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开元又不说话了,低着头继续玩儿杯子。
他眼前,出现了一只纤纤玉手,这只纤纤玉手,慢慢地推过来了一张招商银行卡,“肖开元,拿着。”
肖开元一下就明白了阿南是什么意思。
“阿南,我不能接受,我没必要……”
“王鹏都跟我说了。”
“我……”
“你什么你,我不管你是怎么欠的钱,也不管你欠了多少钱。我就要告诉你,这钱你拿着。”
“真不用……”
“我了解你,不管别人怎么说,我相信你,这钱是我借你的,又不是给你的,拿着。”
“我真……”肖开元被阿南这一下弄得手足无措。
“我花钱一向大手大脚,一直没什么积蓄,工作了四五年,就今年攒下了这点儿钱,连十万块都没有,不知道能不能帮上你,反正,你拿着。”
“……”肖开元抬头看阿南,阿南的眼神很坚定,阿南从没用这样的眼神看过他。这样的眼神和语气,肖开元没法拒绝,也不知道该如何拒绝。
“拿着。”
“……我暂时还不上……”
“我现在不缺钱,我要钱有什么用?这钱放那也是闲着,放你这就算帮我存钱了。”
“……”
“拿着吧,我不缺钱,我现在就缺男人。”
“呵呵。”手足无措了半晌的肖开元,被阿南这句话逗乐了:哪有姑娘这么不矜持的。
“我得好好打扮下,晚上相亲去呢。”
“……”
“肖开元,走吧。”
“我陪你一直走到来福士吧。”
“好啊!”肖开元很不好意思地把卡放进了自己的钱包。
“密码是我生日后六位,记得吧?”
“……”肖开元笑笑没说话。他忘了自己的生日,也不会忘了阿南的生日。
在肖开元送阿南去来福士的路上,正好撞见了同样出来吃饭准备回公司的何华华、冯然、张青、阿咪等人。肖开元想躲已经来不及了。
“Eric,吃完了?”张青先跟肖开元打了招呼。
“嗯,嗯,你们也吃完了?”
“嗯,我们先回办公室了。”
“一会儿见。”
肖开元看见何华华、张青、阿咪等人都在似笑非笑地盯着阿南看,那笑容分明是:你肖开元连中午时间都不放过,出来会美女。
“那几个是你同事?”阿南等张青他们走远了,问肖开元。
“嗯,都是。”
“那三个姑娘长得都不错,你不从她们中物色一个?”
“……呵呵”
“真的呀,那三个女孩子都很灵。”
“再说吧。哎,你往哪走?来福士的写字楼从这里上。”
“我不去来福士的写字楼。”
“那你去哪儿?”
“再向前走几步,去地铁站。”
“你不见客户了?”
“我回公司!”
“……”肖开元明白了,阿南是听说了他的事儿以后,专程来给他送钱的。
“阿南……”肖开元在阿南面前永远嘴拙。
“怎么了?”
“我……”
“好好工作啊!加油!”阿南笑着看着肖开元,还挥了挥拳头。
“嗯!”肖开元有点哽咽。
“别傻了,快回去吧!别送了,我进站了,你回去吧。”
肖开元怔怔地看着阿南走下楼梯,怔怔地看着那让他朝思暮想娉婷的背影。
他多想冲上去抱住她,告诉她:我爱你,咱们俩过一辈子吧……但他也知道,那没用。阿南对他是真的没感觉。
他曾经想赚很多钱,得到阿南。结果却是,他掉进了泥潭,阿南用自己的积蓄来帮助他。
现在的肖开元,连苦笑都笑不出了。阿南那张招商银行的卡,在自己的口袋里仿佛有千斤重,而且,还有些发烫。即使肖开元被人逼债上门逼得自残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要向阿南求助……
肖开元回公司的步履有些蹒跚,整个人,失魂落魄的。
进办公室时,他看见张青、何华华都在看着他笑。他知道她们这群八卦女在笑什么。他无奈,只能勉强笑笑。
刚刚坐定,MSN就闪出了张青的对话框。
“Eric,你的女朋友太漂亮了!何华华我们都说她漂亮!”
“她是我大学同学,不是我女朋友。”
“啊?不是你女朋友,你们俩站在一起,看起来真般配啊!”
