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奶奶说:“你们这些孩子,就知道讨我开心,嘴里说经常回来,可是却常常半年都不回来看我,你小思姐姐还好点,就你这个小子最没良心,你上次来还是去年过年吧?枉你小时候奶奶那么疼你!”
陈繁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笑了笑,说:“奶奶,我知道错了。我保证,我以后每个月都至少回来看你一次,要是做不到,你就像小时候那样,拿竹丝抽我手心!”
奶奶笑了,说:“你还记恨小时候奶奶打你呀?”
陈繁说:“哪敢啊,都是我自己活该,奶奶你打得对。”
奶奶说:“那是,你小时候可皮了!”
陈繁就这样陪着奶奶说话,哄她开心,心里却有些慌乱,因为他知道,再过两年,奶奶就要去世了,不是意外,也不是生病,而是寿终正寝。
她太老了,已经八十五岁了,就算陈繁是个重生者,对此也只能是无能无力,重生不是万能的,有些事情是无法阻挡的……他可不信脑黄金脑白金什么的,不过是某人炒作骗钱的玩意罢了。
如今他能做的,只能是勇敢面对这一切,多花点时间陪陪她,让她安度这人生最后的两年时光,让她带着笑容离开这个世界。
就像现在这样。
这时候陈大龙走了进来,说:“儿子,你怎么跑这儿来了,走,我们回去吧……”
奶奶不高兴了,说:“大龙,你这什么意思,小繁来陪我说话不行吗?你自个把我这个老太婆忘了,还不准小繁来看我啊?”
陈大龙忙说:“妈,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这不是忙吗?”将右手提的东西递给老人,讨好的说:“妈,我没忘记你,这不,这些都是我买给你的!”
奶奶说:“忙忙忙,就知道忙,我不稀罕你的东西!白养你了,你还不如小繁懂事!”
陈繁笑着对陈大龙说:“爸,你就再留一会儿吧,厂子的事有吴伯伯看着,不急的,奶奶也想和你说话!”
“可是……好吧!”陈大龙敌不过这一老一少的夹击,只好妥协了。
第三十四章 重生者的力量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大龙又和几家农户谈妥了合作建大棚养鸭的事项,不过规模都比较小,一般都是预算在两三万,建一两座大棚养万把只鸭子,最多的一户,也不过四个大棚,不过加起却也不少,一共有八户加入,总规模是二十二座大棚六万六千只鸭子,刚好比陈大海陈大虎要多一点。
这些人也都和陈大龙签了类似的合同,事实上这些合同都是复印出来的……只是合同对象以及具体数额不同而已。
陈大龙没注意到,在这群人里面,有个叫杨德坤的人,他向陈大龙借了两万块钱,准备建两座大棚养鸭。
如果陈大龙细心一点的话,他会发现这个人的女儿正是陈繁的同学,并且是云山区的新科中考状元,那天请客的时候,他见她,还发给过她一个红包……
陈繁却是知道的,因为这事本就是他怂恿出来的,那天请客回家时在大巴上,他对杨露稍微提了一下这事,也没刻意强调说养鸭多有前途一定会发财什么的,这事他本来就不是很上心,只是看在同学的份上,觉得便宜别人家不如便宜你家算了,于是就对她那么随便一说,至于她放不放在心上,她父亲能不能把握机会,他可就不管了,这要看她和她父亲的眼光和胆魄了,如果他们不当回事的话……
那以后也不要怪我没说清楚,你们自个儿后悔去吧……你们不想发财,我可没兴趣逼你们发财……
其实他感觉这事希望不大,他没见过杨露的父亲,但从杨露的性格看来,他父亲应该不是敢于冒险的人,否则也就不会教出这么一个谨慎的女儿。
但这个世界上意外太多了,他在帮陈大龙整理合同文件时,看到一个叫杨德坤的,就多了一个心眼,旁敲侧击的跟父亲一打听他家的地址,就确定他是杨露的父亲了。
也不知道杨露是说服她父亲的,总之他显然听从女儿的建议。
两座大棚,一批能养六千只鸭子,以40天为一个出棚周期,剩下半年时间最多能养出四批总共两万四只鸭子,以今年冬天鸭绒的需求,每只鸭子至少可以产生两块钱的纯利润!两万四千只鸭子也就可以获得近五万元的利润!
