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重紫-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墨立刻缠了过来,咬着她的耳朵道:“怎么了?是不是不哪里舒服?”

    窦昭的声音已经嘶哑,道:“我想喝水。”

    “我来!”宋墨用被子紧紧地裹了窦昭。赤身下床去倒了杯温水给窦昭。

    窦昭望着他宽肩窄腰的优美身段。顿时有些挪不开眼神。

    宋墨不动声色地将茶盅放在了床边的小几上,心里却十分的得意。

    窦昭有些不好意思地转过头去。

    宋墨翘了嘴角笑,道:“要不要打水进来?”

    被子里黏黏的,身上又全是汗。窦昭“嗯”了一声。

    宋墨连人带被子把窦昭抱了起来。笑道:“我们一起沐浴。”

    那岂不是又有一番折腾?

    窦昭脸火辣辣的。忙道:“不用,我自己来!”说着,挣扎着要下去。

    “小心着了凉!”宋墨却把窦昭抱得更紧了。笑着转身进了屏风。

    窦昭望着屏风后足以让两人沐浴都很宽余的松木桶,忍不住求饶:“下次好不好?下次我一定什么都听你的!”

    宋墨赖皮道:“你刚才也是这么说的,这不就是下次了。”然后不顾窦昭的抗议,和她一起泡进了澡桶里。

    窦昭只好道:“我们明天还要去老安人那里呢!”

    她也学着宋墨,用老安人来称呼祖母。

    宋墨笑吟吟地道:“我早请了假,明天陪你一块去。”

    净房里回荡起窦昭情动的呻吟……以至于第二天坐在祖母的厅堂里,窦昭的身子还有些发软。

    她不由瞪了宋墨一眼。

    宋墨全当没看见,正襟危坐端着茶盅,看着窦德昌给祖母磕头。

    “好孩子,没想到竟然你过继到了西窦。”祖母满脸慈爱地弯腰的携了窦德昌的手,道,“以后你父亲和你妹妹们就拜托你照顾了。”

    “谨嘱老安人的吩咐。”窦德昌正色回着祖母的话。

    祖母笑眯眯地颔首,招呼站在一旁的窦世英:“坐下来说话。”

    窦世英恭敬地坐了下来。

    昨天窦德昌已经正式搬到了静安寺胡同,窦世英跟宋墨和窦昭说一声,特意带了窦德昌过来给祖母磕头。

    大家坐着闲聊了几句,就到了午膳的时候,用过午膳,窦世英几个在外面说话,祖母则有和窦昭守熟睡的元哥儿身边小声说着话。

    “怎么不见明姐儿?”

    “说是身子不爽利,”窦昭无意让祖母为自己和窦明担心,笑道,“济宁侯过来喝得酒,今天就没有邀他一起过来。”

    祖母道:“明姐儿还没有动静吗?她嫁过去已经一年多了。”

    “说是身子还虚,要养些日子。”窦昭笑着拍了拍睡得有些不安生的元哥儿。

    祖母叹了口气,道:“大人造孽,你们这些孩子也跟着遭殃!”

    窦昭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前世她的处境可比窦明艰难多了,她不也走过来了。

    可见这日子是好是坏,全看怎么过!

    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在后寺胡同里玩了一天,回到颐志堂,武夷悄声地禀告宋墨:“大兴卫的千户的次子想进五城兵马司,找到了苗家,想找二爷在您面前说句话,二爷没有理会,苗家舅爷在四条胡同闹了起来。”

    宋翰虽然搬出去了,宋墨却派了人盯着他。

    看书的姐妹兄弟们,周末愉快!

    o(n_n)o~

    明天的加更依旧定在下午的五点左右。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一章 嫁人

    宋墨听着挑了挑眉角,冷笑一声,抱过窦昭怀里的元哥儿,抬脚就朝里走。

    武夷等人不敢多言,低眉顺眼地跟在他们身后。

    窦昭不由为那个找宋翰求情的默哀了半刻钟——以宋墨对宋翰的恨意,那人不找宋翰出面求情还好,若是找了宋翰帮着求情,只怕他此生与五城兵马司无缘了。

    可让宋墨和窦昭都有些意外的是,宋翰没有出面,苗安平却私下找到了姜仪,说那人是自己的一个表兄,求姜仪帮忙给安排个位置,还暗示姜仪,如果这件事成了,他愿意出五千两银子答谢姜仪。

