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重紫-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去当了,怎么也能凑个万把两银子。”

    “都不需要。”宋墨心里暖暖的“你自己留着用吧!”知道他是诚心实意,又道“我如果需要,再向你开口也不迟。”

    顾玉不住地点头:“那你一定要记得跟我说!”

    “一定。”宋墨笑着,有护卫进来禀告:“黄太医来了。”

    顾玉忙代宋墨将黄中立迎了进来。

    黄中立五十来岁,身材十分高大魁梧,乍眼看上去像个武夫,虽然粗壮,可一双蒲扇似的大手却十分的灵巧。

    他给宋墨把了脉,然后摸了摸宋墨受伤的地方,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外伤好说,养个三、五个月就能痊愈,可这内伤……”

    顾玉吓了一大跳:“怎么?治不好了吗?”

    “也不是。”黄立山道“没有三、五年只怕好不了。”

    顾玉长舒了口气:“能好就成!你只管说要用什么药吧!不行我就向皇后娘娘讨去。”纨绔之气立现,让宋墨忍不住笑着摇头。

    偏偏黄中立也是个有脾气的,绵里藏针地笑道:“用的全都是些些寻常的药材,就是需要用无根之水煎服,有些麻烦。”

    无根之水,就是雨水。

    这一年四季下雨总是少数,特别是京都这样气候干燥的地方。

    顾玉喃喃道:“难道要搬到江南去住?”

    宋墨知道这是黄中立在调侃顾玉,却也被顾玉的一片赤诚感动,笑道:“下雨的时候用桶接着就行了。”

    “我怎么没有想到!”顾玉哈哈大笑。

    宋墨却心中一动。

    三年前,皇上曾赏给他一座小田庄,就在离京都不到六十里的大兴。

    也许,那个地方可以用得着!

第一百五十六章 决定

    此时的真定,正是大雪纷飞。;!

    前几天有田庄的管事来送年事货,敬了两张雪貂皮,做比甲少了点,镶裙边又怪可惜的,窦昭思来想去,决定祖母做个风领,做个挖云秋香色的昭君套,过年的时候用。

    天气冷,也没有什么事,甘露几个就陪着窦昭坐在内窗的热炕上做针线。

    素心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小姐,”她朝着窦昭眨了眨眼睛,笑道,“前几天田庄送来的账目有些不对。”

    甘露几个一听,立刻退了下去。

    素心这才从怀里掏了出封信出来:“小姐,陈先生让人送回来的。”

    窦昭有些紧张地接过了信。

    事情已经过去八、九天了,京都那边却一直没有什么消息过来,她看似悠闲,实则心里时时惦记着,晚上常常辗转反侧睡不着。

    一目十行地看完了信,窦昭情不自禁地长长松了口气。

    在旁边忐忑不安地盯着她的素心见了,表情也不由地跟着松懈下来,旋即露出了一个愉悦的笑容:“小姐,段护卫他们,是不是平安无事了?”

    窦昭点头,示意素心将旁边的羊角宫灯点起来。一面烧着信,一边悄声道:“梅公子已经平安无事,三七的时候主持了蒋夫人的祭祀,陈先生和段护卫他们过几天就会回来了!”

    素心这样沉稳的人,听说陈曲水很快就能回来了,禁不住欢喜雀跃:“这就好,这就好。”

    窦昭看着她高兴的样子,也忍不住露出欢快的笑颜,道:“你去跟陆鸣说一声,免得他们担心。”

    素心欢天喜地去了。

    窦昭却望着烧成了灰烬的封纸发了半天愣。

    宋墨果然不是那逆来顺受的人。

    父亲要陷害他,他一样的抗起反抗。

    自己连夜派段公义和陈晓风等人去营救宋墨,这个决定是很冒险。

    可她只要一想到前世宋墨的遭遇,就无法坐视事情再次重演。

    不过,英国公为什么要陷害自己长子,不管是前世今生,窦昭都没有找到答案。

    前世,蒋家被满门抄斩,蒋氏缠绕病榻,不久之后就与世长辞。宋墨刚失舅失,又逢母丧,想必心神俱疲之余,心中也有些许的怨怼之色,他不可能,也没有心情和精力去关注身边的事,这才让英国公有了机会从容布置,以被御使弹劾的方式拉开谗害宋墨的序幕。而这一世,蒋梅荪等人虽然被害,可梅夫人等妇孺却活了下来,宋墨为了保护蒋氏族人,不仅没有因为蒋梅荪等人的死而消沉,反而更积极地容入到京都的贵族圈中,甚至为了试探皇上的用意,有意输了秋围的狩猎,重新确定了在皇上心目中的位置。

