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凤栖梧-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姑苏最有名的要数碧螺春茶和苏绣了。每次小老儿经过这苏州都要购上大批,咱们金陵好歹离这苏州不算太远,来回一次倒也便宜,那些远些的大商都是成车成车的往回运,还要雇上一些好镖局的镖师押镖,不然遇上些匪徒便麻烦了。”

熙凤颔首道:“这茶我家也常吃,确实比一般的春茶要好上许多。这茶多产自洞庭,是苏州著名特产,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了。据说是先帝爷南巡苏州时赐的名,称为“碧螺春”。

那洞庭山地理环境独特,四季花朵不断,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而且制作要求很高,早春时期,茶芽初发,芽尖部分,即“一旗一枪”不超过半寸时采摘下来,经过杀青、烘炒、揉搓等一系列特殊工艺加工而成。

细观此茶,可见条索均匀、造型优美、卷曲似螺、茸毛遍体、色如凝脂、香气馥郁、回味甘洌。此茶乃是茶中精品,父亲嘱咐过我定要选上好的带回数十斤回去。

老丈是哥哥身边的老掌柜了,定是目光如炬,到时定要帮我好好挑选一番。”

张德辉没成想这小小的哥儿竟然对这碧螺春的来历、品相如数家珍,不禁对熙凤另眼相待,更加恭敬起来。

前面的一辆大马车上,薛蟠的呼噜声此起彼伏,张德辉在心中将这兄弟俩一对比,顿时灰心了起来,这大公子真是比不上人家一星半点啊。

又听那王家公子问道:“老丈,我们大约还有多久才能进城?”

张德辉回转头来,道:“再走一个时辰,就能看见那苏州的城门了。小公子莫不是饿了?小老儿带着些干粮,若是不嫌粗糙便先垫垫肚子。”

熙凤连忙婉拒道:“老丈客气了,小奴已经给我准备了好些点心,只是我旅途不爱多食干粮,原本想快快进城喝些热汤,但不知这苏州城中有什么好吃的,我也好做东请请大哥哥和老丈,辛苦你们带我这一路。”

张德辉连连道不敢不敢,又给熙凤介绍起了苏州的美食,独独让熙凤最感兴趣的却是阳澄湖的大闸蟹。

熙凤前生虽生在小康之家,但也没吃过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那时的螃蟹本就是养殖出来的,再加上各种人工催长,味道定不如这一世的鲜美。

且阳澄湖大闸蟹为“蟹中之王”,其色、香、味自然妙不胜言,那桔红色的蟹黄、白玉似的脂膏、洁白细嫩的蟹肉,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之上,这也是其它湖区蟹无法比拟的,难怪有句话说:“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想到美味的螃蟹,熙凤顿时来的精神,吩咐柠檬到前面马车上唤醒薛蟠。那薛大公子好睡正酣,被柠檬硬是推醒,正要大发脾气却发现眼前的人是那魔星的小仆,顿时将咒骂的话咽了回去,问是什么事。

熙凤朗声大笑,“扰了哥哥美梦,小弟给哥哥陪个不是。想着这几日舟车劳顿,人困马乏的,小弟想在前面的苏州城里做个东,请哥哥与老掌柜一起吃些大宅蟹,喝些酒水,好好歇息一番,再去购买新鲜货物不迟。”

薛蟠见有酒有乐,哪能不喜,立马精神起来,与熙凤交谈起来不提。

第二十一回 林如海

熙凤薛蟠二人商议已妥,听了张德辉的指引来到了苏州城中最好的仙客居来吃螃蟹。

这仙客居乃是一个花园式的食所,凭人爱好选择饮食的场所。薛蟠问道:“哪一处好?”

那堂倌儿笑盈盈地答道:“随爷选,选中了这园中哪一处便就地设宴。”

薛蟠笑道,这倒新奇,当下选在了一处山坡的凉亭下。山坡下开着两棵桂花,旁边的一条小河水清见底,亭子上既敞亮,看着水眼也清亮。

“妹,不,弟弟看这处可好?”薛蟠献着殷勤。

那薛大傻子倒也有几分眼色,选的地方恰如人意,当下笑答:“哥哥选的,自然是好的。”

薛蟠被夸,喜不自禁,便吩咐堂倌在此开宴席。

一时进入了亭中,只见亭中圆桌上设着杯箸酒具,另一头设着各色茶具。几个小仆正在扇风炉煮茶,这一边几个小丫头正在煽风炉烫酒呢。熙凤不由赞道:“这茶想的周到,连这地方的东西都干净雅致的紧。”

