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位置距离原点越远,表明你具备这个类别的特征越鲜明。那些坐标位置超出了灰色区域的人,绝对的、完全的就属于那个类别,无需申辩。就算你的类别接近灰色区域,也没什么可质疑的。

测试报告

就某个层面而言,这个测验是检测在你信奉的那些价值观与你实际遵照的价值观之间,是否有明显的区别。当然,我们测试中的题目确实经过精心设计,以便将大多数人抓出来:我们怀疑大多数人是“表面合乎道德”者。

这个测试非常有意义。很可能我们没有完全遵照我们的理念而活,尽管如此,距离这些理念有多远,我们应该诚实面对。如果你的坐标位置在右下角灰色区域之外,那你的信念与行为之间的落差就很严重了。

但是我们的兴趣其实不仅如此。我们想了解,什么样的行为在当代社会中算合乎道德。我们说“标准道德”其实是一种讽刺,就好像“政治正确”一样(我们实际上并不喜欢这个说法)。如果你查大企业公布的道德声明,《道德消费评价》杂志(Ethical Consumer)等文章所遵从的“道德报告”,以及各种各样的关于如何有道德地活着的专栏和报纸文章,你会发现它们一次又一次地宣扬那几种核心价值,大多都与环境保护有关,顺便抨击大企业的自由贸易,并且支持公平贸易。

本书的两位作者,对于这么多东西中哪些元素确实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也有着不同的意见(两位作者当中有一个人是虔诚的再生利用主张者,坚持购买公平贸易的商品;另一个人则直接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只捡便宜的东西买)。但是我们都同意,社会共识是一种自满的心态,而且通常并不恰当。

你再看看第一部分中提到的那些说法,比如说,你会发现是有可靠的道德基础不同意所有这些说法的。有机产品的价值是模糊的。为什么经常坐飞机并且购买了碳排放补偿的人会比不坐飞机的人没有责任感,当两者为全球变暖贡献的完全一样的时候?通过进口发展中国家穷苦农民生产的食品而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与飞机造成的环境污染之间,我们如何来平衡呢?抵制使用血汗工厂的公司,就不会事与愿违吗?我们当然希望这些公司监控自家产品的来源,这也意味着他们总有可能机会发现不当行为。一旦发现了,真正重要的是企业的处理态度吧?如此等等。任何聪明的,虑事周全的人都能找到针对“标准道德”观的反例,即使他们并不支持这一反例。

因此,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对他们的测验结果感到不满意,因为每个结果都给你留下了新的问题。

合乎标准道德的人,其信念与行为都符合主流道德观,这种言行一致是值得赞美的。这样的人应该很少,但是也许你会问,是否这些你如此严格遵从的价值观是正确的。

表面合乎道德的人总是重复“我知道我应该这么做,但是……”也许真正错的是你说出的价值,而不是你的行为。我们常说行为比言辞更有说服力,也许你的行为表达了更好的价值观。

违反标准道德者,最初也许想到自己将会因此受到责备,而现在可能正觉得自命不凡,因为我们质疑的都是当今的标准道德。但是不要得意的太早。我们并不是说主流道德价值都应该抛弃,只是对它们要持有批判的,反思的态度。也许你的大胆对抗只是象征着任性的叛逆,而不是出众的道德洞察。

最后,暗中合乎道德者,他们回收垃圾,买有机食品,从不坐飞机,还说做这些事并不是道德标准高,我们只能说:你是个怪人。

最后的陈词

我们没理由认为合乎道德所带来的满足感是不好的。有些人认为,如果做好事的人因此感到自满,就能揭穿他们的道德假象。这种想法似乎是说,合乎道德的行为一定会带来痛苦;如果你很享受做个好人,你就是动机不纯。然而,为什么利他与自利必须冲突呢?没道理嘛。美德不必是零和博弈,为别人着想不一定要委屈自己。

