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道无疆(1-6卷24节)-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离开昌州返回南潭之前陆为民也还和沈子烈通过电话,沈子烈在电话里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告诉陆为民,说上边通过一些渠道在询问张静宜《昌州日报》怎么会想到突然关注这个案件,不过暂时还没有联想到沈子烈这边来,好在张静宜早有准备,在法制版块上一连刊载了几起昌州公安机关侦破的较有影响力的系列案件,表示这是报社搞的一个昌州刑侦部门破大案要案的系列报道,只不过姚志善案件首当其冲显得更为突出罢了。

沈子烈对自己的帮助让陆为民铭记在心,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私人感情在许多方面都能够发挥难以想象的作用,像《昌州日报》跟踪报道姚志善这一案一样,从表面上这一切都很正常,完全按照程序来的,媒体彰显公安机关侦破大案要案的能力,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但是就从另一面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力。

传言传得甚嚣尘上之时,要想提拔一个刚刚被公安机关抓获的销赃案件主犯的嫡亲兄长,而且还恰恰涉及到这个国营企业,无论是谁都得要忌讳三分,连带着姚放的提拔调动都一样受到了波及,连陆为民都很为自己这一招感到满意。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让对方痛彻骨髓,纵然不能斩尽杀绝,但是至少要让对方一时半刻都得要缓不过气来。

陆为民也很想让姚志斌被卷进去,但是他知道以姚志斌的老奸巨猾,肯定不会让他自己的分厂和姚志善沾上什么关系,甚至可能要杜绝瓜田李下之嫌而特别注意,这一次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易了,如果没有何铿打招呼,没有鲍成钢的全力出击,这件案子要想办得这样漂亮,根本不可能。

丰州成立地区带来的正面影响还是很明显的,丰州至南潭的省道开始列入规划改造了,而更让所有丰州地区干部群众感到兴奋的是全地区的程控电话改造拉开了序幕,这是昌江省委省府为了支持丰州地区的发展而特别优先将丰州地区列入了仅次于昌州市之后的第二个全省程控电话改造地区。

陆为民并不知道自己去年提出的争取京九铁路过境,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这一建议已经正式摆放在了新成立的丰州地委行署的案头上,而且已经被列为了第一号工程,也被丰州地委寄予了厚望,希望这一计划能够争取成功,使之成为与全区道路改造和程控电话改造两大工程一起成为丰州地区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此时的他还在一门心思如何把自己手中的工作干好,干出亮点来。

“梁书记,明天没啥事儿吧?如果没事儿,我打算去霍山那边跑一跑,我联系那两户试点户,又帮我发展了几户对木耳种植有兴趣的农户,我想去看一看能不能把东崮那边发展成为咱们团委日后的试验田和根据地。”陆为民一边整理着手中的资料递给了程萍,一边问梁彦斌。

梁彦斌皱了皱眉,地区领导们都已经有了到各地调研的计划,除了地委书记夏力行之外,新来丰州这边工作的行署专员李志远和地委副书记孙震都率先开始了调研之旅。

李志远选择的是到地区刚刚搭起架子来的各部委调研,而孙震则是开始下县,已经率先到了双峰进行了调研,据说就在这几天里要到南潭调研。

孙书记是团省委下来的干部,加上上一回又问过秦书记团委工作情况,到南潭会不会问及县团委的工作情况,也是一个未知数,虽然柳俊成准备的汇报材料梁彦斌已经看过了,没啥问题,但是总觉得还是心里有些不太踏实,缺乏一些有新意有亮点的东西,可团委的工作也就这些,要独出心裁那就有些冒险了。

但孙书记啥时候来也没个定准,来了也未必就要看团委的工作,丰州地区刚成立,孙书记又是外来干部,对丰州下辖各县情况也不是很熟悉,要了解的情况很多,一天时间县里主要领导们需要汇报的工作就得占满,何况真要听团委汇报工作情况也没啥。

“没事儿,你去吧,听说东陂那个试验点是你同学,还是你出面担保到信用社贷的款?”梁彦斌顺口问道。

他对陆为民并没有什么恶感,虽说陆为民在沈子烈时代很有点绝才惊艳的味道,让梁彦斌一度有些嫉妒,但是沈子烈一走,陆为民顿时就黯然失色了。

人要想展露自己,那就得有机会,领导不给你机会,你就是再有本事,也是枉然,而陆为民在南潭县这个小圈子里彗星一般掠空而过,瞬间即逝,沦为边缘人,无疑就成了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一惯例的最大受害者。

