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小贵,你再这样,我就去告诉班主任!”黄娟抿嘴喊到。
“告诉班主任就告诉班主任,我怕什么,我只是和他打球而已,打球也要被罚抄作业、被罚站吗?”陈小贵很是得意,他身后的三个洪庄孩子也是起哄坏笑。
黄娟气得愣在了一旁,而陈小贵已经开始发球的,杨天本想默默接球,平息这场小风波,谁料陈小贵总是发歪球,根本不是诚心想打球。
其实凭杨天现在的身手,别说是歪球了,就算是旋球他也能接,但他却是直接收起了球拍,往课室走,因为他看到黄娟快要哭了,心中有些恼火。
“胆小鬼,你不要走,我好心好意陪你打球,你干嘛当我是空气?”陈小贵是诚心找茬,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杨天,他带着他的三个小马仔第二次横到杨天身前。
“陈小贵,你不要太过分啊!”黄娟急忙挡在了两人中间,伸开双手,保护着杨天。
“哟,我和他说话,关你什么事啊?真不知道害臊,你们俩只是定了娃娃亲而已,又没有结婚,现在就这样帮着护着了?哈哈,不知道害臊……”陈小贵用小肥手在脸蛋上比划了一下,做了一个不知羞的动作,他身后的三个小男孩也开始起哄,一下子就把黄娟急哭了。
“陈小贵,你跟我来一下!你不是说这是男人和男人的对话吗,那就跟我来啊!”杨天拍了拍黄娟的肩膀,随即冷笑着对陈小贵说到。
“来就来,难道我还怕了你不成,胆小鬼!”陈小贵先是一愣,他似乎没有想到软弱的杨天会有这样的举动,但他还是大摇大摆地跟着杨天去了厕所。
“陈小贵,你不要乱来啊,我去告诉老师!”黄娟更急了,急忙朝三年级班主任张健的办公室奔去。
因为杨天和陈小贵进的是男厕所,她不能跟进去。而其他孩子则是聚在厕所外面,准备看热闹。
卷一 重活
第009章 进城买书
大约十分钟过后,张健老师慢步来到了男厕所门口,慢条斯理地问事情的究竟,毕竟只是小孩子顽皮起哄,出不了什么大事。
孩子们都纷纷指责陈小贵,他们不知道陈小贵他爸和学校的这层关系,只顾将平时对陈小贵的怨气一股脑地告之张健。
黄娟尤甚,见张健不紧不慢,黄娟很是着急,很怕陈小贵会把杨天怎么样,毕竟从块头上看过去,陈小贵要比杨天高大威猛很多。
这时,只见杨天和陈小贵一起笑着走出来,杨天的右手搭在陈小贵的左肩上,而陈小贵则是捧着肚子。
“你们俩在厕所干嘛呢?打架?要不要我通知你们爸妈来学校啊?”张健横到杨天和陈小贵身前,颇为师严地说到,黄娟则是快速跑到杨天身旁,看他有没有伤到哪里,其他同学也是相继围了过去。
“打架?没有啊,我们在商量下一次体育课要不要组织一场乒乓球比赛,由我主持,杨天同学做裁判!”陈小贵似笑非笑地说到,其实裁判这个词是刚刚杨天教给他的。
“乒乓球比赛?你们不是要做男人和男人之间的对决吗?”张健稍惊,四周的同学早已是目瞪口呆,这是怎么回事?他们俩明明是去厕所单挑的,怎么现在变成了乒乓球比赛,看上去两人的关系还很亲昵。
“对决?老师,你误会了,我和杨天是好朋友,怎么会打架呢?对吧,杨天?”陈小贵将手从肚子上挪开,转身笑问杨天。
“嗯,是啊,张老师,其实刚刚我们是故意闹着玩的,我们是好朋友!”杨天淡淡一笑,这些话都是他教给陈小贵的。
刚刚一进厕所,他二话没说,一拳打在陈小贵的大肚皮上,尽管他还是九岁孩童的身躯,但他的拳头已经硬实了很多,暑假两个月的拳法不是白练的,黄娟纯粹是练着玩,而他则是跟着黄彪真枪实弹的练习,白天跟着“师父”练习拳法招式和套路,晚上则是悄悄地加强力量训练。
打陈小贵这一拳他没有使出全力,但已经让陈小贵龇牙咧嘴,要不是杨天刻意捂住了他的嘴巴,估计他能痛得把肝都喊出来。
杨天左手捂着他的嘴,右手则是顺势抓起他身上背带裤的背带,将他按到尿池边,然后开始训话,说要是他不按照他说的去做,他就立马把他塞进尿池里淹死。
这气势绝对可以把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吓得乖顺得像一只绵羊。
“是这样啊,同学之间是应该互帮互助,互做好朋友,下节体育课举办乒乓球比赛的确是一个好提议,你们自己商量着来吧,注意安全就是,好了,都散了吧!”听陈小贵和杨天都是这样说,张健便不再多问,毕竟陈小贵是村长的儿子,没事最好。
