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小桥笑着带着宝玉进了梨香院,叫他暂且在东厢里屋等着,她去叫黛玉来顺便换件衣裳。宝玉乐呵呵的应下,一个人坐在炕上,看见炕上摆着针黹,上面有一块没绣完锦帕,帕子的一角绣的荷花样,还有半片叶子没绣完。宝玉觉得这样子真好看,想起自己身上穿的布兜也是袭人绣的荷花样,跟这个正好是一对儿。遂欢喜的坐定主意,一会儿就让林妹妹把这个绣荷花的帕子送给他。等一会让林妹妹一进来,他就和林妹妹说。
未免别人扰了他见林妹妹,宝玉将赵嬷嬷并着几个小丫鬟赶了出去,袭人等守在房里不曾跟他过来。宝玉一个人在屋子里紧张着等着,不大会儿就听见有脚步声走过来,轻飘飘的似是体态轻盈的林妹妹。宝玉欢喜的转过身扑倒门口欲给她掀帘子,正抬首之际,帘子突然飘了起来,露出一张惨白无比的脸来,那模样像极了死去的晴雯……
“啊——”一记男生嘶吼穿透了整个梨香院。
再说跟着宝玉来的赵嬷嬷和丫鬟们在院子耍了一会儿,便觉得口渴要水,可巧姑太太房里的巧珠端着茶点过来,引她们去一边的石桌上用。这茶水才喝下半碗就听见屋子里的宝二爷大叫,可巧姑太太和林姑娘也从屋子里出来,众人一遭儿进去。却只见宝二爷一个人瘫在地上,口吐白沫,腿脚发抖。赵嬷嬷等大叫不好,请人抬了回去,一边回禀老太太一边请大夫诊治,那大夫有来了一句“惊吓过度”。
“这受惊还能连着犯?上次您给他开的药可都按时吃了,也见好,这怎么又——”
老大夫捋着胡子,百思不得其解。“许是宝二爷有碰见什么东西,受惊了。”
又碰见什么东西?东西……这老大夫是指鬼?
王夫人听了经过就赶过来,见宝玉痴痴呆呆的模样吓了一跳,此事竟然发生在梨香院,贾敏也在,太蹊跷了。王夫人冷着脸厉声的问责赵嬷嬷:“你们在院子里守着,确实不见什么人进屋?”
“确,确实不见人。”赵嬷嬷心虚的回答,她当时正和几个丫鬟们吃点心,也没朝门口那边瞅。可这话不能说,说了就是怠慢的罪责。反正宝二爷都见过一次鬼了,这次肯定也是鬼。
“我看是他的病没养好所致。”钱小桥对贾母解释道:“那屋子里我派人仔仔细细的查了,连只苍蝇都没有。”
贾母点头,她相信女儿,觉得这事儿还是出在“脏东西”上。
李纨扶着贾母,小声劝道:“改日还是请个得到的法师来做一场法事驱驱邪,甭管是不是真有鬼,挡一挡总是好的。”
贾母点头,回首把这事儿交给王熙凤去办。第二日,就有个神叨叨的法师带着小童,手拿罗盘和焚香炉在荣府各处咣当。夫人小姐们都被吩咐呆在贾母处,等法师做完法事净化各房的残留的‘怨气’方可回去。王夫人担心是王熙凤作甚么妖儿,特意吩咐周瑞家的跟着那个法师。
不一会儿果然有情况来报,不单报她这来了,老太太那头也报了。
“法师已经驱走怨灵。”小童来报。
“阿弥陀佛!”贾母松口气。众人也跟着松口气,劝慰贾母这回可以放心了。
小童突然道:“师傅请我问老夫人,府内有没有天佑二十九年四月初四生的,此人与宝二爷命相相克,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必须走一个才能留住另一个。”
“天佑二十九年四月初四生的,好像没有吧……”众人摇头,议论纷纷。
“好像真有一个。”声音不大,但此言一出场面立即静了下来。贾母搜寻一圈,发现有几个人一同看着表情不大自在的玉钏。
王夫人皱眉,催促玉钏快说。不管这事儿是不是真的,为了她的宝贝儿子讨吉利,这个人她也必须赶出府去。
“回二太太,是,是金钏。”
王夫人没想到是自己身边的人,转头看自己带的几个丫鬟里没有金钏,心里松口气,回首吩咐周瑞家的多给她打发些银子。
“她没犯错,这么简单地打发了恐不好。”钱小桥笑着和贾母说道:“不如这样,我收着她,把她派到林家的新宅子去守家,保证她一辈子见不着宝玉就是了。”
贾母笑着点点头,赞同女儿的做法。王夫人也没有异议,这样也好,她巴不得把这个小蹄子白送走,还省了遣散费了。
【恭喜玩家完成支线任务,拯救了两名被宝玉祸害的丫鬟!撒花!任务奖励:功德点+40;目前已有功德点:200;恭喜玩家荣获转运风车一枚。】
二百点并不多,但是如果能加上多发模式里的三百点,那可就十分喜人的成绩了。
钱小桥有了动力,等众人散的时候,拉着李纨的手询问贾兰的功课。
