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贤即位后,没多久就因沉湎酒色,身体更加虚弱,连马都骑不了,整天阴着脸。后来越发病重,经常不能视朝,只好命萧绰临朝决事。萧绰由此发挥出她的雄才大略,成了比述律平还要杰出的女主。
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富强,用人是重要前提,萧绰对此十分清楚。她在父亲被人刺杀后,首先任命能够推诚待人、忠心勤政的名臣耶律贤适继任北枢密使兼侍中,接着又重用了一大批具有文武才干的汉族、契丹族官员,韩匡嗣任南京留守,号称有“理剧之才”的汉人室昉升任枢密使兼北府宰相。名将耶律休哥、耶律斜轸分任北、南院大王。经过对内政的初步整顿和改革,使辽朝开始出现了“中兴”的转机。在对中原王朝的战争中也开始扭转世宗、穆宗以来的被动局面,开始转败为胜了。
公元987年秋,耶律贤病死,遗诏年仅12岁的长子耶律隆绪继位,是为辽圣宗。萧绰正式临朝称制,尊为“承天皇太后”。
萧绰上台,大胆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一方面,提拔有经国之才的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任命耶律休哥为南京留守,总管南面军事;另一方面,继续大力重用汉官,老臣室昉仍居北府宰相要职,一些新的人才如邢抱朴等也相继委以重任,韩德让在这中间所拥有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更加特殊、更加重要了。
韩德让在杨家将故事中被称为“蕃国大将韩昌韩延寿”。其祖父韩知古在辽太祖时就任中书令,颇受宠信,父亲韩匡嗣曾因擅长医道,被述律平视若儿子,后来拜为南京留守兼枢密使,封魏王。韩德让本人,举止沉稳,智略过人,甚有声望,一度代替父亲担任南京留守,为保卫幽州、赢得高梁河之战的胜利立了大功。被召进朝廷,拜为南枢密院使,总知宿卫事。耶律贤死时,萧绰命他与斜轸同为顾命大臣,此后他步步高升,先加开府仪同三司兼中书令,后封楚王。
公元999年,耶律斜轸病死,韩德让兼任北府宰相,总知契丹、汉人两院事,拜为大丞相,晋封齐王,位兼将相,总揽了辽朝军政大权,入朝不拜,上殿不趋。后来赐名德昌,赐姓耶律,改封晋王,又赐名隆运,户籍列于皇族横帐季父房,特置左右侍卫百人。按照辽制,设置护卫的待遇只有皇帝才能享受,表明他已位居亲王之上,权势仅次于帝后了。这种特殊现象的出现,除了政治需要外,还有一层感情因素。萧绰不仅把韩德让作为励精图治的股肱之臣,而且与他建立起了形同夫妻的亲密关系。
据说,萧绰少年时,其父就曾把她许配给了韩德让。眼看就要出嫁了,忽然朝廷政局发生变化,新即位的耶律贤提出要与萧思温联姻。长女、次女均已嫁人,唯一适婚的只有萧绰。于是萧思温毫不犹豫地解除与韩家的婚约,把萧绰送进宫去。耶律贤死时,萧绰刚满29岁,正是风华正茂之时,不幸守寡,独居空帐,寂寞难耐,很自然地把满腔情怀倾注到了才略杰出、风度翩翩的韩德让身上。她私下对韩德让说:“我幼时就曾许配与你,今愿与你破镜重圆,共效于飞,那么我儿当国,也就是你儿了。”从此韩德让出入帏帐,与萧绰名为君臣,实同夫妻。
萧、韩二人出双入对,如胶似漆,并不避讳。无论是朝会奏对,还是平时饮宴坐卧都干脆与夫妻无异,出征游幸同帐共衾,甚至接见外国使臣都并肩坐在同一辆车上。萧绰为了保证韩德让感情专一,设计把他的妻子杀掉。群臣对韩德让稍有冒犯的,她也像冲撞了自己一样对对方毫不留情。
有一次,萧绰在南京观看群臣的击鞠表演,大臣胡里室将韩德让撞落马下,萧绰大怒,当即把胡里室斩首。涿州刺史耶律虎古有次在朝上与韩德让发生争执,韩大怒,当场将虎古打得脑浆迸裂而死,萧绰也不加罪。就连小皇帝耶律隆绪也像待父亲似地尊敬韩德让,每天都要派两个弟弟隆庆、隆祐向韩德让问安,两人乘车到距韩德让卧帐二里远的地方就下车步行。韩德让从外地回朝,两人也要事先赶到其帐外立迎,向他作揖,韩德让则依然昂首坐在车上,受之泰然。隆绪有时去拜见韩德让,也在50步开外下车,韩出帐迎接,隆绪要先向他行礼,等来到帐内,韩德让便高坐在上,隆绪毕恭毕敬,与父子相处完全一样。而且这都是隆绪内心真实感情的流露,并非迫于母亲的压力或畏惧韩德让的权势而装出的违心之举,群臣贵族们也压根儿不觉得韩德让在皇帝亲王面前高高在上的派头有什么僭越乱礼,因为大家都知道韩德让事实上就是隆绪兄弟的继父。况且韩德让与萧绰齐力同心,内振朝纲,外求展拓,为辽朝鼎盛作出了超卓贡献,人们就更不会非议他们的这种关系了。
