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话红楼梦-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待十四皇子回话,他身后有十余名兵士已鼓躁起来,面有不平之色,显然其中大有隐情。宝玉与弘兴面上同时露出会心的微笑。雍正却见事不协,喝道:“此时乃是田猎的受祭大典!其余事以后在议!”顿时以无上君威将之强行压制了下来。

    接着向着自己这个十四子冷冷道:

    “你的猎物呢?”

    弘栎面沉如水,将手一挥,自然有人将一头头洗刷得干干净净的猎物呈上。数量却是不多,大概只有十余头。弘兴见状心中大定,在旁边忍不住笑道:

    “十四弟先是杀人立威,但还是只得这点东西,可见阿济布白死了。”

    弘栎冷冷地看了这个六哥一眼,这一眼只能用四个字形容,目中无人。反唇相讥道:

    “总比有的人弄虚作假,滥芋充数的好。”

    这一下正好刺到了弘兴的痛处,他像被戳了一刀也似的跳了起来,怒道:

    “老十四,你有话说清楚,不要藏头露尾的糟蹋人!你派来行刺我的刺客首级我还留着的!”

    雍正见自己这两个儿子又在下面冲突起来,而且相骂的话更是不堪入耳。雍正心中的无名怒火顿时升腾起来,怒喝道:

    “你们两个畜生,自己看看像什么样子,成什么体统!在这等场合上互相攻击,哪里有半点皇家的体面?来来来,来朕面前说!要不要朕来给你们评评理啊?”

第一百三十四章 悬念

    因为方才两人各自都将对方的痛脚吼出,情知自己有极大的致命弱点被握在对方手上,一旦将脸撕破就是两败俱伤之举,反到便宜了其余的皇子,此时本来意见相左的两人反而均不约而同的一致起来,先是弘兴服软道:

    “回皇上,方才那些不过是儿臣口不择言的胡话,当不得真的。”

    弘栎见这个六哥服软,他此时对于这场比赛也有必胜的把握,心中也不愿在这些闲事上旁生枝节,也不为己甚地道:

    “儿臣之前也只是长途跋涉昏了头,随口说说罢了,六哥不要往心里去。”

    雍正所喜的便是他们兄弟友爱,此时也在大臣面前无暇顾及其话语中有多少真心实意。惟恐闹些丑闻出来——事实上,他也是自众多兄弟中脱颖而出,当然明白为了皇位尔虞我诈的种种勾心斗角,微微颔首道: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希望你们两人能明白这个道理最好。”说着雍正为了缓和一下当前的紧张气氛,看着十四子弘栎携回的猎物笑道:

    “老十四,你不是经常在朕面前夸耀知兵事,明韬略,怎的这次携回的猎物最少?”

    弘栎等的就是这句话,踏前一步恭身道:

    “回父皇的话,敢问此次的这些猎物可是用来祭祀祖先的?”

    雍正向天拱一拱手道:

    “正是。”

    “既然如此,儿臣心中以为,用以享祭先人的供品,自要能体现出我爱星觉罗地本色,似六哥他们这种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一网打尽的做法,儿臣是不能芶同地。”

    他一面说。一面冷笑着行到弘兴堆积的猎物旁,拿脚踢点着:

    “这是只狸猫倒还罢了,这是只野鸡!这里还有一只狐狸!父皇。难道我堂堂大清。竟然要拿这些微末秽物来祭祀先人?那简直是亵渎!当年太祖入关,几十万腐朽透顶的明军挡不住我十万八旗子弟,此乃质素优先的前车之鉴!我等做事。当以此为范例,望父皇明查。”

    弘栎此话说得义正词严,连弘兴一时间也只能是面色铁青。无法反驳,宝玉也看了出来,弘栎的做法分明便是挑明要以质量来决胜败,看他携回的猎物中,有鹿,有熊,有猪,均是体积较大的动物,甚至还有一只吊睛白额地猛虎,此物用以祭祀当真再好不过。若是按照数量来说,他是最少的,但依照质量而言,这位高瞻远瞩的皇子反而当真是青出于蓝。

    面对这个英气勃勃的儿子的话,雍正不禁也陷入了沉思。弘兴心中大叫不妙。但是实在也无法对这个弟弟冠冕堂皇的话理由作出什么反驳——他也暗自查看自己携回的猎物,不禁是质量上逊色,而且大部分都是血迹斑斑,污秽不堪,连卖相上也没有老十四的洗刷得干干净净的光鲜。可是若是要他就这样服软。将大好形式付诸东流水,他又怎肯甘心?

