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姐儿平儿连忙止住探春的动作,口上喝着王善保家的,又赔罪了一把,这才将这件事揭过去。
凤姐儿这才有些头疼的扶着平儿离开。
谁都没注意到屋顶有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注视着屋内。等侍书将东西都收回去,探春沉着的脸方放缓了些,对侍书道:“你们也赶紧去休息吧,明天我们和林姐姐燕妹妹一块儿去给老太太请安。”
侍书应下。
直到看见探春进了内室,屋顶上的人才小心的将瓦片盖回去,悄无声息的离开。
张仕成没想到临时起念来贾府看看却看到这一出好戏。
这几日大嫂的身体越发不好了,看见她强撑着病体出去为他说亲,张仕成的心里是最不好过的,见她对贾府的三姑娘念念不忘,张仕成就想着来看一看其人,若是真的好,再谋算一番就是了。难道这种事能比打仗还难吗?
今天他出去跑马,路过荣宁街的时候心中一动,就进来了。只是没想到荣国府今天晚上却有这样的好戏,而且这位三姑娘的表现可真是出人意料啊,难怪嫂子对她如此难忘。
张仕成心里算计着,贾府这边他倒是不担心,毕竟,贾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当初短暂的接触他就已经知道一些了,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们并不难打动。只是这位三姑娘是个很有主意的人,若是对方不情不愿的,只怕嫁给他心里不情愿,到时反而不美。
这么想着,张仕成的脚步就慢下来,突然想起上次他来荣国府的原因,眼睛一亮。那位王姑娘不久住在大观园中?现在又是云天的未婚妻,那岂不是……这么好的条件不加以利用,只怕老太爷都看不过去。
心里拿定了主意,张仕成脚步轻松起来。
而凤姐儿的心情却实在是算不上好,今天的事情实在是不怎么顺利。从探春那里出来,就是到李纨处,李纨正病着,凤姐儿并没有惊动她,只是搜检了一番,并没有发现什么东西,一群人就往惜春处来。
熙燕早就趁着凤姐儿去李纨处时让春兰通知了惜春,只让她别慌,拿出宁国府嫡出小姐的派头来就是了。
惜春本来心中有些慌乱,只是想到熙燕的话又安心下来,只板了脸坐在一旁看着众媳妇们搜检东西。
凤姐儿就拉了她的手笑道:“你别担心,只管让她们搜检就是了,我带你先去睡。”
惜春摇头,“我要看着。”
凤姐儿无奈,只好陪了她一块儿坐着。
王善保家的就从入画箱笼中搜出三四十个金银裸子来,就厉声问道:“这是哪里来的?”
入画早有准备,就跪下道:“这是珍大爷赏我哥哥的,因我叔叔婶婶只管拿了喝酒赌钱,我哥哥怕交给他们又给花了,所以每常得了都叫老妈子给我送过来收着。”
惜春心也半提起来,手心微湿,道:“这件事她与我说过,这些银子也都是有例可查的,你们若是不信,明日只管派人到府里去问就是。”
“那也不该私底下传递东西。”王善保家的道:“今日能传递银子,谁知道明日会传递什么呢?二奶奶,入画该严惩才是。”
惜春就冷哼一声,道:“我们主子说话,什么时候奴才也能插上口了?凤姐儿,如今府里是越发不像话了,的确是该整改整改了。”
凤姐儿没料到一向乖巧的惜春说出这样的话来,就愣了一下方道:“四妹妹说的是,她今日喝了些酒方有效不清醒起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我看入画平时也乖,回头我让人过去问问就是了。”就让平儿将东西收了,记下,方才离开惜春的院子,往迎春那里去。
等人一走,惜春就对入画气道:“你是我的大丫头,若是底下的人出错,我还能推脱一二,偏是你,这些银子暂且不提,怎么还有男人的东西?明日你趁早拿出去,以后再犯,我再不帮你了。”想了想,又道:“就罚你两个月的月银。”
入画见惜春罚她,心中就松了一口气,知道姑娘虽然生气却原谅了她,心甘情愿的受罚。
她也害怕夜长梦多,就到院子里将才刚埋下去的东西挖出来拿回房间,打算明天一大早就将东西送出去。明日二奶奶要问她哥哥,说不定还会将她叫过去对峙,不如那时候将东西拿过去。
惜春年纪还小,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难免睡不着,第二天一早就爬起来跑去找探春,俩人结伴一起去*馆找熙燕黛玉去给贾母请安。
几人就议论起昨天晚上的事,探春就道:“老太太身子不好,这件事还是不要告诉老太太了,免得受了刺激,反而不好。”
几人点头,只是才到贾母院子外,就见迎春徘徊在外,几人对视一眼,上前问道:“二姐姐怎么来得这么早,也不进去?”
