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军机处的重臣也纷纷下跪:“臣等参见新皇陛下!”
其他几位皇阿哥也没有什么意见——事实上,这个结果完全是意料之中的,谁都知道十二阿哥圣眷优渥,从他是乾隆在世的一众皇子中唯一一个亲王爵就可以窥见一斑。
。。。。。。
乾隆三十六年二月初二,龙抬头。皇十二子永璂即位,先帝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葬裕陵。
次年,新帝改元景昭,居乾清宫;尊先太后钮祜禄氏为崇庆太皇太后,居寿康宫,先皇后乌拉那拉氏为嘉懿太后,居慈宁宫;封侧福晋李氏为颖贵妃,居承乾宫,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为宸妃,居翊坤宫,潜邸格格钮祜禄氏为钰妃,居钟粹宫,潜邸格格苏氏为宁嫔,居景仁宫,潜邸格格董鄂氏为婧贵人,居永寿宫偏殿,潜邸格格柳氏为韵贵人,居永和宫偏殿。
另,加封先皇诸子,循郡王晋为循亲王,恪郡王晋为恪亲王,庄郡王晋为庄亲王,仪郡王晋为仪亲王,成郡王晋为成亲王,十五阿哥晋为贝勒,封号庆,是为庆贝勒。
。。。。。。
乾清宫内。
如今的内务总管林绪治林公公守在殿门口,殿内一个太监宫女都没有,只有龙椅上的景昭皇帝,还有和亲王弘昼。
“十二,五叔问你一句。”弘昼收起了一贯的嬉皮笑脸,面上的表情很严肃。他称呼柒耀为“十二”,自称“五叔”,柒耀明白这大概是要打感情牌的意思。
“说。”一身金黄色龙袍的柒耀端坐在殿中央,嘴角的笑容相当玩味。
“皇兄到底是怎么。。。。。。”弘昼隐去了剩下的话,“明明之前都没有一点预兆,怎么突然就。。。。。。”
“五叔却是为何前来问朕?”柒耀轻轻一笑,姿态慵懒,“太医说了,是心有郁结。。。。。。这么看来,大抵是因为五哥五嫂、还有明珠格格和明珠额驸的死吧!这接二连三的,受不住也是正常的。”
弘昼定定的看了柒耀很久,缓缓地道:“十二,你清楚四哥是什么样的人。”
“呵。。。。。。”柒耀从龙椅上站起身,走到弘昼身边。二十岁的青年长身玉立,一双上扬的凤眸像极了他父亲。
“五叔这么说。。。。。。”微微眯起眼眸,“莫不是在怀疑朕?”
弘昼没有说话。
“啧。。。。。。”柒耀嘴角的弧度加大了一些,却只让人感觉凉薄,“五叔很在意这个吗?”
弘昼只是看着柒耀,没有回答。
“皇阿玛属意的人,是朕。这是毋庸置疑的,既然如此。。。。。。”柒耀眉目飞扬,一片睥睨,“我又为何要做这些毫无意义的事?反正,无论如何,这皇位都是我的,不是吗?”
“是吗?”弘昼反问道。
“五叔认为,皇阿玛还会把皇位传给谁?”柒耀笑得越发灿烂,“永璋?永璇?永瑆?还是永琰?”