四周的同学见没热闹看了,皆是一哄而散。
杨天拍了拍陈小贵的肩膀,所以慢步向课室走去。
“小天,怎么会这样?”黄娟很是疑惑,慢步走在杨天身旁,轻声问到。
杨天笑而不答,心中则是暗语,咱俩有娃娃亲在身,那你就是我的人了,我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到你。
“咦,小天,陈小贵怎么哭了?”见同学们纷纷散去,陈小贵这才流下眼泪,但却不敢哭得太大声,只是站在那里哽咽。
杨天仍是笑而不答,别说是陈小贵了,就算是一个十五七岁的孩子见到刚刚那样的阵仗也会被吓哭的。
小孩子就是这样,经此一役,陈小贵再也不敢惹杨天,而且见到他的时候总是客客气气的。
杨天也不傲慢,仍和以前一样,默默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
这让周围的同学很不了解,但见陈小贵对杨天都是客客气气的,大家对杨天也开始客气起来。
黄娟吃惊不小,不过见到杨天像是变了一个人,变得受同学们欢迎,对她也比以前好了很多,她自然也是很高兴。
在陈小贵的一再要求的,乒乓球赛还是举行了,杨天按照二十一世纪小学的教学规格给他们办了一场乡间乒乓球赛,尽管没能引起学校老师们的注意,但还是在这帮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秋季播种结束之后,杨天决定进程一趟,去城里的书店买一些拳法和搏斗方面的教材资料回来,还有就是买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回来。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查看一下91年滨海市的行情,因为在他印象中,91年秋收很糟糕,出奇的糟糕,不光是大柳树村这一块,整个江淮地区的秋收都是少得可怜,如此一来,城里的粮价肯定会上涨。
于是杨天想到了一个暂时发家的主意,与其看着家里下半年紧巴巴地过日子,过年过不了好年,还不如劝爸妈走一条新路子,今年猛赚一把。
不过他必须要先去了解一下滨海市的行情,看如何发家比较好!
眼下他需要做的就是如何从杨宝夫妇那里弄来进城买书的钱,其实这个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让杨宝夫妇放心让一个九岁的孩子独自进城买东西。
这个念头在杨天心中萌生已久,所以尽管有些困难,他还是硬着头皮冲进了杨宝夫妇的房间。
“咦,小天,有事吗?”杨宝夫妇正坐在木登上商量秋季播种的事情,见杨天笑着走进来,李秀英伸开双手,迎着他坐到她怀里,然后笑问。
“爸妈,能给我一些钱吗,我想周末进城买一些学习用品!”杨天撒谎了,可是他知道,要是他说他是进城买格斗术资料和健身器材,杨宝夫妇的心中肯定不舒服,因为在乡下人看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小孩子除了读书是正业之外,其它的都是歪门邪道。
“你一个人去吗?要不让你爸陪你去吧!”李秀英和杨宝相互看了一眼,随即惊讶地问到。
“不用了,这几天地里活多,你们送我到车站就行了,我一个人能行的!”杨天肯定地点了点头。
“那你需要多少钱啊?”李秀英和杨宝愣了少许,方才放心下来,毕竟城里离这里也不是很远,小巴车司机又是村里的人,可以托他多照看一下。
“五十块!”杨天狠了狠心,随即轻声说到,要知道,五十块在这个时候可不是小数目,尤其是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这个时候滨海市的大米才卖四毛钱一斤。
可是杨天是经过盘算的,没有这么多钱,进城之后他无法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ps:一、早上起来一看,见书评区很是热闹,读者大大们对网吧一事褒贬不一,小陌是一阵紧张,但事后心中也是燃起一丝喜悦,书评区热闹,说明读者大大们在关注此书、关心此书,小陌在此拜谢各位的支持,谢谢!
