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抱琴-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坐下,面前的窗子被推开半扇,下面秀女的声音听的一清二楚。后面又有太监递了秀女名单过来,太后拉着抱琴一个个对着。

秀女名单上有头像,姓名,家世,包括从别的地方打听出来的一星半点的性格特征,在宫里遇到过什么事情,都是怎么处理的,写的一清二楚。

抱琴一个个翻着,对着头像指给太后看,进宫二十个秀女里,只有一个姓周的,一个姓吴的,抱琴不免多看了两眼。

记得后来省亲的时候,除了元春,还跟别有个姓周的和姓吴的妃子,位分虽然记不得了,但是能跟元春一批省亲,想必用途是差不多的。

再一看,一个家里是吏部的,一个家里是户部的,倒也合乎情理。

太后看在眼里,心里不免也多想了想。瑞诚说了这两个人要是没什么大错,都是要选进宫里的,将来跟元春一样,有大用。

“你也觉得这两个不错?”太后道,示意旁边的小太监给两人名字后面加个记号,想着晚上瑞诚来请安的时候跟他说说。

抱琴含糊其辞的岔过去了,又指着楼下笑声特别清脆的一个秀女道:“娘娘您看那个,脸长的圆圆的,人也活泼,声音还特别响亮,一看就是个身子好的。”

这话太后爱听,病怏怏的妃子哪儿能生出健康的儿子呢?当太后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她的思想基本就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早先瑞诚登基的时候,淑兰累的差点难产,她还想着淑兰怪可怜的,大皇子不健康也挺不好受的,但是现在,心里难免有了一点埋怨,比如淑兰管宫务不怎么上心,几乎一心扑到了大皇子身上,现在大皇子虽然不怎么生病了,不过还是偏小的一个孩子,脸色也白白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补回来。

又好比说关于嫡子庶子,早先想着有嫡子就够了,现在又想着还是多子多福的好。瑞诚都是皇帝了,多少个儿子都养的起,长大了还能帮着做事,多好。

所以这次选秀,太后想着除了瑞诚点名的几个,剩下全部选看着活泼健康的。现在抱琴也是这样的态度,太后心里又多了几分亲切,不嫉妒,又一心为瑞诚着想,可见是个好的。

见到太后眼睛眯起来,抱琴就知道这句话说对了,皇帝或许会喜欢柔弱娇媚的,但是当婆婆的想的都是身体健康好生养这两条,按照这个来总不会出错的。

过了没两天,抱琴就在去太后宫里请安的时候见到了上回说的三个秀女。

要说能去太后宫里请安,这也是元春心里暗恨的一个点,抱琴去太后宫里比皇后去的都勤,她也曾和青梅两个在皇后面前若有似无的暗示过,不过皇后像是完全不在乎的样子,真真拳头打在棉花里的感觉。

也许皇后在酝酿一个大反击呢?元春心里想,说不定皇后一出手就能把她灭了呢?不过日子一天天过去,皇后对抱琴依旧淡淡的,除了请安,两人也没什么交集了,元春盼望的大动作一点都没动静。

在御花园里看的差不多了,再加上日子一天天冷了,太后终于将人叫到了自己宫里。

抱琴进来的时候,太后面前的矮凳子上就坐了三个。

周妍薇、吴韵荷,还有那个抱琴觉得很活泼的柳芷瑶。

见她进来,三人六只眼睛齐刷刷的看着抱琴。

“快别看她了,脸都红了。”太后笑道:“这位是你们姐姐。”

这话说的让下面坐着的三个人眼睛一亮,抱琴的打扮明显是宫妃么,姐姐?那她们将来也是要留在宫里了?“姐姐。”清脆的声音随即响起。陛下今年才二十出头,人长的又俊朗,别的不说,单单一个皇帝的身份就让人趋之若鹜了。

抱琴快步走到太后身边,笑道:“生生被叫老了。”

太后笑着拍了她一下,拉着她的手坐下了。这也是抱琴第一次近距离的看秀女,兴许是跨了大半个内廷走过的关系,三人的脸都红扑扑的,见到抱琴看她们,都是半垂下眼帘,这也是姑姑当初教的规矩,不得与主子对视。

抱琴莫名就有些感慨,才几年时间,她也成了宫女们口中的小主了。先帝宫里的后妃平均一年死三个,也不知道皇帝的后宫里每年又能有多少损耗。

等到几年后贾家灭亡,她们家里也没了威胁,她又如何能出得了宫,抱琴感叹世事无常,被太后发现她兴致不高,关切的问了一句:“你可是没睡好?冬天日头短了,白天不能睡太久,省得走了困头。”

