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没空宅斗-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自己的院子里,薛绎就简单洗漱了一下,告诉厨房自己不吃晚饭后,直接睡觉了。倒是刘氏,在打发走了江氏和胡氏之后,想着薛绎说过的话,半天回不过神来。
  其实薛绎今天说的,都是心里话。
  刘氏之所以仇视后院的姨娘和庶出子女,除了有她们分走自己丈夫的原因外,还因为这些子女会分走薛家的财产的原因。而在刘氏心里,这整个薛家,都应该是自己的孩子的。
  

    ☆、 第16章 薛绎2。5

      刘氏所想的,其实是正常人都会有的想法。民间的财产分割,往往都是不论嫡庶,按人头均分。刘氏对于这样的事情,是真的接受不了。
  但是薛绎在查看《律法大全》的时候,才发现本朝太、祖因为自身的原因,对财产的继承规矩有个明确的改变:若后代皆为嫡系子嗣,则长子占七成,余下子嗣均分三成,长者私房不计入;若嫡庶皆有,则长子占七成,余下嫡子均分两成,庶子均分一成,长者私房不计入。
  可以说,这条律法完整的保护了嫡长子的继承权。但是因为本朝建立时间尚短,这条律法还不被百姓广而知之。
  薛绎既然决定了不搀和商贾之事,那么将来无论怎样分割财产,薛绎都不是很在乎。他又不是废物,难道连自己还养活不起么?与其把视线几种在薛家的家业上,他还不如另辟蹊径呢。
  所以说,包括刘氏在内的后宅女人们无比垂涎的庞大财产,薛绎却不是很放在心上。为了点钱,斗得跟乌眼鸡一样,真是没意思极了。
  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薛绎就这样迎来了自己上学后的第一个休沐日。一早上睡到自然醒之后,薛绎拿起了一本之前从书肆里买回来的小说阅读,好打发时间。
  嗯,典型的才子佳人小说,文笔不错,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了。换一本。嗯,又是一本小言文,大侠英雄救美,美人以身相许,还是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了。再换一本。嗯,一朵花成精之后爱上了一直给自己浇水的书生,书生喜欢的是另一个小姐,花妖就帮助书生达成心愿了,同样是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了。
  摔!这都是些什么水准的小说啊?还特意标注这些都是今年大热的小说?薛绎对这些小学生文笔的小说表示鄙视的同时,嘿嘿笑了。
  是的,薛绎决定自己写小说。从多方面来考虑,这是一个对自己很有益的事情。既可以作为以后的一个生计出路,又可以通过写小说来累计人脉名声这种看不见的个人财产。而且,写小说也算是著书立说了不是么?
  放下了手中的小说,薛绎走到书桌前铺开纸。第一部小说,要写点什么呢?大家都爱看小言文,那就写个小言文吧。故事脉络的话,薛绎直接引用的《红楼梦》。没错,就是《红楼梦》——这个自己所在世界即将发生的故事。
  作为一个现代人,无论是看小说还是电视剧,面对宝玉和黛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纯洁情感,都是惋惜感慨颇多的。但是如果自己身在其中,就会发现,宝玉实在不是良配。而且曹公笔下,有许多背景细节都没有交代清楚。
  薛绎十分想知道,当他把这些事情都表述清楚之后,和贾宝玉身处同一时代的人,会怎么看待这段旷世之情?薛绎充满恶意的笑了。
  这一写,薛绎就写到了掌灯时分。因为薛绎的勤奋,不过十几日的时间,薛绎就写够了可以出版一本书的内容。
  在下一个休沐日里,薛绎揣着自己写的文稿,就颠颠跑到了上次买书的地方,想让老板给自己介绍个可以印刷的地方。如果连销售途径也解决一下,那就更好了。
  书肆老板对于薛绎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毕竟他一口气买了自己一个季度利润的书籍。老板听了薛绎的来意之后,直接就把事情给揽下来了,就当是交个朋友,毕竟这是薛家人。
  但是老板没想到的事是,薛绎的小说竟然买的很不错。老板赶紧在薛绎又一次来书肆的时候,很正经的和薛绎补签了一份契书。
