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伦夫人抿着唇,皱起眉宇道:“不说你阿玛。一没花轿,二没敲锣打鼓,紫薇她肯点头跟了你吗?”
福尔康摇手道:“额娘放心,紫薇她如今什么都没了。济南回不去,又失了丫头,身上更无银两,她不跟了我,还有哪条路能走?”
福伦夫人听着有理,母子二人悄悄商定后,瞒着福伦操办起纳妾之事。
是夜,慈宁宫偏殿。
“红梅多谢瑞珍公主救回奴婢的爹娘,红梅今后便是您的奴才了。奴婢已经听爹娘说了,要不是主子,他们早就病死了。”红梅跪于天佑跟前,诚心叩首道。
雷雨夜,延喜宫闹鬼。红梅、黄杏等人只见一道人影夺门而入,未等她们惊叫,但觉身子被重重点了几处,她们便只能睁着眼,却无法动弹。
其后,来人吹熄了外室内的蜡烛,把小扣子拽入房内,并关上门扉。她们听到里间传出令嫔叫喊的声音,听着黑影代替她们应声,看着其后的一幕幕……
红梅她们在宫里呆了这些年,自然都是明白人。知道当夜之事,必是有人假扮腊月,用意只怕不仅是为了惊吓令嫔,更要使她们这几个令嫔的心腹,明白自己跟错了主子,而让令嫔照顾家眷亦是所托非人。
当令嫔被吓昏之后,人影步出内室。红梅三人隐约看到对方从怀里掏出什么,放在桌面上。其后,黑影解了她们的穴道,便闪出了房门。
小扣子颤巍巍的点了蜡烛,三人凑向桌边一探,却是三封家书。黄杏等人一把夺过,拆封看信,那其上的字字句句使人万分心惊。红梅深知令嫔疑心极重,但没想到,令嫔怕她的爹娘受了其他宫中娘娘的蛊惑,让她生出反骨为别人所用,竟把她的家人看押起来。
红梅看着书信里写着这些年过得生不如死,往日不许人出门,连亲戚朋友皆不许见。家人得了病,都不请大夫,只能硬抗着。红梅不懂令嫔既然要自己忠心,为什么却欺压她的家人?
但转念一想,红梅明白了。在令嫔想来,只要她不放行,自己这一生都出不了宫,再也见不得家人。令嫔若是不关押自己的亲人,让别宫的娘娘得了先手,那么令嫔不仅失了心腹,更可能埋下祸种。令嫔这么做,其实就是想逼死她的家人,让她不再有后顾之忧。
腊月不就是这般吗?全家早已死了几年,在令嫔的口中,他们却依然活着,并由她照顾着。腊月当初是多么感恩?死都是为了令嫔。可是,她得到的却是什么?
小扣子成了阉人,如今最重视的便是亲人和血脉。而红梅、黄杏,她们这些在深宫内讨生活的女人,有多少日子是靠想念家人挺过来的?而令嫔明面上照顾他们的亲人,得了他们的忠心,暗中却做着名不符实的言行,让他们如何不恨?
信是家人的笔迹,鬼女的逼问,更证实了令嫔的谎言。诚然,黑影人这么做未必是好心,但也成功的动摇了她们对令嫔的忠心。次日,令嫔的试探,并出言要借她的命,来逃避目前的困境。之后,竟还有脸说出会好好照顾她家人的话。
红梅知道,令嫔的话自己不能不应,也以为自己必是难逃一死。红梅记得自己离开延喜宫时,深深看了黄杏和小扣子一眼,这一眼中的含义,三人心知肚明。
世事无常,红梅没料到自己因皇上大赦天下逃脱一死,只是被贬入辛者库。红梅更没想到,瑞珍公主会偷偷把她带出辛者库,让她见了家人一面。更使她得知了,令嫔在瑞珍公主救出她的家人后,便不再信任她。所以,才命自己做替死鬼,即便自己是为了她入的辛者库,令嫔仍不放心,怕她说出之前的种种,想除之而后快。
红梅不想死,更不愿死得像腊月一般窝囊。为此,才有了跪在天佑面前的一幕。红梅咬着红唇,抬头凝视着天佑道:“主子,奴婢有个不情之请。与其让奴婢在辛者库里赎罪,不如让奴婢将功折罪。”红梅看得明白,瑞珍公主既然能把她的家人带入宫中,自然也有办法送人出去。
天佑淡淡看了红梅一眼道:“你想怎么做?”
