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可惜了,一件绝世珍品,被不懂眼的人给毁了。”伍子一阵感叹,想不到在全民搞收藏的今天,还有人如此暴殄天物。
“那么多人追杀你,就是为了这把琴?他们要谋财害命?”老吴把思绪从古琴上收回来,问了马尾辫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伍子听到这也脸色一凝,注意着马尾辫下面的回答。
书友090401昨日打赏,今日加更一章……
第81章:古琴的秘密
“是的。”马尾辫回答很干脆,仿佛已经料到对方要问这个问题,“不过这帮人不仅仅是谋财这么简单,这把古琴里很可能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她进一步解释道。
伍子和老吴同是一愣,对望一眼同时问道:“什么秘密?”
马尾辫理了理思绪,准备把事情和盘托出,经历了这么大变故,她对伍子和老吴的戒心大大降低。“事情还要从几十年前说起,1969年的春天,一个叫沈四海的年轻人随着一个考古队在浙江某个深山老林里挖掘一座古墓。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物资极度匮乏,很多考古队员都营养不良,当时的考古技术也很落后,一连发掘了一个多月仍没有完工。这时候已经到了夏天,在经历了连续几天的暴雨之后,考古工作全部停顿,所有人被困在大山里。也该着出事,这天夜里,一场巨大的泥石流毫无征兆的席卷而来,躲在帐篷里的人们连逃避的机会都没有。连考古专家带民工,二十几个人全部被埋在底下。沈四海很幸运,他在巨大的洪流冲击下,身体鬼使神差的浮在了最上面。沈四海从泥浆中挣扎出来时,太阳正暖洋洋的照射着大地,整个山坳被填成了平地,凌乱的树枝、树根、大小不一的石块掺杂在泥浆里,可以想象它的破坏力多么惊人。帐篷、墓坑、全部被泥浆掩埋,偶尔还有几块帆布碎片和雨鞋、水壶等裸露在外,预示着这里曾经有活人居住。触目惊心的惨状强烈的刺激着沈四海的神经,他发疯似的在泥浆里乱抓,试图找到他的同事、他的老师,嘴里不时发出绝望的哀号……直到他筋疲力尽躺在山坡上,依然一无所获,在大自然面前,人有时候真的很渺小。沈四海是被后来闻讯赶来的村民救醒,在沈四海苦苦哀求下,村民又进行了营救,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幸存者。这时候离事发已经好几天,即便能找到恐怕也是一具尸体,这也是当地村民不愿意枉费心机的原因。唯一的收货就是一个村民在泥浆里摸出一把长条的东西,上面还有彩色纹饰,他感觉应该有用,就把东西交给了沈四海。那个长条的东西,把上面的泥土清理干净,露出的就是这把琴。”
“你说了半天,这把古琴上到底有什么秘密啊?”老吴最关心的不是琴的来历,是这把古琴所隐藏的秘密,所以他不失时机地打断马尾辫的自述。
马尾辫没有理睬老吴,依旧接着往下讲:“当时正值十年特殊时期,破四旧运动正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搞考古的人在当时根本不吃香,甚至有很多人还遭到迫害。一下子死这么多人,却没有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各地都在武斗,失踪几个考古人员根本没人在意。当地政府在向上级汇报时用的是失踪,不是死亡,事情的严重性被人为降低了许多。沈四海多方走动无果,灰溜溜回到原单位。那把古琴他本想上交单位领导,单位里一个资深老教授劝阻了他,全国都在破四旧,这把古琴要交上去,十有八九得毁了,还不如自己留下。就这样古琴一直留在沈四海身边,几十年后,沈四海成了全国首屈一指的考古专家,考古界的泰斗。八十年代末,从苏州调往北京,这时人们都尊称他沈教授。沈教授和那把古琴相伴多年,几乎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那可是几十条人命换来的东西啊!沈教授终身未娶,只守着那把古琴相依为命,日久年深他竟从古琴里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什么秘密?”伍子和老吴迫不及待问道。
