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这位“老头鞋”。伍子甚至有些后悔,自己刚才还不如多出一些钱把这堆报纸拿下。现在对于他来说,几千块钱还是拿得出来的,并且眉头都不用皱一下。可惜现在后悔也晚了,这堆东西完完全全属于眼前这位脾气有些不好的老者了。
“这就是人民日报的创刊号?”老者似乎还有些不相信,颤抖着双手把报纸捧在手里,那神态,犹如母亲抱着刚出生的婴儿。“咦,报头上人民日报四个字怎么跟现在的不一样呢?”老者自言自语,仿佛发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秘密。他指着报纸的报头问伍子:“小朋友,你看这报头……”
伍子看看报纸上面大大的“人民日报”四个字,知道老者早唏嘘什么,“老人家,说起这《人民日报》啊,它有两个源头:一个是诞生在1937年的抗战报,3年以后更名为晋察冀日报;另一个是中央北方局1939年创办的新华日报的华北版。1946年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初刊就是以新华日报的太行版为班底创建的。1946年5月,晋冀鲁豫版人民日报在邯郸创刊,当时没有毛主席的题字,编辑同志们别出心裁,从毛主席的手书中找出了人民日报四个字,用在了创刊号上,可以说是集字而成。不过这个集字而成的报头只用了半个月,毛主席在同年的6月于延安题写了人民日报的报头,由薄一波同志带到了河北的武安,编辑同志们紧急动手,终于在7月1日这一天用上了新的报头。创办华北《人民日报》时,薄一波同志到西柏坡又请毛主席题写了新的人民日报报头,一直沿用到今天。这就是人民日报报头的三次改版。所以说呀,你看到的这个报头跟现在的不一样也不奇怪。”
第118章:报纸也疯狂(三)
伍子一番话令这位“老头鞋”目瞪口呆,他的党龄比这位年轻人的年纪还要大,作为一个老党员,对党报的认识竟然还不如一个孩子。这让“老头鞋”吃惊的同时也大为汗颜,自己一个多年的老党员,竟然不如一个孩子!这要传出去老脸往哪搁,愧对党这么多年对自己的培养啊!
“老头鞋”心里暗暗惭愧,不过伍子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依旧翻阅着这堆报纸。很快他又找出了另一个报头字体不一样的人民日报。这样三种笔迹的报头就凑齐了。别看这么一对旧报纸,里面承载了新中国诞生之际的多少大事啊。这一堆报纸可以说囊括了从1946到1949那段时间,中国的整个解放战争史。如果从这个角度讲,这堆报纸的价值无法估量。能集齐这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人民日报》的,在全国的民间收藏界恐怕超不过十个。
“老头鞋”捧着一摞报纸,眼睛有些湿润,说起中国的解放史和奋斗史,他比伍子更清楚。这些报纸的分量自然看得比伍子还重。伍子最多的还是看重这堆报纸的稀缺性和收藏价值,而“老头鞋”考虑最多的则是这些报纸所承载的历史意义,以及深远的教育意义。
“小伙子,有手机吗借我用一下。”老者从激动的情绪中恢复过一些,问伍子要手机用一下。
伍子把手机递给老者,看着自己的破手机,他突然想到自己该换一部手机了。现在不是流行能照相摄像、支持MP3、有内存卡的手机吗,自己是不是应该赶赶时髦换一部了。
伍子心里想着,老者那边已经拨通了电话,“喂,我是你爸。赶紧来接我,我在天津呢。对,天津,沈阳道旧物市场,今天老爹我捡到好东西了,到时候再跟你说,先挂啦。”
老者说完把手机还给伍子,伍子在旁边听的似懂非懂,应该是老者叫他儿子或者女儿来这里接他回去。趁接他的人还没有来,伍子帮老者把报纸规整规整,用绳子捆好,单等着有人来接他。这时候已经是正午时分,太阳火辣辣地烘烤着大地,市场上的人渐渐稀少,连个别的地摊都开始收起。更多的摊主则躲进阴凉里,有的则开始吃简易的盒饭或者拉面之类的。要说摆地摊这一行也不容易。
