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3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靖点了点头道:“不错,咱们拿下玉门关,蒙古人便不能退守西域诸国,而西域诸国自然不能受到蒙古人的胁迫。到时候咱们前往金城战场,便能策反西域诸国的首领,如此一来,蒙古兵马势必大败!”

    三人一听眼睛一亮,是啊,如此简单的道理,他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只是李靖却不知道,此时的西域诸国首领已经成功被王玄策策反。到时候他拿下玉门关,蒙古人便无路可逃!

    “带兵打仗,并不一定要与敌人硬拼,梳理战争的关键点,长途奔袭,袭取敌人的命脉,也能达到战胜的目的!”李靖耐心的向三人解释道。

    林御眼睛一亮,如今万年公主来到雁门找他,而他却还是籍籍无名,身无功勋。除了并州暂时无仗可打之外,还有能力的原因,却是自己用兵如神,陛下肯定会带着自己南征北战。

    显然是能力不足,才导致林御如今的地位并不高,而且刘辩是天子,自然不能带着他未来这个驸马给他捞功劳,并且林御自己也愿意走后门。

    如今听到李靖的言论,林御眼睛一亮,跟随着卢植学习兵法,如今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想要更进一步,只要战场的磨练,或者向兵法大家学习。

    但如今并州并不是向蒙古开战的时机,想要在战场上磨练,显然不成。所以只有向兵法大家学习兵法,才能更进一步,而李靖的兵法知识,让林御佩服不已。

    前一战袭取邺城,今日一战袭取玉门关,无不是对着敌人防御不足,但却是至关重要的命脉下手,林御很喜欢这种作战方式。

    林御深深的吸了口气,向着李靖拜倒道:“李将军,末将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将军答应!”

    “林将军快快请起!”李靖吓了一跳,连忙将林御扶起道:“不知林将军有何事相求,本将能够做到,定然不会拒绝。”

    “在下见将军用兵如神,心生仰慕,深感能力不足,想拜将军为师,跟随将军学习兵法,不知可否!”林御拱手请求道。

    “这……”李靖迟疑道:“林将军少年英雄,一路过来,对待士卒如兄弟一般,用兵也是谨慎,颇有悟性。若能收你为徒,本将自然求之不得,只是我已经有了一个弟子,乃是苏定方,我坐镇太原,而你又在雁门,此次出兵我是向杨老将军借的骑兵,若是收你为徒,恐怕没有时间教导你兵法啊!”

    其实李靖还有一个顾忌没说,那就是林御与万年公主的关系。日后以林御的身份,就是外戚,身为皇室成员,或多或少会牵扯日后皇家的斗争,比如皇子的派系等。

    而李靖从来不参与这些斗争,也不想牵扯进去,可一但与林御扯上关系,那便是不想牵扯,也有关系了。

    因此尽管林御很优秀,李靖心底却不想收这个徒弟。但又陈到,裴俊二人在场,李靖也不方便提点,就算二人不在,李靖也可能跟林御这么说。

    林御不知有这层门道,当即说道:“李将军,只要能得您教诲,便是时间不足,也没关系。林御定然刻苦钻研,绝不给您丢脸!”

    李靖沉默不语,心中也十分纠结,一边的陈到心思较为缜密,他又在禁军中待过,见过不少洛阳达官显贵的争斗,很快便明白了李靖的顾忌,扯了扯林御的衣服说道:“林将军,李将军这是考验你呢,你不防说说自己的志向!”

    “志向?”林御也是个聪明人,经过陈到这一提点,立马明白过来,说道:“李将军,小子从小便以霍去病将军为目标,立誓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小子学习兵法,只是为了杀进贼寇,保卫大汉,待日后海内清平,便辞官归隐……”

    林御说的很明白了,意思便是日后建功立业了,等大汉稳定之后,不会在为官,自然朝堂的争斗也与自己无关。

    李靖看着林御,心道:“这小子倒也聪明,不过以后得事也说的清楚。咦,正好有个玉门关,我便让他带兵去攻,若是他攻下来了,便收他为徒,也给他个功劳,若是他攻不下来,只能说没有师徒缘分!”

    李靖想到这里笑道:“这样吧,我且考考你,明日寅时你先率领五千兵马前往玉门关,我卯时在去。待我们两军汇合,你若是能拿下玉门关,我便收你为徒,若是拿不下来,此事便作罢。但又一点,你一路行军,不可让士卒心生怨言,到时候我询问士卒,要是他们说你急切行军,我是不成!”