肖开元鼻子一酸,眼泪不由自主地淌了下来。
他之前想过三次自杀,没流过一滴泪。
第十四章 面试
整整一下午,肖开元都在看着电脑发呆。直到快下班的时候,接到了骆三郎的电话,才缓过神来。“我看见你给我发的改了报价的Email了,很不错,就这么定了吧。”
“好啊。”
“这样吧,你把发给我的最终版本,再发冯然一下,让他再润色一下。”
“好啊!”冯然的英文水平肖开元是见识过的,像他写的黄色小说一样出色。
“我刚才还往你的信箱里转了封Email,是一份简历,你看一下。我看还不错,如果觉得合适,那就安排一下面试?”
“您看合适就行了呗。”
“哈哈,人是你用,得你看了合适才行。”
肖开元把标书发给了冯然以后,开始看眼前那份简历。这是一份中英文简历,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但肖开元就记住了这几句话,什么在校获得什么奖励,GRE的分数之类肖开元根本没怎么看。这几句话是:
“刘云,男,一九八三年生,非沪籍,华东师范大学统计专业研究生,无工作经验,期望月薪六千到八千元。”
专业比较对口,学校也还不错。华师大虽然不如肖开元就读的大学牌子响,但是在上海,也绝对是排名前四的学校,仅次于复旦、交大,和同济相差不多。而且,还是研究生。就简历来看,这人起码学习能力不差,但缺陷是没工作经验,这也挺致命。
“骆总,简历我看了,还不错,要么和人事打个招呼,通知他面试?”
“嗯,好,你和Kevin现在都缺人,干脆你们一起面试,谁看中谁要。刚才Kevin也看了这个简历,他也挺感兴趣。如果你们都看中了,那么你优先,因为,你马上就急需用人了。”
“这个,还是要Kevin去面试吧,我这边,即使接下那个项目,目前最需要的也不是学数学的,而是要有项目经验的。”
“听我的,一起去吧,现在咱们缺人,你的部门,至少要再招聘五个人。”
肖开元是真不愿意和潘东子一起去面试。就简历来看,他对刘云兴趣一般。如果肖开元现在手头的项目是做快速消费品的研究,需要处理大批量的数据,那么他肯定会对刘云感兴趣。可是目前是在做一个比较大的行业研究项目,这样的项目,他更愿意招聘一些有相关项目经验的人,即使没有相关经验,他也愿意去招聘一些清华或者复旦的MBA应届毕业生甚至实习生,因为这个专业符合这个项目有要求。但是,肖开元还是不愿意拂了骆三郎的好意,给公司的HR打了电话。
虽然肖开元的职位是项目经理(PM),但是骆三郎一直在把他当项目总监(PD)用,给肖开元所有的权限都是项目总监的权力,否则也不可能让肖开元招聘那么多人。可以看得出来,骆三郎根本就没想再招聘一个项目总监去管肖开元,而是希望在团队建设完成及试用期过后一段时间,直接向上海公司的老板申请肖开元担任项目总监,和潘东子平级,手下至少管六到十个人。尽管没明说,但是这是明摆着的事儿。
下班前几分钟,肖开元接到了公司HR的电话:“约好了,明天下午四点,来我们公司面试。”
“哦,哦,知道了。”肖开元兴趣麻麻。
在下班前一分钟,肖开元又准时收到了冯然的邮件,二十多分钟冯然就改完了。肖开元看了看,基本上一个实词都没改。可能是由于肖开元的词已经用得足够专业了,没必要改。只是改动了几个句子的表达方式,肖开元读了读,的确是比自己写的正宗了些。
现在肖开元有点喜欢冯然这小子了。虽然说这小子上班时间经常写黄色小说不太好,但是如果真派给他活,干得还真不赖,又快又好。算是个人才。这么个人才,仅仅用在翻译东西上面,似乎有点大材小用了。因为公司里每个人的英文都不错,即使没冯然润色,交出的东西也足够让客户满意。怎么用他呢?肖开元有点愁。干活是肖开元的长项,但是如何管理他基本不懂。
下班了,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肖开元习惯性地待在办公室不走。别人下班要么找男朋友或女朋友玩儿,要么回家陪父母看电视吃饭,可肖开元回家干嘛?肖开元从来不打游戏,自己一个人看电视?那也太无聊了吧。所以,肖开元宁可赖在办公室里,上搜狐、新浪看看新闻,再上天涯看看二狗写的小说。他漫无目的地转,其实心里想的是:该不该动阿南借给他的钱,如果动了,那么首先还给谁。
一直磨蹭到晚上八多,肖开元终于在办公室里待不住了,准备出去溜达一圈,然后乘地铁回家。
在人民广场附近,肖开元也溜达不了多远,因为别的地方塞车,这地方塞人。肖开元依稀记得自己刚参加工作时,曾经陪一个瑞典的客户在人民广场的人流高峰时间来到了这里。这瑞典的老头儿刚来中国,肖开元负责帮助他安排一些吃住之类的事儿。当车开到人民广场西藏中路的青年汇附近时,老头儿用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头指向前方:“天呀!”
