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胆地说出自己考虑到的不利因素,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如果的事我是管不了,但是,可能的事决不允许。”王大海声色俱厉,不管丁强能不能接受,气势汹汹地对他指责。
“做事总得要讲一个道理。如果厂房不竣工,设备基础不浇筑好,生产设备怎么可能进场安装。”丁强的心中叫苦连天,把最有力的道理摆出来,说给王大海听。
“那是你的事,我要的是按期点火投产,设备运转起来,生产出来的产品源源不断地送到客户的手中。”王大海根本听不进丁强说这个那个的,他的心中只有一个按期投产的目标,任何事都不能干扰。
“董事长,说得不好听一点,这简直是不讲道理。”听到王大海坚决的态度,丁强感觉自己的肺都气炸了,他倔强地反驳道。
“不讲道理是最大的道理。”王大海斩钉截铁地说。他不理睬丁强说的任何道理,他心想,市场跟谁去讲道理,市场不会因为德豪公司遇到困难,就等一等,绝对不可能,市场不相信眼泪,市场只允许强者生存。
“不讲道理就是不讲科学,不实事求是,”丁强被王大海劈头盖脸的一句话,说得无言以对,然而他还是不甘示弱,指出王大海的蛮横。
“我要的是工程建设的结果,至于工程建设的过程,你们自己把握,这怎么能说是不讲科学,不实事求是。”王大海看到丁强的两眼有泪水在里面打转,他缓和自己的口气说道。
“土建的工程,我怎么能把握得住。”丁强怕王大海不知道问题的核心所在,他说出自己心里的委屈。平时,丁强最头痛的问题,就是土建的事,不但要受天气影响,工程的时间很难把握,工期往往拖得很长。
“按照你定的计划时间,采取倒逼法,你要毫不手软地逼上一道工程,绝对不能影响到玻璃窑炉的砌筑,制瓶设备的安装。”王大海在给丁强支招,带着笑容对丁强说。
“我从现在开始,天天要逼你,如果再拖延工期,逼得你上吊,我都可以不管。”丁强听王大海这么一说,他毫不客气地对吴兵瞪着眼说。
“逼死人,可要偿命的。”吴兵在一旁,听着王大海与丁强的对话,一直没有插嘴,看到丁强把战火烧到自己的身上,他带着调侃的语气回答丁强。
“你没有听见董事长刚才说的,不讲道理是最大的道理。”丁强不甘示弱,拿着王大海刚才说的话,反击吴兵。
“我理解董事长不讲道理是最大的道理这句话的含义,是不讲客观的意思,不能因为有客观困难存在,就有理由拖延工期。不论有什么天大的困难,都要自己想点子,找办法去解决。不允许影响工程投产的总体目标。”吴兵脑子灵光,对着丁强深刻地剖析一番王大海刚才说的一句话。
“不逼不行,如果你不上吊,那末我就得跳井,投资这么大的工程,不能尽快地发挥经济效益,怎么对得起董事会,董事长派我来不是吃干饭的。”丁强的心里有了王大海刚才说的话,好像上方宝剑在手,底气十足地与吴兵进行理论。
“董事长叫你倒逼,不是你这个倒逼法,是叫你把工程逼活起来,做到各项任务齐头并进,你追我赶,最后整体地完成一期工程。而不是把工程给逼死,不论哪一块任务拖后腿,都宣告一期工程延期投产。”长期从事技术工作的丁强,可能容易钻牛角尖,吴兵在耐心地跟丁强解释。
“你说的把工程逼活,是怎么个逼法呢?”丁强虽然听着吴兵的详细讲解,他还是在紧追不舍地问。
“在挖土方的任务上,董事长已经做出一个好的榜样。南方雪灾,施工人员回家,没有力量开挖玻璃窑炉基础,怎么办?董事长逼出一个解决方法,请求部队支援。如果此项工程拖到年后,七月份投产肯定成为泡影。”吴兵满腔热忱地说着王大海求援部队的事例。
“董事长在挖土方这件事上,处理得非常漂亮,抢挖得及时,我的确从内心里佩服。”丁强情不自禁地赞叹说。
“你也要学着董事长,遇到困难,可不能逼我上吊,而是逼出好的办法,大家齐心协力把问题解决掉。”吴兵跟丁强开着玩笑说。
“报告董事长,丁主任安排我负责电路这一块,我能不能去硬逼变电所。”坐在桌前一直沉默不语的陶勇开口问道。