二、1995年之前为X86+MSDOS时代,微软的windows视窗尚未在中国公布,但这一年却被很多人称之为中国网吧业的元年,在此之前,国内的网吧少到几乎没有。
不过也有那么几个目光长远的人窥探到了国外网吧业发展的凶猛形势,早期“网吧”就是一两台个人pc摆放在那里……经大大们一再讨论,小陌特地翻了一下《中国网吧业考究》。
三、有争议,那小陌就修善一下,将上网改成买书,祝大伙阅读愉快!
卷一 重活
第010章 屯粮
“这是五十块,我们再多给你五块钱,你买些东西回来带你妹妹一起吃吧!”让杨天意想不到的是,杨宝夫妇只是愣了一下,然后就欣然从破旧但却干净无比的床头柜里面掏出一本古老的小册子,从被夹在里面的钱中抽出五张崭新的十块钱纸币和五张一块钱的纸币,塞进杨天的口袋。
杨天顿时便是一阵感动,他看得清清楚楚,在那个小册子里面,被抽出五张十块的之后,剩下的十块一张的纸币就不多了,五十一张和一百一张的根本就看不见。
他心中转而是一阵酸楚,在他印象中,家里一直就不是很富裕,改变迫在眉睫,他一定要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咬了咬牙,杨天便揣着那五十五块钱出去了。
周六一早,杨宝送他到车站,并千叮咛万嘱咐小巴司机二狗子要照看好杨天,晚上车回来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带上他,就这样,杨天初临91年的滨海市。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走在滨海南城的柳巷街上,两边的音像店中传来今年最流行的歌曲。
听着听着,杨天有一种如入梦境的感觉,家的感觉,重生前他不知道去珍惜,现在他正在慢慢体会。
这个时候的滨海市已经有很多书店,但大多是卖学习资料、工具书和文学名著的,但杨天需要的是关于格斗术的资料,武术家称之为具有攻击、防御和闪躲的格斗技法,而在杨天看来,学习格斗术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最快、最狠、最有效的击毙对手。
而在这个过程中,力量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他买一些增强力量训练的书籍,多是职业拳王加强力量训练的办法。
除了力量之外,格斗技巧也很重要,纵观世界古武术,格斗技巧无外乎就是中国古拳法和散打、柔道、跆拳道、泰拳和空手道,还有就是法国踢打术,在欧洲格斗术中占据很高的地位。
尽管这方面的书籍很少,但杨天走遍大半个市区,还是在一家大书店找到了一些,见杨天捧着一堆“武学典籍”来到柜台前,书店老板顿时愣住了,他很难相信眼前所站之人是一个九岁的孩童。
而让老板更惊讶的是小杨天的还价技巧,本来杨天所买的书籍加在一起,打折之后,也需上百块,但经过他的软磨硬泡,最终却已十五块钱的低价照单全收了。
主要是这些书籍摆在那里根本没人买,这才是老板让步的原因,见杨天还价之时,说话总能说到点子上去,总能博老板一笑,精明的老板才接受了这个价格。
见老板点头了,杨天不再迟疑,将所买的书籍一股脑装进书包,然后飞奔出了书店,站在后面的老板则是笑着摇了摇头,他还从未见过如此心境沉稳、爱好独特的孩童。
出了书店之后,他便找向一家体育器材店,本来他是想买成套的增强力量训练的体育器材,但是考虑到自己现在还没有钱,不能找杨宝夫妇要太多钱,毕竟他们挣钱太不容易了,而他现在也只有九岁孩童的身体,经不起太大强度的力量训练,所以他就买了一对哑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用这个增加力量锻炼就已经够了。
一对哑铃二十块,如此一来,杨天口袋里还有十五块可以花,因为除了买书的十五块之外,他还要准备五块钱做来回的车费。
想起临走的时候李秀英的话,让他买一些东西回去和杨雪玲一起吃,其实不用李秀英说,他也会这么做,他心中早已暗暗立下了誓言,日后无论去哪里,都会想着给杨雪玲买一些东西,让她开心。
于是杨天开始一边探寻滨海市的粮价市场,一边看看给杨雪玲买点什么带回去。
经过一番勘察,杨天终于摸清楚了,91年滨海市的大米卖到四毛五一斤,而水稻则是平均四十块钱一担,也就是四十块钱一百斤,这让杨天一下子有些疑惑,为何今年的粮价比89、90年的时候还要便宜。
