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1978-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明急道,王坤一向谨慎,而且清高,连送次礼都是羞答答的,就更不要说跟王来东这样的老狐狸去斗了。

“小明,这是大人的事,你一个小孩子管什么?再说了,现在我们家里也有了个厂,我在家比当那个铸管厂的厂长要强多了,何况去扰了来东书记的兴呢?”王坤放下铅笔,叹了一口气道,虽然家里的铝制品厂是开一天炉做一天模型,但是每个炉却能做一千斤左右的货,现在王坤每斤货能赚一块钱,平均一天也有五百块,一个月下来就是一万多,比那个铸管厂的厂长要强多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家里的铝制品厂完全是由自己说了算,谁也不能干涉自己,这一点才是让王坤觉得最舒心的。

“可是……”

“不要说可是了,小明,我知道你很聪明,也很能干,但是爸爸就是这样的性格,勾心斗角的事我不想去做,歪门邪道的事我就更加不会去想,这辈子我安心在家里办这个厂子就行了。”王坤说道。

王坤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王小明当然不能再说什么。他现在只是在想,怪不得自己前世的时候老爸发不了财,这跟他没有权力欲望有很大的关系。

“那好,这件事就不说了。另外我想说的是,家里是不是得请个厨师了?每天十个人吃饭,而且镇上的干部时不时的还会来家里用餐,让妈妈一个人做饭是不是太辛苦了?”王小明道,要知道在农村里到别人家里做事,那是要吃三顿饭的,而这三顿饭现在就全部着落在陈淑珍身上,王小明看到她经常很早就得起床做饭,很是辛苦,现在老爸已经解放出来了,也该让老妈享得清福了,虽然她才三十多岁。

“这没问题,你细姨炒得一手好菜,叫她来家里帮忙,同时也叫你姨夫到厂里帮着做事。”王坤说道。

PS:票票很少;本来我是不太喜欢求票的;传完就走;但是今天编辑给我留了言;叫我拉拉票;连他都看不过去了;难道我的票票就真的这么少吗?可大可小在这里跪求推荐、收藏!

  第六十二章 材料

王小明好心想让母亲闲下去,可是陈淑珍却不领情。她觉得自己一个农村妇女,做这样的事是该做的,农忙时双抢自己都能坚持,何况每天只是做几顿饭?再说了,让自己的妹妹来家里做饭,而自己却在一边吃现成的,自己不成了地主婆了?陈淑珍有点不好意思。

“妈,你可以做点别的嘛,做做衣服,到县城或是省城帮帮忙也行,何必一定要守在家里呢?”王小明说道。

“县里我是不会去的,更不要说省城了,一到大街上,我连方向也分不清,头痛得很,我就喜欢在家里。”陈淑珍道。

“唉,可是这样的话细姨和细姨夫就不能来家里做事了,爸爸开的工钱可是相当的不错啊。”王小明故意叹了一口气道。

“工钱?”陈淑珍马上想到了这一点,自己的小妹嫁的是青甘镇的一名复员军人,虽然这个妹夫相貌堂堂,性格也好,但是复员之后还是只能当农民,现在正在给当地一家小煤窑挖煤,不但辛苦而且还非常危险。

陈淑珍想到这一点马上就不吭声了,是啊,现在自己家里的情况好了一些,如果可以让弟弟妹妹们沾点光,陈淑珍是非常乐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的。

“呵呵,看来妈妈是动心了。妈,你要是觉得实在无聊,其实还是有事做的。”王小明笑道。

“什么事?饭菜让你细姨做了,我除了扫扫地,喂喂猪之外还能干什么?今年连种田都让你爸给阻止了。”陈淑珍说道。

“妈,你能干的事多了去了,咱们不种田,你可以把田改到地,种点菜也是一样的嘛。”王小明说道,王坤因为今年家里的经济形势明显改观,他在双抢之后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家里的田要租给别人去种,每年只要人家交几百斤稻米就行了。

在八十年代的农村,还是有很多人是靠种田为生,要是放在十年之后,恐怕家里的田你就算是白送给别人种也不会有人去种。王小明清楚的记得,自己上高中之后,村里就有很多人家的田开始荒废。

“你真的是没干过农活,现在已经立秋,冬天除了种大白菜还是种大白菜,再说,家后院那两分地种的大白菜就足够我们吃一个冬天的了,怎么你不嫌吃不够?”陈淑珍笑道,儿子虽然聪明,可是却没有干过农活,这一到冬天,除了吃大白菜之外就只能是吃萝卜了,哪里还需要把田改到地来种菜?