“你这一块还真的不好硬逼,主动权不在我们手上,栽电线杆,拉线都是供电局施工队专营,我们想帮忙,也没有办法用上力。”吴兵听到陶勇说到一万伏专用电线的事,摇着头叹息道。
“专用电路不能通,那整个一期工程将前功尽弃。靠目前照明用电的负荷,无法满足新厂生产要求。”丁强眉头紧皱,无可奈何地对王大海悲观地感叹。
“电老虎虽然不好惹,然而还是有办法逼的。陶勇可能要辛苦一点,每天都要密切观察沿途线路,电线杆的栽设和拉线情况,如果遇到当地老百姓的吵闹,耽误工期,或者是他们自己的原因窝工,及时报告,形成文字向市政府反映。”王大海迅速在自己的大脑中思考着,给陶勇一个明确的答案。
“董事长,如果这些都是正常,我就不要去逼工期。”陶勇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完王大海的讲话内容,抬起头来问。
“每天要到变电所去,相当于在那里上班,与他们建立起感情,可以促进他们尽快地把我们的一万伏专线线架设完工。此项工作宜早不宜迟。”王大海想了想,回答陶勇。
“董事长,这方面的事,我会做,每天去得比他们早一点,先给办公室烧好开水,把每个人的茶泡好,再打扫卫生,抹干净桌子,让他们一上班,有一个舒服整洁的环境,这样人的心情就会好起来。”对于搞好与变电所的关系,陶勇充满信心地对王大海说。
“董事长,关于土建工程,我自己要逼自己。”吴兵担心土建工程拖后腿,主动向王大海汇报。
“我是要好好地逼你一下。”王大海抿着嘴,面对吴兵点头说道。
第一○九章 及早动手
吴兵说出要逼自己,他是处于内心的惭愧,感觉对不起王大海。一个星期前,他没有经过王大海同意,私下把自己从南湖带过来的建筑工人放走,并亲自送上长江大客轮,到长江中游下船,转乘长途客车,或者是能乘的交通工具,再南下往回赶,即使步行,也要走回自己的家乡,因为铁路被冰雪覆盖,暂时停运。
其实,吴兵是被逼无奈,南方雪灾,带出来的建筑工人心神不定,整天围着小小收音机,每个人,听着收音机里播出的灾情,心急如焚,大家的情绪糟糕到极点,当听到有不少房屋被积雪压塌时,抱头好的兄弟,再义气的情怀,也阻挡不住建筑工人们回家的脚步。
吴兵带着队伍常年在外打拚,修桥筑路建房,工程质量和按时完工的信誉,有口皆碑,然而这一次,自作主张,他是迫不得已。如果先向王大海汇报,肯定不会同意,即使大发慈悲,也不可能走得一个人都不留下。
“眼看工程会战在即,你却成了光杆司令,身边连一个兵都没有。”王大海看到吴兵在低头不语,用铁钳在拨弄火盆里的炭块,他用语言在激吴兵。
“董事长,放走建筑工人的事,你还在记恨我。”吴兵抬起头,带着歉意说道。
“你多虑了,昨天做过什么已经无关紧要,我关心的是明天该怎么做。”王大海把自己的香烟拿出来,在会场上发了一圈,最后递给吴兵一支香烟。
“当时的情况,如果不答应他们回去,工人们简直把我架着,要强行跟他们一起走。”吴兵用火钳夹起一块通红的炭块,递到王大海的面前,给他香烟点火。
“能理解从农村走出来的建筑工人心情,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日日挂念的妻子,面对这么严重的雪灾,谁能不归心似箭。”王大海宽慰地说。
“怎么劝都不行,加倍地支付工资,他们也无动于衷,与他们商量,留几个人下来,可是,谁也不愿留下,看看这样下去,实在是阻挡不住,只好先斩后奏,送他们上船。当时,想先汇报,然而又一想,怕你不同意。”吴兵详细地叙述当时力争挽留工人的情况。
“都是家中的顶梁柱,在灾难面前,他们可是一家人的精神支柱。”王大海说这句话时,想到自己的父亲遭遇不幸时,当时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六神无主,一连几天饭不想吃,觉睡不着,沉浸在痛苦的思念之中,也没有人想起来,去张罗烧锅做饭,甚至过去一直坚强的母亲,受到打击,精神恍惚,出现颠三倒四的现象。
