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优盘去穿越-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了高速后的路,司机朋友按要求送我们到了汽车总站,老政府跟他道别一声,算是正式开始了本次旅程。

我收拾好了摄像机,问老政府:“接着怎么走?”

虽然现在是在汽车总站前面,虽然一路上看来汕头的经济和交通都不错,但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她说她很头晕。而这个时候的总站门前,并不跟日后一样布满了一大堆的摩托三轮轮番上阵地拉客,使你避无可避。

此时此刻,我认为,不论是谁,都有一种举目无亲的感觉。是的,望着大街小巷里人来车往,却偏偏没有一个是我所能认识的。

俨然的一家之主——老政府说:“一边走一边看吧!也不差几个钱,就吧坐什么公交车了,如果有看到计程车,直接上。”

“那要不要买个地图?”我问。

老政府想了想,摇头:“不必了,计程车司机就是地图。”

这句话非常地有意思,也非常地有意义。不论何时何地,计程车司机总是能找到一个叫做“人工智能活地图”的兼职。只是,找计程车很辛苦!这并不是说汕头的计程车很少很难找,而是我们找的方式有点超前或者是落后。说超前,那是我按照然后的方法就那样傻傻地站在路边,却怎样也没出现那么一两部计程车停下来;说落后,那是老政府也没有等计程车的经验,学着电视里的招式,也一样愣是没有车肯停过来。

天气并不冷,真的,天气非常非常地暖和——热啊!接近中午的阳光照射下,一干人等站在路边“光合作用”,怎一个惨字了得!

好不容易有部计程车靠了过来,管他是什么价格,老政府一声吆喝,全部人都坐了上去。

“去莱芜南澳渡口。”老政府言简意赅。

我感同身受地说:“什么时候,咱家也买个车吧!也不说买多好的,至少平时出远门可以做代步,平常就放在家里当摆设也行。”

“你以为四轮的跟你的单车一样便宜,不用几个钱啊?”

我不以为然:“有啥难的?现在我不是也算是有职业了么,而且工作稳定,相信用不了几个月,就能攥够买车的钱。”

老政府很是语重心长;“好好!但是你自己要清楚,最近你的大手大脚,我也不说你什么,要记住从贫入奢易,反过来就难了。”

“这点我理解。”我郑重点头,“只是觉得有时候赚钱不就是赚着来花的么,否则辛苦赚钱干吗?”

接着就是我所熟悉的路了,虽然跟日后单车走过的路有点区别,不过大致的方向还清楚,反正就要经过新溪和坝头两个镇,然后就到了莱芜。到了莱芜之前,还经过一段类似海堤的路,也是S336的一部分,2010年我来过,从海堤上看,这片海那个脏啊就甭提了,满满的海面上所漂浮的全是垃圾!你能想象吗,海水虽然还是有起伏的,但是在眼中,却跟垃圾在起伏没什么两样!那个时候,有很多人在海边捡垃圾,希望淘到一些被遗忘的宝。

是的,未来的世界是以污染和治理为矛盾的主题,不单单是汕头的坝头和莱芜被垃圾包围,南澳的后宅海滩也是一大堆垃圾被海浪冲着上岸下岸。

现在呢?现在的海滩还好,垃圾不是没有,而是不多。在这条海堤上,我没有看到莱芜岛上那几乎是最高的金叶山庄,可能是现在还没建好吧!拐了一个弯后,我看到了路边一块牌子写着“南澳”,牌子前面的路,有一个非常陡的上坡。我知道,过了这个坡,就到了11年后我搭渡船过海的港口了。

但是,在过了坡后,我不禁瞪大了双眼,这是港口吗?怎么根本就没有那么一点港口该有的样子?当年来莱芜准备搭船时,渡口的车那个多啊!简直就是塞住了前后不动地蔓延好几百米;而现在呢?潦潦草草没几个人影。熙熙攘攘的游人呢?候船室呢?渡船呢?

都没有!

就那么一个破码头的模样呈现在我等面前,偶尔听到海浪拍岸的声音,也能嗅到海水的点点腥味。

家里人中,爸妈和大姐在海边住过十来年,我去过海边好几次,只有弟弟是第一次看到海。对于眼前的一望无垠,他只是学着龙珠里孙悟空的模样感叹了一声:“好宽的河啊!”