经过打听,他才知道,原来去年10月份的时候,中央出台了“一河两江”的治理措施,全国粮食产区的水域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滨海市也不例外,于是今年早稻收成很好,粮价和米价一下子就降下来了,幸亏有国家的保障价,否则会降得更厉害。
杨天顿时看到了希望,早稻收成好,但晚稻估计就要颗粒无收了,91年江淮和太湖流域的洪涝灾害历史罕见,七月中旬就已经开始了,只是还没有波及了滨海市罢了,相信很快就会来到,于是,一个暴富的想法在杨天心中萌生,那便是屯粮。
低价收购粮食,然后等大水之后卖给城里的大米加工商,应该能猛赚一把。
只是这个计划他只能做参谋,要做也只能是杨宝夫妇去做,就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这个胆量了,毕竟屯粮的风险很大,而农村人又本分,敢屯粮的不多。
杨天决定回去给杨宝夫妇做做思想工作,毕竟这是一个不错的快速发财致富的手段。
接下来便是给杨雪玲买礼物,按照刘秀英的意思,是让他买一些零食回去和杨雪玲一起吃,不过他的心理年龄早已是二十多岁,哪里还会对零食感兴趣,所以他决定给杨雪玲买一些礼物回去。
在杨天的记忆里,杨雪玲很喜欢玩具篮熊,大街上到处是卖黑熊和灰熊的,很少见卖篮熊,不过杨天跑了大半个滨海市之后还是在一家玩具店里买到了。
很大,但也很贵,店老板喊价十块,而且一分不让,老板娘长得跟洗头房的女人一样,十分可恶,她似乎是看准了杨天很想要这只篮熊。
咬咬牙,杨天还是决定买下了,剩下的钱则是买了一盒大大泡泡糖带了回去。
初临滨海市,虽然只有大半天时间,午饭都没来得及吃,但杨天的收获却是很多,下午欣然乘坐二狗子的小巴车回去了。
卷一 重活
第011章 两家联手
“啊,哥哥,你在哪里买到了这只篮熊,我好喜欢,我们班同学里面只有一个人有篮熊,全班同学都羡慕她,不过她该羡慕我了,因为我的篮熊比她的大得多,而且可爱很多!”抱着杨天买回来的篮熊,杨雪玲欢喜得手舞足蹈,篮熊不比她小多少,所以她就像是抱着一个亲密的伙伴,靠在杨天身旁,嬉笑不止,嘴里还嚼着大大泡泡糖,只可惜她还不会吹泡泡,没完没了地求杨天教她。
杨天心中虽然装着事情,但还是不厌其烦地教着杨雪玲。
将杨天和杨雪玲玩得很开心,杨宝夫妇脸上充满了笑容,见杨天把钱花完了,但却并没有告诉他们买了什么,他们也没有责问,只是对杨天没吃午饭的事情很生气,问他是不是不知道去哪里买吃的。
其实杨天是忙着给杨雪玲买篮熊,没空买东西吃,他口袋里还剩几块钱,刚刚才交给了刘秀英。
晚饭吃完,洗漱完毕,见杨宝夫妇一起进了卧房,杨天便快步跟了进去。
“小天,怎么还不去睡啊?”刚刚梳洗完毕、准备入睡的刘秀英只是穿着一件宽松的小褂和大裤衩,披头散发,尽显农村年轻女性的丰韵之美,她一把将杨天搂到怀里,柔声问到。
“爸妈,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件事情!”杨天颇为沉稳的说到。
“什么事啊?”刘秀英和杨宝对视少许,皆是一笑,估计都是以为杨天又想去哪玩。
“今年咱们家不要栽晚稻了,把钱省下来,然后再凑一笔钱去附近的村子收购早稻,囤积起来,等到年底粮价上涨的时候再兜售,肯定能狠赚一笔!”杨天开门见山,轻声说到。
“哟,咱们家小天不得了啊,这么小就懂得这一套,真不愧是我杨宝的儿子,有头脑!来,告诉爸爸,你为什么这么肯定下半年粮价会上涨呢?”杨宝先是一愣,他和刘秀英一样,万万没有想到他们九岁的儿子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尽管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商机,可是也不是一个孩子能想到的啊!
“七月中旬,江淮和太湖流域都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随着季风气候的转移,接下来受灾的肯定是咱们滨海市,到时候良田被淹,晚稻肯定是颗粒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