  不得不说,薛绎的文笔细腻程度,和曹雪芹是没办法相提并论的。而且因为没有切身的经历,许多地方也表述的不清不楚。但是薛绎的脑洞足够大,记忆力也不错,对于百家讲坛里的红楼分析也都记得差不多。
  因为文章里涉及的背景故事也越来越多,这样一部一开始作为小言文而吸引慕艾少年的小说,读者的人群分类也多了起来,甚至有了一部分固定粉丝。
  薛绎对于这些事情是不知道也不感兴趣的,他的时间除了要写小说之外,还要完成夫子留下的作业。而且因为经常出入书肆,还认识了一些童生和秀才,参加些社交活动。
  其中一个和薛绎关系不错的童生,名叫甄费,是个一看就满身书卷气的正人君子。
  甄费比薛绎年长六岁,明年就要及冠。对于薛绎这个常常语出惊人的小友还是很有好感的,经常带着薛绎参加些以文会友的聚会。
  对比大多数十六七就成亲的男子,甄费却是十九也没定亲。这一点还是让薛绎十分好奇,薛绎问了之后才知道,甄费已经断断续续的守了八年的孝了。自知问道甄费痛楚的薛绎忙不迭道歉,甄费大度的原谅了薛绎,两人的关系倒是更亲密了些。
  与此同时,薛家下一代的家主,要娶妻了。历时半年,薛家终于和王家走完了六礼,薛讯要自京城迎娶王家嫡次女了。
  刘氏用前所未有的亢奋状态把整个薛府都打扮的红彤彤的,操持了一场华丽的婚礼给自己的大儿子和大儿媳妇。看着薛讯的笑脸,刘氏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圆满了。
  不得不说,其实王氏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无论是作为长嫂给所有薛家子女的见面礼,还是之后被薛绎看出来的濡软本性。
  王氏进门之后,刘氏手把手教了王氏一个月,就把管家权交给了王氏。也许是王氏天生就是个软性子,或者是自小被爹娘护着所以天真烂漫,所以薛绎和王氏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了,王氏也都表达了善意。
  王氏倒是薛家后宅里少见的干净人。但这个干净人,在进门大概的第五个月,本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小产了。
  薛绎因为这件事情,还去拜访了一下虽然一向当自己不存在、但从来不可以刻薄自己的大哥薛讯,并且对大嫂王氏表达了慰问。回到自己的院子里,薛绎就开始思考关于薛蟠和薛宝钗的年龄问题。
  从原著里来看,薛宝钗比贾宝玉大上两岁,而薛蟠也就最多比宝钗大上一两岁,所以才会在宝钗及笄之后娶了桂花夏家的女儿。
  贾宝玉出生后一两岁,贾元春进了宫,那时候贾元春已经达到小选的年龄了。而贾珠又比贾元春大上两三岁的样子。那这么算来,同一年出嫁的姐妹两人,贾王氏的长子都七八岁了,薛王氏才生下了薛蟠。
  进门将近十年都没有子嗣,也没有庶长子,恐怕并非是“没有”,而是“没立住”。可按理来说,薛王两家的人都是身体健壮、没有体弱多病的毛病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薛绎想到这里就勒令自己打住。谁会希望薛讯的儿子不出生?这根本就是后宅里头的争权夺利!也不知道自己的便宜大哥明没明白。过几天看看,要是薛讯还不明白,那就卖他个人情好了。
  要知道,“內闱不修乃乱家之始也”。薛绎为了在自己还没脱离薛家的这几年,能过上几天清静日子,打算打破原则,给薛讯提个醒儿。
  等了几天,看见薛讯还是没有动作的薛绎,终于明白了,薛讯和自己的便宜爹薛贺一样,是个对内宅一窍不通的木头。别看在外面和人交际应酬谈生意的时候长袖善舞手拿把掐的,面对内宅,这就是个雏儿!比薛绎还青涩的雏儿!
  薛绎解决问题的方法十分简单粗暴。在某天晚上放学回家之前,把金陵城里所有对妇科有一手的大夫都给请到薛家。自己跑到薛讯的书房和薛讯摊牌:我觉得你媳妇应该是被人算计,所以才小产的。既然是被人算计的,那一定留有痕迹,我把城里的这方面大夫都请来了,让他们给你媳妇看看。要是真被算计了,就顺藤摸瓜。要是虚惊一场,就全方位诊断一下,好保养身体。
  虽然薛讯很生气,但是既然好话坏话都让薛绎说了,薛讯也就请了其中两位比较有名的妇科圣手给王氏诊治了。
  然后,乌压压挤在小厅里的一屋子大夫,都被薛讯带到自己和王氏的院子里去了。因为,王氏确实是被算计才流产了!
