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重紫-第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顺利!”窦世枢不愧是阁老,看事情的眼界比起他身边的幕僚高了好几个台阶,宋墨把事情的经过全都告诉了窦昭。

    “皇后娘娘吗?”窦昭喃喃地道,心里却有点乱。

    人在外面走,摆得就是一张脸。

    因为史川所干的事,宋墨已经不可能制靠辽王。而现又得罪了皇后娘娘……想中立,已经是不可能了。

    难道他们就因此而投靠太子不成?

    可辽王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啊!

    窦昭绞着手指头,想着太子打小就尊贵,身边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投在他的门下。此是就算宋墨投靠过去,只怕也没办法成为太子的心腹。

    这样一来,可就更危险了!

    自己到底该怎么办好呢?

    夫妻两个都想保持中立,些时的心情就有些糟糕,宋墨搂着窦昭,良久都没合眼。

    因为有了果,再去寻因,事情就变得比较容易。

    宋墨吩咐杜唯照着窦世枢推断的去寻找线索。

    陈嘉则有来接蒋琰回家。

    蒋琰红着脸,带着窦昭给她准备大包小包的东西回了玉桥胡同。

    她见陈嘉表情有些严峻,担忧地道:“是不是哥哥给你脸色看了?”

    蒋琰能感觉得宋墨不喜欢陈嘉。

    “没有。”陈嘉笑着摸了摸蒋琰的头,温声道,“是衙门里有事,我正想着怎么办好?”

    这种事她就帮不上忙了。

    蒋琰“哦”了一声,温柔地服侍陈嘉洗漱。

    陈嘉的笑容从眼底溢到了嘴角。

    姐妹兄弟们,补上16日的更新。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六章 忌讳

    杜唯是定国公的人,他擅长跟踪、刺探。定国在福建的时候,他就是定国公在京都的耳目。

    等到京都下起第一场春雨的时候,杜唯的情报就已经递到了宋墨的书案前。

    宋墨背手站在窗棂前,望着屋檐下如线的雨丝,心乱如麻。

    窦昭还是有些不相信。

    她坐在窗边的太师椅上,端着茶盅喃喃地嘀咕着“怎么可能”。

    宋墨转过身来,修长挺拔的身子靠在窗棂上,苦涩地朝着她笑了笑,道:“我也不希望她。”他说着,声音渐渐低了下去,“我还记得时候和陪着母亲进宫,天气很热,宫里没有树,我站在屋檐下,汗水湿透了衣襟。母亲担心得不得了,生怕我中了暑。是她让宫女给我端了一碗冰镇绿豆水,还让宫女带我下去换了件衣裳。那件衣裳还是辽王的……她和母亲,私交甚密。皇上宠信王嫔的时候,连着几天没上早朝,她很生气,大朝仪过后留了母亲说体己话……昨日种种,仿佛就在眼前……可事情却急转直下,好像从前的往昔都是一场笑话……”

    他垂着眼睑,神色间透着几分悲凉。

    窦昭心痛如绞,上前抱了宋墨的腰。

    宋墨抚着她的青丝,低声道:“我没事……说出来就好了。”

    窦昭点头,道:“你能让我看看杜鸣的呈报吗?

    宋墨将杜唯的呈报递给窦昭。

    在宋墨被御弹之前,皇后的内侍去过沐川府上几次;沐川的幕僚和弹劾宋墨的御只消见过几次面;辽王当年曾派谁去的福建。又见过定国公几次……都查得一清二楚。

    如果说这件事和辽王、皇后没有关系,任谁也不相信!

    但窦昭更相信宋墨不是认贼作父,为虎作伥之人。

    她道:“我们要不要再查清楚一点?”

    宋墨摇头,道:“杜唯打探一下别人的行踪还可以,若说皇后娘娘和皇上都说了什么话,不要说他了,就是锦衣卫的人也未必打探得出来。我已邀了汪渊一起用晚膳,等我见过了汪渊,事情就会一清二楚了。我也想知道,这件事到底和皇后娘娘有没有关系!”

