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重紫-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安寺胡同,除了七老爷这个翰林,还有哪家翰林啊?

    婆子在心里嘀咕着,却不敢多言,明知道是哪家,还是跑过去又打听了一遍。

    “怎么会这样?”五太太闻言颓然地瘫坐在轿子里,只觉得胸口像堵了块大石块似的,让她喘不过气来。

    看书的姐妹们,兄弟们,月底了,求粉红票啊!

    o(n_n)o~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三章 补救

    被这个消息惊呆了的,还有二太夫人。

    她顾不自己年事已高,即刻就要起身去静安寺胡同问个究竟,却被神色疲惫的五太太给拦住了:“这件事,还是等老爷回来了再作计较吧?要紧的是,怎么给纪家一个交待?”

    英国公府可不是济宁侯府,既然已经下了聘,就算是他们反悔,也得看英国公府答应不答应,而方洲已做了浙江布政使,这份人情该怎么还?拿什么还?五太太想想都觉得心如乱麻,不禁道:“七叔这是怎么了?就算是不答应纪家的婚事,也应该好好跟老爷商量才是,怎么能就这样贸贸然就答应了英国公府的提亲?那英国公府是什么人家?那可是太祖的养子,宠恩几朝的煊赫世家!他们家的世子,什么样的小姐娶不着,竟然要和窦家结亲,要娶了刚刚闹出姐妹易嫁的寿姑。只怕这世子有什么不妥之处……这岂不是害了寿姑!”又道,“七叔家里要是有个正经的妇人帮着主持中馈,也不至于乱成这个样子!”

    二太夫人不住地点头,吩咐柳嬷嬷:“去打听打听那英国公府的世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柳嬷嬷应声退下。

    二太夫人和五太太商量:“纪家那边,要不要让老六媳妇过去递个话?”

    这可不是寻常的婚事,凭着几个妇人在那里说和的,这可是两家人商定下来的事,其中还不知道有多少曲曲弯弯,六弟妹一介女流,窦家怎能把她推上前?就算是有这心,六弟妹也未必拿得起!

    五太太不想让婆婆担心,笑道:“就算是要请六弟妹出面,也要让老爷知道才好。”

    儿媳妇敬重儿子,没有哪个婆婆不高兴的。

    二太夫人点头,和五太太一起等到了窦世枢回来。

    窦世枢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七弟,真的和英国公府结了亲?”他不敢相信地又问了一遍。

    五太太点头:“我虽然没有进去。但宋家的聘礼一溜地摆在正院里。正门四开,任由左邻右舍的观看,一百二十四抬,我断然不会看错。”

    窦世枢坐不住了,道:“我这就去趟静安寺胡同。”

    五太太当初没进去,就是要配合丈夫行事,丈夫没有拿定主意之前。她是什么话、什么事都不会做的。

    两人一起去了静安寺胡同。

    因已是黄昏时分,窦家已关了大门,可一百二十四抬的聘礼,加上英国公府的名头,还是让窦家的邻里兴奋不己,议论纷纷。以至于静安寺胡同莫名地弥漫着股热闹喜庆的味道。

    五太太眉头微蹙。

    窦世枢却不动声色地进了门。

    大红色的龙凤喜盒整整齐齐地摆正院的中间,听到通禀迎上来的窦世英眉宇间透着几分毅然决然地上前和他见礼。

    窦世枢不由在心里长长地叹了口气,知道这件事再无转圜的余无,不免心里有些淡淡的失落,道:“宋家的事,你可打听清楚了?”

    窦世英接下宋家聘礼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被窦世枢责备一番,此时窦世枢心平气和地关心着寿姑未来。反而让他微微一愣。心中升起些许的愧疚来,不由低声道:“打听过了……人我也看见了……配得上寿姑……”

    窦世枢不再多说什么。问了问两家结亲的过程。

    当他知道窦世英已经写下了婚书,并定下了八月二十四日的婚期时,不禁瞥了五太太一眼。

    五太太顿时脸涨得通红。

    窦世英则喃喃地解释道:“婚期是有点急,可趁着舅太太在京都,早点把寿姑的事了了也好……

    窦世枢颔首,笑着吩咐妻子:“既然寿姑出阁在即,你就去看看她吧!”又对窦世英道,“有什么要你五嫂帮忙的,你只管开口。”

    我还敢要你们帮忙啊!

