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何一个精明的君王都会喜欢有聪明伶俐的下属,因为这样的人可以得心应手地应付突发事件,想到自己所考虑不及的问题。试想一个呆头呆脑的人,他又如何能担当此任呢?对于自恃甚高的乾隆皇帝来说更是如此,他既需要服服贴贴的忠顺之臣,他同样需要聪明伶俐的能臣。而纪晓岚是一个既服服贴贴又聪明伶俐的臣子。
乾隆乙酉年是乾隆帝登基30周年。时值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乾隆皇帝高兴万分。他想,古代有作为的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等,都举行过封禅大典,用以显示自己统治英明,天下太平,江山稳固,也因此为后人称颂,他乾隆皇帝也取得了这样的成就,而且统治的疆域远远大于秦皇汉武之时,为何不可以搞一次封禅大典呢?所以在这年初秋,率领文武大臣到泰山行封禅大典。
所谓封禅,是皇帝主持的最隆重的祀天大典。筑坛于泰山之顶以报天功,称为“封”,于泰山下小山除土以报地之功,称为“禅”。由于此礼极其神圣,各个朝代并不常举行。据说上古有72位君王曾封禅,秦以来也只有秦始皇、汉武帝、东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少数几个君主举行过。不少君主也曾憧憬于封掸之功,但未能实现,毕竟不是任何一位帝王都有资格和能力封禅的,稍有天变、灾荒、边警,就可破坏必须具备的社会祥和、帝王圣明这一条件。
乾隆皇帝此次登山,是他生平九登泰山的第五次。乾隆皇帝天性喜欢游山玩水,他一生曾三上五台,六下江南。此次登山在名义上是封禅祭祀,实际上也是在山光水色中娱乐自己。
封禅的队伍,进得济南府后,歇息二日,饱览这里的湖光水色。济南城内,泉水众多,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碧波荡漾,风景秀丽。皇上住在大明湖西侧的遐园。这是济南第一庭园,古木苍翠,曲水虹桥,幽静典雅。乾隆皇帝今天游兴很浓,便叫纪晓岚、和榧萦魏�
君臣三人乘小船到了湖心历下亭。这历下亭建于北魏,朱梁画栋,壮丽轩昂,纪晓岚随皇上在历下亭里,欣赏周围的景色。只见宽阔的湖面上,波光粼粼,阔大的荷叶迎风摆动,岸边绿柳婆娑,楼台亭树,掩映其间。四周景物的倒影,映在湖里,看得清清楚楚,不禁为这里的景色陶醉了。
忽然间,乾隆皇帝问道:“这历下亭,历史悠久,风景佳绝,可曾有文人骚客所做诗文?”和胩趾没噬希砩嫌ι担骸坝校 �
乾隆皇帝和纪晓岚已等着听他的下文,谁知和趴诮嵘啵档秸饫锩挥写柿耍劬φ0土税胩欤裁挥邢肫鹨痪涫础�
纪晓岚却答道:“臣早年读《杜工部诗集》,记得杜甫有诗题为《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其中有两句,曰:‘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好!好!”乾隆皇帝连声称赞,和谂孕叩寐惩ê臁�
济南是有名的“泉城”,泉水众多,金代曾立泉碑,列举了72处有名的泉水,乾隆君臣一行游历于湖光水色之间,兴致盎然,一边观赏,一边品评。
众多的泉水,千姿百态,让人赏心悦目。或波浪翻腾,流如沸水;或晶莹温润,似明珠璎珞;或串串珍珠,如银似玉;或洪涛倾泻,如虎啸狮吟;或细流涓涓,如琴弦低唱。其中最吸引人的,当数趵突泉、黑虎泉和珍珠泉了。趵突泉主泉分为三股,喷高三尺有余,状如三堆白雪。黑虎泉从三个石雕的虎头中喷出,如三股瀑布,水声喧腾,如虎啸风吼。珍珠泉清碧如翠,当中冒出一串串白色气泡,像喷出万颗珍珠。
游览完毕,天近中午。在路上走着,乾隆皇帝问起二位侍臣:“常说济南有四大名泉,朕今日看了三泉,尚有一泉,叫什么名字?”
纪晓岚答道:“如果微臣记得不错的话,那就是金线泉了。”
“对,对!”乾隆皇帝点着头,“你可曾到过那里?”
