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境界后,再将炼材回炉重造!
看看手边最多只能炼制两次的炼材,新月就感到压力倍增,只是,她日益感到乾隆体内那股神秘黑气力量的强大,若是再拖一段时间,她会更加没有把握一举拿下乾隆。万幸,替代乾隆的傀儡并不需要有强大的攻击和防御能力,只需要形似,且言行举止和功能与常人无异就行了,炼制的难度降低不少。若是要炼制以前那种能辅助自己战斗的傀儡,那新月就是对自己的炼器手法再有信心,也不敢保证开炉两次就能成功。
当初宋雪筠的那具傀儡也和这具差不多,只不过孙廷焕手里有宋雪筠完整的七魂六魄,只要将二者炼制融为一体就行了。如今这具傀儡除了需要处理过的乾隆的三魂七魄,还需要自己的神识暂时操控他的一举一动,慢慢等待傀儡和处理过的魂魄完全相融。
如今新月的修为已经升至筑基中期,这一系列举动对她识海的伤害会减小许多,若是“夺舍”乾隆的那名邪修修为不超过自己太高,新月勉强还能与他一战。正是因为有了这份信心,新月才决定加快步伐,早日完成计划,然后专心搜集修真资源。三年之约,如一柄利剑时时悬于新月头顶,她不敢有丝毫懈怠!
待新月从空间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院子里很安静,安静的有些不同寻常,空气中隐隐有一种压抑的气息!
新月走出小佛堂,一直在佛堂外守着不敢打搅新月礼佛的云娃见了快步迎了上来凑近新月耳边说:“格格不好了,宝月楼的香妃娘娘被太后赐了毒酒,太医原本都诊断她已经断气了,可是她忽然又活了过来!听说,是还珠格格她们的诚心感动了上苍,派了好多好多的蝴蝶来救活了香妃。”
“蝴蝶?”新月放出神识直奔宝月楼,果真见到香妃气息奄奄地躺在床上,紫薇和小燕子寸步不离地守在床边,乾隆皇帝不在房内,永琪和尔康也不在。
新月神识微动,就发觉乾隆正在慈宁宫向太后兴师问罪,皇后只低着头恭顺地任凭乾隆怒骂,太后却是第一次遭到这种待遇,大受打击,双腿一软,几乎站立不住,被眼疾手快的晴儿一把扶住。
乾隆语气铿锵地发表完他那番大逆不道的“爱妃比老娘重要”的混账理论后,留下皇后替他照顾老娘,自己潇洒地扬长而去。
虽然转瞬即逝,但新月还是感应到雷霆大怒的乾隆眼中的闪过的黑雾越来越浓;其实不从黑雾,从乾隆的言行举止也能明显发现他的脑筋越来越不清明,前朝之事还好,没捅出什么大篓子,可后宫的事已经被他搅得一塌糊涂。这些征兆,都是乾隆快要被黑雾彻底通化的信号。新月估计,最多三到五年,这个乾隆就会换芯。
小燕子不停喳喳呼呼着什么“含香不香了,含香重生了!”,新月一听,心里就明白她说的是含香失去体香,能更容易被偷运出去的事了。只是,新月想到“回香果”的副作用,心里不由地升起大大地疑惑:几个月后就会变臭了的含香,真的会过上她想要的生活吗?
☆、第16章
皇帝的震怒让太后安静了;让皇后安静了;连令妃娘娘也被香妃的死而复生吓到了;整日躲在延禧宫中静心养胎。整个紫禁城都在流传还珠格格和明珠格格有神奇法力,能招来蝴蝶替香妃娘娘看病的故事。
皇帝经此一事对香妃更加看重,除了上朝和处理政事,其余时间他都会来宝月楼守着香妃。可惜;香妃的病毫无起色,不但人没有清醒,还开始不停的说胡话。
小燕子和紫薇趁机提出再次让萨满法师进宫替香妃祈福祛病,乾隆本就糊涂,这时又心急如焚,哪里还有什么主意,听小燕子说萨满法师能够救活香妃;立刻就答应了。于是永琪和尔康他们就带着柳青柳红,蒙丹和萧剑进了宫。
新月虽然待在文澜苑几乎足不出户,但她的神识一直关注着小燕子他们这群人,萧剑一进宫,她就感应到他和小燕子出自同一血脉,且他身上笼罩着浓浓的怨气和杀气。新月对此时乾隆的安慰完全不担心,她只是担心小燕子他们的瞎折腾会惊扰到那个邪修提前动手,那她就被动了。
万幸,一番折腾之后,那几个所谓的萨满法师安然离宫,而香妃见到情人之后也清醒了过来。乾隆龙心大悦,不由地对谁都和颜悦色起来。他先去了慈宁宫给老佛爷认了错,老佛爷虽然对这个儿子有些寒心,但他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又是大清的皇帝,自己一生的仰仗,心里再不甘,也只能顺阶而下。
令妃处就更不用说了,乾隆特意在延禧宫留宿了一晚,又赏赐了令妃和她肚子里的皇儿许多的珍宝,甚至还同意过几天替令妃大办寿辰。令妃虽然对香妃的死而复生心有不甘,但能借机重获皇帝的宠幸总是好的,她一整晚都温柔小意,即使怀有身孕不能有大动作,也伺候得乾隆龙心大悦。
只有坤宁宫,乾隆只十五的时候照例去坐了一会儿,和皇后敷衍了几句,再考了永璂几句学问,晚膳都没吃就摆驾去了宝月楼。容嬷嬷又气又急,却仍要强作笑容地对皇后说:“娘娘您看,皇上心里还是有您的,这一次因为香妃的事,皇上气还未消不也来坤宁宫看您了吗?下一次气消了,皇上定会留宿的!”
