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上的数学是最拿手的一门,因此做得比较快,反复检查了两遍,方洛就交了卷。
空气很清新,校园里没有太多的人走动,大多人都还在教室里俯埋头苦算,方洛出了重点班在的围城,沿着通往操场的校道踱步。
这个时候交完卷的人无非有两种,一是像方洛这样写得快,而且对考试颇有信心,而且有别于方洛的尖子生,这样的人物在二中不在少数,这时方洛就看到三三两两的几群在操场边上的台阶上小声地讨论着。而另一种人则是对考试满不在乎的人,这样的人即便在二中这所省重点中学也不在少数。
走下台阶,方洛想穿过操场走到足球场那边去看一下,这时,几个人高马大的人挡住了他的去路。
这几个人方洛见过,上次模拟考之前曾经威胁过他的家伙,校篮球队的。
“我们见过,还记得吗?”
带头的小眼睛男生冷冷地问道。
方洛看了几个脸上带有杀气的家伙,笑了笑,说:“记得,还暂时忘不了。”
“那你小子是白痴还是耳聋,上次的警告你竟然忘了?”
方洛歪头想了想,表示不明白。
上次在走廊里想打方洛的贼眉鼠眼的瘦子撸起右手,怒道:“谢缙不是你该碰的,你Tmd不明白还是傻子?”
方洛笑道:“这话是田野让你来说的吧?”
其实联想到田野并不是什么难事,从三羊湖的秋游开始,当兰菲说田野是校篮球队的时候方洛就开始有点怀疑,直到杨维告诉方洛关于田野的品性,加上那一天在狮子路口的所见,指使眼前这几个人来威胁自己的人就呼之即出。
几个校篮球队的人没有想到方洛竟然说中了是田野让他们来威胁他,这个局面让几个人都有些预料不及。
“你胡说!”
消瘦的男生立即反驳。
方洛耸耸肩,说:“我只是问问,又没有说是,你这么紧张,这么激动做什么?”
“你?”
“你什么你,别用手指指着我,我最讨厌别人用手指指着我。”方洛心里也有气,直接拍开消瘦男生的右手。
“方洛?”
一个清脆的声音打破了双方剑拔弩张的气氛,方洛回头,看到谢缙站在香樟树下,有些担心地看向这边。
几个校篮球队的男生见到谢缙,也有些吃惊,虽然他们想狠狠教训一下方洛,但是他们却不敢在这个场合,特别在谢缙面前做。
看着谢缙在走过来,高个子的小眼睛男生对方洛说:“现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你是许维维的男朋友,你最好乖一点,别没休没止地纠缠谢缙。”
方洛一愣,自己怎么成了许维维的男朋友?
脑袋一灵光,回想那天在书店许维维当着那个戴眼镜男生面说自己是她男朋友的话,方洛有些无奈地苦笑了起来,这八卦传得也太快,也太厉害了。
“你们在谈什么?”
谢缙走到众人跟前,看着方洛,又看了其他人,然后问。
小眼睛男生嘿嘿笑了一下,连忙摆手说没有什么,拉着几个人见势就走了,走的时候还不忘背着谢缙给方洛使狠眼色。
“呵呵,其实我们刚才在讨论一些别的事情,对了,你怎么会在这里?”
谢缙回答:“提前交卷,想到操场走走,没想到你比我交得还快。”
方洛嘿嘿一笑,说:“写得快,自然交得快。”
谢缙看着方洛,问:“那你考得怎么样?”
“还不知道怎么样,不过应该还行吧。”
“那能进重点班吗?”
这话一出,方洛愣了,有些吃惊地看着谢缙。
谢缙被方洛久久盯着,脸上飞起一道浅浅的红晕,不过她很快转过头,再转过来时已经像个没事人一般。
方洛心里涌起一丝暖流,笑着回答:“肯定的。”
谢缙眼睛一转,问:“这么有信心?”
