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没空宅斗-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子胜吭哧了半天,才把自己和顺王爷相交的经历告诉给了王仁。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王子胜十几岁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很喜欢口腹之欲的人,偏偏有天去京城的名店吃招牌菜,最后一份被人点走了。
  说到这里,王仁基本上就猜到,那个点了最后一份招牌菜的,一定就是顺王爷本人。王子胜给了王仁一个“我儿子真聪明”的眼神,继续回忆。当时的王子胜还真没仗势欺人,而是脸皮很厚的说着“咱俩一定都是勋贵圈子里的人”这样的话,和顺王爷一起吃了一回饭。
  再之后,虽然王子胜知道了顺王爷的身份,却也没有改变态度,三番五次的邀请顺王爷一起品尝美食,还真就和顺王爷成了酒肉朋友。
  当年王子胜被王子腾赶回金陵之前,顺王爷还问过王子胜用不用他出手。王子胜回绝了,也顺着王子腾的意思回了金陵,但是他和顺王爷的交情还真就没断过。
  “儿子,你记住了,身份越高的人,越会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你用平常心待他,可比巴结着捧着更能得人心。”王子胜最后这样总结道。
  不得不说,王子胜说的话真的很有道理,由此可见,王子胜其实也不是真的废物,而是被逼无奈的藏了拙。这个藏拙,可不是王仁为了掩饰自己和原身心智上的差距,硬掰出来的借口,而是真的把所有的力量都隐藏了起来。
  没看见从昨天开始到今天早晨,才一天的时间,府里的下人们就基本上都换了。这就是王子胜的实力。
  可是问题又来了,既然王子胜这么厉害,当年是怎么棋差一招输给了王子腾的呢?王仁可不敢在这时候揭王子胜的旧疮疤。老老实实的起身行礼,说了句:“儿子受教了。”
  待到一家三口人准备停当,打算登车上京的时候,王仁定做的各种诸如止血钳、开颅器等等手术的配套用具也都做好了,被送到王仁手上。王仁看着手中泛着光泽的器具,越发坚定要去义庄的念头了。
  一行人跟着朝贡的队伍一起,在半个月之后抵达了京城。到了京城之后,三口人却没有回京城的王家大宅,而是择了赵氏陪嫁中的一处宅子住了下来,还给王家送了拜帖,告知王子腾明日里前往拜会,顺便接王熙凤回“家”。
  不管接了帖子的王子腾多恼火、王熙凤多觉得丢人、王老太太多伤心,王子胜三人是一夜好眠,第二天精神抖擞的上门了。
  当赵氏听到王熙凤一脸埋怨的说“父亲母亲也不知道听了什么胡说八道,竟然不住到家里,反倒住在外面”这样的话之后,就知道,果然如儿子所想:王熙凤已经和他们三口人离了心了。
  而外书房的王仁则是听着王子腾一脸阴沉的对着王子胜说着“竟然不知道哥哥和顺王爷有交情,还送了仁儿进宫给十一皇子当伴读”的试探的话,很是没有意思。
  但不管如何,最终结果,就是王子胜到底还是抵抗住了王老太太的哭诉和王子腾的指责,把王熙凤带回了家。至于那四个什么平、安、喜、乐的大丫头,王子胜表示,咱家短了谁也短不了王熙凤的丫头,用不着使唤别人家的奴才,全留在了王子腾家没带出来。
  王仁在休整了几天之后,就收拾行李,搬到了宫里,每天陪着十一皇子到上书房学习。其他的时间,基本都在太医院里面泡着了。
  太医院里的各种药材齐全,还有一些脉案药方之类的珍藏,可以说大大的丰富了王仁的药理知识和处方理论知识。
  而且宫里面的人,比自己家的人可多多了。王仁有了更大的人群基数来磨练自己的诊脉功夫。
  等到王仁开始能基本从脉象知道病因,并且给出药效不错的方子之后,太医们的苦难日子来了。
  王仁之所以混进太医院,是因为这里可以说是本朝医术精华的最高所在。一来他可以学习到一些早就在现代失传的药房和制药手法,二来希望可以向太医们推销一下未来医学几百年总结出来的超前知识。
  太医们面王仁对这些匪夷所思的疯狂想法,在发现温声细语难以起到阻吓王仁的作用后,只能躲着王仁了。毕竟能被顺王爷推荐进宫的皇子伴读,一看就不是他们这些医政们惹得起的人。
  虽然太医们用实际行动表示了对王仁的理论的不以为然。但是王仁一点也不气馁,还真就和一个大理寺的仵作扯上了关系,去了好几回义庄,剖了几具无名尸。
  这些事情被当作茶余饭后的笑料传在勋贵圈子里,大家都在猜,王仁是不是疯了?王子腾得知之后,立刻传话指责王子胜和王仁。王熙凤更是深以为耻,完全忘了亲疏远近,只要一见到王仁,就是开口讥讽。
  这天王仁休沐回家前,正听见几个太医正在说自己的闲话,又碰见几个小宫女说自己可能疯了,正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回到了家里,王熙凤就在这时候撞了上来,又说些乱七八糟的话。
  要是平时,王仁也就当没听见,转身走了。偏偏此刻心里积压着火气,忍不住回了嘴:“同样的话说了这么多次你烦不烦?看不上我你就走啊!我起码在认真的做事,你呢?如此牙尖嘴利多口舌,当心嫁不出去!”