“奴婢在主子面前不说假话,奴婢恨令嫔,就是死,也要让她一命偿一命。”红梅红着眼磕头道:“请主子吩咐,只要你让奴婢做的,奴婢万死不辞。”既然,在辛者库里只能等着令嫔伸出魔掌,何不拼死争一争,或许还有条活路。
天佑垂目半晌道:“好。我给你个机会,明日我安排你出宫,你找法子入魏府,我要你在半年之内,找出魏清泰贿赂大臣的帐册。”
其后,红梅退下,从屏风后步出二人,却是乾隆与太后。乾隆疑问:“这事交给她行吗?”
“她不是探子,她是为了活命。”天佑随手抄起茶杯,抿了一口道:“记住,永远不要太相信一个人。这样的事,自当双管齐下,就算她失手了,也不至于乱了自己的方寸。”
“而且。”天佑起身,看着窗外道:“这样的奴才不要去逼她,不要吩咐她为你做事。她们会觉得你也不过是如此,和令嫔没什么分别,只是想利用她们罢了。我让她们看清了事实,不再被人蒙蔽,她们就会恨,会绝望,会为自己不值。只要稍稍施压,她自己就会明白该做什么。”
太后、乾隆对视了几眼,一阵唏嘘。
次日清早,辛者库内抬出一卷破席子,其中裹着一具女尸。
作者有话要说:24、长发姑娘
从此,灰姑娘与王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怜,小十八还未体验性福,眼前一黑,醒来后起身,就觉得脑袋沉重的要命。小十八往后一眼,吓了一跳,自己的辫子居然如同蟒蛇一般盘起,而且有十来丈。小十八心道,难道是巫婆给她的肉身吃了长发剂吗?
末了,晚间小十八听到高塔下的声音,放下头发,由得巫婆爬上塔顶。小十八取出葡萄酒,陪着巫婆用饭。小十八趁巫婆喝高时,笑问巫婆如果家里的东西被偷了,该下什么咒语诅咒对方?
巫婆说了句咒语,小十八牢牢记住。意思是,如果拿了主人的东西,得不到主人的谅解,在第二天鸡鸣之际,就会成为粉末。
112消受不起的爱
“皇阿玛;你怎么这么残忍、这么冷酷、这么无情!你为什么这么对小燕子,为什么?”
这日;乾隆刚下朝,群臣们还未退出乾清宫,永琪便已像疯子般的冲进宫门;挥开其后纠缠的侍卫;冲着乾隆大吼大叫。对于永琪的撒泼,乾隆没什么伤感,毕竟永琪不是他的儿子。但这几个月来,乾隆早已明白了自己的立场,对永琪这般不顾皇室的名誉,藐视君臣父子之礼,仍感到十分的不悦。
不过;如今的乾隆,对永琪也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他不是个听劝的,而且只要事关小燕子的事,就连自己这个皇上、和他的皇玛嬷都敢直言顶撞。乾隆看着永琪身后极力想阻拦他,又怕出手太重伤了皇子阿哥的侍卫,沉声道:“把人封住口拉下去,重打五十板子。”
说罢,乾隆环顾着侍卫们,扬声道:“你们给朕听明白了。今后,尔等若是私放不经宣召的人入内,朕也不听你们的辩解,所有看守宫门,当值不力的侍卫立刻推出午门问斩。”
乾隆冷冷的扫视着眼前的众人道:“你们要知道,朕要你们来是为了护卫皇宫,而不是接应刺客的。日后,若有强行闯入宫门的,不论对方是谁,一律杀无赦!听明白了吗?”
“是。”侍卫们心知犯了圣怒,哪里还敢让永琪站在皇上面前火上浇油?立刻有人掏出帕子,塞入永琪喋喋不休的嘴,一左一右架着永琪出了乾清宫,拉去隐蔽处行刑。
重臣们目送着乾隆果断离去的背影,明白永琪是真的失了君宠。但也没想到乾隆会这么冷漠,不管怎么说,永琪都是皇上宠了十多年的儿子,一朝被弃,皇上这个做阿玛的,竟不给儿子留一点脸面……
想及此处,这段日子以来,常给乾隆添堵的臣子不由得心生后怕。心道,皇上连自己的儿子都能这般绝情,何况是他们这些臣子?众人回忆着上朝时,乾隆看着他们的和煦眼神,面对他们的温和笑颜,越想越觉得那目光厉辣,就是那份微笑也成了麻痹对手,引人上钩的陷阱。
若,自己有把柄落在皇上手中,会有什么后果?众臣这么思虑着,便立刻开始自省,感觉自己为臣多年,自以为有了些人脉,就骄傲自满,有时候,竟敢盲目的与皇上顶撞起来。众人是擦着冷汗回到府中的,脱下朝服后,见亵衣贴着肌肤,一片湿漉。许多老臣不禁忆起当年雍正朝,早朝后回到府内的情景,与今日是多么的相似。