    窦昭轻轻地叹了口气。

    下雨的春日。夜晚来得特别早。

    小厮们挑着灯笼冒雨送宋墨上了马车。

    汪渊今天好不容易能出宫一趟。他无意应酬谁,邀了宋墨在自家的院子里喝酒。

    宋墨到时,酒已经温好了,倒酒的婢女明眸皓齿。如春风晓月。

    “汪大人好情调。”宋墨笑吟吟地夸着。和汪渊分左右坐下。

    汪渊的宅院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他精心设计和挑选的。却碍于身份,来得人很好。这就好比是锦衣夜行,让汪渊每每想起心里就是一阵抽痛。

    宋墨的话。正好挠到了他的痒痒处。

    端起酒盅,汪渊就夸起自己的宅子来。

    宋墨微笑地听着,时不时问上几句,让汪渊的谈兴更高。

    一顿饭就有说有笑地吃到了快亥时。

    汪渊手一挥,俏婢美酒都悄然退下,刚才热热闹闹的花厅,此刻只剩下满室的寂静和一桌子残茶剩饭。

    “世子爷来找我,恐怕不仅仅是为了讨杯酒喝吧?”他笑盈盈地望着宋墨,眼底透着几分狡黠,“我和世子爷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交情,您有什么事也不用和我绕弯子,只要是我老汪办得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定给您办到。”

    宋墨呵呵地笑,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您也太抬举我了。不过,我的确有件小事要您帮忙。”他说着,笑容渐敛,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我知道大人一向在皇上身边服侍,我就是想知道,我大舅事发后,皇后娘娘都对皇上说了些什么?”

    汪渊心中骇然。可长期在皇上跟前服侍,早已把他训练的七情六欲不上面了。

    他笑眯眯地望着宋墨,道:“世子爷越僭了。我们做奴婢的人,哪能非议主子呢?这可件掉脑袋的事!事恕我帮不到世子爷。”

    宋墨自嘲地笑了笑,道:“我这也算是病急乱投药!大人督管着锦衣卫,而锦衣卫的史川又和辽王交好,你怎么会告诉皇后娘娘的事呢?”他说着,举起还剩下点残酒的酒盅敬了敬汪渊,一口饮尽,颇有些自言自语地道,“先是谋害了我大舅,后又让沐阁老的人弹劾我……我也不知道是哪里惹着皇后娘娘了,她大可免了我的职,又何必玩这些花样?这兔子急了还咬人呢,皇后娘娘怎么就算准了我会乖乖认命呢?”

    汪渊听着汗毛都竖了起来。

    蕃王结交朝臣,这可是大忌!

    他虽然是督管着锦衣卫,可锦衣卫都指挥使史川也是皇上的心腹,他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服侍皇上,史川和辽王交往,若是有心瞒他,他怎么会知道?

    可问题是,皇上会相信吗?

    宋砚堂这是要干什么?

    威胁自己?

    还是想让自己给皇后娘娘传个话服个软?

    汪渊目不转眼地盯着宋墨。

    宋墨神色平静,没有一丝求饶的样子。

    汪渊不禁在心里骂了一句。

    你还以为你真是皇子龙孙,皇上会为你和皇后反目!

    等等!

    汪渊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

    宋砚堂是什么意思?

    皇后娘娘在下他的黑手。

    一个是君,一个是臣。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

    皇后娘娘要收拾宋砚堂,一句话的事,为什么要悄悄地算计宋砚堂呢?

    宋砚堂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他告诉自己这个事。到底有什么用意呢?

    皇后娘娘和宋砚堂之间,又发生了些什么事?

    还有辽王。宋砚堂说史川和辽王有私交,是在暗示什么吗?

    念头闪过,汪渊脸色一白。

    他想到那天皇上拿着辽王的请安折子看了良久,然后叹气去看了皇长孙。

    汪渊的额头冒出密密的汗。

    宋墨看着火烧得差不多了,笑着站了起来,道:“今天打扰汪大人。史川最近在给我妹夫小鞋穿,我怕和我史川打起来了汪大人为难,借着这个机会和你说一说。”他哈哈地笑,神色轻快。“若是闹到皇上的面前。你可想得要为我说几句好话啊!”

    打起来……

    汪渊的脸都黑了。

    英国公府粉饰太平,却瞒不过他这个督管锦衣卫的。

    什么家里遭了贼,那些护卫就是他杀的。不仅把人杀了,还把人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院子中间等英国公回来。

    这是一般人干的事吗?

    他妈的!

    看他一副人模人样的。相处久了。倒把这件事给忘了。

    可恨自己当时根本不知道。皇上问的时候还被他蒙蔽着,之后知道了真相,却没跟皇上明说了。眼睁睁地看着他把一个正三品文官和一个正三品的武官给拉下马。

    想到这些。汪渊心中有些不安起来。

    宋墨向来谋定而后动,他这么做,到底是什么意思?