伍子抬头看看天,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对“老头鞋”说道:“老同志,现在都过中午了,不如我们在对面的餐馆吃点东西。”要换以前,伍子眼睁睁看着有漏被别人捡到,肯定一天一夜吃不下东西。现在不同了,自从两千万进账以后心态在逐渐平和,一些事情也能够坦然处之了。有钱和没钱,有时候就是不一样。看“老头鞋”激动的样子,能够成人之美对现在的伍子来说也是一件挺快乐的事情。
“老头鞋”现在对伍子已经不能单单用好感来形容了,眼神里充满了赞许和喜爱,现在这年头,这样的年轻人很少见啊。伍子和“老头鞋”要了几样小菜、几瓶啤酒,在这个有空调的小餐馆里坐下来,身上的燥热才缓和下来。正是吃饭的点,餐馆里人挺多,几乎没有空位,人声有些喧杂。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伍子和老者之间的对话,这样的环境反而会激发说话的欲望。从闲聊中伍子得知,原来这位“老头鞋”也是一位业余的收藏发烧友。家里据说有一个专门的房间存放收来的古玩。看刚才这老头抠门的劲头,丝毫看不出他还有收藏的爱好,搞收藏可是很烧钱的。
老者似乎看出了伍子的想法,满不在乎道:“别看我刚才挺抠门,那是没碰上我喜欢的东西。我要是看上那件东西,不管多少钱,非买不可,老头子我曾经花30万买过一座宣德炉。花45万买过一幅郑板桥的画……”
伍子暗暗吃了一惊,这老头原来也是一位款爷啊。不过从他刚才的表现来看,好像搞收藏还没入门,伍子深深的怀疑,这位老者收购的古玩能有真品吗。“老同志,相处了半天还没请教您老怎么称呼呢。”伍子问道。
“我呀,我姓俞,叫俞山。以前在北京工作,现在退休了。闲着没事搞一些古董收藏什么的。”老者很爽快地介绍道。
伍子听人家介绍完,也自我介绍:“我姓伍,叫伍三思。在一家拍卖公司工作。离这条街不远有一家珍宝岛古玩店,那是我开的。俞老先生什么时候得闲不妨去看看。”
“原来你是专业搞古玩的啊,怪不得你对收藏这么在行,来来来,今天你得好好教教我。老头子我玩了这好几年收藏,都是自学成才,缺的就是一位行家指点啊。这年头学古玩的收藏和鉴别可不容易,内行人不是知己的关系不传授,外行人又帮不上忙,只凭基本破书,根本学不到真东西。还好还好,今天碰上你小子。”俞山特别兴奋地对伍子说道。
伍子今天也高兴,觉得和这老头特别投脾气,当时也没有什么保留,把自己这些年鉴定和把玩古董的一些心得拿出来和俞山一起分享。有时候把自己心里的东西倒出来,让别人倾听,这也是一种享受。伍子越说越起劲,尤其是看到俞山一副入迷的样子,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俞山虽然搞收藏也有几个年头了,不过一直都十分业余,他十分渴望和收藏行家们交流,苦于没有那方面的朋友,儿女们管得他又严,不许他随便和陌生人来往,说现在这社会上人面兽心的人太多,尤其是倒腾古玩的,更是心机深重,花花肠子太多。还是少和这方面的人交往为好。儿女们的态度是,你不是喜欢收藏吗,看到什么喜欢的东西买下来就是,用得着跟被人交流吗。所以俞山搞了好几年收藏,没有跟藏友们真正交流过,或者说他根本没有藏友。收藏的东西不跟人交流,无疑少了很多收藏的乐趣。今天碰到伍子,俞山可算过了一把学习的瘾。
伍子和俞山,一个愿说、一个愿听,相互之间有了一种知音的感觉。这时候伍子的手机突然想起,这号码很陌生,伍子拿起来接听,一个很陌生的声音问道:你是谁,我爸在哪?
一句话把伍子问愣了,谁呀这是,开口就找爸爸。猛然间他明白过来,俞老爷子不是用自己的手机打过电话吗。看来这是他家人找来了。他把手机交给俞山,俞山接过来一听,还真是自己的儿子,这会儿正在古玩市场的外围呢,在打听老爸的具体位置。
一辆黑色的凯迪拉克停在餐馆门口,车上下来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大热的天仍是一身黑色的西装里面是白衬衫。小伙子显得挺精神,配上这身半职业的西装,更加显出几分干练和洒脱。伍子暗想,这就是俞老先生的儿子了,不过他这儿子也太年轻了一点,当他孙子都不过分。难道是老先生老来得子?