“怎么了?”肖开元赶紧问。
“天呀!”这老头又拍了一下自己的头。
“……怎么了?”
“……今天是你们国家的什么节日?”
“今天……什么节日都不是。”
“那今天这里是要有什么活动或者足球比赛吗?”
“没有。”
“那……这里究竟是发生什么了?”
肖开元明白了,老头儿是被这么多人给吓坏了:“就是逛街,下班……”
“哦?”老头儿将信将疑。
“这里每天都这么多人。”
“天呀!”老头儿然后又补充了一句:“我今生从没一次性见过这么多人,从没!在我们国家我从没见过这么多人。”说完以后,表情很崩溃。
肖开元没说话,乐了,心想:我们一个上海市,就是你们整个国家人口的两三倍,这又是我们上海最热闹的地方,你要是见过这么多人才奇怪了呢。
肖开元就在这把老外吓得以为是眼前出现了幻觉的人民广场开始溜达了。他在汹涌澎湃的人流中走到了上海市第一百货。在店前,肖开元止住了步伐,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停下。反正,他靠着第一百货的墙,看着眼前这熙熙攘攘的人群,开始胡思乱想了。
眼前走过一对勾在一起的小情侣,肖开元心想:他们有自己爱的人在身边,比我幸福多了。
眼前走过一个大人带着两个蹦蹦跳跳的孩子,肖开元心想:这些孩子无忧无虑,比我幸福多了。
眼前走过一对老夫妻,互相搀扶着,肖开元心想:这对老夫妻真甜蜜,比我幸福多了。
眼前走过几个外地来的中年女游客,边走边讨论着衣服价格,肖开元心想:她们还有闲钱买衣服,比我幸福多了。
眼前走过两个上海姑娘,听她们的意思是要去新世界城的上海歌城唱歌,肖开元心想:这么有闲情逸致,比我幸福多了。
眼前走过……
肖开元眼前走过一群又一群的人,肖开元看谁都觉得比自己幸福。肖开元是越想自己越失败,失落,失落至极。
这时,肖开元眼前出现了个讨钱的老太太,肖开元摸了摸兜,给了她一块钱。心想:她……好像和我差不多。马上又否定:不对,这讨钱的老太太应该也比我强,也比我幸福,我兜里现在就剩九十块了。老太太肯定比我有钱,而且,这老太太没外债。
在被阿南“帮助”的这个晚上,肖开元有点绝望:苦恋了八九年的阿南,肯定是没戏了,自己,还不知道路在何方。
“先生,拍张照吗?”
在新世界城橱窗前傻站了快半个小时的肖开元终于引起了在那给外地游客拍照的人的注意。
“不拍。”肖开元挥了挥手。
“拍一张吧,二十块钱,马上取。”
“那就拍一张吧!”肖开元忽然心血来潮。
听说过在人民广场上班的上海人在第一百货门口花二十块钱给自己拍张相片留念的吗?肯定没听说过吧!但那天,就有这么个脑子刚被门挤了一下的肖开元,在那拍了张照片儿。而且,还穿着西装照的,不伦不类。
二狗后来问过肖开元:“你为什么要在那拍照片儿?”
“不知道,真不知道……”
肖开元取了照片儿后沿南京东路向前走了几步,跳上了南京东路步行街观光游览的小火车——他在上海生活了二十七年,还没乘过这东西呢。开小火车的司机看着眼前这个西装革履说着上海话的男人肯定在想:我这么多年就没拉过上海人!你这岁数、你这打扮的上海人,我更是从没拉过!
