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腕官途-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每人五十给了另外两个服务员。

可当时的服务员是三个,另外一个没分到钱的自然就不高兴了,质问领班说:大家都一块干的活儿为什么没有我的?领班说:你是新来的,还在试用期内,当然没有你的了。那服务员说:试用期也一样干活,怎么就没有了。领班的说不过就搪塞说:你不服气就问老板去,跟我说不着。

新来的服务员越想越生气,觉得领班的是在故意欺负她,就趁晚上大家睡觉的时候,用厨房剁骨头的砍刀把领班砍了个血肉模糊。

“现在这世道是怎么了,动不动就杀人,连女孩子都如此彪悍,想起来就让人胆寒。”其中一个感叹了一句。

另一人戏谑道:“以后大家注意了,在家里千万不要惹老婆,这女人凶起来可是要杀人的。”

感叹者却不以为然道:“像这种彪悍的女人几百年都难见一个,要是每个女人都这样,这世界早就落在女人们手里了。我们现在看到恐怕也不是《妇女保护法》而是《男人保护法》了。”

几个人就哈哈笑了起来。

有一个人道:“最可恨的是现在这些有钱人,吃个饭都臭显摆,好像唯恐别人不知道他有两个臭钱一样。”

戏谑者忽然惊叹道:“吃顿饭给七百元小费,那这顿饭的花销恐怕小不了。”说完又啧啧感叹。

感叹者低声来道:“听说请客的人是金狗子。咱们那位蜜桃同志好像也去了。”

几个人几乎同时哦了一声。陶如轩不知道这些人嘴里的蜜桃同志所指何人,又一想便明白了,自己姓陶,是顾平的秘书,自然就是陶秘了,反过来蜜桃。这应该是自己新添的绰号了。

机关里爱给人其绰号的毛病由来已久,陶如是并不在乎,只是“蜜桃”两个字容易联想到女人,多少让人有些不快。又一想,男人变成了女人岂不有了太监之意,这些人当初起这个名字的时候,保不齐也有这个意思,就觉得这些人多少有些恶毒了。

放完水,陶如轩就干咳了一声,几个人本来在里间,听见外面咳嗽急忙住口,出来见是陶如轩,不免几分尴尬。

陶如轩假装什么也没听见,端着杯子问道:“哥几个都忙着呢?”

那些人一边别扭地笑着点点头,一边哦哦地应两声,就去干自己的活了。

猛然间,陶如轩发现短短半年时间,愿意跟自己说话的人竟然越来越少了,而那些主动跟自己攀谈者往往是冲着顾平来的,忽然觉得秘书其实是个很凄惨的工作,看上去挺风光,实则就是领导的影子。

自从余敏华离婚后,就再没有用微信给陶如轩发过信息。陶如轩因为整天忙的一塌糊涂,也早把微信的事情放在了一边。余敏华送的智能手机,也跟以前老手机的作用没什么两样了,除了接打电话之外,别无它用。

中午顾平去了市里,陶如轩难得空闲,就拿出手机翻弄了起来,想给余敏华发个信息却不知道发什么好,左思右想半天,觉得还是简单点的好,就发了三个字:“还好吗?”

。。。

。。。

第五十章 父亲的责备

第五十章父亲的责备

不一会余敏华回过来信息,就两个字:“不好!”

陶如轩的心却被揪了起来,只感觉喉咙里哽住了什么东西,一倒气,眼泪差点出来,急忙转脸看了看窗外才算缓过神,想了想,又写道:“晚上有空吗?想你了。”

半天余敏华才回道:“好吧,老地方见。”

整整一个下午陶如轩心神难宁,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事情,甚至有些荒诞不经,一会是儿时的记忆,一会是已经逝去的爷爷、奶奶,一会又是屈培贤那离了婚的女儿,一会顾小雅仿佛在眼前晃动,一会又是丁晓曼告别时凄凄怨怨的眼神,一会好像余敏华就在身边,整个人仿佛进入了幻境,脚下踏着虚无飘渺的云雾,满眼都是苍茫无垠的宇宙,偶尔一两座山丘,好像就要近了,却又突然消失了,眼看着是仙女向自己飞来,近了才发现是青面獠牙的女鬼。女鬼面目狰狞,赤牙咧嘴,满嘴是血,好像刚刚吃了人一般,狞笑着就向自己扑了过来。陶如轩吓得嚯一下坐了起来,这才发现不过一场梦,而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住进了医院,额头上一层冷汗。

环顾左右,发现母亲已在床头睡着,陶如轩没敢打扰,看了一下时间,发现竟是深夜十一点钟,又想起跟余敏华的约会,急忙翻看了一下微信,余敏华一行一行的留言就落在了眼前:

七点半:“你怎么还没来,是不是临时有事绊住了?”