  说完这些话,王仁也没理会身后王熙凤的尖叫和哭骂,转身上街了。他强烈需要舒缓一下此刻烦躁的心情!
  当走到南大街的时候,老远就听见一个声音高喊:“六百里加急,闲人退避!六百里加急,闲人退避!”然后就有一个传信兵骑着快马奔驰而来。
  沿途百姓听见是加急退避的传信,连忙躲得躲闪得闪。可还是有个不大的孩子跑到了路中间,眼看着传信兵的快马就要踢飞孩子,孩子的母亲一下子扑到了马下,替孩子挡住了马蹄。
  

    ☆、 第26章 王仁3。5

      驿站传递加急信件的马匹,都是百里挑一的好马。能送加急信件的传信兵,也都是马术高强的好手。
  骑在马上的传信兵一见要踢伤人了,立刻用力的拉住缰绳,跨下的马也因为忽然冲出来的人而顺着骑手的力道抬起上半身。但就算是好马加上好骑手,在马速如此快的情况下,还是没能挽回这场事故。
  高大的马匹“希律律”的叫着,马蹄子一下踢到了那女人的头上,把女人踢得飞出了几米,倒在地上没了声音。
  眼看着女人倒地,传信兵也想下去看看女人的情况。可这种情况下,一旦下马检查女人的伤势,恐怕就要耽误许久的工夫,身上的加急信件也就不能第一时间送到当今手中。一时之间,骑手犹豫不定。
  “六百里加急,速送入宫内!我这里有入宫腰牌,举着它就能直接进宫!速去!”王仁看见传信兵迟疑,立刻把自己的令牌和王子胜从顺王爷那里拿来的腰牌一起甩给了马上的传信兵,直接口气严厉的下达命令,“这里有我呢。”
  传信兵一看见两块牌子上扎着的明黄色穗子,一拱手,打马向皇宫奔去。沿途继续用嘶哑的喉咙喊着“六百里加急,闲人退避”渐渐远去。
  本朝律法中曾定:凡各地四百里以上加急信件,可闹市跑马不受刑罚。王仁就是知道这一点,猜测传信兵身上的信件可能干系着许多人的性命,才让传信兵先行离开。刚才躲避跑马的百姓们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无人上前。
  可此时见到传信兵走远,说是要对此事负责的小公子还在,就立刻围了上来。有几个机灵的人,在女子被踢伤的时候,就已经去找大夫了。
  王仁推开围着自己的百姓,几步跑到了女人的身边,查看女人此时血流不止的伤口。观察了一下伤口的位置和血液的出血速度,立刻想到,这个伤口的位置应该是前侧头动脉分支。
  王仁没理会那女人孩子的哭叫,也没理会四周百姓“这人是肯定活不了了”之类的风凉话,用指腹按压住女人伤口附近的大血管,暂时止住了血。
  恰在这时,离这里最近的一个大夫的被人叫了来,一眼看见流了一地的血,当下就摇头:“不中用了。”
  “大夫您别下结论,我已经暂时止住了血,只要立刻缝合,这女人还有救!”王仁一着急,立刻就喊了起来。偏偏他的双手一直按压着血管,不敢移动,只能用一种奇怪的姿势别扭的歪转着头说话。
  那个大夫听见之后,视线转向王仁,动了恻隐之心,向前几步,到了王仁的身边:“小公子,在下才疏学浅,恐怕无法为这位大嫂子止血。”
  “大夫您的医馆在哪?”王仁一听这大夫的话,立刻知道有门儿,直接就问。不等那大夫回答,立刻对着路边的几个老百姓连连下达几个命令,“这位小哥麻烦你摘下我腰上的香囊到前门大街的王家去,就说他家大爷要用书房里放着的那个宝贝小箱子,然后送到这位大夫的医馆里。”“那两位大哥,找个门板或是结实点的架子,咱把这位大嫂抬到医馆去!”“哪位乡亲认识这位大嫂子,麻烦把这孩子送回家,叫这家能主事的人来医馆!”