“臣尚未去过。只是初到之日,臣向府尹要来一部《济南府志》,看了上面的记载。”纪晓岚答道。
“好,好!你勤勉上进,实属可嘉。”乾隆皇帝夸赞道。
和谝慌蕴牛睦锼崃锪锏摹W约憾抢锏哪匀槐炔还擦殖錾淼募拖埃盟氖牵飧黾筒抛右蔡涣羟槊媪耍阒灰瞪遣黄鹄戳耍痪屯晔铝寺穑棵獾迷诨噬厦媲埃宰拍忝嵌加醒剩褪俏液瞳|无知浅薄。
乾隆皇帝在泰安城内的岱庙举行过祭祀东岳大帝的大典之后,第二天便率领群臣登山。陪同他登山的文臣有董曲江、刘师退、刘墉、纪晓岚等人。一路上簇拥乾隆皇帝,浩浩荡荡。
中午时分,他们来到斗母宫。斗母宫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宫院,明嘉靖二十一年予以重修,规模较大、女尼众多。院内供有送子观音,那些缺乏子嗣的人,多来此叩拜,因此香火鼎盛。乾隆皇帝驾临此地,众女尼也很乖巧,忙捧来纸笔墨砚,恭请君臣题字留诗。乾隆皇帝见一群俊俏的女尼相求,焉能不应?所以欣然允诺,随手写下一句上联:
钟声磬声鼓声,声声自在
这是从寺观宗教气氛而说的,切情切景,众大臣纷纷喝彩。乾隆皇帝颇为得意地说道:“上联朕已写好,下联谁来题写?”
不待众人回答,纪硗岚接过笔来,立即写道:
山色水色物色,色色皆空
这一联把宗教观念渲染得更加浓烈,与上联对得工整稳妥。乾隆皇帝颔首称好,众女尼也高兴得眉飞色舞。纪晓岚看着这帮俊俏的女尼,想起外边有关女尼不守清规的流言,他的戏谑劲头又来了。只见他提起笔,饱蘸浓墨,另取一纸,扬手又写下一联:
一笔直通
两扇敞开
这话一出,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趣,使在场的大臣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女尼们很快也领会了其中的恶意,脸色突变,乾隆皇帝也没有料到纪晓岚写这样的话,正要制止,只见纪晓岚故作严肃的样子,又不慌不忙加了几个字,把这一联变成:
一笔直通西天路
两扇敞开大千门
这下意境全变了,女尼们又恢复了她们的笑容,乾隆皇帝君臣也松了一口气。异常尴尬的局面,转眼间又变成了轻松愉快的笑声。大家无不为纪晓岚的敏捷才思以及驾驭文字的能力而叹服。
从斗母宫出来,绕过几道山路,又沿着登山大道盘旋而上。
过了朝阳洞,来到了对松山,两面奇峰对峙,满山奇形怪状的古松,虬翠阴霭,人到这里,俨然进入苍翠画卷之中。纪晓岚站在皇上身旁,看着满山秀色,听着山间的潺潺水声和阵阵松涛,赞不绝口。乾隆皇帝似乎是受到感染,急令人取出笔墨,挥笔在岩壁上题写下“岱宗绝佳处”五个大字。
一阵颂赞过后,乾隆皇帝由侍从搀扶着,继续沿盘道攀登,和⒓拖啊⒘踯嚷缫锔妗E手僚痰谰〈Γ蛔叽蟮氖盼∪灰倭ⅲ岫钌系娜龃笞趾杖辉谀浚耗μ旄蟆�
“南天门!”
皇帝的声音虽然不高,却引起大臣们的注意。他们站在南天门前,眼见松涛盈耳,衣袂缠云,宛若置身仙境,乾隆皇帝异常高兴,指着被夕阳染上金光的门联,朗声读道: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这是泰山上的佳联之一,君臣们无不叹为观止。纪晓岚看看左右对峙的飞龙岩、翔凤岭,眺望夕阳照射,云霞掩映下的大小山峰,感到这副对联确实出手不凡,气势宏伟,描摹逼真。
乾隆君臣在碧霞宫住了一晚,次日凌晨便上玉皇顶看日出。乾隆皇帝很兴奋,他题联作对的兴致不减。看完日出后,他在玉皇顶附近的东岳庙祭祀,祭毕,转到庙北的弥高岩下,忽然想起《论语》里“仰之弥高”的句子,又想借《论语》难一难纪晓岚,他道: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
乾隆皇帝心想,这回纪晓岚恐怕要难住了。谁知乾隆皇帝的话音刚落,纪晓岚也随即答出: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焉
他用的同样是《论语》中的句子,而且又对得自然流畅,浑然天成,乾隆皇帝及众大臣无不为之叹服!
这次登泰山,纪晓岚可是出尽风头!