    若是别人,也许就屁颠屁颠地把人给安置了,然后找个机会在宋墨面前说一声,宋墨不领他这个情也得领他这个情,何况还有五千两银可得。偏偏姜仪知道宋氏兄弟不和,一打听,苗安平又是个闲帮,他寻思着这货是不是扯了宋墨的虎皮做大旗,万一苗安平是在哄骗自己,自己帮了苗安平一场宋墨却不领这个必,岂不是亏死了。

    他找了个机会来颐志堂串门,委婉地问宋墨知道不知道这件事。

    宋墨没想到苗安平这么大的胆子,他顿时脸色有些发青,姜仪也不用多问,知道这苗安平是在空手套白狼,回去后回绝了苗安平,并道:“五城兵马司的事,宋大人说了才算。你们既然是姻亲,求宋大人写张条子过来,这好位置还是任你们挑。你们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苗安平苦恼不已。

    他收了别人六千两银子,拍了胸保证能把事办成了,现在事情没有了着落,银子他已经花了二、三百两了,他怎么堵得上这个窟窿?

    苗安平只好又去找苗安素。

    苗安素被她逼急了,找到了窦昭这里。

    窦昭听了直笑,道:“你也知道,我从来不敢过问世子爷在外面的事,这种买官卖官之事,那就更不敢提了。”又道。“此事非贤妻之举。弟妹也应当慎重才是。”

    苗安素苦着脸道:“真是自家的亲戚,推不掉了,这才来找嫂嫂的。求嫂嫂帮着在大伯面前提一提,银子的事都好说。”

    窦昭笑着端了茶。

    苗安素失落地走了。

    宋墨知道了后非常的气愤。道:“苗氏若是再为这种事来烦你。你只管让她来找我好了!这种欺上瞒下的事我见着多了。就苗安平那点小手段,还不够我看的,让他少丢人现眼了。”

    窦昭笑着端了杯茶给他。温声道:“你也别发火,横竖四条胡同的事我们不管就是了。”然后和他说起蒋琰的婚事来:“陈家来催妆的那天,你可不能摆脸色。”

    说到妹妹出阁,宋墨的神色不由自主地缓和下来。

    他笑道:“我什么时候摆脸色?还不是你让我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可曾说过一个‘不’字。”

    窦昭哼道:“你是什么也没说,可那模样,让一看就知道你不情不愿的,你还不如就呆在书房里不了,免得好好的一场喜事,因为你变得冷冷清清,大家说个笑话都不敢。”

    “我到时候一定笑容满面就是了。”他说着,把窦昭推在了床上,低声道,“你何必为了外人的事和我置气?我们先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了才是正经。”一面说,一面不老实地将手伸进了窦昭的衣襟。

    窦昭知道他心里不痛快,也就随着他去折腾了。

    到了十二月初五陈家来催妆的时候,宋墨脸上虽无喜气,却也显得很温和,这让陈家来催妆的人不由地松了口气。

    全福人窦昭请了蔡氏。

    待蔡氏带着映红随着陈家的人去玉桥胡同安房之后,纪氏等人也告辞了。

    窦昭去了蒋琰那里,和她说了一些夫妻相处之道。

    蒋琰是嫁过人的,她并没有和蒋琰说什么闺房之事,只是在主持中馈上提醒了蒋琰一下。蒋琰的脸却红得像火烧,望着窦昭欲言又止。

    窦昭就笑着握了她的手,温声道:“怎么了?”

    “我,我……”蒋琰低下头,不安地喃喃地道,“他,会不会嫌弃我?”

    窦昭能理解蒋琰的担心,她轻轻地抚着蒋琰乌黑的青丝,笑道,“不会的。你们阿琰性情温顺,又长得这么漂亮,陈赞之能娶到你那是他的福气,他怎么会嫌弃你呢?你若是不相信,等到回门的那天再和嫂嫂说悄悄话。”

    蒋琰的面孔直发的红,小声道:“十二姐也是这么说的。”

    窦昭就给她打气:“那你也要打起精神来,好生生地和陈赞之过日子才是。”

    蒋琰羞怯地点头。

    门外传来一声重重的咳嗽。

    窦昭一听就知道是宋墨来了。

    她笑着去撩了帘子。

    宋墨板着张脸走了进来。

    蒋琰怯生生地望着他,衣角被拧成了咸菜。

    宋墨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递:“这是西大街两间铺面契书,没有上嫁妆单子,你收好了,以后有什么事不想让陈赞之知道的,就动有这两间铺子的收益。”

    蒋琰完全不能理解“有什么事不想让陈赞之知道”这句话。

    她懵懂望了望窦昭,又望了望宋墨,磕磕巴巴地道:“你已经给我置办了两万两银子的陪嫁,我再也没有什么地方要用钱的,这田庄我不能收,你还是留给元哥儿吧!”