正当大臣们回忆往昔之时,五阿哥永琪已被人抬着送回了贝子府。永琪咬牙趴在床上,任由奴婢脱下血淋淋的衣裤,采莲红着眼坐于旁侧,取过奴才递上的伤药,为其上药。
永琪痛苦呻吟着,他的思绪却极其混乱,永琪不明白,以往疼爱自己的皇阿玛,为什么会变得那么不近人情,那么狠心恶毒,把昔日视为开心果的小燕子残害至此。
永琪自从为了保住小燕子的命,不得不迎娶采莲那日起,就千方百计的探听小燕子的消息。今早,当小燕子被驱逐出宫时,他安排在宫门附近的奴才立即回禀,他亲自出府,把贴于宫墙外的哆嗦的小燕子迎回府中。
永琪抱着小燕子感觉心满意足,直到两炷香过后,才察觉小燕子的反常。小燕子不仅不似以往那般叽叽喳喳,甚至还颤抖着身子,紧紧的依偎着他,拽着他衣襟的手,仿佛是溺水者抓住浮木一般。无论他怎么安慰,怎么劝说,小燕子都不开口说话,他只能听到小燕子凄凉的哭泣声,简直撕碎了他的心。
永琪搂着小燕子,伸手托起她的脸,想为她拭泪。谁知,竟看到小燕子痛哭之下,那合不拢的双唇中淌出血丝,其中那条残缺的舌头,是那么的触目惊心。
“不,不!是谁把你弄成这样的?是谁?”永琪记得自己捏着小燕子的肩膀,不住的摇晃着逼问。
小燕子呆滞的看着自己,抖动着唇瓣,却说不出一句话。
他震惊的望着小燕子,不敢置信的摇头追问道:“难道……难道是皇阿玛?不,不会的。怎么会是皇阿玛?皇阿玛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
他盯着小燕子短了一截的舌头,心底竟感到恶心,泛起呕吐的欲望。当时,他惊呆了,他没有想到自己那么爱小燕子,却会受不了她的残缺。他疯了似的推开小燕子跑去皇宫,不管不顾的冲入乾清宫,想为小燕子讨一个公道。可是,结果他得到的是什么?一顿板子、一场羞辱、一句斩钉截铁的杀无赦!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那个宠爱他的皇阿玛,把小燕子视若珍宝的皇阿玛,究竟去了哪儿?小燕子那条能言善道的舌头,曾给阴沉的皇宫带来过多少的欢笑,皇阿玛他怎么舍得?永琪愤恨的捶着床板发泄,不能自已的痛苦哀叫。
不仅是皇阿玛,连令嫔娘娘也变了,变得那么陌生,那么尖刻,居然挑唆自己去杀人,去灭口!要不是这样,自己这段日子怎么会不敢再入延喜宫,不敢再去见她?而宫里若是有令嫔娘娘递消息,小燕子又怎么会遭此毒刑?他便是死,也会闯宫保下小燕子的。但如今,一切都晚了,晚了!
“爷,你饿了吧?这是妾身让人炖的老参鸡汤,可是大补之物,你喝几口吧?”成了贵妇人之后,采莲也开始学着咬文嚼字,就怕别人讥笑为平民村妇,上不得台面。
永琪正在气头上,对采莲那故作温柔的嗓音哪里听得入耳?永琪一把推开想要喂食的采莲,只听砰的一声,瓷蛊从采莲的手中掉落,砸的满室皆是碎片,鸡肉汤汁更洒了一地。采莲踉跄的退了几步,好容易在丫头的搀扶下稳住身形,眼底却一片酸涩,涌出热泪。
永琪不爱自己,采莲是明白的。可是,永琪连她腹中的孩子都不顾,却让采莲心惊。采莲回想着刚到京城的时候,永琪把她安排在宫外,每日都不忘去看她,那时的自己是多高兴啊?采莲从未想过,有一日自己会成为皇阿哥的正妻,成亲的这些日子以来,她一直以为是在做梦。然而,今日小燕子来了,这场梦也醒了。
“哭,哭什么哭?”永琪扭头瞪视着采莲,骂道:“小燕子那么疼都忍着,爷给你受了委屈了,在爷面前摆什么脸色?别以为你真是我府里的夫人了,你不过是我五十两银子买来的丫鬟。要不是为了小燕子,我怎么会娶你?滚,给我滚出去!”
永琪眼中没有采莲的哀怨、看不见奴才的讥嘲,他只是一遍遍的想着,皇阿玛冷漠了、令嫔阴险了、而自己呢?为了小燕子,他冷着心肠把鹤顶红交给了慎刑司的太监,用一块美玉换得金锁的性命。而今,到底值不值得?