“妈,我当然知道冬天只能种大白菜,可是现在报纸上有种大棚技术,在田里搭个塑料棚保温,在冬天也能种出夏季的菜呢?像黄瓜、西红柿之类的都能种出来。”王小明说道,大棚技术此时已经在推广,可是在S县这边却还没有什么人知道,也没有人去做这个,大家都是很传统的靠天吃饭。

冬天能种夏天的菜?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冬天家里的菜就会非常丰富了,除了每天割点肉之外,天天都有新花样吃。

陈淑珍虽然对王小明的话半信半疑,但是她也知道小明从小到大从来就没有干过一件让他们失望的事。在生意上就是说了,就连学习也是如

此,今年小明跳了一级,直接上了三年级,可是现在听学校里的老师说,小明不但跟得上班,而且成绩还是班上的头几名。

因为对王小明有着强大的信心,陈淑珍决定种大棚菜。王小明一开始还只是想帮母亲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没想到给她出了这个主意之后,她反而更加辛苦了。

而王小明看到母亲陈淑珍下了决心,马上就从邮局给她订了几本关于做大棚菜的书籍。虽然王小明知道大棚是可以做的,但是具体如何搭棚子,如何朝向,如何授粉,这些都是技术问题,他可不知道,如果一个不对就可能不会有结果。

而且书买回来之后,王小明还得跟母亲一起研究,谁叫是他出的这个主意呢?而且在陈淑珍的眼里,只要王小明参与的事,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

……

“姑夫,你怎么回来了?”王小明放学回来之后看到在县城的姑父竟然回来了。

“小明,姑父这次是帮你爸拉点废铝回来。”戴俊山摸摸王小明的头笑道,本来他只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但是现在因为王坤办了这个铝制品厂,他也沾光成了振南铝制品店的经理,而且每个月拿的工资比自己以前一年的收入还要多。

“你那里怎么会有废铝?”王小明这才注意到,家里多了一堆破烂,基本上都是用坏了的铝锅桶,外表都黑呼呼的,看样子都是用来煮猪食的。

“我当然没有废铝了,但你上次不是让我跟那些经销商讲,他们在卖我们的铝锅桶时也可以顺便向别人收购家里不用了的铝制品吗?每斤让他们赚一毛钱,这不,一个月不到就收了一小车。”戴俊山指着那小山似的铝笑道。

王小明没有想到这又是自己的功劳,当初他听说老爸为原材料而着急,所以就带了个口信给姑父,让他在县城的店里再树个牌子,上书五个字:高价收废铝。如果能收到废铝,那就向那些经销商推广这个办法,只是多写几个字,又不要什么成本,而且还有钱赚,何乐而不为?

要知道一般来买铝制品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家里原来的旧东西坏了,现在旧的东西还能换钱,只要再添点钱就能换一个新的回去,个个都是争先恐后。而下面乡镇的经销商收到废铝后就由班车带到戴俊山那里,他称过之后就用来抵销他们的货款。

“那以后爸爸就又多了一个地方进原材料了。”王小明开心的道,姑父这次用的是四轮车拉回来的,王小明算算,顶多也就是两吨,不要十天家里就能用完,而收购这些废铝却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看来还得另外再想个稳妥的办法才行。

“这次因为很多人还不知道我们不但卖新铝锅桶,而且还回收废料,等以后时间长了,我们那里的收购量肯定还会增加。”戴俊山说道,他在县城一个月比在家里待十年长的见识还多,特别是以待人接物和察颜观色方面,好像他天生就是块做生意的料似的。