萧绰在韩德让等蕃汉臣僚的得力辅佐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她解放部分奴隶,把原属宫帐的俘户奴隶加以改编,分别设置为部族,使之获得平民的身份,又把旧部落拆散,编成新的部族,使其分别统于南、北二府,分镇于边疆,既大大削弱了奴隶制的成分,也瓦解了契丹旧贵族们的势力。
在整饬吏制方面,诏令中央及地方各级官员必须认真执行法令,还以是否廉洁作为考核官员的标准,并禁止皇室外戚受贿,一旦发现,与常人同罪。经过整顿,使吏制大为清明。
萧绰还在公元988年开始实行科举取士制度。科举不但将越来越多的汉族知识分子吸收到朝廷中来受到重用,而且促进了辽朝文化事业的发展。
辽朝前期,法律混乱严苛,有浓厚的奴隶制色彩和严重的种族偏见。如契丹人打死汉人,只赔偿牛马就算了事;若汉人打死契丹人,除他本人斩首,家属也要没为奴隶。为了缓和蕃汉矛盾,萧绰明令取消“同罪异论”的旧制,而且规定契丹人犯了法的由汉官审理。同时用法务从宽减,实行“上诉”制度,允许自以为冤枉的罪犯上告诉冤。
辽律原先规定,凡是叛逆之家,兄弟之间即使不知情也要连坐受罚。萧绰下令废除谋逆罪中的兄弟连坐之法。她还经常亲自处理冤狱,判决系囚,多次告诫耶律隆绪要谨慎用法。但她对违法乱纪随便杀人的官僚贵族却严惩不贷。法律的整顿,对于进一步打破民族隔阂、缓和民族矛盾起了很大作用。
萧绰还为促进辽的社会经济发展采取了很多措施,在继续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她对农业的发展也特别重视,多次募民垦荒,给贫户提供耕牛和谷种,明令贵族和军队不能因打猎妨碍农业生产,更不准牲畜损害庄稼。
萧绰和韩德让的关系在辽朝没有引起丝毫的反感,在宋朝人的眼里却成了败坏伦常的丑事,他们凭空认为这种关系肯定会引起辽朝的内乱,正好可以利用来作为收复幽州的良机。
公元986年,北宋再次向辽朝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由曹彬、潘美、杨业分兵挂帅。萧绰亲临前线督战,辽军士气大振,宋军被围,死伤过半。此时杨业见辽军士气正旺,建议潘美等暂避锋芒。潘美早欲逃窜,却斥责杨业胆小怯战。杨业不堪受辱,愤然出战,出战前要求潘美一定要伏兵陈家谷口,以便接应。潘美满口答应。但当杨业辛苦杀至陈家谷口时,这里尽是辽兵,潘美早已逃之夭夭了。杨业孤军奋战,最终力竭被俘。辽军劝降,杨业大骂绝食而亡。
公元1004年,萧绰带着圣宗挥师南下,威胁北宋。经双方和谈,辽宋订立了“澶渊之盟”。从此,正式形成了辽、宋北南对峙的政治形势,结束了双方的长期战争,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辽朝更是充分利用了这种和平环境,完成了封建化改革,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发展,萧绰功不可没。
萧绰施政明达治道,善驭大臣,赏罚分明,作风也较民主,闻善必从,举止随和,宴集朝会时群臣甚至可以不拜不拱手作揖,故群臣贵族皆愿为她效力卖命,比较成功地把统治群体紧密团结在了一起。萧绰对儿子耶律隆绪的训导管教也保障了统治集团的稳定。
萧绰临朝称制27年,期间萧绰始终没有放松对隆绪的管教,她对隆绪管教很严,包括他的所穿所用,都要亲自检点,严防隆绪养成奢靡之心。
隆绪起初纵情游猎,击鞠玩耍。萧绰教训说:“圣人有言:欲不可纵。我儿是天下之主,万一驰骋畋猎时发生危险怎么办?”从此把隆绪留在宫里专心读书,让他反复研读《贞观政要》等典籍,把唐太宗当成学习榜样。