对于陆为民现今的处境梁彦斌甚至还有些同情,秦海基和曹刚这两位县里大佬对陆为民都非常不感冒,梁彦斌也大略知晓其中原因,除了和上一任领导的关系有瓜葛外,也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秦磊的事情,又比如启天纸业这个项目的问题。

现在据说启天纸业项目又进入了谈判阶段,由此可见这个项目对秦曹两位领导的重要性,陆为民要去挡这个项目,无疑有点螳臂当车的味道,除了让领导心里对你更加不满,你还能得到什么?

陆为民的确有些才华本事,人品行也不错,但总的来说还是太年轻了一些,城府太浅了一些,缺少更多历练和挫折打磨,这是梁彦斌给陆为民下的定论,日后也许自己得提醒他一下,不要太过于锋芒毕露,不遭人妒是庸才这句话固然有其利好的一面,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却在很多时候都是为年轻领导干部准备的,其杀伤力和命中率都往往相当高。

“嗯,我初中同学,家境不太好,去信用社和合金会贷款都有难度,合金会他还欠着两千块钱,那是他妈生病时去贷的款,还没还呢,所以没办法,我就去帮他担保贷了五千块钱。”陆为民摊摊手,“都这份上了,我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陆书记,如果你那同学搞这个没搞好亏了咋办?”程萍有些担心的问道,这个女孩子是真的替陆为民担心。

“咋办?凉拌!就他那点家底子,还能咋办?”陆为民很潇洒的耸耸肩,“同学一场,总不至于还得催着逼着他要债吧?他要是能有还债能力,我也不至于去帮他担保了。”

梁彦斌点点头,陆为民这人其实还是有些血性义气,这年头朋友同学间说啥都行,一谈到钱就不亲热了,这五千块钱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像陆为民一年下来工资奖金加起来一年满打满算也就是三千来块,五千块钱连本带息基本上要赶得上两年收入了。

不过以梁彦斌的角度来看,陆为民还是太张扬和情绪化了一点,你一个刚工作没多久的角色,这样大方的替人担保,固然可以赢得朋友的好感夸赞,但是也应当要考虑一下现实情形,一旦这五千块钱贷款打了水漂,你自己作为担保人就得要承担起连带责任。

“嗯,但愿你那个同学能借这个机会好好经营,没准儿也就能真正搞成咱们南潭农村里的一个专业户呢。”梁彦斌无可无不可的道:“这样吧,你还是去跑你手上那摊子事儿,咱们团委里也就这些活计,有啥事儿到时候再说。”

“那行,我就还是去跑我自己手上这摊子工作,保证不给梁书记你丢脸。”陆为民笑呵呵的道。

第二卷 东方欲晓 第七十三节 下基层

“老秦,老曹,我是第三次来南潭,前两次来说难听一点还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毕竟丰州地区还没有成立,这个筹备组也算是一个半吊子,不过我也了解了一些情况,南潭工作还是很有特色有亮点的,我想就不要照本宣科的按照汇报材料念了。”

端坐在正中位置的孙震目光汩汩,缓缓的掠过坐在椭圆形会议桌对面的南潭县委县府一帮子领导们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

“按照夏书记的意见,今年是丰州地区成立之年,从现在到过春节还有几个月时间,各县对于明年的工作有什么想法打算,现在开展了一些什么中心工作,作为县里边的党政一把手,心里都应该有一个谱了,我想听听南潭县委县府对从现在到明年有什么想法打算,你们县委县府的工作重心是什么,主要打算抓什么工作,说来听听,别藏着掖着,说点儿干货,老秦,老曹,怎么样?”

秦海基表情十分严肃,不动声色的瞥了县委办主任杜保国一眼。

杜保国只觉得自己脸上有如蚁爬,一抹汗意从额际渗出,孙书记这番有些调侃味道的话似乎是在影射汇报材料有些流于形式?要听干货?不知道这干货究竟是指什么?

