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翌日,当洪清再度问起相同的问题时,他回答道:「波兰军队正在策划对我们发动新一轮的进攻,你帮我们击败波兰军队后,我们一定归还中东铁路。」
原来,俄国的白卫军被歼灭后,协约国并不甘心失败,它们帮助波兰武装了74万军队,准备对列宁政权发动再次绞杀。
由于没有洪清的战略战役指挥策划,列宁的丘八接连败退。
1920年4 月25日,波兰军队发动进攻,迅速占领了第聂伯河西岸的全部乌克兰土地,并攻克乌克兰首都基辅,建立了以彼得留拉为受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弗兰格尔,沙俄的一员比较杰出的陆军将领。他在克里米亚重新聚拢了白卫军残部,当波兰军队发动进攻后,他也于7 月从克里米亚发动进攻,矛头直指莫斯科。
此时,反苏维埃的各种势力再度拥有了100 多万兵力,俄国国内的形势变得骤然紧张了。列宁无奈,只得请洪清再度出招御敌。
他本以为国内形势已根本好转,政权已十分巩固,已不再需要洪清,只要把洪清打发走,中东铁路就永远属于自己了;但他没想到危机再度出现,苏维埃政权的存亡尚是未知数,因此,只得做出了上文的承诺。
然而,列宁并不想履行这个承诺,毕竟,中东铁路每年的净盈利达到3000多万卢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洪清并不相信列宁的话,但他不怕被列宁欺骗,因为,一个人如果敢欺骗洪清,这个人必然将付出血的代价,所以,洪清宁肯相信列宁的承诺。
洪清再度制订了精妙的作战方案,这次为了速战速决,洪清指名由图哈切夫斯基领导苏俄丘八进行反击。仅一个月,也就是到7 月底,苏俄丘八就逼近了波兰首都华沙。
10月20日,苏俄和波兰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签订和约,双方就此罢战。11月17日,伏龙芝、布柳赫尔指挥苏俄丘八又围歼了弗兰格尔率领的白军。
注意,这个布柳赫尔在后文还要提到。
至此,列宁政权得到根本性巩固。
在苏俄的内战中,洪清并非完全处在策划、指导的位置,他也参加了具体的战役斗争,其中有一次小规模的围城攻坚战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那座小城规模不大,但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扼南北水路交通,是物资集散的重要枢纽地。洪清亲自指挥了对这座小城的攻坚战。
一连三天,苏维埃丘八发动猛烈攻击,但白卫军拼死抵抗,使苏维埃丘八竟然始终没能攻到城内。洪清指挥作战一向讲究兵贵神速,他不会因为这一座小城而耽误时间的,因此,命令大部队绕过此地继续进发,但是他留了下来。
洪清心道:「我倒要看看你们能守多长时间。」
他经过对周围地形的视察,发现了攻克此城的简便途径。在城西面,有一座海拔300 米的小山,若占领这座小山,那么城中的一切防务尽收眼底,只要拉几门大炮到山上,一通轰击,此城必克。
由是,攻克此城又归结到攻占这座小山上来了。
白卫军的将领也知道此山的重要性,所以一座小小的山头竟然留驻了2000多兵力。
兵家最忌仰攻。敌人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进行防御,可以给进攻一方造成极大杀伤,所以,洪清觉得,想要攻克此山头,着实要花费一些力气。
洪清调集了70多门大炮,日夜不停地轰击,心道:「即使不能用大炮将你们消灭,也使你们昼夜不得安宁,精力衰竭而死。」
但是,三天过去了,山头上的守军并没有丝毫投降的迹象。由于白卫军在高出,大炮的轰击效果并不理想;但是,苏维埃丘八昼夜发动炮击和进攻,确实使白卫军疲惫不堪,几乎达到了生理极限。他们已经连续三昼夜未能睡眠休息了。
一周不进食,一个人或许还可忍受,但72小时不睡觉,这绝对不是常人可以忍受的。抗美援朝战争时,志愿军战士由于连续的大纵深穿插,睡眠严重不足,经常行军时,竟然腿上在赶路,而大脑已经处于睡眠状态了。
有一次,志愿军战士攻克了美军的一处阵地,他们靠在战壕里本想休息五分钟,然后继续追击敌人,但后背刚贴在壕沟上,他们身体尚处于直立状态,结果就睡着了。
美国鬼子见无人追击,又返了回来,发现这十几名志愿军正呼呼酣睡。结果,这十几名志愿军战士在睡梦中就失去了性命。