不管怎么说,这种满足感可能变成“做好事”的目的,而不是“做好事”的自然伴随结果。得当的行为可能不会总是要求痛苦与牺牲,但是知道要做的正确的事情,确实会非常困难。直接接受主流想法当然要容易多了。讽刺的是,许多不加批判地接受如今的“标准道德”的人,居然会认为自己是反传统的人。但是要是不假思索地用另一套价值去取代自己原本的价值,并不能显示出智慧或严谨的道德。如果你对待道德很严肃,就必须深入思考。

第10章 你以为什么对你最重要什么就真的对你最重要吗

一个人如果是活着的,他就随时随地有死亡的危险,其实这样的死亡危险,远比原来就半死不活的人要低。

梭罗

有史以来,长生不死几乎是所有人都渴望的事情。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活着的含义吗?如果不知道,又怎么知道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保命呢?这个问题可能听起来有点儿违反常情,但是想想看,有些人把长久的植物人状态视为死亡的一种形态,还有些人愿意把他们的身体冷冻起来,希望将来再次苏醒;而有些人,他们虽然不会拒绝延长寿命的机会,但想起这个他们就不寒而栗。

在这个练习中,我们会探寻你直觉中认为活着所需的必要条件。回答不正确的处罚是——死亡。至于那意味着什么,稍后再说吧。

游戏须知

这个游戏的目标就是活着。一共有三个回合,每个回合中,都会给你提供一种情景,两种选择。你的选择,决定了你是继续活着还是死亡。你要始终将你的决定单纯地建立在保持自己存活的基础上。每种情景都直截了当,这当中没有“花招”,你不需要去考虑其他的“如果那么”。

游戏结束,你将会发现自己是继续活着还是死了,当然,作为一个具备哲学意味的游戏,答案不会太直截了当。

开始游戏

第一回合:传送装置的选择

你被选中去火星执行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件事上你没得选,必须去。但是你可以选择到达目的地的方式。

一种办法是选择传送带。你将走进地球上的一个扫描器,它会破坏你的大脑和身体,同时记录下你所有细胞的准确状态。这些信息随后会传送给火星上的一个接收器。按照光速传递,信息花三分钟就会到达目的地。接收器会使用新的材料,创造出一个和原来的你完全一样的大脑与身体。火星上的这个人和你有一样的外貌,一样的思考方式,事实上和原来的你根本没区别。你只会感觉好像在地球上睡着了,然后在火星醒来。这种方法100%可靠。

另一种选择是搭太空飞船去。这种方式很危险,飞船途中失事的可能性是50%,你可能因此而死。但是如果飞船成功抵达,你的身体与大脑不会有任何程度的损伤。

你必须选出让你活命的方式。

现在你选择传送带,还是太空飞船?

第二回合:记忆的选择

传送装置和太空飞船都成功了,没有任何麻烦。但是,火星上危机四伏。有两种奇怪的病毒入侵了这颗星球。第一种病毒会破坏你的身体。幸运的是,医学有了高超的发展,很简单就可以根据需要给人装上人造的四肢与器官。你被这种病毒折腾得不轻,现在你几乎整个身体都是人造部分了。

不过,不幸的是,还有第二种攻击大脑的病毒存在。这种病毒特别讨厌,它并不破坏大脑,而是把你的神经通道搞乱,导致记忆的丧失,还有性格的改变。一个成功的摇滚乐手因为感染了这种病毒,现在他都不记得自己那些歌是怎么唱的,不过他变得对会计非常在行。这确实是很怪的病毒。

我们很遗憾地告诉你,你已经感染了这种病毒。医生对付这种病毒的办法,就是用先进的芯片来替代你被侵害的大脑部分。你的病情很严重,几乎整个大脑都必须换成芯片。不过实验表明,这么做能完整保住你的记忆、个性、未来规划和信仰等,并且能让你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要是不这样,你就得向这种病毒屈服,后果是记忆的丧失与性格的转变。你必须选出你认为最能保证自己活命的决定。

你选择换上芯片大脑,还是随病毒肆虐?

