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记得摇把上面的上下左右和ABAB吗?那时卡带一插,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还记得怀念以前的暑假,在滚烫的变压器上放水袋降温的经历吗?
还记得那时候和朋友轮番上阵,绞尽脑汁不舍昼夜去打大BOSS通关的热情吗?
还记得那时候在等待游戏进入时,你紧张的心态吗?还记得你在玩这些游戏时,激动地模拟着里面地背景音乐轻声或大声地跟着哼吗?
那些经典的游戏,准确点说应该是FC游戏,你还记得几个呢?超级玛丽、雪人兄弟、松鼠大战、影子传说、魂斗罗、三目童子、炸弹人、坦克大战、冒险岛、马戏团、忍者神龟……
魂斗罗30人,小时候整天想玩,长大了之后在电脑前下载了模拟,玩了一次,游戏的画面是回来了,但是当时玩的激动却回不来,那时候的我们,仿佛比任何时候都快乐,都容易满足。当年那些一起挥汗如雨的朋友……时间好快啊,他们的孩子也都到了玩小霸王的岁数了……
看着老政府在电视前按照说明书笨拙地装着学习机,我坐在旁边并不帮手,而是静静地看着,慢慢地回忆那些应该属于上辈子的记忆,我相信不论我怎样去努力,也找不会当初的感觉。有些记忆,过去了就是过去,我也只能当一个旁观者,静静地看着。
线还没接好,弟弟就跑了上来,看架势是要帮忙。虽然他现在只是读完了一年级,但是只比我小一岁而已。在游戏这方面上,我承认我还不足他十分之一的天赋,而我也是由他带领着,学熟了学习机上的游戏,然后缠着父母去买新的游戏,慢慢地通关了新的游戏;在满足不了需要时,就跑去电子室里面玩街机;通关了很多街机后,兄弟这对打遍南溪无敌手的街机黄金搭档开始觉得高手寂寞,接着就分化了,弟弟去玩更高级的电脑游戏并且在后来有所小成,而我去学习了大量的软件操作方法。
现在恍然回眸,一切的过往仿佛南柯一梦,我们兄弟再次回到了当初在游戏的起点上,弟弟还是原来的他,我却不是原来的我。
第10笔:FC-4
终于冲上新书榜前十的最后一名了,这是本人在发书的过程中第一次插话:作为一本原本在其他网站被封了的书,本书无疑是悲哀的。不说其他废话,大伙儿能看就看吧!另外,本人的读者关联账号已经丢失,无法登陆书评区,因此也无法为各位加精置顶。浅以为,书评区不是作者应该去的地方。
诸位看官请了。
——————————————
在接线的时候,老政府说出了买学习机的原因,原来他今天去朋友那里,朋友是在卖电器的,店里来了一些学习机,价格也不贵,看着也有趣,就买了回来。
不多时,线已经完全接好,那块附带过来的学习卡带,也准确地插在相应的插槽里,我总觉得如何把外壳敲掉的话,那东西像内存,窄版那种。
开电视,开机,能看到我所熟悉的画面,之后按照着那滚轮鼠标,可以看古诗,听音乐,学打字。
“跟兄的电脑很像啊!”这是弟弟的感叹。
我答说:“本来就是为了模拟电脑而出现的,当然像了,只是价格便宜了差不多一百倍。”
弟弟听得半懂不懂,我也不做多的解释,只是拉着老政府的衣角,说:
“爸爸,让他在这里先玩玩吧!我们去买卡带。”
“卡带,什么?”老政府其实也是第一次看到学习机,还以为真的能学习。
我解释:“你还真认为学习机是用来学习的啊?错!那是用来玩游戏的,不然弄两个摇把接着干吗?”
“那你说的卡带是什么?”学习机不用来学习!老政府非常不理解。唉!别说,还不止他不理解,买过学习机的家长,就没出现一个能理解的!
“卡带就是刚才你插到学习机上那一块东西,没那一块东西的话,学习机只能摆设。”
“不是有一块了么?还去买来干吗?”
“反正迟早学习机变成游戏机,不如先去买那些装有游戏的卡带。”
老政府想了想,在包装盒里面拿出了一盘卡带,亮在我面前,说:“九万九千种游戏,应该能玩够了啊!不需要去买吧!”