没有一只海鸥,海上没有什么垃圾,海水是一片深蓝,海面上偶尔几条小船;港口约等于码头,没什么人影,岸边靠了几条渔船和快艇类似物;我的身旁,原本应该是候船室的地方是片空地……林林总总,就是我对于本港口的印象,完全跟11年后的那天所看到的景色脱节!除了海,两个不同时代的场景,没有任何重叠。

我举着相机,四下拍了十来张照片。尔后感觉到有点欠缺,就扛着比较笨重的摄像机拍了一周圈。我的想法很怪异:10年后,我会再回来拍照,站在相同的地点,拍摄着不同时代的事物,再一次慢慢地体会时间的流逝。

是的,我也缓过味来,既然金叶山庄还没建好,那么这个现在不怎么像渡口的地方没有大的渡船,莱芜港务公司也根本还没成立(2000年11月才成立),莱长港口自然就没有重点建设的必要。不过,该渡口是大陆通往南澳岛的唯一汽车通道,因此听说早在92年就建成了渡口所,还说年渡运量近10万车次!此时此刻,我站在这个破旧到看不出像港口的港口上,我就想不明白这个10万车次,到底是怎么渡过去的,难不成这里有来自异次元的神奇通道?是东方的费城?一样做过类似费城实验的“南澳实验”?

不不!想太多了。

渡船其实也不是没有,2010年国庆去南澳环岛时,还专门查了很多与南澳有关的资料,争取行程中不出现意外。当时就注意到了渡船的事情,渡船有两部,从早上八点开到晚上六点,节假日再曾开一部,开到所有游客都渡完为止。寻常营运的两艘双向推进24车渡船分别于1994年10月和1996年3月建造投产,基本上缓解两地的交通运输,到了2003年的五一黄金周,那号称近1000万元建造的能可同时运载6部大车和14部小车的“莱长1号”汽车渡船正式投入到莱芜至南澳航线营运,该航线营运渡船增加至3艘。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99年的交通就很好了?错误!如果交通很好的话,那么海边就不可能还有那么多快艇。之所以在这个渡口看不到几个人,那是因为现在根本就是“忙线时间”。君不知,此时南澳虽然有渡船两艘,但是每天至少有14至16小时处于交通封闭状态!要搭船过海的都清楚船到底是什么时候来,也只有不清不楚的才傻傻地在海边站着发呆。

生活在市区以及内陆的朋友或许无法体会到往返南澳和汕头之间的不便之处,如果你想体会的话,很简单,学我一样没事过来等等船,保证你能在深刻体会之后完成一篇优秀的“候船心得”。日后之所以会出现一个钟头一班船,估计也应该是市内里某位说得上话的领导在这里等船等到差点尿崩,俗话说得好,一切为领导服务,这才决定增加班次。(事情都是很简单的,比如就业难问题,其实根本不是问题,只要你把所有的领导都弄下岗,保证问题解决;再比如工资低问题,一样容易解决,只要让领导工资归零一次,保证该问题从此不成问题。人民都是没错的,错的只是领导。)只是,就算到了2010年,南澳的交通依然非常难过,一到周末或者节假日,莱芜顿时成为南中国最夸张的塞车地,一塞起来,那是摩托、轿车、越野、小巴、中巴和大巴都有,唯有单车还能马马虎虎地在缝隙中正常穿梭。

“怎么渡船也还没来啊?”我很疑惑地问老政府,“那待会怎么过岛?难不成南澳那边的人都不用过来的?”

“搭快艇啊!”老政府轻松地回答,“我们去找找看,我记得这里肯定是有人在开快艇的。”

答案是肯定的。学过那么一点点经济学原理的都能明白: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应。在没有日后大规模汽车渡船的日子里,也无法阻碍到南澳人与汕头人之间的交流,区区9公里不到的海域,理论上说,只要风浪别太大,运气别太差,弄个澡盆子都能将就着游过去!

也是因为这个海岛县莫名其妙的交通,使得前来岛上旅游观光的旅客大部分只能待在港口郁闷,个别耐心不好的就急迫地寻求有没其他的过海途径,于是,港口附近的快艇依然生意兴隆。

我们五个人也没什么等待的心情,因为日以近中,肚子空空,都巴望着能早点过海,到那边去找点吃的果腹。这个时候,我也不忘埋怨自己,埋怨说为什么其他交通便利的地方别去,偏偏要来99年的南澳!好好的第一次黄金周,怎么现在感觉像是在受罪呢?

