚一眼,“现在就珍丽一个,就让她自己挑间屋子住吧。”

瑞诚嗯了一声,道:“不错,就照你说的办。”又略皱了皱眉头,“也没几天了,东西收拾好了?”

淑兰一努嘴,道:“看见墙角那几个箱子没有?不用的都装好了,到了正日子我们早点起来再装一次就完了。”

瑞诚表示赞同,他家正妃在不甩鞭子的时候还是很牢靠的。

搞定了瑞诚剩下的事情都好办,第二天一早,去陈妃宫里请完安之后,淑兰将董侧妃云喜和元春两个都叫到了她屋里。

淑兰指着桌子上的图纸道:“都看看吧,各自挑个院子,今儿就定下了。”

抱琴跟着元春后面看了一眼,大小跟荣府差不多大,中间有个花园,内府的女眷们都住在花园后面,大约有七八个院子。要说选,其实选的余地也不大,比如最大最中间的那个肯定是淑兰的了,角落里几个小院子指定不能选,除非元春自己想进冷宫。

元春看了图纸,没说话。云喜也是差不多的状态,平常哭归哭,但是该挣利益的时候也是不傻的,她也打算回去再商量商量。

淑兰一看她俩这架势,心里有点烦,道:“行了,我知道你们怎么想的,下午给回话。”摆摆手,元春和云喜对视一眼,走吧。

抱琴跟着元春回到房里,给她到了热茶。

元春坐着想了一会,拿了纸来,上面画了几个圆圈圈代表各自的院子,眉头微皱,“挑哪个院子好呢?”

其实没差多少啊,抱琴想,瑞诚府的后院横竖不超过两百米,院子间最多也就十米的距离,对瑞诚来说,无非就是多走十来步的事情,这个真的不能做为受不受宠的主要衡量指标。

于是抱琴指着第二排左边的院子道:“小姐,我觉得这个就挺好的。首先为了尊敬正妃,我们不能跟她住一排吧;下来离殿下近一些的就这三个院子了,住在正妃妃后面又觉得不怎么吉利的感觉,董侧妃又比咱们来的早,稍微谦让一下,住到这儿刚刚好,离殿下不远不近。”

抱琴看元春对她这番话也挺满意,按照她自己的人设:忠心但是智商有限的丫鬟的性格又小声说:“而且咱们还不一定能住多久呢?”

元春先是一愣,随机反应过来抱琴说的是将来再次入宫的事,她脸色一掉,但是语气中带着几分兴奋道:“慎言!”

抱琴有点沮丧,不过很快在元春一句“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之后恢复了过来。

下午去回了淑兰,果不其然,云喜选了第二排右边的院子,两人又是对视一眼,抱琴都能看见空中的电光火石。

淑兰倒是满意了,又抛出个新消息,“既然这样,中间那个院子就是殿下的通房宫女们住的了。”

通房宫女,现在不就丽珍一个么……

这下两人脸色都不太好了,跟个通房宫女住一排,还不如当初选跟淑兰一排的院子呢。当时候殿下往后一走,肯定是被那小妖精勾走了。

元春进瑞诚的后院日子也不短了,关于珍丽的消息也听淑兰和云喜半嫉恨半炫耀中说了不少。对于这个人,实在是没羡慕没嫉妒只剩下恨了。

不过抱琴说的也有道理,珍丽是瑞诚除了教养姑姑外的第一个女人,自然是与众不同的,再看看她的年纪,比瑞诚还大了六七岁,还能受宠几年。

“小姐身份比她高,又比她年轻,没事跟她挣什么,还不如在殿下面前留个好印象呢。”

或许是王夫人上回的话顶用了,也有可能是瑞诚后院里元春待的不是很顺利,所以她又开始跟抱琴接近了,反正王夫人说她跑不了,心里又有主意,不用白不用。

盼着搬家的不仅仅是想住大房子的元春一个,贾府对这事儿也是着急的很。

瑞诚出宫他们就能去拜访了,顺便给自己大小姐送些东西什么的。赵氏也在盘算,这都半年没见过抱琴了,宫外的规矩没宫里那么严,到时候说不定全家都能去的。

搬家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元春靠着她漫无目标的撒钱倒是得了不少好处,比如她的东西是除了瑞诚以外最先被放在车上的,当然也跟淑兰的箱子太多有关系。

但是至少压过云喜一头,元春跟淑兰没什么好挣的,单从家世来讲,她家里已经是下坡路了,可是淑兰的爹还是个正二品的将军,兄弟两个也都在军中,甩了她连朝都上不了的爹好几条街,至于元春的两个兄弟,唉,不提也罢。

粗使的太监将东西一样样都摆在了正殿里,剩下的就是元春院子里的人一点点自己收拾了。三五箱东西很快就收拾好,元春扶着自己腰,累的直接叫了抱琴来给她捶背。

东西似乎有点少,元春环视一周,空落落的,地方倒是比她在荣府的房子大了,不过这摆件么……

或许下回荣府就送来了。

元春下午就收拾完东西了,云喜也是差不多的时间,正妃那里要顾着整个王府,忙忙叨叨到天黑才睡下。

谁知道半夜,外面又是一阵嘈杂,去打听消息的小太监又带回来一个对后院女人来说可谓爆炸性的消息。

正妃淑兰有一个月多月身孕了!