看着那块史上重复性最强,源自于小霸王公司自己开发的游戏带,我有崩溃的冲动!九万多种,没错,是有这么多!TM都是重复的!
老政府被很有主见并且非常强势的我拉着跑到外面去找所谓的卡带,在楼下还顺道拿了个米袋。卡带这东西,很多地方都有卖,谁让今年是小霸王销量最恐怖的一年,那么配套的设施,肯定少不了要泛滥起来。
南溪很多店里的卡带,也就是这边说的“电子片”,几乎让我和老政府买了个干净。对于那些号称有几万种游戏的,不买!几千种的,不买!几百种的,不买!几十种的,也不买!一张卡带里面才能放几KB的东西啊!以为可以当成硬盘用么!我只挑寻那些有一两款或者三四款的,超过十款的一眼不去看。而且在挑的时候,只看名字不看图,那些图全部都是美化的,根本不现实,别说现在不现实,就算到了后来显卡都1G了,也照样不现实。我确信,整个南溪,或者整个普宁,应该还没多少人在对红白机游戏的理解上超过本人,因此当买的数量超过寻常时,俺就开始砍价了。未来卖到了一元钱四五盘的白菜价地步,你现在一盘卖我二十几元,真当我是上辈子那个二愣子啊?别忘了,哥在09年就写过一本专门描述红白机游戏的小说,就算你东西不是山寨的也值不了这么多,你的进货价大概是多少,咱一清二楚!在威胁道“不卖便宜一点,俺自己去流沙进货也就你四分之一不到的价格”后,很多陶家装出心痛的模样降价了。
最近半年,在我的“辛勤劳动”下,家里的余钱也渐渐增多,否则还真承受不起这样的消耗。例如卡带,一盘虽然让我砍到了一半的价钱——小孩子砍价是非常罕见的,当架不住多,买了半米袋时,起码就花去了好几百。一想起这些东西都还是山寨货,用不了几年金手指就会氧化,我是有那么一点心疼啊!当把整个南溪镇里面有买卡带的给扫荡一遍后,吊在车篮子的米袋几乎是满了,可惜还有至少几百款完过的游戏没买到,我表示遗憾啊!不过,我很是享受这样的感觉,如果不重生的话,哥是根本就无法享受到拿这米袋去买红白机卡带这样的“光荣经历”的。
老政府嘀咕着:“买这么多,玩得完么?你的成绩我也不说你什么,当是你弟弟……”
他哪里知道在后来有的电脑时,大学三年中,我几乎把所有能找到的红白机游戏玩了一遍,并且写出了一本关于红白机的介绍书。我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才一年级,没必要学太多,搞得跟我一样老是双料一百,那是连进步的空间都没有,多玩玩也好。况且,学习机跟电脑很类似,在游戏的帮助下把学习机学好了,将来学电脑也容易。”
我的话,老政府还是能听进去几句的。老政府这个唯一知道一点内幕的很清楚,现在身边这个大儿子也算是有固定收入的,而且这个固定收入,比家里其他所有人加起来还要高,工作则是无比地清闲!要不是我偶尔还假扮一下天真,加上身高体重不是很理想,他或许会把我当成同龄人看待。至于在家中其他人的眼里,嗯,这孩子,成绩不错有前途,平时再怎么爱玩胡闹,也是合理滴!成绩一好遮百丑。
再说,我的电脑里是一点游戏也没有,连98系统附带的小游戏都被我给删除了。老政府每一次都只是看着我在电脑前查东西加打字,或者是看看照片整理东西;于是,他对电脑的印象也是非常地好,认为电脑确实是有利于学习的东西。在这样的前提下,我提出让弟弟通过学习机最终学校电脑,老政府甚为赞成。这也再次折射出中国教育的悲哀:
“有分数,你干啥都由你;没分数……洗洗睡吧!”
很快,我的生日也到了。
本人生日在一个很顺的日子里,六六大顺,在六月初六。啥,你问是在哪一年?哪一年都是!