    寅时与卯时之间,只是一个时辰,如今李靖行军已经是达到了一个极限,在增加行军力度,士兵就会苦不堪言。林御想要在行军方面增加拿下玉门关的时间根本就没有可能,也就是说,林御先行一步,到达玉门关以后,也只有一个时辰拿下玉门关,若是拿不下来,李靖便不会收他为徒。

    裴俊一脸不忿,央求道:“李将军,这时间也太少了吧?玉门关买咽喉要道,守军肯定不前,咱们又没有攻城器械,还都是骑兵,如何攻得下来呢!”

    “多谢将军给末将这个机会,末将愿意一试!”林御拱手说道。

第690章拿下玉门关

    林御一口答应下来,他也已经看出了李靖的顾忌,心知李靖不会在松口,这是自己唯一的机会了。

    见林御点头答应下来,李靖满意一笑拍了拍林御的肩膀道:“好,既然如此,我分兵五千与你,今晚赶路累了,你且先去休息,明日一早出征!”

    “诺!”林御拱手离开,坐到一边躺下,没有立刻休息,却默默翻出西凉地图。

    想要在一个时辰之**拿下驻守兵力不弱的玉门关,难!非常难,但也并非不可能。

    首先是在士卒的能力范围之内,争取最短的时间,林御使劲琢磨着地图,想要看看有什么路线可以尽快的赶到雁门关。

    可林御很快就发现,李靖制定的行军路线,实在是天衣无缝,不仅安全沿途还有水源可以补充,这条路线,是最短能够抵达玉门关的。

    林御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但却对李靖更加的佩服起来,自己的想法没有错,李靖的确是用兵大师,只要能拜李靖为师,自己一定能获得长足的进步。

    林御对着地图看了许久,直到裴俊陈到二人过来劝说林御才睡下,第二日寅时,林御率领五千骑兵直奔玉门关而去。

    好在这支骑兵是雁门郡的,林御是雁门关将领,其威信比李靖要大得多。林御一路上鼓舞众将,许下许多承诺,将士这才答应每天多赶路二十里。

    与此同时驻扎在上的李显忠率领需要兵马前往金城郡。以薛安都,谢玄二人为前锋,各领骑兵两千五百,两军交替前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不过李显忠主力乃是步军,如今八月中季,天气炎热一天下来却只能赶路三四十里,速度非常之慢。

    但尽管如此,李显忠出兵不过一天,就被司马懿派出深入天水腹地的斥候给打探到了。斥候战马崩腾之下,第二天就将情报告知了司马懿。

    司马懿得到消息,立刻召集众将前来商议对付李显忠之事。

    司马懿高坐主位,看着下方众将说道:“昨日斥候得到消息,上李显忠已经尽起大军直奔金城而来,如今天气炎热,一日只能行军三四十里路,预计三日之后方可抵达金城,你们可有什么意见?”

    “哼,太好了,李显忠他终于派兵来援,两军,我吕布愿意率领骑兵三千,前往破之!”吕布一听李显忠前来金城,大喜过望连忙拱手请战。

    “温侯莫急!”法正冲着吕布摆了摆手道:“汉军明知我军人数众多,几日前又派了高思继前来送信,这其中定有阴谋,或者说汉军只有已经对付我们的记策!我军当以静制动,不可冒然出击,中了汉军的埋伏!”

    吕布冷笑道:“军师严重了,汉军有了破敌之策又如何?我军实力摆在这里,只要汉军敢来,吕布见一个杀一个!”

    “话虽如此,但敌人有不可预料的阴谋,我们不得不防啊!”法正摇了摇头说道。

    司马懿沉吟道:“孝直说的没错,我决定将兵马分成两部,每部五万,本将与温侯坐镇此营寨,孝直你率领高仙芝,张任等将往东十里安营扎寨,占据险要地段,拒守汉军!”

    “将军为何不让我往东列阵,反而留守营寨?”吕布怏怏不乐:“若是让我往东驻守,不说击败汉军,汉军也不敢更近一步!”

    司马懿摇了摇头道:“不行,你生性冲动,敌情不明,当以稳为主,弄清楚汉军的具体动向之后,在做打算。若是让你往东驻守,定主动出击!”

