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优盘去穿越-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三两句话过后,切入了正题。有人可能会问,是不是想入VIP了?错错!今年年末的时候,博库才出现首次收费模式,而且还是失败的模式,真正成功的,是起点在2003年10月开创的在线收费阅读即电子出版的新模式。那么,在这个时候,鲜网上面来找,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要出版成实体书。

由于有了作弊器,由于能够读档自己的人生,我,可以表现得非常自大加嚣张;但作为一标准80后,我不能自大到脑残!一切还是小心为妙的好。于是就偷偷地慌称尿急,大大刺刺地拿出放在抽屉的《网络小说,走过十年》,首先是例行公事一般感叹一下自己在10年后写了一本对十年前的现在来说是像神祗(zhi)一般的预言书。

找来找去,还真的找到了鲜网在签约方面的特点,我要仔细地看一看,看看是否对自己有利。嗯,我承认自己的想法很无良,但是,我喜欢就好。

鲜网及其作者之间签署的协议有点特殊,这种协议如果放在没有一定名气的和没有雄厚实力的网站上,是绝对不敢实行的。这其中,主要涉及出版权问题,而且仔细一分析,不难看出这里面带有限制作家的强烈的色彩。鲜网的作家的版权分为鲜网优先出版权和永久出版权两种。

鲜网优先出版权指鲜网拥有第一个看鲜作家(在鲜网上注册的作家)作品,决定要不要为这部作品出书的权利。在一个月内,如果鲜网决定不出版这部作品,那么鲜作家就可以拿去给其它任何出版社在六个月内出,鲜网无权干涉,同时鲜网必须放弃电子版的出版权给鲜作家。如果六个月内其它出版社未能出版这部作品,那么鲜网再次拥有这部作品的优先出版权与电子版的出版权。然而如果在一个月内,鲜网决定出版这部作品,那么鲜网也必须在六个月内出版这部作品,否则六个月过后,作品出版权就回归鲜作家所有。鲜作家有权在六个月内将这部作品拿去给其它出版社出版。总之作者的小说不论是决定由鲜网出版,或是由其它出版社出版,都必须在鲜网做出决定出不出之后的六个月内出版。而且某作家如果已由鲜网为他出了一本书,该作者和鲜网开始了一份60个月的优先出版权合约。

永久出版权,指在鲜网尚未为鲜作家作品出版之前,鲜作家所有的作品的出版权都是鲜作家自己的。永久出版权只适用在已经出版的作品上。举个例子,永久出版权的意思就是说,一旦鲜网为你出了这本书─就称这本为A书好了,A书不论是再版三版四版或多少版,都是由鲜网为你出版。鲜网有为鲜作家再版的义务。而且当鲜作家没有卖出的书的数量,不到该版印行量的10%时,鲜网必须在四个月内为鲜作家作品再版,如果鲜网没有做到,鲜作家就可以取回该作品之出版权,然后转交给其它出版单位出版。

推荐本人参与修改的新书:

末代救世主成长史

如果你觉得《优盘》不太行的话,那么可以将目光瞄准到这本书上。

第23笔:疯狂-2

居然电来了!无它,继续更新。

看清楚了这两点,只要我还没蠢到智商归零,那么就该清楚到底应该选哪一个,或许对于我而言,是根本没有选择吧!谁让现在的网络文学世界的网络书站主要以转载为主,版权意识薄弱,部分网站是通过将武侠、言情等实体书扫描到网上来充实网站内容,而更多的网站则是直接从别的站转载。此时,比较大的信得过的网站中,也只有鲜网有出版这一条路来走。

好吧!出版就出版,实体书就实体书。按照说法,如果一个月内谈不成的话,那么我这一本小说发在这里,还能期待同时有更多的人不经我同意来转载,虽然算是侵权,但是这样就有更多人知道我这本书,愿意前来合作。他们不给钱不怕,我可以找他们要,还也不算一稿多投。记得大龄写手萧潜,也就是网络上修正小说奠基之作《飘邈之旅》的作者,他说过:“内地的作者,单靠出书是能活下去的,不少人还可以活得很滋润。大陆的作者在台湾出书并不难,台湾的奇幻市场很热,出版门槛比较低,而80%的作者都来自内地。在鲜网,只要你爬榜进入前三名,并且保持两个月以上,肯定就有书商找上你。一般来说,新写手销量可以达到两千册,这样一本书可以收入一万左右。有了名气之后,赚的钱当然更多。”

