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从明年开始,大可公司已经知道了明年市政府的经济政策,就是大力推进国营企业改制,并且这个方案在不久前刚刚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批准。
“现在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市里大的国营企业有好几十家,如果我们能把握机遇,大可公司将在这两年得到迅猛发展。”周敏肯定的道。
“这个我也听说了,你看看最近的报纸就知道,无不是大力宣传下岗分流,自由经济的好处。”王小明笑道,内地的政府看到沿海地区因为改革开放政策带来飞速地发展而个个眼红不已,这也变相的推动了内地的改革,哪怕方向有所偏差,但是改革的热情他们却不会降低。
现在各类电视报纸广播总是充斥着对国有制经济“弊端的批判”,譬如“国有制经济没有竞争优势!”,“国营企业工人由于拥有长期合同,工作消极!”,“国营企业给国家拖后腿”,奇*|*书^|^网“国营企业效率极低长期严重负债”。像以这样的标题不时见诸报端。官方喉舌用及其蛊惑人心地宣传对国营企业以及国营产业工人进行大规模的“批判”,以便为他们的“改制”做好舆论准备。
当然。就算王小明知道这样地宣传其实是有错误地。他也没办法提出来。先不说王小明有没有这个能力去改变。何况。就算真地可以。那王小明也肯定会被现在地改革派一个冲动就淹没在他们地汪洋大海里。
所以王小明就算知道现在媒体上所说地那些所谓国营企业年年亏损地情况实际上没有经过任何第三方地调查和评估。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是由那些操笔者地主观意断所杜撰出来地。他也没有任何办法。何况王小明根本就不想去做这种卖力不讨好地事。自己只要顺应潮流。抓住这千载难逢地好机会。闷声发自己地大财就可以了。
“这件事你先去搜集信息。既然国营企业要改革。那我们当然不能白白浪费这个难得地好机会。”王小明说道。
周敏现在拥有众多地信息来源。很快她就拿到了市政府第一阶段地工作计划。在C市政府地规划里。第一阶段。首先是拿生产民用物资地中小规模地国企开刀。给予工厂高层干部绝对地改制权利。对严重负债地国营企业进行破产重组。如C市国营纺织厂、C市电器厂、铅笔厂、塑料厂等民品国营企业。
在这些企业中。周敏只挑出了一个电器厂进行操作
。其他地工厂与现在地大可公司没有太大地关系。而厂规模并不大。就算大可公司真地拿下来。也很难在同行业做大做强。而电器厂则可以马上并入大可电子公司。经过增加生产线。马上C市电器厂就能成为大可电子公司C市分公司。
……………………………………
蔡青山作为C市国营电器厂的厂长,前几年他的日子过的非常滋润,可是随着广东那边的电子厂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他这个电器厂厂长的日子就不好过了。首先是电器厂的销路越来越窄,然后是产品积压,最后仓库满了之后,工厂就开始陷入停产。
其实也不能说是蔡青山不会经营管理,主要是上面没有放权。比如他想给销售人员增加提成,给技术人员增加工资,可是上面不批啊,干多干少一个样,最多也只相差几十元,试问,这样会有积极性吗?
但是好了,市里终于决定要放权,实行厂长负责制。可是这次却不是要让他深化改革,而要对电器厂进行体制改革。说得好听点,就是要把电器厂这个包袱给甩出去。只是电器厂有这么好卖的吗?只有蔡青山知道,电器厂的设备已经老化,而工人特别是退休工人加起来上千,何况还欠银行几百万,如果谁接手,蔡青山宁愿倒贴钱给他。
但是今天蔡青山刚一进电器厂那冷冷清清的厂长办公室,发现今天竟然有人在等他。这可是好久都难得一见的场面了,而且等自己的这个人还是个漂亮的姑娘。
“你好,蔡厂长吧?”
