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琼瑶之绯色璂恋-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殿。其它如承德避署山庄、圆明园等处,随皇帝巡狩、避暑而定。如影视剧中地点多模拟太和殿召见和引见,则是不符当时习惯的。
  召见须由亲王、御前大臣、领衔军机大臣轮流带领大臣们去面见皇帝。引见须先进名单、履历折、绿头签,一人或数人觐见。现在影视剧中或见皇帝与大臣平起平坐,或站立谈话,这在当时是绝不可能的。召见或引见官员,须先由奏事处太监传旨,直呼被召见人其名,并领进屋内,大臣进来必须先跪安,口称“臣×××恭请皇上圣安”,满人则必称“奴才”,起立后走到皇帝所坐木炕前,在预设白毡垫上下跪,皇帝问即答。多人参加召见,只能由领衔者回答,别人不能插话;被召见人也不能相互说话,只有皇帝问到方可回答。不像现在影视剧中给人印象似乎是在开讨论会。召见、引见无论时间多长,官员自始至终必须跪奏,直到皇帝允许“跪安”表示谈话结束,才可起立后退至门口转身退出。清代只有极少数人因身份特殊,可以坐或站与皇帝谈话。如顺治时“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免礼节,康熙时顾命大臣鳌拜赐座谈话,同光时议政王恭亲王、监国摄政王醇亲王可站立与皇帝谈话。但也不是永远不变,如恭亲王在同治时以议政王身份可站立谈话,但进门时也要跪安。在光绪时恭亲王只是领班军机大臣,就必须跪奏了。
  跪奏时大臣们与皇帝的对话极其简明扼要,不像现在影视剧中长篇大论,喋喋不休。因为说话越罗嗦,跪的时间就越长。我们现在看清代档案召见记录,一般皇帝问话较多,大臣回答简而又简,几乎没有废话。跪奏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所以清代大臣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无论奏对何事,必以三语为率,并须简浅明白,不须上(皇帝)再问”。而且都用厚棉絮做成护膝,以免跪奏时间过长引起疼痛。并且经常练习,以免“失仪”(清制君前“失仪”要受处分)。清代笔记载:同光时军机大臣王文韶年届70,仍每日在家练习下跪;贵为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在慈禧做寿前也每日练习三次下跪。不少大臣常因跪之太久,腰酸膝痛直至病倒。所以跪奏时绝不会长篇大论。
  另外,清代题材影视剧中召见场面皇帝与大臣往往光头、便服,这在清代也是绝对不允许的。大臣进见须着常服补褂朝珠,戴红缨官帽。皇帝也是常服袍褂着冠。常服是皇帝在宫中正式场合所穿礼服,用为处理一般政务或召见大臣。官员亦如是,按清制穿错朝服最轻也要罚俸一月,因为这是清代制度所严格规定的,即以天子之尊,亦不能违背。
  还有一点必须指出:无论召见或引见,太监、侍卫等均不得在屋内停留

  ☆、第十二章·御花园考校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正在大修。
  等到柒耀再次看见富察皓祯的时候,已经是御花园考校了。也不知道乾隆是怎么想的,不但带上了宫里所有的阿哥——永琪,永璇,永瑆,还有他——而且还立了面屏风,把两个格格还有皇后、愉妃、令妃、舒妃、庆妃、颖嫔、豫嫔等等都叫了来,让她们在屏风后面坐着。
  “今天,朕是要考校一下你们的文治武功,看看我八旗子弟,有没有松懈掉,是不是还是像入关时那么勇猛!”乾隆的目光扫过人群,在富察皓祯身上停留了一瞬——这人怎么还敢来?
  富察皓祯见皇上特别留意了他,心里知道皇上属意自己,自己已经是被内定好了的额驸,不禁骄傲地挺了挺胸膛,但他突然想起白吟霜,心中有些难过——哦,我的梅花仙子,你的皓祯没办法娶你做福晋了,他就要娶公主了!但是,我不会爱上公主的,你才是我心目中唯一的妻子,我一定会让公主接受你的!
  “先是文试,下面朕出上联,你们接下联。”乾隆沉吟了一会儿,“松叶竹叶叶叶翠。”
  “秋声雁声声声寒!”富察皓祯迫不及待地喊出声来,然后得意地扫了别人一眼。
  “嗯,尚可。”乾隆没什么表情——这本来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句子——但一想到富察皓祯连请示都没有就这样喊出声来,心中有些不喜,“嗟叹嚎啕哽咽喉。”
  这个就要难一些,还要求七个字都是同偏旁的。
  “回皇上,奴才想到了一句。”没过多久,一个十六七岁的俊俏少年出声道。
  “哦,是额勒登保啊!”乾隆定睛一看,然后翻了翻记忆,“说吧,想到了什么?”