迎春就有些踌躇,道:“我来是想给司棋求情的。”
几人才知道昨天晚上凤姐儿带着人从司棋的箱笼里搜出两双男人的鞋袜,只是她死活不说是谁的,所以凤姐儿让人将她看起来,打算将她撵出去。
迎春叹道:“她跟了我许多年,总不能看着她没了活路吧,只是妹妹们也知道,我在太太面前向来说不上话,只怕是没用的。所以……”迎春想求宝玉帮忙求求情。
熙燕却觉得宝玉求情只会适得其反。
熙燕想了想道:“这件事老太太还没知道,二姐姐不如求了老太太,就让司棋给你做陪房吧。”
“陪房?”几人诧异,却又了然。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般姑娘们跟前的大丫头,要么在出嫁前因为年纪到了配出去;要么就跟着嫁到夫家再配人或是做通房。
在府里配人的要么是丫头的年纪实在是大了;要么就是为了要个陪房,这样就算得了一家的心腹。而现在司棋可以成为陪房。
迎春有些踌躇,“要我去和老太太提?”
熙燕就笑道:“自然是姐姐去提的;还得等我们走了再提。”毕竟大家都还是姑娘家;迎春要为出嫁做准备;说这些是顺其自然的事;但黛玉等人听了却不好。
迎春胆怯起来,熙燕就道:“二姐姐再想想也可以;但须知此事若是成功了;司棋可以逃过一劫,若是二姐姐连提都不敢提,那司棋能不能活还不一定呢。”
迎春再过不久就要出嫁,就算吴家再好,若是迎春总这样扶不上墙,难说吴家还会像现在这样看重迎春。
迎春脸上一白。
探春和黛玉就叹了一口气,知道熙燕是为迎春好,也就没再说什么。
正巧几人见薛姨妈和宝钗远远的结伴过来,几人也就进屋去了。
熙燕就拉了黛玉等去后面的隔间玩耍,迎春起身跟着走了两步,到底还是停下了脚步。
贾母见了诧异,迎春向来没有存在感,一向是大家做什么她就做什么的,不知她这次留下是有什么事。
迎春踌躇的说了想将司棋配给她表弟,让后让他们小两口给自己做陪房的事说了。
贾母见她紧张的手都缠在了一起,就微微一笑,宽和道:“不是什么大事,回头我和你太太说,再有两个月就是你的好日子了,这些事请都要抓紧办。”说到这里,贾母想起迎春的嫁妆到现在还没准备好,心里对邢夫人更加不喜。
想了想,对鸳鸯道:“你拿二十两银子出来,就说是我给她的添妆,你们姐妹也去聚聚。”
鸳鸯就应了一声,去开了箱笼拿银子。
迎春就松了一口气。
鸳鸯才出去,薛姨妈和宝钗就到了。
昨晚上园子的动静太大,宝钗想要不知道也困难,所以一大早她就去找了薛姨妈,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搬出去,不然真闹出什么事来不说这么多年的谋划,只怕她的名声都坏了。
只是俩人还来不及说出自己的目的,邢夫人和王夫人就过来了,薛姨妈只好暂时将到嘴的话咽下去。
贾母就对邢夫人道:“迎春的陪房你选好了吗?”