说到了萧潜,我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他是在2000年开始上网看小说的,并且看了不少之后开始手痒,当然他称之为“闲得无聊”,然后就开始在鲜网上闯,还真的创出了名气,然后就有了《飘邈之旅》。这本大作,所有权不能还给萧潜!这是我第一个念头,然后我清楚,应该在鲜网上再开一本书了,先把名字给提前半年到一年抢过来再说。

按照萧潜的说法,现在我已经在鲜网上保持了超过一个月的榜首,那么有编辑或者是书商自动找上门来,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只是现在所不清楚的,是这本他们所青睐的《死亡。笔记(版本1)》,是要在内地出版,还是在台湾出繁体版。

就这个问题,我询问了一下,编辑回应的意思是暂时只能在台湾出,因为题材毕竟很惊悚,在内地特有的环境下,估计根本通不过。这一点,我也表示理解。

说来说去,边角料都说完了,就轮到了正文的主体部分,也就是稿费的问题。我让对方先开价,由于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本书,因此也没指望能开到多高的价格,只有当日后名气打了出来,才能从没卖方市场改为卖方市场。于是,接着的半个钟头里,可以理解是两个奸商在扯皮,也可以理解成是老鸨和嫖客在嫖资这方面通过了深入的讨论后达成广泛共识。

稿费开得是相对较高,当然怎么高都比纸面杂志低很多,不算网站的抽成,千字三十元。也就是说,这一本《死亡。笔记(版本1)》,总数有65万字,能卖到19500元,是2000年前后,网络文学出版的平均价位,比较合理。

第一次卖书,看起来双方的诚意都不错,居然在这个晚上用了两个小时左右就敲定了下来,这样的签约速度,还真的是非常的难得。至于合同的签署方式,如果慢的可以选择邮政快递,快的可以选择传真。讨论来讨论去,双方都觉得传真比较省时省事,本着互相信任的口头承诺原则,就当晚把合同给签署了下来。这个时候,当初让老政府去走后门办理的身份证就派上了用场。看着身份证上那个属于我的头像,有时候真的感觉很郁闷,貌似我所有的半身免冠照片,就没有一张能把人样给照出来。而且,现在身份证上的号码,已经与我记忆中的号码不同了,平白无故的,原本是89年出生,现在变成了82,多了七岁,勉强凑到了成年。

至于稿费的发放,就约定在把《死亡。笔记(版本1)》全部章节的电子版打包发过去后审核的第二天早上,以汇款的方式发放。其他那些要协商的小问题,可以在日后再来讨论。

编辑问到了还有没其他的小说要写,说如果可以的话,可以选择“永久出版权”,这样的稿费会更高。我仔细考虑了很久,想到萧潜的《飘邈之旅》名头虽然很响,但他却只能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中,毕竟一切出版权都被台湾书商包下了,出版商有自己的出版计划。那么,这一点错误在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也是我应该去注意的,注意把局势给控制在这里这一边,我是来把握命脉的,就要让事情发生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于是,就婉拒了,称之后可以继续合作。

这个时候,我忽然有了个想法。既然自己留有这么多的优秀作品,怎么就非要弄个中间商来分掉一杯羹呢?如果自己来出版的话,那么利润就不会在中间环节丢失太多。

不过就算是想通了这一点,但是目前来看,我只能在苦笑中叹气了,叹气自己还没有大的启动资金,叹气自己的底子到底还是太薄弱。或许,多出几本书吧!这样能缓解一点。

忽然之间,我忽然非常希望这个网络泡沫来得大一点,大到腾讯那边开始受不了要卖掉OICQ为止,嗯,到时候,OICQ应该就改名了吧!