“多亏姑太太请的西席,大有长进,先生教他一年的书顶他在学堂学三年的。”李纨提起儿子,脸上慢慢地笑意。
“那就好。”钱小桥笑道。
“是啊,现在老太太有什么事儿都向着他呢,用度什么的和宝兄弟无异,父亲最近对他也上心的。”李纨所说的父亲是指贾政。
钱小桥笑着点头,只要贾兰能尽快有出息就好。钱小桥觉得没什么说的,拍拍李纨的手背准备转身走。身后的李纨沉默了半晌,突然追了过来。李纨不太好意思的扶着姑太太的袖子,笑着说送她回去。钱小桥知道她尊敬自己,也是有话说,笑着应允了。
李纨自从经了姑太太的点化和帮助之后,渐渐得了很多好处。老太太、太太那边送来的吃的用的再不会缺斤少两的,冬天的碳足够暖和到开春,夏天的冰块富余到初秋,穿的吃的更是花样繁多。而她儿子贾兰才得的这些享受,是宝玉打出生就有的。李纨顿然觉得自己对不起儿子,若非姑太太搭手帮衬,她和儿子这辈子恐怕都要在府里头这么寒酸过着。
“姑太太,我嘴笨也不知道怎么谢谢你,就绣了一件衣裳。”李纨叫素云把衣裳递给了香雪。
“你太客气了。”钱小桥握了下李纨的手,目送她离开。
林明家的凑到主子身边,低声汇报到:“太太,琏二奶奶刚传来信儿,荣府二姑娘的日子定了,明年三月二十三。”
“嗯,备一份厚礼便是。”
适逢宁府老太爷贾敬的寿辰,贾珍之妻尤氏请荣府众人过去庆寿。贾母携女儿贾敏和众媳妇姑娘们去凑热闹,尤氏见状赶紧迎过来请史老太君上座,尤氏跟太太媳妇们问候一通后,发现宝玉不在,遂拽着王熙凤问他哪去了。若是去了前院赶紧催人给叫过来,她可不舍得把宝玉这个活宝放到爷们里头去。
第七十一章 红楼……贾敏
王熙凤摇头;偷偷打量王夫人在何处;摆出愁怨的神色道;“嫂子许是不知道呢,宝兄弟自从二次受惊以后,精神一直都不大好;养了个把月终于渐渐好了,却落下一个毛病,便是哪夜被噩梦魇了,第二日早就免不得体虚发汗四肢冰冷;下不得床。这不;昨儿晚又犯病了,他早念叨着来你这的,可惜啊。”
“这倒没什么;倒是他的毛病可得好好养着。你回头和她说,等将来好了,随时来我这玩儿,有他的好处。”尤氏道。
王熙凤讪笑着敷衍,扭头瞅姑太太那边如何,正见她搂着撒娇的林妹妹说什么。尤氏好事儿的跟着望过去,也见着这一幕,更看见三春姊妹围着姑太太恭恭敬敬的,特别是她小姑子惜春那态度,跟对她的态度相差十万八千里。尤氏心下不禁暗暗赞叹姑太太是真喜欢孩子,若是她可真美什么功夫去讨好那些难伺候的姑娘们。早晚是嫁出去的货,泼出去的水,对她们再好将来也是无用,倒不如跟老太太、王夫人等处好关系来的实际些。
惜春跟他大哥续娶的嫂子尤氏关系并不好,反正在她这位嫂子眼里自己活在宁府就是个拖油瓶,赔钱货。若非如此那尤氏当初也不会现巴巴的把她送到是老太君那儿,多少年的不管不顾。小孩子也有心,惜春自然懂谁对她真好谁对她假好。这么多年她哥哥嫂子不管她,寄人篱下的住在荣府瞧人脸色,自会养了她一颗冷冰冰的心。既然谁都不在乎她,她何苦去在乎别人,所以惜春很少会对谁有什么感情有什么舍不得。所谓的真心,从亲人那里都得不到,那些陌生的丫鬟嬷嬷们就更加没有了。所以惜春从来不在乎身边的人,谁都舍得。
她这种想法直至林姐姐来了之后渐渐有了转变,她见林姐姐待丫鬟们厚谊,紫鹃等对林姐姐更是一心一意,她虽没有亲姐妹,但她们主仆就好像是可以互相依存的姐妹似得。林姑母也待她极好,晓得她年纪最小,叫姐姐们有什么吃的好的都紧着她来。惜春第一次觉得自己年纪小是个好事情,以前她一直以为大家的眼里头只有宝贝疙瘩宝玉。纵然是和庶出的三姐探春比起来,她也是各种不如人家争气,嫡出小姐活得比庶出都窝囊,怎叫她不心冷不心寒。
尤氏听王熙凤谈起迎春、探春两个丫头的婚事,心生羡慕,都觉得是不错的人家,便央求王熙凤也帮惜春找找。“就照着那俩丫头的,随便哪家都可。”
“可别求我,这人选还真都是姑太太张罗的,你求她去。”王熙凤抿一口酒,喝得正兴,说话更加直爽了。
尤氏拽着王熙凤,央求她先帮她说说,她再去才好。王熙凤无奈,笑着带着尤氏去姑太太跟前。可巧尤氏听说黛玉等几个丫鬟闹着要行酒令,赶紧的吩咐丫鬟把里屋腾出来给姑娘们摆一小桌酒宴去玩。
黛玉觉得这样最好,笑着感谢尤氏,当即跟姊妹们闹着进屋去。
钱小桥笑着拉尤氏在自己身边坐下:“二哥身体如何?”