皇后心中冷笑,面上却不显,状似被容嬷嬷说动了一般,心里却在盘算如何趁乾隆现在还没有和自己彻底决裂,提早为兰馨寻一户好人家嫁了。永璂才八岁,又是嫡子,皇后唯一能做的无非就是尽心照顾他的身体,其他的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可兰馨不同,她只是自己的养女,又曾得过皇帝的欢心。用点心思,还是能够让她嫁到好人家,过上幸福的小日子的。
皇后越想越觉得不能再拖了,她和太后不同,太后再做什么令皇帝不开心的事,她也是他的皇额娘,而自己在乾隆心里的分量越来越轻,再拖下去恐连累兰馨。
“容嬷嬷,你把兰儿叫来,咱们去一趟慈宁宫!”
而慈宁宫中,太后也正在心烦晴儿之事:“你查清楚了,真的是晴儿偷偷跑去给皇帝,还有小燕子和紫薇他们报信的?”
“是的老佛爷,晴儿那丫头也是老奴看着长大的,对她也是心疼得紧,若非小墩子他们亲眼所见,老奴也不敢相信她会做出这等事来!”桂嬷嬷心中暗骂晴儿一声白眼儿狼,太后疼她宠她甚至超过了正经的皇孙皇孙女儿,她却吃里扒外,跟小燕子和紫薇她们走在了一起。
太后心里也是同样的想法,她比桂嬷嬷想的更加透彻,晴儿能够做出出卖她的事来,无非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也就是百姓口中常说的“升米恩斗米仇”。
想当初,自己若不是一时心软,心疼她一个父母双亡,举目无亲的小姑娘徒有愉亲王府众多的财物却无保护家财的能力,才将她留在身边。说起来是晴儿照顾她这个老太婆,可谁不是看在她的面子才对晴儿她礼让三分?紫禁城里的宫女多到数都数不清,若不是她想提携晴儿一把,何必非要她这样一个水都端不稳的小姑娘贴身伺候?
“人心总是不足的,你对一个人太好了,好太久了,渐渐地,她就会觉得你对她的好,对她的照顾容忍是理所当然的事。如了她的意还好,若是有丝毫不如意,她就会另觅良枝。”
桂嬷嬷从太后做姑娘的时候就陪在她的身边,如今两人都老了,太后有什么事更是不会瞒着桂嬷嬷,她叹着气说出了对晴儿的失望,桂嬷嬷知道太后这些年是真心心疼晴儿,如今临老了,才发觉心疼错了人,心里难免难受;又想到太后前些天才受了皇帝的责骂,心里的气原本就没消,如今又添了对晴儿失望的气,担心太后身体受不了,赶紧停住了这个话题,嘴里说些别的事引开太后的注意力,心里却又将晴儿痛骂了一顿。
正好皇后娘娘摆驾慈宁宫,想请太后做主,给兰馨指一门好婚事的事。太后一琢磨,兰馨已经十六岁了,确实该找人家了,于是便开开心心地和皇后讨论起宫外适龄的贵家子弟来。兰馨羞得满脸通红,跺着脚娇呼:“皇玛嬷和皇额娘就会欺负兰儿,这种事。。。。。。兰儿不干了,兰儿去找晴儿说话吧!”