摇摇头,下了OICQ,打呵欠准备睡觉。

过年后,就是五年级第二学期了,白天照样是在课堂里,接受落后教育制度的摧残,有事没事还能看看从青梅竹马晋级成为同桌且扬言着“要负责”的这位杨氏少女的成长。我是到了现在也还没有要去“负责”的觉悟,为什么呢?难道是只知道吃而不知道付钱?错错!去年国庆前的那个吻都还欠着赖账不还呢,而且从那个时候开始,此人还养成了一问三不知和健忘的不良习惯,仿佛是把当初的打赌完全给透明掉了一般。不过,我承认自己是一个大度而且没心没肺的人,何况现在都还只是得过儿童节的小孩子,未来的路那么远,偶尔让你赖一次账又如何呢?本人不是七八年后的那些富二代,整天唯一的职业就是谈恋爱。同时对于潮汕人而言,事业远远要比感情重要得多,你要准备一段有结果的感情的话,别的可以没有,房子断断不能少!这点只怕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能衣锦还乡的本地人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建房子,轰轰烈烈地建房子!在外地人眼中,总是以为潮汕人这样建房子是在吃果果地炫耀。错了!家的观念,对于我们而言,那是是从好几十代或者几百代以前就深入骨髓的,家才是我们的一切。因此,对于我这样的一个小屁孩而言,如果真的去学那些穿越小说那样从小养成把妹妹的恶习的话,估计文化差异摆在这里,是怎样努力也学不来。就算你想把,那也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说到经济基础,我也没有任何的觉悟想把那些从小在身边的一起玩到大的玩伴培养成将来商业上的助手。虽然生活中有很多很多按照着小说中所描绘的公式在走,但是更多的却是背离了我在小说所能认识的范围,哪怕是身边最接近的人,我也无法拿出自己哪怕一点点的秘密去共享!想起来,自己还真的是非常地孤单啊!有时候,只怕也是为了能暂时摆脱这样的孤单,才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所谓的“工作”之中。我不厌其烦地改着小说,不厌其烦地抢注着域名,有时候还要花费不少心思把能想到商标用Photoshop给制作出来……这一些的行为,从本质上讲并不是如何如何地想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也不是说如何如何地渴望能以自己的先知先识在网络这一亩三分地上留下多少属于自己的身影,那么,我为的是什么呢?为的就是能在忙碌中,能从这一些我可以去忙碌的事情中,找到一个属于我的奋斗目标,找到一个能减缓心中孤独感的方法。有时候,我多么地希望我的这些努力,能换来某天的窗外一声雷鸣,然后忽然一个一样是来自未来的人咒骂着破窗而入,那么,我就起码能多一个倾诉和说话的对象,然后不用每天有事没事地去回忆,有事没事地去自言自语。

不过,在这些能改变未来的动作下,我也知道这一些都是种子,按照初一生物学科的说法,这些都是完整的、有活力的、解除了休眠的种子,现在一颗一颗地被我当成不要钱还占地方的垃圾袋一般丢了出去,就意味着迟早有一天它们会找到适合的场所去生根发芽。到时候,这个世界产生的变化,不管我愿不愿意,都要为此负责,为这个世界的出轨而负责。

时间很快地又在胡思乱想和胡作非为中过去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在我认为中,大大小小一共发生了三件事。

第一:是稿费在合同正式签署后的第一个星期一汇了过来,那一天是2月28日,刚好老政府在楼下忙碌,接到了汇款单后也没来得及撕,就丢给了刚刚回家的我,说:“你自己去邮政拿吧!你最近是不是写得不好了,怎么单子越来越少?”