七点五十:“你若有事,请告诉我一声……我是否继续等?”

八点半:“再不回信,我要回去了。”

九点:“我已到家,你可好?”

九点四十:“长夜难眠,忽然想起以前的荒唐,不由觉得自己真的很可笑,本不该搅扰,却忍不住,对不起。”

再翻未接来电,有余敏华打过来的两个未接电话,心中不禁一阵怅然,就坐在床上愣了半天神,这才想起自己怎么就到了医院。

这时母亲也醒了,见陶如轩坐在床头就伸手摸了一把额头道:“阿弥陀佛,烧总算退下去了,你这一下午都快把你妈吓死了,发烧烧成那样也不知道来医院看看,工作再要紧也不能不要命呀。”见陶如轩手里拿着手机又道:“刚才手机响了两次,我和你爸不知道是谁,也没接。总不会是顾书记找你有事吧?”

看着母亲红红的眼睛,估计是刚才哭过了,陶如轩心中不禁一阵愧疚,摇了摇头道:“不是,一个朋友。你赶紧回家休息吧。我这儿已经没事了。”

母亲不放心道:“你这个样子我咋回去。”又问道:“你现在饿吗,我给你弄点吃的去。”看了一下墙上的表,发现已经十一点了,接着道:“这样,我给你爸打个电话,让他在家里给你弄点吃的送来。你这一下午没吃一口饭,这会肯定饿了。”说着就要打电话。

陶如轩急忙阻止了道:“还是算了吧。这深更半夜的折腾我爸干什么。”见床头上有放的苹果,就随手拿了一个,也确实饿了,大大地啃了一口道:“这个就成,医生不是也说了吗。感冒发烧要多补充维生素,苹果维生素嘴丰富了。”

母亲却不放心道:“反正你爸在家里这会也睡不着,你就别管了。”还是把电话拨了过去。

电话打完了,陶如轩便问母亲道:“下午是谁把我送来的?”

母亲道:“我哪儿认识你们县委的人,只记得有一个姓马的主任,中等个子,黑脸膛,说话客客气气的。后来还来了一个女的,有三十多岁吧,长的倒是蛮俊俏的,也没告诉我她是干什么的,只说自己姓粱,这水果就是她给你买的。大概九点左右又来了两个,一个姓朱,一个姓袁,姓袁的非要给五千元,说给你买营养品。”

陶如轩急忙问道:“钱你们收了吗?”

母亲道:“不明不白的钱,我们哪儿能收。”又问陶如轩道:“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怎么平白无故给你送钱呢?”

陶如轩不好给母亲说的太透了,就笼统道:“人家送钱是冲顾书记的面子,跟我没什么关系,你不收他们的钱是对的。”

母亲这才松了一口气,却又唠叨道:“你也大了,不是妈要说你,咱们做人可要正正派派的,决不能搞那些歪门邪道的事情。以前你三叔干的那些事情,家里人多少年都土头灰脸的抬不起头。虽说后来他发家挣了钱,可毕竟有那一段不光彩的过去。你那时候还小不懂事,人家一叫我大杆子嫂嫂,我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好像欠了人家钱一样。现在想起来心里还不是滋味。”说着就摸了一把眼泪,随即脸上又挂上了笑容,接着道:“现在好了,你在县委上班,我和你爸都觉得脸上很光彩。不过,咱可不能再让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了。”

陶如轩就是是是地应着,却不知道给母亲说什么好。

不一会,父亲推门进来了,将饭盒放在床头柜上也不说话,就坐在了另一张床上,掏出烟正要点,可能是又想起医院禁止吸烟,只好又装了回去。

母亲帮着打开饭盒,西红柿炒鸡蛋,两个热馒头,下面是一碗面汤。陶如轩正饿的要命,便坐起来吃了起来。

“小子,你别光顾吃饭,我问你,你知道你住的这是什么病房吗?”父亲突然虎着脸问道。

刚才跟母亲说话,陶如轩也没注意,父亲一问,陶如轩这才将病房打量了一眼,过去虽然知道医院的病房有三六九等之分,却并没有住过,只见病房中桌椅、沙发、空调一应俱全,墙上是一台最新的等离子电视,还有单独的卫生间,几乎跟宾馆的小套房相差无几。父亲屁股下面坐的床显然也是医院为了让母亲休息新添的。