“你是?”以往在电器厂辉煌的时候,蔡青山应酬不断,那时,他对所有来访的人都是爱理不理,可是今天不一样了,能有人来找自己,就算是找错了人,能陪自己聊聊天也好啊。
“我叫周敏,今天我是想请蔡厂长一起吃个饭,不知道蔡厂长有没有时间?”周敏说道,她早就打听过,虽然现在电器厂已经处于停产状态,但是蔡青山这个厂长却每天都坚持来办公室,不为别的,他是真没其他地方可去,何况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他能感觉到自己还是个厂长。
“这个嘛,我要查查我的安排。”蔡青山矜持的道。
周敏抿着嘴,嘴角上扬,等着蔡青山装模作样的翻着一本记事本,可是周敏站在侧看到,那记事本根本就是空白的,上面什么都没有。
“嗯,今天中午我没有安排,只是我很想知道周小姐找我有什么事?”蔡青山问道。
“我代表大可公司来收购你的这家电器厂,有关事宜当然得找你这个当厂长的聊聊才行。”周敏说道。
蔡青山没想到自己也才是昨天才接到上面的通知,这件事应该在社会上还没有传开,这个周敏看来有些能量,马上就来找自己了。
“看周小姐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我想我们电器厂的情况应该不需要我来再介绍了吧?”蔡青山说道。
“市电器厂成立于一九五零年,一开始主要是生产灯头灯座、手电筒等,后来增加了插线板,灯管灯泡,在七十年代电器厂达到了最为辉煌的年代,那时电器厂的福利好,工人工资也比较高,可是目前嘛,我就不想再介绍了,蔡厂长心里有数,说句不好听的,资不抵债绝对没有说吧?”周敏说道。
“这次市里下定决心要对我们这些中小国企进行体制改革,也是想给我们找到一条新的出路,给工人们创造第二次机会,否则时间过的越久,那我们的厂房和设备就越不值钱。”蔡青山说道。
“既然我们都是想着电器厂以后的出路,那我们就有共同点了,蔡厂长,你这里并不是说话的地方,这么冷的天,连个火炉也没有,我看还是去我那里吧,等会吃饭的时候也方便些。”周敏说道。
“你们大可公司在哪里?”蔡青山这才记起,好像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大可公司。
“我暂时在大可酒店办公,而大可酒店也属于我们大可公司。”周敏说道。
刚才还是妄自菲薄那个大可公司的蔡青山马上对周敏肃然起敬,要知道大可酒店的名声他可是太清楚了,就在前几天他还在跟自己老婆说,什么时候能去大可酒店吃顿饭,那自己也算熬出头来了,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要熬出头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百二十七章 拆建
果说蔡青山不知道大可公司的话那还情有可原,但是进大可酒店的大门时,他就知道这下电器厂将会迎来新的辉煌,从原来的省政府办公厅下属的酒店到现在的大可酒店,这家酒店的变化之大他非常清楚,甚至整个C市的人都清楚。
对于现在大可酒店的员工待遇,说句实话,就连蔡青山也非常羡慕的。而现在电器厂马上也将会有像现在的大可酒店这样的待遇,蔡青山想不高兴都难。
蔡青山和周敏吃饭时的气氛是友好的,两人之间因为电器厂问题的沟通也是非常愉悦的。自从得知大可酒店是属于大可公司,而周敏又是代表大可公司和自己在谈之后,蔡青山就没有想过要把电器厂当成自己的一个筹码,而是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让电器厂能顺利被大可公司收购,他自己也没想着能和肖劲光那样能担任新的电器厂的厂长,只要能在电器厂担任一个相当的职位就够了。
一个想买,一个愿卖,所以一顿忽的功夫,周敏和蔡青山就已经进入了具体的条约协商阶段。原来的电器厂是属于半官方性质,蔡青山甚至也是一名正科级干部,他所有的一切企业行为都要听令于政府,自主权可以说几乎没有,而现在蔡青山刚刚得到授权不仅,他就准备把权利一次性用完。
