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仕成自然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凤姐儿见人走了,就一个指头点在贾蓉的头上,“我就是给你收拾烂摊子的?我见府里的管事都要隔着屏风,你倒好,把人直接给我领进来了,这事别让老太太太太知道,不然我可不保你。”
贾蓉吓了一跳,连忙作揖道:“好婶子,这不过是您一句话的事,侄儿带着他是直接从夹道那边过来的,门口并无把守的人,也就婶子院子里的婆子丫头知道了……好婶子,您就疼疼侄儿吧,今后再也不敢了,我日前才得了一匣子粉色珍珠,正配婶子……”
“呸,”凤姐儿冷下脸来,喝道:“我倒成了那眼皮子低的人了,我稀罕你那珍珠,我要什么东西没有?用得着你孝敬?”
“是,是,婶子自然是不稀罕的,只是这到底是侄儿的一片孝心不是?”
凤姐儿就问道:“我问你,他给你灌了什么汤,你就带他进来了?”贾蓉给贾琏介绍的管事也不少,不止是贾蓉,贾蔷在外头收了人钱也要给贾琏引荐引荐的,但都是等贾琏空闲了才把人往跟前带,这样急巴巴的让她见的却是头一次。
她也不是没见过那些公子管事什么的。但大部分都是贾琏陪在一旁。
要是哪家的公子来了,她自然是要郑重的在大厅相见,要是管事,那也是在前厅的偏殿里。也就只有自家的管事才能进来这儿。
贾蓉连忙赌咒发誓,“好婶子,我真没有收他什么东西。”贾蓉这次说的是真话,他是真的没收到张仕成的什么东西,只是觉得和张仕成说着话,说着话就有了那个心思,然后就带着人过来了,才一过二门他就有些后悔了,待到遇到几位姑娘,他就彻底后悔了。
凤姐儿勉强相信了他,也答应了不告诉老太太和太太。
贾蓉犹豫良久,最后还是硬着头皮道:“侄儿才来的时候在院门口碰见了几位姑姑和表姑。”
凤姐儿就只觉得心一颤,厉眼朝他看去。
贾蓉缩了缩脖子,“侄儿已经求了几位姑姑表姑,她们也答应了不跟老太太说。”
凤姐儿就气得用榻上的靠枕扔贾蓉。贾蓉缩缩脖子连忙跑出去了。
凤姐儿自己气了一阵,就叫道:“你们平儿姐姐呢?去把她叫来。”
有小丫头道:“才几位姑娘过来找平儿姐姐,平儿姐姐就过去看看了。”话才说完,平儿就进来了。
“奶奶,才宝姑娘和我说蓉大爷带了外人进来。”
凤姐儿挥手道:“才打发了,不过是铺子上的一个管事,蓉儿还说碰到了几位姑娘,她们可有吓到?”
“这倒是没有,只是这样也太不成体统了些。如今府里正是忙乱的时候,正有不少人浑水摸鱼,上次二爷就说过,二门上的婆子越发不得用了,前次东府里大奶奶过来也说连着东府那边的二门竟然偷懒,夜里喝醉,门户竟大开着。”
凤姐儿眼里闪过戾气,“你回头带人查查,二门上的婆子,守夹道的婆子全都先关起来,看看还有哪些守夜的不老实,一窝炖了,我看她们还嚣张什么?几位姑娘那里也该亲去一趟,别让她们心里有了疙瘩才好。”
平儿就叹了一口气,“奶奶先消消气,府里盘根纠结的,拔出萝卜带出泥,那守着接着东府那边的婆子是大太太陪嫁的人,这要是打了她,大太太难免说嘴,府里有这事的可不止她,更何况,她要是胡乱攀扯,府里一时缺了这么多人,只怕老太太和太太那里不好交代,至于二门和夹道这边的,还是隔些日子寻个借口打发了吧,这时候发作,不是明摆着将蓉大爷推到跟前?蓉大爷到底是爷们,年岁也还小,处事不周倒还情有可原,要是连累了奶奶就不好了。”
凤姐儿虽然知道情势如此,但也不由得恼火,让婆子夜里加紧巡夜,寻到偷奸耍滑的一律打板子,一时府里人人自危,私下里说凤姐儿歹毒的不知凡几,但行为上也的确收敛了不少。
☆、第六十六章
而回去后的熙燕却忍不住思索起张仕成的身份来。本来熙燕还以为是谁进贾府来打探消息;可见着那人冲她笑,熙燕心中又有些怪异;那人竟像是来跟她打招呼似的。
熙燕锁紧眉头,百思不得其解。
黛玉在一旁莫名的看着她,叹道:“你常说我心思重,我看姐妹中心思最重的是你才是,你想什么又不愿和我们说,总是憋在心里;我看你这段时日的眉头就没平过。”
熙燕笑道:“姐姐又在取笑我;哪里就有这么严重了。”熙燕想了想道:“我只是有件事拿不准;不知该不该和老太太说。”那人要是有恶意,和贾府说说自然责无旁贷,但她在他身上感受不到恶意。
女人对自己的直觉一向很相信,熙燕也不例外。
熙燕打算观望一段时间再说,或者可以让庄管事在外打探打探?
