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农业霸主-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牛肉,根据统计牛肉是世界第三消耗肉品,约占肉制品市场的25%。落后于猪肉(38%)和家禽(30%)。美国、巴西和中国是世界消费牛肉前三的国家。
    而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11年猪肉总消耗量以中国最多。而若以平均每人食用的猪肉,则以捷克第一,其次为宝岛、波兰。
    而极为有投资眼光的美国高升公司,曾经一度投资入股中国的肉类产品产业。收购了双回并参股了玉润,掌控了中国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同时还在中国生猪养殖重点地区湘北、闽江全资收购十几家养猪场。
    而随后,这笔投资也给这家著名的投行带来了巨大的利润。随后的几年,随着人们对肉类的需求,这些企业的利润节节攀升。
    “我们所需要的,是畜养这些牲口后产生的肥料。这些肥料很是重要,它将有助于我们的蔬菜生产。”
    顿了顿,梁三平道:“当然,我们要做的不止是那么的简单。我们还需要培育一些益虫,用于对抗那些食菜的害虫。尽量的避免和减少对农药的使用……”
    “尽量的以可循环的、生态的、绿色的方式,来种植我们的蔬菜。而这也是我们蔬菜的卖点。”却见梁三平说的有些口干了,抓起水杯了喝了口水继续道。
    “所谓循环农业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农业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我们的农业经济活动。”
    “我们需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农业经济系统,使得农业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农业经济。我的观点就是这样,还请两位老师斧正。”
    杨早和韩春并没有直接说话,而是沉默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一时间现场气氛变得很是尴尬。
    大家都不知道这两位的心里到底是什么意见,都不敢轻易的吱声。
    “三平同志啊……说实话,我真想看看你这小伙子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好家伙!这概念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的畜牧业,倒是都没有想到。你个小伙子是怎么想到的?!”
    最先打破沉默的,是韩春。却见她在笔记本上写画完了之后,才站起来笑着对梁三平道:“你说的这些对于我们很有启发啊!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唔,这个我们还真没有接触过。”
    “但就我们的观察,你所说的这个应该是有一定实现的基础的。”杨早这个时候终于说话了,却见这位严谨无比的老人笑着对梁三平道。
    “你所说的这个情况,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啊!”
    得到了两人的肯定,现场的气氛开始活跃了。而梁三平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笑着对两人道:“事实上,我采用的饲养方式和现在的饲养方式有些不一样。”
    “我准备采用的,是把肉牛、肉猪和羊,全部分配到各家各户进行养殖。然后由我们负责发放良种、监督养殖并提供技术支持。”
    “而同时,当他们饲养的牛羊猪出售的时候,我们会按照标准来检测。合格的,除去成本按照每斤给予他们收购费用。”
    却见梁三平笑着道:“这样一来,我们不必建设大型养殖场。也能够大面积的养殖牛、羊、猪等畜牧业产品,同时还能够回收大量的肥料。”
    “蔬菜种植,目前来说暂时无法这么执行。但将来肯定也是要这么做的,我们来负责技术、销售和质量监督,而逐步把种养殖交给当地农户。切实的提高他们的收入,同时也减少我们的土地、人员使用投入……”
    葛泰闻言不由得变得肃然,虽然梁三平答应过他会竭尽全力的提高宝亭当地的农民收入。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梁三平竟然一直在琢磨着这件事情。
    竟然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方案了,虽然这个方案现在还很简单、很简陋。但只要通过讨论逐步的试验,葛泰相信这个方案是现在宝亭地区农民摆脱贫困的一个最快的方式。
    但杨早和韩春,听得梁三平的话却皱了皱眉头。沐山和兰成见状,不由得心里一个咯噔。该不会三平的那句话惹恼了这两位专家了吧?!