但就算这样,王小明觉得还是不够,要知道自己家里可是一次搞了五个炉子,而现在才用了两个,发展的潜力还很大,到时需要的原材料也就更多。

  第六十三章 左右

王小明现在觉得上课时的经历跟前世又差不多了,只不过前世的时候是因为不想上课,而现在却是无聊,总都有一点,不想在课堂上再待下去。

王小明现在甚至都有点后悔,为什么自己要有前世的记忆,学这么肤浅的知识对他来说完全是一种折磨。所以王小明在不得已的情况,他又在开始构思他的一本小学。

上次他把忠侠恩仇的第四部寄给小说月刊的胡言编辑之后,胡言接连给王小明来了两封信,询问他下一部大作什么时候出来,如果有了初稿,请一时间寄给他。可是王小明却没有再和小说月刊合作的意愿,能把忠侠恩仇保质保量的完成,王小明觉得已经非常够意思了,这本新书,他决定要在全部完成之后才考虑寄给哪一家报纸杂志社。

现在王小明写作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打发时间。所以他没有催稿的压力,可以慢慢的构思。而构思小说也成了他打发小学三年级课堂时间的最好途径。

王小明其实也多少跟父亲暗示过,要么再跳两级,要么让自己在家里休学几年,免得浪费自己的时间。在前世的时候,王小明每天无所事事,而现在,他却觉得时间的宝贵,如果此时他可以不用上学,那他就可以在省城和县城两边跑,凭着自己超前的眼光,整个集团公司出来是绝对不成问题的。至于前世一辈子奋斗都搞不定的房子、车子,王小明相信现在已经不成问题。

可是王坤在其他的事情上都可以迁就王小明,唯有有学习上,王坤的态度很坚决。如果王小明再提想休学的事,那省城的小小电器商行和县城的振华电器行都要关掉,免得王小明的心野了。

这两家电器行可是王小明的心血,他现在还没有独立法人的资格,所有的法人代表和合同都是以王坤的名义签的,他说要关店,王小明一点办法也没有,所以他只能乖乖的在小学三年级的课堂里煎熬。

今天王小明在学校里受尽“煎熬”回来之后,发现家里来了客人。而且这客人的来头还不小,镇上的林锋书记竟然又来王坤家做客了。

这是林锋在王坤的新房子建成之后第一次来,跟上次不同,现在的王坤家可以说是王家村最好的房子,而且房子的设计也跟一般的人家不同。这是王小明极力游说的结果。

要知道在王家村建房子是讲究对称美的,在农村建房子都是中间一个堂屋,而堂屋的两边各有两间大房,中间隔开就是两间小房,这叫三大间。而家里子女多的就会建个五大间甚至是七大间、九大间。

但是王小明却觉得这样的房间不适用,他劝说王坤把两边都改成套房的样式,而且两边都修了卫生间和浴室,这在当时的王家村绝对是个非常新潮的玩意儿。要知道在农村里,主屋是不会建卫生间的,一般都会在主屋的不远处再建一间低矮的房子用来当厕所。

王坤对房子怎么建没有太多的意见,他当时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快。而王小明完全能够满足他的这个愿望。所以按王小明的意思,除了堂屋不变之外,他家一楼的左右两边都是一个二室一厅一卫一厨房的套间。

这里一共三层,是上层王小明是想拿来当隔热层,所以只做了必要的承重墙,其他的都空在那里成了一个最大的房间,现在被王坤拿来当成品仓库。而二楼的格局则和一楼的一样。

现在王小明家有四个套房,老爸老妈住一楼,而一楼的另外一个套间则被王小明的细姨住了,至于二楼,那么就是王家兄妹的天下,王小明独

占一个套间,王大明和王梅共用另外一个套间。

“王厂长,几个月不来王家村,你们这里可是大变样了啊。”林锋说道,这次他是来王家村当和事佬的,王来东跑到镇上去过多次,他想换掉王坤这个村长,可是林锋却因为拿过王坤的东西,所以一直没有同意,所以王坤虽然已经有好长时间没去铸管厂上班,但是他的工资还是可以照领。

“现在改革开放,什么都要发展,我们王家村也不例外。”王坤说道,他并不清楚林锋为什么会来自己家里,而且平常最应该跟在领导身边的王来东竟然没有跟他在一起,这让他觉得很奇怪。

“那当然,现在全国一处形势大好,对了,你们铸管厂现在的生意怎么样?”林锋故意问道。

“应该还可以吧。”