一次,乾隆乘小舟正行进间,对面岸边走出来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身段窈窕,手里提着个精巧的竹篮。船驶近看时,面不施粉而白,唇不点朱而红,眉不描而秀,眼如漆而明。布裙絮袄胜过凤冠霞帔,乾隆心想六宫之中,亦无此绝色,若非汉女,定当纳入宫中,不由得逞兴吟诗一首道:
国色天姿岂在妆,
布裙絮袄胜霓裳。
若穿环珮迎风立,
终是姮娥降大方。
乾隆吟完,仍看的入神,直到那女子走过去,还扭身随着女子的身影注视了许久,方回过头来。乾隆见纪晓岚正看着自己,自觉有些失态,便来个先发制人,借以掩饰,遂向纪晓岚问道:“纪爱卿,你在想些什么?”“万岁,我有一事,想请教可使得?”
“何事讲来。”
“请问万岁,什么力量最大?”
“当然是牛了。”乾隆随口说着。
“不是,万岁请再猜。”
“骆驼!”皇上有些认真了。
“万岁请再猜。”
“也不是。”
“大象!”
“还不是。”
“如此,朕猜不到了,卿可奏来。”
“女人力量最大。”纪晓岚说得很认真。
“何以见得?”
“女人不用手,就可把龙头拉歪,这力量该有多大啊!”乾隆微微一笑,知道刚才自己的举动,都被他看在眼里,他才和自己开玩笑,乾隆笑道:“爱卿有所不知,朕是看那女子手中的竹篮。朕来问你,这小小的篮兜,用来作甚?”“盛东西。”纪晓岚回道。
乾隆皇帝很巧妙地变被动为主动,接着又问:“为何说是盛‘东西’,不说盛‘南北’?”彭元瑞默然不语,却听得十分有趣,心想皇上这反戈一击,实在太厉害了。只听纪晓岚答道:“以臣之见,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古人又用以代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与‘天干’对应,东方甲乙属木,南方丙丁属火,中方戊己属土,西方庚辛为金,北方土癸属水,常物多为金木所制,名为‘东西’,乃金木之统称也;而南方属火,北方为水,以篮盛火则焚,盛水则泻,故只可盛东西,不可盛南北也。究竟此讲当否,还请皇上圣裁。”乾隆皇上听他讲得有板有眼,也不清楚是否果如其说,只是含笑不语,彭元瑞的学问与纪晓岚棋鼓相当,亦是当时有名的大才子,他虽未考证过东西一词的来历,但听晓岚说得有道理,倒也相信了几分。
自此,皇帝感觉自己越来越离不开纪晓岚了。乾隆三十三年春,作为日讲起居注官的纪晓岚按例升任贵州都匀(今都匀市)知府。知府一官介于中高级之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台阶”。一般而言,在此任上三四年后,即可任按察使之类高官,成为统领一方的大员。但贵州都匀当时尚未开发,属于“瘠缺”,既没有“油水”,又不好治理。加之苗汉杂居,民族问题也很突出。同时,贵州属边远地区,做官之难可想而知。吏部的初步任命刚发下来,乾隆觉得不适合纪晓岚,更何况他身边也缺少这样一个充满才智又幽默风趣的才子。于是特降谕旨:纪晓岚学问优长,外任不能尽其所长,著加四品衔,仍留原任。纪晓岚本来已收拾行装,准备“做边远客”了,有了这道谕旨,他以后的命运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级升了,职位依然是詹事府的属官。但不离皇帝左右,肯定机会很多。果然,二个月后乾隆帝在正大光明殿考试翰林诸官,纪晓岚以二等16名,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正式成为“天子近臣。”
多少年后,纪晓岚认为这是他仕宦生涯的又一个转折点,连嘉庆帝也是这样认为的,在《御赐碑文》称纪晓岚“荷先帝特达之知,独蒙学问素优之誉。一麾出守,剧任恐掩佳才;四品期衔,殊恩特邀破格。”就是说,纪晓岚之所以真正成为天子近臣,是他“学问素优”,能得到乾隆的这种肯定,更何况是“独蒙”,这自然是宠誉有加了。乾隆帝十分精于统治术,但在用人方面确有识人之明,用其所长。他担心纪晓岚一到贵州就终身沉于下僚,他的聪明才智,也就不能发挥了。此后尽管发生了发配新疆的事,但命运很会开人的玩笑,纪晓岚又回到了乾隆的身边,而且帮助乾隆完成了“文治丰碑”的塑造。