“恩。”方洛想说的万千句话,到嘴边,最后变成这一个字,语言有时候是苍白的,太多的东西不是靠嘴去讲述,而是靠行动去证明和实现。
“巧啊。”
方洛和谢缙两人沿着操场的煤渣路走了不到一百米,田野忽然从操场边的一个花圃后面闪了出来,落落大方地跟两人打招呼。
谢缙似乎被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往后一站,自然而然地躲在方洛的斜背后。
田野看到这一幕,眼瞳微微收缩。
方洛想不到小眼睛男生带着人刚走,田野就这么迫不及待跳出来,看来杨维对他的评价不假,这种人确实是口蜜腹剑型,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我看不巧吧。”
田野摆出一副灿烂的笑容,说道:“方洛,你这话说得不对啊,我刚好交卷出来,没想到就遇到了你们。”
在谢缙面前,方洛也不好把话说得太难听,毕竟她不知道自己和田野的过节,冒然说一些冲动的话,或许谢缙会对自己有不好的看法。
“哦,那有事情吗?如果没有的话,借过一下。”
话说到这份上,不是个蠢人都能听出气氛有一丝不对劲,谢缙奇怪地看着两人,田野抓住这个机会,有些酸溜溜地说:“方洛,怎么没跟许维维一起,你不是她朋友吗?这件事在二中都传开了,我也是刚刚知道。”
还是来了…
方洛最担心的就是田野会在谢缙面前提这件事,许维维当初的一句戏言,没想到会在二中传开,这个是方洛始料不及的。
没有等方洛解释什么,田野就笑着摆摆手离开了,留下一脸尴尬的方洛和面色平静的谢缙站在花圃边。
“走吧。”
谢缙说完,一个人先迈出脚,方洛回头,看到田野也转头看过来,脸上挂着胜利者特有的笑容。
快步跟上谢缙,方洛沉默地和她走向校门。
一路无语,谢缙依然一脸的平静,刚才田野的话仿佛是过眼云烟,勾不起她一丝情绪上的波动。
眼看校门口马上到了,方洛终于鼓起勇气,转过身,对谢缙说:“其实田野刚才说的话不是真的,我并不是许维维的男朋友。”
谢缙看着方洛,问:“为什么要向我解释?”
“因为我不想你误会我。”
沉默了一下,谢缙微微笑着说:“好,我知道了。”
……
莫名的纠结,写得不好,抱歉。
80 暧昧很近 爱情很远
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时间就像抹了润滑油的轱辘,转得飞快,根本没有给我们拉一把的机会。
期中考试最后一门考试结束,伴着人流走出围城,站在深秋依然嫩绿的香樟树下,闻着依稀的香味,方洛有些恍惚。
无论是前生还是今世,这是方洛第一次感到如释负重,为了考试拼尽了力气的他体验到一种彻底地释放,如果说上一次的模拟考是牛刀小试的话,那么这一次的期中考试则是真正地挽起胳膊亮起刺刀冲锋陷阵,为了父母的殷勤期望,还有自己的前途,他不得不这么做。
考试结束,二中的校园里变得很格外热闹,不像前几天没有考完试,许多人都有些不敢放肆地敞开怀议论。
“那不是高一年级的方洛吗?听说他是许维维的男朋友耶。”
“真的假的,许维维的男朋友?”
“恩,听人说,还是许维维亲口承认的呢。”
路过的学生有不少女生看着方洛,小声地议论,而路过的男生则是用审视或挑衅或好奇的眼光打量着他。
方洛对流传的这个谣言感到有些无奈,当时在书店的情况这些人都不清楚,许维维只是开个玩笑罢了,并不能当真。
暧昧很近,爱情很远。
而就算是暧昧,方洛觉得自己和许维维还八竿子打不着关系,况且方洛觉得一直以来,许维维总是以一个大姐姐的身份出现在自己的身边,把自己看成一个小弟弟般看待,这种感觉,方洛觉得很好,不管是谣言还是流言,他都不希望这种感觉被外界的纷纷扰扰破坏掉。
准备出校门的时候,方洛看到苏珊儿正在和一个女生在车棚前谈论着什么,眉飞风舞,好像很高兴的样子,不想打扰她的好兴致,方洛没有上前打招呼,而是一个人离开。
“方洛,你等等。”
苏珊儿叫住了方洛,简单和女伴说了什么,骑着自行车跟了上来。
“考得怎么样?”
苏珊儿很自然而然地停下车,将车的控制权交给方洛,自己则是站在一边,等待方洛骑上去,然后自己就坐到后座上。
考试前几天和考试这几天,苏珊儿都是神神秘秘的,很少见人影,方洛也不知道苏大小姐在忙些什么。
“恩,还行。”
“那可以进重点班吗?”