  大夫们被待到夫妻两人的院子里时,王氏暂时避到了刘氏的院子里。一想到自己那个无缘的孩子,王氏就趴在刘氏腿上哭的不能自己。
  王氏没了孩子,其实刘氏的悲痛一点也不避王氏少:那可是自己的大胖孙子或者孙女啊!于是最后,情况变成了婆媳两人抱头痛哭了。
  在刘氏和王氏抱头痛哭的当口,几个大夫已经把王氏的院子和薛讯住的外院给过了一遍。薛讯那里几乎没什么问题,但王氏的院子里,有问题的东西就太多了。
  薛绎因为自己参与了这件事情,反正也没什么事儿,就跑来看热闹了。看着院子里摆放的各种各样的东西,薛绎打了个冷颤之后,不得不佩服这些手段的隐蔽性和强大效果。
  

    ☆、 第17章 薛绎2。6

      不得不说在有了怀疑目标之后,薛讯的动作还是很快的。先是堵住被薛绎彪呵呵,没考虑后果就带回薛府的大夫们的嘴,然后告知薛贺,再之后动用一些手段打听前因后果。
  半个月后,薛绎就从薛讯嘴里知道了事情的原因。在听了那么一大段长长的故事铺垫,才交代清楚下黑手的人是谁,以及下黑手的原因之后,薛绎觉得自己看见了一大桶狗血,或者说翔。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在王家,薛王氏和贾王氏是一对想差三岁的同母姐妹。同为嫡出的姑娘,薛王氏自小就比贾王氏受宠。
  一开始贾王氏只是觉得薛王氏作为最小的嫡女,夺走爹娘和哥哥的注意力。等两人长大一点,性格上的差距也造成薛王氏比贾王氏更受宠。
  毕竟年岁大的人,更喜欢天真娇憨的姑娘。贾王氏想来以端庄娴静为傲,而薛王氏因为年纪小,有自小被娇宠着,自然更加的烂漫一些。长辈们的对薛王氏,比对贾王氏就更疼爱一些。
  等到两个人先后及笄,要订亲了,贾王氏知道了自己家里和薛家、贾家分别都有婚约,并且自己很可能会嫁到薛家之后,心里就对父母有了怨恨,对自己的妹妹也多有不满。
  虽然薛家和贾家在一般的百姓眼睛里,都是属于高官之家,但在贾王氏看来,一个是承官职之人已经去世了的暴发户,一个却依旧是国公府邸。都说女人嫁人等于第二次投胎,贾王氏对比了贾家和薛家的状况之后,就做了个决定。
  于是在薛家大爷薛讯前来王家的那一天,贾王氏就给了薛讯一个英雄救美的机会,救了落入荷花池的薛王氏。薛绎忍不住吐槽,果然在高门大户里生活的女子,一定要学会游泳,不然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算计到水里去了。
  这件事情本来是被王家封锁了消息的,但是架不住薛贺也插手了。所以薛讯也就知道了,自己当日的英勇之举,其实也是被人算计的。他就说,薛王氏一个大家小姐,怎么会无缘无故跑到前院的池子边上去,还那么巧一个人都没带,脚一滑摔进池子里了。
  但是薛讯就是来求娶王家姑娘的,不管哪个姑娘只要是嫡出的就没问题,所以薛讯也就顺水推舟了。
  其实贾王氏真的没必要动手脚,因为王家的长辈就是打算把薛王氏嫁到薛家的。但是原因也是很让薛绎无语的。
  都说人心都是偏的,这点一点都没错。虽然贾政和薛讯相比,家世更好,名声也胜出很多,但王家的老太君——两个王氏的奶奶还在呢。
  老人家可是侍奉过和太、祖一起打天下的祖宗的,王家尚未显达之时,更是在家里供养婆母,教导弟弟,顶着战乱把王家给支撑了起来。老人家的眼光还是很锐利的,只是见了贾政和薛讯几面,就打算把自己最疼的老孙女嫁到薛家。因为两人相比,刨除外在因素,还是薛讯更优秀一些。
  而贾王氏虽然不知道这一点,但是她对于妹妹的不满还是在日积月累中渐渐扭曲的更严重了。一方面她觉得自己掌握了先机,嫁到公府之家,另一方面,还希望以后也一样能比自己的妹妹过得更好。
  这个“更好”包括了很多方面,其中一方面,就是“子嗣”。贾王氏用威迫利诱之类的手段收服了薛王氏陪嫁的几房下人,以便自己可以虽是知道薛王氏的消息。
  在对比自己嫁到贾家就发现小姑很不好相处,婆婆不容易讨好和丈夫已经有了两个通房,而薛讯没有通房,薛王氏很得刘氏的喜爱,薛家的其他人还没把宅斗的战火烧到薛王氏身上这些情况后,贾王氏的内心已经很不舒服了。