每次来慈宁宫,太后总喜欢让兰馨去陪晴儿说说话,次数多了,兰馨也就明白了太后是心疼晴儿没有适龄的玩伴,所以每次来慈宁宫,不用太后吩咐,她就会主动去找晴儿说话玩耍,哪怕晴儿与她并不是特别亲近。
谁知今天兰馨这样一开口,太后便叫住了她,笑着说:“兰儿不要害羞,在家再受宠的姑娘,哪怕是贵为公主,嫁了人首先也得是别人的妻子和儿媳。你皇额娘特意不避着你说起这事,无非是想让你无意中听到咱们商议的那些人选,若是有你特别中意的,你可以私下跟你皇额娘提一提。”
兰馨心里也明白皇额娘的一番良苦用心,可是她毕竟是土生土长未出阁的小姑娘,听到自己的婚事就已经羞得不行了,哪里还敢接太后这番半是调侃半是认真的话,甩着锦帕捂着脸跑出去了!
太后给桂嬷嬷使了个眼色,桂嬷嬷会意地偷偷退了下去,小跑着上前拦住了想去找晴儿说话的兰馨,晴儿又偷偷跑出去了,不用想也知道她不是去了淑芳斋,就是去了宝月楼,兰馨公主哪里找得到她的人?
“兰公主,老佛爷刚刚才想起来她吩咐晴格格出去办事了,不在慈宁宫。”桂嬷嬷心里明白太后已经做出了决定,既然晴格格喜欢和小燕子她们待在一块儿,那兰格格也就不需要为了讨太后的欢心而去陪晴儿说话了。现在想想,晴格格确实和小燕子、紫薇有些像,都不太守规矩,人家兰馨格格可是和硕公主,她晴格格只是和硕格格,却每次摆着架子,要兰馨讨她欢心,难怪她们能玩到一路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
兰馨听说晴儿不在慈宁宫也不失望,皇额娘和老佛爷在说她的婚事,她回去听着确实不太合适,乌溜溜的大眼珠一转,便笑着回桂嬷嬷说:“桂嬷嬷,您回去跟老佛爷和皇额娘说一声,就说我去前边的文澜苑坐坐,听说新月格格自己种了些花草药材,我好奇得紧,老早就想去上门看看了!”
说完,兰馨便带着几个宫女,一行人往文澜苑走去。桂嬷嬷目送她出了慈宁宫,才转身回到大厅。
太后和皇后还在讨论哪家的青年才俊配兰馨合适,随便说说,就列出来不下十个人选,两人挑着,觉得个个都优秀,又觉得个个都不合适。一时间,真是挑花了眼。
太后对皇后从心底里还是满意的,识大体,懂规矩。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脾气太直,近年来越来越不得皇帝欢心,帝后不和,她这个做皇额娘的心里其实是高兴的,儿子与媳妇太同心,估计没有哪个做娘的心里高兴;可是帝后彻底离心就不是她想看到的局面了。
如今这后宫看着花团锦簇,妃嫔众多,可实际上上得了台面的妃嫔不是年纪大了,就是没有子嗣,再不就是非满族血统,除了当今皇后,竟再也找不出另一个能够统领后宫的合适人选。若有朝一日,皇帝彻底对她冷了心,废了她的皇后之位,自己又能让谁上位呢?
香妃?
太后立刻从脑中将这个人抹去,别说皇后了,就是贵妃她这一生也别想升了,除非自己死了,眼不见心不烦!
令妃?
太后心里也升起一阵厌恶,她最是见不得令妃那时时伤心,动则落泪的做派,做个宠妃都勉强,若是当了皇后。。。。。。太后简直不敢想象堂堂大清皇后动不动就迎风落泪,时不时就发脾气甩东西的样子。
不行,在出现更合适的皇后人选之前,她一定要保住这个皇后!
想到这里,太后不由笑着对皇后建议说:“咱们两个后宫妇人哪里可能真正了解这些小子们的品性,兰馨她深得皇帝的欢心,她的婚事,咱们还是交给皇帝去替她做主吧!你放心,我会叮嘱他多选几家,然后让你从里面挑个最满意的!”
☆、第17章
太后的建议正是皇后今日来慈宁宫的目的;她和太后挑的人选再好,皇帝不满意不同意又有何用?不如借太后之口,让皇帝亲自帮兰馨挑选夫婿。这样既能显得皇帝对兰馨婚事的重视;以后兰馨嫁到夫家去了也更有底气。如此好事;皇后岂有不答应之理。
太后见皇后没有在这件事上犯倔和皇帝较劲儿;放下心来,当晚就召来皇帝说起这事;皇帝这才惊觉他的兰馨小公主居然也长大成人快要嫁人了;一时间感概良多!