半年五万元的收入!在九六年的农村,那是什么概念!如果光靠种稻子卖稻子,一年两季稻能卖五千块就顶天了!
杨露啊杨露,到时候可别忘了请我吃饭啊!在一中食堂我可不干!
一句话就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这就是重生者的力量!
整个大棚养鸭计划,光是借款,陈大龙总共借出了四十多万块元——包括借给陈大海陈大虎的二十万,全部免息,这在那个年代的小镇,绝对是大手笔。
而且这远不是四十万的事,而是一个产销体系,鸭子多了,总要吃饲料吧,肯定会带动镇里饲料加工业的发展,除了鸭绒供给陈大龙以外,其他的副产品,比如大量的廉价的鸭肉鸭蛋,肯定会吸引人来镇里建食品加工厂……
所以,是个明白人都知道,如果这模式能够顺利发展下去,将给石河镇带来多大的变化!
镇长林重远公开表示支持陈大龙的计划,并承诺镇政府以及镇畜牧兽医站将尽全力给予养鸭户帮助,镇信用社也会为养鸭户们提供小额的低息贷款!
连一向不喜欢陈大龙的镇党委书记赵宗福也表示支持他,并且希望他再接再厉,为石河镇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能不支持吗?总不能让林重远把功劳全揽过去吧?……
当然,也有人怀疑:他陈大龙搞这么大,如果产品卖不掉怎么办?那可将会是一挫众挫!要知道,这几年羽绒产品销路一直低迷啊!这么冒险的计划,大概也就陈大龙这个暴发户能干得出来吧!如果失败了,其他养鸭户还好说,他陈大龙将一无所有甚至背上巨债!
与此同时,在陈繁的劝说下,陈大龙一直不停的联系购买新设备,以增加产品的多样性,扩大羽绒厂的生产规模,在八月初的时候,终于与宁州郊区的一家羽绒厂达成协议,以三十万的价格引进其八成新的二手设备。
这家羽绒厂的老板也是个暴发户,前几年见羽绒制品销路不错,于是雄心勃勃的建了这个厂子,可是接连两年冬天温暖如春,桃花居然在冬天盛开了,这让他的厂子一亏再亏,报纸上鼓吹温室效应,再加上民间谣言不断,说什么清江市再也见不到雪了,这让这位暴发户对羽绒厂彻底失去了信心,所以才会用这么低的价格转让他的设备。
陈繁看到这批设备时,发现居然是德国进口的,一拍大腿说:“赚大了!”他估计,这批设备的进价,至少要八十万!
他心里想:到今年冬天的时候,这家伙估计得吐血身亡吧……
另外,陈大龙还宣布,天骄羽绒厂将扩招八十名员工,每月工资300,这工资搁大城市那不算高,但在这小镇上已经非常不错了,引来应聘者无数,不少人都托人找到陈大龙,让他把他们的子女安排厂里!
石河镇一时间热闹起来,清宁公路上,不时就可以看到拉着满车毛竹或者木材的大货车,又或者是陈大海陈大虎的养鸭场动工最早,甚至已经引进第一批九千只鸭苗了!
陈大龙望着大棚里那些呱呱嘎嘎的鸭子,有些激动,又有些忧心。
他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将是什么,也不知道石河镇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他甚至有点疑惑:自己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仿佛有个人一直在他身后推着他,将他一步一步推到这里了……
细想起来,这个却正是自己的儿子,陈繁!
想来也可笑,自己一个快四十岁的人了,居然完全听信那个只有十六岁的儿子,将自己所有的身家全部押了出来,只为那豪情一搏!
其实他相信陈繁也不是完全盲目的,而是出于儿子最近表现出的那份商业天赋,那份判断力,以及那份自信!
他觉得,就算这次他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至少可以让极具商业天赋的儿子得到锻炼!
他相信他这个儿子是个商业天才,所以,就算自己破产了,那又怎样?迟早会有一天,他能为自己重新夺回这一切,甚至更多更多!