    “我……”吕布还要争吵,司马懿却将眼睛一瞪冷喝道:“我意已决,你在多言军法处置!”

    “诺!”吕布无奈只得听命。旁人压不住吕布,但司马懿却是个狠人,对吕布可谓软硬兼施,吕布却很听他的话。

    如此司马懿兵分两路,让法正,高仙芝,张任三人率领五万兵马往东十里外驻守,防备汉军。而他自己与吕布则率领五万兵马继续包围金城,以防万一。

    时间飞逝,李显忠的主力步军距离金城还有几天的路程,但林御李靖的骑兵,一路上纵马狂奔,一日行军三四百里,却是很快抵达玉门关。

    玉门关前二十里,林御率领停了下来,身边大约两百骑兵皆穿着蒙古战甲,其头发也按照蒙古梳辫,打扮的奇形怪状。

    林御看着这些人道:“你们皆是军中擅长说蒙古话的士卒,待会你们跟我前往玉门关,诈开城门,其余人马放慢速度,待听到喊杀声起,便冲过来,一举拿下玉门关。”

    攻城夺寨,想要以速度取之,只有凭借计谋,更何况玉门关乃是雄关,西凉的门户,想要以强攻不亚于天方夜谭。

    林御说罢与两百打扮成蒙古骑兵的士兵一起往玉门关赶去,不过一会,便抵达玉门关下。林御不会说蒙古话,但却教了士兵如何说,士兵一马当先来到城下往城头大喝道:“城里的安答快快开门,拖累王子前方战事出现变故,命我等往西域曾派援兵,你们快快开门,别耽误时间!”

    城头守将是一个蒙古千夫长,率领三千兵马守关,一听这话连忙说道:“拖累王子兵马十五万,怎么会出现变故?”

    “嗨,别提了,汉人皇帝已经灭了冀州,率领大军来到西凉,汉人实力大增。那些猛将好生厉害,忽达赤,吉赛尔等猛将都被汉将杀了,因此让我前去西域请求援兵,你们快快开门啊。”

    按照林御的推测,西域诸国的兵力不下于二十万,可如今蒙古军中西域的兵力只有七八万上下,这些年虽然动乱以及战争损失不少,但西域诸国的兵力起码还有书万上下,因此拖雷势危往西域请求援兵,是非常有可能的。

    城上的千夫长一听连忙下令开城放林御他们进来,关门打来,林御一马当先,冷喝一声:“杀!”

    枪出如龙,林御瞬间刺死开门的两个蒙古士兵,冲入关没,其余骑兵紧跟在后,杀戮着城门四周的骑兵,转眼间便控制了城门,喊杀声大起。

    后方的主力骑兵听到喊杀声加快速度,很快便冲到玉门关下,关上守将虽然放箭抵御,但林御一行也下了战马往关上杀去,蒙古人不擅长守城,很快就被林御率兵杀乱。城下骑兵没有蒙古人的袭扰,一鼓作气冲入关中。

    一个时辰之后,当李靖率领骑兵赶到之时,林御已经打扫完战场,在城下迎接李靖。

    “徒儿林御见过师尊!”不等李靖说话,林御便向着李靖拜倒。

    李靖望着城头上插起的汉军旗帜,在看四周汉军骑兵脸上的喜悦之色,抚须笑道:“好好,你既然在一个时辰之内夺取了玉门关,本将便收你为徒,不过能学到多少兵法,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多谢师尊!”林御兴奋道。

    李靖点了点头下令道:“大军入关休整半日,陈到率两千兵马留守玉门关,半日后,大军随我赶往金城作战!”

    “诺!”三人拱手领命。

    ………………

    …………

    却说李显忠部,率领兵马一路向西,经过三四天的行军,终于抵达了距离金城的不远处。

    可在这里,法正率领着高思继,张任,在汉军的必经之路,一座山谷之间安营扎寨。

    说是山谷,但西凉多戈壁,荒丘,两边尽是连绵起伏的荒丘,而益州兵马就驻扎在路中央,宽度也有上百丈,占据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薛安都,谢玄行军至此,知道无法行进,回报李显忠。

    李显忠便在对面安营扎寨,五万大军对峙。

    当天下午,李显忠与众将来到附近好处观察情况,一眼望去,四周尽是荒凉戈壁,远处遥遥在望,金城之下,营寨连绵起伏,将金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诸葛亮指着对面的益州兵营寨说道:“益州兵马的营寨规模不过五万兵马,占据险要之处,营寨建立的非常合理,四周戈壁山丘之中,有骑兵巡逻,好生谨慎,当真是一块硬骨头啊!”

