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汉语-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读shǔ。种类。周礼春官龟人:〃掌六龟之~。〃[若~]你们这班人。史记项羽本纪:〃不者,若~皆且为所虏。〃[吾~]我们这班人。史记项羽本纪:〃章将军等诈吾~降诸侯。〃
  69。【托】
  (一)寄托。战国策赵策四:〃长安君何以自~於赵?〃杜甫大麦行诗:〃安得如鸟有羽翅,~身白云归故乡。〃[~名]名义上是……。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然~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
  (二)委托。战国策赵策四:〃愿及未填沟壑而~之。〃诸葛亮出师表:〃恐~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三)假托,借故推托。后汉书姜肱传:〃~以它辞。〃
  [辨]托,托。上古没有〃托〃字。〃托〃是后代〃托〃的通俗写法。宋代以后,〃托身〃、〃托故〃等,有人写成〃托〃。但是,〃托〃字有它自己所特有的意义,表示用手掌承着东西,如〃托钵〃。又有引申义,如〃榇托〃。这些〃托〃字不能写成〃托〃。
  70。【往】
  去,到某处去。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来。〃又宣公二年:〃晨~,寝门辟矣。〃引申为过去(指时间),从前。论语八佾:〃既~不咎。〃又微子:〃~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71。【来】
  (一)小麦。诗经周颂思文:〃贻我~牟。〃(牟:大麦。)又臣工:〃於皇~牟!〃(於皇:叹美之辞。)
  (二)来。跟〃往〃相对。战国策齐策四:〃~何疾也?〃又有使动用法,表示〃使他来〃。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之。〃又:〃远人不服而不能~也。〃孟子滕文公上:〃放勋曰:'劳之~之。'〃注意:旧日於用作使动时读作lài,后来常写作〃徕〃。成语有〃以广招~〃。引申为将来。论语微子:〃~者犹可追。〃〃来年〃、〃来日〃连用表示〃明年〃、〃明日〃。孟子滕文公下:〃以待~年然后已。〃又:〃何待~年?〃汉乐府善哉行:〃~日大难,口燥唇乾。〃
  (三)句终语气词。孟子离娄上:〃盍归乎~!〃庄子人间世:〃尝以语我~!〃又:〃子其有以语我~!〃
  72。【去】
  (一)离开。左传僖公三十年:〃亦~之。〃孟子公孙丑下:〃孟子~齐。〃注意:上古的〃去〃是〃离开〃,跟〃就〃相反,所以说〃去就〃。离开某地就是不停留在某地,跟〃留〃相反,所以说〃去留〃。离开某人就是不从某人,所以说〃去从〃。今成语还有〃何~何从。〃上古的〃去〃一般都带宾语,战国策、史记等书,〃去〃字可以不带宾语,但仍是离开某地的意义,略等於现代汉语所谓〃走了〃。战国策赵策三:〃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又:〃遂辞平原君而~。〃今成语还有〃扬长而~〃、〃拂袖而~〃。引申为距离(指时间或地点)。孟子公孙丑上:〃纣之~武丁未久也。〃又离娄下:〃地之相~也千有余里。〃
  (二)旧读qǔ,上声。除掉,去掉。跟〃取〃相对。论语颜渊:〃~兵。〃孟子滕文公下:〃什一,~关市之征。〃
  [辨]去,往。上古〃去〃和〃往〃的意义大不相同。〃来〃的反面不是〃去〃,而是〃往〃。〃往〃不能带宾语,〃去〃经常带宾语。〃去〃是离开,〃往〃是走向目的地,可见是迥然不同的。〃孟子去齐〃这一句话,若依现代汉语解释,是〃孟子到齐国去〃,而依古代汉语解释,则是〃孟子离开了齐国〃,意义正相反。这是必须严格辨别的。
  73。【从】
  (一)跟随。论语微子:〃子路~而后。〃引申为归顺。左传庄公十年:〃民弗~也。〃又为依顺,听从。左传隐公元年:〃公~之。〃又为参与。如〃~事〃,〃~政〃。[~而]表示乙事是甲事的继续。战国策赵策三:〃睹其一战而胜,欲~而帝之。〃孟子梁惠王上:〃及陷於罪,然后~而刑之。〃
  (二)旧读zòng,去声。随行,侍从。左传庄公十年:〃战则请~。〃孟子滕文公下:〃后车数十乘,~者数百人。〃庄子列御寇:〃一悟万乘之主而~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三国志吴志鲁肃传:〃乘犊车,~吏卒。〃注意:〃从车百乘〃不是跟随百乘车,而是有百乘车随从。〃从吏卒〃不是跟随吏卒,而是有吏卒随从。这里有被动的意义。〃从〃又用作名词,如〃仆~〃,〃扈~〃,〃驺~〃等。(三)旧读zòng。次於最亲的。指堂房亲属。如伯叔之子年长於己者为〃~兄〃,侄为〃~子〃。
  (四)介词。表示从某一处所出发。左传宣公二年:〃~台上弹人。〃也表示时间。白居易长恨歌:〃~此君王不早朝。〃