第三十五章 羞人的谣言
时间一天天的流淌,到八月下旬的时候,石河镇所有的鸭棚几乎全部建成完工了,大部分都引进了第一批鸭苗,只是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养鸭户,鸭苗供应有些紧缺,有几家一直都买不到鸭苗,不过也不碍事,因为鸭苗的孵化周期很短,只要有需求,很快就能大规模孵化出来,只是那些养鸭户还是有些急,三天两头往陈大龙家里跑,陈大龙只好尽力的安慰他们。
陈繁对这事不太关注,因为他相信父亲这点能力还是有的,他关注的是自己的钱包……
他翻开钱包一数,一共只有两千七百一十三块六毛钱,其中两千块是陈大龙和朱旺山打赌赢了之后奖给他的,另有五百块是陈大龙请客那天发给他的红包,剩下的是他的零花钱。本来那天请客,他收到了两万多块钱的红包,可是李香兰不放心他拿着这么多钱,硬是给收回去了,陈繁那个心疼啊!
此时距离他对苏青莲承诺说四个月赚二十万的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半月了,而他只赚到了二百五十块不到,严格来说还不是赚的,而是父母奖励的。本来他倒是可以再多攒点零花钱的,可是这一个多月来,他已经对苏青莲的火锅上瘾了,几乎每隔一两天,他都要去吃一顿,虽然说不贵,但想攒零花钱那是不可能的了。
苏青莲几乎已经忘了她和陈繁之间的约定了,从来没有问过陈繁有没有赚到钱,如果问了,那她自己都觉得好笑,不过是这孩子跟自己开的一个玩笑,怎么能当真?二十万啊,像她这样起早贪黑的工作,至少也要一二十年才能赚到!如果再扣除花销,那时间就更长了!他一个十六岁的小孩子,而且还说四个月之内,怎么可能完成得了?!
不过这并不影响她对陈繁的感激之情,每次陈繁来吃火锅,她都对他客客气气,如待上宾,至于饭钱,她原本只想收成本价的,但见陈繁坚决不同意,也就不再提了,只是给他的配菜,分量变得特别多,尤其是鳝鱼片,特别的肥……她知道陈繁最爱吃这个,所以特地高价从菜市场买回来的……
另外,自从上次陈繁教训那个两个混混并强迫他们给她的菜馆当了一周“保安”之后,来店里吃饭的人比以前都老实多了,连流·氓话都不敢和她说了,更别说动手动脚了,因为他们都听说了:陈大龙的儿子陈繁罩着这家菜馆!
陈家最近在镇里可是火得一塌糊涂,先是二十辆车的大摆排场请客,然后又大招员工,大办鸭棚,陈大龙成了全镇风头最劲的人物了,甚至连镇长镇委书记都先后赞赏了他!
而这些人,都是些地痞流·氓老光棍,说难听点属于社会边缘阶层,顶多也就敢欺负一下苏青莲这样比他们更弱势的群体,哪里敢惹陈家!虽然陈家不是当官的不能直接整他们,但是官商一体,以陈家在镇上的关系网,想怎么整他们就怎么整他们!
对此,苏青莲对陈繁的感激又多一分,只不过与此同时,也多一分忧愁,因为她隐隐听到一些谣言,说是陈繁看上了她,要她做了他的情妇,所以他才会这么帮她出头的……甚至还有更离谱的,说她们母女三人已经同时成了他的女人……
尤其是他们看到陈繁最近频繁出入她的菜馆并且母女三人都对他很是亲密之后,这种谣言传播得更为厉害:“乖乖,有钱人果然就是爽!这一家母女大小三个美人,全都心甘情愿的跟了他!等老子以后赚大钱了,也搞对母女玩玩,不,老子要母女四人的,非赢他不可,对,最好还有对双胞胎!”
苏青莲对这些谣言很是无奈,不过也习惯了,她这些年遭受的谣言还少吗?她当然更不会因此怪罪陈繁,她明白这不是他的本意,他的本意只是想帮她而已。
她看了一眼大女儿方月玲,心里又泛起了另外一丝担忧:这丫头最近似乎跟陈繁越来越亲热了,每次陈繁过来,她都坐在一边陪他说话,时而怒目娇嗔,时而笑颜如花,她看得出来女儿对陈繁有好感,她自己也挺喜欢这个男孩子的,可是她知道,他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根本不可能走到一起,而且她还听女儿说过,他似乎有个相好的小女朋友……
陈繁哪里知道苏青莲在想什么,一边贪婪吃着火锅,一边讲些网络笑话逗着方月玲笑,一边在心里琢磨着怎样才能赚到重生后真正的第一桶金,开始自己的事业。
三心二意是他的特异功能,前世他就常常边看电视边吃东西边做作业边想心事,结果效率居然都还不低……
还有两个多月,他和苏青莲的约定就要到期了,而他现在只有两千七百一十三块六毛钱,所以他必须在两个月以内,以这点钱作为本金,赚取二十万!