    汪渊一夜都没有睡好。

    回到宫里,睑下还一片青色。

    皇上打趣他:“你昨天干什么去了?不会是金屋藏娇了吧?”

    在旁边服侍皇上梳洗的汪格带头笑了起来。

    汪渊忙涎着脸跪了下去,道:“奴婢是怎样的人,皇上还不清楚吗?奴婢就是有那个心,也没这个胆啊!”

    “快起来吧!”皇上笑着踢了他一脚,道,“今天让汪格在书房里伺候,你去补个觉吧!”说着,大步出了偏殿。

    汪格等人急步跟上。

    只剩下汪渊孤零零地跪在偌大的偏殿里。

    他慢慢地爬了起来,站在丹樨上望着皇上远去的背景发着呆。

    有小内侍朝着这边探头探脑的。

    他皱了皱眉。

    立刻有小太监把那小内侍揪了过来。

    汪渊一看,竟然是皇后宫里的。

    他温声道:“你这是干什么?还好皇上不在,要不然一顿板子是怎么也跑不了的。”

    小内侍连声求饶。

    汪渊就问他:“你过来干什么?”

    小内侍道:“奴婢就是路过。”

    汪渊“哦了一声,让人把小内侍放了。

    小内侍飞一般朝宫外跑去。

    汪渊的脸沉了下来,吩咐身边的人:“给我看看他去干什么了?”

    不一会,小太监恭敬地给他回话:“是皇后娘娘差了他来找汪少监。”

    汪少监,是指汪格。

    汪渊的脸更阴沉了。

    他怎么忘了,这乾清宫,还有汪格!

    汪渊背着手,缓缓地去了乾清宫后面的庑房。

    ※※※※※

    窦昭怀疑地道:“你这样,汪渊会说吗?”

    “他最是多疑了,就算他不说,心里也会种下一根刺。”宋墨淡淡地道,“他常年服侍皇上,皇上的龙体他最清楚不过,皇上殡天,他何去何从,正好给他一个选择。”

    前世,汪渊留在了万皇后身边。

    从这也可以看出来,汪渊并不是个安分守纪的人。否则他大可以什么也不管,皇上死后去守寝陵。

    赵良璧从湖广回来。

    他难掩心中的喜悦:“湖广种占城稻,一年两季,已取代江南成为鱼米之乡。舅老爷帮着买了大大小小九个田庄,多的有六千亩地,少的也有两千亩,到时候仅仅我们自家的田庄就足够自家的米铺的销量,不用再去江西等人贩米了。”并告诉窦昭,赵璋如生了个八斤重的大胖小子儿子。

    这些不过是窦昭产业中的九牛一毛,赵璋如生产更让她欢喜。

    她吩咐赵良璧:“你过年的时候都不在家,素心很是担心。你快回去歇歇吧,这些事我们过两天再说。”又道,“你看我表姐夫都做了母亲,你们还没有动静。”

    赵良璧赧然地退了下去。

    姊妹兄弟们,送上今天的更新。

    ps:这几天有点乱,我尽量在约定的时候更新,如不及时,还请大家海涵!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七章 吐露

    赵璋如孩子的洗三礼和满月礼是赶不上了,窦昭忙着给孩子准备百日礼。

    宋墨却决定再刺一下汪渊。

    三月中旬,陕西都司都指挥便回京述职,皇上为表彰抗蒙有功,特赏下黄金百两,珍珠十斛,绫罗绸缎百匹,恩荫其后嗣一个世袭从四品同知。

    原本这样出风头的事都是由汪渊去宣旨,但这次,汪渊在服侍皇上梳洗的时候脚滑了一下,差点把水盆打翻,皇上哈哈大笑,指了一旁年富力强的汪格去传旨,还说汪渊:“卿家也老了。”

    汪渊越想越觉得是有人推了自己一把,可他左顾右盼,身边不能得他的干儿就是讨了他欢喜小徒弟,他查了又查,还是没有查出是谁。反倒是汪格,他是负责乾清宫书房的事,根本不应该出现在皇上梳洗的时候,汪格不仅出现在了皇上的寝宫,而且在他滑了一跤之后,汪格很快地捧了几块墨锭进来,服侍皇上写大字。