抱琴一笑,道:“天气这么冷,我们晚上叫个羊肉锅子吃吧。”

太后咳了几声,道:“没心没肺的,就知道吃。”

转眼一个月过去,太后将二十名秀女齐齐见了一遍,不过也有几人被叫来的次数特别多,柳芷瑶也渐渐跟抱琴熟了,十三岁的小姑娘,见了抱琴就“姐姐”“姐姐”的叫,比那两个咬牙切齿的人要好上太多了。

于是抱琴也时不时在御膳房点些小点心给她送去,一来二去的,有时候在御花园见了面也能聊两句了。

但是没两天就出事了,说是景阳宫里两个秀女打起来了,上去拉架的也被牵连不少,一时间哭声成片。这事惊动了皇后娘娘,等到抱琴接了消息过去的时候,坤宁宫前面那块地方已经连宫女带太监跪了十几个了,其中还有景阳宫管事的周太监。

抱琴进了正殿,里面还跪着几个秀女,元春和青梅到的比她早一些,坐下皇后下首头两个位置,回头冲她不怀好意的笑了笑。

抱琴深吸两口气,平静的跟淑兰行了礼,淑兰没回话,这还是第一次。

青梅倒还罢了,元春开心的紧握着双手才克制住没笑出来。

抱琴看看殿里跪着的几个人,打头那个是柳芷瑶,头发有点乱,后面还有两个秀女,一边跪着一边擦眼泪,袖子歪了,脸上还有抓痕。

秀女打架也能牵扯到她?抱琴心下狐疑,但是本着敌不动我不动的原则,这个时候是断然不能先说话的。

最先开口的是青梅,她冷笑一声道:“抱琴,你能兼着二品内司的职位,那是陛下的恩典,不过你做的事情,可当不上德才二字。”

“关姐姐什么事儿了。”跪着的芷瑶头一甩道:“她们两个欺负我还不让还手了。”

元春一拍桌子,怒道:“为了一盘点心,你就能跟人打起来,大冬天的还泼人茶水,受凉了怎么办。贤良淑德,你能担的起哪个字!”

听到这儿,抱琴差不多明白了,无非就是秀女间的磕碰,遇到个不肯吃亏的主儿,言语冲突变成了肢体冲突,管事的宫女太监见瞒不下去了,便报到了皇后跟前。至于牵扯到她,元春无时无刻不想着给她下绊子,青梅么,皇帝只有一个,她虽然觉得皇帝可有可无,可也不代表青梅也这样想。

淑兰在上面不说话,抱琴却不得不开口了,本来就不是能受气的主儿,她又得太后宠爱,身上又有封号,还兼着二品内司,如何能被她们两个压在头上。更何况宫里这种地方,被压了一次就有第二次,两三次之后就没出头的地方了。

“大冬天的泼人茶水,你怎么不差人叫她换了衣服再来?”抱琴反问,这话就不能接了,人是皇后派人拿来的,要是将战火烧到皇后身上……元春哼了一声,不说话了。

“那也不能打架啊?”青梅扶着胸口道:“好好的小姑娘,脸都被抓了。”

脸上有抓痕的那个适时哭了一声。

“两个人都打不过我一个……”芷瑶低声道,“就会告状。”

这话要是放在男孩子身上,估计都得叫一声好,不过在坐各位都是女的,抱琴倒没什么,青梅又有点摇摇欲坠了。

见到下面人都说过一遍,淑兰开口道:“你把事情经过再说一遍。”

“她把我的点心扔地上了,还踩碎了……”芷瑶刚开口,一句话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你怎么知道是我踩的,一间屋子三个人,还有三个丫鬟呢,说不定是你丫鬟干的呢。”脸上有抓痕的秀女道。

“看看你脚底的点心沫子。”抱琴道。

芷瑶继续,“我气不过,就让她捡起来,她不捡,两下拉扯间就打开了。”

这位可真够干脆的。

元春休息片刻恢复了战斗力,道:“皇后娘娘,为了宫中安宁,这三个人是留不得了。还有抱琴,平白助长秀女的气焰,挑起宫中事端,应该禁足才对。”

“你可真会说话。”抱琴嗤笑,“照这么说,罪魁祸首是荣国府才对,要不是当初送我进宫,如何能平地起波澜。”