我也没有过公历生日的兴趣,99年的生日在7月18日里。作为一个小孩子,生日都是很简单很简单的,也就是早上起来的时候有两个红鸡蛋,其他的基本是啥都没有。
农村里的习惯是,要老年人都能做生日,还要老到一定的程度才有所谓的生日,比如六十岁,八十岁,八十八岁。不过,如果你真的老到了一定的程度的话,那么随便吧,年年都能生日。
而,按照奶奶的说法,如果没钱的话,生日就是平常的日子;如果有钱的话,那么天天都是生日。
对于我个人而言,生日是一个简单的日子,生日是一年中,一个母亲最痛苦的日子罢了。有时候还真不明白,到底应该算是孩子的节日,还是母亲的节日?
不过,自小到大,本人的生日都很孤独,都是孤独着过。由于每年的生日都是在暑假,因此也不可能跟在学校一般让很多同学陪着一起高兴。但是,生日在暑假,何尝不是件幸福的事。怎么说呢,到了大学,才知道原来生日还是别让别人惦记着为好,因为生日意味着请客,请客意味着:吃上一顿好的,就要用很多顿方便面来换。小的时候,觉得自己的生日在暑假,没同龄人一起来庆贺,觉得很孤单很委屈;长大的时候,特别是在大学里,看着生日请客的同学也憋出来也似的表情,真的,我觉得自己还真TM地幸运啊!幸运自己可以去吃很多顿别人的生日大请客,却根本不用回请一顿。那啥,好吧!你要我请,没问题,暑假过来我家吧!我请你!问题是,大学的朋友几乎是来自大江南北,绝对不是单车这样简单的交通工具可以连接起来的。天时加地利,在大学里,我起码省掉了3顿生日请客的钱,消弭了不少无妄之灾。
我们还是无产阶级,生日还不需要破费。
初写于2010年12月14日21:34:36
一改于2011年01月06日12:33:41
若是大伙想认识写书者本人,可看
留宿女生十一天
那是本人大学的真实故事。
第11笔:暑假-1
开篇于2010年12月15日09:40:24
无数80后出生的人描述自己的童年时,喜欢用上金色二字,个人估计是受小时候作文的影响。那个时候的作文,应该叫做“硬性作文”,比如红领巾指小孩,特长是扶老奶奶过马路;老黄牛指辛勤付出的人;园丁是老师……都不可以变更哪怕半点!因此,80后的童年,生活在条条框框之中。
也有一些80后将自己的童年作这样的描述:“虽然小的时候,物质还不是十分丰富,但至少每天都可以开心地生活着。”
是啊!我们小的时候有什么呢?当我们大概是七八岁时,最羡慕的不过是看到那些两三岁的小孩有属于自己的美丽玩具。
我们的童年,算是有陪伴着贯穿始末的,还有电视,只是那个时候的电视节目,是单调的,有新意的台应该算是被林百欣改办的本港(亚视)和他的死对头邵逸夫办的翡翠(无线),然而一看这两个台,都有点纳闷,纳闷啥?听不懂白话呗!也导致了现在大多数二三十岁的潮汕年轻人对白话比对普通话还熟悉。小时候听闻诸如林百欣、李嘉诚等是潮汕人,我也就很不理解为什么他就不办个潮汕的台,长大后,我了解了,商人逐利,明显潮汕的台无利可逐,或者是人家根本看不上;然而最重要的原因却是,潮汕很多人的官本位思想,伤了这位老头的心。
那么其他的电视台呢?我也不说别的,就单单国内最大的来讲讲——央视。2010年前后的央视,受到批评比鼓励多多了,我有一友说:“国内如果出了大事,国外的台就拼命地播事情的严重性,央视就拼命地粉饰事情的严重性;要看事情的真相,有两个选择,第一是取国外电视台和央视的平均值,第二是参考凤凰卫视。”总之央视总是能给人错觉,好比新闻联播,开始五分钟的内容相当于是“四夷朝华”,仿佛各国领导人对中国是那么那么友好;接着的15分钟表现了国内在党的领导下生活美满,人们安居乐业,有如人间天堂;最后的10分钟呢?呵呵,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都在水深火热之中,上午这边爆炸死了几人,中午那边飞机掉下来,傍晚火车出轨……试问,我们小的时候也就是看怎样的节目,能养成一个正确的、完整的世界观吗?固然能培养出不少民族自豪感来,但是你的民族自豪感,必须建设在更现实的基础上!相对应的,人民真的在安居乐业吗?我只看到人民都在花着保命钱。在新闻联播的熏陶下,小时候的我们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如何如何好,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多么多么友善,但从没有人主动地告诉我们这些友善后面是一声声蔑视的冷笑!长大了,幻想幻灭了,虽然没接触到多少外国人,但我不会对任何外国人友好,虽然很多外国人是无辜的,但是他们的祖先,对我们一样无辜的祖先,从来就没友好过!就好比对于日本吧!潮汕人对日本是没有任何亲切感可言的,我们从小就是听着父母爷奶对“日本仔侵略”的恨意故意长大的,虽然长辈在说的时候也少不了受影响拉一个“国民党反动派”来凑数,可以说,就在我认识的潮汕人之中,就从没人认为“中日友好”,甚至在我重生来之前,日本首相菅直人这个兼职的也说过:“中日友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日本人当了那么多年的鬼,总算说了句人话。
