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重紫-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母在一旁观看,随便打了水给她们洗手。

    大家说说笑笑,又去看了那几株长势喜人的茶花,直到天黑,纪氏才起身告辞。

    一直等在外面的赵良璧这才进来给窦昭回话:“……单杰放出话来,只要别刚毅愿意把女儿卖给她为妾,他立刻出现担保别刚毅。别刚颜却是死活不肯,听说已经被打得只有进气没有出气了。我特意换了身衣裳去牢里看了看,传言不虚。我看要是没有人担保,他也就是这几天的事了。”

    窦昭眼底闪地定丝愤然,道:“别刚颜和那个案子到底有没有关系?”

    看书的姊妹们,我正要调整时间,这两天的更新可能有点乱,请大家给我一点时间。

    更新我会连夜写,大家明天早上起来看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q

    最快更新,请收藏。

第七十二章 插手

    “别刚毅从前在京都做过教头,太太死后,带着两个女儿回了真定州。”赵良璧婉转地道,“他是真定州的人,住的宅子、家里的田庄,都是祖产。”

    兔子不吃窝边草。不管在外面怎么横的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都会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做人,不然失去了根基,你就不过是片浮萍罢了。

    别刚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做出这等自毁长城之事的。

    或许是别刚毅的事让赵良璧也颇有些感触,他唏嘘道:“说起来,别家姊妹也是可怜人。小小年纪母亲就病逝了,别刚毅是个粗人,又怕委屈了女儿不愿意续弦,姊妹俩也没有个照顾的,缝联补缀,摩锅洗镬,全都靠自己跟着街坊邻里学,大些了,还要照顾别刚毅。要不然那别家大姐怎么就会入了单杰的眼呢?”

    窦昭决定插手这件事。

    她无言颔首,端了茶盅。

    本应该退下的赵良璧却神色犹豫地站在那里没有动。

    窦昭挑眉。

    赵良璧踌躇半晌,吞吞吐吐地道:“我还打听到一件事……别刚毅出事后,特别嘱咐要瞒着别家大姐,前几天别家大姐还是知道了,绞了一缕头发供在了母亲的牌位前,要去给那单杰做妾,还是隔壁的陈先生看着不对劲,强行将别家大姐留了下来……四小姐,您……”他哀求地望着窦昭,一副希望窦昭能帮忙的样子。

    窦昭讶然。

    没想到别家两姐妹都是个遇事有主见的人。

    她道:“你别急,我禀了祖母就去见三伯父。”

    赵良璧见窦昭连夜去见窦世榜,惊讶之余很是感激。道:“天色不早了,我反正也要回东府,我陪着你一起过去吧!”

    十四岁的赵良璧如今还在东窦的账房里当差,等到十六岁才有机会放出去做二掌柜。

    他要是不知道结果。恐怕今天晚上都睡不着吧?

    窦昭笑着应了,去禀了祖母。

    祖母对此事深恶痛绝,连声催她:“快去!快去。”又道。“救人一命,如造七级浮图。若是你三伯不答应为那别刚毅担保,你跟我说,我和郎家还有几份交情,到时候我请郎家的人出面给别刚毅担保。”

    窦昭更有把握了,连声应“是”,就去了东窦。

    窦世榜已经睡下。听说窦昭求见,吓了一大跳,披衣趿鞋就跑了出来,焦急地道:“出了什么事)

    二太夫人眉头直蹙,问窦世榜:“单杰是个怎样的人?”

    窦世榜把什么暴躁鲁莽又说了一遍。

    二太夫人眉头蹙得更紧张了。

    窦昭却明白二太夫人的用意。

    二太夫人这是怕单家有杰出的晚辈,到时候把这恨记到了窦家头上,为了个无亲无故的别刚毅如果得罪人,未免得不偿失。

    她笑道:“听说那单杰是独生子,不学无术,就依仗着单老爷从前的威名过日子呢!”

    二太夫人就道:“寿姑的话有道理。我们这样不做声,那些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和单家同流合污呢!”

    也就是说,同意为另家担保。

    窦昭忙起身向二太夫人行福礼,道:“多谢太夫人成全!”

    二太夫人呵呵地道:“我们家寿姑这敦厚的名声只怕会更响亮了!”

    “这也是托了太夫人的福。”窦昭和她寒暄几句之后,窦世榜站了起来,“那我明天一大早就安排人去给别家担保吧?”