第三回合:再生的选择

随着时间的流逝,科学家已经能修复患者脑部的所有伤害了。选了芯片大脑的人,还给你有机的大脑;选择成为病毒受害者的人,人格也能稳定下来。

但是科学进步还有一项惊人的发现。可能听起来很奇怪,科学竟然发现,某种轮回转世的现象确实存在。所有人类身上的非物质部位,估且称之为灵魂,会在人死后离开肉体,进入新生的动物或者婴儿体内。当然,它不带着任何记忆,否则,我们早就知道轮回转世的事情了。有人认为,灵魂在决定一个人的性格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先天遗传与后天教养的影响非常大,灵魂的影响相对较小。到目前为止,尽管你有离奇的过去与古怪的转变,你的灵魂还与你同在。

但是奇怪的是:如果灵魂被保存在冰点以下,超过一周就会死去。

这与你必须做出的最后一个选择息息相关。你病入膏肓,但是科学家已经快要找到治疗这种疾病的解药了。更进一步说,他们还发展了一种技术以让人类进入“冬眠”的冷冻状态,接受冷冻的人日后可以带着完好无损的记忆与性格重新苏醒。你现在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是任疾病发展。你将死于目前的疾病,你的灵魂将继续存在,但是,你的灵魂将不再保存你的记忆、意图、欲望等。第二种选择是进入深度冰冻,日后再解冻进行治疗。这种选择将摧毁你的灵魂,并且只有30%的成功率;也就是说,解冻程序与治疗有70%的失败率。

你必须选出你认为最能保证自己活命的方式。

你选择接受冷冻还是让你的肉体死亡?

你活下来了吗

按照这个树状图,随着你一步步的选择来看看你是活着还是死了,如果你活着,看看活下来的是哪一部分:心智、肉体还是灵魂?

在这个测验的在线版本中,大约有60%的参与者活了下来,另外40%不幸丧生。但是也许更重要的是,活着的这些人究竟是哪部分活了下来?

活着的含义

在哲学史上(甚至在人类思想的其他分支),有三种因素被认为是自我持续存在的必要条件,这个游戏正是以此为基础。第一个是肉体的连续性,即你的肉身保持运行。实际上,保持肉身存在可能只需要部分身体持续运作,比如大脑。毕竟,人不会因为截肢或者器官移植而不存在。

第二个是心智上的连续性,自我持续存在,就必须有意识持续存在——包括你的思想、观念、记忆、未来规划、信念,如此等等。

第三个因素则是,你需要你身上某种非物质的部分持续存在,这个东西可能会被称为灵魂。

当然,为了生存,你可能需要一种或者更多类型的连续性的结合。但是在这个游戏中,玩家不可能同时保持三种连续性。因为你被迫去选择你觉得对生存最重要的那种,虽然事实是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因素可以让人活命,但你不得不这么做。

不过,玩家的选择却可能导致三种连续性全部断绝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说你死了,因为你的肉体、心智或者灵魂都不具备连续性,说到底就没有留下任何要素能维持自我的继续存在。所以,即使你躲过一劫,有些选择也能让你的生存问题重重,所以继续往下读,别高兴得太早。

首先,游戏中的两种路径,与所谓的心理还原主义相吻合。根据这种观点,只要具备心智的连续性,自我即可存在。如果你选择传送带,然后接受了芯片移植并最终因接受冷冻而导致你的灵魂死亡,根据这种观点,你保存了为了你的存活所需的意识的连续性。如果你在第一回合选择了太空飞船,其他选择都不变,游戏的结果也是如此。但是如果你这么做了,从心理还原主义的观点看,就是冒了不必要的风险,因为飞船有一半的可能会失事,你的身体、大脑和意识可能和它一起挂掉。

但是,反对这种理论的人会说,你根本就没活下来,而是犯了更严重的错误。比如说,你通过传送带到了火星,但是到火星的那个人真的是你吗?还是说,那只是你的复制品,真正的你早已被毁掉了呢?