“家里都是老弱病残的,屋顶上的厚雪,一时找不到人去铲,压久后,屋面支撑不住,十分的危险。不是老人,就是小孩,再就是妇女,没有办法登高铲雪。”吴兵尽量地多说说建筑工人家里的困难,取得王大海的理解和同情。
“如果不是董事长抓得及时,下手快,把玻璃窑炉基础抢挖出来,我看你吴兵带着天将神兵来,也无济于事。”丁强可没有王大海那么大度,对吴兵私自放走工人,他心中的怒气还没有完全消除,大声地指责吴兵。
“请放一百二十个心,工期保证不会耽误。”吴兵知道放走工人的事,引起大家的公愤,他不好正面针锋相对地对抗,只好从承诺完成工期的角度,来消减各自心中的怨气。
“现在当然放心,董事长已经想办法把玻璃窑炉基础挖好。”丁强看吴兵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私下放走工人问题的严重性,用蔑视的眼光斜看吴兵说。
“即使不挖,等我们的队伍过来,过完春节动手,也不会影响工期。”吴兵心想,德豪公司可能是第一次搞大规模的技改工程,对于土建工程,个个心里没有底,人人像是惊弓之鸟。他充满信心地给丁强一个响亮的回答。
“怎么可能呢,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丁强虽然不是学土建工程专业,然而土建大致的工期,心中还是有数的。他直截了当地说道。
“如果不相信,我们俩人打一个赌,赌什么,丁强你说了算。你百分之百是输定的。”吴兵没有办法说服丁强,情急之下,只好用打赌的方法,刺激丁强相信。
“你这是在说大话,想争一个面子,给董事长看一看。”丁强根本不相信吴兵的这一套,继续在贬低吴兵,他心里想,今天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好好的让他受受教育。
“我们天南海北建过多少桥涵和道路,任务没有哪一次不是急的,定下剪彩时间后,业主像催命似的,天天派人催工程进度。”吴兵停顿一会,丁强刚才的话语,让他的心里有点不太舒服,等待平静些后,他继续说。
“既然业主来催你们,说明你们的工作任务没有完成得好。”丁强还是不依不饶,找出吴兵说话中的破绽,进行有力反击。
“每次都按照业主方提出的要求,提前圆满地完成目标任务。不然我们怎么能在路桥建设队伍中有很高的信誉。”吴兵充满信心地对丁强举例说。
“除非你们采取偷工减料的方法,不然怎么能完成建设任务。就拿水泥浇筑来说,虽然你能组织更多的力量,加班加点把水泥浇灌下去,可是,想没想到,水泥必须要有一个养护期,才能保证浇筑后的基础或者路面,达到质量要求的强度,冬天的养护期更长。我不知道你有什么办法来抢工期。”丁强虽然是从事工业技术方面的工作,平时不免接触到浇筑水泥的施工,耳濡目染……懂得一些水泥凝固方面的知识,故而,他理直气壮地反驳吴兵的说法。
“一行不到一行黑,我承认丁主任是玻璃方面的专家,然而你对水泥浇筑方面,只能是略知一二,知道一点皮毛。这里有缩短工期的方法。”吴兵对丁强驳斥自己的观点不屑一顾,他装作神秘地对丁强说道。
“吴总,你与我一样,没有喝过多少墨水,还在丁主任面前班门弄斧,他可是进过大学门的秀才。”陶勇插上话。他心里想,要压压吴兵目中无人的高傲性格。
“虽然没有喝过多少墨水,可是成天踩在泥水里,踩出满肚子的土建知识,不要小看,非常管用。”吴兵笑着回答,满脸的表情趾高气扬起来。
“有什么骗人的把戏,现场说出来,让大家来揭穿你丑恶的嘴脸。”丁强在继续追问着吴兵,他想今天必须打掉吴兵嚣张的气焰,下一步,好让他指挥的土建工程围绕着设备工艺转,而不能让设备安装,等着基础的施工,白白地浪费掉时间,因窝工而推迟投产。