自从金锁死后,永琪一直不敢入宫,他一次次告诉自己,金锁是因为熬不住慎刑司的刑罚而死的,与自己无关。可是,金锁那七窍流血的脸,每日每夜都会出现在他的梦中,挥不去赶不走。那一场场的噩梦,是那么逼真,仿佛要把自己狂跳的心剜出来一般。
永琪忽然感到自己孤伶伶的。从小陪着他的尔泰去了西藏,当初令嫔出谋,福尔康也在延喜宫,必然听到了令嫔的话,现在金锁死了,自己已无颜见他。紫薇,他更连提也不敢提。采莲呢?只会对他唯唯诺诺的,自己看一眼,便觉得烦躁……
可这些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是南巡、是遇刺、是与天佑相逢之后。天佑!永琪咬牙吐出这两个字,眸底尽是凶光。永琪恨,恨给他带来不幸的天佑,但不管他怎么骂,皇阿玛的赞赏、皇玛嬷的宠爱、漱芳斋内的欢乐日子都不会重来。
永琪双目垂泪,臀部传来一股股疼痛,他咬牙切齿的咕哝,自己什么都没了,什么都没了!但下一刻,他记起了小燕子。是的,是了,永琪心道,他还有小燕子,也只有小燕子了。
永琪念着乌烟瘴气的皇宫,想着一股清流般的小燕子,暗暗下决心道,他即便不要荣华富贵,不要所有的一切,也不能再让小燕子受到任何的伤害!想及此处,永琪招过身侧的太监,高声询问:“小燕子呢?”
“回主子的话,夫人把小燕子姑娘安排在西厢房,也请慧录堂的大夫看了诊。”
永琪不耐烦的挥手道:“城里的大夫怎么行?你去宫门口递个牌子,就说我疼得厉害,要太医诊治。还不快去!”
待小太监领命而去,永琪又折腾着命人把他抬往西厢房,送入小燕子的房里。采莲遥望着永琪离去的背影,目光中一片萧瑟。
慈宁宫偏厢内,天佑正抱着温温逗弄,边听着春丫头回禀朝前发生之事。
五阿哥擅闯禁宫,当堂咆哮。闻言,天佑淡淡一笑。有道是,学业难,授业更难。而目下,若是自己出手,比重塑个皇上、太后容易得多。可她并不打算再坐上皇位,只能暂缓而行。
天佑很清楚,而今的乾隆,不可能成为另一个自己。前世的雍正,是从九龙夺嫡中胜出的。他谨小慎微,一步步崛起,培养人脉,造就粘杆处、血滴子。今日的天佑,也是从小招揽人材,方有了赏云鹤,从而掌握清风门。得了詹莫问,进而控制了江南大半的商行。更养出一批潜入欧罗巴的探子。
可是这些,乾隆会有吗?天佑想,或许,乾隆一辈子都不可能有赏云鹤这般身手的属下。好比,自己要魏清泰的罪证,容易。自己的粘杆处、赏云鹤的清风门,哪里不能为她取来?何须取用红梅这样的奴才?可是,乾隆呢?没有自己帮寸着,他怎么得手?
天佑叹道,一来时日短暂,乾隆想招揽大批为他效命之人,实属不易。二来,对方毕竟不是从小在勾心斗角中长大的,并不了解该如何去掌控人心。可是,自己恰恰要的也是这样的乾隆,太深沉有心机的,踏上这个皇位,恐非大清之福。
天佑叹了口气想着这些日子以来,对乾隆、太后的教导。天佑对自己说,他们只适合走中庸之道,只能用迂回的战术,去解决朝中、或是后宫内的事。若教他们一些捷径,好比把粘杆处交给乾隆,天佑摇着脑袋想,这只会害了对方。
粘杆处不是乾隆所建,他还没有这般的手段,能否驾驭那些成精的奴才?而且,有了粘杆处,乾隆想要什么,还不是信手拈来?这么一来,他对朝政之事还会自己多思多想吗?
“唉——!”
“哎呀,哀家的天佑在叹什么气啊?是不是等不及嫁出宫去了?”
“皇额娘,你可不能这么打趣天佑,女儿家的脸面可嫩着呢!”
“皇额娘,皇嫂。”人未至,声先到,天佑起身相迎。
太后与皇后一前一后跨入门槛,示意其不必行礼,招呼着天佑再次落座。
不等天佑吩咐,鹦哥儿便已送上茶水。乌拉那拉氏打量了鹦哥儿一眼,默默颔首托起茶杯喝了一口道:“皇妹这几个丫头可真会调养人,这茶水可比翊坤宫内的好喝多了。”
“哪里,皇嫂缪赞了。”天佑看着眼前的皇后,想着她从冷眼旁观,到如今的亲近讨好,无非是尾随乾隆、太后的眼色行事。皇后不聪明,也不是傻子,虽无急智,常常被令嫔气得失去理智,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