张德辉也左右观看,嘴里啧啧称赞,果然是仙客居,如此环境花那大把的银子来一次也值得了。

一时酒菜、螃蟹都已做好,热腾腾地端上桌来。薛蟠常吃这螃蟹,便吩咐道:“螃蟹不可多拿,仍旧放在蒸笼里,拿十个来,吃完了再拿。”几人丫头子净了手,立在一旁伺候着剥蟹肉,熙凤拦了道:“我自己来掰着吃香甜,不用你们伺候。”

薛蟠见了便也嚷着要自己来剥蟹,张德辉见主客都如此,自己也不敢装大,也动手开剥。小丫头们又将烫热的酒拿了上来,挨个斟满。

熙凤见薛蟠一路上倒乖,一桌上吃酒时用眼瞄着自己的脸色,暗觉好笑,忙劝道:“哥哥多吃几杯,不碍事的。”薛蟠见允大喜,连吃两杯,再送一口鲜美的蟹黄,直嚷好吃。

一旁的小丫头们又取来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预备洗手。

熙凤兴冲冲地剥开一只大宅蟹,里面满满的都是蟹黄,蘸着一碟醋吃来,嗯,鲜美的都要把舌头吞下去了。

薛蟠笑呵呵道:“别一个劲儿地吃螃蟹,也喝上几口热热的烧酒,省的吃多了胃凉。”

熙凤拿起桌上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抿了一口酒,除了辣丝丝的滋味还有一股淡淡的花香在里面。

熙凤问旁边伺候的丫头,“这烧酒里放了什么,有股甜丝丝的花香味?”

那小丫头脸上挂着两个小酒窝,笑的甜甜的,“回公子的话,这酒是**花浸过的,所以带着点花香在里面。”

薛蟠喝的直打酒嗝,“什么花啊草的,大爷我喝了这半天也没喝出个花香味来,还是弟弟心细尝的出来。”

熙凤笑着把剩下的一笼屉螃蟹赏给了车夫、小厮们,又嘱咐小桌的柠檬几个:“那东西虽好吃,却不是什么好的,吃多了小心肚子疼。”有嘱咐下人少饮些酒水,各司其职不要误事。张德辉冷眼瞧着喝的满脸通红的薛蟠,再看看年纪小小办事却井井有条的熙凤,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自家的大爷何时也能像这王家少爷般能干起来,那薛老爷死也能瞑目了。

********

********

酒足饭饱后,张德辉带着两个少爷在街上逛着,一边介绍着这边的风土人情,熙凤仔细地观察着这边的商铺,果然多了一分雅气,连走在街上的人也多是书生打扮,女子的装扮也更加娟秀,说起话来皆是吴侬软语,苏州不愧是千年古城啊!

几人正游的兴起,忽听前面一片喝道之声,众人都说是新的巡盐御史到了。薛蟠与熙凤皆好热闹,踮着脚向人群中看去,只见一白面长须的中年男子身穿一身官服走下轿来,对着众人左右拱手,便要进到府衙中去。

却不想不远处传来一声尖利的呼叫:“快让开,马惊了!”人群纷纷散开,一匹惊慌失措的黄骠马嘴巴吐着白沫,咴咴叫着向这边冲来,直奔刚下轿子的巡盐御史。

那御史一看便是一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见到那匹惊马居然一时躲闪不开,眼看那马就要将他撞倒。

熙凤见状不妙,顾不得那么许多,奔出身来迅速抽出腰间的软鞭抽向那惊马的眼睛,马儿受痛扬起前蹄竟然变了方向奔跑,那御史躲过了这一劫,虚惊一场额头见汗。

那御史若是被那惊马碰上,不死也会重伤,但这府衙附近并无大的声响,怎么会突然出现惊马呢?想必是冲着这个刚刚上任的大官来的。

巡盐御史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差事,盐乃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历代均由官营,巡盐御史一般派往主要盐产区,朝廷通常在两淮、两浙、长芦、河东等地各派巡盐御史一人。

监察御史本来就有查纠百司官邪、天子耳目风纪之职责,如奉命担任巡盐御史,自然就担负着查察盐政、纠举不法的使命。巡盐御史是管理盐务的官员,盐商能否赚到钱全都得仰仗巡盐御史。

所以一旦你这御史碍了某些人的事,他们就会用各种手段来对付你,比如这次的惊马事件。

那巡盐御史低声吩咐了手下一个小吏,居然回转身来向熙凤拱手行礼:“多亏少侠仗义出手,下官感激不尽。”

熙凤摆了摆手道:“不妨事,大人没事就好。”

那御史把熙凤认成了救命恩人,便轻易不肯放行,非要熙凤、薛蟠一行人跟着自己到府内一叙。

熙凤等人推脱不得,只好跟随着那大人的轿子一路进了府中,那大人进府便吩咐奴仆做好酒菜,并令家人出来拜见。

薛蟠等人自是受宠若惊,独熙凤一人心里没有半点负担,反而盘算起这个巡盐御史能给自己带来多少生意上的便捷。

那御史让众人落座,笑着道:“少侠是哪里人?”