方洛想了想,点点头,说:“如果不出太大的意外,应该可以吧。”
“是嘛,那太好了,恭喜你。”苏珊儿在后座上轻轻摇晃着双腿,笑得很开心,仿佛方洛进重点班就是她进重点班一样。
方洛有些奇怪苏珊儿为什么如此高兴,回头问了一下,没想到苏大小姐却撅着嘴不回答,说是要保密。
两人回到水利院的时候时间尚早,因为考试不按平时的上下学作息时间,因此大院里有些安静,大体还在上班的缘故。
由于‘以纯’专卖店日渐红火,加上当初开业借的钱早就已经还完,最近石秀一直在张罗着开一家分店,店铺的位置都找好了,在西邻城西,那一块地方是经济开区,已初具规模,人流量非常大,地段的商业价值很高。
这阵子习惯了老妈晚归的方洛推开门时却现方大勇在家。
“爸,今天可不是周末,你怎么有空?”
方大勇正在客厅看书,听了方洛的话,抬头回答:“刚刚做完一个大项目的设计工作,放放松,释放工作压力。”
方洛讶道:“你平常不总是说工作忙,时间不够用,这一松下来又要看书,脑袋整天转,这哪叫释放工作压力,要不这样,明天我们回一趟花山?”
方大勇摘下眼镜,将书搁置在沙上,揉了揉眼睛,说:“你小子想回去就直说,拉着我做什么?”
心思被瞧出,方洛嘿嘿一笑,说:“爸,我是想回去,可你回去也不错啊,老家的风景好,空气新鲜,住上两天,那才叫放松。”
方大勇停下揉眼的动作,说:“恩,说得也是,那好,明天我们早上就回去,你爷爷一个人在家挺闷的,回去跟他说说话解解闷。”
去菜市场买菜,方洛做了晚餐,石秀回来的时候正好可以开饭,饭桌上,方大勇说回花山一趟,石秀自然不会反对,只是嘱咐带点梅子酒回去给老爷子,老爷子就喜欢这个酒,而花山那地方却很难买到。
分店的事情是石秀和李果在筹划,有了经验,这分店开起来就容易多了,况且有李果这个在服装市场上摸索了一年的人来帮忙,方洛并不担心老妈的分店出什么事情。倒是听完老妈讲了一些分店的准备事情后,方洛脑子里蹦出一个想法,与其让老妈和李果阿姨联合起来开分店,还不如在同一地段开两家截然不同的服装专卖店,如今随着‘以纯’的热销,在邕城,例如‘班尼路’、‘真维斯’之类的服装品牌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渐渐形成一个竞争的市场,市场效益特别好。
有竞争,才有进步。
如果在西邻同一个地段出现一家‘以纯’和一家‘班尼路’,会不会促进人们的消费**呢?
答案当然是:会!
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后,石秀眼睛一亮,细想之下觉得这个主意简直是别出心裁,顾不上吃饭,她就领着包出门去和李果商量。
方洛没想到老妈的热情这么高涨,连忙劝她明天再商量也行,不急于一时。
站在门口,石秀一边穿鞋一边说:“傻儿子,等到老妈把你上大学的费用和娶媳妇的费用赚够了,我自然也就不急了。”
听着关门的声音,方大勇笑着对方洛说:“你妈这脑袋里现在装的都是如何赚钱,为的就是你以后上大学和结婚不用忧愁,她也不想想,我也可以啊,我现在的工资也不低,足够你上大学的学费了。”
一直以来,方洛就从来没听过父母对自己说过什么太煽情的话,或者动情的承诺,在印象里,他们只是默默地给予自己想要的一切,即便是任性的选择,他们也会给予最大的支持,就因为自己是他们的儿子。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就像当初方洛劝老妈放弃稳定的工作下海经商,为的就是希望生活条件提高起来,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老妈开这个服装店,心里装得最多的确实自己的未来。
“爸,谢谢你,还有老妈。”
这一句感谢,有生之年还可以说很多次,但是方洛却不想第一次它拖得太久,拖到或许有一天想说说不出口的那一天。
81 希望的田野
第十五次市委常委会议以全票通过了《关于全面提高西邻市交通运输能力的若干建议》,这次的《建议》特别针对偏远县份的交通难,运输难等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为确保地方经济取得质的飞跃,全市各有关单位部门都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会议精神,将改善交通运输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周末的车站人比较多,方洛和方大勇在售票窗口买票的时候得知花山到西邻这一段路正在进行扩建,已经开始封路,因此回花山需要绕路走,时间比以往要多出半个小时。