熙燕低头就看见黛玉正在抄写法华经,奇道:“你怎么抄起经书来了?”
“如今我就要出孝,我打算和你一样,到时到大悲寺烧化给父亲。”
熙燕许久不曾出去,闻言眼中一亮,“到时我陪姐姐一块去如何?我们再到陈记去买些点心回来。”
黛玉点头,“到时大堂兄也会一块儿去,我也时常不曾见到他了,也不知两位堂弟近日如何。”
“生哥儿在外头倒是时常能见到他们,想来没什么事情,听说如今三人都入学了,再过两年,林大哥也要回乡去乡试了吧?”
“大堂兄是有此意,但我听父亲当时的话,倒像是希望大堂哥能多等三年,到时更有把握一些。”
“有没有把握都去试试,哪怕长些见识也是好的,反正他还年轻倒不急什么。”
黛玉也是这么想的。
自从林远在贾母的帮助下让贾家写下欠条之后,贾家就不太欢迎他,贾母因为先前欠条的事,和王夫人虽然还维持着表面的和平,但私底下却没有以往和睦了,为了平衡,贾母也就没为林远说什么话,所以林远不再像以往一样隔两天就来看看黛玉,倒是隔了十天左右才上门一次。
但各位姑娘都很喜欢林远进来看黛玉,因为他每次进来都会带一些小玩意进来,宝玉虽然也会为她们买这些东西,但宝玉所能淘换的东西有限,不及林远拿进来的丰富多彩。
其实那些东西都是小摊子上的手工制作品,并不值什么钱,几百个铜板就能买一堆了,林远愿意花费心思去淘换这些东西,就是为了让黛玉的人缘好一些。毕竟他是黛玉的堂兄,他结下的善缘自然会落到生活在贾府里的黛玉和生哥儿身上。
黛玉就去和贾母说了,贾母想起林如海难免伤感一番,摩挲着黛玉的头发,低声道:“你大堂哥人还不错,只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你也不要见着别人对你好,你就掏心掏肺的,你们只要互相扶持就是了。”
黛玉张张嘴,贾母见状叹道:“你这性子和你母亲一样,总是觉着别人对你好,就要付出所有的对别人好。你母亲运气好,遇着的是你父亲,不然……”贾母摇头,“总之,你也留一线,知道吗?”
这话父亲临终前也和她说过,黛玉垂下眼眸,点头道:“黛玉知道外祖母是为黛玉好,黛玉听您的。”
贾母就欣慰的点头,“但愿你大堂兄能早日取得功名……”最好是在她生前取得,到时候她就是拼尽全力也要让黛玉嫁给宝玉,有她和林远给黛玉撑腰,只要黛玉能握得府中大权,那她也就可以安心了。
熙燕想想,还是让人给庄管事带口信,让他去查查那天那人。
殊不知几条街外的夏云天也正想着要不要让人给王熙燕传个口信。
夏云天看着桌上的画像,额角的青筋凸了凸。
张仕成有些讪然的道:“我也没想到她会这么敏感,竟然只见了一面就察觉到了。”熙燕派人到铺子里去打探他,他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夏云天的目光就看向他的手,眼瞳缩了缩,寒声问道:“你就这样一双手进去?”
张仕成心虚的四处看,嘀咕道:“贾府又没有什么能人,难免大意了一些,也就没将手化一下……”他哪里知道一个小姑娘竟然会注意到他的手,而且到底是谁教的那位王姑娘啊?
夏云天眼睛一凝,瞪了他一眼,想了想,还是决定和王熙燕说一声,不然倒让她担心起来,只是该找个什么借口呢?总不能说张仕成想看看她长什么样子就混进去看看她吧?那张仕成岂不成了一个流氓?就是他,只怕也会被她当场同伙。
夏云天头疼的扶额。
张仕成眼珠子一转,连忙道:“不如就说是查看荣国府的省亲别墅是否违制。”
“违制?”
