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皇后全传-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衣。”众人莫不叹息。

嫔妃们喜欢游玩,皇后勤于宫务,很少参加。一日,明帝去皇家苑囿玩,招呼宫人一同去。有人请去叫皇后,明帝笑着说;“此人不喜娱,来了也不开心。”

皇后还时常劝谏皇上,不要因游玩而荒废了朝政。朝政有过失,皇后总是及时提醒明帝。

楚王刘英图谋不轨,被废黜。刘英自杀。牵扯此案的人很多,有些人转相诬告,案狱连年不绝。皇后奏谏明帝,不宜株连很多,应早了此案。明帝感悟,夜起徘徊,琢磨皇后之言。刘英一案很快了断,像这样的匡失救弊是经常有的事。

公元75年,即永平十八年秋八月,明帝刘庄驾崩,皇太子刘炟即位,是为章帝。马皇后成了皇太后,从长秋宫移居到长乐宫。

皇太后所干的第一件事,是撰写《显宗起居注》——记录明帝的衣食住行。

皇太后三兄皆至大官,马廖,卫尉;马防,城门校尉;马光,越骑校尉。但都未封侯。这时,章帝意欲封三个舅舅为侯,太后鉴于前代外戚贵宠之祸,一概不允,并对兄弟外甥们防范很严。

一次,太后出宫巡行,马家外戚纷纷遮道问安,车如流水,马若游龙,奴仆衣饰华美。太后回头看看自己的侍从,衣着俭朴,远远不如。她没说什么,回宫之后,下令停止每年按惯例赏赐马家外戚的钱财。太后希望借此举使马家外戚有所警惧,改过从俭。对那些奢侈不轨之徒,太后便命令开除他们的族籍,打发他们回乡间去;对那些俭朴之人,则盛加赞扬,委以官位。

有年夏天,大旱,谄媚之徒上书,说这是未封拜外戚的缘故。明帝藉此机会,再次请求封诸舅为侯。太后气愤地说:“那些上书的人不过是谄媚皇上以求得好处!”还是不准封拜。

太后母亲死,坟墓的封土堆高了一些,太后觉得不妥,马廖等马上削减高度。

公元79年,天下安定,农业丰收,形势可谓大好,章帝考虑这时若再不加封几位舅舅,实属薄待太后、薄待母舅家人,于是封三个舅舅为列侯。马廖三兄弟受爵而辞官,以列侯归第。

同年,太后染疾病死,谥号“明德”,与明帝合葬于显节陵(在今河南省孟津县宋庄乡三十里铺村)。

第二十六章 窦氏汉章帝刘炬皇后

姓名:窦氏

生卒年:?~97年

籍贯: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

婚配:东汉章帝刘炟

封号:皇后

窦氏出生于显贵名门,其曾祖父窦融是开国元勋。祖母为光武帝刘秀女内黄公主,母亲是东海恭王刘强的女儿——沘(bi比)阳公主。到汉明帝时,窦融一家显赫荣华,不可一世。

但自窦融病逝后,窦家便日渐衰落了。窦后的童年,便是在这样一个破落了的“名门”度过的。这就使她既具有名门闺秀知书达礼的修养,又在她极强的嫉妒心中,增添了复仇的个性。

窦氏从6岁起,就能作很好的文章了,又天生丽质。

公元77年八月,正当桂花飘香的季节,窦氏及其妹妹被选入了长乐宫。由于她那如花似玉的容貌,非凡的举止言谈,不仅得到当朝的马太后赏识,更得当朝天子汉章帝刘炟的钟爱。她在宫中人事关系上,处理得极为洽和,所以,声誉渐渐传播,为她在群芳中竞夺皇后的宝座,打下了“群众”基础。

公元78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被立为皇后。她的妹妹也被封为贵人。但在宫中深得章帝喜欢的还有宋贵人和梁贵人。

宋贵人是宋扬的女儿。公元78年,宋贵人为章帝生了皇子刘庆,第二年,刘庆被立为太子;这样母以子贵,正值宋贵人欢悦之时,窦后却已经与她的母亲沘阳公主密谋,准备陷害宋贵人。这天,窦后在掖庭门拦截了宋贵人的一封信。信上说:“久病思生菟,让家里求生菟。”窦后便以此诬陷宋贵人想设蛊诅咒皇帝。因在宫中蛊道是一律被禁止的,一旦发现就要被杀头。此事经窦后在章帝面前一再挑唆,公元82年,章帝废除了皇太子刘庆,也将宋贵人逐出宫门,后宋贵人自杀身亡。

时梁贵人为章帝生子刘肇。窦后因一直无子,所以心计多端的她过养刘肇为自己的儿子。当时,梁家还暗自庆幸,以为这样刘肇会被立为皇太子,将来做了皇帝,一定不会亏待了生身母亲和母亲一家人。没想到梁家人的暗中高兴早已经传到了窦后的耳朵里,为了不让梁氏得志,除掉梁氏成了窦后的目标。