    窦世英在心里嘀咕着,嘴里却唯唯应喏。

    五太太去了窦昭那里。

    窦世枢就说起赵思来:“……他由上峰陕西布政司推荐,不日就要升湖广布政司参议了。这对他来说是个好机会。那湖广布政司李大人背上长了个疖子,夜不能寐,到了今年夏天,已是恶臭难掩,精神也一日不如一日。”

    他虽任刑部尚书,可在吏部经营二十几年,又贵为内阁学士,这些事怎么能瞒过他的耳朵。

    窦世英知道,这是窦世枢在向他示好,算是弥补之前对窦氏姐妹的伤害。

    他虽然觉得愤然,可舅兄的前程却由不得他自私。

    窦世英朝着窦世英拱手,道:“舅兄的事,还要仰仗五哥多多关照。”

    “赵家和我们家几辈的交情,我和睿甫也是故交,七弟这话就太见外了。”

    两人之后又议了会朝政,窦世枢夫妻这才打道回府。

    车上,五太太对窦世枢道:“六弟妹得了消息也过去了,我过去的时候,她正坐在寿姑的内室哭呢?听那口气,英国公府的世子脾气有些不好……”

    没等她把话说完,窦世枢已摆了摆手,道:“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你到时候只管高高兴兴地去吃喜酒就是了。”然后道:“等会你先回去,我还要去趟玉桥胡同。”

    五太太迟疑道:“这么晚了……”

    “这种事,越早处置越好。”窦世枢冷静地道,“拖来拖去,只会让纪家认为我们在敷衍他们——我们要拿出诚意来才行。”

    五太太还有点不放心,道:“方大人的事……”

    窦世枢摆了摆手,道:“我自有主张!”

    五太太不再问什么,在家门口下了马车,恭送马车驰出了槐树胡同,这才转身回了府。

    ※※※※※

    纪老太爷半闭着眼睛躺在醉翁椅上,正琢磨着窦世英的不告失约。

    自己请窦世英,不过是想和窦世英结交。可他却生硬地拒绝了自己的邀请,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窦家把纪家的意思转告给了他,而他十分的不满意这桩婚事!

    见明一表人才,又有功名在身。少年得志。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是乘龙快婿的最佳人选,窦万元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不如明天再给他下张请帖,他要是还不到,自己就亲自去静安寺胡同拜访他。

    人怕对面。

    难道他好意思当着自己的面拒绝这门亲事吗?

    想到这里,他高声问随身服侍的小厮:“十六少爷回来了没有?”

    纪咏在家排行十六。

    纪老太爷感觉自己好像有几天没看见纪咏了。

    小厮忙道:“小的这就去请十六少爷。”

    纪老太爷“嗯”了一声,有小厮进来禀道:“老太爷,槐树胡同的窦阁老过来了。”

    纪老太爷很是意外。连声让小厮请窦世枢花厅里坐,自己换了件见客的衣裳,去了花厅。

    窦世枢开门见山就说了来意,并满脸愧色地道:“说来说去,这个事都是我的错,我没有想到五侄女出嫁之后。七弟怕四侄女嫁不出去,没有知会我们一声,就匆匆忙忙地和英国公府结了亲……”

    纵然老道如纪老太爷,也忍不住露出惊讶的表情:“怎么会?”

    儿女的婚姻大事又不是买青菜萝卜,能说买就买的。

    这个英国公府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英国公府可不是济宁侯府,那可是真正的簪缨之家,世受皇恩,长兴不衰的显赫之家。

    不要说他一个小小的窦万元了。就是他。也不可能指使得动英国公府和自己演戏!

    纪老太爷不由沉声道:“你可打听清楚了,真是英国公府?”

    窦世枢没有想到纪老太爷会有如此一问。但他想到聘礼中既有用脸盆大小的整块寿山石雕刻而成的年年有余,也有灿若云锦的刻丝和蜀绣,那英国公府又岂能是假冒的?