  “泪滴湘江流满海。”额勒登保咬字清晰地说出下联,然后收获了乾隆赞许的小眼神一枚。
  “额勒登保啊…。。。”柒耀眨了眨眼睛,透过屏风看向兰馨——看起来这落花有意,流水也有情啊!
  “嗯,额勒登保不错。”乾隆点点头,继续出题,“乌鸦飞入鹭鸶群,雪里送炭。”
  场下沉默了一阵,富察皓祯皱着眉头,死命想着,效果却是不怎么好。
  “回皇上,奴才想到了!”半晌,声音响起,柒耀寻声看去,却是太后的本族,钮祜禄·丰升额。
  “嗯,说。”乾隆略一颔首。
  “凤凰立在鸳鸯畔,锦上添花。”丰升额微微一笑,脱口而出。
  “丰升额的文采也不错啊!”乾隆满意地笑了,然后看向柒耀,眼中的戏谑一闪而过,“小十二,接下来你来出几句对子考考他们吧!”
  “是,皇阿玛。”柒耀有些无奈——唔,有什么比较好的对子…。。。啊啊,好长时间没接触到这些了,要好好翻翻记忆了啊…。。。
  场下的众人则是被乾隆这突如其来的命令惊到了。有的人开始怀疑,皇上是不是属意十二阿哥了;还有人则是在怀疑一个十岁的稚童——就算他是皇阿哥,是中宫嫡子——能出什么好对子?
  “天为棋盘,星为子,何人能下?”柒耀口中蹦出一句极有气势的话。
  “回十二阿哥,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接话的是富察皓祥,他今天穿着一身浅翠色袍服,外罩一件黛青色马褂,映着他那双带着碧色的眼眸,煞是好看。
  “嗯,接的很好~”柒耀甜糯糯地笑了,暗下对皓祥眨了眨眼睛,“下一句,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十二阿哥,奴才想到一句。”这次说话的是富察·福隆安,“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早就听闻福隆安大人文采出众,今日一看果然如此”柒耀满意地点点头,略感到有些可惜——傅恒家的儿子,个个都是好的,背后还有富察家…。。。可惜了,兰馨喜欢的是额勒登保,不过瓜尔佳氏也不错…。。。“下一句,一杯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
  “回十二阿哥,奴才有一句。”站在柒耀身后的额尔德谟朝柒耀看去,见柒耀点头示意他说,才继续接到,“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
  “是皇后的侄子吧!”乾隆瞥了一眼屏风后的皇后,“硕翁科罗家的额尔德谟,嗯,是个好的。”
  正说着,只听一声“刺客来也”,一个蒙面的黑衣人从假山后面冲了出来,拿着刀,直直地向乾隆刺来。
  “保护皇上!”额尔德谟瞬间反应过来,挡在了乾隆和柒耀身前。
  场下,额勒登保、丰升额、福隆安,还有皓祥和多隆,都纷纷朝刺客涌去,但是交手的一瞬间便俱都退开了——这刺客尼玛功夫也太弱了一点吧?皇上您确定不是在烽火戏诸侯?只有富察皓祯一直在跟刺客缠斗,两个人也来来往往斗了几十回合。最后,其他所有的人都像没事一样,就只看见场内皓祯和刺客打得正欢,坐在上首的乾隆甚至还从案几上拿了一杯六安瓜片时不时地浅啜着,面部表情放松,眼中甚至还有一抹冷冷的笑意。
  高无庸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抹了抹额头,果然一手的汗——皇上啊,您真是看戏成瘾了么?那是刺客啊刺客啊,您就这样喝着茶一副闲来看戏的样子真的好么真的好么!要不要奴才给您端上一盘瓜子啊口胡!
  “皇阿玛?”柒耀扯了扯嘴角,突然觉得有些鸭梨山大的感觉——这一副看戏的样子真是怎么看怎么胃疼啊!这可是刺客啊!虽然貌似弱得厉害…。。。“那个刺客,需要永璂帮您么?”
  “哦?小十二能制服刺客?”乾隆似笑非笑地看着柒耀,嘴角噙着一抹意味不明的弧度。
  “永璂谨遵皇阿玛圣旨。”柒耀都懒得和乾隆废话了——跟乾隆认真,你就输了!然后,随便拿起案几上一个茶盏朝刺客头上扔去——咻,命中!