C市政府刚刚在报纸上使出市里准备先对市里的国营中小企业进行试验性的体制改革之后,马上就有人来和市电器厂的蔡青山联系,可是他们得到的结果是,市电器厂已经被大可公司收购。此次收购地价格并不高,甚至市政府还承担了一部分电器厂的负债。
生活就像是强*奸,既然反抗不了,那就顺从吧。这是王小明在前世经常感慨地一句话,而现在这句话也适用于他,只是现在得修改一下,既然无法变化体制,那就适用和利用这个体制吧。
收购电器厂的过程王小明并没有参与,只是在最后的那份收购合约拿到他这里来签字。对于自己公司制定的合同,王小明一向有信心,要知道现在大可公司的律师团队也许在全国不是最大地,但是在H省,绝对是最有实力的。
“电器厂的地盘很大,我们计算过,现在电器厂地厂房虽然非常牢固,但是却不适用,最好的办法是推倒重建,这样我们可以省出一大块地出来,正好可以建宿舍楼。”周敏向王小明汇报道,她在确定好要收购电器厂之后就开始搜集所有关于电器厂的一切资料,所有的工人,包括退休工人和现职工人,甚至还包括已经逝世地工人。
大可酒店的历史并不长,原来酒店的干部也许分到了房子,但是大部分的普通服务员包括厨师在内都是没有房子的,都是挤在一栋三层楼的普通宿舍楼里,每个房间都要住二个人以上,这让得了婚地,而夫妻双方又是有一个不是酒店工作人员的人很不方便,所以他们有很多人都在外面租房住。
而电器厂虽然有自己地宿舍区,但是由于最近几年电器厂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差,所以电器厂早就不知道有多少工人在等着分房子,可是却一直没有盼到。
“那不是相当于我们只是买下电器厂地地皮?”王小明笑道。全部推倒重建。那电器厂原来所有地东西都变得像废品一样。
“我们本来也不过是出了一个地皮地价格。何况按照你所估计地。以电器厂现在所处地位置。以后这绝对会是黄金地段。如果我们现在能在那里建一栋办公大楼。那……”
“现在建办公大楼只能由我们一家来用。就算再豪华再气派也不能钱生钱。所以建个几层地办公大楼就行了。以后我们就在那里正式办公。这里就当是宿舍吧。”王小明说道。现在地电器厂在十年之后。不要说其他任何地价值。就那块上万平米地地皮就是个天文数字。而现在大可公司却以一个地摊价格买到了。
“行。办公大楼只建五楼。生产区地车间有三层足够了。那剩下地宿舍区呢。那可足足有七千平米以上。”周敏问。
“全部建宿舍。以后我们在市里收购地企业会越来越多。现在多建点房子。以后总会有人来住地。”王小明说道。
………………
“蔡厂长,你不是说大可公司一收购我们电器厂,马上就会给我们安排工作吗?怎么现在大可公司在把我们的厂房推倒?甚至是厂区内的所有一切都在推倒。”电器厂的工人在一早听到机器的轰鸣声之后,一开始还很
以为工厂马上就能恢复生产了,没想到一到厂内看到推土机和挖掘机在工作,不是在那里建设新的工厂,而是破坏。
“现在大可公司已经买下了我们电器厂,他们想怎么样都行,而且现在我也不是什么厂长了,过几天我就要去香港学习,以后你们有什么事就直接去找大可公司的那位周小姐吧?她会帮你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蔡青山说道,虽然他要被调离C市,可是他却没有一丝懊丧之色,本来电器厂的很多人都会以为他会回到政府部门担任职务,可是蔡青山却决定要加入大可公司。
“这怎么行呢,与大枯叶公司的合约是你签订的,现在你走了,到时谁给我们做主?”电器厂的工人不答应。
“我们现在都是大可公司的员工了,何况你们也看到了现在的大可酒店是什么样子,当大可公司接手大可酒店之后,不也是停业了几个月?”蔡青山说道,当大可公司与市政府的合同正式生效之后,他就正式接到了大可公司的通知,先安排他到香港学习三个月,回来之后再安排合适的职业,而蔡青山什么也没说,一口就答应了下来,既然大可公司第一件事就是安排自己去进修,那以后肯定会用自己,这才是蔡青山放弃自己那个正科级职务的原因。
“蔡厂长说的很对,你们以后都是大可公司的员工,有什么事可以来找我,如果在这里找不到我,可去大可酒店。”周敏突然来到,作为王小明的助理或者说是他的替身,在王小明需要出现的地方,就由她来出现。
“那请问周小姐,为什么要拆我们的厂房?要知道只要有资金,我们厂马上就能恢复生产。”