隆绪是个大孝子,不仅没有像许多帝王似的对母后称制产生抵触,而且对母亲的训诫始终毕恭毕敬,言必奉行。隆绪亲政后,根据长期学习得到的汉族王朝的治国经验,以唐朝为模式,沿着萧绰的足迹继续进行封建化改革,成了辽朝9帝中最享盛名的“明主”,这与萧绰的教育培养是分不开的。
公元1006年,隆绪率群臣向萧绰加上尊号曰“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
公元1009年年末,萧绰还政于隆绪,准备到南京去颐养天年了,可惜十二月初她就在路上患了重病,不久即病逝,终年57岁。次年四月,葬于乾陵,谥号圣神宣献皇后。公元1052年,改谥睿智皇后。
第二百九十五章 萧菩萨哥辽圣宗耶律隆绪皇后
姓名:萧菩萨哥(姓萧,名菩萨哥)
生卒年:公元983~1031年
民族:契丹族
婚配:辽圣宗耶律隆绪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001年
尊号:齐天皇后
子女:二子(均夭折)
谥号:仁德皇后
菩萨哥的父亲萧隗因是隆绪之母承天太后萧绰的弟弟,母亲是大丞相韩德让的妹妹。
菩萨哥12岁时,也就是隆绪即位的那一年,就入宫为妃了。公元1001年,她取代辽圣宗耶律隆绪原皇后萧氏,当上了皇后,尊号“齐天”,时年18岁。
她姿色明艳,聪颖巧慧,萧绰、韩德让很喜欢她,隆绪对她更是爱幸特甚。隆绪精通音律,齐天后善弹琵琶,夫唱妇随,其乐融融。齐天后心灵手巧,尤喜工技制造,营建中京时,清风、天祥、八方三殿就是比照她用草秸扎制的模型建成的。她还设计制造了九龙辂、诸子车,用白金装饰宝塔,各具巧思。她自己乘坐的车舆,被她安装上龙首鸱尾,表面饰以黄金。每年夏秋季节菩萨哥乘此车随隆绪游玩山谷之间,翠草如茵,花木锦绣,车驾金碧辉煌,服饰华美绚丽,交相辉映,光彩夺目,远远望去,恍如神仙云游。
齐天后曾生过两个儿子,都不幸夭折。公元1016年,宫女萧耨斤生子名唤木不孤,于是齐天后将木不孤收养哺育,胜似亲生,却不料引起了褥斤的嫉忌,种下了晚年悲剧的祸根。
公元1031年春,隆绪重病而死,立下遗诏由齐天后为皇太后、耨斤为皇太妃。耨斤扣下遗诏自立为太后,木不孤即皇帝位,改名耶律宗真,是为辽兴宗。耨斤则把军政大权全部揽到了自己手上。
耨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齐天后开刀,她与亲信萧孝先密谋罗织齐天后的罪名,把齐天后拘捕入狱,赐死齐天后的弟弟萧鉏不里、兰陵郡王萧匹敌,与齐天后关系密切的围场都太师女真人著骨里、右祇侯郎君祥隐萧延留等七人亦被斩于街市。
耨斤接着便要把齐天后置于死地,她派人用小车把齐天后拉到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囚禁起来。
次年春,宗真照例去雪林游猎,可能路过上京,耨斤担心宗真见到齐天后,念她养育之恩于己不利,索性一不作二不休派人去杀齐天后。齐天后自知不免一死,镇静地对刺客说:“我实在是无辜的,这天下人都知道,如果一定要我死,请你允许我沐浴完然后再死,行吗?”刺客退去,等回来一看,齐天后已自缢身亡了,年方50岁。耨斤用庶人葬礼将她尸体草草掩埋于祖州白马山(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
齐天后的惨死激起了人们的极大同情,纷纷传说她并没有真的自杀,有人还说曾在木叶山后亲眼见到了她,乘坐青盖车,前簇后拥,仍仿佛神仙一般。
公元1035年秋,宗真追尊齐天后为仁德皇后,诏令上京留守耶律赞宁等人在祖州陵园内仿照萧绰的陵墓择吉地改葬,定期祭扫。
第二百九十六章 萧耨斤辽圣宗耶律隆绪皇太后
姓名:萧耨斤
生卒年:不详
民族:契丹族
婚配:辽圣宗耶律隆绪
封号:皇太后
子女:一子木不孤(即耶律宗真)
谥号:钦哀皇后
萧耨斤是辽太祖皇后述律平的弟弟阿古只的5世孙。传说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曾做过一个怪梦:有一根金柱直插云霄,儿子们围在旁边都想往上爬,但只爬几步就掉了下来,耨斤慢腾腾走过来,只消几下就爬到了柱顶,伺候她的奴仆们也跟着攀了上去。如果说这根金柱的顶端象征着权力顶峰的话,那么耨斤后来的经历,果然像母亲梦见的一样。