“是啊,”张仕成想到省亲别墅的规模,摇头道:“这次贾家可是出了大血了。”
夏云天就问道:“那贾家有没有违制?”
张仕成失望的道:“没有,我仔细看过了,虽然很精致,但重要的地方都是按制来的。”可是一脸的失望算怎么回事?
夏云天不再理他,点头道:“那就以这个理由吧,回头我让人去找庄管事。你不得再胡来。”
张仕成自然不会同意,那样他还费心想这个法子干什么?“你这样说她未必会相信,那位王姑娘可是个聪明人,聪明人都喜欢多想。我看还是我们去见她一面吧,只有你亲自出面和她解释,我又在旁边,说不定她才会相信。”
“胡闹!”夏云天斥道:“我们是外男,怎可随意去见她一个女孩子?”
张仕成翻了个白眼,就差围着夏云天转上两圈了,打趣道:“京都小霸王竟然会守规矩?小的时候是谁挑唆着我去掀女孩子的裙子的?”
夏云天脸色淡淡的看向他,“那时我不过才五岁,有的人蠢我也没办法。”
张仕成一噎,继而道:“那是谁爬墙跳进内院去看女孩子的?可别说你还小,那时候你都十三了。”
夏云天淡定的道:“我是去看我大嫂的,只是你去干什么?”
张仕成跳脚,“那时候张姐姐还不是你大嫂呢,只是你大哥心仪她。”说到这里,张仕成不免跺脚,“都是你横插一杠,要不是你偷偷地给你大哥传递情书,说不定张姐姐最后嫁的是我表哥。要知道当时两家都已经有了这个意思,就只差交换庚帖了。”
夏云天扭过头去不语,这事当时的确是他做得不地道,不过谁没个年少轻狂的时候?当时在他的眼里,大哥和二哥就是最优秀的。
大哥好容易喜欢上一个女子,偏偏那女子就要与人议亲了。
虽然他们夏家不是不可以提,毕竟庚帖没有交换,就算是他们夏家截胡别人也不会说什么的,顶多说一声一家有女百家求,但夏家遵循古礼,坚定的认为在别人议亲的时候插手是不道德的。
夏云天可没有这么多的束缚,当天晚上就偷偷的爬进张家偷看那位张姑娘。
张氏端雅娴静,却又不失天真烂漫,他一看就认定了对方就是自己的大嫂。一回家就钻进了大哥的书房。
大哥外表看着守礼,骨子里和他一样不拘一格,表面上为难了那么一下就提笔写了一封情书交给他,之后就由他翻墙爬墙的给俩人传递情书。
等到张家的人发现,拿着那几封情书也只能咬牙中断了快要议定的婚事。
而大哥就欢天喜地请父亲上门提亲了。
夏家的门第要比吴家还要高得多,张家也就恼怒了几天,之后就欢天喜地定下了这门亲事,更何况,当时大哥为表重视,还亲自去请四皇子当今圣上做媒。
当时祖母因为此事对大嫂不喜,只是没想到没过多久,太夫人却是最喜欢大嫂的长辈。
夏云天想到战死沙场的大哥二哥和殉情而去的大嫂,心里有些伤感,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才接起了大哥的面具吧?
张仕成还在劝说夏云天,到最后道:“我们又不是爬贾家的墙,我听说那位王姑娘九月初三要陪着林姑娘去大悲寺烧化经书,不如我们也去大悲寺转转?更何况,上次的事如此大,你总要亲自道谢才显得郑重吧。”
张仕成见他无动于衷,就叹道:“以后我们说不定还要出征,京城和边关相距甚远,这位王姑娘看着就是个有本事的,要是京中出了什么事,说不定她能帮衬一二。”张仕成见夏云天面上淡淡,但打小一块长大,就差穿一条裤子,睡一个女人,他还是很快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意动。张仕成就再接再厉,“而且看这位王姑娘也是个麻烦缠身的,她所没有的,夏家却有,哪怕老夫人帮她说一句话就胜过她的许多谋算了,只是当初为了避嫌,说好的要接她过来叙话又不能了,两家只能通过两个管事来联系,只怕她也不愿多麻烦侯府。”
有时候感情是要靠培养的,这还是需要主子们亲自出面。
以他们少有的对王熙燕的认识,只怕遇到事情,对方是宁愿花费百倍的心思自己解决,也不会来求夏家的。
☆、第六十七章
当时老夫人就说等王熙燕回来就下帖子请她来家里做客;只是没想到贾元春会突然得封贵妃,因为先前四皇子妃被四皇子软禁的事;四皇子妃在封为皇后后在后宫就有些艰难,这时候作为皇后的娘家他们再和贾府走近,只怕会引来非议,而且也降低了他们的身份。
更何况,平阳侯府和荣国府之前并没有什么交集。
老夫人也就只能先按捺下性子,只是这一年来竟找不到一丝机会相见。
说来贾府也怪;他们虽然也会出息宴会;但从不带家中的姑娘出来;更何况是客居的姑娘?