老政府很容易地就在岸边找到了开快艇的人,并且迅速敲定了渡费问题。现在的南澳还没有多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因此渡费并不如日后一般夸张,搭快艇过海也是一张就能搞定的。

“这就是我们要搭的船么?”不觉得像是船,说是舢板还抬举。我估计南澳那边的交通工具最多就是摩托,因为汽车明显很难过不去!嗯,也应该少有加油站吧!

既然叫快艇,速度自然不能太慢。据说,如果天气好,不到20分钟就能过海,速度比日后的汽车渡船快上了一倍不止。

搭快艇,第一次搭快艇,晕船从不觉得,倒是觉得海面距离我很近。东西也都要用防水布盖起来,否则很容易就被溅上来的海水给沾到,然后迅速氧化生锈,为你上一节痛苦的化学实验课:验证盐溶液中的原电池反应能加快金属氧化的速度。是的,当初俺报废了一块手机电池,DV和相机很多外露的螺丝生锈,就是忽略了渡船上的颠簸,新单车过海,回来后全TM生锈成二手了!

望着那海面,我忽然想起了跟南澳有关的事儿。说的是南澳1号古船,简称“南澳1号”,是09年命名的,具体在07年就已经发现捞到了乌屿那边有瓷片,慢慢地还真捞到一艘沉船上来了!当船被捞起来时,大家很吐血,船是明朝的,只是躺在了24米深的海底,个别水性好的一潜就能看到,没什么成就感。不过,就南澳的大陆架性质注定这里的海水也不可能有多深。

结束沉船的记忆再次抬头看时,一座“山”横在了眼前!

外篇第15笔:南澳-5

南澳距离大陆也才不到9公里,只要不在晚上,站在这边都能直接望到那边;而晚上还是能看到点东西的,东北方向澎屿列岛东南侧为国际航线,能看到闪烁着不同颜色的航标灯。你想想,如果天气晴朗,在金门都能望到台湾,你知道金门距离台湾多远吗?接近230公里!

看着那个岛是越来越近,在我的眼中,总觉得看岛看看山没多大区别,准确点说,南澳就是一座长在海面上的山,很容易得出一个推论:久远以前的这里,跟大陆连接成一片。同时,我也清楚,到了岛上,少不了的动作就是上坡下坡,路上一边是山,一边是海。

2010年,过海来回一次只要10元,加上单车的话成20,开着轿车就变成180,大巴过来直接升级到四位数!可想而知,所谓“莱长1号”1000万的成本,其实用不了两个月就能回笼资金,然后就是纯利润了。或许,也是看到这样的利润非常碍眼加眼红,于是,快到岛边时,我看到了几个桥墩,跟11年后在长山尾渡口所见到几乎一模一样!那是南澳人一直期待圆梦的“胡子工程”啊!只是区别与日后所看到的,此时几个桥墩安静地躺在那里。那就是南澳跨海大桥,从1995年2月开工兴建,但是同年断了投资商资金链,我数了数,一共有13个桥墩、台基桩建成后就睡在了海里。

老政府向船家问起了那桥墩是做甚的,船家无奈地说明了原因。作为海岛人,交通问题从来摆在第一位,别看现在有船可以开来开去,但是风大浪大时——不能来,晚上太暗——不能开……如果能有一条大桥来连接,那该有多好啊!起码交通成了全天候的,不用去看大自然的脾气和脸色。

对此,我深以为然,可能也是在日后,人们的闲钱多了,黄金周的次数也多了,游人数量一通猛涨,南澳顿时成了潮汕地区的香馍馍,特别是在看渡口所和港务公司只开着几条小船加舢板也能赚得盆丰钵满,其他与交通运输有关的人,那个眼红啊,就甭提了!