    宋墨大恨,狠狠地瞪了蒋琰一眼,把契书拍在了炕几上,“唰”地撩帘而出。

    蒋琰吓得脸色发白,悄悄地拉了窦昭的衣角,求助地望着她。

    窦昭直叹气,道:“你哥哥这也是以防万一。你嫁了人。陈家的老仆要打赏吧?陈赞之身边的随从要打点吧?要给娘家送个信之类的,那些小厮接了银子是不是就跑得更快些呢?”

    蒋琰恍然,随后又满脸的羞愧,道:“嫂嫂,我去给哥哥赔个不是。”

    “那倒不用了。”窦昭把契书塞到了蒋琰的手里,道:“把契书收好了,小心掉丢了。你哥哥不会责怪你的。”

    蒋琰温顺地“嗯”了一声,收了契书。

    窦昭起身告辞:“你早点歇了,明天是你的好日子,你小心面色憔悴。”

    蒋琰红着脸应“是”。送窦昭也了碧水轩。

    窦昭回了正房。

    宋墨在书房里练大字。瞧那阵势,正气着呢!

    窦昭哭笑不得,道:“她心思单纯,你的担心她全然不懂。你与其送她私房银子。还不如送她两个得力的丫鬟婆子。玉桥胡同离这时这么近。你还怕陈赞之敢怠慢她不成?”

    “我就不知道她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宋墨恨铁不成钢。“我是白替她担心了。”

    窦昭挽着他的胳膊,温声道:“我知道你是怕陈赞之发现你有他家里安置人,引得他和琰妹妹生罅。这送琰妹妹两个铺子的。你也别气馁,从前她没人教育,年纪又轻,这才会轻易被人摆布的,如今她有你我看着,会慢慢长大的。”

    宋墨有了窦昭的安慰,渐渐气消。

    第二天蒋琰出门,他怅然了半晌。

    宋宜春根本就没有参加蒋琰的婚礼,他是早就邀了朋友出城去赏雪,到了晚上才回来。

    看见门前正扫着鞭炮渣的小厮,他寒着脸问曾五:“表小姐走了?”

    曾五忙低头弯腰,笑道:“刚走不到两个时辰。”

    宋宜春站立片刻,回了樨香院。

    宋墨说得那些“辽王想纳蒋琰为夫人,如果成了,你就有个亲王女婿”之类话,一直在宋宜春的脑海里回荡,他一开始以为这不过是宋墨气他的一种手段,可随着那耿立三番五次的拜访宋宜春,又有六百里加急送来的亲笔信,他开始有些不确定,前几天终于忍不住派了人去调查这件事。

    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他一听就乱了手脚。

    如果当初这个孩子长在府里,做辽王的王妃都绰绰有余,又怎么会被纳为夫人!

    他顿是又悔又恨。

    可这情绪如烟花一现,很快又散去。

    相比让蒋氏痛心疾首,宋翰养在府里更让他觉得有趣。

    宋宜春大步朝正房走去。

    守在正房门口的小厮见了,一溜烟地跑了过来:“国公爷,二爷来了。”

    宋宜春一愣。

    厅堂的帘子已被高高地掀起,露出宋翰英俊的笑容。

    “父亲,您回来了。”他恭敬地道,侧身让宋宜春进门。

    宋宜春威严地“嗯”了一声,道:“你来喝喜酒了。”

    宋翰笑道:“原本不想来的,因想见见父亲,就过了来,谁知道父亲却出去访友。”他一面说,一面服侍宋宜春坐下,接过丫鬟手中的茶放在了宋宜春的面前。

    宋宜春端起茶盅来喝了一口,这才懒洋洋地道:“你有什么事找我?”

    宋翰笑道:“我已经自立门户了,不能再像在府里似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我想找个事做,想让父亲帮着拿个主意,做什么好?”

    宋宜春也正寻思着这件事。

    既然要抬举宋翰,就不能让宋翰这样无所事事地在家时闲着。

    他道:“已近年关,我出入宫闱的机会比较多,到时候寻着机会帮你讨个圣旨吧!”