    “小梁同志,你的想法非常的好。虽然有些观点,我们并不同意。但我们还是觉得这个提议非常的好。”却见杨早开门见山的对着梁三平道。
    “我们想要到琼岛,对宝亭进行实地的考察。你觉得如何?!”韩春接着自己丈夫的话,对着梁三平问道。
    “我们当然是欢迎的!”梁三平笑着道:“我更希望的是两位老师能够多在我们那里呆一段时间,协助我们进行良种培育,传授一些养殖技术。”
    “这个是肯定的,如果这个项目通过的话。我们是必须要把关的,你赶我们都赶不走。”却见韩春笑呵呵的道:“琼岛的物种极为丰富,你报告上提到的‘五脚猪’我倒是想要见识一下。还有文昌鸡和高峰黄牛。”
    “高峰黄牛这个种类,我曾经1976年出版的《粤北省畜禽资源汇编》上见过。净肉率为50。43%,这是个很不错的牛种啊!”

第七十二章 叶建文的难题
    杨早和韩春并没有打搅梁三平多久,在确认了梁三平的行程之后他们便直接离开了。招标会的大部分工作,梁三平已经完成了。
    剩下的就是纳尔逊的表演,和湾宏株式会社的问题了。
    现在的梁三平,准备启程回琼岛。葛泰将会和他一起回去,至于沐山和兰成则是会多呆几天。梁三平心里清楚,国家对于沐山会有新的任命。
    但梁三平此时却不宜点破,既然是国家的任命自然是国家来主张。
    既然是梁三平已经完成了任务,自然是没有了留在帝都的理由。所以梁三平很快的选择了最快的班车离开了帝都。
    反正他的任务都已经完成了,自然是没有了留在帝都的必要性。后续的工作,自然是由纳尔逊和叶建文一同完成。
    对于这点,梁三平并不担心。纳尔逊和中国有着极深的利益牵扯,他不可能轻易的背叛自己的利益。除非别人开给他的利益太大,或长久利益太盛。
    但目前为止,梁三平没有看到这样的一家企业。国营的企业,不舍得负担这份风险。而独资企业,这个时候却没有这个胆子。也完全接触不到纳尔逊他们。
    即使勉强的接触了,纳尔逊他们也无法对这些企业形成信任。这就是现在的状况。
    收拾好行囊之后,梁三平感叹自己这日子过的跟后世的空中飞人似的。没事就总是往外跑,这帝都自己都来了好几趟了。
    可惜每次都是来去匆匆,连那座挂着主席像的城楼都没有好好的看过一眼。更别说什么长城之类的景点了。
    “三平啊,这次回去后你可得好好的跟着两位专家调研。这个项目能不能获得认可,就看这两位的调研情况了。”
    沐山找到了梁三平,在他的房间里对着他语重心长的道:“记住啊!现在万万不要随着自己的性子来,遇事儿多想想。知道么?!”
    沐山真是有些怕了这梁三平了,这孩子能做事儿、本事也有。可就是脾性太暴烈了。
    对于两位专家的人品和素质,沐山是信得过的。但两位专家肯定不可能自己去啊,带过去的其他工作人员一定不少。
    沐山怕的就是梁三平这小子脑子抽抽了,一个不爽利就逮住人来弄。到时候这项目,肯定得被搅黄了。
    “沐叔,我知道了。我不会乱来了,毕竟这个项目也凝聚着我的心血不是?!”梁三平笑着道,而沐山心里却在嘀咕。
    你小子真能这么想就好了,那会儿热雾机你还不是对着纳尔逊他们就发飙了?!顺带着还把苟居峰那家伙揍了一顿。
    这件事情当时都引发了轩然大波了,不过还好事情顺利的解决了。刘老教授他们护着梁三平,葛泰也不欲追究。不然梁三平肯定得吃不了兜着走。
    两人再随意的说了几句,梁三平便送沐山出来了。沐山来到帝都还有其他事情要办的,没可能整天呆在招待所里。
    倒是叶建文这小子又笑嘻嘻的凑上来了,拉着梁三平喝了一顿践行酒。
    “我说三平啊!哥哥帮你弄到了三个留学名额,你小子就不表示表示?!”却见叶建文笑嘻嘻的对着梁三平道:“这也太不仗义了吧?!”
    “说吧!要我干啥?!”梁三平头也不抬,只顾着吃喝:“我这孤家寡人一个,要钱没钱。人就戳这儿。你想干啥直说吧!”