  而在自己进门了小一年还没开怀的情况下,薛王氏竟然有了怀孕的征兆。贾王氏在纠结了一夜之后,就打着关怀姐妹的名义,把一些东西不着痕迹的送到薛王氏手里。
  贾王氏也没有下狠手让薛王氏绝育,她只是希望,在自己生儿子之前,薛王氏不会抢在她前面。
  这都是什么狗血的事情啊!果然女人心海底针,薛绎听了前因后果,满足了好奇心之后,就把这件事抛之脑后了。他可没兴趣知道以后薛讯可能采取的报复手段。
  虽然薛讯及时封了口,金陵表面上也没有传出这件事情一星半点的消息,但是圈子里该知道的人还是都知道了。所以大家对于薛绎的印象,也变成了“这孩子有点彪”。
  但也因为这样,大家都知道,除非有把握一丝不差不留把柄,否则千万别惹到薛绎头上,不然他可不会管什么里子面子,否则撕破脸之后,丢人的不一定会是谁。
  不管怎么说,薛绎成功的卖了薛讯一个人情,让薛讯帮忙,找六名同乡和两名秀才作保,等自己考中童生之后,报名参加今年的院试。
  在薛讯看来,薛绎虽然因为一些不计后果的动作给薛讯添了一些麻烦,但是他揭破了有人谋害自己子嗣的算计,让薛讯有了警惕,就换了一个院试的报名担保,还是薛讯占了便宜的。
  报名之后,一向懒散的薛绎,就被比自己还紧张的甄费给制定了一系列考前突击计划,并且把这些计划一一付诸实践。
  五月里,已经成为童生的薛绎,和甄费一起,参加了院试。意料之中,两人都中了。甄费更是被评委廪生。
  薛王氏的身体也开始了全方位的调养。因为发现的及时,薛王氏只喝了半年的苦药,就恢复了健康,在二月里被诊断出有了身孕,年底生下了薛讯的嫡长子薛蜃。
  蜃者,水龙也。这也是薛贺对薛家长子嫡孙的期望。薛绎对此乐见其成,虽然不知道这个薛蜃长大之后是好是坏,但总不会比薛蟠更糟糕了。要知道在这个动不动就牵连九族的时代背景下,真的是“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尤其这个猪队友还会是未来的“队长”。
  薛绎本来以为会一直顺风顺水到四年以后,自己考中举人,分家独立,但是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还是很有道理的——薛贺去世了。
  薛贺的死带给薛家的,是又一轮的宅斗大戏。这一次,宅斗的主场有两个:灵堂和祠堂。
  薛贺停灵期间,薛绎练就了两项绝技。绝技一:听见女人的声音——特指薛贺后院已经是姨娘的女人的声音——立刻反射性逃跑。绝技二:在无法逃跑的情况下,融入一切背景之中,把存在感调整为零。
  没办法,薛绎已经是秀才了,而且地点又是自己亲爹的灵堂,每天都有宾客吊唁。不管心里怎么憋屈想发火,只要薛绎不想因为“扰乱先人”这种不孝的名声被格去功名,就必须忍着。
  等到薛贺下葬,薛绎以为可以松口气了,谁知道这些一口气哭了将近两个月的战斗机一点都没有歇着的意思,直接转战祠堂,去哭老爷了。所有的孝子孝女都去了,薛绎也只能跟着去了祠堂。
  薛绎算是明白了,自己在守孝的这三年里,算是别想消停了。他现在特别怀念以前和甄费一起到处参加文会诗会的日子。
  和薛绎一样,对目前的状况不耐烦的,还有一个人——薛讯。而薛讯在经历了自己父亲去世的悲痛之后,心里除了伤感,也是积压着一股火气的。薛讯作为嫡长子,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薛家的新一任家主,只是差着一个仪式罢了。
  在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薛讯不光要给父亲守孝,还要收拢人手,接手薛家的生意,忙得焦头烂额。所以在面对在祠堂门口那些有子女的姨娘们,为了利益联合起来给刘氏舆论压力的状况,薛讯的火气一下子就找到了发泄口。
  薛讯请来了金陵城里德高望重的几位耆老、员外和知府,在薛家祠堂里,举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