    宋翰没想到这件事这么容易就办成了,他不禁大喜,对着宋宜春谢了又谢。

    宋宜春很满意宋翰在自己面前的卑谦,道:“你就安安生生过年,等我的好消息。”

    宋翰欢天喜地回了四条胡同。

    姐妹兄弟们,送上今天的加更。

    马上要结文了,这两天正纠结着怎么结局,写得比较慎重,速度也慢下来,今天的更新在晚上11点左右,觉得太晚的朋友明天早上起来看吧!

    o(n_n)o~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二章 你来

    宋宜春纠结着给宋翰谋个什么差事好,宫中赏下了腊八节的百宝粥,那天也正巧是蒋琰回门的日子。

    宋墨留了陈嘉喝粥,窦昭则有和蒋琰去了正屋的内室说话。

    望着水灵灵像朵盛开的春花似的蒋琰,窦昭笑道:“嫂嫂没有骗你吧?”

    蒋琰羞涩地低下了头。

    窦昭呵呵地笑,叮嘱她:“别东想西想的,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好生生地和姑爷过日子。谁喜欢总对着个愁眉苦脸的人过日子。”

    蒋琰红着脸应“是”。

    蒋骊珠和吴子介过来了。

    蒋琰愕然。

    窦昭笑道:“是我请他们过来的——你今天回门,我请了他们俩口子做陪。”

    名义上,蒋琰是蒋家的女儿,她出嫁,蒋大太太等人都送了贺礼过来。

    蒋琰很喜欢蒋骊珠,闻言不由面露喜色,待到蒋骊珠过来,两个人就凑在一起说着悄悄话。

    外面花厅,又是另一番景象。

    吴子介身材高大,相貌俊朗,此时面色肃静,眼角眉梢都透着股正气凛然的端穆。

    “表哥,”为了表示亲近,他随着蒋骊珠称呼宋墨,“这件事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的,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近日,京都最新的八卦是宋墨和蒋柏荪争产之事。

    据说两人互不相让,从前靠投宋墨的人有的留了下来,有的则离开了颐志堂。

    吴子介不相信蒋柏荪是那样的人。刚才说起给濠州送年节礼的事,吴子介忍不住说起这件事来。

    陈嘉眼观鼻,鼻观心,却在心里暗暗骂吴子介愚蠢——你是来做客的,何必说这些让东家不高兴的事,真是脑子进了水。

    因吴家肯依照原来的约定娶了蒋骊珠,宋墨对吴家因此也高看一眼,何况这件事也是他让人宣扬出去,吴子介提起这件事,他倒没有多想。解释道:“这倒不是误会。五舅舅的确让我把从前大舅舅送给我的一些东西还给他。我从小就跟着五舅上山打猎,下河摸鱼,他的性情,我再清楚不过了。五舅舅从前向来不把这些身外之物放在眼里的。我也怕是有什么误会。特意派了人去问。可五舅舅的话说得到很明白,就是让我把得了的东西还给蒋家,我想。也许是环境变了,心性也跟着变了……”

    吴子介默然,眉宇间却闪过些许的失望。

    宋墨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件事传出来,不知道有多少像吴子介这样对蒋柏荪失望的人。

    他心里闪过一丝犹豫。

    自己这样做,到底对还是不对呢?

    晚上,送走了客人,他和窦昭提起这件事。

    窦昭道:“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没有!”宋墨说着,心志渐渐又坚韧起来。

    他不由拉了窦昭的手,喃喃地道:“还好有你在我身边。”他才不至于被一时的迷茫迷失了双眼。

    可这件事毕竟关系深远,不仅皇上知道了,就是太子也听说了。

    太子很关心地问起宋墨这件事。

    宋墨颇为无奈地道:“您也是知道我五舅舅了,吃喝玩乐是一把好手,其他的事却素来不关心。如果濠州那边也和五舅舅是一样的想法,我二话不说,立刻把大舅舅送给我的东西还给五舅舅。可我大舅母的想法却和五舅舅背道而驰,东西是我大舅舅留下来的,我怎能罔顾我大舅母的意愿?”

    太子连连点头,道:“你五舅舅在京都的时候,也的确孟浪些,难怪你不放心把你大舅舅送给你的东西还给他。”他不由得定国公唏嘘,“那样英雄的一个人,竟然落得如此的下场。”

    宋墨听着心中一动,佯装着伤心的样子低下头抹着眼睛。

    太子长叹了口气,端了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