    二太夫人点头,窦昭和窦世榜出了二太夫人的屋子。

    窦昭朝一直等在门口赵良璧笑着了点头。

    赵良璧的嘴立刻咧到了耳根。

    祖母也等着窦昭,焦急地问她怎么样了。

    窦昭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祖母这才放下心来。

    第二天天刚刚亮,窦世榜指派的管事就去了真定州,当天下午。别刚毅就被放了出来。

    别素兰连夜赶过来道谢:“……本来爹爹和姐姐都应该来了。不过爹爹伤得很严重,姐姐要照顾她,就让我先来了,等过几天。爹爹伤好些了,我们再来给您磕头谢恩。”

    “我小小年纪,可当不起你们的大礼。”窦昭笑道。“你们要是想我长命百岁,就不要为难我了。”然后让素绢将早就准备好的二百两银票递给别素兰,“你们家刚遇大难,要用银子的地方多着,你也不要和我客气,等以后有了钱,再还我就是。”

    别素兰连声笑着称“是”。眼角却噙着泪水,大大方方地接过了银票,赶回了真定。

    不过两天,别素兰又来见她,说是别刚毅请她前往真定州一趟:“……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事。”她说着。眼圈发红,“爹爹这几天颗米未进,喝药都用灌,我好害怕。”说完,想想到什么事似的,嘴唇都有些发白起来。

    窦昭觉得自己该做的已经做了,不想再和别家有过多的交往,因而笑着委拒道:“我让海棠随你去吧!有什么话,让她带给我也是一样的。”

    别素兰很失望。

    祖母看着不忍。把她拉到一旁道:“你还是去一趟的好。素兰不是说爹喝药都得用灌吗?说不定那别刚毅有什么遗言要交待。”

    “那我就更不应该去了。”窦昭道,“他要是让我帮他报复,我是答应还是不答应了?”

    祖母道:“那就更应该去——若是他提出这样的要求,以后别家姊妹的事,你就再也不要管了。”

    窦昭叹气,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就怕到时候我脱不了身啊!”话虽如此,但祖母的话也有道理,她还是去了真定州。

    别氏武馆早已卖给了别人,买主是别刚毅的朋友,当时买武馆也是为了求急,别刚毅出狱后,依旧住在别氏武馆,不过在他的坚持下从正房搬到了后面的柴房。

    别素兰红着眼睛跟窦昭解释着。

    窦昭点了点头,打量着别氏武馆。

    不过两进,但前院非常的阔大,铺了青砖,可以轻轻松松地站个百来人,是开武馆的好地方。

    九月的天气已经有些寒冷,别家的先祖为人厚道,砌柴房的时候也是用青砖砌的,因而柴房虽然简陋,却能遮风挡雨,恩泽了别刚毅。

    别刚毅双目紧闭,面如金纸地躺在门板搭成的床上,盖着厚实的靓蓝色粗布被褥,瘦得皮包瘦,粗大的骨架依稀透露着从前的健硕。

    见窦昭进来,坐在门板前的男子立刻站了起来。

    窦昭的目光却落在门板前那个拿着空碗的少女身上。

    她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穿了件洗得发白的沈香色夹袄,两眼红肿,神色憔悴,却皮肤白净,眉目清丽,难掩其秀美。

    窦昭错愕。

    如果这就是别素兰的姐姐,难怪那单杰要起歪心眼。

    不过,这两姐妹的差别也太大了些吧?

    好像知道窦昭心情似的,别素兰挽了那女孩子的胳膊,与有荣焉地对窦昭道:“四小姐,这是我姐姐素心。”

    别素心已猜到来人是谁,慌忙放下手中的空碗给窦昭行礼。

    窦昭笑着说了声“不用多礼”,走了别刚毅的床前。

    床边的男子悄声走到了一旁。

    窦昭瞥了那男子一眼。

    那男子穿着件旧色的粗布玄袍,袖口打着补丁,却很干净,鬓角花白,清瘦矍烁,目光清明,竟然是位气质儒雅的老者。

    窦昭一愣。

    别素心已上前轻声喊着“爹爹”。

    别刚毅艰难地睁开了眼睛。

    “窦小姐。”他声如刀锯,吃力地绽开一个笑容,“多谢你救命之恩。”

