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大成亮着粗嗓子发问:“吴教授,不过去,怎么知道昨天的醋见效果没有?现在的墙体状况怎么样了?”
吴教授看了看大家,晃荡着脑袋:“这个不用操心,山人自有妙计!
顾新华‘噗嗤’!声笑了:“吴教授,你千万别逗了,现在距离夯土墙至少有五十米的距离,你怎么能探查出墙现在的情况。
吴教授胸有成竹地说:“小伙子,姜还是老的辣,记住以后老年人的话一定要重视,我们打个赌怎么样?”
金月夜一下想起吴教授当初和他打赌的事情,看样子这个吴教授喜欢和人打赌,不知道这次失败了会不会照旧溜之乎也,心中暗笑。
顾新华晃晃头:“我不和你打赌,谁都知道你喜欢打赌,你赢了肯定洋洋得意,输了都会藏匿到下水道里……”
吴教授一听揭出他的老底,脸上有点挂不住:“这个……我这次一定赢,不信你看着。”说完,他从兜里拿出几个石子:“那个小伙子手劲大,对准墙,用劲扔。”
金月夜看吴教授实在有趣,这么远的距离,也就他能扔过去,马上就凑过来:“我来扔,我手劲大。”
吴教授把几个石子都给了金月夜,经过陶俑之事,吴教授对金月夜青眼有加,特别信任他,王大成手伸了过来,被他打到一边,眼神中的意味就是——信不过你。
金月夜拿起石子,对准夯土墙射了过去,只听轰隆隆的响声传来,好似在遥远的天边响起了数声炸雷。
夯土墙一阵乱响以后,摇摇欲坠,就要倒塌下来,随之一副惊人的场面出现了。
只见在墙体倒塌的一瞬间,无数的排弩射了出来,并且随着墙体下沉,排弩位置也不断下降,就似原始深林里一大排树木一起倒塌的场景。
吴教授看事不好,大喊了一声:“快趴下”!
众人一阵忙乱地趴了下来,双眼扫看着对面的情景,只见密密麻麻的弩箭疯狂地,从上往下全方位地射来,不一忽儿,在人们的半米之处,形成一堆弩箭之墙。
大家看如此之多的弩箭,都吓了一大跳,如果没有吴教授的拦阻,再往前走半步,绝对可以进入射程范围内,成为刺猬猬,谁还能有命在!
过了好一会,夯土墙完全倒塌,排努的射击也陆续停止了,大家惊魂未定,谁也不敢迈出第一步,呆呆地看着前面一片浓重烟雾和无数倒塌后的残骸。
金月夜捡起一个箭矢,上千年过去,箭头上依然相当尖利,感觉不像是纯铁,类似于合金之类,上千年过去,一点腐蚀的痕迹都没有,箭杆上的木质有的相当坚实,估计是铁木或者阴陈木,有些箭矢年代过久,腐烂断裂开。
看到密密麻麻的箭矢,这里面有一半都是完整的箭矢,连他一个外行看了都知道价值不菲。
吴教授不管不顾地蹲在地上,整理地上的箭矢,双眼越来越亮,大家看吴教授整理,也想帮忙,吴教授急忙拦住:“你们千万别动,万一损失了一支都是犯罪,还是我来吧。
大家看吴教授又像前几天守护陶俑的架势,知道老头的脾气犟又上来了,也就作壁上观。
不知道经过了多久,吴教授总算整理完了,他小心地用粗麻布包裹住几捆,对大家说:“其它破旧的你们也整理好,一起运出去吧,也有一定的价值。”
众人互相看看,心里埋怨:这老头,怎么不早说,一直到现在才发话,害我们没事在这里傻等,只好把残破没有价值的弩箭收拾到一起,捆绑起来,一会时间,大家七手八脚就整理完毕。
金月夜拿着一把铁锹,走到倒塌的夯土墙边上,一看土墙上的泥土经过醋的浸泡基本没有大块残骸,成为一堆散土,上面的一排弩架在完成历史的使命以后,跌入尘埃四分五裂,他用铁锹清理了一会,感觉没有什么危险,招呼大家都过来观看。
惊魂未定的众人这才放心地走上前来,看到地面上一片狼藉,暗暗心惊。
园园试图把弩拼凑起来,发现碎的实在太厉害,经过了上千年弩终于在寿终正寝之前,完成了历史使命,只能叹息一声放弃了。
这里的事情结束,古队长指挥大家继续往前走,现在大家知道小心了,再不敢单独行走,深怕发生意外,几乎成了惊弓之鸟。
顺着长廊继续往前走,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宫殿,大家欣喜地想,也许这里就是主殿!