    叶建文无语的对着梁三平竖起了一个大拇指,意思是:你小子这光棍的程度,比老子厉害。
    而梁三平则是回了叶建文一个白眼,意思是:老子这不要脸都是跟着你学的。从前我这是多纯洁啊,认识你个王八犊子以后堕落了……
    “说实话,这件事儿我是想要听听你的意见。”却见叶建文给自己灌了口酒,道:“最近呢,上头研究了一下。估计要进行一次大裁军……”
    梁三平闻言先是一愣,这裁军跟老子没啥关系吧?!但随即他就明白了,裁军跟他还真有关系。
    不说叶建文,李团长那里自己自己也绝对没跑。
    “一下子要安置很多人,一部分的都是我们的老兄弟。”叶建文说到这个,眼眶有些发红了。对着梁三平便道:“他们大半辈子,都丢在部队里了。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离开部队,会是什么样子……”
    “练兵,他们只知道练兵。国家需要了,他们就头也不回的扛着枪上。能练出一个好兵,比自己升职了都高兴……”
    “可现在国家要建设了,部队人数太多便成了负担。裁,不裁?!上面的大佬们左右为难,这件事情不是讨论了一次两次了。”
    “从那位大佬上来后,就开始考虑裁军的事情。国家穷,养不起那么多部队了。”却见叶建文的眼眶有些发红。
    “这个情况,我理解。但那些战士们怎么办?!他们除了在部队里练兵,在部队里准备着为国家死磕。什么也不会。一下子就把他们推向了社会,这怎么行?!”
    梁三平沉默了,的确这样的将他们推向了社会。这是极为不负责任的做法。可不这样,又能怎么样?!
    现在国家的情况就是如此,缺钱!到处都缺钱!甚至一度军队都被迫要自谋生路,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为的就是给部队里的战士们挣一口饭吃。
    “你小子脑子活,你给我想个辙。看看怎么安置这些个战士们,至少不能对不起人家!”叶建文的眼眶都红了。
    现役部队里都退役了,那些因为战争而伤残的战友们的情况可想而知。
    “现在国家穷,这很多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梁三平沉默了一会儿,对着叶建文叹气道:“现在哪儿不需要钱?!为了点儿外汇,我估计上面那帮子大佬们打劫的心思都有了……”
    叶建文沉默的抽干了杯中酒,放下酒杯才道:“我能理解,可这件事情不能这么干啊!!”
    “那些战士、那些战友,都是为国家流过血汗的。一下子离开部队了,你让他们去哪里?!你叫他们怎么办?!”
    梁三平苦笑,国家都没办法自己一个小老百姓有什么办法?!
    “老叶,这事儿你得给我时间考虑。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三平沉默了一会儿,道:“你得给我时间,我想想办法。可我不保证一定能行啊!”
    “你肯帮忙想想办法就成,记得别太久了……”叶建文叹了口气,道:“最迟到五月份,正式文件就下达了……”
    梁三平闻言不由得惊讶,按照他的记忆那位老人上来后第一次裁军是在3月份。怎么现在调整到五月份了?!
    但梁三平也没有多问,这种事情问多了也没啥用。而且知道的太多,对于他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两人喝着酒,闲聊了一下然后叶建文才开着车把梁三平送了回去。梁三平倒是感叹,这年代好在没有抓酒驾的。不然就叶建文这,至少得在里面蹲个三五年的。
    把梁三平送回了招待所之后,叶建文便开着车自己回家了。叶建文的家,在帝都的某处大院子里。
    这处大院子外面,有着无数的明哨、暗哨。叶建文的车子他们是认得的,在确认了是叶建文本人之后,他的车子才会放行进了院子。
    “怎么?!那小伙子没给你想出办法来?!”进的院子,叶建文随即回到了自家的小院。把车子挺好后,一位站在院里乘凉的老人便笑眯眯的对着叶建文问到。
    “他没直接说办法,但答应我回去想想……”叶建文恭敬的对着老人答道,而老人则是站起来叹了口气。
    “你要我帮你拖延一段时间,我做到了。但能不能解决,还是得看你自己。”老人对着叶建文道:“虽然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相信这个小伙子,但既然你自己提出的要求。你就得完成到底!”