    窦昭看着心里一酸,泪水猝然聚在了眼眶中。

    别刚毅已望向站在一旁的男子,喊了声“杨大叔”。

    窦昭这才明白过来。

    这老者原来就是指点别素兰找上窦家、阻止了别素心自卖的人。

    2月18日的更新。

    姊妹们,我努力调整状态……求粉红票支持……

    ※rq

    最快更新,请收藏。

第七十三章 所求(粉红票540加更)

    大家都朝陈大叔望去。

    陈大叔表情踌躇。

    别刚毅看着眼神微黯,又艰难地喊了声“陈大叔”,语气诚恳,带着几分乞求。

    陈大叔闻言轻轻地叹了口气,温声对窦昭道:“窦四小姐,这么远把您请过来,别馆主是有要事和您商议。但他现在伤势严重,说话很吃力,想委托我来和您说,不知您意下如何?”

    窦昭有些惊讶。

    在来的路上,她设想了很多种可能,早已打定主意,如果别刚毅的要求合理,看在别素兰的份上,她再出手帮一把也无妨;如果别刚毅的主意不情理,不管别刚毅如何的哀求,她也不会含含糊糊应承下来的。

    她只是没有想到别刚毅会托付其他的人来和她说事。

    可见别刚毅对这件陈大叔是如何的信任了!

    她顺着别刚毅喊了声“陈大叔”,笑道,“您但说无妨。”

    陈大叔面色微凝,对别氏姐妹道:“素心、素兰,你们上街去买点菜,等会也好整桌酒席招待窦四小姐。”

    竟是要支开两姐妹。

    别素心和别素兰面面相觑,都在对面的眼里看到浓浓的担忧,但两姐妹略一思索,还是顺从地曲膝行礼,退了下去。

    窦昭想了想,也遣了身边服侍的。

    陈大叔看着,眼底就流露出一丝暖意。

    “不瞒窦四小姐,别馆主的情形,很不好。”他轻声地道,“而单杰这个人,心胸狭窄,傲慢自大。别氏父女虽然得您相助侥幸逃过了这一劫,以单杰的为人,肯定不会善始善终,还有下一次。别太太是家中的独女,父母已逝。别馆主虽然有个族弟。但已出五服,但此时别馆主被陷入牢。别馆主的族弟畏惧单杰之势,素家二姐上门求助,别馆主的族弟竟然闭门不见。”他说到这里。语气一顿,原来温和的面容骤然一端,露出几分与其年龄、气质均不相符的义愤填膺来,“比我等这些比邻而居之人还不如。实非可托之人!”

    窦昭不由点头。

    陈大叔面色微缓,道:“别馆主怕他去后别氏姐妹无人可依。又落入那单杰之手,”说着,他站了起来,神色恭敬地双手抱拳朝着窦昭低头弯腰行着礼,“还请窦四小姐仗义解难,收留别氏姐妹。”他直起身,目光炯炯地凝望着窦昭,好像要看到窦昭心底去般的炯然有神,“窦四小姐的大恩大德,别氏姐妹定当永记在心,终身不忘。”

    窦昭半晌才回过神来。

    她张大了嘴巴,望着这位被称为别馆主称为“陈大叔”的老者久久无语。

    这人是干什么的?

    先说别馆主的病情博取她的同情之心,然后愤怒地说起别馆主的族弟的趋利冷淡,让她气愤之余生出和他同仇敌忾之心,再提出来将别氏姐妹托付给她,有了之前的同情和认同,她自然会欣然同意。

    真是厉害啊!

    窦昭忍不住仔细地打量他。

    陈大叔却是心神俱震,好不容易才强压下了心底的激荡,没有露出异样的表情来。

    他一世飘零,知天命之年才在这三教九流出没的东巷街定居下来。别刚毅为人坦荡赤诚,豪爽开朗,见他孤身一人,不仅主动帮他解决不少难事,而且还常拉了他喝酒,说些市井趣事给他听,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也会让别氏姐妹给他送一份。他手无缚鸡之力,无以回报,别刚毅出事后,只能帮着出出主意。

    窦家的人他曾仔细打听过。只知道这位西窦的嫡小姐在窦家地位特殊,和她接触过的人都对她赞不绝口,他就知道她不简单,这才指点别家二姐去找她,算着她不管欺世盗名为了声誉,还是真正的温柔敦厚的善良之辈,听了别家二姐的遭遇十之**都会帮忙。

    她的确帮忙了。

    别馆主却要把别氏姐妹托付给她。

    他不同意。

    别氏姐妹都是坚强柔韧而又心底纯善的好孩子,怎能低眉顺目地去服侍别人?