早上一大早就到地委办通知,地委副书记孙震要到南潭调研,而且已经在路上了,秦海基和曹刚都是吃了一惊。

都说这位团省委下来的副书记有些特立独行,下来调研不提前通知有关单位,而且调研情况也不怎么按照地委办确定的方案来进行,双峰县第一个接待他的调研就弄出不少事情来,双峰县委书记和县长都在这位言辞犀利头角峥嵘的孙书记面前弄得面红耳赤下不了台,所以南潭方面也是花了一些工夫来了解,从各个渠道获知了这位孙书记似乎有些离经叛道的风格。

就为了这份汇报材料,秦海基和曹刚也没少坐在一起琢磨,可以说几经推敲才定稿,没想到这汇报材料刚念了一半,孙震却来了这么一出,怎么不让秦海基和曹刚感到郁闷?

“孙书记,秦书记和我是这样考虑的,您来咱们丰州这边时间不长,情况也不是十分熟悉,尤其是咱们南潭,我们想要全面的把我们南潭县委县府工作情况向您汇报一遍,另外也想听一听您对我们工作的要求和指示,要不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的汇报暂时往后搁一搁,先看一看咱们县里城关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另外再看看我们南潭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情况,下午看一看我们南潭猕猴桃生态基地发展情况,然后我们再来汇报,您看如何?”

曹刚睃了一眼面沉如水的秦海基以及有些有些发憷的杜保国,硬着头皮建议道。

孙震面色如恒,点点头:“这样也好,老秦,老曹,不要觉得我是在挑碴儿,咱们丰州地区新建,十二月省委海华书记可能要到我们丰州地区调研考察,夏书记对这件事情相当重视,下个月夏书记要一个县一个县的搞调研,我相当于是为夏书记打前站,而夏书记又是在为海华书记打前站。”

顿了一顿,孙震似乎是在调整语言,怎样既不打击在座众人尤其是秦海基和曹刚两人的工作积极性,又要让他们意识到当前情况的严峻性。

“南潭从去年到今年的工作情况很有特色,德健同志和子烈同志留下的基础不错,这也与包括你们两位在内的在座所有同志的努力分不开,夏书记让我带话给你们两位,南潭会是海华书记调研的第一站,南潭必须要以一个让省委领导满意的面貌出现,要做到汇报有想法有观点,参观有看点有亮点,务必要让省委领导满意,如果谁把这个第一印象搞砸了,地委要严肃追究责任人的政治责任!”

省委书记要到南潭来考察调研?!

这怎么可能?!

秦海基和曹刚下意识的交换了一下震惊的眼色,两人背上都是一阵发凉,南潭有多少年没有迎来过省委一把手的光临了?

秦海基记忆中似乎至少有十年以上了,最近的一次省领导来南潭也是两年前,分管农业的副省长张裕和来考察南潭,而省长来南潭都应该是已经离开昌江的上一任省长五年前的事情了。

省里领导来原来黎阳地区考察也好,调研也好,基本上都是走北六县,南七县里顶多也就是丰州和古庆两个县走得稍微多一些,像南潭、双峰、大垣、淮山和阜头这五县,要想获得省领导的垂青时候就很少了,顶多也就是有时候某项专题工作可能会来走一趟,而且基本上是省政府的副职,连省委常委来的时候都很少。

客走旺家门这句话在老黎阳地区这十三县市里可谓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如果省委书记真的要来南潭考察,那对于本届县委政府来说,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了,一切事情都要为此让道,所有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推进。

秦海基和曹刚先前的些许不满和郁闷顿时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紧张。

丰州地区新成立,省委书记要来考察调研,第一站是南潭,难怪孙震来这里会这样做派说话!

