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利坚大帝-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人是茶壶嘛,要多配几个茶杯……好吧,这绝对不是李梦杨这个家伙给自己找的学术性的理由啊,绝对不是!

    话说回来,这个辜鸿铭他本身是出生在马来西亚的橡胶园,是英国人的,他爹是迁居海外的华人,他老妈是白人。

    所以,严格来讲,或者不怎么严格的讲,辜鸿铭确实不是大清国的子民,但不过,如果按照满清的说法,那么辜鸿铭就算是大清国的子民,而且是待罪的子民!

    罪名就是,你跑大清国国外去了!

    对,满清政府那最瞧不上的就是海外遗民,就这个想法其实是从明代传下来的,那明朝的皇帝也这样,反正就是看不上不在我这块地上活着,你跑去外国偏邦的人。

    这都是罪恶!

    闭关锁国嘛,就是一路的思想。

    但现在,海外的中国人多的去了,他们满清也管不过来,这罪名就算了。可是,这个辜鸿铭很厉害,真的很厉害。

    他现在是英国的爱丁堡大学的研究生!

    这不得了呀!

    爱丁堡大学呀,就现在的这个时间段来说,在世界范围来看,这是此时最好的一所大学,最为知名的,最先进的,教学水平最高的大学,这真的不是替他们吹,确实如此。

    一提到英国的大学,那如李梦杨这样的。他一定想到剑桥啊。牛津啊。但其实,在现在,李梦杨来的这个时候,他才知道,爱丁堡大学才真叫一个如雷贯耳。

    达尔文是人家的毕业生,现在电学理论上最牛的麦克斯韦也是这里毕业的,虽然他之前在剑桥搞了卡文迪什实验室……

    其实是,现在的这个年头。英国人在科技方面,在教育方面,确实是最厉害的,这一点是现实,李梦杨也不能否定这个客观存在。

    所以,这个辜鸿铭真的是个不得了的人物,关键他还很年轻,他今年才二十岁呀!

    就这样的一个人,满清这边还挺关注的,因为美利坚帝国那边不是搞了不少人出去留学嘛。这事儿清廷也知道,他们就想竞争一下啊。那辜鸿铭这个小伙子很好嘛,他到现在也没有表达自己的政治倾向。

    也就是,他到底是那个新唐国那边的呢?还是我们大清国这边的呢?

    大清国这边真的是抛过去了不少的橄榄枝,简单来说,就是不断的表扬这个辜鸿铭,甚至给他加一些个恩科,就是科举上面的事儿,赐他个举人什么的名头,现在应该是已经到了同进士出身了。

    这也算是一个意识形态方面的战斗了,但不过,辜鸿铭一直都没有太多的表示。

    可是就在不久之前,这个辜鸿铭终于给出反应了!

    他写了一篇文章,而这篇文章里面的文采啥的就不说了,而最关键的是,他这里面狠狠的骂了一下慈禧太后!

    当然了,人家是文化人说话不可能多么的不堪,那用词啥的还是很讲究的,但是这文章谁看了都会非常的清楚,就是在骂慈禧的,简单来说就是……

    你这个老婆娘,怎么就非要占着茅坑不拉屎呢?

    入手点,那就是慈禧这个太后既然已经是让自己的亲儿子亲政了,那你就应该放权,而现在,大清国全国上下都对于君主立宪制的改革希望加快,可你竟然出来压制……虽然慈禧事儿做的也挺干净的,但是谁都看的出来,她现在是真正的掌权人,同治之前还有病不是,正好嘛。

    骂的重点,那就是慈禧你阻止这大清国的民主进程!

    这文章真的是非常的不好,让满清方面非常的被动,于是乎,满清方面就想来个冷处理。

    对呀,当做这个文章不存在,反正这个文章也是在英国那边骂的,我们大清国这边,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嘛!