“别看了,这是医院的高干病房。”父亲没等陶如轩说话就又开腔了,言语间显然有不悦之意。

母亲在一旁不高兴道:“行了,不要说了,你吼什么吼,好歹等娃把饭吃完再说也不迟。”

父亲却并没有停下来,两只手在起拍的啪啪响道:“我给你说,我们厂长生病住院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你一个县委跑腿、打杂的凭什么住高干病房,啊?”

母亲见父亲的话说的重了,就埋怨道:“什么跑腿、打杂的,一样的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咋就那么让人不爱听。我儿子是县委书记秘书,怎么就成跑腿、打杂的了。”

“有区别吗?”父亲反问道。

陶如轩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稀里糊涂住进了高干病房,见老两口眼看着就要吵起来了,急忙制止道:“爸、妈,你们别吵,先听我说一句。我当时已经烧糊涂了,哪儿知道他们就把送进了高干病房。这样吧。今天也来不及了,明天一早咱们就让医生换病房总可以了吧。”

父亲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下来,却不料马上从外面进来一个护士,站在门口毕恭毕敬问道:“陶科长,您醒了,觉得好点了吗?”

父亲的火气就又上来了,指着护士道:“看见了吗,还专门给你配了护士值夜。你这谱摆的恐怕比县委书记还大了。”

这可是犯忌的话,父亲历来耿直,陶如轩不好说什么,就急忙对护士道:“我这儿已经没事了,你先去吧,我有事了再叫你。”

护士却有些不识趣又跑到床头拿起呼叫器道:“陶科长,不要您叫,这儿有呼叫器,您要是有什么事儿,摁一下这个,我马上就会过来的。”说完又陶如轩笑了笑才退了出去。

次日起床,陶如轩觉得身上已经轻快了许多,心想与其换病房不如干脆出院算了,一个感冒老躺在医院,难免让人说自己矫情,“蜜桃”这么隐晦而又恶毒的名字都按在了自己身上,自己要在医院再躺下去,还不定这帮人要说什么呢。更何况,顾书记那里一大堆事情也离不开,便给医生说了一下。

医生却不让出院,说陶如轩患的是重感冒,可能是病毒性感染,跟普通感冒不同,还是再住院观察一段时间为好。顾平也打来电话说让陶如轩在医院安心养病。陶如轩就不得不考虑继续住下去了。顾平不让自己回去,难道不是害怕自己的病毒传染给他的意思?

换病房的事情给主管大夫说了,主管大夫说自己做不了主,要请示领导,回来又说普通病房已经住满了,就让陶如轩住着。其实陶如轩知道,普通病房根本不可能住满,但也不便明说。父亲说了两次也就不说了。

从八点钟开始,来的人就多了起来,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来了客客气气的说两句不咸不淡的话,最后放下东西祝陶科长早日康复也就走了。父亲刚开始还拦着不收,人家就陪着笑脸说父亲不近人情,朋友之间看望看望难道有什么错吗。这些人不是乡镇干部就是各个部委局办的领导,面子上实在抹不开,只好收着。不到半早上,父亲说头疼,就回去了。

。。。

。。。

第五十一章 匿名举报信

第五十一章匿名举报信

快到中午,顾小雅姗姗而来。陶如轩急忙从床上坐了起来。母亲却像看到了未来儿媳妇一样拘谨了起来,顾小雅甜甜地叫了一声阿姨,母亲便醉了,又是削苹果,又是剥桔子,最后才发觉得自己在这里实在有些多余,就推说在病房坐的时间长了,胸闷的难受,想出去转转,就离开了病房。

母亲出去了,两个人却并没有什么话要说,就那样干坐了一会。顾小雅忽然想起那天游对对湖的诗句,就问道:“你那天在对对湖做的诗句,我总觉得有些耳熟,好像是唐寅的底子吧。”

其实唐寅的诗词也是唐宋代诗词的演化,根本谈不上是谁的底子,陶如轩也不想跟他争执,便笑了笑道:“我那天就给你说了我不会作诗,你非逼着我做,我才胡乱凑了那么四句。现在反而来笑话起我了。”