    场面上地气氛随着接下来的几名皇子的回归达到了最高点,可是看看天色,太阳又慢慢开始发挥出它地威力,整个行营也即将被繁忙煮得***,连年纪最幼小的十七皇子也率着所部归来了,但是二皇子弘毅却迟迟未归,这给这场即将开始的大典平添上一抹浓重的阴影。

    人人心中均转了一个念头:

    “该不会出了什么事吧?”

    雍正的脸色随着皇后若有若无的啜泣而越发阴沉,这种不寻常地事情的发生再联系到方才六皇子弘兴的言语:“你派来行刺我的刺客首级我还留着的。”这句残酷的话语,加倍的使人感受到一种**裸的阴谋意味。

    宝玉却在此时忽然想到一句话:

    “迟到一分钟是个错误,可是若你干脆迟到一整日,那么这个错误便成了个意外。”

    他轻轻在背后搓着手,在心中判断着弘毅这种行为的目的。相信不只是他,连诸位皇子心中也都是同样的想法,弘毅迟迟不归,此时看来最大的赢家便成了弘兴——被弘栎的奇兵突出弄得措手不及的他,正好借此获得一个喘息,谋划的机会。说不定给他突出奇谋,扳回局面也未可知。

    所以,很自然的,当心急如焚的弘栎见时间流逝得飞快,终于忍耐不住提出要求召开祭典之时,弘兴便顺理成章地出来反对了:

    “…既然是祭祖,那么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自然想看到他的后世子孙一个不落,十四弟如此不顾手足情谊,别光忙着比试,也得先摸摸自己的良心问问是否问心无愧?”

    弘栎一时心切,有些过分急噪,结果被这六哥抓住弱点一阵猛攻,气得脸色铁青,大踏步愤然上前道:

    “我只是忧心过了祭祀先人的吉时!倘若用你的死狐狸死野鸡来做祭品,那也是可以的,你当我就不焦心?倘若二哥有什么三长两短,我的心中难道就好受了?”

    他一时激愤,却将“三长两短”这等大不吉利的言语说将出来,皇后听了顿时放声大哭,雍正面肌也是一搐…一人生在世的三大惨事之一便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雍正虽贵为帝王,但是他毕竟也是个人,也身为人父!

    弘兴嘿然出声道:

    “十四弟,早就听说你在军中训练了一批死士,我倒想问问,这会儿大伙儿都不知二哥情形如何,为何你就一下子想到了三长两短上,莫非?…””

    他虽未将后话放出,但是言外之意分外明显,人人心中都知道这暗指的寓意。连雍正也有些疑心起来,厉声道:

    “老十四,你给我实话实说,你是否知道弘毅出了什么事?要是你此时不说,被朕问出来,就…就…”

    雍正终究还是没有将“就”字后面的内容说出,因为君无戏言,不到万不得已,不管选不选他来承袭这帝位,他也实在不甘将这能征善战的儿子埋没一生,只是弘兴见了雍正的态度,心中更是嫉妒,抓住这机会紧逼不放,加上皇后更是将这场面闹得群情激愤,难以收场。

    此时宝玉却站了出来,

    ——在这个连雍正都感受到了头疼的时候。

    他朗声道:

    “各位,听我一言,此时距离皇上规定回来的时限午时三刻还有近半个时辰,我等应该对二殿下有一点信心嘛。届时若是他还未回来,我请皇上恩准小将率部前去寻找。倘若真有什么意外,哪怕是元人的金帐精骑亲至,我也有将二殿下安然迎回的决心!”