继解决了宋贵人及刘庆后,公元83年,就诬陷梁贵人。梁氏姐妹被谮杀而亡。接着,窦太后又指使人写了一封匿名信,诬陷梁竦一家叛逆。于是,汉章帝下诏令,派汉阳太守郑据传拷梁竦,竦冤死在狱中。梁门家属被流放到海南,而且,连午阳公主都受到牵连,被囚在洛州的伊阙县。

窦后巩固了她的后宫地位之后,便开始涉足于朝政。这种插手开始于她的兄弟们的参政。

在她初登皇后宝座不久,汉章帝就授诏,拜她的哥哥窦宪为郎,很快,窦宪升迁任侍中,虎贲中郎将,她的弟弟窦笃任黄门侍郎。

公元88年二月,章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仅33岁。年仅10岁的皇太子刘肇即帝位,即汉和帝,尊窦皇后为皇太后。窦太后以和帝年幼多病为由,下诏由母后辅助执政。太后临朝,大权在握,窦宪、窦笃、窦景三兄弟皆先后加官晋爵,成为朝中显赫大臣。接着又重用开国元勋邓禹的后代原太尉邓彪,借助对邓彪的重用稳定了政局。

当时,东汉面临着一个严重的边防问题,那就是北方匈奴人的不断侵扰。使北方的老百姓不得安宁。所以,窦太后为了解决北方边防的危机,于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四月,下诏说:过去汉武帝为了击败北胡匈奴,攻伐南越。所以用盐铁官卖之法,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做军队的费用。自光武帝以来,匈奴一直没有宾服,经常骚扰我北部边防。到明帝末年,开始大军征伐。而章帝即位,力在休养生息,但仍旧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查阅旧典,又实行了盐铁官卖,收盐铁之利,以防突变,平定边防。但是官吏中有大部分人却借机谋求私利,违背了皇帝国富民安的本意。章帝对此很是愤恨,所以,废除了州郡盐铁不能自铸自贩的禁令,放任百姓煮盐、铸铁,但须上缴盐铁税。故下令刺吏、郡守、县令奉顺圣旨,努力发扬圣德教化。窦太后是想借盐铁税来增加军费,改变章帝朝对匈奴安抚妥协的政策,以便大举进攻匈奴,但派谁去攻匈奴呢?正当她苦于无人选之时,她的哥哥窦宪出了点麻烦事。

窦宪最突出的个性是急躁、心胸狭窄,连睚眦(瞪眼)之怨都不放过。这和他妹妹窦后又大不相同。先是报私仇,下令斩杀曾经弹劾过他父亲窦勋的谒者韩纡之子,以祭其父之坟。再是,¨wén rén shū wū¨齐殇王之子都乡侯刘畅很得窦太后的欢心,窦宪害怕其分割他的宫内之权,就派刺客到刘畅的屯卫所暗杀了刘畅,并归罪于刘畅的弟弟利侯刘刚,还派侍御史与青州刺史严刑拷打刘刚等。事情败露后,窦太后大怒,窦宪害怕被杀,于是请求戴罪出征匈奴,恰巧北匈奴再次扰边,南匈奴请求朝廷出兵征讨。窦后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于是窦宪为车骑将军,联合南匈奴大举进攻北匈奴,大胜还朝。此后,又经过几年断断续续的战斗,解决了北匈奴的扰边问题,有20多万匈奴人降归东汉,其余的西逃。

窦宪这次出击,给他的地位带来了转机。由此,升任大将军,封武阳侯。大将军原来地位在三公之下,但由于窦宪可以参预内机辅佐,从此后大将军一职位列三公之上,仅次于太傅,但却拥有实权。这个时候,是窦氏家族的鼎盛时期,窦太后的兄弟四家竞修府第住宅,京师全部的工匠只给这四家修邸宅。窦氏兄弟权势绝伦,炙手可热。

公元93年,窦宪纠集邓叠、郭举、郭璜及叠母元氏等,阴谋弑逆。但却走漏了消息,和帝与宦官郑众密议,商定诛之。怕窦宪在朝外为乱,所以先忍未发。等到窦宪和邓叠班师回朝,和帝一举诛杀了窦宪、窦笃等欲叛势力。将窦太后软禁在宫中,不得再参与朝政。

公元97年,这位长期操纵政局的女性忧郁而死。在她死后,宋氏、梁氏上奏要求罢黜窦太后,贬其尊号,但由她用心培养起来的和帝,念及其养育之情,依旧按皇太后的仪式,将她葬于汉章帝陵——敬陵。