大家想着念着要在这里分一杯羹,在看到了那13个孤独立在长山尾边的桥墩时,主意来了!到2009年1月,桥墩们再次被12亿开行、信用社、政府投入的贷款资金那香味给熏醒过来,新南澳跨海大桥也再次开工!如果建成了的话,大桥全场超过11公里,将成为广东最长的跨海大桥!当然,距离世界最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的36公里,还远着呢!只是,哥重生回来之前去南澳看过了,桥墩还是桥墩,只是数量多了一些,距离正式完工,恐怕要等到世界末日的2012。

望着越来越近的南澳岛,对于父母来说,她还是有着另类的涵义。当年妈妈的大哥,也就是我的大舅,曾经在南澳上山下乡。妈妈对我说过,那时候外婆要去看望大舅,还得签证啊什么的才能去,毕竟南澳距离台湾也不远,有军事上的意义,而那时候,国共两党关系算不上亲切,汕头专区担心有间谍(当时还叫特务)混过来,南澳基本属于半封闭的军事禁区。如今,这些话听来都类似是天方夜谭来着,然而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却都真实存在,南澳和海南、北大荒一样,是潮汕人上山下乡的三个点之一,那里有着一代人的青春。而之所以到了今天,这些地方能被老一辈的人熟记,重要原因之一只怕就是因为这一代人的青春,被国家耽搁了,被时代耽搁了。

在11年后的上岸的地方上岸了,时隔11年,我再次来到了南澳这顆粤东少有的明珠上感受那些分不清是过去还是未来的物是人非……我有点苦笑,应该不是物是人非吧!说是物非人是还差不多。

1999年的南澳,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天然。此时此刻的南澳,没有日后因为游人云集而附带产生的市侩味,走在岛上,你只会觉得空气清新,感叹一声:原来只是一个美好的居住地!当然,如果交通便利一点,就更好了。

没有好的运输,经济又如何发展得起来呢?看着现在长山尾渡口边上居然连一摊在卖海鲜干料的都没有,你就应该明白其实南澳没有有多好!说这句话我认为自己也说得很负责任!这个时候的南澳,用“百废俱兴”那是过了点,总之现在的南澳不是日后人们那么喜欢去的地方。

在人流量几乎是没有的长山尾渡口上走不到几步,我算是真正了解到了南澳属于交通处于无上等级路、无民用码头、无出租汽车、进出岛难的“三无一难”岛屿。

“怎么走?哪个方向?”虽然这个岛屿我几乎走遍,但也要征求老一辈的意见。

妈妈在10年前来过,10年能让小孩变大人,南澳的变化也不是没有,她已经找不出可以和当年记忆挂钩的地方了,就像刚才我无法将所看到的与11年后挂钩一样。我只看到她张张嘴,到底没说什么,于是一行一家子五个人,居然再次在港口发扬起愣神的优良传统。

就知道会这样!我嘀咕着从自己的背包里掏啊掏,掏出几张A4纸出来。老政府眼尖,问:“你那的是什么?”

“地图啊!”感谢以前骑单车出游前打印地图的良好习惯,否则现在还真就举步维艰了!不过网络上的资源到底贫瘠,这些地图,也是费了好久的工夫才找来的,让人不得不去怀念谷歌地球的岁月。我一边看地图一边解释着,“网络上什么东西都有,谁还能真的冒冒失失随便跑啊,准备得充分点,意外才能少一点。”

被小辈一通训之后,老政府的表情嘛,用“啼笑皆非”一词形容是再好不过,但是,老政府也很阔达,问:“地图你能看懂吧!跟着怎么走?”

我看着这张地名跟日后有点区别的地图,也知道上了南澳,你会发现,这里根本就不仅仅是南澳,而还有其他一大堆的“澳”!按照往南的常规路来走,你能碰上大船澳、钱澳、隆澳、云澳、东澳、布袋澳、九溪澳、青澳、三澳、二澳、深澳……看得你头晕之后,不得不感叹:真的是非常之深奥啊!

补充说明一下,澳的意思就是海边弯曲且可停泊船只的地方,常用于地名。

“嗯,得先找个地方休息吃饭。”我指着地图说,“去县城,先找车吧!走过去会死人的!”

你可以把南澳给理解成海中一小一大的两座山撞到了一起,在两座山碰撞的地方形成了一点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平原,这一片不足50平方千米的平原,就发展成了现在的县城——后宅。来过南澳的都知道,南澳的西岛(也就是县城西边的岛域)上基本没什么东西,除了渡口繁华一点,其他的基本都是山,如果要算的话,整个西岛都是黄花山管委的,只是人家的海岛国家森林公园是建好了,不过路还没好,想去就得翻山越岭。举目往东面看去,一眼就能看到一大排的山,其中最高的好像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