熙凤回道:“我等皆是金陵人,跟着家里的老掌柜出来长长见识,不成想与大人有缘。”

那御史见这少年年未满十三,武艺非凡且谈吐言行皆有条理,心中暗自称赞。

御史笑道:“恩人何必大人大人的叫我,岂不疏远了。我本姓林,名海,表字如海,正是这姑苏人士,今日刚任这巡盐御史。若不嫌弃,唤我一声‘林叔叔’便可。”

这人原来就是林黛玉的爹爹,大名鼎鼎的林如海!熙凤一边在心里喊了一声“耶!看到活人了!”一边连忙起身行礼道:“不敢,不敢。小子乃是金陵王家的二子,学名熙凤。这是我的姑表兄弟,名唤薛蟠。”

(小尛说话算话今日二更了,众位亲们给些鼓励吧!)

第二十二回 贾氏母女

熙凤与薛蟠脸上皆露出喜色,向林如海行了一个晚辈礼,熙凤笑着道:“原来是到了亲戚家,我们王家与京城王家本在一家,只我父亲这一脉居住在金陵老家。贾府的王夫人便是我等的姑妈,是我薛家表哥的亲姨妈。要是算起来,我们也得唤您一声姨夫呢!”

“哦?原来是夫人家的亲戚孩子,还不快把夫人和小姐请出来,一起见见。”林如海乐呵呵地摸着胡子。

这林如海是红楼原著中为数不多的男性正面人物,还教养出了像黛玉那样多才的女子,而且是前科的探花出身,本是兰台寺大夫,今钦点为巡盐御史。祖上曾袭过列侯,今日到了如海这一辈,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举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怪不得那林黛玉小小年纪,便诗才惊人,不同凡响,这都是有基因有熏陶的,有一个当探花的爹还能学不到好学问吗?

那贾宝玉虽然也天资聪颖,可惜教导他学习的一是元春,只教到他几岁便选入宫中做女史去了;然后到学中进学,那先生便是族中一个长者贾代儒。

贾代儒是贾府中“代”字辈的长者,一生以儒学耆宿自称,但论仕途上的成就,他还不如晚年才得以中举的“范进”,充其量贾代儒到老也才是个秀才或童生的身份,贾代儒又不是贾家的嫡系,想做官没有象贾赦、贾珍等人世袭的可能,也没有象贾政凭关系令皇帝令眼相看弄个“员外郎”之类官员的机会,因为没有考上举人,他一生落魄,勉强当个贾府义学的校长兼教师,恐怕也是贾府族人照顾他的结果。因为人们认为他的学问也只是“中平”。

最后是贾宝玉的父亲贾政,却是个古板严苛的严父形象,对儿子贾宝玉的叛逆思想大为不满,动不动就骂他“畜生”、“该死的奴才”。曾亲自抡起大板子朝宝玉狠命打去,随后还要用绳子来勒死他,因贾母及王夫人的拦阻,才未勒死宝玉。

其实他是个伪君子的典型,满口仁义道德,宽柔待下,而实际上他对奴隶的训斥却是∶“等我闲一闲,先揭了你的皮!”外甥薛蟠打死了人,他公然徇情枉法;对贪赃暴虐的贾雨村,他却最是热衷与其来往;外放江西粮道时,在他的纵容下,手下人横行不法,公然纳贿。他无能又孤独,儿女亲属相聚谈笑,他一出现就会让大家敛声屏息,弄得索然无味,致使贾母也不得不“撵他出去休息”。当锦衣军来抄检贾府时,他只会“跪在地下磕头”,“心惊肉跳”跺脚长叹而已。

在这三人的教导下,贾宝玉纵然有万般才华,也不敢也不能显露出来,倒把个好好的孩子教偏了。

黛玉却自小养在林如海膝下,爱若珍宝,又见她聪明清秀,便亲自教她读书识字,这与宝玉的教学有很大不同,二人的才华也就有了很大差距。

一时间,贾夫人带着黛玉和一群丫鬟们出来与熙凤相见。林夫人听得丈夫差点被惊马所伤,唬了一跳,便要出来探视。如海随身的小厮连忙好言劝道,大人被人救了,只受了些惊吓,让夫人好生准备宴席,感谢恩人。

