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悟。这个年纪,早已到了看淡生死的境界。
伍子见董老面色苍白,宛若病入膏肓,气色比刚才又惨淡了几分。他心里一阵难过,以前是多么健康的一个老头啊,时隔几个月,竟变成这幅神态。这一切不都是自己造成的吗。他同时能感觉到,董轩看他和老吴的眼神又开始不善起来。伍子还想说些什么,这时候董老坐在椅子上双眼一闭,竟然昏迷过去。
“爷爷……爷爷你怎么啦……”董轩扶住董老的身体,悲痛欲绝。
“快送老人家去医院!”还是老吴反应快,不由分说背起董老朝院外抛去。伍子紧跟着拨通120急救电话……
半小时后董老被转入附近一家医院的急救室。
一个小时以后抢救成功,转入特护病房。
两个小时以后,医生转告家属,病人情况稳定,没有性命之忧。
大伙儿几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老吴一把抓住医生的脖领,半哀求半威胁地说道:“大夫,老爷子就交给你了,不许有任何闪失,知道吗?我不希望听到你说不字,老爷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有你们好受的……”老吴一边说一边掏出一搭钱递给医生,那一搭钱都是成捆的,还没有开封,足有十几万。
医生被伍子的先硬后软弄得不知所措,钱自然没敢接,挣脱开老吴的大手,跌跌撞撞跑回医务室。
董轩看伍子和老吴的眼神重新变得不善起来,他狠狠揪住老吴的脖领,歇斯底里地吼道:“都是因为你们,不是你们这两幅破画,我爷爷也不会这样!你们给我滚!别让我看见你们!”董轩的情绪有些激动,也难怪,自己的爷爷都成这样了,任谁也冷静不了。
伍子和老吴对视一眼,默默退出特护病房。他们多待一分钟,董轩恐怕就会一分钟安生不了。还是不要惹人家生气了,让他安心照顾他爷爷吧。
临出医院门口,老吴好像又想起什么,对伍子说你先等一下,我去去就来。也不等伍子同意,他飞快跑回医院的急诊大楼。伍子在门口等了老半天,即将失去耐心的时候,老吴才从里面出来。
“你跑回去干什么了?”伍子没好气地问道。
老吴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说:“干什么,当然是重要的事情。”
原来老吴重新跑到特护病房的医务室,找到董老的主治医师,把这位大夫叫到没人的地方。老吴一把抓住大夫的衣领,掏出一搭钱塞进医生的衣兜,“病人就交给你了,要是有什么意外,我先废了你!”说完大摇大摆朝外走。医生喊住老吴,要把钱还给他。被老吴一口拒绝,“你如果不收这钱,我就用这些钱找人把你的腿废掉一支!”医生本来还想说什么,看老吴恶狠狠的样子,终于没有说出口。眼睁睁看着老吴消失在走廊的尽头。
伍子挺老吴这么一说,暗暗赞许,这家伙还算有点良心。其实在伍子离开医务室之前,已经塞给主治医师和护士10万了。
老吴知道这事后大跌眼镜,埋怨伍子为何不早说。这叫什么事啊,送礼还送双份。老吴有心把钱还要回来,被伍子给拦住,送出去的礼泼出去的水,哪有往回要的。但愿董老能够早点康复,花再多的钱也值。
老吴一听也有道理,不再对钱的事纠结。他们现在都是千万富翁,钱多了,眼界也看开了,十几万没拿着当回事。这要放在以前,老吴拼着命也得把钱要回来。
半个月后,董老康复出院。伍子和老吴一早就来到医院,接董老回家。董老满脸憔悴,不过精神很好,见到伍子和老吴来接他,很高兴。董轩还是对二人怒目而视,估计还对董老生病这事耿耿于怀。
把董老接回家,安顿好,董轩马上下了逐客令,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爷爷需要休息,外人不便打扰。伍子对董轩歉意地一笑,说只耽误两分钟,跟董老说几句话就走。
董老爷子这时候也发话了:“小轩,伍子有话就让他说吧。我没事。”
伍子把一个细长条的口袋递到董老爷子怀里,“董老,这幅古画倾注了您大量的心血,甚至付出了健康的代价。没有您,这幅画早已经毁了。从这方面讲,您才是这幅画的主人。我跟老吴商量好了,这幅画我们不要了,就保留在您这里,只当是我们晚辈孝敬您的。”伍子说这话时眼神里流露出极大的真诚,完全不是在作秀。