肖开元不管别人怎么看他,继续两眼无神地看着前方,看着这个熟悉的城市,看着路上那些快乐的陌生的人们……
他心里憋屈。
第二天一早,肖开元就接到了骆三郎的电话:中午别叫外卖了,咱们上海公司的总经理黄真中午请你、我、Kevin咱们三个人吃饭,你叫她Rachel就可以。
肖开元懂,这是老板要认识一下自己。虽然进公司已经三四天了,但肖开元还没见过黄真的庐山真面目。
中午吃饭时,肖开元认真地打量了一下黄真:这是个四十左右岁的香港女人,看样子还没结婚,大概一米六五,又干又瘦,典型的香港人身材。气质不错,但长相一般,脸色苍白且没有血色。
不知道怎么,肖开元觉得,她跟骆三郎看起来挺般配。肖开元想想就想笑,但是还不敢。
席间,潘东子向黄真屡献殷勤。按理说,一般人对如此奴颜媚骨的人应该反感才对,但据肖开元观察,好像黄真并不是很讨厌潘东子那些能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奉承。每当潘东子说话的时候,黄真总是认真地听,偶尔还会大笑。
也难怪黄真会喜欢潘东子。去年年底,潘东子所在部门的人全跟着部门经理出去开公司了,就他留了下来。这长达八年的忠诚,足以让黄真对他另眼相看。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出去开公司的那位兄台根本就不愿意带他一起走,但这也无关紧要,黄真更在乎潘东子留下来这个结果。而且,老板希望有能干活儿的人,这人是否招人讨厌,老板可能并不是十分在意。
“Leo,最近招聘的情况怎么样?”
“这不今天下午还有来面试的么。下午Kevin和Eric还要面试,一个华师大的研究生。”
“嗯,现在招聘比业绩还重要。你们部门可以有一个季度、两个季度甚至全年度的亏损,这都没问题,咱们公司还有其他利润中心的可以弥补,但是人员招聘是重中之重,你一定要在两个月里组建好完整的团队。”
老板就是和正常人的思维逻辑不一样,MIF这样顶级咨询公司的区域老板思维逻辑更显得与众不同:在人和利润间,她居然选择人,而且当着属下人的面儿就跟骆三郎表明了可以允许短期亏损的态度,够有魄力。要知道,咨询公司最大的支出就是人员工资,像骆三郎这样的利润中心如果人都招聘齐了,一年下来,光人员工资和福利,公司就至少得支出五百万,这是个相当沉重的负担,如果业绩不佳,那可真够恐怖的。可黄真就明确表示:要人,宁可背上这负担。
“亏损的可能性倒是不大,但是招聘难度倒不小。”骆三郎看来也挺怕招聘这事儿。上海滩这么大,这么多人,但要找到符合条件的人,难度还真不小。
“该找猎头找猎头,费用都不是问题。”
“呵呵,就算是找猎头,想要找像肖开元这样成熟的人才,也不容易。”骆三郎还不忘在老板面前夸肖开元几句。
肖开元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你是哪里人?”黄真问肖开元。
“上海人。”
“我以前在英国读MBA的时候,老师说,本地的员工通常是全公司里工作最不认真的,外地人才认真工作,因为外地人生活压力更大。”黄真开玩笑呢,她面前这三位全是上海人。
“按你这么说,那完了,我们三个全是本地员工,而且,现在我们整个团队,也全都是本地员工。”骆三郎把话接过去了。
“哈哈,所以我得多盯着点你们。”
“盯吧!”
“如果有比较不错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的人选,你也尽管招聘,咱们可以承担他们的房租。我觉得,像你们这么大的一个团队,文化必须要多元。外国人,外地人都可以多招聘一些的。”
简单的一顿午餐,肖开元对黄真的印象相当不错,俩字:大气。四个字:女中豪杰。
黄真有香港高级经理人的一个习惯,喜欢用马来西亚人。席间,肖开元已经听出来了,现在公司里的三个和骆三郎平级的人中,有一个香港人,一个大陆人,一个马来西亚人。而且,近期可能还会有一个和骆三郎平级的马来西亚人进入公司。肖开元也知道为什么香港的经理人喜欢用马来西亚人。第一,文化接近,马来西亚的华裔粤语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