第二十七章 阴氏汉和帝刘肇皇后

姓名:阴氏

生卒年:?~102年

籍贯:东汉南阳新野

婚配:东汉和帝刘肇

封号:皇后

阴氏自幼喜欢读书,并且爱好音乐,加上天资聪明,所以深得家人的宠爱。

公元92年秋高气爽之时,年约13岁的阴氏应选入宫。很快她被封为地位仅次于皇后的贵人,并得到和帝的特殊宠幸。

汉和帝刘肇10岁时便即位。因年少,由窦太后临朝执政。到他14岁时,不满于窦氏专权,便联合宦官灭掉了窦宪一族,开始亲政。和帝是个较有作为的人,虽说从他开始,东汉出现了外戚宦官专权之事。但是,他还是积极地治理政事;而阴贵人又知书达礼,所以,俩人感情很融洽。于是在永元八年春二月己丑这天,诏令立阴贵人为皇后。

公元95年,又有一批美女从民间选入后宫。其中有太傅邓禹之孙女邓绥。她身高7尺2寸,姿貌绝伦。一入后宫,便使众人大吃一惊:天下竟有如此美女?!莫非仙人下凡?!虽然和帝喜欢阴氏,但他不能从邓绥身上移开目光,他为眼前这活生生的仙女震动了!立阴贵人为后的这年冬天,邓绥选入掖庭,诏封为贵人。

阴皇后开始争风吃醋,并经常以皇后的身份,对处处表现谦让的邓绥大耍脾气。

在每次宫中举办的宴会上,各位贵人竞相修饰比美,以求龙颜垂青,也只有邓贵人以素雅出众,从不穿与阴后一样颜色的服装;对阴皇后唯唯诺诺,从不敢在阴皇后面前先讲话,这使看到眼里、记在心里的和帝更钟爱于她。自此以后,和帝与阴皇后之间的感情淡漠了,关系疏远了。在日日不见君归的宫廷生活中,阴皇后为自己的失宠而一天天憔悴下去。她不知所措,心中的忧伤又增添了一分恚恨。于是,在无力挽救自己的地位的情况下,她想加害邓贵人,密称:“我要有一天得志,不使邓氏再有遗类!”邓贵人听后,对左右宫人流泪,表白自己对阴皇后的忠心,使众人厌恶阴皇后。

阴皇后在日趋失宠的情况下,想尽办法挽救自己的命运。当时,她的外祖母邓朱经常出入掖庭,看外孙女。为其解忧效劳。

永元十四年夏天,有人揭发邓朱氏与阴皇后暗行“巫蛊诅咒”,和帝大怒,下令收回皇后玺绶,将参与此案的人下狱问罪,阴皇后家族满门受牵连。皇帝又下令派司徒鲁恭持节将阴后迁到桐宫(软禁宫人的监狱)。

同年阴后不堪折磨,忧郁身亡。

公元104年,葬阴皇后于临平(今属浙江)。

第二十八章 邓绥汉和帝刘肇皇后

姓名:邓绶

生卒年:公元81~121年

籍贯: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

婚配:东汉和帝刘肇

封号:皇后

邓绥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颖悟。她5岁的时候,祖母对她十分钟爱,亲自为她剪发,太夫人年纪老迈,眼神昏花,剪刀误伤了邓绥的前额,邓绥竟忍痛不言。左右见此情形,深感诧异,事后问她因何不叫痛,邓绥说:“我不是不知伤痛,实因太夫人垂怜及我,倘若惊呼,会使祖母难过,所以我才隐忍不语。”这话出于5岁孩童之口,可见她是多么善解人意。

邓绥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6岁的时候,她已能诵读史书,12岁时就已通习《诗经》、《论语》。因她志在典籍,家人们都戏称她为“诸生”。母亲阴氏见她酷爱文学,不喜欢做家事女红,常嘲笑道:“你不学针线,专心经传,难道想做女博士吗?”邓绥遵从母命,白天学做家事,夜晚习读经典。邓训见她秉赋不凡,很是器重,事无大小,常与她商议。

她13岁被选为宫女,当时因其父去世,需在家守丧三年,未能入宫。

到了公元95年,守丧期满的邓绥,出落得更加娇艳多姿,容光焕发。

邓绥小的时候,她曾梦见自己双手摸天,那蔚蓝的天幕上像是有个钟乳状的东西,她仰首舐饮。梦醒后觉得很奇怪,便求教于占梦先生,占者解释道:“古代帝尧曾梦见自己攀天而上,帝汤也曾梦见他仰头舐天,他们后来都成了圣明的帝王,由此看来,这梦乃圣王之前占,是大福大贵的征候。”家人闻知,心中暗喜,但均未敢声张。

早年邓绥的叔叔邓陔曾说:“俗语道‘活千人者,子孙有封’。邓训哥哥为谒者时,曾受章帝派遣负责疏理石臼河,一年之内救活了数千人的性命。倘若天道可信,我家必定能得到神灵保佑,蒙受福荫。”