不过,对于还只是读四年级的我来说,这些都过于遥远,央视新闻联播轮不到我来批判,我说的话,其实跟屁一样,风一吹,也便散了。而央视的其他节目,对于那个年代的我们来说,《大风车》是最具备怀念意义的,我们都会唱《大风车的主题曲》,都看过那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此时此刻,当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再来看这些节目时,我忽然感觉到这些节目居然误导了一代的人!怎么这样说呢?所有的儿童节目哪怕到了2010年,都无一例外仅仅表现那些幸福的例子,而世界不公平一侧的不幸生活,没有哪一个节目愿意正面地播出。我们只能从节目中看到小孩子严重被朽化了的幸福眼光,而从没看过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甚至徘徊在生死线上的悲凉眼光。试问,这是多么强烈的误导啊!小孩子能懂得多少呢?他们只看到了表面,只是知道电视里的小朋友是多么的幸福,要什么有什么,从而进一步认为天底下的家长都是万能的,要什么就给什么。在我们小的时候,到底没有人愿意具体地告诉我们钱有多难赚!
因此,成长,是一个梦想慢慢破裂的痛苦过程。明白了以后走势的我,是绝对不会在上课时老师提问“将来你想做什么”中回答:我要当科学家,我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我再不会要求自己每天存下一块钱,长大就去北京天安门看毛主席的画像了。
从我回到过去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我必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所接触的人或事。只要这种批判的精神还在,那么我就无法平凡得下来。感谢网络,感谢网络中无数正确并且处于交锋的观点,至少,在这些观点的熏陶下,我可以不再天真。
那么,我也要把这样的态度,传授给身边亲近的人。无它,我想多一个可以说话的对象。1999年的吕某人,是无比孤独的。
暑假就这样一天接一天地过,美国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情的善后还没怎么解决,7月9日的新闻中,**就抛出“两国论”。
家里人比较喜欢看的是新闻,也经常对着这些事情说说论论。回忆着说吧!当年解放前,爷爷还曾经被国民党抽去当壮丁,是半路偷跑回来的,否则如果运气好的话,现在一家人应该是在台湾。老政府的认为是,要是当初两党打得势均力敌的话,也许可以划江而定,那么南方就不用强迫着去学什么劳什子普通话了。没错,潮汕人对普通话向来不感冒,蔓延到对生活中碰到的那些说普通话的人也不怎么感冒,不信你可以去试试,跑大街上说说几句普通话,保证旁边肯定会路过几个大婶嘀咕着:哪里来的外省仔……这些都是时代遗留问题,在中国这么多的方言中,你想在短时间内统一语言,那是想都别想!况且我个人也以为,推广普通话的背后是在压抑方言,属于文化入侵的范畴,因此是我反感的!上一世漫长的22年岁月中,我说过的普通话可能还没英语多,哪怕到了大学,也没怎么说过;到了教书,学校要求普通话教育,哥就一句话:“我不会说!”然后,在有外地老师存在的情况下,俺的公开课照样是潮汕话!
说什么话,都不如自己的家乡话亲切。对于那些连自己家乡话都不知道怎么说怎么听的人,本人向来是不屑于与之交流的,不管是什么理由,你忘了自己的乡音,那就是忘本!哥不与忘本的人一般见识!
妈妈不怎么看电视,而老政府一般都在楼下帮忙做生意。因此,以前的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