坐在有些颠簸的车上,方大勇感慨道:“没想到过了十几年,终于要修路了,真是不容易啊。”
“爸,这路修好了,以后我们就常回花山。”
方大勇望着窗外路边被粉尘铺满的桉树,有些释然地说:“是啊,路修好了,这距离就近了,也不像原来那样总觉得回家难。”
印象里,西邻改善落后的交通问题直到2oo2年的日韩世界杯开战之后才开始提上议程,方洛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始着手解决。
再联想到白人街扫黑行动提前一年进行,方洛知道,西邻这个小世界已经开始慢慢偏移原来记忆里的路线。
由于事先并没有打电话通知,因此方洛和方大勇到达花山汽车站的时候,方大磊并没有开着他那辆桑塔纳2ooo来接人。
坐上三轮车,方大勇父子两人直奔城南老街。
随着经济改革日渐加深,花山县城最初规划的经济开区已经初具规模,引进的几家企业都开始投产运营,周边的配套设施也渐渐完善,现代化气息开始崭露头角,到处都是一片繁华的景象。
相比较这些,城南的花山老城则显得越来越与众不同,青砖石瓦,石板路,载着大榕树的四方院子,老井,吱呀作响的水车,过年的灯笼仍挂在门口,朱红的对联几经风雨,依然贴在大门两侧,深巷子里偶尔走来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在垂柳下的小河洗涤衣裳,相对另一头的现代化,这里完全一派浓浓的古意。
两个截然不同的格局就这样分布在花山县城,给人一种很直观的视觉冲击,坐在三轮车上的方洛更是体会深刻,从车站过来,先经过开区,才到老城。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都市里,人们总在寻找一些返璞归真的地方释放生活压力,比如青山绿水的郊外,比如浓浓古意幽静的古城,这些地方都是很好的去处。
随着年纪的长大,加上两世为人的经历,小时候每年寒暑假都回花山过假期的方洛渐渐感觉到老家那份宁静的珍贵。
前世大学毕业后方洛回老家,当初的老城被推倒,被拆迁,被一栋比一栋高的高楼所取代,老城荡然无存,心里最深处的那一片净土已经消失,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
方洛到老家后立即冲进爷爷的经常用来看书的房间,从抽屉里拿出信纸,铺开,然后以一种平静却不失忧伤的笔调写了一封匿名信,内容是有关保护花山老城的重要性,用一个见证者的角度去书写花山人对古老建筑的怀念之情。
不到半个小时,方洛就落了笔,前世里他也曾写过这样的东西,但都是自己给自己,如今再写一遍,度快了许多。
叠好信纸,用信封装起来,方洛将它夹在一撩书里,明天回西邻,他就将这封匿名信投到市长信箱里。
方大勇和方泉德在院子里聊天,对于方洛一到家就冲进房间的举动并没有大惊小怪,反正这家伙从小到大都是这样,都习惯了。
临近中午,方大勇出门买菜,方洛打了电话给二伯叫他们一家过来吃饭后,就端着椅子坐到爷爷身旁,小时候特别喜欢听他说故事,如今这个习惯随着年纪的增长变得少了,但是这一次方洛却听得特别有神。
中午吃饭的时候,加上二伯一家三口,院子里特别热闹,特别是方子琪小丫头,吃饱了之后就嚷着方洛叫她唱歌,五音不全的他学着方洛在院子里大声地唱着,一点也不在乎其可爱的形象被破坏,惹得大人们笑声不止。
午饭过后,方明还没有回来,趁着方子琪睡午觉的时候,方洛躲进书房里,拿笔写了一篇文章,这时大人们都在院里子谈论着越来越红火的经济开区。
一封匿名信如果到了杨市长的手里,顶多是引起市级领导的注意,一座老城,想要被很多人关注,很多人去保护,那么匿名信是远远不够的。
方洛写了一篇游记,结合小时候在花山老城里奔跑过的每一个足迹,每一个珍贵的时光,每一个动人的景色,将花山老城的脱俗之美诉诸于纸上,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