    这个想法也不能说不对,因为现在的通讯方面还是比较的闭塞,虽然大清国这边有电报了,但是跟英国那边,你要搞个文章过来,那可真叫一个老费劲了。

    但不过,现在的形势是不一样的,那海外可是有好多好多的华人呀,这些个华人,其实是分成两派的,一派是挺满清的,另一派就是挺新唐国的。

    挺新唐国这边的就不用说了,而挺满清这边的,那可有意思了,他们其实对满清方面也有很多的不满,特别是对于这个君主立宪改革的问题。

    他们也觉得,你满清的改革步伐有点儿慢了!

    对,也就是说,出发点他们也是爱自己的祖国的,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好,于是,现在有了一篇非常犀利的,而且还是一个有名的天才小子写的,这个小子还符合你满清子民要求的,那么……

    这个文章就被海外的华商给带回来了,传开了,进了大清国就有电报了嘛!

    那这一下,好呀!

    战斗有了理论依据,你看,海外的侨胞就是有见识,外来的和尚就是会念经,而且还是我们自己人……

    于是乎,好多人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击,这个攻击的主要目标就是慈禧!

    著名的那就有杨深秀,还有个年轻的叫康有为,还有不少的人……

    就这些个人,李梦杨在美利坚这边一看,霍啊!

    这不就是维新变法吗?

    对呀,主要的成员啊,而且维新变法,其实是保皇党在变法,他们要维护的是那个时候光绪的合法统治地位,而现在,他们就很自然的维护同治了嘛。

    慈禧啊,这老娘们不是一般人,她对于权利的控制可比自己儿子强的太多了。也就是说。这位老娘们不是你想骂就能骂的。你要骂,那是要付出代价的。

    可是现在,大家骂起来有了理论依据了……

    国外的著名留学青年都骂你了,说明你这个老娘们的脸,都丢到国外了,那我们骂你又有什么不对?!

    而这个骂,很快就又回到了那个议题,就是君主立宪制改革必须加快!

    这回的这个骂。这种舆论上的压力,非常非常的强悍,慈禧本来是把这个事儿给压下来了,但是,她都有点儿挺不住了。

    强到了一个什么地步呢?

    在不久之前,满清上下各地的谘议局,他们自己选出来了一批代表,这里面有东北的,有华北的,有云贵的。有两广的,有江浙的……

    反正。基本上能凑热闹的,那就全来到呀!

    这么多地方的谘议局,选了有五千人的代表,这五千人就上京去吧。

    “我们要提前进入立宪!”

    “我们要加快改革速度!”

    “慈禧太后!请你做到真正的还政!”

    这五千人,到了京城就找了个可以待着的,距离皇城最近的一个地方,静坐,拉条幅!

    这个态度是非常的明显呀,逼着你呀,你们清廷马上改革,必须要按照我们的要求改革,必须的,快!

    这五千人都出来了,那满清全国上下,整个的舆论是一个什么状态?

    要知道,此时这大清国也是有不少报纸的,其实,就以前也有报纸,只不过那些个报纸老百姓很少看,而现在满清这边已经有了现代的报纸,形式上跟西方差不多,或者说,这些个报纸不少都是西方人主持的。

    那这些个报纸还不跟进?

    整个就是一个舆论大哗呀!

    孟凡庸来的时候,正好是这个舆论的高峰,而这些个舆论,那真叫逼死个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立宪一事,兹事体大,不可不查……三年立宪强人所难!……六年立宪!……不可再以此种事情,施压朝廷,否则当从重……”

    下了谕旨了!

    这是昭告天下的,意思就是说,三年立宪太快了,受不了,咱们来六年的,就六年了呀!

    其实,以算起来,六年立宪的话,按照现在的进程,那就是三年以后啊。

    这个速度很不错了呀,你们就再等三年年,实际上,估计两年就可以启动相关程序了,而且,这个要求是之前谘议局代表的主流意见。

    要说这个事儿应该就这么定了下来,对不对?

    不过,这个消息被孟凡庸知道了之后,他当时在心里就想起了皇帝陛下在他走之前跟他说的话。

    “立宪一事,不管清廷如何做,如何的快,但都不会让人满意的……”

    就这么一句话,这不是指示哦,这就是在谈论满清此时的具体情况时候说的,那么皇帝陛下这么说,这个……

    按照孟凡庸看来,就现在清廷所表现出来的诚意,已经是非常的可以了,还要怎么样啊?