弘昼盯着柒耀好一会儿,才说:“既然如此,是臣放肆了,还望陛下恕臣不敬之罪。”
“王爷无需介怀。”柒耀轻笑一声,往后退了几步,“若是没有什么事的话。。。。。。”
“臣告退。”弘昼行了个礼,退下了。
柒耀靠在窗檐上,看着弘昼的身影渐行渐远,突然就想起了八年前和弘昼初见的时候,他们和弘历三人一起去龙源楼吃饭,弘昼笑得恣意不羁,对着他一口一个“十二侄子”。。。。。。
以后,怕是再也见不着这样的五叔了吧。。。。。。
柒耀垂下眼帘,阳光从窗外照进来,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渐渐融入墙角的黑暗。
“呵。。。。。。”年轻的帝王突然轻笑出声,然后越笑越夸张,状若癫狂,眼睛里却仿佛要流出泪来一般,“呵呵哈哈。。。。。。孤家寡人。。。。。。”他的脸上满是嘲讽,眼神森冷:“这不是自己选的路吗?活了这么多年,怎么居然还会感伤?”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雅凛小天使的地雷(づ ̄ 3 ̄)づ
密匣里的传位诏书大部分是从康雍两代帝皇的传位诏书里截取的,阿熙就改了一点→然而这不是重点所以大家不要在意2333大结局就写到这里了,后面还有番外,欢迎大家点番外(づ ̄3 ̄)づ╭?~
关于皇帝驾崩,其实很多东西都木有认真写,正确流程是这样的→以康熙老爷子为例
1722年12月,康熙皇帝在圆明园驾崩。数天后,隆重的葬礼在北京紫禁城举行。大家一起,从乾清门进宫,到康熙灵柩前,和文武官员们一起吊唁,做了“三跪九叩”之礼,边上的官员们“时不时地提高嗓门号啕大哭,声震苍天。”在 “三跪九叩”的时候,礼部大臣们往地下泼洒了大杯的白酒,同时在紫禁城的后门景山附近烧了大量的冥器冥钱,以至于北城上空黑烟缭绕。
清朝的皇帝丧仪,基本上沿袭了明制,但又结合了满族的一些风俗习惯和古代典礼中的制度。
在皇帝驾崩的当天,将卤簿、大驾全部设齐。大殓后,将大行皇帝的梓宫放在乾清官,王、贝勒、贝子、公、公主、福晋等高级贵族人员各自回家进行斋戒,政府各部院大臣和官员要到本衙门宿舍中集体住宿斋戒,不许回家。至于散闲官员,则齐集于午门斋戒住宿。 斋戒期满以后,王以下文武官员不准作乐,禁止丧服嫁娶活动。在京的军民百姓要在二十七天中摘冠缨、服素缟,一个月内不准嫁娶,一百天内不准作乐(即任何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是指文艺表演),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二十七天不准搞祈祷和报祭。服未除前,文件票拟用蓝笔,文件一律用蓝色油墨印刷。京城自大丧之日始,各寺、观鸣钟三万次。 第二天,要在天安门前举行颁遗诏仪式。
除此之外,政府会向附属国发出告讣敕书,如朝鲜,在清政府发出后文书后,便于次日派出陈慰使赶赴北京,奉表陈慰。史载,顺治帝驾崩,朝鲜国王曾派使节到北京行吊唁之礼。朝鲜国王在派出陈慰使的同时,还常常派出进香使,向死者献进香礼物。
帝王驾崩往往有臣仆以忠义之名追随殉葬,清朝也不例外。皇太级继位之初,敦达里为表达他对皇太极的忠心,在继位典礼上向太宗发誓,愿意在太宗百年之后随葬于地下,永世服侍太宗。崇德八年八月初九,太宗在清宁宫驾崩的消息传出,所有官民全都换上孝服,只有敦达礼没穿,反而换上朝服进宫,向诸王表示要为太宗殉葬。他的这一要求得到诸王的赞许。与敦达里一起殉葬的还有安达礼,他得到八旗诸王每人赐给的衣帽,并晋升了官职,最后,他俩作为代言人,为诸王“转奏太宗,我们一定要好好拥戴幼主”,自尽而亡。
帝王的墓陵更加马虎不得,陵名也要由皇帝钦定。首先,皇帝要求内阁拟出若干陵名“进呈”。皇帝再从中钦定一个佳名。《清实录》记载雍正皇帝为其父康熙选择陵名,当雍正接到阁臣草拟的陵名名单时,内心十分感伤,他一边流着眼泪一边思索和斟酌,最后从中选定“景陵”做为父陵的名号,然后,他咬破中指,用鲜血将“景陵”二字圈定,以表示其对父是至孝至诚之心。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遇到陵名与地名重复时,必须避讳,将地名换掉。今日湖北省的天门,原名叫景陵,因为雍正皇帝将父陵定名景陵,于是,他亲自拟定“天门县”,取代景陵县
☆、番外·陈知画