    可若不托付给窦家小姐,又托付给谁呢?

    又有谁能让单杰打消祸害别家大姐的念头呢?

    除了窦家四小姐,以他们现在认识的那些人,还真找不出第二人。

    他不得不考虑如果窦家四小姐拒绝……这才使了些手段,想让别氏姐妹有个依托。

    不曾想,这位窦四小姐年纪虽小,却冰雪聪明,虽然对别家的遭遇心生怜悯,对单杰的行为愤然不满,紧急关头依旧淡定从容,冷静自制。

    北直隶的人都说北楼窦氏厚积薄发,几代经营,人才辈出。之前他还有些不以为然,现在见识了窦家五小姐行事,他才心服口服,不由泄气地想:难怪他事事精明最后却落得一事无成,别刚毅粗俗疏落却朋友满天下,遇难之时不乏朋友相助,就凭他这份识人的本领,自己就已远远不及的!

    陈大叔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随后心中凛然。

    自己不会坏了别刚毅的事吧?

    他顿时不安起来。

    “窦四小姐,”他语气虽然平常,心中却很急切,“我们也知道,单家和窦家本是旧识,单杰之事本就不占道理,单家不可能将这件事拿到台面上说,窦家乃是真定首善,别馆主求到窦家,窦家不知道别、单两家的纠纷帮着做了保人,单家也不能说什么,大家也都可以装糊涂,单家颜面无损,单、窦两家依旧可以你来我往,如同没有发生任何事的。可若是收留了别氏姐妹,这层窗户纸就捅穿了,单家脸上不好看不说,只怕还会有人说窦家盛气凌人,不把旧僚放在眼里……”

    既然知道,还提出这样的要求!

    窦昭微笑不语地望着陈大叔。

    陈大叔脸色微红,但随即神色一整,肃然地道:“窦四小姐。您可知道你们窦家此时面临的最大的危难和机会是什么?”

    窦昭一愣。

    陈大叔道:“王又省是窦四小姐继母的父亲吧?”

    他没有说王行宜是她的外祖父,而是用了“继母的父亲”这个称号。

    窦昭眼睛微眯,闪过针芒般的雪光。

    “自从他两年前生擒了蒙古可汗图木尔之后,声望已达顶点,满朝文武无人望其项背。让他入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陈大叔说着。背脊不由挺得笔直,手也背到了身后。脸上流露着胸有成竹的笃定,整个人都变得高大起来,“可你知道为什么他一直不能如愿以偿?”他目光闪闪地问着窦昭。“因为朝中有窦五爷窦元吉!”

    窦昭心如擂鼓。

    她当然知道。

    否则五伯父怎么会伸手管王映雪的事。

    五伯父和王行宜好比一个窝里吃饭的兄弟。而曾贻芬就是端锅的人。在没有旁人的时候,他们可以各凭手段地抢肉吃,可如果有人想算计曾贻芬,他们就只能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外人。不然这锅打端了,他们可能就全都没有吃的了。

    如果五伯父发现王行宜犯了个错误。这个错误足以影响到曾贻芬,他可以选择装作不知道,一旦被发现五伯父视而不见,后果却是很严重的,有可能会被驱遂出去,有可能会生产成为没饭吃的人。

    可五伯父如果主动去帮王行宜弥补这个错误,五伯父将给人勇于承担的印象,不仅会给曾贻芬留下好印象,还会得到同锅吃饭之人的赞赏。

    她知道,是因为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可陈大叔怎么会知道的呢?

    窦昭想到了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她听到纪氏和王嬷嬷说体己话。

    一字一句,抽丝剥茧,把只到的支言片语还原成了事情的经过。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走一步,看三步吧?

    她衣袖里的手紧紧地攥成了拳,看着陈大叔的目光熠熠生辉。

    重活一世,她最缺的是什么?

    是个能帮她谋划算计的人。

    这个陈大叔,正是她想找的人。

    一时间,窦昭心中充满了斗志。

    她要把这个人收在麾下,为己所用。

    陈大叔哪里知道眼前这个小姑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