    名声在外的宋墨,让英国公如烫手的山芋,最终只好选择了在宋墨奔丧回来的那一刻突然发难……自己的示警,英国公的无奈,都给了宋墨一线生机。

    有时候,身份也是一种束缚。

    这次他能够顺利脱险,希望保住了世子之位的他,能够不像前世那么的疯狂。

    窦昭幽幽地叹了口气。

    黄昏时分,陆鸣来向他辞行。

    他一言不发,先跪下来给窦昭磕了三个头:“四小姐,您的大恩大德,不仅世子爷,就是我们这些人,也都不会忘记的。”然后道,“世子爷受了伤,需要人照顾,又没有个帮衬的人,严先生和我商量,准备今天晚上连夜赶回京都。徐青的伤势太重了,只怕还要麻烦四小姐让他在田庄多养几天。”

    陆鸣来窦家小半年,一直对窦昭很尊敬,却不像现在,尊敬中带着几分恭谦,显得很有诚意。

    也许是因为自己救了宋墨的原因吧!

    “你起来说话吧!”窦昭思忖着,道,“田庄里也没有别的人,你就放心让徐青在那里养伤好了。”然后让素心送了他五十两银子的程仪,“你们一路上要小心。我的人还没有回来,没办法护送你们回京都。”

    陆鸣没有客气,把银票揣在了怀里:“这里离京都不过五、六的路程,有我护着严先生,定能平安到达。”他说话时的那种笃定,越发让窦昭觉得他是个高手。

    窦昭叮嘱了几句,端了茶,送走了陆鸣,甘露进来禀道:“小姐,高兴回来了!”

    一个月前,高升禀窦世英之命来接窦明回京都。

    窦昭派了高兴随行。

    她在厅堂见了高兴。

    “小姐,路上很顺利。”高兴的身上还残留着雪花融花后的水渍,一看就知道他还没有落屋就先来见窦昭了,“七老爷还把我叫去问了小姐的很多事。”他咧着嘴笑,窦世英这样关心窦昭,显然很看重长女,他很为窦昭高兴,“让我带了很多京都的特产,说是给小姐过年的。”

    窦昭向他道了声“辛苦”了,让素心去清点东西,问了问父亲的身体。

    “七老爷很好。”高兴笑道,“每逢沐休都会去庙里和大师傅们讨论佛法,大家都夸七老爷佛法精深,连我们都跟着沾了光。”他说着,从腰间的荷包里拿出张平安符,“这是我去大相国寺玩的时候,那个知客和尚德福知道我是北楼窦家七老爷的人,送了我一张主持大师开光的平安符呢!”

    窦昭愕然,随后哈哈大笑起来。

    当年,大相国寺的主持福德方丈和大隆善护国寺的圆通法师是京都最负盛名的两位禅师了,一个能把死人说活,一个就能把活人说死,一个相貌堂堂,一个仪表出众,每当中元节的法会,大相国寺和大隆善护国寺前就挤满了去听佛法的妇人,据说等到两寺收香钱油的和尚抬着功德箱出来的时候,铜钱就会像雨点一样的落下来。

    现在,大相国寺未来的主持还在做知客,但已经知道打点窦阁老家亲戚的下人了。而未来的大隆善护国寺的主持圆通法师呢,则暂住在窦家鹤寿堂,正准备参加明年的春闱呢!

    原来,命中注定的人,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已经有了交结。

    不过,纪咏这些日子到底在干什么呢?

    自从那天他拂袖而去,她没有理他,他也没有再出现在她的眼前。

    窦昭犹豫着要不要去看看纪咏,外面突然传来甘露的声音:“纪少爷……”话音刚落,就转为了惊慌,“您这是要干什么……”

    只见暖帘一晃,纪咏大大咧咧地闯了进来。

    他只穿了件青色的锦袍,头顶和肩膀还有落下的雪花,要不是他的表情异常的严肃,她只怕就要皱着眉大声喝斥他一番了。

    “小姐!”紧跟在纪咏身后的甘露委屈地望着窦昭。

    窦昭做了个手势,示意下去奉茶,然后淡淡地指了指身边的太师椅,道:“纪表哥,请坐!”

