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5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重礼法,杨继业却不敢乱叫,若是这二人是杨衮的徒弟,义子之类,便是与他平辈论交。

    杨衮指着二人解释道:“当年我离开雁门之后,入燕山修行,遇到这两个孩子父母被胡人所杀,他们也是姓杨。根骨也还不错,我就收他二人做我义孙,传承我这一脉的香火。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燕山传授二人武艺,兵法,最近听闻蒙古入侵,两个孩子学有所成,有心报效国家,便带他们来投奔你了。

    这一个名叫杨春,是兄长,跟小子是一个辈分的,我给他取字延德,这一个名叫杨景,我给他取字延昭!”

    随后杨衮又又指着杨继业对杨延德,杨延昭介绍道:“这位便是我常跟你们提起的杨继业了,乃是我的侄儿。按照辈分,是你们的叔父,你们看到他,要行父子之礼,不可怠慢。”

    杨延德,杨延昭二人平日经常听杨衮提起杨继业,对杨继业镇守雁门的事迹非常崇拜。二人听了杨衮的话,当即跪倒在地,说道:“叔父在上,请受侄儿一拜。”

    “好孩子快起来!”杨继业大喜不已,连忙将二人扶了起来。

    又询问二人生辰八字,杨延德今年三十有四,杨延昭今年三十有二,而杨延嗣今年不过三十一岁。杨继业便道:“我麾下还有一子,年纪比你二人要小,便是你们的弟弟了,以后若是有机会,我在给你们介绍。”

    杨延德,杨延昭二人也高兴无比,说道:“我们虽在深山,也常听七将军威名,不想如今居然成了我们的弟弟。”

    旁边的李靖也与伍云召见礼完毕,来到杨继业等人身边,笑道:“今日你们一家人团聚,伍将军前来,也解了我心中忧虑,今日当真是大喜之日。来人,摆酒设宴,我要款待几位。”

    一旁的林御闻言,向李靖询问道:“师傅,伍将军前来带了什么好消息,莫非薛将军他……”

    李靖点了点头道:“此处人多耳杂,咱们先进去在说。”

    一行人进去府中,有下人端上酒饭,李靖对着几位说道:“几位前来一路风尘,只是如今并州战事紧急,来不及准备酒饭,只是一些粗茶淡饭,先填饱肚子在说。”

    李靖说完,便先向众人敬了杯酒,伍云召知李靖待会还要谋划战局,也只喝了一杯,便只吃饭菜,不在饮酒。一边杨衮,杨延德,杨延昭自有杨继业,林御等人做陪,只是杨衮也是深明事理之人,见如今战事紧急,也不多饮,只吃些饭菜。

    不过多时,众人吃饱喝足,李靖便命人撤去碗筷。

    杨继业拱手而出,说道:“都督您如此高兴,莫不是伍将军从幽州带来什么好消息了?”

    李靖点了点头,来到地图跟前,指着地图说道:“不错,薛将军听闻蒙古兵马来到雁门郡外,担心蒙古兵马从雁门攻打幽州上谷,代郡。已经亲率兵马赶往代郡镇守,代郡与我雁门郡相邻,防线也与我雁门在一起,如今薛将军领军前来,我军于雁门防御的兵马便不用派那么多了。详细情况,还是让伍将军来说吧。”

    伍向着众人拱了拱手,说道:“我幽州有兵马十三万左右,薛都督得知蒙古近犯雁门,担心蒙古又攻打代君,上谷。所以派遣副都督狄青率领三万兵马镇守于渔阳,右北平,辽西郡一带。此地北部有燕山为屏障,只需镇守关卡,便稳如泰山。

    而上谷方面,薛都督派张士贵将军率兵三万镇守,而代郡则由薛都督亲自率兵五万赶来镇守。只是代郡与雁门郡相邻,防区也跟雁门相连,具体防御还需双方商榷。薛都督又考虑到并州还要兼顾河套,兵力有所不足,所以派遣末将快马前来,与李都督商议雁门郡的防御之事。”

第1023章关门打狗之计

    “薛都督率兵前来镇守代郡,真是解了我并州燃眉之急啊!”听了伍云召的一番述说,李靖拍手大赞道。

    林御对着伍云召说道:“实不相瞒,杨将军前不久已经赶往河套,说服冉闵让出云中,定襄二郡,交于我军驻防。不想杨将军刚回来,蒙古又从雁门发兵来攻。如此我军便要分兵驻守二地,先前都督正为正为此事烦恼呢。”

    伍云召点了点头说道:“薛都督就是考虑到并州要兼顾河套,应该兵马不足,所以才亲自带兵赶来代郡镇守。并且李都督,此次薛将军想出个计策,所以才派我过来和都督您商议,都督不防听听,看看计策是否可行。”

    李靖站在地图前方,看着雁门以及代郡的地图,不过一会沉吟道:“若我所料不错,薛都督想出的计策,应该是关门打狗吧?”