  几个被点了名的人愣了一下,立刻听从王仁的命令动了起来。一刻钟后,王仁已经跟着大夫和抬着女人的两个汉子到了医馆。手却一刻也没离开女人的伤口。
  待把女人放置妥了,那大夫也立刻吩咐药童去煎些清洁伤口的药汤来,递给王仁。又过了片刻,王府的下人拎着王仁的红木手术箱进了医馆。
  这是个小手术,就算只靠着自己略扫了几眼的教科书,王仁也知道该怎么做。前提是有麻醉剂!
  是的,等到王仁拿到了手术用具,清洁了自己的双手和女人的伤口,才想起来自己没有麻醉剂。如果这样直接做缝合手术,那么女人一定会疼死的。就算这女人有毅力坚持住了或者先天痛感迟钝,可只要她万一不自主的因为疼痛痉挛两下,也会让好不容易出血量变少的伤口再次撕裂。
  “小公子怎么了?”大夫看王仁的反应,是有种自己即将见证什么的预感的。可偏偏王仁在动手的前一刻停住了,让人忍不住追问原因。
  “这伤口太大,我若贸然缝合,恐怕这大嫂子会生生疼死的!若是因为疼痛躲闪,恐怕还会崩开伤口的!”
  “原来是这样!”大夫送了一口气,立刻叫到,“童儿,速速把迷沸散拿来!还有我的金针!”
  然后就学习能力颇强的照着王仁刚刚的动作,进行了手部消毒。
  “我的迷沸散虽然不及华佗祖师的麻沸散,但也有同样的功效,再加上在下的金针刺穴,可以麻痹大嫂子的经脉,小公子请安心治疗。”
  后顾之忧解决了,王仁用最快的速度缝合了伤口。手法的利落程度,让这位因为金针刺穴而距离王仁很近的大夫叹为观止。
  王仁最后看了一遍伤口的缝合情况,看起来手术很成功。而这位大嫂也苏醒了过来,只是看起来有些茫然。
  “大嫂,能听见我说话么?”王仁观察了一下女人的瞳孔,有为了一下女人有没有头晕、恶心之类的反应,确定了女人没有脑震荡。
  这时候,女人的婆婆才抱着小孙子慌慌忙忙的进了医馆:“豆豆他娘!豆豆他娘!你这是……你这是……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转身看见大夫和王仁,立刻就拉着怀里的孙子跪下了:“是小公子和大夫您救了豆豆他娘!老婆子给您二位磕头了!”说着就“梆梆”的磕起头来。
  王仁差点腿一弯也跪下。让一个能当自己奶奶的人给自己磕头,这是折寿啊!立刻一个机灵侧身让开,一步到了这大娘的身边,把人给扶了起来:“大娘您别这样!这样是折我们的寿啊!您老可比我大着好几轮呢!”
  “不折寿!不折寿!”大娘泪流满面的,“我家就只有我们娘仨儿了!她男人早先上战场没了,要是豆豆娘也这么去了,剩下我个孤老婆子可怎么把豆豆拉扯大啊?您这是救了我们娘仨的命啊!”