    立宪,你说立就立呀?

    那只有伟大的新唐国皇帝陛下才能干的出来呀,只有他才有那么渊博知识,那么高深的智慧……孟凡庸在心里默默的念叨了有五百多字……

    很显然,清廷做的够可以了,就再等两年不行吗?

    那么,满清的子民给出的答案是什么呢?

    不行!

    那五千人得到了六年立宪的承诺,他们也就散了,本来这个事儿也挺好了呀,清廷很高兴,但是没想到,没过多久,也就是过了年,到了1877年的年关刚过。

    那些个谘议局的代表又杀回来了!

    还是老地方,还是老条幅,但不过这回的人……

    五万!

    这个数字,那就不光是谘议局的人了,肯定有老鼻子别的人士了,而且他们这回的要求……

    明年!?我们明年就立宪成不成?!(未完待续……)

    PS:感谢风兄!感谢大家的支持跟打赏!黑车拜谢了!

    那啥,气温骤降,大家注意添衣服呀!

第四百六十一章 此头何所惜?!

    大清国上下,谘议局以及其他各路人士,五万代表齐聚京城,这个声势可真叫一个吓人!

    而还不光是这样呢。

    “我大清国国难当头!万马齐喑!恳请吾皇陛下愤天子之神威,改往日之积弊!吾等无以为报,谨以此物以证吾等之决心!”

    这是一封信,但这又是不太一样的信,这信不长,可不光是纸,还有其他的东西。

    食指!二十一根食指!

    带着血的,不是闹笑话的,真真的是从手上斩下来的,就跟着这信,一并的来了!

    这是两湖学子为表示对于立宪改革的拥护,对于同治皇帝的拥护,显然那信里是有话的,虽然没直接说,但是骂慈禧碍事儿的意思绝对很明显。

    这血书加上手指可真叫一个极端了,一般来说,只有真正的爱国爱到骨子里的,那才会如此做,而这个事儿其实也能看出点儿别的东西来。

    那就是,现在很多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他们还是觉得眼下的这个大清国虽然药丸,但还有救,他们还是希望这满清王朝可以走下去,我们只要改革了,改好了,那么就行了。

    对,就是为了这个希望,他们甚至不惜自残身体,但这就算完了吗?

    “众位先生朋友!当真是我等国人楷模!在下这里有一封书信,如果可以请交给皇上!在下并不强求这信一定能送到,在下也不是那种痴心妄想之辈!”

    就在五万人代表聚集的地方,就在那拉起的横幅之前。又有人来了。这个人也不算多出奇。长的挺平庸的,个子也不高,辫子也不亮,但不过,此人在说了这番话之后,留下了那个书信给他人,接着便拿出了一把刀来!

    “哎呦!”

    “出人命了!”

    “啊?!这可咋整啊!”

    真的出人命了,留书之后。这个人直接拿刀抹了脖子!

    这一举动,真的是太过激烈,这个举动也直接引起了五万人代表,以及这京城里同情这五万人,还有他们也是对朝廷不满,对慈禧有看法的人的愤怒!

    “冲啊!”

    “我们要见皇上!”

    “我们要向皇上情愿!”

    “慈禧那老娘们是不是怕了!?怕我们见皇上?!”

    只见这京城皇城的午门那里,这五万人又汇合了其他的人等,能有不下十万,他们就开始冲击午门!

    这个事儿,那怎么能容忍呢?

    于是乎。满清朝廷便开始强力的镇压,这是必须的呀。一时之间枪声不断!

    砰砰砰……砰砰砰……

    啊啊啊……

    五万代表血洒午门外!

    当然没有全都送命,有聪明的,但就这个事情,当时就在这大清国炸锅了,上上下下,全都是义愤填膺的。

    但不过,这个事情总体来说,清廷中央方面还是有其道理的,那就是你们这些个代表,那也不能冲击皇城呀?