她还真敢说!元春怒,谁不是将自己不好的出身藏的严严实实,她居然就这么堂而皇之的说出来了,真心……太不要脸了。

淑兰道:“送秀女出宫,本宫得请示母后,你们都跟着过来。”这事儿她做不了主,宫里就小猫三只,这次进宫的秀女又只有二十名,要是一下让她送出去三个,母后指不定怎么想的,说不定善妒的名声一下就传开了。

当下一排人跟着淑兰出了坤宁宫,抱琴突然道:“景阳宫里也没几个人手,怕是有一半都跪在这儿了,不如先让她们回去当差,等事情明白了该奖该罚再说。”

的确是这么回事,早点放回去还能安抚人心,淑兰同意了这个提议,将人放回去了。

这个点儿,太后刚睡起午觉,听到云容嬷嬷汇报说慈宁宫外面等了一群人,几个秀女身上还有伤,立刻就上头了。

“快叫进来!”太后颤抖着指着门口。

云容嬷嬷急忙上前道:“您别生气,身子骨要紧,无非就是几个秀女,都撵出去也行。”

唉,还是得看,人叫来之后太后更生气了,一个柳芷瑶是太后一直觉得不错的,还有一个姓夏的秀女是皇帝口中的功臣之后,那怎么办?

太后也只得咽了这口气,不痛不痒的两方各打五十大板,将人放回去了。

有点雷声大雨点小,但是在太后跟前,所有人都是息事宁人的态度,太后头上可再没什么限制了,惹毛了她,所有人都得吃瘪。

淑兰在回报事情起因的时候提都没提那盘点心,元春虽有心牵扯到抱琴头上,但是最终还是憋在心里了,云容嬷嬷一直在给太后顺气,要是真气出个好歹来,她的国公爷爷活过来都无济于事。

过了两天,抱琴才敢在太后跟前隐隐约约的说两句,比方什么:当初去的时候,听说芷瑶一个打俩,虽然不太好看,身体是顶好的。又说:在皇后跟前,她也不怯场,可见是占理的。

等太后听进去了,抱琴又说:无非就是小姑娘家家闹矛盾,年轻气盛,也没什么损害,太后这才渐渐平息,终于露了笑脸。

但是对秀女还是有影响的,秀女在刚进入十一月的时候,被提前半月送出了景阳宫。

宫里都盛传是因为秀女不争气,争风吃醋气到了贵人主子,不过事实的真相稍微有点差异:快到先帝的周年祭了,这次还得将先帝的灵柩入地宫,今年冬天又下了好几场雪,怕路上不好走,因此要提前半月出京。

更何况冰宫那边还有个意图不轨的义忠亲王等着,临近年底,他派出的探子是越来越多了,先前是一月一次,现在已经到了一月三四次的地步,皇帝派暗卫记下了义忠亲王上门的人家,打算慢慢清算。

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先把义忠亲王解决了。

十一月十三,皇帝皇后和太后乘了御辇,和相关官员一道,一行三五千人,浩浩汤汤去了停放先帝棺材的冰宫。

皇宫里,就剩下抱琴、元春和青梅,外加一个怀孕已六月有余,挺着大肚子的珍丽了。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很想说点啥……

☆、第054章

顶头上司都走了;宫里剩下的几个人过的无比逍遥。

首先不用早起请安了;十一月的天气;进了被窝就不想出来;跟别提请安了。这种日子;连滚床单都不是什么好差事了。皇帝虽然三日才上一次早朝;但是万一头天晚上不巧轮到你侍寝了;那就起吧;天不亮三点就得起,伺候完梳洗还得伺候早饭;屋里虽然点着火盆,但是毕竟已经寒冬腊月了;外面零下十几度;屋里再怎么也不比春秋天舒服。

就算没赶上早朝日,但是你敢让起居注上留下类似于“皇帝夜宿和嫔处,早九点起”这样的话么,还不得七点就得把人叫起来,虽然有个人给暖被窝,还会做一些会让全身都热起来的运动,抱琴也逐渐降低了要山药枣泥糕的频率,从三天一次到五天一次,还说:“天气这么冷,那糕点也冷冰冰的,换个蒸酥酪来。”

瑞诚走了没几日,抱琴天天睡到九点才起,三顿饭变成两顿,晚上加一个小锅子,日子舒坦极了。

不过在路上的瑞诚就没这么好运气了。

乘坐的是御辇没错,但是他还是冷,而且出行一概从简,冷冰冰的山药枣泥糕也吃不到了。更是因为这是给父皇送葬,连晚上找淑兰睡在一起都不行了,哪怕仅仅是两人依偎在一起取暖也不行。