  看着腥红的血迹从刺客光亮的脑门上顺着脸上的轮廓滑入蒙面的黑巾中,刺客就这样直愣愣地倒了下去,柒耀满意地笑了:“嘛,准头还行啊!”
  乾隆看着自家十二阿哥骄傲的小模样,不禁有些好笑。就在这时,从几位皇阿哥之间传来一声凄厉的咆哮:“尔康——”
  五阿哥这一声“尔康”那叫一个百转千回、荡气回肠,把场下的八旗子弟都吓了一跳——神马?!刺客是五阿哥的人?!难道五阿哥是要…。。。可是也不对啊,这刺客身手也太弱了一点吧?想到十二阿哥一盏茶杯就解决了刺客,一众八旗子弟的心中也不知道是什么感觉,怎么想怎么别扭。
  “尔康,你怎么了,你没事吧?尔康——”永琪冲到刺客——福尔康身边,拉下他的面巾,用力地摇晃他,见福尔康没反应,有转过头来向柒耀咆哮,“永璂,你怎么能这样呢!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就如此恶毒,居然敢打伤尔康,真是…。。。”

  ☆、第十三章·封爵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正在大修。
  “够了!”乾隆打断了五阿哥的咆哮,他的脸色有些阴沉——瞧瞧,这都说的什么啊?别说小十二作为中宫嫡子打伤一个奴才怎么了?就是打死都没事啊!再说了,这福尔康刚才的身份可是刺客啊!乾隆喜欢看戏不假,但并不表示乾隆喜欢被别人看戏,而场下八旗子弟们眼中的惊诧和鄙夷很严重的伤害到了乾隆那颗“脆弱的”水晶琉璃心。
  “恶毒?”柒耀挑眉,好笑地看着抱着福尔康的五阿哥,“这可是刺客…。。。”轻柔的话语却含着莫名的危险。
  “尔康才不是刺客!”五阿哥反驳道,然后看向乾隆,“皇阿玛,是儿臣让尔康假扮刺客的,儿臣想帮皇阿玛考校一下八旗子弟。现在看来,只有硕王世子富察皓祯是个好的,其他都…。。。”
  “够了!”乾隆的眼神冰冷,让五阿哥的背后沁出了冷汗,半晌,他的目光转向柒耀,“高无庸,传令下去,十二阿哥护驾有功,封多罗贝勒爵,赐号‘懿’。”
  听到这个旨意,五阿哥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在场的一众八旗子弟也都纷纷打起了小算盘——在皇上的儿子中,大阿哥永璜已经薨世了,追封定安亲王;端慧皇太子永琏也早就病逝了;三阿哥永璋在乾隆十三年就被厌弃了,剥夺了继承权不说,到现在还只是一个空头阿哥;四阿哥永珹出宫建府,可也只封了个贝子爵;五阿哥倒是还留在宫中,只是皇上也没有封什么爵位;永瑢倒是封了贝勒,可惜早在一年前就被出继给慎靖郡王允禧,已经不算是正经的皇阿哥了;剩下的八阿哥、十一阿哥也都还没有封爵。这次,把这么一件小事说成“护驾有功”然后封了十二阿哥一个贝勒爵,还是寓意“美好”的“懿”字,是不是皇上…。。。
  只有高无庸知道,乾隆完完全全是被五阿哥的自以为是自作主张给气疯了,然后,十二阿哥和五阿哥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乾隆就秉承着“你不让我舒服我也不让你舒服”的宗旨,封给十二阿哥一个贝勒爵,纯粹是用来气气五阿哥的。
  可是高无庸知道,并不代表别人知道啊!且不说这一众八旗子弟回去后那一个个显赫的大家族纷纷召开了家族会议,就说后宫中,那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各自回宫后,延禧宫里又有宫女不小心打碎了几个花瓶,“仁慈善良”的令妃娘娘一边轻轻抚摸着还平坦的小腹,一边狠狠地攥紧了手中的帕子,“嗤啦——”一声,尖锐的护甲在精致的丝绸上划出一道口子;皇后刚听到旨意的时候是惊喜得无以复加,恍恍惚惚地回到坤宁宫后,又开始怀疑皇上会不会让自己的宝贝儿子做五阿哥的挡箭牌(五阿哥的挡箭牌?……有这必要么,皇后凉凉……),于是陷入了无限的纠结中;慈宁宫内,老佛爷听到晴儿传来的消息后,捻着佛珠的手顿了顿,然后念了声“南无阿弥陀佛”,继续礼佛。
  第二天,乾隆就颁布了几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三阿哥爱新觉罗·永璋忠孝节义,德厚流光,明德惟馨,敦厚诚朴,循穆恭顺,今特封为郡王,赐号‘循’。布告天下,咸使闻之,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四阿哥爱新觉罗·永珹光风霁月,蕙心纨质,悌睦兄弟,高情远致,敬恪恭检,今晋封为郡王,赐号‘恪’。布告天下,咸使闻之,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慎靖郡王允禧之子永瑢贝勒工诗词,善书画,才华横溢,逊志时敏,庄肃宣惠,今晋封为郡王,赐号‘庄’。布告天下,咸使闻之,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嫡子十二阿哥爱新觉罗·永璂忠义仁孝,怀瑾握瑜,温良恭俭,朝乾夕惕,懿德可嘉,今特封为贝勒,赐号‘懿’。布告天下,咸使闻之,钦此!”