    说实话,就算是宪政改革了,那你也不能这么干呀,当时的这些个代表,确实是脑子一发热,在当时的他们,智商几乎是为负数的。

    这就是那个有名的《乌合之众》里面说的嘛,当然了,这个书还没有出来,但是道理讲的还是挺正的,特别是针对现在发生的这个事件。

    李梦杨自然得到了这个消息,但不过,他心里非常的清楚,恐怕这个事儿,不会就这样的完结的。

    果然!

    没一个月呢,地方上的谘议局就又搞事了!

    “我们还是那个要求!希望明年就立宪!”

    “对!越早日立宪,那我大清国就越早的崛起!”

    “我们这次要平和的,平静的,跟朝廷讲道理!”

    就死的那些个人,都没人提了,但不过,马上的又来了更多的人!

    五十万!

    对,满清上下地方谘议局,狠狠的凑了一回人数,他们搞了一个五十万的代表团!

    但这个人数……

    事实上,就之前的五万人代表啊,那满清的中央都老哆嗦了,他们当时都老害怕了,要不然也不会酿成那个悲剧,而且,本来这五万人很吓人的,五万人进京啊,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你们是要造反不是?

    按照以前的规矩来讲,这么多人你想进京?门儿都没有!

    对呀,京师要安全呀,要保护皇族呀。可是,这回不是为了变法嘛。

    也就是说,其实这五万人是慈禧太后点的头,她让这帮人进来的!

    这真的有点儿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意思,但是她这个老娘们现在只能这么做,因为这些个人可都是她搞出来的呀。

    谘议局是她设立的不是?

    而且这些个代表,那不都是拥护君主立宪改革吗?

    慈禧是不能不让这些个人进来的,因为这个态度她必须得给出来,她是坚定的支持立宪改革的,如果没有这个,那现在都骂她骂的这么狠了不是?

    但现在,五十万了!

    谁敢让他们进来?!

    布防!勤王!

    这事儿都老造笑了,本来一个自己国内的改革事件,结果搞的就好像八国联军那个时候一样了。

    而在这大清国如此癫狂的状态之下,那同治皇帝干嘛呢?

    “爱卿,可否再给朕讲讲那新派的医理?”

    “陛下,这医理你也听的不少了,其实,这个东西也不是太难,这就好像一个工作,找的工作,新派医学理论讲究,只要我们不断的找,通过正确的,有效的,有比较的方法,找出针对病症的方法,那就可以了。这其实。是一个道理上很简单。但是工作起来。非常复杂的活计,也可以说是繁重,因为世间万物何其多也,发现一个针对某病症的解方,真的好不容易。但我们中华医学有其优势,数千年之下,积累了大量的方子,可以先从这些个东西里找……”

    这说的是什么呢?

    就是同治这个皇帝。现在病好的差不多了,那心情上自然就没的说了,所以,他就喜欢跟自己的爱卿,也就是白禾大夫聊天。

    话说,这对外界讲的,那是约翰。斯图尔特大夫治好的皇帝,是个老外。但其实,同治皇帝他自己还能不知道是谁救的自己吗?

    对于白禾,同治皇帝这心里真的是喜欢……好吧。别想歪了,人家同治确实是直男……这白禾人长的俊不说。而且一身的学识,非常的出众,比那些个什么满口孔孟的腐儒大臣强的多了。

    所以,同治皇帝这没事儿了就把白禾给招进宫来,俩人好像亲密好友那样的聊天,说实话,同治都想跟白禾兄弟相称,但是这个事儿明显是不行的。

    好吧,确实有点儿那个……白禾心里也多少有点儿腻歪,所以,这家伙一听什么医理,那就赶紧的说上一大堆。

    同治这个皇帝,他一个治国之君,哪里是要听什么医理?而且他的病不是,自己有病,人家有药,给治好了嘛!

    于是乎,同治便笑着说道:“爱卿啊,我知道你是从外面回来的,那个,我很想听听你对当今世界局势的看法。”

    “这个……”白禾其实一直在隐瞒自己的身份,这个事儿是当然的,他总不好说自己是从新唐国来的吧,那样的话,满清这边的统治者一定会心生芥蒂。

    但不过,听同治这话里的意思,似乎这个小皇帝知道自己的来历?

    可是,那也不能怕呀,没必要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