  (五)读zōng(阴平声)。直,跟〃横〃相对。南北曰从,东西曰〃衡〃。诗经齐风南山:〃衡~其亩。〃[合~]战国时代的政治术语。指联合南北诸国来对抗秦国。按:〃从衡〃,从来写成〃纵横〃。〃合从〃写作〃合从〃。
  (六)读cōng。[~容]形容词。举动合乎礼貌的样子。礼记缁衣:〃~容有常。〃又为不迫促,自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酒酣,~容言曰。〃
  74。【违】
  (一)离开,避开。左传成公十六年:〃有淖於前,乃皆左右,相~於淖。〃(淖:泥坑。这是说,晋军都分向左右两边,避开这个泥坑。)又成公三年:〃虽遇执事,其弗敢~。〃(弗敢违:不避一战。)引申为谦词,指离开您的教益,离别(后起义)。苏轼答谢民师书:〃近奉~。〃
  (二)违反,违背。孟子梁惠王上:〃不~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75。【即】
  (一)动词。走近,靠近,走向。诗经卫风氓:〃来~我谋。〃论语子张:〃~之也温。〃(靠近他,[觉得他]温和可亲。)今成语有〃若~若离〃,〃可望不可~。〃又用於抽象意义。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死也。〃论语子路:〃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戎矣。〃(即戎:从事作战。)今成语有〃~景生情〃。[~位](1)就位。仪礼士冠礼:〃~位於门东,西面。〃(西面:朝西。)(2)登上君主的位。左传隐公元年:〃及庄公~位。〃[~席](1)就席。仪礼士冠礼:〃右还~席坐。〃(2)在酒席座上。也指当场。如:〃~席赋诗〃。[~事](1)往就其事。后汉书黄琼传:〃岂~事有渐,将顺王命乎?〃(2)接触眼前的事物,即景。陶潜始春怀古田舍诗:〃虽未量岁功,~事多所欣。〃
  (二)动词。就在[当前的时间或地点]。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日因留沛公与饮。〃又:〃~其帐中斩宋义头。〃汉书高帝纪:〃项伯许诺,~夜复去。〃又苏武传:〃~时诛灭。〃
  (三)副词。就。战国策楚策一:〃[苏秦]~阴与燕王谋,破齐共分其地。〃〃即〃字在判断句中,可以译为〃就是〃。左传襄公八年:〃非其父兄,~其子弟。〃史记项羽本纪:〃梁父~楚将项燕。〃
  (四)连词。如果,假如。战国策赵策三:〃~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史记李将军列传:〃虏多且近,~有急,奈何?〃
  (五)连词。则。史记项羽本纪:〃公徐行~免死,疾行则及祸。〃又:〃先~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又廉颇蔺相如列传:〃使赵不将括~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注意:这个意义后代史用。
  76。【就】
  (一)走近,靠近,接近,亲近,趋向,走向,走上。跟〃去〃相对(因为〃去〃是离开);又跟〃避〃相对。孟子梁惠王上:〃望之不似人君,~之而不见所畏焉。〃(这是〃走近〃。)荀子劝学:〃金~砺则利。〃(这是〃接近〃。)又:〃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士。〃(这是〃亲近〃。)又:〃施薪若一,火~燥也;平地若一,水~湿也。〃(这是〃趋向〃。)战国策赵策三:〃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脯醢之地也?〃(这是〃走上〃。)今双音词有〃~职〃,〃~业〃,成语有〃避重~轻〃等。
  (二)成功,达到目的。战国策齐策四:〃三窟已~。〃今有双音词〃成~〃。
  77。【趋】
  (一)快步走。论语微子:〃~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又特指礼貌性的快走。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而过庭。〃(鲤:孔鲤,孔子的儿子。)战国策赵策四:〃入而徐~。〃(徐趋:指表示出〃趋〃的样子。触讋是借以作进说辞的引子。)秦汉以来,皇帝以允许大臣〃入朝不趋〃作为特殊的恩宠和礼遇。引申为向往,归向。文心雕龙镕裁:〃刚柔以立本,变通以~时。〃今成语有〃~炎附势〃,〃大势所~〃。
  78。【赴】
  (一)奔向,投向。庄子秋水:〃~水则接腋持颐。〃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诉於王。〃(诉:告诉,申诉。)又特指投向凶险的处所或危险的事物。战国策赵策三:〃则连有~东海而死耳。〃荀子议兵:〃若~水火,入焉焦没耳。〃(入火则被烧焦,入水则被淹没。)曹植白马篇:〃捐躯~国难,视死忽如归。〃今成语有〃~汤蹈火〃,〃共~时艰〃等。后来用为一般的〃奔向〃。杜甫咏怀古迹诗:〃群山万壑~荆门。〃