    伍云召闻言拍手赞叹道:“李都督果然名不虚传,薛将军想出来的计策便是关门打狗之计。”

    “什么关门打狗?”下方众将听了二人的对话,却是一头雾水。

    李靖看了看林御,说道:“林御,你过来看看地图,看看你能不能明白何为关门打狗之计,若是说的对了,你便可以出师了。”

    “诺!”林御走到地图跟前,看着地图领会薛仁贵提出的关门打狗之计。

    看了一阵,林御眼睛一亮,说道:“都督,我已经领会了。”

    李靖笑道:“你且说来听听!”

    众将闻言,也聚集到地图之前。

    林御指着地图说道:“我雁门与代郡相连,如今蒙古兵出雁门以北,而薛将军则出兵代郡,代郡西北有高山为屏障,蒙古若想要进攻代郡,要么进攻高山之中的关隘,要么从雁门杀入代郡。

    然而如今代郡以北的关隘,有幽州兵马驻守,蒙古人无法南下。因此薛将军出兵代郡的消息,蒙古骑兵是无法得知的。

    若要对付蒙古人,须得我二州合力不可,首先我军兵出雁门最北的强阴县一带。在长城之外抵敌,与蒙古兵马对峙,在让薛都督陈兵代郡,按兵不动。

    待到时机成熟,我军可佯败,退至长城以南的白登一带,蒙古骑兵必定来追。到时候再让薛都督兵马杀至蒙古骑兵后方,如此里应外合,关门打狗,能够全歼蒙古骑兵也说不定。”

    伍云召听了林御的讲解,拍手赞叹道:“林驸马不愧为李都督高徒,薛都督的关门打狗之计就是这样,林将军说的一点不差,不知李都督认为此计可行否。”

    李靖点头说道:“当然可行,蒙古骑兵难以击之,如今蒙古主动来攻我军抵御不难。但日后攻守异位,我军兵出草原,只怕连其主力都难以寻找。如今蒙古主动来攻,这关门打狗之计,有望全歼雁门以北的来犯之敌。是最好的计策了,此计若能成功,必使得蒙古元气大伤不可。”

    伍云召闻言大喜,说道:“既然如此,还请都督速速发兵抵御蒙古吧,若是蒙古斥候渡过长城,发现我幽州兵马,这计策便行不通了。”

    “好!”李靖点了点头,望着众将说道:“我并州如今可用兵马有十一万,马军八万,步军三万。而薛都督又派遣五万兵马藏兵代郡,蒙古大约有十万铁骑。因此,我并州只需派遣四万兵马足矣!

    杨继业,本将委任你为领军大将,裴俊,陈到,高顺三人随军出征,率领三万马军,一万步军,兵出强阴一带。与蒙古兵马对峙,寻找时机,借机会佯败,退至白登一带,与薛都督兵马,前后夹击蒙古大军。”

    随后李靖又看向伍云召说道:“伍将军,我并州可用兵马,只有十一万,我要亲领一军前往云中一带镇守。因此只能派出四万兵马,还希望我幽州,并州精诚合作,击败蒙古。”

    伍云召拱手说道:“李都督,此次薛都督率领的兵马有五万,其中四万更是宇文都督亲自训练出来的胡人骑兵,战斗力不下蒙古铁骑兵,又有薛将军,宇文将军他们亲自出马。李都督您大可不必派遣四万兵马,要不然您亲自率兵镇守的云中一线兵力可就不足了。”

    李靖摇了摇头说道:“四万兵马还是少的,若是派的少了,蒙古兵马肯定猜测到我军还有仪仗。若是佯败,只怕不肯轻易追击。至于我这里,你大可放心,有我镇守东部阴山,绝不会让蒙古骑兵越过阴山一步。”

    下首的杨衮起身对着李靖说道:“李都督,既然您不愿多带些兵马,那大将就不用派那么多了。我与两位义孙此次也会跟随继业一同出征。他们二人武艺皆是我亲自调教出来的,您大可放心便是。”