耨斤原来肤色黝黑,长相十分丑陋,目光也像饿狼一样凶狠。但由于出身后族,辽圣宗耶律隆绪还是按传统把她娶进宫当了妃子。她这副尊容人们瞧一眼或许都会恶心害怕,更不用说伴宿司寝了,所以多少年过去隆绪根本不理睬她,只是把她派到母亲承天皇太后萧绰帐中当侍女使唤。也是该耨斤时来运转,有一次她在给萧绰打扫床榻时,偶尔拾到一只金鸡,她见这金鸡很是精致奇特,拿在手上玩得入了迷,忽然萧绰进帐,她吓得藏匿不及,慌忙塞进嘴里吞下肚去。大概这金鸡只是一种鸡状奇药,所以过了几天耨斤不但没有坠死,反而浑身上下蜕了一层皮,脱胎换骨一般变得肤色白皙,光采照人了。萧绰非常惊异,说:“你肯定能生个奇子。”就令她为隆绪侍寝。
公元1016年,即开泰五年二月,耨斤不负众望果真为隆绪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木不孤,这是已经46岁的隆绪得到的第一个儿子,自然欣喜若狂,皇后萧菩萨哥也十分高兴,把木不孤取来养在身边,比自己的骨肉还亲。
耨斤自以为诞育皇嗣,功在社稷,顿时神气起来,野心越来越大,得了个顺圣元妃的封号还不知足,巴望着非要当皇后不可。她见菩萨哥才貌双绝,深得隆绪的眷宠,木不孤对菩萨哥也很有感情,便妒火中烧,视菩萨哥为眼中钉、肉中刺,挖空心思想把她扳倒,自己好取而代之。她在多次诬告菩萨哥碰了钉子之后,不甘心失败,就暗中收罗亲信,培植势力。宦官赵安仁本是宋朝深州乐寿(今河北献县)人,因思念故乡,有次偷偷离宫南逃,被捉了回来,菩萨哥要杀他,耨斤却心怀叵测地讲情把他救了下来,让他窥察菩萨哥的动静。赵安仁感激涕零,菩萨哥的一举一动都跑来报告耨斤。耨斤的兄弟们也都布列朝廷,身居要职,她的弟弟萧孝穆任南京留守、兵马都总管,萧孝先官任上京留守、国舅详隐,萧孝友任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太保,后来褥斤又保荐萧孝先总领禁卫事,控制了军队。终于以她为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为日后专权奠定了基础。
公元1031年六月,隆绪病死,木不孤继位,改名耶律宗真,即辽兴宗。隆绪死前曾立下遗诏,册菩萨哥为皇太后,耨斤为皇太妃。耨斤指使赵安仁把遗诏偷到手,藏起来,这时便自立为太后,称“法天皇太后”,就势把军政大权全捞了过来。从此她独揽朝纲,滥施淫威,进行了4年之久的残暴统治。
耨斤首先给菩萨哥扣上谋反的罪名,囚禁于上京杀掉,牵连在案的有四十多名贵族大臣,也都被杀,家产籍没。眼中钉一除,耨斤更加大胆放手,中书令萧朴上书为菩萨哥诉冤,她一声令下,把他赶出朝廷。隆绪的丧期未满,她就令宗真给她上尊号称:“仁慈圣善钦孝广德安靖贞纯宽厚崇觉仪天皇太后”,生日定为应圣节。她追封其曾祖为兰陵郡王,父亲为齐国王,弟弟们也都封了王,分任北、南面长官,凡有政事都与兄弟们聚首商议,合伙谋私弄权,她家亲戚鸡犬升天,就连毛克和等40多位奴仆也当上了团练、防御、观察、节度使之类的高官,惹得南京(今北京)一带的地痞无赖纷纷投身到她家当奴隶,想乘机捡点便宜。一时之间,朝廷内外布满了她的党羽,这帮暴发户全都趾高气扬,权势灼人,出入宫禁,诋谩朝臣,卖官鬻爵,为所欲为。耨斤的姐姐秦国夫人,早年丧夫守寡,耐不住寂寞,常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耨斤见长沙王谢家奴长得魁伟俊俏,就杀死其妃把姐姐嫁给了她。耨斤的妹妹晋国夫人看中了一表人才的户部使耿元吉,耨斤就杀死耿的妻子,强迫他娶自己的妹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萧绰、隆绪时长期推行的封建化改革措施,被耨斤废除殆尽。原来比较缓和的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也被耨斤搞得再度紧张起来。
契丹族有尊崇女性的习俗,母权在社会生活中拥有相当的影响,这是从母系氏族留下来的遗风,皇后、皇太后向来都参与军国要事的决策和执行,像述律平、萧绰都能居内临朝,出征挂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