屋里静悄悄的,连一向怒目而视的董轩也愣住。显然这个决定太突然了,也太出人意料了。那可是价值上千万的东西,说送人就送人,这话可不是那么容易说出口的。董轩瞪大眼睛看着伍子,仿佛伍子在说梦话一样。
董老爷子爽朗的笑声打破了屋里的安静,“好孩子,不昧良心不爱财,有你爷爷伍秃子当年的风范。冲你这份孝心,这幅画我收下了。不过我告诉你,你孝敬我那是应该的,这事传到你爷爷耳朵里,他也不敢说半个不字。”董老爷子爽朗地说道。老头子挺高兴,显然对伍子做出的这个决定相当满意。
“董老,我爷爷怎么跟您比呢,他现在就是一瞎老头,跟你仙风道骨的精神头没法比。不过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倒是想听听,我爷爷当年的事情。”伍子听董老爷子提到他爷爷,不失时机的想套出一些爷爷当年的事情。
让他失望的是董老马上转移了话题,“这幅画好吗,那是真好,现在这市面上难得一见的真品啊。你们就是不说送给我,老头子我也有心出钱买下来,只是拉不下这张老脸不好意思开口啊。不过老头子我可不会白收,小轩取钱去。”董老吩咐董轩道。
董轩答应一声,走出屋外。老吴和伍子想拦着,不过没拦住。
董老爷子冲伍子和老吴摆摆手,“让他去吧,钱多少还是要给一些的,这么贵重的礼物我怎么能白收呢。难得你们这份孝心啊!”董老说罢止不住摇头感叹,古玩界本来就是一个尔虞我诈、利益至上的阶层,抛开纯粹为了收藏而收藏的,有几个搞古玩不是为了利益。一些利益熏心之徒,更是为了利益不惜制假贩假,给古玩界增添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像伍子和老吴这种讲良心和信誉的人,古玩界还真不可多得。
时间不长董轩拿来一个信封,双手交给董老爷子,董老爷子打开看看,里面是一张现金支票。老头子略微看看上面的数字,然后重新装进信封,用舌尖点湿信封的口子,然后粘上。正版的信封封口上都带有胶性,用舌尖点湿以后不用浆糊就能把信封的封口粘住。
老头子把信封递给伍子:“这个你拿去,也算是老头子我给你的回报。”
伍子本来想推脱,不过董老坚决要给,他只好收下。董老躺在床上微微闭上双眼,看样子有些累了,要休息。毕竟刚刚出院,身体还需要恢复一段时间,九十来岁的人,不是说恢复就能立马恢复的。
伍子见状和老吴起身告辞,董轩破天荒的起身相送。伍子前脚刚迈出房门,董老突然又发话:“伍子你留一下,小轩你赔吴先生去前院坐坐。”
董轩答应一声和老吴先去了前院,剩下伍子乖乖从房门外退回来,坐到董老爷子跟前,轻声问道:“董老,你留我有事?”
“嗯,当然有事。有些事只能对你说。你是不是很想知道自己的家世,比如你们伍家是如何一夜之间破败的,还有你爷爷、你父亲,为何一夜之间灰溜溜返回老家。”董老慢吞吞的说道。
伍子心里一阵激动,“是的,我做梦都想知道。自从我记事起就一直惦记这事,每次问及我爷爷和我父亲这件事,他们都对我冷眼相看,好像我不该问这个似的。尤其是我父亲,动不动就对我拳打脚踢,不允许我再问半个字。可叹我美好的童年,就是在父亲的打骂中过来的。”伍子向董老爷子道出了多年来的苦水。
第111章:字里玄机
伍子心里一阵激动,“是的,我做梦都想知道。自从我记事起就一直惦记这事,每次问及我爷爷和我父亲这件事,他们都对我冷眼相看,好像我不该问这个似的。尤其是我父亲,动不动就对我拳打脚踢,不允许我再问半个字。可叹我美好的童年,就是在父亲的打骂中过来的。”伍子向董老爷子道出了多年来的苦水。
“你们家的事情我都知道,不过不能告诉你,至少现在不能。你爷爷不说,我当然更不能说,当年的事情你不知道,也许是件好事。冤家宜解不宜结,上一辈的恩怨,就让它过去吧。冤冤相报,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董老爷子一阵感叹,好像是在劝慰伍子,又好像是自言自语。
董老这话弄得伍子一头雾水,什么冤家宜解不宜结,什么冤冤相报,难道伍家跟什么人有仇?