邢夫人本来满脸的笑容就一顿,贾母自给迎春定亲后就将事情交给了她,贾赦本来因为迎春没能为他还银子生气,又怎么还会给她银子置办嫁妆?所以现在迎春的嫁妆不过是公中的那部分罢了,邢夫人自然不会为了迎春添上自己的私房钱,所以愿意陪着迎春嫁到吴家去的陪房几乎没有。
毕竟,在贾家还是官家的奴仆,随着迎春嫁出去却是成了商人的奴仆,而且迎春的嫁妆也没有多少,众人看不出跟着迎春的利益,所以邢夫人提起陪嫁的时候,除了迎春身边的几个丫头,邢夫人几乎找不到几个陪嫁的人。贾母一问起,邢夫人的心就提起来了。
贾母早知道邢夫人做不出什么事来,所以她只吩咐道:“我看司棋的年纪也到了,正巧,她母亲跟我求了恩典,我看就让她出去配了人,一家子就做了迎春的陪房吧,你再从府里选出两家来就行了。”
邢夫人就和王夫人对视一眼,不知道司棋的母亲是之前求的,还是今天才求的。若是以前还情有可原,可要是现在……
邢夫人和王夫人心中都是一沉,要知道俩人抄捡大观园可是瞒着老太太的,俩人几乎不用想都知道老太太可能有的态度。王夫人比邢夫人更是紧了一颗心。这段时间老太太可是盯紧了要拿她的错处。
只是俩人见老太太脸上没有异色,心中就放了一半,看来老太太并不知道昨天的事。
王夫人沉吟片刻,就对邢夫人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邢夫人就笑道:“老太太既如此说,媳妇就这么办就是了。”
薛姨妈和宝钗对视一眼,知道贾母并不知道昨天晚上的事,就看了王夫人一眼。
薛姨妈想想,就道:“正要和老太太说呢,家里这段时间忙得很,我就想接了宝钗回去住一段时间,让她也帮帮我。”
老太太就笑着挽留,“我正说要宝姑娘天天过来和我聊天呢。”
“老太太这样喜欢宝钗是她的福气,以后我每日叫她进来给老太太请安。”
贾母还要再留,王夫人就突然插嘴道:“老太太,这也是宝姑娘的一片孝心,就让她回去伺候她娘,您要真喜欢宝姑娘,以后还有的是时间。”
贾母就有些狐疑的看向王夫人。
王夫人垂下眼眸,妹妹这段时间的态度越发强硬,这次她们怕是铁了心要搬出去,要是不成,保不定她们就真拿昨天晚上的事做借口了。
王夫人这时方觉得昨晚上的不妥。熙燕黛玉探春等都知道了昨晚上的事,她可以要求探春她们,也可以防止那些丫头婆子传到贾母的耳里,但熙燕和黛玉未必会听她的话,特别是熙燕,她屋里丫头的卖身契可是在自己手上的。
王夫人从贾母屋里出来后就去找了凤姐儿,让她去做黛玉和熙燕的工作。
凤姐儿就只觉得满身的疲惫,司棋的事她已经知道了,可以说昨天晚上的行动完全就是败笔。
蘅芜苑没搜,*馆进不去,探春那里被刺了,惜春那里不过是小问题,宁国府那边一有了消息,入画也没什么问题,迎春那里问题最大,只是现在老太太也做主将司棋配出去了,那除了那些仆妇私藏的蜡烛、灯油、盐米等物几乎什么都没收获。闹了这么大的动静只是查了仆妇的一些小贪污,就算不传出去,对凤姐儿来说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她现在哪里还有心情去告诫黛玉和熙燕?更何况,早上鸳鸯出门,只怕早就瞒不住了。
凤姐儿说的没错,鸳鸯的确是知道了,不过是为了贾母的身体着想,并没有告诉她,只是却留了心,仔细留意起府中的风向起来。
王夫人将手中的荷包扔在地上,恨声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周瑞家的就低下头,“二奶奶做主,燕姑娘的丫头就拦在院门口,我们实在是进不去。听那冬梅的意思,*馆和蘅芜苑都是客中,要想搜*馆,就必须得先搜蘅芜苑……”
王夫人的脸就沉下来,宝钗还没嫁给宝玉,这时候去搜她的屋子若是不小心传到外面成了什么样子?
王夫人垂下眼眸,“我听说你们搜宝玉屋里的时候有几个丫头不听话。”
周瑞家的心中一跳,就知道府里又要掀起波澜了。
王夫人就将袭人叫来,问了她宝玉屋里丫头们情况,这才拟定了这次撵出去的人,只是还没等她动作,殿试就结束了。
林远得了二甲的二十八名,比春闱的时候还前进了几名。王夫人的心情正不好,镇国公何家的一个旁支就突然传进话来,竟是想要和贾府结亲,而看上的正是探春。
本来想极力促成牛家婚事的王夫人顿时改了主意。牛家虽然有钱,但和何家却又不一样。虽然这家不是镇国公府的嫡支,但条件也不差,最要紧的是他们家有人在宫廷买办里办事,那是直接和皇宫挂钩的,要是两家能结亲,那么以后他们和元妃的接触也更方便些。
王夫人想也不想就选定了何家,只是这件事得绕开老太太。其实这件事最好的办法就是拖着,贾母和她生气也不过是这段时间的事,不给她脸也就是这段时间。等宝钗进门,时间长了,贾母自然不会再作弄她,探春的婚事自然而然的也就她做主了。
王夫人就露出拖的意思,只是何家也很快反馈回来信息,他们急着要定亲,要是贾府没那个意思,他们就要为儿子说其他的人了。
王夫人顿时急起来,这时候提出来不是专门等着老太太反对吗?