园园心里有数,这是整个墓地的后殿。
金月夜依旧拿着铁锹试探地探路,在后殿门口,有一块石板,他用铁锹点在石板上,石板倒翻,转了一圈,金月夜吓的手中的铁锹差点没松手,再一看,石板回到原来的位置,好似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似的。
大家拿过几把铁锹,一起用力,想把石板撬起来,一阵费力的声响以后,石板总算被撬了起来,一看石板下是一个活动装置,撬起石板,装置彻底报废,大家再一看,下是一滩死水,看出来里面很深,恶臭味飘散出来,仿佛积年的茅坑。
大家捂着鼻子跑开,只有吴教授、古队长站在金月夜的身边,吴教授拿起一块石块,扔进了死水中。
突然,看见石块落入脏水中的刹那,水好似活了一样,翻卷着吞噬掉进水里的石块,灼烧着,发出一阵‘兹、兹……’的响声。
水面上一阵烟雾升起,笼罩了脏水和石块,一股臭气冲了上来,隐约中看见水中的石块越来越小,响声也越来越弱,烟雾渐小,让人身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最后归入平静中。
石块绝不是单纯的掉到水里,是被水吞噬了,水竟然是活的,好怪异的感觉,这个感觉打破了人们历来的传统观念,几个人互相看看,都露出了惊惧的表情。
吴教授找寻别的东西没有找到,看到金月夜手里有把铁锹,抢过来,不管不顾地小心扔了进去,溅出了几点水花,好似妖孽的口蜒,跃上半空,快速缩回去了。
第五十一章 国宝
铁锹接触脏水的一刹那,水好似有生命一般包裹住了铁锹,一阵吞噬,铁锹在‘兹、兹……’的响声中,越来越小。
烟雾笼罩了整个脏水表面,它竟然是淡绿色的,在幽暗的光线下恍如毒蛇口中蛇蜒,形成一个怪异的淡绿色怪圈,随之,淡绿色的烟雾飘飞上来。
古教授大喊一声:“烟雾有毒,小心。”屏住呼吸。
过了一会,再看洞里的烟雾、声音逐渐小了,铁锹彻底被——湮灭了!时间比石块消耗的时间更长,更叫人难以置信。
湮灭了!
铁锹在他们的视野中消失了,绝对不是落入水底,脏水在人们的面前把铁锹吃掉了。
吴教授到底知识面比较广,想起了什么,把金月夜和古队长叫到边上:“我知道这臭水是什么东西了,它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王水(一份浓硝酸三分浓盐酸),能够溶解一切物质,连金刚石、金、银都可以溶解掉,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挥发出来的蒸汽都拥有毒性,但是只要不接近它,还构不成威胁,它的名字在古代好像叫呛水,也不知道由什么物质组成。”
众人才明白过来,原来水不是活的,是具有活性和剧毒性,大家听完,才松了一口气。
大家都诧异地想,宋朝生产力低下,竟然能合成出这样具有强烈剧毒的大量药液,实在难得,也不知道里面混合了什么东西。
有人马上想到,如果活人掉下去,绝对会消失得连骨头都不剩,刚才如果有人冒失地闯进去,必定有死无生,就是把一个手指头伸进去,也会被吞噬得点滴不剩。
如果有盗墓贼闯进来。掉下去……,再一想,这潭呛水不知道溶解了多少人,当初挖古墓的工匠……,这臭气中不知道遗留下多少人的原子、分子……。
汪琳琳喜欢联想,这次无声无息地跟在大家后面,看到面前的臭水,闻着恶臭味,她顿时一阵恶心,冲了出去。几乎将胆汁都吐出来了……。
经历了食人鱼、绿毛变异僵尸怪、毒蚂蚁、火焰山、机关排弩,现在又是呛水的众人,再不明白这个古墓里时时、处处都有危险。那就是愚顽不灵之人了,好在现在的人类头脑都不笨,在剩下的探险中没有再出现冒失鬼。
古队长把青石板仔细覆盖在呛水坑上,由于机关已经被破坏,石板完全隔绝了危险。他带领大家踏进了大殿,为防备万一,小心用铁锹探路,看到这里没有棺椁,知道这里不是主殿,再看布置。好像是后殿。
大家用铁锹探路,一步步走了进来,没有人乱走。都小心地踏着走过的青石。
只见大厅里有台阶,台阶上有高高的座位,座位上一个精致的沉香木雕花椅子,岁月的流失早就失去了原来的光泽,沉积出历史的沧桑、厚重感。椅子后面是一个精致的屏风,上面是八仙过海图案。也是沉香木制造。