周氏虽然不知道老夫人为什么突然对京中的宴会感兴趣了,但见她的目光总是看向那些年轻的姑娘,就自以为了解了。夏云天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虽然现在在孝期,但先看看还是可以的。
夏云天最后还是答应了,只是他并不同意张仕成说的突然袭击,这不是君子所为,他让人给庄管事传了个口信,希望能和王熙燕见一面。
张仕成嗤笑一声,很想嘲讽夏云天,但夏云天这两年的外在表现越来越像那所谓的君子了,倒把从前不桀的性子丢了一样,只是熟知他动作的张仕成还是能看出他只是在压抑自己,至少内心还是如以往一样。
“贾家和区家都省亲,皇后姐姐就没想过回来?”
夏云天不在意的道:“姐姐和她们不一样,她想见我们,派人来叫就是了,何苦劳民伤财?更何况,我们夏家也没这么多钱。”
张仕成撇撇嘴,“以前是没有,可现在却有了。”当年老侯爷将大半家财都捐了军饷,上次的战事太夫人又变卖了不少,平阳侯府几乎都要被掏空了。要是以往的平阳侯,说不定也就想着行吃俭用,节衣缩食,但夏云天可没这么老实,直接找人合作将关外的东西拿到关内来买,自己占了一半的股份。
而且关外那边是他的兵,大开方便之门。仅仅是一年,去年太夫人变卖出去的东西就赎回来了。
熙燕收到消息,眼里闪过迷惑,不知平阳侯找自己什么事,庄管事想的就要多些,这一年来,姑娘不知道,他却是有所察觉的,平阳侯可是暗地里帮了姑娘不少。
如今少爷还年幼,要撑起门户还得好多年,总是靠着贾母也有不牢靠的时候,要是能多争取一方势力自然更好。更何况,他们王家和夏家的情分现在纠缠下来已经说不清是谁欠着谁了,要是姑娘能和平阳侯见一面,以后更亲近些,对姑娘和少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所以庄管事极力赞成熙燕去见平阳侯一面。
熙燕皱眉道:“那天时间有些紧,而且林大哥他们都会去,只怕不方便。”
“可是姑娘难得出门一趟,要是错过了这次,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总不能让平阳侯飞进来吧?“林大公子那里有少爷招呼着,林姑娘那儿也好办,让冬梅陪在林姑娘身边就是。”
熙燕眼睛却是一亮,“不如让佑哥儿去见他?”
庄管事思索了片刻就摇头道:“不妥,姑娘,上次的事我们并未告诉少爷,更何况,少爷身边人太杂,要是一个不小心走漏了风声……”
熙燕顿时不语。
四皇子虽然继承了皇位,但太上皇还在,先不说三皇子和八皇子,就是废太子也依然屹立,如今皇上大的决定还要过问太上皇,而诚亲王和廉亲王更是在朝中担任要职,要真要被他们知道了,平阳侯有本事脱身,她和佑哥儿却没那个本事。
“好吧,那就和平阳侯约好,我亲自去见他。”
庄管事应了一声。
熙燕是在佑哥儿的书房见的庄管事,此时走走回去,才到门口就听到宝钗说道:“……林妹妹穿上这件衣服定十分的好看。”
黛玉听到门口的动静,回头去看,见是熙燕就连忙拉她过来,“你回来的正好,定做的礼服做好了,快穿上给我看看。”说着拿出一件杏黄缎面牡丹折枝刺绣圆领对襟。
熙燕仔细看了看,笑道:“这衣裳做得真好。”又去看探春和迎春的,这才发现大家的竟然都差不多,不过是在袖子处的刺绣微微不同,“你们都穿了?”
迎春道:“哪里来得及,这才拿到手上,这不,我们就来找你们,四妹妹说要一块穿了才好看呢。”
探春就可惜道:“只可惜林姐姐还在重孝。”
熙燕就笑道:“有什么要紧,等林姐姐出了重孝再换上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