  另外,宫中的八阿哥还有十一阿哥也都封了个固山贝子的爵位,只有五阿哥无爵一身轻,导致众臣纷纷猜疑五阿哥是不是失宠了。除了这几道册封皇子——不,从前的六阿哥现在已经是慎靖郡王之子了——的圣旨之外,还有两道赐婚的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义女,已故齐周亲王嫡女兰格格娉婷秀雅,蕙质兰心,温正恭良,娴淑典雅,至真至纯,深得朕心,今特封为和硕和蕙公主,赐婚满洲正黄旗瓜尔佳氏额勒登保。布告天下,咸使闻之,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义女,已故愉舒亲王嫡女晴格格玲珑剔透,婉约可人,温文尔雅,端庄娴淑,讷言敏行,深得朕心,今特封为和硕和庄公主,赐婚满洲正白旗钮祜禄氏丰升额。布告天下,咸使闻之,钦此!”
  兰馨和额勒登保本就两情相悦,自然是欢喜一场;至于晴儿,嫁给了太后的同族,钮祜禄家的人,太后很满意,钮祜禄家很满意,晴儿自己也很满意。
  可是,有人满意自然有人不满意,硕王府的雪如就是其中一个。
  “王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雪如死死地抓着岳礼的手,颇有些歇斯底里的感觉,“皇上怎么会把和蕙公主和和庄公主嫁给额勒登保和丰升额呢,怎么会没有皓祯呢!”
  “雪如!”岳礼有些发怒,“皇上的决议也是你一个妇道人家可以置喙的?”
  “可是,公主明明应该嫁给皓祯的啊!”雪如还是不死心,“皇上怎么可以这么糊涂呢!”
  “住嘴!”听到雪如的话,岳礼的心凉了一半——居然说皇上“糊涂”?这话要是被别人听到了,硕王府可就。。。。。。“哪个规定皇上一定要把公主嫁给皓祯的?这话可不能再说了,被别人知道可就是一个‘宵想公主’的罪名了!还有,皇上也是你可以说的?‘糊涂’?你居然敢私议圣上!这可是要诛九族的罪啊!你还要不要命了!”
  大概是岳礼的话是前所未有的严厉,雪如有些讪讪地退下了,但她心中仍然有不甘——好像。。。。。。纯贵妃所出的四公主今年也有十三岁了吧!马上也到了出嫁的年龄了,皓祯今年二十岁了,但也不是不可以。。。。。。再说,四公主可是正经的皇女,身份更高贵。。。。。。
  而正在和白吟霜腻歪的富察皓祯得知自己没能尚公主,松了一口气,但是心中还是有一丝丝遗憾和不甘——在他看来,他是文武双全的,他是最优秀的,不同于那些只靠家族蒙荫的“八旗贵族”;可是,皇上居然把公主嫁给了两个纨绔子弟,这让他很不满。
  兰馨和晴儿的婚事定在了三个月后的十月初一,乾隆和太后都是喜欢热闹的人,于是决定让两个公主一起出嫁。因为兰馨和晴儿只是义女,并不是真正的皇女,所以也就干脆免了公主府,拨了几个和善的精奇嬷嬷和一批侍卫,让额勒登保和丰升额在府中建一个独立的院子也就算了。
  十月初一那天,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红色的火海中,鞭炮阵阵。两位公主出嫁的盛况可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十里红妆不过如此,在那一片刺目的红色之中,和硕和蕙公主下嫁瓜尔佳·额勒登保,和硕和庄公主下嫁钮祜禄·丰升额。瓜尔佳氏和钮祜禄氏将准备好的“九九礼”抬至午门恭纳,乾隆和太后分别在太和殿和慈宁宫宴请两家男女族人。
  兰馨是皇后的义女,是在坤宁宫备嫁的;晴儿一直养在老佛爷身边,自然是从慈宁宫出嫁。两人都是一身大红色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