    杨继业则担心李靖带的兵将太少了,跟着附和道:“都督,我的武艺,兵法皆是叔父传授,这两位侄儿,武艺兵马定然不凡,有他们从旁相助,您不必担心。兵将您大可多带去一些。”

    “哦?”李靖闻言看向杨延德,杨延嗣二人,见他二人身材魁梧,双目炯炯有神,武艺定然不差。

    但李靖行事谨慎,却不会轻易将兵马交给杨延德,杨延昭这没有带过兵的人指挥。便说道:“既然如此,我便要好好考校考校你们了,若是不过关,可当不得大将。”

    “都督只管考校便是!”杨延德,杨延昭二人拱手说道。

    李靖心知二人武艺不凡,当个大将不成问题,但若是就这样轻易委任二人担任将校,普通士兵也不会心服。

    故而李靖有心让二人在士兵面前立威,士兵见识了他们的武艺以后,就算委任他们为将校,也不会不服了。李靖便道:“便先考校武艺吧,咱们且往校场比试!”

    一行人来到校场,李靖召集众将前来观看。

    裴元庆跃跃欲试,说道:“都督,便让我来考校他们的武艺吧。”

    李靖眼睛一瞪,说道:“听说你在河套和冉闵打了起来,本将还未治罪。想要活动筋骨,本将待会打你几十军棍你就舒服了。”

    裴元庆一缩脖子,连忙退了下去。

    李靖自然不会让裴元庆来考校二人武艺,裴元庆乃并州第一猛将,并州其他大将,没人接得住裴元庆三招两式。若是让裴元庆来考校,杨延德,杨延昭二人一两个回合就败了,李靖有心让二人立威的计划可就落空了。

    “陈到,裴俊你二人一人挑一个,看看他们武艺如何!”李靖环视众将,最后将目光落在裴俊,陈到二人身上。

    裴俊,陈到二人在并州将校之中,武艺属于中上,用来试探杨延德二人武艺,在合适不过了。

    “诺!”二人拱手领命。

    翻身上马,陈到当先催马而出,望着二人拱手道:“我乃汝南人陈到陈叔至,不知哪位原来赐教?”

    “杨延德冒犯了!”杨延德一催胯下战马,挥舞着手中通棍,直奔陈到而来。

    那边裴俊与杨延昭自然没得挑了,也催马战至一处。

    “系统检测到陈到与杨延德比试武艺,陈到当前武力97,杨延德武力97!

    系统检测到裴俊与杨延昭比试武艺,裴俊当前武力97,杨延昭武力97!”

    这四人武艺倒是不相上下,四人两队转灯儿厮杀,从中午战至日落时分,大战百十回合,却是不分胜负。

    李靖见周围士兵看的目不转睛,高声呐喊士气如虹,见目的达到,便下令二人停战。

    李靖看着二人赞叹道:“你们二人武艺果然不凡,陈到,裴俊皆是我并州大将,武艺乃是一流,尔等与他们不分胜负,担任大将却也足够了。不过光有武艺却也不行,还得兵法韬略过关才行。”

    “都督只管考校便是!”杨延昭对于自己的能力却是十分自信,毫不犹豫的说道。而一边的杨延德则慢了一拍,李靖便心知二人兵马上面,谁优谁劣了。

    随后李靖又询问兵马韬略,二人皆对答如流,又询问行军打仗,战场布局,等这种情况,且是杨延嗣答的多,杨延德答的少。

    不过尽管如此,李靖对于二人的能力却是地保持肯定态度。

    二人武艺高强,杨延德统兵能力略显不足,不管尽管如此,基础兵法韬略却也是熟读,安营扎寨的知识,兵马与天文地理的结合也不曾出错。

    只是李靖乃是顶尖统帅,询问的问题不易对答,杨延德答不上来,也是正常。

    而杨延昭,却给了李靖一个大大的惊喜,一番询问下来,杨延昭却是什么问题都对答如流,哪怕兵法中深奥的问题,杨延昭也有自己的见解。

    “真乃大将之才也!此人统兵才能与林御相当,有他跟着杨老将军,我大可放心了。”李靖看着杨延昭,心中大喜道。

    回到府中,李靖对着二人说道:“你们二人才能果然不凡,本都督委任你二人为牙门将,虽杨继业将军随军出征。如此裴俊便随本将出征,陈到,高顺从旁协助杨将军吧!”