  (二)奔告丧事。左传襄公十九年:〃郑公孙虿卒,~於晋大夫。〃(虿:读chài。)战国策赵策三:〃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於齐曰。〃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讣〃。
  79。【战】
  (一)打仗。左传僖公四年:〃以此众~,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王好~,请以~喻。〃(二)害怕。诗经小雅小旻:〃~~兢兢,如临深渊。〃[战栗]由於害怕而发抖。战国策楚策四:〃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栗。〃
  80。【击】
  打,敲打。诗经邶风击鼓:〃~鼓其镗。〃(镗:鼓声。)引申为攻打,进攻。左传僖公三十年:〃子犯请~之。〃战国策赵策三:〃夺晋鄙军以救赵,~秦。〃
  81。【引】
  (一)开弓。孟子尽心下:〃君子~而不发。〃(发:射出去。)引申为延长。诗经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之。〃(勿替:不废。)引申为牵引。礼记檀弓上:〃兄弟之子,犹子也,盖~而进之也。〃孟子滕文公下:〃~而置之庄岳之间。〃(庄岳:齐都城中的地名。)又为伸长。左传成公十三年:〃我君景公~领西望。〃又为遥控。王勃滕王阁序:〃控蛮荆而~瓯越。〃
  (二)向后退。战国策赵策三:〃秦军~而去。〃引申为离开。贾谊吊屈原赋:〃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而远去。〃
  82。【却】(却)
  (一)退,使退。战国策赵策三:〃秦将闻之,为~军五十里。〃现代有双音词〃退~〃。
  (二)不受。孟子万章下:〃~之,~之为不恭。〃今成语有〃~之不恭〃。注意:〃却〃又写作〃却〃,但不能写作〃却〃,〃却〃音隙,地名,姓。
  [辨]引,却。〃引〃是退却的姿态,〃却〃是退却的行为,二者并不相同。〃引而去〃不能说成〃却而去〃。
  83。【冯】
  (一)读píng。依凭,汉书郦食其传:〃食其~轼下齐七十馀城〃。引早为依傍,依赖。左传僖公五年:〃神所~依,将在德矣。〃又哀公七年:〃~恃其众。〃这种意义后来写成〃凭〃、〃凭〃。
  (二)也读píng。侵犯。周礼夏官大司马:〃~弱犯寡。〃[~陵]侵犯。庾信哀江南赋:〃~陵畿甸。〃
  (三)读féng。秦汉时郡名〃~翊〃,在今陕西大荔县。
  84。【据】(据)
  手靠着。庄子德充符:〃~槁梧而瞑。〃(瞑:同眠。)又盗跖:〃~轼低头。〃又渔父:〃左手~膝,右手持颐。〃(颐:下巴。)引申为依附。左传僖公五年:〃吾享祀丰絜,神必~我。〃诗经邶风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引申为证据(后起义)。郭璞尔雅序:〃援~征之。〃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今古。〃
  [辨]冯,据。在依附的意义上,〃冯〃与〃据〃是同义词,所以〃冯轼〃又说成〃据轼〃。左传僖公五年,上文说〃神必据我〃,下文说〃神所冯依〃,可见〃据〃就是〃冯依〃。后代〃凭据〃变成了双音词,当〃证据〃讲,原意是人所依傍作为证明的东西。只有某些习惯用途上稍有不同。例如〃据理力争〃不说〃凭理力争〃。
  85。【约】
  (一)缠,束缚。诗经小雅斯干:〃~之阁阁。〃(阁阁:上下严紧的样子。)曹植美女篇:〃攘袖见素手,皓腕~金环。〃〃约车〃即将马系在车辕下(套车)。战国策齐策四:〃於是~车治装,载券契而行。〃又赵策四:〃於是为长安君~车百乘,质於齐。〃用作名词时表示绳索,绳子。老子二十七章:〃善结无绳~而不可解。〃引申为约束。论语子罕:〃博我以文,~我以礼。〃[~束](1)盟约,规章。史记高祖本纪:〃待诸侯至而定~束耳。〃又: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既代廉颇,悉更~束。〃(2)诺言,信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未尝有坚明~束者也。〃再引申为简要。孟子离娄下:〃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也。〃又公孙丑上:〃又不如曾子之守~也。〃文心雕龙情采:〃故为情者要~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成语有〃由博反~〃。又引申为少,节俭,如说〃俭~〃。