伍子正胡思乱想,这时候汽车的后座上又下来一位,这人四十岁上下,上身是白衬衫,下身是西裤。伍子一眼就看出来这位才是俞老先生的儿子,因为他们之间长的太像了,从眉毛到眼睛到鼻子到脸盘,没有一个地方不像的。至于刚才那位年轻人,应该是司机了。
中年人走进餐馆,看看里边嘈杂的环境,禁不住一皱眉,脸上出现几分不悦。他直接奔俞山这边来,走到俞山身边一把架起俞山的胳膊,“爸,你怎么上这种地方来,走,咱回家。”
俞山挣扎着还想说什么,不过话还没说出口,人已经被架出餐馆之外。俞山即将被搀扶进汽车的时候,终于挣脱开来,扭头冲着伍子大喊:“小朋友,记住刚才那个号码,在北京啥时候得闲,咱爷俩还交流心得。”老头子冲伍子喊完话,又指挥着司机把那堆旧报纸搬上车,这才钻进车里。直到汽车缓缓离开,他还趴着车窗不断朝伍子这边看。
汽车缓缓离去,餐桌上只剩下伍子自己,他猜测这位俞老先生应该是北京某位大款的老爸,不说别的,他儿子那辆车就得几百万,还配有专门的司机。俞老先生走了,他一个人坐着也没意思,起身去吧台结账,收银员告诉他账已经被刚才那人结过了。伍子苦笑一声,看来结账的就是刚才那位中年男人了,这家伙进来以后始终没有睁眼看自己一下,看样子把自己当成不法之徒了。也许人家根本没有把他这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放在眼里。
回到自己的古玩店,老吴还没有回来,估计这家伙还在挑选汽车呢,伍子敢保证,天黑之前老吴绝对能开回一辆崭新的越野。伍子半躺在藤椅上闭目养神,盛夏的午后很容易让人产生睡意。不知不觉,伍子进入梦乡……
第119章:买车、李彩奕的谈话
回到自己的古玩店,老吴还没有回来,估计这家伙还在挑选汽车呢,伍子敢保证,天黑之前老吴绝对能开回一辆崭新的越野。伍子半躺在藤椅上闭目养神,盛夏的午后很容易让人产生睡意。不知不觉,伍子进入梦乡……
伍子是被一阵刺耳的鸣笛声吵醒的,谁啊这是,这么不讲公德!他睁眼往外瞧去,一条人影闪进屋里,正是老吴。伍子马上明白,这小子把新车开回来了。
“走,出去看车!”老吴略带兴奋地对伍子说道,还真被伍子猜对了,老吴果然开来一辆新车。
周晓晓和周晓彬听说买来新车,兴奋地率先跑出去。伍子随后也走出店门。一辆银白色的越野车呈现在眼前,汽车的线条挺流畅,前面一对大灯跟车身的线条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丝毫不显得突兀。
“怎么样这车?长城哈佛,国产的一流越野车。走,上去看看。”老吴打开车门,让伍子进去体会体会。
伍子钻进车厢,里面的空间还挺大,有种越野车特有的气派。老吴也钻进车里给伍子介绍,后坐的坐位可以平放开,当一张床用,还可以折叠起来放其它的东西。伍子对这一点比较满意,这车起码比轿车实用,万一赶上去乡下收古董,能放下不少东西,开车出游的话还能当床用,比较适合伍子的心意。
周晓晓和周晓彬也挤进车里,他们对车的喜爱远远超过伍子,兴奋的程度自然也远远在伍子之上。两个年轻人在车里摸摸这摸摸那,好像到了一个从没有认识的世界。伍子和老吴从车上下来,把空间留给两个年轻人,对汽车的喜爱可能跟人的年龄有关系,越是年轻人越对汽车情有独钟。比如几岁的小孩子,没有几个不喜欢汽车的。
伍子对老吴说,现在车也有了,钱也不缺了,是该做正事的时候了。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把斗宝大会的准备工作做好。伍子这边已经跟董老爷子谈妥,可以借他那幅南宋李唐的真迹一用。剩下的就是老吴这边了,他的情报工作一定要做好,最好能结交上几个评委,那样胜出的把握还大些。
老吴把胸脯拔的老高,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伍子你就放心吧,有了这辆车,吴哥我办起事来特别方便,情报方面保准不会拖你后腿。”老吴向伍子打了保票,突然他又想起一件事来,“对了伍子,你还没问我这车花了多少钱呢。这辆车什么价你不想知道?”