洪清精通医术,知道人的生理极限。此时,他知道,只要再围困一昼夜,白卫军中几乎不会再有人可以承受了。
但是,一昼夜过去,白卫军还没有溃败或投降的迹象。
洪清的脾气也上来了,心道:「咱们就耗一耗,且看你们在缺水少粮的状态下能支撑多久。」
洪清指挥苏维埃丘八继续发动昼夜不停息的轮番进攻。
此时,山上的白卫军已然伤亡惨重,由于缺少药品,伤势得不到医治,伤员大批死亡。
几天不吃饭或许尚可忍受,但一天不喝水就会痛苦难当。山上的白卫军已经断水三天了,派到山下找水的士兵,或者成了俘虏,或者被击毙,无一人返回。
山上白卫军已然被整整围困了一周,出现了大量非战斗减员,但是依然没有溃败和投降的迹象。洪清为白卫军的韧劲所震撼,他没料到俄国人竟有承受苦难的如斯耐力。
终于,第九天的夜里,洪清率领列宁的丘八攻上了山头。此时,山头上的白卫军已然完全无粮、无水、无弹、无药了。双方展开了白刃战,最后,白卫军的刺刀都拼断了,但还不投降,以枪托、石头甚至牙齿和苏维埃丘八拼命。
然而,白卫军毕竟无法抵抗多达万人的苏维埃丘八。此山既克,那座小城在天亮后,经过半日的战斗也被洪清攻克了。
此次围城攻坚战虽然动用了万余人的兵力,规模其实并不大,然而,其惨烈程度却是空前的,所以,它给洪清的震撼是十分巨大的。
洪清心中甚至有几分惊惧。在激战时,他发现有许多白卫军竟然还在酣睡,而苏维埃丘八毫不手软,一枪一个,干净利落地就要了他们的性命。
洪清心道,俄国人骨子里就有侵略扩张的因素,而他们又有超过别的民族的承受苦难的能力,再加上他们的残忍毒辣,他们一旦对某个国家发动侵略,那么那个国家或者民族必将遭受灾难性的重创。
俄国要扩张,在西方已不可能,因为西方国家,如英、法、德等,个个实力雄厚,国力强大,它要侵略,首当其冲的必是远东的中国和中亚的阿富汗、伊朗等国,因为,在远东、中亚这两个方向上,没有实力强大的国家。
在日本的帝国陆军大学受教时,洪清初步萌发了反俄意识,此时,他的反俄意识更加强烈了。他隐隐感到,帮助苏俄平定内乱将是他毕生最大的失误;如果俄国陷入无休止的内战和分裂状态,那将是它的邻国的福祉。
俄国早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就曾侵略日本,所以,日本也具有强烈的反俄意识。如今,苏联早已解体,俄国的实力大为削弱,但作为一个拥有17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和凶悍的核打击能力以及雄厚科技实力的国家,它的复兴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所以,俄国始终是亚洲的心腹大患,将来,为了应付俄国在远东的侵略扩张,中、日两国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冰释前嫌,携手灭掉俄国,否则,它将使远东各国永世不得安宁。
美国,建国只有200 多年,且是一个移民国家,在它的骨子里并没有侵略扩张的因素。如今,在国际事务中,它经常显得蛮横无礼,咄咄逼人,但这只是因为美国具有超一流强国的实力罢了;就像人一样,一旦有了地位、金钱、权势,难免会产生一些骄傲狂气。
但是,从本质上说,美国并不是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国家;又因为地缘关系,中、美两国不会有根本利益的冲突,美国也不会像俄国那样,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心腹大患。
一旦台湾问题得以从根本上妥善解决,中、美关系的密切程度甚至可能超过美国与欧洲的关系,中、美两国将在越来越多的的共识性问题上更加密切地合作。
在未来对付俄国的行动中,如果美、日、中三国能够三强携手,俄国人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此时,列宁政权的内外威胁已基本消除,洪清逼问列宁:「如今波兰军队已被赶出俄国,你们何时将中东铁路归还中国?」
列宁不紧不慢地说道:「洪先生,我知道你很爱国,为了收回国家权益花费了极大心血,但是,你也应该考虑我们的苦衷啊。」
洪清并不言语,二目精光闪烁,逼视着这个俄国小个子。