“不是有句话吗,旧的不去新不来,如果我们不拆掉这旧的厂房,那如何来建设新的厂房?我们不但要建新的厂房,而且还要建新的办公大楼,新的宿舍楼,我们要把新的工厂建得像公园那么漂亮。”周敏说道,刚刚她才在公告栏里贴出这个规划。
“我们要建新宿舍楼?”满屋子的人听到周敏的计划之后,高兴的问道,要知道没有哪家企业会在一收购另外一家企业之后,想的首先是工人,而大可公司则不然,刚才周敏的一番话已经让他们马上对大可公司产生了归属感。
“当然,我们计划建六楼六个单元六楼的宿舍楼,平均每套房子在七十平米左右,一共四百三十二套,我相信这足以能解决电器厂所有的房子问题了吧?”周敏笑道。
“足够了,事实上我们以前研究过,有二百套房子就完全能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蔡青山没想到今天周敏会给电器厂带来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那公司不是给我们建多了房子了吗?”有人问道。
“正好大可酒店的员工暂时还挤在他们原来的宿舍里,这下可以一次性全部解决了。”周敏道,原来的大可酒店地皮太小,本来王小明可以在市郊为大可酒店的员工建宿舍楼,但是那里不是很方便。
大可公司改造原市电器厂的事经由市内各大媒体的宣传,成了国企体制改革成功的典范,也让市政府的领导找到了信心,如果所有的国企都能像电器厂这样,那何愁改革不能取得成功?何愁经济不能得到快速发展?
所以在电器厂的拆除和重建时,市政府给了大可公司以最大的支持。大可公司要求市第一建筑公司为新的大可分公司建办公大楼和宿舍大楼时,建筑公司马上把最好的工程技术人员派到了这里。只要大可公司提出要求,市里就没有不答应的,而市政府的要求只有一个,新的大可公司C市分公司要快速、优质、高效的建成投产。
而大可公司的效率也没有让市里失望,当三条新的VCDD生产线建成投产之后,离推土机进入原来的电器厂不过三个月的时间,而现在的电器厂,几乎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影子。一进厂区就是一个十几米高的喷水池,而厂区内随处可见各种草地和园林,如果不是看到新落成的办公大楼上写着大可公司的名字,进来的时候还会以为是来到了某个公园。
由于大可公司在电器厂的收购过程中表现出色,所以市政府已经决定把大可公司当成C市国营改革的重要合作伙伴,而在接下来的大型企业拍卖或是并购中,大可公司将占据着非常大的优势。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百二十八章 志愿
可公司最近有一件大事,王家村的宋巧风、邹援朝,鑫磊、余梁,莫斯科的何东、省城的王求。当然,还有王家村的王坤和陈淑珍,甚至还包括C市的很多领导。
所有的这这一切都是围绕着一个人,王小明,因为他要高考了,而他上什么学校,在哪里上学校,这直接会影响到家些人。
王坤和陈淑珍当然希望王小明能上北大清华,可以说这是他们在得知王小明的天分之后就一直存在的梦想,有中国,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这两所学校?而大可公司的其他人则没办法左右王小明的想法,但是他们知道,也许王小明在哪个城市上大学,以后那所城市就会成为大可公司新的投资区域。
而C市的领导也是如此,从大可公司收购市电器厂又大兴土木之后,C市的领导也知道了大可公司的实力,要知道大可公司完全没有像其他私营企业那样,一有大的企业行为马上就寻找银行的帮助。大可公司好像就从来没有出现过资金短缺的问题,大可酒店一下子投资了近五千万,而现在的电器厂,虽然收购价才几百万,可是大可公司后期的投资又是以千万计。
试想,这样有实力又舍得投资的公司,C市政府怎么舍得让它把投资目标移动其他城市呢?特别是陈法容和谭凌风,他们两个是最清楚王小明实力地,如果王小明走了,会影响C市的经济发展不说,对他们的仕途也会有很大的影响。虽然他们有时也想过,如果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