董老自知说走了嘴,急忙岔开话题,他问伍子:“跟你结伴前来的那个吴先生为人怎么样?你们两个是哥们?”
伍子点点头:“那是老吴,我在天津最铁的哥们,我们一起开着一家古玩店。他为人特别仗义,不久前还为我挡过一刀。现在后背上还一道挺明显的疤呢。”
“原来是这样。老头子我早年也跟着一个江湖异人学过看面相,不敢说料事如神,至少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你们头一次来我就注意过你和吴先生的面相。就说你吧,看似面相平常,实则暗藏玄机。天庭称不上饱满,却也开阔,有富贵之像;地阁方而圆,主你一生中遇到的女人颇多。大耳垂肩,典型的贵人之气,主事业有成,终非久居人下之人。至于吴先生呢,尖嘴猴腮心机深沉,一双狐眼机警过人。能耍小聪明,却成不了大事。”董老不知不觉把话题转移到了面相上。
伍子被董老爷子说的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面相很好,大富大贵;忧的是老吴的面相不咋地,自从老吴为他挡刀以后,伍子已经把老吴当成了恩人兼兄弟。“董老,老吴这人其实也不错啊。”伍子这时仍不忘袒护老吴。
董老微笑着摇摇头,“关于你,我只说一句,你有大富大贵之气,不会久居人下,日后必然事业有成。关于吴先生,我也只说一句,他作为你的哥们,在你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可能大有帮助,但是当你事业有成的时候,他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小。吴先生这人,你可以重用,但是不能大用。”
董老的话把伍子弄得一头雾水,什么叫可以重用不能大用?重用和大用有区别吗?董老没有在老吴的问题上再纠缠,伸手从床里边拿出一幅卷轴。东西是卷着的,不知道是字还是画。
董老爷子把卷轴递给伍子,“荐福庵有我一个多年的朋友,精通算命之术,前些天我去找他闲谈,无意中把你的相貌和生辰八字告诉她,请她给你算了一卦。这位朋友精通书法,看过你的八字之后写下一幅字,让你好好参悟,有缘的话或许你能悟出其中的玄机,对你日后行事大有益处。字我已经装裱好了,你拿去吧。”
伍子心里一惊,这老爷子对自己可太上心了,自己当时只来过两次,老爷子竟然惦记着替自己算命,甚至还记住了自己的生辰八字。这份心思可不像对待一般的晚生。难道爷爷跟董老当年有不平凡的交往?能让董老对自己如此用心,想来想去只有这一个理由解释的通。
董老爷子见伍子拿着卷轴发呆,爽朗的一笑:“不要想得太多,我给你求这幅字也是事出偶然,至于能不能参透里面的玄机,还得看你自己的造化。”
……
两人又闲谈了一些其它的事情,都是关于书画鉴赏和古玩收藏方面的。后来伍子见董老有些疲惫,于是起身告辞。董老也没有挽留,微微闭上眼调息养神。
伍子走到前院,老吴和董轩正在那里等着,这两位的在一起气氛显然不太融洽,分别立在原地不住朝后院观望,谁也没有理睬谁。见伍子出来,老吴走过去照着他肩膀来了一拳,“你小子可算出来了,我还以为你要在后院吃了晚饭再出来,可把吴哥我急死了。”
董轩对伍子也没有特别的表示,把他们送出大门以后急匆匆赶回后院,去看望他爷爷。老吴一边走一边问伍子:“董老爷子跟你讲了些什么,搞得那么神秘,还把我们给支出去。”
伍子摇头苦笑,“也没什么,只是给了我一幅字,说是在荐福庵替我求的,需要有缘才能参悟透里面的玄机。”伍子含糊答道,他不会傻到把董老爷子对老吴的评论讲给他听。另外伍子对董老关于老吴的评价也不是很信服,看面相这东西不就是江湖骗术的一种吗,他一直这么认为,尽管董老对他的帮助极大。
“对了,你不说董老送给你一幅字吗,写的什么,快拿出来瞧瞧。”老吴看见伍子手里拎着一个细长条的布袋,迫不及待要打开看看。
“你着什么急呀,等回去以后再说。这是看东西的地方吗。”伍子拒绝了老吴的好奇心。
老吴看看周围环境,也的确不适合看东西,中间马路上车流滚滚,两旁人行道上行人如织,头顶上是烈日。这种环境下研究书法,外人还得一位是神经病。得,还是回家再说吧。