陈知画是海宁陈家的四小姐,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乾隆三十五年时,乾隆帝南巡时在陈家住了好几日。陈知画被崇庆皇太后看中,带在身边,说是等回京后便赐给懿亲王做侧福晋。
陈知画知道懿亲王,当今的十二阿哥,中宫嫡子,不过十八岁,便立下了赫赫功勋。
陈知画得知自己要被指给十二阿哥之后,红着脸瞧了他几次,觉得十二阿哥实在是个俊俏儿郎,风姿卓绝,典雅无华。她心里是欢喜的,不仅仅是因为懿亲王的权势,也是因为这个人。
帝驾住在陈家的时候,陈知画每天都会送些东西给懿亲王,虽然碍于规矩两人不能见面,但知画还是想和懿亲王多培养一下感情。
乾隆帝一行人离开海宁的时候,太后带上了陈知画。陈知画知道自己是要和帝驾一起归京的,所以她什么也没说,乖巧的跟在太后身边。
太后已经八十多岁了,长得倒是慈眉善目,对知画也好,真的好像一个老奶奶一般。陈知画很感激太后,便照顾得愈发体贴入微。
随驾的五福晋和明珠格格,陈知画也有所耳闻。但不知道为什么,她们好像很讨厌她。
帝驾离开海宁之后,一行人来到了杭州。
晚膳后,他们登上了画舫,开始游西湖。
丝竹阵阵,莺歌燕舞,很是热闹。
陈知画冷眼瞧着,太后看着挺开心的,但眼中还是有一丝不认同。
陈知画知道,太后其实还是看不上这些青楼歌姬、秦淮女子的。
不过陈知画也没有说什么——左右皇上喜欢,而且看着也热闹。
她偷偷的看向懿亲王,发现懿亲王的注意力根本没有放在那些歌姬身上。
她觉得很满意,心里甜甜的。
过了一会儿,湖上传来了一阵歌声。
什么西湖柳,什么花开堪折直须折的。这歌听着倒是不错,喉清韵雅的,但是知画本能的感觉到了一丝威胁。
之后,皇上派人去将那个唱歌的女子请了上来——那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子,大概十七八岁的样子,一身浅粉色的旗装显得她肤白如雪。
听说她叫夏盈盈,是杭城第一名妓,卖艺不卖身的清高人。
然而陈知画却觉得,再如何卖艺不卖身,入了青楼,怎么可能还是清高人?
“听说你是杭城第一名妓,为何之前何爱卿请你上画舫随驾,你不愿来,到了今天,又自己坐着小舟弹琴唱曲给朕听?”皇上好似对这个杭城第一名妓很感兴趣。
“回皇上的话,盈盈今天并非特意唱歌给皇上听,而是和姐妹们一起游湖,因为月明风清,一时兴起,才唱起了这首《西湖柳》。”夏盈盈却一点也没领情。
陈知画听了她的回答,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眉。
她觉得夏盈盈肯定在说谎,哪有在皇上和太后还有一众皇亲国戚游湖的时候跟姐妹一起游湖的?她不过是一介歌姬,谁给了她这么大胆子?
“哦?是嘛。。。。。。”皇上似乎不在乎她到底是为什么唱的歌,“既然来了,就在这儿多坐一会儿,多弹唱几曲再回去吧!”
“皇上!盈盈虽然出身贫寒,为生活所迫流落江湖,但也读过一些诗书、学了一些道理。在杭州,我出道两年,陪酒不陪客这个原则从来没被打破过。今晚我是和我的姐妹们一起来游湖的,不是这条船上的客人。我知道皇上是万乘之尊,没有人敢违抗,但是请原谅,我的姐妹还在船上等我,我不能把她们丢在那儿,我也不是召之即来的人。请皇上体谅我的苦衷,放我回到我的小船上去吧!”
听听这话说的,还真是清高人。
陈知画完全明白了,这个名叫夏盈盈的女子分明就是为了吸引皇上的注意力,才这般欲拒还迎的!
就在这时,太后开口了,她语重心长的对着知画说着,其实却是在数落夏盈盈。
“有些人呐,总是不明白自己的身份,奢望自己不该想的东西。。。。。。知画,你是个聪明孩子,可不要向她这样啊!”
陈知画明白太后的意思,当即乖巧的点了点头:“谢太后娘娘教诲,知画明白的。”愈发显得自己端庄得体。
一时间,夏盈盈的脸色很不好看。
然后,懿亲王为她出言解围了。
他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过让你留下来弹会儿琵琶、唱几首小曲,想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罢?
可夏盈盈还是不领情。她用一双秋水盈盈的眼眸,脉脉含情的看向懿亲王。
她说,谢谢懿亲王好意,可是自己还是要回到小船上去。
于是懿亲王为她向皇上求情,而皇上同意了。
陈知画心里有些闷闷的。
她想,懿亲王是不是喜欢上夏盈盈了?