“这个情况也是昨天下午下班之前夏书记才接到省委的通知,这是要我们要有一个思想准备,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准备时间,如果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然做不到最好,只怕就真的有人要为此负责了。”

孙震并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的确有这事,说实话他对南潭的汇报情况的确也不是很满意,在地委办发文给各县时就专门提到各县汇报情况时要尽可能的拿出工作思路规划中切合实际的东西,要实打实准备马上要做的工作,不要千篇一律的老一套,但是很显然自己在双峰的批评效果并没有影响到南潭,或者触动不大。

孙震不想初来乍到就当恶人,但是在来丰州这几个月里,他发现丰州地区之所以落后恐怕不仅仅是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造成的,而正如夏力行所说,精神落后思想落后才是最主要因素。

或许是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造就了这里比起北六县更封闭更保守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有反过来作用与这个地区的发展,使得这里的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更为滞后,要改变这里的情况,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改变这里干部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

而省委书记考察丰州在即,会不会来南潭他不知道,这要到时候由丰州地委和省委办公厅来协商,但是如果你不拿起鸡毛当令箭给南潭县委县府这帮人敲一敲警钟,依然如现在这般四平八稳的给你连篇累牍的废话汇报,那到时候真的就要看无可看,说无可说了。

原本他一直以为南潭是一个不错的考察地,有南潭经济技术开发区,有甫出就闯出了颇大名声的南潭猕猴桃,照理说完全可以拿出相当像样的亮点来,但是今天来南潭的第一印象就给他不太好,所以他不得不有些不客气的打断对方话头,让对方明白这样的汇报方式已经不合时宜了。

老远看着一行人从山坡那边转了过来,陆为民有些纳闷儿。

难道说这霍山乡的农民思想一下子就来了大解放,都对着木耳种植技术感兴趣起来,一下子都能相信这技术能让他们赚钱发财了?

先前丁克峰不是说嘴皮子都磨破了,几乎是挨家挨户发动,好说歹说才算是勉强说通了几个关系比较好的朋友熟人来看一看学一学么?怎么一下子又来了这么多人?

在田里大棚里正在讲解怎样培育菌种的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和围在一起的几个人也都抬起头来伸长脖子看看究竟是谁来了。

“陆书记,陆书记!”有些苍劲的声音是丁克峰老爹丁甫高的声音,这个马头村的支部书记对陆为民倒是挺亲热,平时都是叫自己名字,怎么突然叫起自己官衔来了,咋一听就这么别扭得慌。

“为民,为民!”

陆为民讶异的站起身子将手放在眉峰下遮阳,想要看清楚来这一大堆人究竟是些啥人,梁彦斌怎么也来了?啥时候他也对这事儿上心起来?莫不是县里领导……

陆为民紧走两步上了一处坡坎,挥了挥手,示意在这边,陡然间目光落在当先一个有些魁伟矫健的身影上,这个身影是如此熟悉却又陌生,让他身体下意识的变得有些僵硬起来。

孙震孙书记?!

没错,国字脸,宽额浓眉,一头油黑的板寸发,手背负在背后,头微微低垂着,似乎在注视着地面,又像是在倾听旁边秦海基、徐晓春介绍情况,时不时点点头,但是却一言不发,自顾自的往前走。

梁彦斌此时的脚步显得格外轻灵,如在非洲草原上奔行的小鹿,陆为民还第一次看到身材有些走形的梁彦斌能够以这样的步伐在田坎坡地里纵跃,就连他旁边的霍山乡乡长黄大模竟然都有些赶不上他的步伐。

第二卷 东方欲晓 第七十四节 第一次偶然相逢

“梁书记,黄乡长。”陆为民刚来得及招呼二人,梁彦斌已经满头大汗的打断了陆为民的话头,“为民,情况怎么样?团员们还在吧?还没有教授完吧?县委秦书记和曹县长要陪地委孙书记来实地看一看!”

“什么团员们还在?”陆为民莫名其妙。

“嗨,不是说村里又组织了一些年轻人来学这门木耳栽培技术么?那不是咱们的团员还能是啥?”梁彦斌给陆为民使了一个眼色,倒也不避讳黄大模,黄大模只是嘿嘿笑。

“梁书记,完倒是没完,农技员还在讲呢,可来的人不都是团员,也有一些年龄比较大的来听一听看一看,我觉得倒不一定非要局限于团员或者年轻人,咱们就是利用团员示范点来带动当地老百姓学会一门致富技术,算是咱们团委开展的这项工作的一个带动效应吧,这也是好事啊。”

陆为民笑了起来,这个梁彦斌倒是有些急智和孽胆大,居然就敢这么大模大样的把孙震带到这里来看了,看来也是在领导面前拍了胸脯,没了台阶下了,只有硬着头皮往下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