  (二)订约。史记项羽本纪:〃怀王与诸侯~,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又名词。盟约。贾谊过秦论:〃於是从散~解。〃引申为约会(后起义)。赵师秀约客诗:〃有~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86。【解】
  (一)分解,指分解动物(原义是解牛)。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牛。〃左传宣公四年:〃宰夫将~鼋。〃引申为把纠结着的东西解开。孟子公孙丑上:〃民之悦之,犹~倒悬也。〃(这是解下来。)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冻。〃(这是溶解。)战国策赵策三:〃所贵於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纷乱而无所取也。〃(这是排解。)李白清平调其三:〃~释春风无限恨。〃(这是消解。)引申为对一种道理的解释。史记吕太后本纪:〃君知其~乎?〃引申为晓悟,懂得,理解(后起义)。杜甫月夜诗:〃遥怜小儿女,未~忆长安。〃
  (二)读xiè。松弛,懈怠。诗经大雅烝民:〃夙夜匪~。〃这个意义后代写作〃懈〃。
  87。【释】
  (一)解开,放下[原来拿着或背着的东西],放掉。庄子养生主:〃庖丁~刀对曰。〃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民如~重负。〃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彼必~赵而自救。〃引申为释放,赦免。左传成公三年:〃两~累囚以成其好。〃又为溶解。老子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又为分解,排解。战国策赵策三:〃为人排患~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二)解说,解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不朝正於庙也。〃(朝正於庙:古代君主正月要朝祭太庙。)现代有双音词〃注~〃,〃解~〃等。
  [辨]解,释,放。〃解〃和〃释〃在某些意义上有相通处。如都有〃解开〃或〃松开〃的意思,所以冰块消融可以说〃解冻〃,又可说〃涣然冰释〃;又都有〃分析〃、〃解说〃的意思,所以可以说〃注解〃,也可说〃注释〃,在其他意义上,二者各有自己的习惯用法。〃放〃不具备〃解〃和〃释〃的上述意义。〃放〃的一个突出的意义是〃使事物向四外扩散〃。所以把牛羊赶出去喂养为〃放牧〃,将人赶到边远地方叫〃放逐〃,不守规矩,任意而行为〃放荡〃。这种意思也是〃解〃、〃释〃所没有的。在现代汉语中,由〃解〃、〃释〃、〃放〃构成的复合词,仍有明显的区别。如〃解开〃和〃放开〃,〃解放〃和〃释放〃,〃开释〃和〃开放〃,应用的范围、对象都不一样。
  88。【具】
  (一)设食,准备酒席。礼记内则:〃若未食,则佐长者视~。〃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请语魏其侯帐~。〃又:〃早帐~至旦。〃(帐:设置帷帐。)引申为餐。战国策齐策四:〃食以草~。〃史记项羽本纪:〃为太牢~。〃(太牢:牛、羊、豕。)
  (二)动词。具有。孟子公孙丑上:〃冉牛、闵子、颜渊则~体而微。〃(三人都具有圣人的全体,但未够广大。)现代变为双音词〃~有〃,〃~备〃。引申为准备。左传隐公元年:〃缮甲兵,~卒乘。〃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呼儿~纸笔。〃
  (三)副词。义同〃俱〃。诗经小雅节南山:〃民~尔瞻。〃引申为尽,完全。杜甫寄薛三郎中诗:〃其乐难~陈。〃
  (四)才具,才能。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诗:〃当今廊庙~,构厦岂云缺?〃引申为器具(后起义)。
  89。【给】
  (一)读jǐ。形容词。丰足(指食用)。跟〃乏〃相反。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省:视察。敛:收获。)史记仓公扁鹊列传:〃其家~富。〃后汉书曹褒传:〃其秋大熟,百姓~足。〃
  (二)读jǐ。动词。供应[食用],使足,使不匮乏。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使人~其食用。〃司马迁报任安书:〃虏救死扶伤不~。〃注意:上古〃给〃字意义和现代意义距离很远。上古〃给〃字不表示〃给予〃。例如左传隐公元年〃欲与大叔〃,不能说成〃欲给大叔〃。
  [辨]与,予,给。〃与〃和〃予〃自古同音,而且在〃给予〃的意思上同义。〃给〃则和〃与〃、〃予〃大有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