“应该?你这个当厂长的兼会计的人怎么能说应该这两个字?”林锋明知故问的说道。

“林书记,我想你既然来了我们王家村,那铸管厂的事你应该也多少知道一些,我已经有半个多月没去厂里了。”王坤说道。

“这么说来你是真的不想当这个厂长了咯?”林锋放下筷子,给自己点了一根烟。

王坤烟酒不沾,但是为了随时招待上级的领导,所以家里随时备有上好的烟酒,有领导来了就每个人发一包,让他们自己抽。一开始王坤并不理解王小明为什么要这样,但是后来想想,就算自己不这样做,那也能省几个钱呢?而且这样做的效果确实不错,像经常来王家村的镇上干事就对王坤很满意。

“不是我不想当,而是我根本就当不下去了。”王坤说道,他现在知道林锋为什么会来王家村了。

“哦,为什么?你和王来东不是一直合作的很好吗?”林锋讶道,他知道王坤之所以会回王家村当会计正是因为王来东劝说的结果,可是现在他们两个人竟然闹到了这个地步。

“那时候可还没有铸管厂,早在王德飞出事时,如果不是当时铸管厂的业务马上将会陷于绝境,我这个厂长可能还提不上来。”王坤自嘲道。

“我今天来你们村就是要给你们解决这件事,如果一个集体不能同心协力,那这个集体也就干不出什么成绩,王家村绝对不能出现这样的局面。”林锋说道,也就是说,王来东和王坤之间,必须要有个了断,要么是王来东下台,由王坤全面接手王家村的一切,要么王坤不当这个厂长,由王来东领导王家村走上新的辉煌。

可是王来东能带领铸管厂走向新的辉煌吗?

  第六十四章 君子

王来东当然不可能把铸管厂带向辉煌,事实上在王小明的记忆中,如果不是因为他,铸管厂根本就不会破产倒闭。虽然现在因为王小明的重生让铸管厂有了新的生机,但是如果厂里的领头人思想僵化,不思进取,那铸管厂的倒闭也只是迟早的事。

从看到林锋来了家里之后,王小明就很留意他跟父亲的谈话,现在听老爸的意思,好像是要放弃铸管厂似的。这让王小明心里很着急,老爸怎么这么不思进取呢?看他的样子就是想放弃。

可是王小明却只能干着急,大人说话小孩是不能插嘴的。王小明知道自己得干些什么,否则这件事一旦最后确定,想再改变都没有机会了。

林锋什么什么事都喜欢研究烟酒一下,趁着王坤回房间拿烟的时机,王小明在房间里截住了他。

“爸爸,你不能放弃这个厂长的职位,这是全村人选出来的,如果你和来东书记要换掉一个的话,最好是举行全厂工人大会。”王小明说道。

“全厂工人大会?”

“对,就是全厂工人大会,我相信工人们会有正确的选择。”

王坤倒并不是不想为全村人谋福利,相反,对为乡亲们做的实事,他非常乐意。但是如果要以把王来东挤下台作为代价的话,王坤却有些做不到。他喜欢温和的竞争,可是政治斗争由来已久就是残酷无情,虽然一个村级的行政机构的斗争上升不到政治的层面,但是不管是哪里的斗争只要涉及到权力就会残酷无情。

举行全厂工人大会这是一个温和的办法,而且这个办法对自己尽职尽责很有利,所以王坤在再回到客厅的时候,他向林锋提出这个办法,让铸管厂的全体工人决定他和王来东谁去谁留。

王家村铸管厂虽然是村办企业,但是由于厂里的主要干部都是村干部,所以这个厂也相当于在镇上的领导之下。所以铸管厂重大的人事变迁镇上都必须参与在其中。

“这个办法也可以,让所有的工人来决定,毕竟铸管厂是大家的嘛,他们有权力也有责任任免铸管厂的主要领导。”林锋本来是想直接宣布王坤不再担任王家村铸管厂厂长之职,但是既然他提出家个提议,林锋也想再给他一个机会,必须家里的那台电视机让一家人每天晚上都看得很愉快。

王来东是王家村的老支书,在村里很有威信,跟镇上绝大部分人的关系都很好,而王坤却在业务和管理上有一套,铸管厂在他的手上呈现出勃勃生机。这可以说是新旧两代领导人的竞争,而铸管厂就是竞争的舞台。

林锋和王坤约定,一个星期之后在铸管厂的空坪里举行全厂员工大会,到时由全厂工人投票,谁的支持率高,剩下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