两旁有两个打伞的陶俑侍女,服饰是南宋宫女装,细腻的纹理、色彩搭配,明显高于后殿一大群陶俑,她们千百年来站在椅子后面,伫立不动。
椅子前面有一个条案,条案也是阴沉木制成,上面有暗花雕刻,条案上文房四宝都有,还有几本书,早就化为尘埃,不过还有几个卷轴,看起来完好无损,不知道什么材料的,有一个镇纸孤单地遗留在书籍的尘埃上。
条案旁,有对称的铜香炉,旁边两个陶俑童男、童女,对称地伫立在两旁,陶俑高矮和人的身高一致,做工精细,和宫女是一个档次,面上无悲无喜。
大厅墙壁上雕刻着宋朝历代皇帝的生平壁画,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太宗赵光义;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宋宁宗;宋理宗止住
可以确定,古墓的主人一定是宋理宗朝代的王爷,至于准确的定位,还需要打开主棺椁才能知晓。
大家观察再三,确定这里只是宫殿建筑群的后殿。
吴教授怕大家在殿里到处乱走,出意外,对大家喊:“大家别乱走,也别碰坏东西,这里的每一件都是历史文物,都具有研究价值。”
王大成知道他的脾气,马上爽快地答应下来:“知道了,吴教授!”
大殿两边有两个巨大的越窑青花大罐,上面细腻的图案带着层次感,立体的图案,叫人感觉真的山水就在眼前,吴教授双眼亮了,走进花瓶前,仔细端详着。
只见白色的底纹上下半部分是层次分明的山水画,上面一条青龙直冲天际,青白二色其中略显亮*,简单中蕴含着天地之气;另一个大罐简单看了一下,果然是百鸟朝凤图案,绝美的凤凰展翅高飞,两个越窑青花大罐,一龙一凤寓意绝好,富贵天成、帝王之家翱翔九天之心态表露无遗,显见是晚唐皇家御用之物。
这对大罐子可以说是唐代皇家的象征,国之瑰宝,由唐朝流传到了宋朝,依旧做为宫廷御用,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吴教授越看心中越吃惊,精美的图案、细腻的色彩、釉质坚实、层岩叠嶂、颇有越窑的风格色彩,细腻中蕴含着贵气、流畅的笔墨叫人感受自然的奥妙,可以说举世无双。
上千年的岁月没有在瓶子上留下任何暇渍,叫人有种沧海桑田弹指一挥间的感悟,吴教授骇然心惊:无价之宝呀!
他清楚的记得2005年,英国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一个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拍出了2。3亿人民币,创中国瓷器历史之最。
这里的越窑青花龙凤双瓶规格远远高于那个元青花,甚至比鬼谷子下山图更有意义,这对瓶子可以说是唐朝皇家的象征,寓意深刻。
知道历史的人都知道唐朝和元朝相隔了几百年,不说年代越久的瓷器价值越昂贵,这里的越窑瓷器与元青花相比,提前了四百多年,况且越窑在宋朝初年已经停窑,越窑瓷器存世量屈指可数,比元青花存更见珍贵,可见其价值之高。
吴教授认真去看,一般瓷器大罐高三十厘米,宽二十到三十厘米,这里的越窑大罐足足有六十厘米高、三十厘米宽,算做大件瓷器,前所未见的绝品。
越窑青瓷被誉为母亲瓷,整个青花纹饰呈色浓艳,温润如玉的釉质,青绿略带闪黄的色彩完美地呈现出越窑的特色,有诗词称赞:‘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的文雅之士都喜欢喝茶,越窑瓷器最著名的还是茶具。
桌子上还有荷花式整套越窑茶具一套,以素花为主,釉面青碧、晶莹润泽、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层栾叠翠般舒服的感觉,正是晚唐秘色瓷精品
大家都知道吴教授的脾气,躲在吴教授的身后看大罐。
吴教授小心把瓷瓶用粗麻布包裹好,刚挪动了一下瓷器,只听头顶上一阵轰隆的响声传来,两个硕大石墩从石墙棚顶落下来,眼看就要砸到吴教授身体和大罐上;另一个石墩对准对面的大罐顶上,好在那个大罐附近没有人。
金月夜大喊一声:“小心”!猛冲过来一推,在最后一刻,把吴教授推出了石墩落下之地,大家看傻了,呆站在原地。