为审慎起见,阴夫人提议请一位相士来,给女儿看看相,以定吉凶。几天后,请来一位名叫苏文的相士,他是洛阳城有名的相家。苏文仔细端详邓绥的面相和骨相后,见她身长7尺2寸(约合今166公分),皮肤细白,广额修眉,丰颊薄唇,一对凤眼炯炯有神,鼻如悬胆,头发乌黑。相士看罢,大为赞赏。他自己退到廊下,请邓绥在室内随便和家人说几句话。最后相士进来,连声称赞说:“小姐乃成汤骨相,贵不可言。身长而眉宽,颧高而不露,眼神黑白分明,步履安泰,最难得的是声音如鸣凤,清澈响亮,此相贵不可言。在男必封侯拜爵,在女亦可为后妃。”相士的这一番吹捧之语,邓家人听罢,无不欣喜,忙收拾行装,妆扮邓绥,准备候旨进宫。

邓绥终被内廷选中。进宫之日,阴夫人再三叮咛:“皇家重礼法,凡事以谦退柔顺为是。宫禁重地,言谈举止务必谨慎小心。此去是福是祸,全看你自己的了。”16岁的邓绥默默地点了点头。想着即将开始的后宫生活,一股悲喜交集的情绪涌上心来。

邓绥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来到了汉朝的后宫。她颀长秀美的身段和姝丽莹洁的容貌卓然超群,令左右诧然。

不久,和帝巡幸后宫时发现了邓绥,年将及冠的和帝正是好色的年龄,很快便与邓绥如胶似漆,恩爱难舍。邓绥也立即被册封为贵人。邓绥侍奉和帝极能体贴人意,委婉柔顺且小心翼翼。她与阴后相比也独具姿色,阴后娇小玲珑,邓绥身长玉立,端庄中有妩媚,谈吐文雅,既合乎礼仪又略带风趣。和帝得此佳人喜不自胜,把邓贵人安排在九龙门之内的嘉德宫。

邓贵人承宠不骄,恭慎如故。她深知争宠结恨极易招致祸患,平时恭敬小心,动有法度,对阴后丝毫不敢怠慢。事事逢迎,严守宫律,宫中上下都对她心悦诚服,交口称誉。和帝对她也钟爱日深。

阴后一直无子,邓贵人也没有怀孕,阴后咄咄逼人的架势,使得明晓事理的邓绥更加小心。她常常自称有病,另选其他宫女入御,希望能为皇上生下子嗣。每当六宫宴会时,诸姬妾贵人竞加修饰,争奇斗艳,而邓绥总是身着素妆且不加修饰。服装颜色若是与阴后相同,她便及时更换,以避攀比争宠之嫌。在和阴后同时进见时,她总是站在一旁,不敢就座。和皇后并行时,弓身细步,以示卑微。和帝提问时,她常常逡巡后对,不敢先皇后答话。和帝见邓绥如此谦抑,劳心曲体,叹息道:“修德之劳,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邓贵人谦让不妒,上得和帝爱重,下得宫女侍从的敬佩,德冠后宫,声誉日隆。

永元十三年夏,和帝染病不起,病情严重。和帝日常住在章德宫,阴后住在长秋宫,邓绥住在嘉德宫。皇帝病重期间,自皇后以下,没有皇上宣召的御旨均不得进见。后宫都知道皇上病重,却不知详情,只有祷告上苍为天子祈福。阴后见和帝抱病垂危,便密语左右说:“我若得志,决不让邓氏再有遗类!”可是宫人多同情邓贵人,竟将密语转告给了邓绥,要她多加提防。邓绥听到这话,如闻晴天霹雳,惶恐不安。她流着眼泪对左右倾诉道:“我竭诚尽心地侍奉皇后,竟不能得到她的宽解,看来是上天将降灾于我。如今皇上病危,我决心以自己的性命,乞求上苍保佑皇上龙体大安。我今日先死,上可以报答皇帝对我的钟爱之恩,次可以解脱宗族灭门之祸,下不令阴后横施毒手,使我有人彘之讥。”焚香祷告之后,邓绥便想饮药自尽。侍女赵玉心急如焚,想出一条缓兵之计。她向邓绥谎报说:“适才章德宫有人传话过来说,皇上的病已痊愈大半,很快就能康复了。”邓绥信以为真,这才放下毒药,事也凑巧,第二天,和帝的病果真好了。

和帝渐渐听到了一些关于阴后巫蛊诅咒的消息,对阴后的做法极为憎恶,便私下派人调查此事。

和帝永元十四年夏,有人告发邓朱家为皇后供奉巫蛊诅咒,和帝派中常侍张慎等人调查后回禀说确有此事。和帝大怒,彻查此案。他觉得阴后失德,不足以母仪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