只听列宁说道:「如今,你们中国名义上有一个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北京政府,但实际上却是四分五裂,群雄并起,割据称霸。全国仅大的割据势力就分为直系、奉系和皖系等等。」
洪清冷冷道:「这与那么有何关系?」
列宁说道:「大有关系。除了这几派大的割据势力外,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小的派系。就拿满洲而言,几年前,满洲三省处在三个人的控制之下,他们各握重兵,割据称雄。
「如今,张作霖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但他实际上只控制了黑龙江和奉天两省,吉林省尚处在吉林将军孟恩远的控制之下,而孟恩远并不服从张作霖的调遣。
「中东铁路贯穿黑、吉、奉三省,而黑、吉两省分别处于不同人的控制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中东铁路的管辖权交给其中一方,必然会开罪另一方。这叫我们如何处置?」
洪清说道:「在东北三省,张作霖的实力强于孟恩远,为何不将铁路交给张作霖?」
列宁说道:「诚如你所说,张作霖的实力确实强于孟恩远,但孟恩远与日本关系密切,一旦张、孟发生冲突,日本必然插手。而归根到底,二人的冲突是因我们归还中东铁路而起,这必将引起我国与日本的冲突。对此,我们不得不慎重考虑。」
洪清知道这些话全身列宁的托辞,他不归还中东铁路的理由十分牵强,怒道:「那就将中东铁路交给吉林将军孟恩远。」
列宁见洪清发怒,反而异常平静,说道:「这也不妥。张作霖控制着满洲三省中的两省,如果我们将中东铁路交给孟恩远,必然引起张作霖的不满。对此,我们不得不考虑张作霖排俄、反俄的可能性。」
洪清恨得几乎咬牙切齿,心中骂道:「混蛋!」
他压了压心中的怒气,冷静地说道:「如果张作霖或孟恩远实际控制了东北三省,你们是不是就归还中东铁路?」
洪清本不喜言语,但为了争取国家权益,这才耐着性子在克里姆林宫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若是针对别的私人问题,列宁如此百般推诿,信口雌黄,洪清早就一飞刀将他废了。
只听列宁说道:「正是!只要满洲三省由一个人控制,我们立即归还中东铁路。」
洪清说道:「那么,你们侵占的中国领土何时归还?」
列宁打个哈哈,说道:「我们还是先解决中东铁路的问题吧。」
洪清知道,领土问题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即可解决的问题,况且俄国侵占了中国15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50 万平方公里,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它甚至比许多国家的国土面积还要大得多。
洪清说道:「好!我立刻回中国。」
列宁不知道洪清要回中国干什么,但他巴不得洪清立刻离开,走得越远越好,因为列宁觉得洪清对自己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洪清留在莫斯科,只会令自己徒增烦恼。
长白山。
张成义问道:「俄国人为什么不归还中东铁路?」
洪清说道:「中东铁路每年净盈利3000多万卢布,这是一笔数目很大的财政收入,此乃其一。还有一个原因,俄国人侵华之心不死,他们一直想将中国的东北吞并,建立所谓的「黄俄罗斯」,而铁路所至,即是侵略势力所至,所以,他们岂肯轻易放弃中东铁路?」
张成义说道:「你此次回国,有办法收回中东铁路?」
洪清说道:「我曾与列宁约定,一旦东北三省处于同一个人控制下,他们将立即归还中东铁路。」
张成义说道:「如果那时俄国人反悔怎么办?」
「我将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张成义就觉洪清说此话时,自内而外发出一股凌人的杀气,心下颇为满意,问道:「如今,东北三省分别处在张作霖和孟恩远的控制之下,你想帮谁统一东北三省?」
洪清说道:「我对张、孟二人皆不了解。这两人谁可统领东北三省?」
张成义说道:「吉林将军孟恩远非成大事之人。此人终日沉溺于歌舞酒色之中,大字不识几个,平生只会写一个「虎」字,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如果「孟恩远」三个字顺序被打乱,他就不认识了。