干什么呢?
抄袭小说?……不行,这年头可没网络小说,要想写书赚钱,就必须走出版路线,但是出版小说对文字功底的要求可不是一般的严格,就算他能记得某些小说的主要情节,以他的文笔,也很难写出原作的那种效果,没准会糟蹋了一个好故事……而且,写小说加上投稿审核再加出版的时间,肯定会超过两个月……
事实上他心里还有点排斥这种行为,抄袭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没人会知道?不,有个人知道,那就是自己!……他这么想不是因为他有多高尚,而是觉得实在没必要,自己作为一个重生者,赚钱的门路太多了,只不过是快慢多少的问题,何必如此急功近利,干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事?想想罗琳女士因为没有暖气在咖啡馆里将《哈利波特》写在小纸条,还真有些于心不忍。
上帝已经赐予了自己一座大大的果园,何必要再去抢夺别人赖以充饥的苹果呢?
买卖股票?……好像也不行,虽然他记得九六年年底之前是牛市,但自己现在只有两千多块的资金,两个月的时间,就算股市再牛,能赚到多少?
古玩捡漏?……更不行,他前世对此完全不感兴趣,根本不记得这时候有什么值钱的古玩字画什么的被发现了,这偏僻的小镇,哪有什么宝贝……
这时候陈繁看见方月雯手里拿了根煮熟的玉米棒子走了过来,掰了一截递给姐姐吃,又问陈繁:“你要不要?”这些天陈繁常来,她跟他熟识了些,发现他这个人挺温和的,所以胆子就大了些,偶尔也会主动和他说话了。
陈繁看见那根黄灿灿的玉米棒子,顿时眼睛一亮,一拍脑袋:“有了!就倒腾这个!”
第三十六章 玉米玉米我爱你
说干就干,陈繁第二天就找到了张宪法——镇上的一个大货车司机,以前经常帮陈大龙的制盖厂送货,陈大龙也经常留他在家里吃饭,所以陈繁跟他也很熟,不过制盖厂转让给董立刚之后,他转而为董立刚送货了,与陈大龙也就没什么来往了。
所以张宪法对陈繁的到来有些讶异,问:“陈繁啊,你怎么来了?你爸要找我送货吗?……我今天可没功夫,董厂长让我送一批瓶盖去清江酒厂呢,这事只有我最熟悉,别人没法替代我去。”
陈繁没有回答,却笑着问:“张叔,你每个月为董立刚送货运货,他一个月给你多少钱?”
张宪法更是惊讶,有些警惕的问:“你问这个做什么?”
他心里其实对董立刚有点不满,这个人有点太精明了,换一种说法就是,太抠门了!原本他为陈大龙送货,跑一趟包括上货卸货,陈大龙给他一百五十块钱,现在为董立刚送货,同样给一百五十块钱,但董立刚却总是将送货量增加那么一点。
为这事他委婉的跟董立刚提过,可是却总被他找了一些借口,给搪辞掉了,张宪法虽然心里很不高兴,但毕竟都是熟人,也就多耗几块钱油的事,也就不怎么说了,只是心里对董立刚的印象大打折扣了。
陈繁神情自然的说说:“没什么,就随便问问,你要不愿意对我说就算了。”
张宪法想想觉得也没什么,自己的收入其实很透明,明眼人都能估计个大概出来,于是说:“我每个月固定为他跑八趟车,一千二百块钱,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大概一个月一千七八百块左右。”当然,这只是毛收入,如果要算纯收入,还要扣除油钱和车辆折旧费。但不过不管怎样,张宪法的收入在这个年代的小镇里,还是算比较高的,他自己也比较满意。
陈繁摇了摇头说:“太少了!张叔,你跟我干,我一个月给你四千块!”
张宪法一愣,然后笑说:“陈繁,你别跟张叔开玩笑了,张叔还要忙着出车呢,就不陪你闹了。”说完转身便要回屋。
开什么玩笑,四千块一个月!美国总统一个月能拿这么多钱吗?!
陈繁头疼,心说年纪小还真是不爽,这么认真的跟他说事儿,他居然当自己是在开玩笑。
他大声说:“张叔,我可以先付你一半,两千块!你先干干试试,到时候再付你剩下的两千块,怎么样?”
张宪法停下了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