王夫人就想起牛家提亲的方式,就让何家通过镇国公府向老太太露出这个意思,她再从中撮合。
当然,她不可能告诉对方是因为她惹了老太太,老太太和她作对,专门不给她面子,所以她才连庶女的婚事都做不得住,她只是说老太太疼*孙女,因为是从小在跟前长大的,这才要亲自给孙女说亲。
因为有迎春的事情在前,加上迎春探春等人实实在在是在老太太跟前长大的,所以何家的人倒是没怀疑,反而觉得这样探春的教养肯定更好,毕竟在祖母跟前长大和在嫡母跟前长大的庶女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这个消息在女眷中流传,一时大家都对荣国府的几位姑娘留意起来。就连对惜春的名声也好了许多。
宁国府有许多事情都是私底下传,但不代表外头的人就没听说过,外头人不就说,宁国府如今除了大门外的那两头石狮子就没有干净的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十点左右还有一章三千字左右的O(n_n)O~
☆、第一百二十三章
牛家听说何家也有意贾府的三姑娘,就连忙让人去打探贾母的意思;贾母有些意兴阑珊;只推说探春的年纪还小。
牛家就忐忑起来。
张仕成听到消息就连忙去找夏云天。日前,南安王和安南国打起来了,正和皇上吵着要粮草;他被兵部尚书抓了去帮忙商讨;所以这两天都没有时间;听说又有人和贾府议亲;就赶紧推了几个同僚,跑来找夏云天。
还是先把媳妇定下来,心比较安定。
夏云天正在后院练剑,见张仕成来;也不停下;直练完之后才收剑。
张仕成就接过一旁冷泉拿着的毛巾递给夏云天。
夏云天诧异的挑眉,挥手让冷泉下去,这才边走边问道:“你找我什么事?”
“没有事就不能找你吗?”
夏云天就看着他笑问,“你这次找我真的没事?”
张仕成就摸摸鼻子。
夏云天一笑,坐在椅子上拿过茶喝了一口,道:“快说吧,我等一下还要进宫去教太子殿下武艺。”
“其实我却是有事要求王姑娘。”
夏云天诧异的挑眉。
夏安家的恭笑道:“这时候的鹿肉难得,我们老夫人见侯爷打得多,就让给王姑娘送一些过来,又想着老太太说不定也喜欢吃,所以就多带了一些。”
贾母就笑道:“多谢你家老夫人惦记,安平街老姐姐那边……”
夏安家的就笑道:“也送去了,老太太也说好,回头就给佑少爷做了吃。”
贾母就满意的点头,让鸳鸯送夏安家的下去了。
半路上夏安家的就看见熙燕,笑着上前行礼。鸳鸯了然的一笑,和熙燕打过招呼后就退后几步让她们说话。
熙燕诧异的挑眉,“张仕成?他是夏,你们侯爷的朋友?”
“是,”夏安家的垂眉道:“张公子和侯爷从小一块儿长大,如今又在军中任职。”
熙燕沉思了片刻,道:“我要考虑考虑。”
张仕成想要见探春,她不可能替探春拿主意,只能问过探春的意思了。不过以探春的为人,只怕她不会答应。
探春的确没有答应,她才一听说还有些恼怒,道:“这些话是妹妹该对我说的吗?”
熙燕就道:“我只是希望你多些选择,虽然现在还不知他人到底如何,但在这一点上却可以看得出他的真诚。”
探春扭过头去不说话。
熙燕只好将探春的态度传给夏云天。
夏云天就兴味的看着张仕成,道:“由此可以看出你的麻痹功夫修炼的很到家。”
张仕成就送了夏云天一个大白眼,起身走了。
既然直线不能救国,那他就曲线救国。
张仕成派人重点调查了牛家和何家,才一查完,张仕成就怒了。牛家倒还算了,何家却是什么意思?这哪里是结亲,是结仇吧?
张仕成将报告交给夏云天,让夏云天交给王熙燕,然后再转交给探春。
其实他更愿意自己跑进贾府交给她,只是他知道,他要真这么做了,以后的路只怕会更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