再次听说夏盈盈这个人,已经是几天后了。
人们都在说,皇上明察秋毫,偕同懿亲王和仪郡王演了一出戏,通过夏盈盈引出了天地会的刺客。懿亲王足智多谋,凭借这些反贼找出了天地会的总坛,不但追回了失窃的三百万两税银,傅恒大人和仪郡王还趁此良机把天地会一锅端了。
而那个夏盈盈,实际上是天地会的圣女,她所在的清歌院,就是天地会总坛的所在。
他们说,夏盈盈和其他四个刺客,都是被懿亲王杀死的。
陈知画觉得心里舒坦了一些,但又多了一些不一样的难受。
她自己也说不上来。
之后好像出了什么事,皇上带着懿亲王先行赶路回京了,她跟着太后、还有一众女眷们,则是在仪郡王的护卫下,从容的前往京城。
陈知画从出生到十五岁,都是在海宁度过的,她从来没有过、甚至想都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到京城。
而且,将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她心里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期待。
懿亲王实在是一个很好的人。
身份高贵,能力卓绝,并且。。。。。。
陈知画突然想起在海宁时阿玛告诉她的话——懿亲王圣眷优渥,是最有可能。。。。。。的那个。
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天上。
陈知画算不上很有野心,但是也期待着成为懿亲王的侧福晋,然后更进一步。。。。。。成为天子嫔妃。
然而,谁也不知道最后会变成这样。
她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正月还没过,紫禁城中就频频传来死讯——五阿哥,五福晋,明珠额驸,还有明珠格格。
陈知画住在慈宁宫偏殿,心中的害怕越来越深。
二月初二早上,她刚刚起来,还在服侍太后梳洗。
突然就有一个宫女过来,她说,皇上驾崩了。
皇上驾崩了。
太后当即就晕了过去,全靠桂嬷嬷掐人中才幽幽转醒。
之后,她扶着太后前往乾清宫,看着一个不认识的老王爷从正大光明匾额后取出了立储密匣。
皇上属意的人是懿亲王。
懿亲王登基了,她却没有像自己以为的那样,成为宫里的娘娘。
新皇登基前,她还没来得及嫁给他做侧福晋。
而新皇登基之后,这个还未及冠的年轻皇帝表示,自己要守孝三年。
三年啊。。。。。。
陈知画等不及了。
三年之后,她已经十八岁了。
哪一个皇帝会守三年的孝?这分明就是在拒绝她!
最后,陈知画被太后送回了海宁。
那个美如冠玉的男人,终究不属于她。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是陈知画的番外~知画最后还是没能嫁给柒耀,回海宁去了23333就当做来京城玩了一趟吧,其实也不是很虐是不是?以后嫁个良人做正妻也挺好哒~
点番外点番外,继续求点番外~
另外,因为作者君的另一篇文《'快穿'系统你的节操掉了!》因为严打的关系要把黑道卷整一卷都删掉了重写一卷其他的,所以最近会忙着更那篇,本文的番外可能会更的慢一些,请大家见谅(づ ̄3 ̄)づ╭?~
☆、番外·嘉懿太后
“臣妾参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大殿中央,一众嫔妃们躬身行礼,脸上的神情无一不是毕恭毕敬。
“平身吧!”乌拉那拉·景娴高居首座,满头珠翠,恢弘大气,“这么早便来给哀家请安,有心了。”
“嫔妾可喜欢太后娘娘了,看到太后娘娘就觉得亲近,这才巴巴的赶来了,还望太后娘娘不要嫌弃臣妾烦人就好。”一娇丽女子拿起绣帕掩了掩唇,巧笑倩兮。
“哀家不嫌弃。”乌拉那拉·景娴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韵贵人多来慈宁宫走走,也带着三格格一起来吧!”
“好呢!”柳徽嫣笑着应了,“容惠很喜欢皇玛嬷呢,就是怕太后娘娘嫌她吵,嫔妾才没把她带来呢!”
“钰妃也多来来慈宁宫,绵忬对他额娘很是想念。”乌拉那拉·景娴看向钮祜禄·婈鸢,对着她矜持的点了点头。
“臣妾谢太后娘娘恩典。”钮祜禄·婈鸢抿嘴轻笑,福了福身子,眼神却是一片宁静。
乌拉那拉·景娴明白她心里是有点怨自己的,皇帝的五个孩子,两个阿哥三个格格,只有她的绵忬不是养在额娘身边的,被皇帝给了自己,说不怨也是不可能的。若换做是自己,若是当初先皇想把永璂抱去给太皇太后,她也会怨的。
但是尽管心里明白,乌拉那拉·景娴还是不可能把绵忬还给钮祜禄·婈鸢。因为这深宫太冷也太寂静,她如今年纪大了,是越发受不住寂寞了。
又过了一会儿,皇帝下朝了,过来请安了。
“儿臣给皇额娘请安。”
“臣妾(嫔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妃嫔也纷纷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