马尾辫没有理睬他们的急切心情,仍然按自己的节奏叙述着故事的经过:“沈教授无意中发现,这把古琴有些奇怪,因为他在守着它时,有时候会无缘无故昏迷,有时候则平安无事。当沈教授发现这个秘密以后,对古琴更加着迷,经过多年的试验和研究,终于弄清楚了其中的规律:这把古琴只在晚上才有可能使人昏迷,并且只对男人有效,女人则平安无事。也不是每一个晚上都发生这种怪事,只有在有月光的时候才会发生,月光越亮效果越明显。”
伍子和老吴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他们跟马尾辫在一起时无缘无故昏迷不醒。敢情是这把古琴在搞鬼。“这也算惊天秘密?”老吴有些不屑地说道。
“当然不止这些,如果只是能令人昏迷,这把古琴还称不上稀世之宝。沈教授为这把古琴专门成立了一个秘密研究小组,成员只有四个,都是他最得意的学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研究小组终于发现了古琴的另一个巨大秘密,这个研究结果一旦公布于世,对全国、对全世界都有划时代的影响。也许是这个发现太重要了,沈教授连夜给国家社会科学院写了报告,请国家插手进一步研究。报告准备第二天报上去,结果这天晚上出事了。沈教授家突然闯进一伙不速之客,企图对报告内容下手,千钧一发,沈教授果断把报告付之一炬,把古琴交给他的孙女,并掩护她顺利逃走,沈教授本人则被人秘密绑架。”
“哦?你不说沈教授终身未娶吗?这么又冒出一个孙女?”伍子抓住要点,用怀疑的口气问道。
“沈教授收养过一个孤儿,由于年纪相差太大,所以祖孙相称。那个孤儿就是我,沈教授就是我的爷爷。我叫沈冰。”马尾辫解释道。
“原来如此,这么一说故事就圆满多了。那天晚上我们遇到的那伙人,就是绑架你爷爷的人了?”
“是的。看来他们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我爷爷,一个就是这把琴。”
“既然你知道有人在暗中抓你,你怎么还敢明目张胆在古玩市场摆摊,还要卖了这把古琴。你什么意思?”老吴问道。
“从家里逃出来以后,我马上报了案,可警察根本不相信我说的话,只当一般的绑架案处理。这么久根本没有头绪。后来我彻底绝望,把古琴重新刷一次油漆,还自己新画了一些图案,一般人根本认不出来。我在古玩市场上摆摊,目的就是想遇到一个真正识货的,或许只有这样才能重新发现古琴的秘密。只有把古琴的秘密公布于众,才会收到社会舆论的重视,我爷爷才可能获救。这是目前我唯一的希望。”马尾辫说完,满怀期望的望着伍子和老吴,明眸流转,看得人心神荡漾。
伍子和老吴同时陶醉了那么一下,不过很快清醒过来。沈教授和他最得意的弟子研究了多少年才出的成果,他们两个“二五眼”怎么可能研究出来。不过这也不能在马尾辫面前表露出来,伍子和老吴挺了挺胸脯,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马尾辫向二人投去感激的目光,两人又是一阵陶醉……
“你爷爷没有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跟你提过吗?”老吴还是禁不住问道。
马尾辫眼神里露出一丝黯淡,“没有,爷爷说这关系到整个国家,事关重大,根本没有跟我透露过半句。”
“这可就难办了,不过你也别着急,咱们慢慢来,时间长了总会有发现的。”老吴闻听一阵失望,最后还是不忘安危马尾辫几句。
后来的几天伍子和老吴开始频繁出入马尾辫的房间,抱住这把古琴不放,使出浑身解数企图破解其中的秘密。一连研究了好几天毫无收获,这二位都是研究古董的行家,他们要发现不了,这个秘密肯定隐藏的很深。沈教授带领着研究小组十几年才发现的秘密,伍子和老吴再聪明也不可能几天时间就能破解。
不过他们俩还是发现了其中的一些蹊跷,制作这把古琴的原料的确是汉代的棺材板,木色黝黑、松透,有典型的汉木特征。伍子推测应该是这样:在唐代有人挖掘了一个汉代古墓,后来这副棺材板流传到雷氏家族手中,于是将这副上好的原料制成了一把古琴。这把古琴不知什么时候又做了陪葬品,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沈教授一批人重新把它挖掘出来。这把琴具体是什么木料,楠木、杉木、桐木还是其它什么珍贵木料,伍子和老吴没有看出来。一来琴身涂着厚重的漆料,看不出木材的纹路;二来这木材经历的年代太久,两次尘封进古墓,又两次重见天日,包浆和原来的成色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本不能用现在的经验去判断。