    “我知道……”叶建文苦笑着回答道。他并没有和梁三平说,本来是应该三月份下发的报告。他用尽了浑身解数,才给争取到了两个月的时间。
    而为了这件事情,叶建文没少求人。但这些叶建文都没有和梁三平说,因为他不想给梁三平形成压力。
    事实上,很早的叶建文就知道了上面关于要裁军的决定。对于这个决定,他很无奈。他知道,裁军是势在必行的。
    但他还是希望,自己的战友们、那些战士们能够有个好归宿。至少在离开了部队之后,叶建文希望他们能够过的好些。
    带着这一切都不知道,梁三平搭乘着火车咣当咣当的往着粤北赶。而杨早和韩春,则是带着十余位工作人员,和梁三平一起前往琼岛。
    和刘老教授他们一样,这对夫妇仅仅是给自己买了硬座而拒绝了卧铺甚至软座。晃晃悠悠中,几人向着琼岛赶去。
    而此时,琼岛蔬菜的第三批蔬菜已经开始收获并装车了。百粉病的研究也已经到了尾声,剩下的都是一些零碎的工作。

第七十三章 列车叙话(上)
    “琼岛属热带海洋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全岛年均温度22c~25c,年均降雨量1500~2200mm,为发展蔬菜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而我们的蔬菜种植主要集中在反季节年度,即头年的10月至翌年的4月。这样一方面是为了配合在日本的销售,因为经过我们的分析和调研结果显示日本每年的2月、8月及12月,是蔬菜缺少季节。”
    火车上,梁三平并没有闲下来。而是和杨早、韩春聊起了自己所熟悉的蔬菜行业。这个行业是琼岛本土最早发展起来的农业行业。
    后世的琼岛并不是农业大省,但却凭借自然资源的“热带性”与反季节生产特点,使起步才10余年的冬季瓜菜发展成为琼岛农业的大产业。
    作为中国冬季的“大菜篮子”,年产瓜菜规模已达到160多万亩之巨,至2004年为止,琼岛瓜菜出岛量达92。87万吨,总产值达65。46亿元。
    不仅销往全国60余个大中城市,实现全国人均消费2公斤以上,同时还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从单产来看,1990年每亩0。80吨,以后逐年增加,至2004年时候为每亩可达到1。32吨的产量。单产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利用大棚塑料薄膜覆盖反季节栽培,减少了病虫害的侵染,从而增加了产量。
    二是嫁接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强了瓜菜抗逆性,从而提高了产量;三是新品种的引进以及品种结构的调整,为单产增长提供了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家的重视琼岛也逐渐摆脱了种植品种单一的情况。截止至2004年,琼岛冬种瓜菜优良品种为103个,主要集中在黄皮尖椒、青皮尖椒、小果红尖椒、泡椒、圆椒、彩椒、紫长茄、豆类、苦瓜、丝瓜、黄瓜、冬瓜、节瓜、黄瓜和西甜瓜……等等这些品种。
    不同的区域所种植的种类也不一样,以错开品种、集中生产为主要指导思想。形成了整个琼岛的蔬菜瓜果类品牌,在冬季摆满了全国各大超市。
    而琼岛由于其庞大的反季节蔬菜产业规模,甚至一度吸引了一些国际农资企业的关注。
    到了梁三平离开之前,反季节瓜菜已成为琼岛农产品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种植项目,并逐步走上了基地化、规模化和商品化发展之路。
    “很显然的,蔬菜种植将会逐渐的推广开来。我的想法,并非是由我们来进行种植。而是由我们统一进行规划育种、种植、收购和销售。”
    “避免大家一窝蜂的去种植某个品种,导致该品种蔬菜由于供大于求而引发价格大跌。而种植任务,则是交由琼岛的农户们来完成。我们所要作的,是进行技术的指导和良种的培育。”
    “同时,我们可以组织人员。一方面开拓国外市场,打响琼岛蔬菜的品牌。另一方面,也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相信蔬菜市场会逐步的扩大……”
    梁三平对着杨早、韩春说着,开始那些跟着这两位专家前来的工作人员还不甚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