“姑太太放心,他身子骨还行,就是一心的修道,不理我们了。今儿过寿也是,叫蓉儿去请他也不回来,只叫咱们好好聚聚去。”尤氏答道。
钱小桥笑着点头,不多说什么,毕竟六钗的事儿已经够自己管的了。她做圣母的任务,可不能真成圣母了。
“我听说姑太太管家有一套,迎春跟着您可学会了不少,我想着我那妹妹年纪也快了,能不能跟着姑太太学一学。我这个做嫂子的还真是没什么大用,什么都不会,教不了她什么,却也不能因为我耽误了她以后的前程。”
前程?钱小桥轻笑,这话从尤氏嘴里说出来还真有点讽刺。这世上便宜事儿真叫她捡着了,如果不是她有任务在身,谁会去管别家姑娘怎么样?她自己不管,还指望着别人会管。惜春有这样的父亲兄弟和嫂子真真是个大悲哀。
“也罢,改日你让她搬我身边住吧,我倒稀罕这些姑娘们,黛玉也盼着有个姊妹能做伴儿。”
尤氏没想到姑太太这么容易应下来,欢喜的点头,回身就张罗这事儿,现巴巴的跑到贾母跟前说道。
贾母倒不反对,她也盼着惜春好。
王熙凤玩笑道:“她真有福气,跟姑母住肯定妥帖,像多了个娘似得。倒不如叫她认了姑母做干娘。”
尤氏觉得在理儿,左右以后就托给姑太太操心,她叫声干妈也名正言顺了。
“行了行了,闹闹得了,一会儿姑母一会儿干娘的,转头我不晓得自己是谁了。你就安心吧,她虽叫我姑母,我是把她当自己女儿看得,以后什么东西有黛玉的就有她的。”钱小桥转头吩咐香雪,把梨香院的东厢收拾出来给惜春住。
自此以后惜春便在钱小桥的眼皮子底下教导。这丫头性子倔,心冷得很,一时半会儿的估计养不熟。钱小桥所幸放开了慢慢地样,叫人都对她热情点,三尺寒冰也总有解冻的一天。
转眼天气转凉,落叶纷纷,已是深秋时节。
闽浙总督夏铭传携妻入进,他此来有两个目的,一是述职,二是把他的小儿子的亲事定了。夏铭传夫妇其实早有给夏长清定亲的打算,奈何这个小儿子个性太强,特别挑剔,若是弄个不和心思的在他身边,这小子保不准能干出什么有违天理的事儿。孩子有驴脾气得治,治得方法就是叫他尽快成家生子,真正的成为大人有担当。可这小儿媳的人选可愁苦了夏铭传夫妇,按照儿子的要求是真难找。夏长清给她母亲就一个标准,聪明。
“什么叫聪明,这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词儿,把不准的。混小子一准不想娶妻,拿这个糊弄我们。”宋氏蹙眉头,心里埋怨丈夫把小儿子惯坏了。当年就因为生他不容易,又是中年得子,什么都顺着他,才给他养成这么个性儿,敢反驳父母的提议,若换做别人家早家法伺候他屁股了。
“行了,你急什么,慢慢找。”夏铭传笑眯眯的捋着胡子,携妻子入府。一路上夫妻二人粗略的参观了夏家京都宅子的布置,和浙江老家的风格差不多,叫人瞧着十分舒坦。
“算他晓得念旧。”宋氏有几分激动,眼里含着泪花,她可有六七年没见儿子了,当真想得慌。
扶起二人还没走多久,便见院门口立着一名身穿绀纹青缎的偏偏少年,眉目清秀,含笑看着他们。
“我的儿啊!”宋氏上去就把孩子搂在怀里哭,这么多年不见这孩子真是长高长大了不少,完全不是她心中停留的那个调皮儿子的印象。
夏铭传也眼含着泪,笑着看她们母子团聚,等妻子抱够了,他才上前拦住儿子,拍拍他的后背,道声:“难为你这些年一个人在京。”
夏长清笑着引父母进屋,亲自下跪奉茶。起身以后,坐在父母身边问:“怎么早到了?”