伍子和老吴把这几天的研究成果告诉马尾辫,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终归有所发现。她欣慰地冲二人点点头,嫣然一笑。伍子和老吴顿时陶醉,心里生出一丝异样的感觉,千金难买美人一笑,这几天的辛苦总算没白费。
知道了这把古琴不同寻常的历史,尤其是它能使男人莫名其妙的昏迷,更加使伍子和老吴对这把琴敬而远之。生怕什么时候自己被突然迷昏,出丑不说,搞不好还有什么危险。鬼才知道马尾辫她爷爷所指的震惊全国的秘密是好事还是坏事,没有搞清楚这些之前,最好还是离古琴远点。伍子和老吴这态度,携带和保存古琴的事情只能由马尾辫一个人负责,东西本来就是人家的,自己保管也无可厚非。
第82章:雪上加霜
接下来几天,伍子和老吴频繁出入在洛阳的古玩市场,他们都是专业搞古玩的,去古玩市场淘货就跟医生天天去医院、老师天天去学校一样平常。当然他们不会忘记把马尾辫也带上,于是在熙熙攘攘的古玩市场出现了两男一女三个身影,女的青春靓丽梳着一个很迷人的马尾辫,旁边两个男的不咋地,一个脸色煞白满脸奸相,一个相貌普通土里土气。这三个人走在一起显得那么不伦不类,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个男的要对一女孩图谋不轨,市场里不少人或明或暗把目光投过去。
伍子深切感受到了周围目光的扎眼,不自觉把距离和马尾辫拉开一些。老吴则若无其事,与马尾辫并肩而行,手里不停地比比划划,似乎在介绍一些古董的优劣。马尾辫则不住的点头,时不时用一双明眸打量老吴几眼,一副崇拜的表情。伍子恨不能一脚把老吴踢出去,看他那眉飞色舞的样子,肯定对马尾辫没安好心。谁让自己心虚呢,给了老吴这么好的表现机会。人那,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伍子暗暗感叹。
洛阳因地处洛水之北而得名,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文化底蕴深厚。与洛阳厚重的历史相适应,洛阳的古玩市场也非常兴旺繁荣。豫深文博城古玩城是豫西地区最大的古玩字画集散地。一楼和地下一层以瓷器、玉器、老书刊和字画居多,二楼、三楼以陶器、青铜器和古钱币居多。每到星期六、星期天,天刚蒙蒙亮,“跑地皮”的商贩便揹包携箱,云集在这里开始摆摊。早上七点钟左右,一楼大厅内、走廊里就全摆满了地摊,前来淘宝的藏友摩肩接踵,好不热闹。这里也是外地藏友到洛阳淘宝的必到之处。
伍子三个人今天来得很早,七点钟便赶到市场最繁华的地方。老吴照旧把全部心思用在马尾辫身上,手舞足蹈讲解着一些古董鉴别和作假的常识,对地摊上可能出现的大漏视而不见。伍子暗暗骂老吴不是玩意儿,为了讨好女人连正经事都不做了。他跟在老吴后面无聊透顶,干脆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两边地摊上。
伍子是被地摊上一个小瓶子吸引住的,这小瓶子有点像观音菩萨手里拿的玉净瓶,不过这个比玉净瓶要肚大,又有点像喝酒用的小酒壶,不过个头比酒壶稍微大一些。伍子一眼就看出来这瓶子的学名叫玉壶春瓶,有人说这瓶子是从实用酒器演变成陈设瓷器的,也有人说是由寺庙里的玉净瓶演变而来。不管怎么说这东西看上去线条流畅、温文尔雅,无论是做摆设还是做酒器都十分般配。
吸引伍子注意力的不是瓶子的外表,而是瓶子上面的纹饰。说实在的,玉壶春瓶由于小巧玲珑、器型优美,深受人们喜爱,也因为此市场上的仿品、次品比比皆是,看着挺好看、挺漂亮,花几千、几万块钱买了,其实也就值几十。伍子看到的这个瓶子画的是青花“刀马人”也就是画面上有人物、有战马、有兵器,描写的是战争场面。看这瓶子上的图案,古拙典雅、栩栩如生,那是时代打上去的印记,现代人是模仿不来的。“刀马人”图案元明清都很流行,当然伍子没指望这是一件元青花,最起码也应该是一件清早期的东西。