淑兰被太后叫去一起睡了,太后年纪大了,怕冷,这世上,能给太后暖被窝的,也就只剩下皇后了。

太后走的时候带了良雪和良倩,把年纪较大的云容嬷嬷留在宫里了。抱琴隔两天就去看看她,两人一起吃个午饭。

虽然是在慈宁宫陪太后的嬷嬷吃饭,但能天天进慈宁宫就是恩典,宫里贵人以下的嫔妃每月只能见太后两次,初一十五,嫔以上的每五天一次,就抱琴一个,几乎是天天都能去。

每隔几天,还会陪着云容嬷嬷去看看珍丽。

这可有能是太后的第二个孙子,留云容嬷嬷在宫里有一半也是为了这个。

临走的时候太后说了,“当年那个孩子,要是留下来都能会写字了,你好好看着,这个孩子一定得留住。”

云容嬷嬷也是心有余悸,当年珍丽天真烂漫,性格活泼,孩子一掉就成了现在这幅闷葫芦的样子,满地的鲜血,唉……

“珍丽出身不好,如果是个男孩,我就养在自己身边;要是个女孩……”太后沉默许久,“就升了她的位子,放在她身边养着吧。”

当年的事情,太后原本是打算连珍丽都不留的,后来还是心软了,但是人年纪大了之后对小孩子的忍耐力几乎没有,每次一想到当年那个流下来还动了几下的男孩,太后心里就抽抽的疼。

抱琴和云容嬷嬷相处的不错,嬷嬷长的跟赵氏有八成像,跟这样一个人在一起,自然是舒心而且轻松的,真心实意的感情云容嬷嬷也是感觉出来了,本来感情就挺好的,现在更是直线升温。

这边倒算和谐,不过在她们第三次去看珍丽的时候,也就是皇帝走了十来天,就有点不对了。

珍丽顶着两个黑眼圈,哈欠连天,却又沉默的不肯说话。

怎么回事?早先还好好的,不过只要稍微想想,就明白了。

宫里能来看她的,除了抱琴跟太后宫里的云容嬷嬷,就剩下元春和青梅了。

在云容嬷嬷的连番逼问下,珍丽终于低着头抹着眼泪说了。

原来从皇帝走的第二天,她们两个就每天下午结伴来看珍丽,珍丽位分低,又不能明晃晃的赶两人走,只能借口腰累腿酸歪在一边的软榻上陪着。

不过她们两个说的可不是什么好话。

“现在宫里最小的孩子当属先帝的九皇子了,还不满两岁呢。”

“前面先帝的李贵人生孩子,据说流了一屋子的血。”

“天哪,流了一屋子的血还能活么。”

“你傻了不是,李贵人连第一天都没熬过去,生生给陛下的九弟留下个克母的名声。”

过了两天又换了。

“哎呀,据说嫔以下不能养孩子的。”

“那是,生了公主也不能自己养的。”

“哪怕生了长公主也不行么?”

“生了长子也不行的,呸呸呸,我说错话了,珍丽妹妹可别往心里去,我不是说你早先没了的那个儿子的。”

几天下来,珍丽就睡不着觉了。

云容嬷嬷一听立刻就怒了,“主子们都不在,她们怎么敢……”

这话刚说完,就听见宫门口的宫女道:“董嫔娘娘和贾嫔娘娘来访。”

屋里一下人就齐了,元春和青梅两个进来先是一愣,随即道:“和嫔和嬷嬷也来了啊。”说完又转向珍丽的宫女,“快把这个收起来,这是我宫里的棉布,刚好拿来做小衣服。”

不过这话说的不怎么自然。

云容嬷嬷坐了一会,见到元春和青梅两个几乎什么话都没说,就是笑的分外灿烂拉着珍丽的手,从昨晚上的汤说到今天中午的饭,她立即就将珍丽的话信了大半。

“两位小主差不多也该回去了,贵人小主有了身子,还是要以静养为主的。”云容嬷嬷板着脸还是有几分架势的,特别她背后又站着太后这尊大佛,青梅和元春两个几乎是立刻就告辞了。

云容嬷嬷拉着抱琴一路回到慈宁宫,路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一句话都没说。

抱琴想了一想,凑到云容嬷嬷耳边道:“我们得给董嫔和贾嫔找点事干,不然她们两三天就去一次,太后娘娘回来怎么着还得一个月呢,万一出点什么事儿就不好了。”

云容嬷嬷同意这个观点,但是对怎么给她们俩找事一筹莫展,宫里虽然还有两个太妃,不过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这事儿又牵扯到皇帝的子嗣问题,躲都来不及呢。

但是看抱琴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