不过因为这两天累着的关系,身子有点不稳,太医诊脉之后给开了药,又特意强调了不能累着,最好卧床休息一个月再说。

送走太医,淑兰靠在床上,手放在肚子上慢慢摸着,旁边坐着瑞诚,脸上是又惊又喜,这孩子来的可真不容易!

淑兰摸了会儿孩子,对瑞诚慢慢道:“有了这孩子,府里有些事我是顾不上了,云喜跟元春两个都出身大家,我想让她们两个也管些事。”

瑞诚自然是答应的,他俩大婚都两年了,这还是第一个孩子,要不是前面珍丽肚里曾经有一个,他的名声都要跟六哥差不多了,所以孩子是最重要的。

“明儿我进宫,让母妃派两个嬷嬷看着,想必差不了多少。”瑞诚说着说着,脸上咧了个大大的笑容,“别的都好说,咱们的儿子可得好好的。”

淑兰笑了笑,将头靠在了瑞诚肩上。

“对了。”瑞诚突然想到什么,“你这房里的鞭子,刀剑等物可得收起来了,别冲撞了孩子。”

淑兰点头称是。

淑兰有身孕,对元春和云喜两个也是巨大的冲击,首先她俩也能放心大胆的生孩子了,再者,主母有孕,管家的差事肯定是要分下来了。

于是两个侧妃分别在屋里商量能把那些差事要过来。发月钱管下人自然是上上选,管厨房什么的出力不讨好,尤其现在正妃有孕,做饭不要太费心力。

这事儿做好了也是抱琴的功劳,那当然是要捡自己擅长的项目了,比如说管着大厨房什么的。各人想吃什么,她逛一圈就全知道了,至于饭里会不会有人做手脚,只要试饭菜的太监先吃一口,她连不小心飞进锅里的虫子都能看出来。

元春一开始不想答应,但是后来又想想她的大哥贾珠,还有隔壁府里那个传说中很难伺候的贾道长,觉得这个风险值得一试。

不过下午淑兰又不怎么好了,太医又来了一次,针灸了半个时辰,严令禁止她下床,所以府里的事情暂时瑞诚做主了。

瑞诚回来的时候带了两个陈妃宫里的嬷嬷,接着先去了云喜哪里,出来的时候脸色不太好,本想去跟淑兰说说,但是想起太医说的不能再劳累了,便在花园里饶了两圈,稍微平息了一会,才又去了元春屋里。

元春已经都想好了,瑞诚刚刚说明来意,她就道:“古人常说过日子不过衣食住行,想来管家也能归到这几条里。云喜姐姐来的比我早,我也不敢托大,便想着如果能接了食和行两样就好。”

这可比云喜高明的多了,云喜方才用极其隐晦的语言说她在家里管的是发月钱和人情往来,想必要是能做这个,必是熟练的。

但是瑞诚什么话听不出来,一下就火大了,你一个侧妃,虽然说淑兰身子现在不能累,但是这种活哪儿是你能揽的,他本来就因为淑兰胎没坐稳心焦,又因为被搬出宫焦躁,听了这话,直接哼一声拂袖而去了。

现在听到元春愿意揽下这活,心里高兴归高兴,但是还要多问两句的。

“你在家里管过吃食?”七皇子想了想荣府的规模,道:“荣府上下人口也多,交给你我也放心。”

元春这会还是个小姑娘,虽然有所挫折,但是心里还是纯洁的,又记得当初王嬷嬷说过,显而易见的,主子能查出来的事情千万不能撒谎,便又加了一句,“主要还是抱琴在管,她管这个可拿手了,想吃什么,只要提一提,哪怕是说个大概方向,比如想吃酸的,想吃辣的,她张罗过来的必定八…九不离十。当初我哥哥生病,就是她照看的,隔壁府上的大伯也夸过她呢。”

元春这巴拉巴拉一长串话让七皇子记在了心里,不仅看了看端着茶水进来的抱琴,看着她面无表情的脸,又想起她在宫里对前太子也是不苟言笑的,还有那天晚上不慌不忙的语气,顿时觉得她可信起来。

这种人,就算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