    他委婉地道:“今天下午宋家抬了一百二十四抬的去静安寺胡同下聘,我这才知道。赶过去的时候,已经迟了。两家不仅写了婚书,连婚期都定在了八月二十四日。”

    纪老太爷不由哂笑。

    自己真是越老越不经事了,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望着眼前神色真诚的窦世枢,脑袋飞快地转了起来。

    “见明的伯父在工部这么多年,一直想把宜兴的水路修一修,可若是私人出资,不免有欺世盗名之嫌,还是由官府主持,我们纪家尾随的好……”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可若能造福家乡,却能万古流芳,让子孙受益。

    宜兴不过是个小小的县城,怎么会在皇上的眼里?何况朝廷这两年接着疏竣了运河和黄河旧道。

    窦世枢暗暗苦笑。

    这是纪家在向自己要补偿了。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能不答应吗?

    “这是好事。”窦世英笑道,“纪大人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只管开口!”

    纪老太爷满意地送走了窦世英。

    纪咏回来了。

    他笑容满面,兴致高昂,纪老太爷见了心中一滞,不知道说什么好,一时间语塞。

    倒是纪咏,笑着问纪老太爷:“您找我什么事?”一副你再不说我就走了的样子。

    纪老太爷想了想,反问道:“你去做什么了?这几天忙出忙进的,没看见你的影子。”

    纪咏笑道:“没什么事,就是和朋友出去小酌了几杯。”然后打了哈欠,道,“有什么事昨天再说吧?我困得不行了。”

    说完,也不管纪老太爷说什么,径直出了纪老太爷的房间,让纪老太爷气得只吹胡子。

    纪咏却在心里偷乐。

    和何煜一起打了魏廷瑜一顿闷棍,他感觉心情好多了。

    o(n_n)o~

    姐妹兄弟们,月底,求粉红票保底!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四章 困惑

    此时的窦明,正在给魏廷瑜清洁伤口。

    因为不惯做这些,她的手有点重。刚开始的时候魏廷瑜还能忍着,后来不由“嘶”了一声侧过脸去。

    窦明动作一僵,眼角就有水光闪动。

    魏廷瑜忙道:“你歇歇,还是我自己来吧!”说完,接过她手中的帕子,自己胡乱地擦了擦。

    送魏廷瑜回来的汪清海望着魏廷瑜青肿的面颊,脸色阴沉:“你再想想,一点线索也没有吗?”

    自汪清海和东平伯周少川的幼女成亲后,汪清淮就开始把手里的一些庶务交给汪清海打理。汪清海这些日子一直呆在开封督促着黄河旧道修缮的石料供应。因魏廷瑜成亲,他特意从开封赶回来,却又遇到了姐妹易嫁之事。

    这是魏廷瑜的家务事,汪清海自然不好说什么,估摸着这几天魏廷瑜应该闲了下来,这才约了魏廷瑜到萃华楼小聚。

    魏廷瑜心事重重,几杯酒下肚,不待汪清海开口,就先说起心事来。

    “……窦家在北直隶也是数得着的人家,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事……当时心慌意乱,掀了盖头,看也没敢看一眼,就跑了出去敬酒……回去的时候醉得什么都不知道了……后来明姐儿又是哭又是闹又是寻死觅活的,乱成了一团,我也没来得及多想,脑子一嗡,就应了这门亲事。”他说着,端起面前的酒盅一饮而尽。又拿起酒壶给自己斟了一杯,“三朝回门的时候,我臊得不行,睁开眼睛就在想,若是遇到了四小姐,该说些什么……谁知道四小姐却避开了我们……”

    “木已成舟,再说这些做什么?”汪清海劝他,“既然已经认下了这门亲事,你就应该好好地和窦氏过日子才是!你这样三心二意的,既害了自己。也害了窦氏。更让那四小姐心里总是扎着根刺!”

    “我知道。”魏廷瑜闷闷地道,“我就是在想四小姐说过的话。”

    汪清海不禁“咦”了一声,道:“四小姐和你说过什么话?”

    魏廷瑜道:“当时明姐儿不是约了我去大相国寺吗?后来被窦家的人发现了,要和我们家退亲。当时四小姐曾约了我去静安寺胡同。她说。相信我和明姐儿没什么。还说。大家的心情都不好,把婚期往后拖一拖。”他说着,眼中流露出几分迷惑。“可明姐儿却说,四小姐因我应了她的大相国寺之约,所以心生妒忌,死活也不愿意嫁给我……”

    汪清海暗暗摇头。

    他第一次见到窦明,就觉得窦明有双太过于灵活的眼睛,这样的人,通常都有很多小心思。

    如今看来,窦明在姐妹易嫁这件事上,显然不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无辜。

    可他能说什么?