“如果你要说是骗人的把戏,我不反对,不过这可是国家叫我们骗的。为了缩短混凝土的养护期,在搅拌时,按比例加入水泥速凝剂。原来要半个月的养护期,加入速凝剂后,只要三天,你算一算,工期是不是能大幅度的提前。”吴兵得意地向丁强,讲述缩短混凝土养护期的小巧门。
“采取速凝的方法,对工程的质量是否有影响。”丁强态度变得柔和一点,然而他还是在认真地追问。
“究竟是否影响工程质量,那需要科学家或者工程师来说明,本人喝的墨水少,无可奉告。但有一点是千真万确,既然能卖,那我们就能用。”吴兵此话一说,丁强没有了声音,吴兵有点洋洋得意地掏出自己的香烟,给大家一人一支地分发着。
“虽然不是偷工减料,然而可以说是投机取巧。”王大海认真地听着丁强与吴兵俩人的争辩,严肃地给吴兵指出这一点。
“没有他意,只是想向丁强证明,失去一个星期的时间,有办法赶得回来。”吴兵还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兴奋地向王大海笑着说。
“天有不测不云,做事还是留有余地的好,谁也算不到,未来将要发生什么。南方春天的漫长雨季,即将来临,我们的工程又会要遭遇怎样的考验。如果按照吴兵的方法,那末一点余地也没有。”王大海若有所思地对大家说道。
“不要抱有侥幸心里,你那是在走钢丝,非常危险,要尽快改邪归正。”听到王大海在批评吴兵,丁强来了精神,马上直言不讳地指出吴兵的不足。
“将功补过,大家见证土建工程,节后的表现,不用速凝剂,保证工期,稍有提前。”吴兵胸有成竹在向大家表态。
“你的工人在什么时候能带得过来。”王大海试探性地问。
“没有问题,过完元宵节,大队人马进驻工地。”吴兵肯定地回答王大海。
“绝对不行,必须及早动手,再提前十天。”王大海当机立断,对吴兵斩钉截铁地说道。
吴兵目瞪口呆地看着王大海,他能否做到呢?
第一一○章 千里冰封
王大海要求吴兵必须提前十天,将回家的建筑工人全部带过来。可是吴兵瞠目结舌,不好表态,真是赶鸭子上架——难呀。吴兵的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即使在元宵节,工人们能赶过来,也是吴兵连续几天苦心相劝,好不容易才答应下来的。
千里冰封,南方遭遇五十年不遇冰雪灾害,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极端天气,暴风雪造成多处铁路、公路、民航中断,不少房屋倒塌,大面积农作物受损。虽然是短暂的,然而给人们造成恐慌心里非常巨大,吴兵所带的工人队伍,都是家乡的农民,家家户户的房屋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冰雪覆盖,加上又逢新春佳节,大年初四想把他们从家里带出来,不是一句话就能说定的事。
王大海之所以固执地坚持提前十天,他是担心,如果在南方漫长的雨季来临之前,不将庞大的玻璃窑炉基础浇筑完毕,在绵绵阴雨中不但不能操作,地表水将长期淹没,解放车指战员辛辛苦苦挖出来的基础坑道,有可能出现流沙塌方的危险,后果不堪设想,这是关系到迁厂工程是否按时投产的牛鼻子。
“董事长,这十天对于工人来讲,比十个月还要重要。”吴兵不敢正面否定王大海的意见,只好旁敲侧击。他认为要想在初四动身,把工地上的建筑工人全部带过来,真是难于上青天。
“难道在家里待着,雪灾就能消减,劝他们赶快出来劳动自救,堤内损失堤外补。”王大海看平时生龙活现的吴兵,变得低沉,目光游离不定,他猜想吴兵带工人提前十天过来,有很大的难度。王大海首先要做通吴兵的思想工作,排除他心中的畏难情绪。
“这些工人,最能坚忍克己,对生活没有那么多奢求,基本上是清心寡欲,敝帚自珍。”出来有钱赚当然是好事,吴兵知道他的老乡并非是这种想法,不愿意到处折腾。
“他们舍不得背乡离土。”王大海带着疑惑问。
“说句老实话,他们的要求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