    他这番话说得端的是凛凛生威,掷地有声,事实上,遍数当朝武将,还就只有他于面对元人的精锐骑兵时能够获胜,其余人或是败,或是根本就没有机会迎战。因此连安胖子,海易这等心高气傲的人听了宝玉这颇为自负的话,也只能背地里嫉妒的哼上一声罢了。

    顾意也踏前一步奏道:

    “贾二公子说得不错,我对二殿下有信心,他之所以迟迟不归,想来是发生了一些变故,但就仅由此推断出三长两短,堂堂一国的贝勒说出事就出事?此处毕竟是承德而非边塞,这未免也有些杞人忧天了。

    人人都知道这两人一文一武,乃是二皇子手下的干将,他们既然都这样说,皇后心下略宽,旁人自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弘栎得此机会有人为其缓颊,也顾不得“杞人忧天”这四个字乃是贬义,忙接口道:

    “两位说得一点都不错,若二哥过了时辰还不回来,我也请旨亲率所部寻他去。”

    雍正看了宝玉与顾意一眼,眼神中颇有赞许之意。其实方才的局面,朝中的那些大臣也不是看不到,解不开,只是碍于身份,不便说或者是不敢说,宝玉两人能出面打这圆场,也算当得起勇于任事这四字了。

    但是宝玉与顾意的信誓旦旦仿佛也成了泡影,午时三刻看看即到,可是弘毅依然杳无音讯。派出去探察的人手出发了一批又一批,可带回的全是令人失望的消息。连雍正手上的血滴子这等消息灵通的组织,都只联系上了弘毅安置在营地里的二十余名伤员,其余人的去向竟从前日起便杳无音信!只是临行前弘毅亲口对他们说,要去为祭祀先人捕一件最好的祭品!”

    听到这最新的回报,雍正的表情反而不那么凝重起来,既然这弘毅的失踪非是突然,显然是他预谋已久,那么便能排除掉敌人突袭的可能,若说是自己的几个儿子做的,他们还没有那么大的手笔和胆子。但是他脑海里旋即为另外一个疑问所替代:

    “自己这个儿子,究竟打算要做些什么?”

第一百三十五章 归来

    在人人都忧心忡忡的时候,宝玉却转首望着右首一树说不出名字却开得正盛的花,这花徇丽繁华,仿佛树顶堆砌了一冠花团锦簇的雪,就像在赶赴一场热闹的凋谢,他此时大至已经想到了弘毅的去向,但是宝玉始料未及的是,这个看似文弱的二皇子,竟然有这这样大的勇气和决心。

    午时三刻已过,二皇子终于还是没有回归,十四皇子固然喜出望外,连六皇子也开始审慎的考虑起将来的一些布局以及规剡来,毕竟弘毅此番在如此重要的场合里迟归,一定发生了什么紧要之事。甚至不能排除发生什么意外的可能,那么弘兴便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对付眼前的大敌十四子弘栎的问题了。

    雍正听掌值太监禀报了时辰以后,面无表情的立起身来,宣布祭祀大典开始,前日的祭祀主要是以祭天,祭地为主,而今日之祭的重点便在于享祭先贤,以及清皇室的列祖列宗。两祭虽然侧重点不同,可是规格却是一模一样。

    而祭品,经过再三犹豫之后,雍正决定从六皇子的猎物中选一只肥,鹿,还有十四皇子猎获的那头猛虎。这两样东西,鹿寓意了天下,有一句成语名为逐鹿中原即为此理,而虎则体现了王权的庄严与巩固。选这两样东西,看得出来雍正也是经过了苦心研究的。

    宝玉此时却无暇观礼,他已在雍正面前请过旨意,呼哨一声,翻身上马,一袭白衣率领着典韦一众武将等人扬尘而去。他虽然还是无品的团练使,奇怪的是,人人却好似对他能有权率领这一众骄兵悍将无甚异议。而自然顾意也在同行之列。

    此间有个插曲,十四皇子也想兑现之前诺言,也一同前去寻找,却被皇后出言劝阻,她说得倒是关怀倍至:

    “老十四,你这些日子辛苦了,又猎回了那么好地猎物让皇上开心,想必也是精疲神倦。这些事情让贾二他们去做就行了。”

    她虽然这样说,其实明白人都知道这女人的心里早起了猜忌,她阻止的目的再明显不过:万一十四皇子本就是加害弘毅的主谋。此番让他一去,弘毅的境况岂不正是雪上加霜?

    大典前那些繁文缛节也不必多说,礼部那些人忙得不可开交。端的是极尽恭敬庄严之能事,然而正式典礼州刚开始,参加祭典的大臣皇族忽然听得远处传来极大的喧闹声,君臣面面相觑,四周营幕阻绝下,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好在雍正所处之位置在高台上,他看得较为分明,远处灰烟滚滚。一面有些破烂的帅旗上赫然挑着一个,‘毅“字,心中一块石头顿时落了地,他微行出一口气。有些欣慰地对皇后道:

    “弘毅回来了。”

    听得这句话。场中诸人的心情有喜悦的,有失望的,还有恼恨地,然而雍正的心情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表面上平静非常,心中却转过了一个难明的念头:

    “贾宝玉年纪虽轻,但是统兵的能力却是极强,他出发之时候,几百人的队伍鸦雀无声,为何回归之时就是这样大张旗鼓?纵容部下?”