    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

    他只好拿了好话劝魏廷瑜:“我有次听母亲偶然说起,也提到过窦家四小姐当时发脾气不愿意嫁给你。可能这其中还发生了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可不管怎样,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你再追究,只会让彼此更难堪而已。你不如就当自己做了回负心人好了……”他见气氛沉闷,开玩笑地道,“这男人,谁还不做几回负心人啊!”

    魏廷瑜听了不仅没有笑,反而有些坐立不安起来。

    借口要上毛厕,离开了雅间。

    等他久候不见人影,吩咐小厮去找的时候,却在毛厕旁看见了被打得鼻青脸肿、瘫软在地的魏廷瑜……

    魏廷瑜见汪清海问当时的情景,颇有些羞愤地摇了摇头,道:“那些人一句话也没有说,拿了个袋子套就住我的头,朝着我就是一阵乱棍……”说到这里,他语气微顿,然后大声道,“我想起来了,那袋子是绸子做的,很光滑……”

    “用绸子做的?”汪清海沉吟道,“出手的人应该非富即贵才是……是什么人,要对你下手?”他问魏廷瑜,“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得罪过谁?”

    魏廷瑜非常认真地想了想,再次摇头。

    在一旁听着的窦明却突然脸色发白。

    她想到了纪咏。

    只有纪咏,才可能干这种事!

    只有纪咏,才可能找魏廷瑜的麻烦!

    她不由打了个寒颤,紧紧地拽住了魏廷瑜的衣襟:“侯爷,您,您以后还是少出去吧?若是要出去,也要多带几个护院才好——那些人有心算计无心,您太吃亏了!”

    魏廷瑜点头,笑着安慰她:“没事。我以后注意些就是了。”

    正说着,派人去请的御医赶了过来。

    窦明回避到了旁边的耳房,汪清海帮着魏廷瑜让御医诊了脉看了伤,御医说只是些皮外伤,吃几副活血化瘀的方子,很快就会好了,他又吩咐魏廷瑜的贴身小厮跟着大夫去拿药,叮嘱了魏廷瑜几句“好好养伤,萃华楼那边,我再去问问,看能不能问出些什么?”

    被人打了闷棍,毕竟不是件什么好事,而且对方有备而来,汪清海和魏廷瑜都没有报官,只派了贴身的护卫去找萃华楼掌柜、跑堂的问话。

    魏廷瑜歉意地朝汪清海道谢。

    汪清海笑着捶了他的肩膀一下,道:“我们兄弟俩,说这些做什么!”然后起身告辞。

    魏廷瑜一直送他到了大门口。

    汪清海回了延安侯府,径直去了汪清淮的书房。

    汪清淮正和顾玉在一起说话。

    上次顾玉向他借银子,待他的银子凑齐了,顾玉又说宋墨在广东的铺子有笔数额不小的进项,暂时不缺银子了。

    钱虽然没有借出去,但汪清淮为人仗义。办事果断,有魄力,却给顾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汪清淮渐渐少了几分敷衍,多了几分亲近。

    他这次来找汪清淮,是知道汪渊靠在江南贩丝赚了大钱,想约了汪清淮做丝绸生意。

    顾玉那京都小霸王的名声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他这两年虽然不怎么欺行霸市了,可京都的三教九流,谁敢不给这位公子面子?

    汪清海没有隐瞒。当着顾玉就把魏廷瑜被打了闷棍的事告诉了汪清淮。并向哥哥求助:“……您派两个人帮我查查是怎么一回事呗?”

    汪清淮直皱眉。

    敢打济宁侯的闷棍,对方十之**也不是什么善茬!

    顾玉却来了兴趣,道:“这件事你求你哥有什么用?你求我啊!”

    汪清海没想到顾玉这么好说话,大喜过望。连连给顾玉作揖道谢。

    顾玉拉了汪清海就走。

    汪清淮头大如斗。

    这位爷没事都能找出事来。何况这次有凭有据地帮魏廷瑜出头。

    他忙拦住汪清海:“不要勉强!有些事还是先问清楚了的好。”暗示弟弟不要把事情搞得不可收拾。

    汪清海颔首。没来得及说话,就被顾玉拉走了。

    打了人的纪咏高高兴兴地回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