林夫人刚刚在吩咐下去,另一丫鬟名香茗的撩帘进来,笑着道:“夫人,您说巧不巧,那救了老爷的小恩人居然还是夫人家的亲戚。”

贾夫人惊讶道:“哎呦,是哪个来?这样的巧。”

香茗抿嘴笑道:“是夫人母家嫂嫂,王家的亲戚。”

贾夫人听了微微皱了下眉头,又绽开笑容道:“既然是亲戚家的子弟,我便出去见见也无妨。”

正赶上如海派人来请夫人和小姐,贾夫人便唤乳娘好生带了小姐出来,与亲戚厮见。

熙凤见有女眷出来,知是贾敏带着林黛玉出来了,便站起身来,微笑着看向来人。

只见一少妇恍若神仙妃子,**袅娜,一身素色褙子,腰间紧紧束着腰带,手里牵着一个美貌的小姑娘。

看到贾夫人的容貌,熙凤才断定了林黛玉日后的姿色必像极了这贾夫人,要不然怎么贾母一看到黛玉便心疼的不得了,这贾夫人是贾母最小也是最疼爱的女儿,可能在家中最受chong爱,所以她那二嫂嫂王夫人暗地里说不定也吃了不少哑巴亏,这才把怒火暗暗地撒在了她的女儿黛玉身上。

“这就是王家的哥儿和薛家的哥儿吧?真是一表人才!小小年纪便有这般好武艺,实在是难得。”贾夫人的笑容十分灿烂,一见便是个称职的当家主母。

可惜了,贾夫人可能就要在这一年中得上重病,最后一疾而终。黛玉哀痛过伤,加上本身怯弱多病,可能会引起旧症复发,导致短短的十几年生命中一直汤药不断。贾夫人去的时候黛玉还太小,宅斗之事一点都没学到,也可能是天性使然,让黛玉在贾府处处受到拘束和冷语。

现在的黛玉不过六七岁,细看形容,果然与众不同。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虽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但通身的气派显示出一个大家闺秀的模样,容貌绝丽无双,与那薛宝钗的冷艳正好是相得益彰,站在贾夫人身旁浑似一大一小两个璧人一般,熙凤看的心里啧啧称赞,这林如海可真是艳福不浅啊!

这边贾夫人与黛玉也在打量着眼前的“小恩人”,见其容貌更是明艳,一双狭长的凤目,唇边带着浅浅的微笑,一身淡蓝的袍子,长发高高束起,额上勒着个珍珠抹额,更显得身材颀长,举止有礼,不知是王家哪一房的少爷,竟然教养的这么好。

(小尛今天把额头撞伤了,当然便肿起一个大包,现在整个头疼的受不了了,今天暂且一更,明日照常二更,希望各位书友谅解,继续支持小尛!)

第二十三回 还原女妆

贾夫人见这个小小少年面目姣好,身材俊俏,轻裘宝带,人品极好,便笑道:“你是哪一房的哥儿?出落的这般好。”

熙凤见贾夫人问,便起身道了个万福,倒唬了林氏夫妇一跳,方笑呵呵地道:“我是金陵王家老宅的凤哥儿,打小身子骨弱,袁道长批命说我在及笄前只能扮作男儿教养,学名王熙凤。”

“哎哟,倒唬着了我们,怪道你的容貌如此姣好,倒比一般哥儿长的要俊俏呢,原来是个姑娘家。”贾夫人抚着胸口道,旁边的黛玉也用帕子掩着口偷偷地笑。

“既然是亲家姑娘,还学了这般好武艺,跟着表哥出来经商,实在是难得,今儿到了姨妈这儿要好好待上几日才是。”贾夫人很是欣赏熙凤,并不像一般勋贵家的贵妇人看不得女儿家抛头露面。

熙凤也很是喜欢林氏夫妇,再加上他们自身见识不凡,在自己今后的经商大事上想必能帮到自己,便有心好好结交。遂拉了拉薛蟠的衣角道:“大哥哥,你我舟车劳顿,就在姨妈家休息几日吧!”

薛蟠发现与熙凤吃喝上意气相投,且熙凤又不像一般的公子哥儿恃才傲物,话里行间的讽刺自己,除了那顿打之外对自己是极好的,便对熙凤言听计从,当下决定在林府落脚。因是男客不好留在内宅,薛蟠便先于熙凤与林如海到厅中品茶了。

贾夫人见熙凤原是个女孩子,便探身一把携了熙凤的手,命她在身旁坐了,慢慢的问他:几岁了,读什么书,家里兄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