“你父亲着急呗,连夜赶了几天路,我全身的骨头都快散架的,不过能早见你一天,值得!”宋氏笑着捧着儿子的脸,这模样气质真有他父亲当年风范。
夏长清笑着看他父亲:“这回您老进京带了母亲来,怕是琢磨着要给我定亲么?”
“聪明。”夏铭传道。
夏长清收起笑,犟道:“我的要求别忘了,不然不收。”
“混小子!”宋氏狠狠地点一下儿子的额头,蹙眉看向老爷。这回寻的人家好归好,就怕一见面又是个百搭的。
夏铭传安慰的看眼妻子,笑问儿子:“林海这人你听说过么?”
“何止听说,也见过,是个厉害的,幽王很器重他。”夏长清眯眼看着父亲,眼角微微扬起。
夏铭传见儿子不反感,觉得这事儿还可行。遂第二日就急急忙忙的找到当年在考场上有几面之缘的林如海,三两句话便令二人一见如故,交起了朋友。隔日,俩家人找了个由头,各带着子女见了见。
夏铭传觉得这回相看不亏,孩子没看上,他也算是交个好朋友。宋氏蛮喜欢林家夫人的,一瞧就是个做派正办事麻利的,孩子管起家来必然差不到那儿去。管家这点是宋氏最关注的,她和丈夫常年不在孩子身边,儿子的后院肯定得有个女人撑起来,后宅不稳必然耽误他以后的官路。再说那林大姑娘的模样真不错,瞧着是长清喜欢的类型。宋氏十分希望儿子应承下来,这门亲事她满意,史无前例的满意。
从林家回来以后,夏长清一直颔首默默不语。
宋氏和夏铭传比较担心儿子拒绝,挤眉弄眼半晌,夏铭传败北,心中大呼这辈子就是欠着这位小祖宗。叹口气,他张口问:“叫林海做你岳父如何?”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这部分故事结局
第七十二章 红楼……贾敏
“好啊;”夏长清突然仰头,笑得灿烂;一副遂了心愿的模样。
夏铭传叹口气;无奈地摇摇头,他这个儿子还真是混球一个;竟敢耍他们……
两家都表态同意,就开始走订婚的程序。钱小桥知道这事儿瞒不住贾母;便主动去说了。
贾母是最稀罕黛玉做她的孙媳妇的;自然失望万分,却也不好说什么,毕竟黛玉的归宿蛮好的,人家的小子比宝玉确实强很多倍。其实贾母或多或少心中早就隐隐的觉得黛玉看不上宝玉;现在宝玉又落下那么个受惊的毛病;加之王夫人和贾敏的明显不对付。算了,孩子们的事儿她管不住,所幸就随着他们的意思去吧。
夏家夫妇肯定不能在京都城呆太久,所以定亲过文书聘礼的事儿就得紧巴紧的来。荣府的梨香院是不能在住了,钱小桥禀了老太太,彻底搬回了林家大宅。临走的时候,叫宋嬷嬷当留给贾母五千两银子,算是这些年叨扰的花费。
贾母不肯要:“她这丫头,当初说好她们过自己的,什么花费从没走过这边,还扔钱作甚么。”
“总归是觉得住了咱们的吧。”王夫人因操心宝玉,近些天的脸色才稍稍好转,便被宫里头的女儿催的要命。钱,正是她现在急需的东西,尽管是她不喜欢的人的钱,可谁跟钱有仇。王夫人眼巴巴的期盼着贾母把钱分了,她希望二房能多分点,再不济平分也行,有两千五百两银子足够了。
王熙凤笑着劝道:“既是姑母孝敬您的心意,您该收下。”
“是啊。”王夫人赶紧附和。
“也罢了。”贾母笑道:“这钱我不要,你们看怎么分?”
“既是姑太太的意思,我倒有个主意,不如把这钱分成两半给妹妹们做嫁妆,就算是姑太太给她们的大礼。”王熙凤说这话的时候,感觉后脊梁冷飕飕的,不用猜就知道是王夫人在用冷眼剜她。王熙凤乐呵的叫起嘴角,她现在还真不怕了。即便是老太太现在开口说分家,她都没什么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