    他悄悄地吩咐小徒弟,把一份江浙水患的折子藏在了炕垫子下面。

    内阁急等着批红,梁继芬亲自上折求见,皇上这才发现原本早就应该传到内阁的折子不见了。

    皇上大怒,汪格被杖责二十大板。

    只是汪格的板子还没有打下去,皇后娘娘就出现了。

    最后汪格还是被打了二十大板,可那二十大板,不过是让汪格受了点皮肉伤,相比之后皇后娘娘让人赏了汪格一瓶金疮药的殊荣而已。那二十大板根本不是个事,反而让汪格更嚣张了。

    这很不同寻常。

    汪渊知道,万皇后之所以得皇上器重,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万皇后一心向着皇上,从来不拉帮结派,更不会违背皇上的意思。

    他神色阴郁地回了自己的宅第,在书房里转悠了良久,让小徒弟去叫锦衣卫镇抚司的镇抚过来。

    柳愚飞奔而至,恭敬地给他请安。

    他这才想到镇抚司的镇抚早已换上了史川的人。

    汪渊不禁有几分后悔。

    他打发了柳愚,叫了东厂的人去查汪格。

    不查不知道。一查他吓一跳。

    早在辽王就藩之前。他就开始为辽王办事。

    汪渊恍然大悟。

    想到皇上这几天把他当手脚不利落的老人看待,他就想吐血。

    回到宫里,汪格的小徒弟正在那里趾高气扬地训斥着几个做错事的小内侍。

    汪渊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所以看见宋墨从乾清宫的书房里出来,他冲着宋墨笑了笑。

    宋墨就朝着他拱了拱手。道:“大人什么时候出宫?我请大人喝酒。”

    汪渊顿时就有些怀疑是宋墨做了什么手脚。

    可望着宋墨那张坦然而又风光霁月的面孔。他又觉得不太可能。是自己多心了。

    “好啊!”他笑眯眯地点头,“哪天再约世子爷!”

    宋墨微笑着点头而去。

    汪渊恶狠狠地瞪了一眼汪格歇息的庑房,这才弯下腰。慢悠悠地进了书房。

    等到他下次和宋墨喝酒的时候,当年的事也就一一的呈现在了宋墨的眼前:“……皇上那个时候时常发病,太医院开的方子又一味地开太平方,皇上觉得自己活不长了,准备在陕西都司都指挥使和定国公之间挑一个,皇后娘娘觉得定国公比较好,说是勋贵出身,和英国公又是姻亲,是自己人……后来定国公被捕,向位阁老纷纷为定国公求情,也有浙东一带的封疆大吏弹劾定国公远交朝臣,皇上心里极不舒服,让锦衣卫问话……御史那边的密折过来,也只说是锦衣卫飞扬跋扈,连肱骨之臣也敢用刑讯,至于定国公受了怎样的刑,伤势如何,却是一句没提。皇上留中不发,没有理会。谁知道没几日,就传来了定国公死讯。

    “皇上震怒,把史川叫进宫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并限他十日之内查清楚事情的真相。

    “接着就是面官弹劾定国公的折子。

    “皇上气得肝痛。说,定国公公正廉洁,活着的时候一个个都称定国公是国之梁栋,这人一死,头七都没有过,什么脏水臭水都往他身上泼,全是些势利小人!

    “要为定国公正名。

    “不曾想皇后娘娘却劝皇上,若上皇上此时赦免了定国公府,岂不是承认定国公之死是皇上的错?

    “皇上就有些犹豫起来。

    “皇后娘娘就道:蒋家除了定国公,还有蒋竹荪,蒋兰荪,您既然决定将蒋家的人留给太子殿下用,不如让蒋家吃些苦头,成年的男丁流放到辽东,妇孺之类的,贬为庶民返回原藉主。蒋家还有祖宅祭田,蒋家的人要是感念圣恩,自然会得得很好。若是心怀不满,就算是皇上此时赦免了蒋家人,蒋家也一样会觉得委屈不平。雷霆雨露,都是君恩。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看看蒋家是真的忠贞还是假的忠贞。

    “皇上觉得皇后娘娘言之有理。

    “很快就下了圣旨。蒋家五岁以上的男丁流放辽东,妇孺贬为庶民返回濠州。

    “至于蒋家二爷和三爷,我知道皇后娘娘身边的内侍曾去见过钟桥,至于说了些什么,我没敢问钟桥。”

    宋墨望着手中的酒盅,心中满是苦涩,半晌才淡淡地道:“如果那些大臣不是弹劾定我大舅而是为定国公喊冤、求情,皇上又会如何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