我瞥一眼汇款人地址,回答说:“正在调整,毕竟学校的成绩也是要把握的。”

之后,在楼上拆开一看,好嘛!还真的汇过来了,好兆头啊好兆头,虽然是贱卖了一本书,不过能得到差不多两万的稿酬,我也应该唱唱“太阳开头笑”了。而且,由于老政府他没拆开来看,也就意味着这一笔钱将完全归我所有,还不用缴税……不不,税早就交了,是不用交在家里的“税”。

推荐本人参与修改的新书:

末代救世主成长史

如果你觉得《优盘》不太行的话,那么可以将目光瞄准到这本书上。当《优盘》完本后,我会全心思地参与《救世主》一书的修改和书写,届时,笔法与风格,将会出现新的变化。

第23笔:疯狂-3

“没人会嫌钱少。虽然写网络小说是辛苦了点,不过难得是动动鼠标就能有钱,这也难怪日后的写手会越来越多。人都是趋利的啊!”我把汇款单放到了一边,找出自己的身份证和信用社新的存折,然后背着书包骑单车跑到邮电去,一样是在工作人员惊奇的目光下,将钱拿了出来,全部存到了信用社去,然后按照原计划,将这笔钱,跨行转到建行里。之后,再逮准ST海虹买进,只是这时候,海虹的价位已经很高了,这点钱只够买进了400多股。

第二:是后世政治书中钦定的继张子善和刘青山之后的共和国贪污四典范之一的胡长清,也就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因受贿、行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在2月15日判处死刑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用很有诗意的话来说,是:“胡长清倒了,成克杰还会晚么?”是的,三缺一的老成还能顶到了今年七月末。也别问我为什么那么熟,这些都是新课标之后,高中政治或者历史要求背诵的人名,当时我班一牛人将这四个人给捆绑着合称为“共和国贪污四典范”,方便背诵。

第三件事比较大,也是政治书和历史书所要求熟记并且运用的内容,在2月20日~25日,江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期间,终于是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他强调,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按照历史发展的途径,今年的五月份,他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时,还会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根据他的阐述,日后初中的学生都能以幼稚的声音就着政治书说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然后呢?国家领导人似乎因为前几代领导人留下的传统,只要是谁上台,就会留下一个新的思想,每一次的开会,都会不厌其烦地说:“根据《毛主席思想》、《邓老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八荣八耻’,我们……”念着这些不着边际的话语,实际上也没带来任何新的东西,只是苦了那些学政治的学生又要去背诵新的内容罢了。

植物节,也就是星期天,看着电视上,看着那些记者仿佛猫见到了腥一般发现了“三个代表”新大陆而疯狂地报道,一时间,全中国让“三个代表”给席卷了一次,导致很多原本不学无术的领导也都学了一句口头禅,开口闭口“三个代表”;而至于他们在认识“三个代表”这方面是否比日后的那些高中生多,我个人持否定态度。

周立波说的:不会唱歌的,成了歌手;不会演戏的,成了演员;不会写作的,成了作家;什么都不会的,就成了领导!

就2000年前后的中国环境,可能还不会这么张冠李戴,但是到了2005年之后,你看看那影视界,好多明星本来应该安安分分的演好戏带给观众视觉上的享受就好了,偏偏演完戏了还要进军歌坛!还有明明是当主持人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要以此证明是个文化人还是怎么的,一会这个出了一本心得啦,那个人出了一本经历,有人讽刺地好:个个想把自己当成是马克思、列宁转世。不过,这些都还好,大闹小闹地,影响不了一个地区的气候,可偏偏,有一些能凭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搞到能影响气候的人明明肚子里没货,还要摆出一副领导的架势告诉别人,你就得听我的,我说的就是你该做的,不要管对与不对,听命行事对了。

“麻雀再小也是鸟,官再小,他也是领导!”电视外的我自言自语地清高,“说大话画大饼谁人不会啊!相比于上层建筑的只会说不会做,我多少还是钦佩那个在09年阅兵式中只出现半秒镜头的戴墨镜的老人,在他任职的期间,中国人民的收入提高了二十多倍!唉!现在也都还好啦,到我所真正生存的那个年代里,领导都能很与时俱进地说出‘稳定可以用钱买’这样的狗屁话语……”

吕某人特殊天气预报插播:“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影响,我国网络大部分社区有明显的造句,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