「此人选拔官员一向任人唯亲。他把省内事务完全交给女婿陆承武去处理,而由外甥高士傧全权负责外部事务,但陆、高二人皆是贪财好色的龌龊小人。
「与之相比,张作霖则大不相同。他为人慷慨仗义,虚怀若谷,善纳忠言;当然,有时不免心狠手辣,但这是在打击对手方面。此人堪称一代枭雄,可成大事。
「当然,并非因为他是我的侄子,我就替他说好话。两年前,黑龙江尚处在黑龙江督军许兰洲的控制下,张作霖吞并黑龙江时,策略得当,有胆有识,手法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令人佩服之极。
「总的来说,张作霖是一个值得辅佐之人,此人有曹操的乱世奸雄之才。」
洪清点点头,心下决定帮助张作霖统一东北三省。在来长白山之前,洪清也曾向百姓了解张、孟二人的情况,百姓之言与张成义所言大体相同。孟恩远确实不是一个成大事的人。」
张成义听说洪清要帮助张作霖统一东北三省,说道:「我和张作霖是叔侄关系,我写一封信为你先容。」
东三省巡阅使其实乃是一个虚衔,职权并不明确,它只是北京政府承认张作霖在东北三省势力的一种官样文章,张作霖真正的实权官衔是奉天督军。
所谓奉天督军也就是奉天省长的意思。奉天省即是辽宁省的前称,也就是说,张作霖的职务是辽宁省省长。
作为一省之长,岂是轻易能够见到的?洪清等三人来到督军府时立刻被挡驾了。仁浩塞给门卫二百两银子的银票,他们这才代为通告了。
通告这件小事,洪清对张作霖的好印象打了不少折扣。
张成义写得信首先到了杨宇霆手中,因为杨宇霆此时深得张作霖信任,下面有事通报张作霖,一般都由杨宇霆代为传告。
杨宇霆听说洪清来了,大吃一惊。杨宇霆曾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他是1908年去日本留学的,学得是炮兵科,与韩奎、祝铭等人相识;洪清等人是1910年到日本的。
杨宇霆虽然没见过洪清的面,但知道洪清的大名。在日本,洪清的大名威震九霄,他岂有不知之理?可以说,洪清的名气在日本和德国比在中国要大得多。
在日本和德国,民众也学不知道袁世凯、段祺瑞是何许鸟儿也,但必定知道洪清是谁。在日本和德国,洪清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就像毛泽东在中国一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杨宇霆心下暗自惊惧,心道:「洪清这厮怎么来了?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我一百个也不及他一个。他如果见到督军,那我的饭碗还能保住?一定要想办法将他挤出去,绝不能让他参与军政决策。
「但是,他拿着督军堂叔的推荐信,我不能将他拒之门外,这可如何是好?」
杨宇霆急得屁眼儿都快喷火了。
他猛然一拍大腿,喜道:「有了!」
原来,杨宇霆十分聪明,他想到了一个一石三鸟的办法。张作霖担任奉天督军已四五年了,这四五年中,奉天省的财政接连数年困空,每年的赤字都在300 万元以上,到现在已累计亏空1700多万元;另外,还欠外国银行以及上海银行1000多万元的债务。
杨宇霆想到的办法就是,向张作霖推荐洪清去处理财政事务那个烂摊子:
一则,洪清不参与军政事务,不会危及自己的权位;
二则,如果洪清无力扭转财政状况,正好可以借机将他打发掉;
三则,如果他能够扭转财政困境,那么自己就可以向张作霖邀功了,因为这是自己推荐有功,这才改变了奉天的财政困境。
这便是杨宇霆的一石三鸟之策。
杨宇霆并未让洪清与张作霖会面,另外,张作霖也不了解洪清,只知道他是洪毅的儿子,又由于堂叔的推荐,情面难却,所以,亲信杨宇霆一建议,他就答应让洪清负责奉天财政了。
管理财政,这本是一个油水颇丰的职务,但如今奉天财政连年亏空,并没有多少油水,所以,前几任没一个干过半年的,但洪清并非贪财好利之人,他并不在乎是否有油水可捞。
他深知,经济决定政治的道理,所以,接管财政事务后,立即全身心投入到了整顿奉天财政上去了。
洪清就任伊始即明了了奉天财政的诸多弊病。他立即严令改组行政管理,惩治不法行动,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