  最后还是大夫有经验,给大娘和孩子一人灌下一碗安神的汤药,才算让几个人都冷静下来。
  等到王仁看着天色不早,要告辞了,才想起一件事情。这个时代的女子,对容貌和伤疤是很在意的。那个女人伤在额头侧方,而且伤口又深又大,就算缝合了,也会有疤痕在。
  王仁吱吱唔唔的把事情跟大夫和大娘一说,大娘就觉得王仁真是个活菩萨一样的好心眼儿孩子:救了人命还不居功不说,还因为可能留疤而内疚。
  躺在一边的女人也是这么想的:本来么,被送加急信的驿马踢了,自己本以为必死无疑了。谁知道遇见个贵人,救了自己的命不说,还没收药钱。这会儿更是因为自己可能留疤而内疚。女人只觉得自己可能把一辈子的福气,都攒到今天来使了。
  这头王仁纠结着女人的伤疤,那头那个大夫也在纠结着,不知道该不该问王仁到底师从何处?这种缝合伤口的法子,可不可以用到别的地方?眼见着王仁要走,大夫也顾不上纠结了,直接就问出了口。
  王仁一见婆媳两人不怪自己,大松了一口气。又因为大夫对自己的手术表示出了兴趣,心情立刻变得很高昂。在和大夫交换了联系方式之后,愉快的回了家。王仁打算好好的休息一夜之后,再回到自己的伴读工作上去。
  可是才回到家,王仁就被王子胜从床上提溜起来,收拾利索之后,带进宫里了。这一次,王子胜直接把王仁带到了太医院,让王仁把今天早些时候做的手术跟太医们好好说说。
  原来今天的那位大夫,其实也和王仁一样,属于不爱仕途爱医道的异类贵子。而且是有皇室血脉的贵子。昨天王仁前脚离开医馆,人家后脚就回家把这事跟自己老爹说了。人家的老爹也立刻进宫和皇帝说了一下这件事情。于是,有了今天的这一出。
  皇帝的意思是,王仁这种治疗伤口的方法,复不复杂?能不能普及?对刀箭一类的战争伤口,有没有用处?
  王仁给出的答案是:不复杂,能普及,有用处。
  对着一群早就把中医的各种复杂药方、诊断方式那么的知识都手拿把掐的一群人,王仁做的外伤缝合手术,在猪肉上被演示了一次之后,基本上就被这帮人学会了。除了针脚还有些不细腻外,缝合的方式、缝合的技巧什么的,都被倒了个干净。
  一看这帮人又把自己排除在外,商量着如何完善外伤的缝合;另一帮人在忙活这早先皇帝让他们准备的各种治疗疫病的药方,没有一个人理自己。王仁双手环胸,气鼓鼓的转身离开。
  他要去找今天见到的那个大夫,找那个大夫要了迷沸散的方子,他就可以给动物做外科手术了!他要向这些太医证明自己的开胸手术是真的!
  

    ☆、 第27章 王仁3。6

      太医院里的太医们还没来得及整理好王仁所说的手术方式,就被皇帝派来催促疫病药方的人打断了。
  原来今日闹市跑马的那个传信兵所传的消息,乃是来报川省洪灾的。皇帝在召集六部紧急调用人手和银两、制定了赈灾计划之后,又有朝臣提出“大灾之后多有大疫”这一点
  ,这才派了人来,让太医院拿出几个防治疫症的方子。
  这头下达了命令,那头那个喜好医术的贵子的爹,就来进宫觐见了。这位宗室贵子的爹属于是皇帝的堂兄,说话也直接,说自己儿子今天见到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说不定可以用在戍边军士的外伤治疗上,希望能全面掌握。
  再一说,是顺亲王推荐的那个十一皇子的伴读弄出来的方法,就立刻传信给王子胜,要他把王仁带到太医院去。
  等到王仁从太医院一出来,又派人去催促防治疫病的方子。分成两拨的太医们终于完成了疫病方子的誊写和所需药材的列表交到了来催促的宫人手中,就开始集中在一起讨论缝合术的实施技艺。
  总之这一天,无论是皇帝本人还是整个朝廷,都因为川省的洪灾和王仁的缝合术忙得人仰马翻。
  这头王仁往宫外面走,在宫门口就遇见了那个踢伤人的传信兵。对方恭敬的自报家门之后,归还了王仁的腰牌和令牌,提出要去看看被自己踢伤的那个女人。
  王仁恰好也要回去医馆要迷沸散的方子,就和传信兵一起去了医馆。
  待到王仁真的回到家里,躺在床上的时候,时辰已经到了二更天了。但是王仁整个人却处于十分亢奋的状态:他有了迷沸散的方子,就可以开始给动物们做手术了!也许不久之后,当太医们证实了自己的手术是安全的,就可以推广了。
  但是!王仁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蹦了起来。手术的时候是会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的,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产生,是需要抗生素的!他竟然忽略了抗生素!
  其实民间的百姓大多知道一些关于抗生素的消炎功效。就好像会有人用青霉涂抹红肿发炎的伤口来消炎。但是那样的土方法,所含的抗生素含量太低,还比不上人体的自愈系统可以自主消炎,所以也是时灵时不灵的。
  要怎样才能提取青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