这几年宫里波折不断;先是错认了小燕子为还珠格格;后来又认了真正的女儿紫薇为明珠格格;小燕子活泼好动闯了不少的祸;连带着紫薇也受了不少的苦;让他倍感心疼和愧疚;再加上皇后的缘故,导致他对兰馨这个女儿的关注变得越来越少,太后这猛一提起兰馨的婚事,他居然都有些想不起来兰馨现在的样子了,只依稀记得她当年的娇憨顽皮。
“皇额娘您放心,我这段时间就分批召见亲王子弟,定给咱们兰馨指户好人家!”心底的愧疚以及在小燕子和紫薇身上没能大展手脚挑女婿的遗憾,让乾隆对兰馨的婚事格外上心起来,当天晚上哪里都没去,只留在养心殿拟了好几张候选人名单。
兰馨去文澜苑拜访新月时也不顺利,新月正处在炼制傀儡的关键时刻,哪里有空去陪一个才十六岁的小丫头说话,她随便敷衍了来请她出佛堂的云娃几句,然后就闭门修炼,不理外界的事了。云娃无法,只能硬着头皮照新月格格的话给兰馨告了罪。
谁知兰馨公主一点都不生气,她原本就是想来这文澜苑“避嫌”而非像她说的那样来找新月格格说话的,她自己不诚心在前,打搅了新月格格的潜心礼佛,怎么可能还会怪她招待不周呢?
“听十二阿哥说,新月格格院子后的那片花田特别好玩,既然新月格格她在佛堂里一时半会儿出不来,那我就去那片花田里等她吧!”
云娃心里苦不堪言,却无法再次拒绝兰馨公主,只能带着她去了后院的花田。如今春夏交加,花田早已不是之前光秃秃一片的荒凉情景了,虽远远比不上御花园里草木争春、百花斗艳的热闹,但一株株绿草青翠欲滴,零星点缀着的几朵小花亦是流光溢彩,别有一番风味。
兰馨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恣意释放着它们全部生命力的花草,这种蓬勃的生命力似乎都浓烈到快要化作有形的雾气了,让所有靠近花田的人似乎都能感觉到花草的一呼一吸。花田中的花儿虽然只盛开了几朵,品种也很普通,却招来了好几只硕大斑斓的花蝴蝶,围着它们上下飞舞,始终不肯离去。
兰馨早过了扑蝶的年龄,可一看见蝴蝶,她就不由地想起最近宫中流传的两位民间格格能招来蝴蝶救香妃一命的故事,心里有了一丝不服,“云娃,你去找一副扑蝶的工具来,这几只蝴蝶颜色特别艳丽少见,我要把它们带去给皇额娘还有老佛爷看看!”
兰馨并不是善妒之人,只不过因为小燕子和紫薇,她皇阿玛对皇额娘的态度越来越恶劣,而且以前对她的宠爱如今也消失殆尽,全部转移到小燕子和紫薇身上去了,兰馨心里自然会有些不舒服。
宫里如今待嫁的几个格格,兰馨最看不起的就属紫薇了,先是母孝期间穿红戴绿,其次是母孝期间饮酒作乐,最离谱的是母孝期间就和福伦家的福尔康私定终身。小燕子生长在民间,不懂规矩到处闯祸还情有可原,可紫薇做下的这一桩桩事情除了怪她母亲没教养好,就只能怪她自己品行不端了!瞧瞧人家新月格格,为父母守孝可以说是足不出户,为给父母祈福甚至连自己这个公主的面子都不给,这,才是真正的孝女!
可惜,这些事情皇上都视而不见,兰馨越想越丧气,只觉得皇阿玛做事真是越来越糊涂。可惜这些心事又不能跟任何人提起,兰馨只能苦笑一声,然后摇摇头,将这些烦心的事抛在脑后,指挥小宫女们拿着网子扑蝶玩耍。
之后,皇帝果然分批召见了各亲王家里未订亲的优秀子弟,一时间,所有王公大臣都猜到宫里的某位格格要被指婚了,仔细一盘算,后宫如今适龄的格格也就五位,其中还珠格格已经指婚给五阿哥永琪,明珠格格也已经指婚给福伦家的大公子福尔康,新月格格则还在孝期,剩下的就只有养在皇后膝下,当初齐王的女儿——和硕公主兰馨和养在慈宁宫老佛爷身边,当初愉亲王的女儿——和硕格格晴儿。
王公大臣们不清楚,他们后院里与后宫多有往来的福晋夫人们心里可是清楚得很,兰馨公主性格娇憨,深受帝后宠爱;晴儿格格心性温柔,亦深得太后欢心;这两位格格无论娶了哪一位,都是天大的“美差”。于是,各家各户对这件事都重视起来,不约而同地将家中适龄的儿孙都拘了起来,在家温书习武,做好万全准备。
硕亲王府的皓祯贝勒就是这批王公子弟中的一员,他原本日日去龙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