顾小雅却低下了头,半天才道:“其实以你的才情,要是就这样在官场混下去,恐怕就被埋没了。”感叹了两声又道:“我爸在官场混了大半辈子,耳濡目染,我也知道一些。这官场说白了,就像个大染缸,表面上看五彩斑斓,很是美丽,其实是最肮脏的地方,什么东西扔在里面都看不出来,只是一般人不易觉察。”

这样的话陶如轩不便乱接,只好淡淡地笑了一下道:“社会又何曾不是如此呢。百人百姓,什么样的人都有,只要能做到独善其身,像你爸爸一样,多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又何曾不是好事呢。”

顾小雅感叹道:“就是怕一旦进来官场就会身不由己。你看看这古今中外当官的,最终能做到独身起身的又有几人,历朝历代都是贪官污吏如恒河沙数,而清官廉吏却是凤毛麟角。”

陶如轩道:“那我就做个像你爸爸一样的凤毛麟角。”

顾小雅却不说话,一脸郁郁的表情。陶如轩就知道,她对她父亲顾平的事情恐怕不会像她母亲那样一无所知,便主动把话题往诗词书画上引,却又觉得是那样的寡淡乏味。

两个人说着话,母亲便从外面回来了,手里提着几个盒饭,放在桌子上道:“医院里也不方便,我就在外面买了一些,你们两个趁热赶紧吃吧。”

顾小雅道:“不麻烦了,你们赶紧吃,我还是回家吃吧。”说着起身告辞。

望着顾小雅离开的背影,母亲就是一脸幸福的笑容,啧啧称赞道:“小雅这女子真不错,没有一点干部子女的架子,倒像个大家闺秀。”

陶如轩揭开几个饭盒,边吃边道:“人家本来就是大家闺秀,也没什么奇怪的。”又对母亲道:“这事您就别跟着参合了。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母亲马上瞪着眼睛道:“这有什么为难的,人家这么好的女子,爸爸又是县委书记,难道还配不上你?人家没说不愿意,你反倒为难上了。我给你说,你可别学你爸爸,一辈子老说做人就要做到问心无愧,结果受了半辈子的累不说,还老要受别人的气。”

陶如轩就觉得母亲的逻辑有点矫枉过正,就辩驳道:“您怎么就知道娶了县委书记的女儿就不受气了,说不定受的气会更多。”

母亲就拿出了家长气势道:“那我管不了,反正我现在要的是儿媳妇。你要是觉得县委书记的女儿不好,那就重新给我带回来一个也算。”

陶如轩无言以对了,只好吃饭。

不想在医院一住竟是整整两天的时间,直到第三天早上才办了出院手续。期间想给余敏华去电话说明一下情况,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好。这种关系能维持多久,自己心里都没数,或许及早有个了断,对双方都是好事。

回到县委,虽然大家还是跟过去一样,客客气气地跟自己打招呼、问病情,陶如轩却觉得有些陌生,好像是过了两天与世隔绝的生活一样。

先去给顾平打了声招呼,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陶如轩便回到了办公室,县委办马上送来一大堆信件。当然都是给顾平的,不过顾平不可能一一全看,一般都由陶如轩代为处理。这也是陶如轩的日常工作之一。这些信除了上级来文和一些广告之外,大多都是匿名举报信,按照规定是不需要处理的,特别紧要的,陶如轩才拿给顾平看一下。

看着看着,忽然一封举报信就吸引了陶如轩的眼球,大致内容是举报金鑫房地产公司老板金运昌勾结县土地局和乡村两级干部,利用不正当手段非法侵占城关镇马家房村红线耕地二百余亩开发房地产。落款姓名是马家房村民支庆仁。举报信打印在a4纸上。

马家房村位于县城南街。县城南街主要有四个村组成,马家房村、王家房村、李上窑村和陶庄。陶庄和李上窑村离县城最近,经过前多年的开发已经基本只剩下了一个村落,土地被征用殆尽。陶如轩便是陶庄人,只不过经过时代变迁,陶庄这个名字已经很少有人用了,大家习惯于统称为南街。而马家房村和王家房村因为离县城较远,近两年才开始开发,当然也是个是非之地,时有因土地征用而引发的矛盾冲突。

这样有名有姓的举报信,陶如轩不敢自作主张,急忙给顾平送了过去。

顾平看了看,也没有做任何批示,只对陶如轩道:“这样,你先通知纪委找到这个举报人支庆仁,了解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