    纪咏好像根本没有觉察自己有什么不妥似的,他点了点头,没有坐下,而是身姿笔直地站在那里,淡漠地道:“我决定了,明天就启程去京都。在顺天府学那边租个宅子,闭门读书,参加明年的春闱。”

    他来势凶凶,窦昭根本没有想到他是来告诉自己他接受了自己的劝勉,不由得愣了片刻才回过神来。

    “那很好啊!”她神色如常地道,“我在这里先祝贺纪表哥以有心想事成,金殿传胪!”心里却很想笑。

    这个纪咏,就是认错,也要用副纡尊降贵般的口吻。

    纪咏见状,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

    窦昭别过脸去,轻轻地咳了一声,这才忍住了快要到嘴边的笑意。

    甘露跑了进来。

    “小姐,小姐,陈先生回来了!”

    “啊!”窦昭喜上喜梢,匆匆对纪咏说了句“你先坐会”,迎了出去。

    穿过风雪中的抄手游廊,穿着青衣的陈曲水等人渐行斩近。

    窦昭不由眼角闪动着水光。

    “小姐!”一行人在庑廊下站定,陈曲水心情激动地望着窦昭,深深躬身,向窦昭行了一礼。

    “陈先生,”窦昭嘴角含笑,“您终于回来了!”又仔细地上下打量着站在陈曲水身后给她行礼的段公义和陈晓风,见两人红光满面,不由满脸笑容地点了点头,“平安就好!”然后招呼他们,“大家进屋说话!”

    重逢后喜悦让大家都满脸的笑容。

    几个人簇拥着窦昭正要进屋,暖帘一撩,纪咏走了出来。

    陈先生等人都有些意外。

    纪咏却眼睛微眯,眼神犀利如锋般地落在了陈曲水的身上。

    “陈先生?”他挑了挑眉,“听说你去京都访友了,不知道贵友仙居何方?怎么去了京都也不去拜访一下窦七爷?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啊!”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

    陈曲水并不知道纪咏在查自己。

    如果是从前,他肯定会有些不悦。但在经历了英国府的那些事之后,他突然觉得相比宋墨的遭遇,这些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的朋友住在大兴,”他平静地笑道,“我习惯性地称为京都。倒让纪公子误会了。七爷那里,也曾去拜访,只是没有遇到纪公了罢了。”言简意赅,没有一句多的话。

    纪咏更觉得陈曲水可疑,但望着神色兴奋的窦昭,他还是把到嘴边的话忍了下去。

    “那我就行告辞了!”

    他甩着衣袖出了西窦的上房。

    外面传来子上气喘吁吁的声音:“少爷,少爷,你还是披件斗蓬吧?”

    窦昭不由宛尔。

    和陈先生他们进了屋。

    甘露等人上过茶之后,静静地退了下去。

    陈先生说起了这些日子在京都的遭遇。(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七章 办法

    “……,英国公真的把几个逃出去的护卫全都杀了,还让人把尸体抬到了世子面前。”陈曲水唏嘘道;“可能是听到了些风声,三七那天,英国公府几乎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来了。世子应对待体,根本看不出来身上还带着伤,英国公神色肃穆,提起蒋夫人就面带戚色,只有宋二爷,一直跪在蒋夫人面前哭泣,眼睛都肿了。晚上席散,英国公留了三驸马和陆家的人说话,准备请了陆太夫人的胞弟陆复礼做中间人,将蒋夫人的陪嫁分给世子和宋二爷。如今英国公府看上去一团和气,颐志堂和英国公府实则已是泾渭分明,世子甚至悄悄派人将一些人安置在了自己在大兴御赐的田庄里了。”

    “狡兔三窟。”窦昭很认真地听着,知道宋墨和宋宜春还在众人面前维持着父慈子孝的假象,为自己达到了目的欣慰之余,也有几分感慨;“他们父子,以后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口父子相残的事,会在英国公府上演很长一段时间。”

    众人听着,心情都十分失落起来,屋里的气氛也变得有些压抑。

    窦昭笑着打破了众人的沉闷,道:“好在这些都不关我们的事了一我们能做的都做了,该做的都做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了。他们父子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我们毕竟是外人,既不能插手,也未必知道。”