回到珍宝岛古玩店,店里还是老样子,冷冷清清难得有一个生意。伍子和老吴分别趴在柜台两边,伍子叫周晓晓把柜台上的东西收拾收拾,把卷轴拿出来,放在柜台上轻轻打开。果然是一幅字,装裱的功夫自不必说,董老爷子亲自动的手,裱功堪称当代一流。上面的字迹有些凌乱,凭借比较肤浅的书法知识,老吴也能判断出来这种笔法叫狂草。字幅正章由二十八个字组成,字与字之间极少有断笔,使转如环、一气呵成。这二十八个字其实是一首唐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伍子和老吴对视一眼,分别从对方眼神里一丝疑惑。这不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七言绝句吗。题目好像叫“芙蓉楼送辛渐”。这跟命相有什么联系呢?两人思来想去摸不清所以然,这首诗非要跟命相扯上关系,那岂不是说王昌龄一千多年前就给伍子算出卦来了。老吴感觉有些好笑,“得嘞,赶紧收起来吧。这哪是什么命相,当一幅字画看着玩吧。”
伍子狠狠瞪了老吴一眼,“去你的,你看董老像开玩笑的人吗!这幅字里肯定隐藏着玄机。”嘴上这么说,他心里也没底,一首唐诗能隐藏着什么玄机呢,并且还跟自己的命运有关,这可能吗。
放下字的内容不说,单看书写的技法,这绝对称得上一篇气势恢宏的书法作品。整篇文字乱而有型、错落有致,犹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用笔圆劲有力,奔放流畅。看到这篇字迹,不难想象出写这幅字的主人在书写之时用笔是何等迅捷,笔法流畅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飞流直下,片刻之间倾入纸上。看这笔法,大有怀素和尚的狂草之风。
怀素是唐代杰出的草书大家,与张旭并列。张旭人称“草圣”,怀素和尚则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草书”。怀素的作品如果现在在市面上流通,随便一篇都能价值过千万。他的代表作《自叙帖》共698个字,被视为无价之宝,现珍藏于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有天下第一草书,自然就有天下第一行书和天下第一楷书。天下第一楷书自然首推王羲之,行书的天下第一则是唐代的书法名家颜真卿。
中国的书法对于搞古玩的人来说是必修课,伍子也不例外,很小的时候爷爷就给他灌输过书法知识,后来上大学,他还专门选修了书法专业。只是他现在还处于光说不练的阶段,对于书法能鉴赏却不能书写。伍子当然知道怀素书法的价值和重要性,而眼前这幅字,已经和怀素的笔法颇为神似了,这不能不引起伍子的重视。这样一幅字要放在全国的书法大赛上,除了一等奖,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奖项能配得上。
“写这幅字的人不简单啊!”伍子观看良久终于忍不住爆发出赞誉之声。看看这幅字的落款,写的是昌龄老人于丙戌年题。上面还有两枚大红的印章。
老吴也注意到题款,“昌龄老人,这可有点意思。难不成真是唐代王昌龄的真迹?”老吴显然对这个题款很感兴趣,同时也觉得很搞笑。他当然看得出这绝对不是唐代王昌龄的亲笔,之所以这么说有些调侃董老爷子的意思。
伍子也感觉这个题款有点特别,莫非写这幅字的人也叫昌龄,或者别号昌龄老人?目前来讲只有这一种解释。不过这不是他注意的重点,他最在意的还是这幅字里隐藏的玄机。董老绝不会信口开河,那么郑重其事的给自己这幅字,肯定有他的原因。只是这里面的玄机太过深奥,他一时半会儿还参透不了。
第112章:筹划、参与斗宝
伍子也感觉这个题款有点特别,莫非写这幅字的人也叫昌龄,或者别号昌龄老人?目前来讲只有这一种解释。不过这不是他注意的重点,他最在意的还是这幅字里隐藏的玄机。董老绝不会信口开河,那么郑重其事的给自己这幅字,肯定有他的原因。只是这里面的玄机太过深奥,他一时半会儿还参透不了。
老吴把注意力从这幅字上转移到手里的那个信封上。这是董老爷子作为古画的报酬交给他们的,当时还把信封的口子给封上,搞得神秘兮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