心理还原主义以外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自我的存活本质上就是保持身体器官的存活。如果你搭乘太空飞船,让病毒侵袭你的大脑,然后冷冻你的身体,杀死你的“灵魂”,你就达成了这种观点下的存活条件。

但是这活下来的真的是自我吗?如果你的个性、希望、信念、欲望与记忆不再存在,你的身体继续存在就够了吗?自我真的就是一具躯体吗?许多人认为是,但是另外许多人认为,缺少某种精神上的连续性,自我不能单独因肉身存活而存在。

第三种理论,怎么说呢,可能是历史上最广受支持的理论:你就是你的灵魂。但是这是什么意思呢?许多人会认为,如果灵魂存在,灵魂就会决定他们的性格,保有他们的记忆,如此等等。不过,考虑到我们知道大脑在意识中扮演的角色,这似乎非常难以置信。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游戏中,灵魂只是暧昧的非物质部分。

由于这个游戏的设计方式,只要你最终选择让你的肉体死亡,就能保持灵魂的存活。达到这个结果的两条路线充满了矛盾,所以我们只好说这种结果其实等同于死亡。

如果你最初的两个选择符合心理还原主义与肉体连续性,最后却选择肉体死亡,使你的意识随之终结,我们可以认同你是在试图维持自我的某一方面继续存活,因为你认为,只有灵魂存在才能保持自我延续。

但是如果你选择太空飞船,然后允许病毒肆意侵害,最后选择肉体死亡,问题来了,为什么你在前面两个情境中选择身体胜过精神的连续呢?这似乎是在暗示你认为灵魂必然与肉体相随,因此维持身体的存活,灵魂才有恰当的“容器”。但是这似乎使得灵魂自身相当空洞。它自身不需要思想、信念或记忆的连续性,而只是思想、情感、信念等东西的某种非物质的家园。自我是这样的东西吗?

如果你在灵魂存活之前的最初两个选择是传送带与芯片大脑呢?这会使得你最终的选择非常奇怪,因为最初的两个选择清楚地设计为维持心智上的连续性,在最后选择拯救灵魂时,你却将心智的连续性作为不那么重要的东西驱逐。也许你自始至终重视灵魂的存活,简单地认为心智上的连续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但是当问题变尖锐的时候,你将选择灵魂多过你的心智。这样的想法当然也是前后一致的,不过,至少对我们而言,有点儿莫名其妙。

如果你最初选择太空飞船,然后是芯片大脑,或者选择传送带和病毒,最后选择肉体死亡,一样能保持灵魂的存活。不过出于游戏本身的目的,我们认定这两种选择的结果都是死亡。为什么呢?因为根本上讲,我们是在测试理性的一致性,但是这两者看起来好像一开始在假定灵魂跟随肉体上存在,然后又认为灵魂跟随心智存在,最后又认为灵魂摆脱这二者也可以单独存在,这样的想法显然前后都不一致。

另外,有一条路径毫无疑问地直奔死亡。如果你选择传送带,让病毒肆意破坏,然后选择把自己冻起来,你最初破坏的是你的身体,然后是原本的性格,最后破坏了你本源的灵魂。所幸只有4%的人这样选择,最少人选的路径,显示出理性的一致性并不总是在人们的立场中缺席。

最后的陈词

那么一个人想活下来到底需要什么呢?有意思的是,当需要做出决定性的选择时,有将近2/3的人选择保存他们的灵魂,哪怕是舍弃他们的心智或身体。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是因为我们习惯认为我们的“灵魂”决定一切,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叫“灵魂”的东西毁灭。但是,鉴于我们在游戏中对灵魂的定义,我们很惊讶地发现有这么多人认为它很要紧。

至于另外两种观点,心智上的连续性比身体上的连续性更受欢迎。根据我们所依据的观点,这是正确的。“我思故我在”是哲学中最著名的思路,它揭示的真理中有一条:我们是我们的思想、感觉、信念与欲望的总和。你也许不同意,但是,不同意的那个“你”又是什么呢?你的肉体?还是你的灵魂?

第11章 你以为你有自由你就真的有自由吗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完全的纯粹自由。

西蒙娜·德·波伏瓦

20世纪60年代的摇滚乐队奶油合唱团有一首广受欢迎的歌曲,曲名叫《我感到自由》。从歌词与曲调来看,主唱杰克·布鲁斯(Jack Bruce)应该非常满意自己的状态。但是这种快乐是不是一种误会呢?他也许觉得自由,但是有可能那无非是一种感觉,实际上他根本就不自由。搞不好他连不自由是什么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