第1024来势汹汹

    经过一番考校,李靖发现杨延德,杨延昭二人武艺不凡,兵法韬略也成竹在胸。特别是杨延昭,乃是大将之才,有独领一军的能力。

    李靖当即表二人为牙门将,让他们跟随杨继业随军出征。

    并且李靖改变原本的任命,将裴俊从杨继业的随军名单之中剔除。

    原本李靖派裴俊,陈到,高顺三将跟随杨继业,以防不测。如今杨衮率膝下义孙来投,杨衮年纪大了暂且不算,还有杨延德,杨延昭两个得力干将跟随杨继业。李靖便将成全杨继业的好意,把裴俊给留了下来。

    如此并州十一万大军,一众大将,杨继业率领陈到,高顺,以及刚刚来投的杨衮,杨延德,杨延昭率兵四万,前往雁门以北,迎战蒙古。

    而雁门旁边,便是幽州代郡,幽州都督薛仁贵亲率五万大军藏兵代郡。麾下又有宇文成都,伍云召这些大将。

    有薛仁贵从旁策应,雁门的安全,可谓稳如泰山。

    而东部阴山所在的云中,定襄一带,则有李靖亲自率领剩下的七万兵马前往镇守。麾下有林御,裴元庆,裴俊,李嗣业等大将。

    伍云召在雁门用过晚饭之后也不在多待,连夜纵马返回代郡,向薛仁贵复命。

    次日,杨继业则起四万大军,向着雁门北部的强阴赶去。

    李靖这边,也捉紧时间整顿兵马,筹措粮草,几日过后,粮草兵马准备完毕,也出发赶往云中一带镇守。

    如此,偌大一个并州,便分成了三个防线。

    西部阴山一线,由冉闵率领五万乞活军镇守。

    东部阴山一线,由李靖率领七万并州大军镇守。

    雁门以北,由杨继业率领四万并州大军,协同幽州薛仁贵率领的五万大军镇守。

    也是并州地理使然,整个并州北部数百里疆域完全暴露在蒙古的兵峰之下。在加之如今蒙古强势,蒙古出一次兵,并州便要花大力气来防守。

    三方战线,冉闵负责镇守的西部阴山,以及雁门以北,已经确定有蒙古骑兵来攻,各有十万铁骑。

    唯独云州以北,汉军尚未打探到有骑兵出动的迹象。

    不过草原广阔无边,汉军斥候也只敢深入两百里左右,蒙古骑兵若要出兵,从草原深处一路南下,不过几天时间便可以抵达大汉边境。

    因此哪怕云中北方尚未打探到蒙古出兵的迹象,李靖也不敢放任不管,而是亲自带兵前去镇守。

    并且李靖乃是顶尖统帅,根据他敏锐的嗅觉,李靖心知,此次他镇守的云中郡,也必定会发生一场恶战。

    花开两支,并州边塞这边风起云涌。

    并州往南,关中司隶州,凉州南部天水陇西等郡,也不太平。

    益州司马懿屯兵汉中,吸引凉州,雍州两州兵马。

    凉州都督常遇春率大军亲自镇守陇西,防备司马懿兵出祁山,进攻凉州。

    雍州都督诸葛亮将兵马布置于斜谷,陈仓,子午谷等关口,防备司马懿进攻关中。

    也是益州地利使然,群山环绕,益州只要兵出汉中,凉州,关中二地,益州都可以攻打,因此两地就必须得派重兵镇守要道。

    在说北部并州,西部阴山冉闵镇守的一线。

    根据斥候来报,蒙古大军出兵朔方军,抵达了朔方郡以北的高阙县一带。

    连绵高耸的阴山,几乎将整个河套包围,从西到东,可与燕山相接。可在朔方与五原郡的交界处,阴山却又突然断开,可能是老天也觉得阴山对于河套的保护太过于完美。

    因此,朔方与五原两郡以北,阴山还有长约两百多里的断层,原本陡峭的山势,逐渐变得平缓。中间地带,更是一马平川,因此,这奇特的地形,也造成了河套防线的不全。

    蒙古骑兵,正是从这个这个这个两郡平缓地带南下,向西进攻朔方郡。

    高阙县,便是蒙古骑兵首当其中的攻打对象。

    冉闵率领四万五千乞活军驻扎于高阙城外。骑兵的优势,便是来去如风,哪怕不敌,也可轻易撤退。因此冉闵没有拒城而守,这样只会失去骑兵的优势。

    而另外五千乞活军,冉闵则将其散步在朔方,五原以北的防线上,以防蒙古骑兵从他处进攻。

    冉闵四万乞活军驻扎于高阙城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