    正踌躇间,已有太监来禀:

    “启奏皇上,有金陵团练使贾宝玉在外等候缴旨。”

    因为宝玉现在还是个不入流地小官,因此在这等重要场合,还是得先求见才能进入。雍正点头道:

    “宣。”

    宝玉依然是那样书生打扮的行了进来,飘然拜倒在地:

    “宝玉幸不辱命,已将二殿下迎回。”

    雍正淡淡道:

    “你在什么地方遇到他的,弘毅人呢?”

    宝玉恭敬道:

    “末将出门不久,便遇到了二爷所派出地斥候,因此便恰好接住,二爷此时正在被太医救治。”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最后一句话端的若平地里响起个惊雷。雍正握着龙椅的手不禁一紧,连带旁边茶几上的杯子都被震晃得“叮当”一声轻响。

    “你说什么!”说了这句话之后,雍正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又坐正身躯:

    “他这样迟迟不归,究竟是为何事?”

    宝玉不慌不忙地答道:

    “二爷受了点伤,在请太医疗治后,很快就能来面见皇上。”说到这里。他换了一种略带景仰的口气:

    “至二爷做了什么事,我看还是由他自己来向您汇报吧。不过,啧啧,容我大胆说一句,殿下的才干气度,当真好生令人景仰,以至于方才本地的众军得知后,都情不自禁的自发的欢呼起来。”

    雍正与皇后听得儿子无事,心下自然也就放宽了,宝玉这样卖关子,当觅携一干人的好奇心都勾了起来。场中顿时议论纷纷,猜测者甚众,只有听到此消息后,六皇子与十四皇子不约而同的对望一眼,在宝玉娓娓将这一切道出之时,这两人心中闪过的念头竟是相同地:

    “这家伙在造势!”

    不错,宝玉的行为正是在

    ——造势!

    他此番做作,首先刻意的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以神秘感来令他们将注意力最大化的集中到二皇子的受伤与所做之事上,从而将他迟归之恶劣影响抹杀到最小。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若非在政治上炉火纯青之人,决不能若这样游刃有余的将场中的气氛调动起来。

    宝玉在此事中起的作用却是无人可以取代的,这只因为他的身份甚至是微妙,首先他职位虽低,却是国戚——说的话也有分量,似其余皇子麾下的安明辉,海易,多睿等人就算想要插手,但不似宝玉那皇室自家人的身份,很多想说的话,要做的事便绝不如宝玉方便。

    其次在他们的心目中,只要是面对雍正始终有一种君威的必恭必敬的压抑,但是从宝玉说话做事当中可以看出,他在面对着雍正的时候,一直都表现得甚是洒脱随意,这种特别的感觉便令得雍正对他额外优容些——这道理很是简单,你若整日里面对了一群死死板板惟惟诺诺的臣子,你也会觉得无趣之极,而宝玉的出现,从最起码的角度来说都给了雍正以耳目一新的意味,况且他的才华在年轻一辈中还是佼佼者。

    ——因此宝玉的话,只怕连雍正自己也没有认识到,其实在无形中对雍正的影响力是颇大的。

    他竟首肯了宝玉的提议:

    “这样也好,朕这点耐心还是有的,你暂且退下,由弘毅自来向我汇报吧。”

    …

    这一次,弘毅没有让人等多久,他竟然一反常态的一身戎装出现在祭典场外,出发时候率领的一支百人小队,稀稀拉拉的剩下来的还不到四十人。个个都是浑身血迹,神情疲惫,大多数人连盔甲也破损了不少,身上都裹着血迹斑斑的白布,再看看他们的身前,连半只猎物都没有,只有大概十余人的肩头背了一个破烂的包裹,弘兴本来担心这位二哥青出于蓝将自己超越的,看这模样不禁出了一口长气。

    雍正注目着弘毅的肩头以及前额,那里有两处甚是明显的外伤,已被一层厚厚的葯布给包裹了起来,外面还在渗透着新色的血迹,他淡淡询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