    薛安都说道:“这有何妨,我率领一支骑兵从左右山丘中突入,杀乱益州兵营寨!都督在率领主力从正面突入!”

    “不可,薛将军你看,那山丘沟壑之中,许多地方视线不明,益州兵马肯定在其中设置了弓箭手,若是从哪里突入,定吃大亏!”诸葛亮指着山丘中某些视觉死角说道。

    李显忠心中泛起一股无力的感,这些东西他还没有注意,一听诸葛亮说起,才察觉不对。一时间他对益州兵布置防御之人是佩服之至,又感叹诸葛亮青出于蓝,大汉后继有人。

    李显忠便看着诸葛亮,谢玄二人询问道:“那依孔明,幼度之见,我军该当如何?”

    “益州兵马只出动一半阻拦我军,防备森严可谓牢不可破,我这一方不可强攻,还得曹都督兵马起先手!”谢玄看着这营寨摇头道。

    诸葛亮点头附和:“只需要曹将军主动出击,蒙古人定然列阵迎敌,到时候他军中西域士兵反水,里应外合之下,曹将军肯定占据优势,而益州兵马定要相助,如此一来,我军可乘势攻打此营寨,如此便可大胜。”

第681章惊世一战

    诸葛亮,谢玄二人都提议让金城的曹操先动手,毕竟内应是在蒙古军中。一但曹操动手,蒙古军中西域诸国的首领必定倒戈相向。

    从兵力上看,蒙古兵马原本有十五万兵马,在与赵云争夺营寨之时,损失了一万多人马,还剩下十三万,而益州兵马有十万,共计二十三万。

    而曹操这边,有白马义从以及虎豹骑,还有一万普通骑兵,精锐步卒四万,加上夏侯,夏侯渊从并州来援的两万精锐,共计八万精锐,还有就是从韩遂西凉军中挑选出来的精壮,也有两三万人,十万兵马也是有的。

    李显忠这边,有五万兵马,相加便是十五万兵力。

    然而蒙古军中,西域诸国的兵马大约有八万左右,其中大部分愿意倒戈,按少了算也有五万人马。

    如此一来,便是汉军二十万,蒙古益州联军十八万。在兵力上有微弱的优势,但是西域诸国的兵马突然之间的倒戈,蒙古大军从其内部瓦解,其意义之大,却不能以正常的兵力数量计算其作用。

    经过诸葛亮的一番分析,李显忠抚胡说道:“孔明说的不错,一但曹都督主动出兵,凭借着西域诸国的兵力里应外合,曹将军兵马势必占据优势,而益州兵马定不会坐视不管,而我军便可以在这个时候攻打益州营寨了!”

    “今日月明星稀,正适合放灯,我便放灯通知曹都督,高将军在金城之中,他见了就知道我军已经赶来!”曹操望着天空说道。

    当天晚上果然月明星稀,诸葛亮在营寨之中,放出数十盏孔明灯。灯火飞上天空,很快吸引了大量士兵的注意。

    金城城下,拖雷中军大帐之中,士兵飞快走了进来,拱手说道:“启禀王子,天子又出现了那诡异的东西,这一次可是数十个啊!”

    “什么?”拖雷一听,连忙走出营寨观看,只见天空上数十盏孔明灯升空而起,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天上的星辰一般。

    正在此时,司马懿大步走了过来,脸色阴沉道:“拖雷王子,天上之物是从东方汉军营寨中升起,上次那个与此物一模一样,这定然是汉军的通知曹操的信号!”

    拖雷恍然大悟:“上次咱们与温候比试,阴差阳错将其射落,毁了汉军报信之物。故而才有了高思继单骑冲营,前去金城报信的事!”

    哲别连忙说道:“王子莫急,看我将这些都射落下来,看李显忠还怎么和曹操联络!咱们或许还能凭借这个知道汉军的动向!”

    哲别说罢弯弓搭箭,便射孔明灯。

    司马懿叹了口气道:“没用的,上次风向是东南风,这灯往金城方向吹,上面可能有情报,可是射下来也化为灰烬。而这一次这灯却是直接升空,在天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