伍子淡然的一笑,“我这人吧其实不喜欢车,这车多少钱也没兴趣知道。吴哥,咱们相处这么长时间了,你还不知道我的为人吗,我这人就看不得别人对我好,人要对我好一点,我就得拿出十点去回报。你能替我挡一刀,就证明咱们是哥们,真正的哥们会在乎钱吗。我这条命都有你的一半,更何况一辆车。”
老吴的情绪被伍子带动的也有些激动,“兄弟,嘛也别说了,有你这句话,哥哥我感动了,真的感动了。以后咱兄弟奋斗的时间还长着呢,就凭咱哥俩,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发不了的财!”
古画成功高价拍卖,如今有买回一辆车,伍子和老吴一商议,应该好好庆祝一下。他们早早关上店门,带上周晓彬兄妹,四个人钻进崭新的长城哈佛,脸上仍然带着兴奋。老吴问大家去什么地方庆祝,伍子提议去北京的全聚德,吃烤鸭去。老吴马上表示同意,从这里到北京有一百多公里,全是高速,他正好可以试试车。
……
几天之后斗宝大会的报名工作结束,接下来要登记参赛宝物,伍子正准备去趟董老爷子那里,把李唐的真迹借过来一用。这时候门外响起一阵车笛声,不用问,老吴回来了,不知道这家伙带来了什么消息。
果不出所料,老吴带来了不少重要消息:几个比较大的参赛单位和个人已经登记了将要参赛的宝物,望古堂参赛的是康熙年间的青花瓷罐;融宝斋参赛的是明洪武青花釉里红梅瓶,看来这两家古玩店在瓷器大项里有的一拼。珍宝坊报名的是一件青铜器,具体是什么还不得而知;福宝斋参赛的是一幅齐白石的花鸟画;齐云轩和物华居都是玉器类的参赛宝物,据说都是高古玉,他们的竞争对手自然首先是龙光宝业和荣源珠宝行了。另外书画类当中具有竞争力的还有李可染的一幅巨幅山水、一套徐悲鸿的四扇屏,这两幅画的主人都是以个人名义参赛的,目前还搞不清什么来头,估计得到了决赛现场才能一睹庐山真面目。这两幅画和齐白石的那幅花鸟画是目前伍子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李唐这幅画最有竞争力的地方是年代久远,至于价值吗,可能还要在李可染的巨幅山水之下,到时候谁能最后胜出,完全在评委的一念之间。徐悲鸿的四扇屏也不可小觑,四扇屏的优势在于它是四幅画组合在一起参赛,无疑增加了竞争力,徐悲鸿的名头也不小,和李唐的真迹比拼起来恐怕也是半斤对八两。
听老吴介绍完情况,伍子心里更加没底,到了最后关头的决赛,无疑会宝物云集,李唐这幅真迹实在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夺第一有相当的难度。更何况木器类、青铜器类、瓷器类、杂项类、玉器类里面能出现什么稀世珍品,谁也意料不到,总决赛的竞争更是没有一点把握。
伍子原来建立起的信心开始一点一点消退,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他以前太小看民间的收藏力了。老吴带来的这些消息只是所有参赛宝物的冰山一角,究竟会出现何种稀世珍宝,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意料不到。这还没算评选当中的猫腻和潜规则,算上这些人为的因素,伍子想最后胜出更是难上加难。
心里越想越烦,干脆不去想。
这时候手机响起来,来电显示是个陌生的号码,伍子拿起电话接听,原来是李彩奕打来的。她怎么知道我的电话?伍子心里直纳闷。李彩奕没有给伍子纳闷的时间,开门见山说道:“你是不是在天津,我也在,你过来找我一下,有重要事情找你谈。”接着她告诉伍子一个地址,让他直接去找她。
伍子按照李彩奕说的地址,打一辆出租车直接过去,在路上还一直纳闷,她怎么知道自己的手机号呢。后来才想起来,可能是她爷爷李凯生告诉她的。不过自己跟她只见过两次面,找自己能有什么事情呢。
伍子一路上胡思乱想,不知不觉到了一幢大厦的门口,从出租车里下来。径直朝大厦里面走去,按李彩奕交代的地址,她在大厦的15层等他。伍子走到15楼得1510房间,轻轻按响门铃,很快房间的门打开。正是李彩奕,她穿着一身职业西装,白衬衣的领子挺大,翻在黑色职业西装的外面。这应该就是正儿八经的白领。伍子见过李彩奕两次,她都是一身休闲的打扮,今天是第一次看见她穿正装。不过一身正装打扮的李彩奕比平时更多了几分成熟和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