伍子拿起瓶子仔细端详,底款刻的是“大清康熙年制”再看看胎体,质地坚硬细密、胎土淘练的极其纯正细腻,细白如糯米。伍子心里一翻个,热血开始在心里奔腾翻滚,想不到这么容易就遇到了康熙年的青花珍品。
“老吴,你过来!”伍子冲着前面的老吴喊道。这么一会儿工夫,老吴陪着马尾辫已走出老远,险些淹没在人流之中。
老吴听见伍子喊他,很不情愿的走回来,“什么事叫我……”
伍子把那件玉壶春瓶子递给老吴,他一见这瓶子,硬生生把后面的话给咽回去。老吴只扫了那么几眼,已有九成把握这是一件康熙官窑的珍品。他不动声色的冲伍子挤挤眼,意思是说这东西很开门,不管用什么办法都得收下来。
“这瓶子多少钱?”老吴重新把瓶子放下,不动声色地问道。
“这玉壶春瓶可是康熙官窑的精品,少了这个数免谈。”摊主伸出一个手势,用一口流利的豫西话回答。
见对方知道这瓶子的背景和大概价值,伍子和老吴同时心里一紧,脸色有些难看,这种情况下捡漏已经不可能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压价,力争用最低的价钱把这瓶子收下来。对方出价二十万,根据经验,最起码有五万元的压价空间。
“我说老乡,我们是外地来洛阳旅游的,在这里闲逛。是真心喜欢你这个瓶子,你看这个数怎么样?”老吴向摊主摆出一个十万的手势。
“不行,不行,你忒能压价了。你要真心想要,给这个数得了。”摊主摆出一个十八万的手势。
“有点高。你看这个价咋样?”老吴继续压价……
几经讨价还价,双方决定十五万成交。这个价位伍子和老吴还是比较满意的,伍子把摊主摆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扫视一遍,那么一大堆东西也就这瓶子是真的,看来这也算他的镇摊之宝。价格再低了人家肯定不卖。稍有不足的是瓶口有一个磕碰的痕迹,掉了一个小角,观赏性受到一些影响,不然肯定不止这个价。
马尾辫在摊位这等着,伍子和老吴去取钱,十五万他们不可能随身携带。伍子把沈阳道收的东西倒卖之后,有十二三万的积蓄,老吴银行卡里有四万,凑十五万还是有富裕的。从银行里把钱取出,两个人急匆匆赶到摊位,生怕中间发生什么变故。毕竟生意还不算成交,万一有别人看上,事情就不好办了。
赶到摊位前,马尾辫、摊主、玉壶春瓶子都在,两人长出一口气,总算没发生什么变故。摊主见对方把钱取来,也没急着接,而是神秘兮兮的凑早老吴和伍子跟前,低声说道:“看得出两位也是行家,咱也别藏着掖着,我家里还有几件宝贝,都是珍品,你们有没有兴趣瞧瞧?”
伍子和老吴同时一喜,想不到今天真碰到“茬”上了,有这么好的机会,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家伙既然有这么一个康熙官窑的玉壶春,说不定还真有什么其它珍品。
“二位稍等。”摊主歉意的一笑,掏出手机开始打电话,看样子是教人把几件好东西给送过来。伍子和老吴心里还是有一些期待,对方会拿来什么宝贝呢。
半个小时以后,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中年人拎来一个大号皮箱。把皮箱打开,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几个大小不一的盒子,都是那种淡灰色盛放古董的专用的盒子。盒子大小虽然不一样,但是摆在皮箱里刚刚好,显然都是特意定做的。
摊主和那个络腮胡子的男人同时动手,把盒子打开,在里面黄绫的衬托下,一件件各式各样的古玩呈现在面前。有古玉,有瓷器,还有青铜器。伍子和老吴把东西挨个看了一遍,古玉和瓷器都有做旧的痕迹,尽管水平很高,还是难逃老吴的法眼。唯独那件青铜酒尊是老东西,看包浆和制作工艺至少是汉代以前的,这东西的价值比那个瓶子可高多了。老吴眼睛有些发直,对那个酒尊好像特别痴迷。
摊主早看出了老吴的心思,不失时机的说道:“怎么样兄弟,这酒尊也一块倒给你,价钱嘛,跟那瓶子一个价,你看怎么样?”
老吴两眼冒火,冲着伍子咽了咽口水,想征求一下他的意见。伍子见老吴财迷心窍,狠狠拍了他后背一巴掌。老吴背上的伤还没好,这一下疼得他一咧嘴,好悬没叫出声来。中国的法律有规定,清代以前的青铜器可以收藏,但不允许买卖。也就是说你可以在家里收藏,但不能拿出去卖,否则就是犯法。难怪伍子会狠狠拍老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