方圆实战:让君主知道,而不是让君主了解
审慎的人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尊敬的话,就不应该让别人看出他有多大的智慧和勇气。让别人知道你,但不要让他们了解你;没有人看得出你天才的极限,也就没有人感到失望。让别人猜测你的天才究竟有多大,甚至怀疑你的天才,比显示你的天才——无论你的天才多么伟大——更能让你赢得别人的崇拜。
纪晓岚从来没有让乾隆把自己的才华一览无余。一般人只知道纪晓岚有一个纪大烟袋的雅号,殊不知他还有另外一个雅号——两脚书库。纪大烟袋指的是他吸烟量大,两脚书库是说他无书不读,过目不忘。世上任何大才子,都不敢夸口无书不读。可是纪晓岚却敢夸下这个海口。这是时势和机会赐予他的。
纪晓岚领修《四库全书》,要把自古至乾隆中期所有典籍搜集整理,确定应刊、应抄、应存,而且又对刊入四库的3503种书和保存书目的6793种书,撰写提要,撮举大凡,叙述源流,考证真伪,这势必遍览天下群籍,方能举事。所以,什么宫中秘籍,家藏珍典,都在纪晓岚阅读之列。同时代人谁也比不上他,这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通儒。他自己也很自豪,在《自题校刊四库全书砚》一诗中说:
检校牙签十万余,
濡毫滴渴玉蟾蜍。
汗青头白休相笑,
曾读人间未见书。
这不是吹嘘而是事实,同朝文士都对他十分敬佩。可是这话传到乾隆皇帝耳朵里,乾隆皇帝却有些不高兴,觉得他过于自夸,便想问个究竟。一日,乾隆皇帝问道:“纪爱卿,你学问渊博,遍览群籍,至今还有什么书没有读过?”乾隆皇帝先试探性地问,看纪晓岚如何对答。
纪晓岚随侍乾隆多年,说话随意惯了,一时兴起,便说道:“启禀圣上,臣似乎无书不读。”话刚出口,纪晓岚便觉得说溜了嘴,但话已出口,收不回来,只好等待乾隆皇帝发落。
乾隆皇帝笑笑,说:“既如此,朕明日让你背一部书。”
纪晓岚知道,这下捅了漏子。天下那么多书,哪能都看过。即使阅读过,重要的方能背诵,次要的完全背得下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还有许多三教九流的书,,如果任取二本,那怎能对付?下不了台倒不要紧,触怒圣上,吃罪不起。左思右想,不知如何是好。
乾隆皇帝也觉得纪晓岚敏而好学,遍览群籍,经、史、子、集难不倒他,只有从不入流的书中打主意。恰好这时一个太监走过来,手中拿着一本《皇历》。乾隆皇帝一见,忙把它拿过来,心想,这东西纪晓岚可能没有读过,何不一试?
第二天早朝罢后,乾隆皇帝便留下纪晓岚,并指明要他背万年《皇历》书。乾隆皇帝没有料到纪晓岚刚好熟读了此书,结果当他翻到哪一页,纪晓岚就能背出哪一页的内容。这下乾隆皇帝没有什么话说,当纪晓岚背完后,乾隆皇帝笑道:“纪爱卿果然名不虚传,朕赐你‘无书不读’四字。”
自此,纪晓岚“两脚书库”的雅号,在士林中更广为流传,成为一时美谈。
纪晓岚陪伴乾隆下江南,在钱塘观潮时,君臣忽见不远处,一家的楼窗半掩,窗中一个少妇,手托香腮,眼望着江潮,呆呆的痴想,而那沉思的神态,更十分令人喜爱。
乾隆皇上问身边的纪晓岚:“纪爱卿,可知道这一女子所思何事?”纪晓岚向楼上望了一眼说:“她在思夫。”乾隆道:“这就不对了。你怎么知道她在想丈夫呢?”纪晓岚笑道:“少妇独自倚窗,定是丈夫不在身边。”“她丈夫做什么去了?”乾隆问道。
“唐诗云:‘嫁得钱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看这户人家的气势,不像官宦之家,而又十分富有,必然是一商户,丈夫外出做买卖去了。而又长期不归。年轻的妻子,定然要怀念于他。这个女子望湖沉思,臣断定她在思念久别的丈夫。”乾隆听他说得有趣,含笑点头继而又笑道:“爱卿既知她观潮思夫,那么,朕命你替她作一首诗以记其事。但有一条,句句都要有个‘潮’字。”纪晓岚不遐思索,随即吟道:
早潮退罢晚潮催,
潮去潮来日已回;
潮去不能将妾去,
潮来可肯送郎归。
“好诗,好诗。”皇上连声称赞。
其实,纪晓岚这首诗,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