吴教授被人一推,从痴迷中震惊过来,尖利地大喊一声:“国宝”!古队长一把抱住他,大喊一声:“吴教授,千万不可!”吴教授的‘国宝’!两字还未出口,只见千斤石墩落下来,把一切碾成粉末,时间停了下来,仿佛大罐在经历了千年以后,要面见天日的瞬间被解体,在默默地流泪,如果吴教授没有被推出来,或者刚才的手伸进去以后,同样会和大罐一样的命运。
另一个大罐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机关停住了,一切都静止下来,好似有叹息声在大殿里反复回响。
当大家都傻在这一刻的时候,石墩落地砸碎大罐的以后,一股烟雾从石墩里飘散出来,在大厅里蔓延开来,烟雾不断散开发出妖艳的绿色。
园园眼神闪过异样的色彩,屏住气,大喊了一声:“危险,快退!”喊完,拉起惊魂未定的吴教授就往后面撤去,金月夜急忙上前帮忙。
众人在这段时间,经历的事情,对突发事情反应极快,都退出了大殿。
再看屋里,绿色的烟雾四处乱串,灰蒙蒙的后殿被绿色染上了一片恐怖的色彩,大殿里所有的东西都被绿气笼罩起来。
吴教授像傻子似地被大家推出后殿,看着大罐被砸碎,也许这是他一生的遗憾,出了大殿,他才反应过来,眼泪刷一下流了下来,身上直哆嗦,嘴唇蠕动着半天发不出一点声音。
退出的时候,金月夜看看石洞顶端,看不出一点倪端,这个装置究竟怎么放置在上面,怎么会人一动下面的东西就会引发连锁反应。
第五十二章 转忧为喜
进来的时候,大家被呛水吓了一跳,都关注着脚下,谁知道头顶上竟然隐藏着如此隐患。
园园看到刚才的一幕,好生后悔,古墓下如此大的面积,不可能面面俱到,当时探查匆忙,有些地方不可能仔细查看,才有今日的事情发生,可惜了两件国宝,隐身技能本就逆天,也许是上天注定不叫这对国宝面世,没有想到看似安全的大殿,竟然隐藏着如此之多的隐患,前有呛水、石墩、后有毒烟,一环扣一环。
站在大殿外,看到里面毒烟未消,大家再不敢进大殿,都去看古队长。
古队长对大家说:“今天先别动任何东西了,里面的烟雾明显有毒,等毒气散了,找个梯子来上去仔细探查明白,再说。”
真应了那句: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谨慎一点是对的,如果今天不冒失地挪动大罐,也不会引动机关。
大家互相看看,最后看了一眼金碧辉煌的大殿,缓慢地走了回去。
吴教授依然沉浸在伤感中,仿佛一下苍老了十几岁,眼神黯淡下来,脚步也沉重起来,最后一个离开了后殿门口。
古队长怕他伤心过度跌倒,仿佛不经意地去用手搀扶着他一起走。
吴教授精神状态达到了最低点,力气似乎消耗尽了,正好借古队长的手缓慢离开了。
古队长心中对吴教授怨过、怪过、敬过、到现在才发现人是复杂的,往往你认为看到了他的本来面目,却只看见了冰山一角,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是看他的长处,看他的整体价值观。
回到营地,吴教授一点精神都没有,一下倒在帐篷的床上。没到半夜就发起了高烧,和他在一起住的顾新华半夜把医生叫来,打了退烧针,也没有退烧。
大家估计吴教授是吸进了毒气,毕竟他距离毒烟最近,考古队里也有几个人,发烧、恶心、呕吐,估计古墓年头太久,烟毒的毒性不是很强,否者这些人都将受到更大的毒害。
吴教授昏昏沉沉。一阵阵说梦话:“都怪我……,越窑精品青瓷呀,国宝……”
顾新华知道吴教授这是伤心过度。加上吸入毒烟引发的疾病,上次的毒蚂蚁事件,吴教授还没有好利落,这次的越窑青花大罐给吴教授的打击太大了,任谁都受不了国宝在面前毁掉。何况对待古董比自身健康重要的吴教授。
外国人研究病人得出的结论,精神状态对人体的危害最大,研究的课题是,如果人极度情绪波动会引发各种疾病,呼吁大家保持平和的心境,这次吴教授生病就是精神极度受挫所至。
人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晚上,吴教授整个人像脱相似的。瘦了一圈,颧骨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