    她的话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段公义虽然笑了笑,但表情依旧有些沉重,倒是陈曲水明白窦昭的用意,笑道:“世子要杀我们,我们反救了世子的命,说起来,我们是以怨报德。这段公案也应该能了了。这些日子大家陪着英国公府的事吃不好睡不着的,现在回了真定,那些事就不要再想了。大家都下去歇了吧,小姐也能早点休息。”

    段公义等人闻言笑着起身告辞。

    窦昭嘱咐段公义:“你们这些日子都辛苦了,安排着轮流回去休几天假,和家里人聚一聚。”

    段公义几人笑着道谢,和陈曲水结伴出了内院。

    窦昭让素兰去打听纪咏什么时候启程:“……,我们也好准备程仪。”

    素兰笑盈盈地应了,傍晚的时候来回话:“说是明天辰正就走,五少爷也和纪公子一起去京都。”

    虽是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

    窦昭吩咐素心:“给他们各准备二百两银子的程仪。”

    素心应声而去。

    第二天一大早,窦昭和窦家的女眷们一起送纪咏和窦启俊。

    二太夫人反复地叮嘱窦启俊:“不要急这次只是去见识一番。只考中固然是好,不然向你五叔祖讨教讨教学问也好。”又对纪咏道;“你们路上小心,有什么事要互相商量,平平安安地到京都,也让我放心!”

    两人恭敬地应是。

    二太夫送了两人到大门口。

    小厮们服侍着两个上马车。

    纪咏一眼就看见了人群中的窦昭。

    她戴着个月白色素面妆花雪貉昭君套又围着大雪貂风领,耳边坠着珍珠此寒风中,如莲的面颊如泛起层胭脂色,如朵雪中盛开的寒梅分外的明艳。

    纪咏不由握了握拳。

    这次一定不能让她再小瞧自己!

    他转身进了马车,大声吩咐子息:“启程,我们去京都。”

    载着两人的马车消失友风雪中。

    大家笑语殷殷地往厅堂去。

    窦昭和窦启俊的妻子戚氏并肩而行,耳朵听着九堂嫂说儿子的趣事,心里却想着自己的事。

    翻过年她就要及并了。

    延安侯汪清淮的胞妹汪清沅比她只小两个月。

    当年,若不是自己“及时”出现,田氏又念着旧情魏廷瑜就由着魏廷珍作主娶了汪清沅了。

    汪家好像也有意把汪清沅嫁给魏廷瑜。

    她还记得自己刚嫁入济宁侯府时汪清淮的夫人胡氏看自己时那异样的眼光。

    如果不是多年之后魏廷珍因为一件琐事对她又气又恼,ji动之下说了漏了嘴她恐怕永远都不会知道。

    只是不知道以魏廷珍的性格,温婉柔顺的汪清沅嫁过去了之后,她不会像嫌弃自己强势那样的嫌弃清清沅太懦弱?

    窦昭很怀疑。

    尽管如此,她还是决定从这方面下手。

    她记得汪清沅最后嫁给了蔚州卫都指挥使华堂的长子,不到一年就守了寡,又因为没留下子嗣,小叔子强势,在华家过得很不如意,还是汪清淮心疼这个妹妹,强行把她接回了延安侯府。从些以后汪清沅古佛青灯,做了居士。

    如果能凑成这桩婚事,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窦昭想做就做,趁着崔十三回来过年的时候让他留意延安侯家的事。

    崔十三有些不解,道:“延安侯世子汪清淮精于庶务,延安侯对世子又十分的信任,家中事务尽数交于他管理。延安侯府看上去不出奇,日子却过得颇为富走。不过是因为素来低调内敛,对家中子弟管束颇严,不显山不露水罢了。我们小本经营,就算是和汪家搭上了话,恐怕也没有什么收益。”

    他这两年在京都放印子钱,却是应了那句“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的话,不仅京中的官吏要借银子,那些簪缨世家的子弟借得更频繁,而且官吏借了银子,一有银子就会还了,那些簪缨世家的子弟就是有银子也不还,实在是被逼各没办法了,就拿了祖上传下来的物件来当。范文书看着都替那些人家的祖宗们心疼,商量着不如暗中再做些倒卖古玩的买卖。

    汪家的情况,窦昭自然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魏廷珍看中汪清沅也与汪清沅的陪嫁丰hou有很大的关系。

    只是这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